各类病毒性肝炎TBA、ALT变化的临床分析

各类病毒性肝炎TBA、ALT变化的临床分析

一、各型病毒性肝炎中TBA与ALT变化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侠[1](2020)在《血清谷氨酸脱氢酶与其他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细胞损伤时谷氨酸脱氢酶(GLDH)变化特点及其与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胆碱酯酶(CHE)等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病患者240例(肝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69例(急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52例(慢活肝组),慢性迁延性肝炎49例(慢迁肝组),肝硬化43例(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27例(肝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GLDH、TBA、ALT、AST、GGT和CH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肝病组血清GLDH、TBA、ALT、AST、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H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GLDH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活肝组、肝癌组和慢迁肝组。ALT和AST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肝炎组、慢活肝组、肝癌组、慢迁肝组和肝硬化组。TBA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肝炎组、慢活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慢迁肝组。GGT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癌组、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活肝组和慢迁肝组。CHE异常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肝硬化组、慢活肝组、肝癌组、急性肝炎组和慢迁肝组。结论:GLDH可作为肝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与血清TBA、ALT、AST、GGT和CHE等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细胞损伤程度的综合评估及对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张纯[2](2020)在《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及治疗对于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婴儿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及更昔洛韦的应用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肝炎综合征患儿体重和身长的危险因素。方法:1.本研究采纳回顾性临床实验设计,回顾2013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全部83名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非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观察组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记录这两组对照试验的患儿1岁时间截点时的生长发育水平指标(身长、体重、BMI等),分析观察组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有无明显区别。2.将59例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按照是否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更昔洛韦,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而观察组使用更昔洛韦诱导期治疗,以及不超过2周的维持期,分析两组患儿1岁时间截点生长发育水平指标的差别。结果:1.婴儿肝炎综合征中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患儿1岁时间截点的生长发育水平无明显影响的证据(P>0.05)。2.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规范治疗后,1岁时生长发育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期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2.更昔洛韦治疗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的抑制作用。3.TBA、TBIL作为危险因素对肝炎综合征患儿1岁截点时的生长发育可能存在影响。

蔡媛媛[3](2019)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各方面综合探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解毒通利方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因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海南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住院或门诊经治疗的患者,将纳入本项目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组(治疗组)78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8例,最终完成本项目的患者中西医组(治疗组)76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估中医证候经治疗后改善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中医证候情况。采用血液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胆酸(CG)评估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各项指标。采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HBV DNA)评估血液病毒频数,检测患者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HBV DNA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长短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组间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T-BIL、D-BIL、TBA、AST、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治疗组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患者中医证候、肝功能及HBV DNA改善情况满意,且安全性较好。

马振华[4](2019)在《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DILI、PBC及AIH代谢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临床上发现除病毒性肝炎以外的其它原因导致的肝损伤病人日渐增多,主要包括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等。药物性肝损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三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常常需要鉴别诊断。以上疾病的诊断金标准都需要肝组织活检。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伤,也称为药物性肝炎。目前已知,数以千计的药物可引起肝损伤或有潜在的肝毒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药亦有导致肝损伤的可能。我国目前报道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约占急性肝损伤住院比例的20%。药物性肝损伤没有特异的临床征象或标志,其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轻微、非特异性的生化改变到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诊断存在困难,因此需要研究药物性肝炎诊断的确切指标。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两种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由于多样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特点,肝生化功能异常,自身抗体和肝组织学异常。然而,肝脏生化功能和自身抗体水平也不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肝组织学检查由于存在创伤性,临床上不容易被患者普遍接受,此外,不典型的肝脏组织学容易混淆诊断。针对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缺乏有效诊断标志物的情况,结合目前日益成熟的代谢组学技术,包括非靶标代谢组学(即全轮廓代谢组学)及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我们希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寻找可以代替肝组织活检的替代(Surrogate)指标。我们应用了非靶标代谢组学及胆汁酸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来探索这几种疾病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而探索研究药物性肝损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潜在的诊断标志物,旨在找到无创、可靠、敏感的诊断指标。方法:1.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分析38例药物性肝损伤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样品,鉴定相关的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中不同损伤程度的疾病组的代谢变化、相关代谢通路和组间差异,并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Select reaction monitoring,SRM)对15种靶向胆汁酸代谢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用ROC曲线分析筛选,找出与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及药物性肝损伤不同损伤程度有关的差异代谢物,并探讨它们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潜力。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血清代谢组学技术分析54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2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39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样品,鉴定相关的代谢产物、代谢途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代谢变化、相关代谢通路和组间差异,并采用SRM法对15种靶向胆汁酸代谢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用ROC曲线分析筛选,找出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有关的差异代谢物并探讨它们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潜力。结果:1.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药物性肝损伤的特征差异代谢物6个。经代谢物鉴定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亚油酰胺在药物性肝损伤中水平上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0/0:0)在药物性肝损伤中水平下降,ROC曲线分析,AUC>0.9,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大于80%,可以作为药物性肝损伤与健康对照组的候选诊断标志物,以上物质在重度肝损伤中,与轻度肝损伤组相比,差异显着,同时可以作为肝损伤严重程度评估的候选标志物,药物性肝损伤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了初级胆汁酸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通路。2.药物性肝损伤胆汁酸SRM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不同损伤程度的药物性肝损伤组间,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盐、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在组间有显着差异;同时发现重度损伤的DILI患者血清中石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着,这几种胆汁酸水平的下降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非靶标代谢组学中发现的升高的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及牛磺脱氧胆酸,进一步靶标胆汁酸检测中发现这三种胆汁酸在疾病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大于80%。3.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我们发现了17种物质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与正常人相比显着升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9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正常人相比下降的差异代谢物质,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12种物质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正常人相比升高的物质,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12种自身免疫性肝炎与正常人相比下降的差异物质,差异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盐、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胆红素、二氢(神经)鞘氨醇、4-羟双氢(神经)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18:3(6Z,9Z,12Z))、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0:3(11Z,14Z,17Z)/0:0)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均呈上调的表现;12-酮氧基胆酸、焦谷氨酸、乳酸、次黄嘌呤、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20:2(11Z,14Z))及单甘油酯均呈下调的表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相似的代谢改变,即代谢特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共有12个代谢物曲线下面积大于0.8,前3位代谢物分别为牛磺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及LysoPC(18:3(6Z,9Z,12Z)),这些物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敏感性可达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共有11个代谢物曲线下面积大于0.8,前3位代谢物分别为溶血磷脂酰胆碱(18:3(6Z,9Z,12Z))、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20:2(11Z,14Z))及焦谷氨酸,这些物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敏感性可达80%以上,特异性可达80%以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差异物质主要集中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合成及磷酯类代谢这几个代谢通路上。两组疾病的大部分代谢物相同,都影响了氨基酸、胆汁酸、脂质、能量的代谢。4.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酸SRM代谢组学分析显示,所有的胆汁酸在疾病组都呈升高改变,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胆汁酸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组胆汁酸相比,鹅脱氧胆酸,石胆酸,牛磺石胆酸与石胆酸之和在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硫酸盐、牛磺脱氧胆酸及牛黄结合胆汁酸水平随着Child-puph分级程度的增加,其水平亦逐渐增加,以上胆汁酸的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结合型胆汁酸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甘氨鹅脱氧胆酸与牛磺脱氧胆酸与药物性肝炎中疾病损伤程度的变化相同。5.胆汁酸SRM代谢组学在药物性肝损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健康对照组分析显示:鹅脱氧胆酸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石胆酸在PBC中的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石胆酸与牛磺石胆酸的和在PBC中的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包括非靶标和胆汁酸靶标代谢组学方法,发现了药物性肝损伤,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病人血清中代谢物质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存在于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也存在于上述三种疾病组之间。2.我们发现牛磺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亚油酰胺、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0/0:0)可以作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潜在诊断指标,同时可以作为药物性肝损伤严重程度评估的候选标志物。鹅脱氧胆酸在药物性肝损伤中明显升高,有望成为药物性肝损伤鉴别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潜在标志物。3.我们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之间大部分代谢物变化特点相似,富集通路分析其代谢变化的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在胆汁酸、脂类的的代谢物存在明显的异同,甘氨胆酸、牛黄胆酸等物质均升高,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20:2(11Z,14Z))均下降,鹅脱氧胆酸及石胆酸二者之间有差异,这些发现对于分析两种疾病在发病机制上的异同,对于两种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4.石胆酸,石胆酸与牛磺石胆酸的和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明显升高,有望成为可以用来鉴别自身免疫性肝炎及药物性肝损伤的潜在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李兴宇[5](2019)在《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不同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辨证论治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是回顾性分析,根据试验目的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消化科、感染科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病例共136例,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主要肝功指标(AST、ALT、TBIL、DBIL、ALB、γ-GGT、ALP、CHE)、PT、AFP、Child-pugh分级。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HBeAg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好发于4655岁,女性好发于5655岁。2.中医证型分布以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及水湿内阻证居多。3.本研究中代偿期者39例(28.7%),失代偿期者97例(71.3%)。不同中医证型间西医临床分期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指标的关系:在ALT及AST水平上,均以湿热蕴结证水平最高,各中医证型间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值在湿热蕴结证和肝气郁结证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E均值上,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结证与其余五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B均值上,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气郁结证与其余五证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IL及DBIL水平上,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A水平上,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与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P水平上,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γ-GGT水平上,各中医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PT间的关系:在PT值上,湿热蕴结证最长,肝气郁结证最短,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与肝气郁结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湿热蕴结证中AFP均值最高,肝气郁结证中最低,6组中医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6例患者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之间比较的关系:136例患者Child-pugh分级以B级最多(43.38%),其次分别为C级(29.41%)、A级(27.21%)。A级主要以肝气郁结为主,湿热蕴结证分布于A、B、C三级,但以B、C级多见,水湿内阻证主要分布在B级,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主要分布在B、C两级,瘀血阻络证在A、B、C三级中分布较均匀,各中医证型间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AST、TBA、TBIL、DBIL、ALB、ALP、CHE、PT等检测指标及Child-pugh分级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表明该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是可行的。

陈雪琼[6](2018)在《血清5’-NT、TBA、GGT与AL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总胆汁酸(TBA)、血清5’-核苷酸(5’-N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谷丙转氨酶(AL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陆川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52例,肝硬化40例,肝癌34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TBA、5’-NT、ALT、GGT水平。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癌患者血清TBA、5’-NT、ALT、G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5’-NT、GGT水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中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BA水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中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血清ALT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水平与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BA、5’-NT、ALT、GGT水平在肝脏疾病中呈现异常表达状态,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不同肝脏疾病类型,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张卫云[7](2018)在《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与乙肝病毒变异、宿主的免疫状态、宿主性别、年龄、遗传基因和肝脏内炎症活动密切相关。然而,隐匿性HBV感染(OBI)在病毒学特征、合并感染、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表观遗传学等方面尚未阐述清楚,特别是感染宿主的分子与细胞免疫功能少有报道。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献血人群的隐匿性HBV感染状态,揭示OBI携带者HBV特异性分子细胞免疫反应特征与OBI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群。建立的研究队列包括:OBI 组 37 例,CHB 组 53 例(含 CHB-HBeAg-组 42 例,CHB-HBeAg+组 11例),HBV感染康复组47例,HBV非感染组56例(含疫苗免疫组33例,正常对照组23例),合计193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研究队列血浆样品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核酸检测法(NAT)检测HBVDNA,qPCR定量检测病毒载量,巢式PCR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采用HBV Core和HBV Pol多肽库特异性刺激物,体外刺激研究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T细胞增殖试验(CFSE)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检测 IFN-γ、TNF-α、IL-2、IL-10、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及细胞来源,流式微球试验(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总体水平。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非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OBI献血者人群特征。研究发现HBcAb阳性的献血者人群OBI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单独HBcAb 阳性者更高;OBI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OBI毒株基因型以B型为主。2.T细胞增殖特征。采用CFSE方法,在非特异性刺激物PHA刺激下,以CD8+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不显着(P=0.403),但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74.0%,78.1%vs.82.1%);在特异性刺激物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以CD4+T淋巴细胞增殖为主,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差异显着(P<0.001),其中OBI组和CHB组的增殖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3.0%,3.3%vs.1.7%),差异显着(3.0%vs.1.7%,P=0.016;3.3%vs.1.7%,P<0.001)。3.特异性IFN-γ分泌T细胞频数测定。采用ELISPOT检测方法,在PHA刺激下,OBI组和CHB组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显着(P=0.004)。在三种重组蛋白(HBcAg,HBsAg-ayw,HBsAg-adw)和多肽库的刺激下,总体比较六组研究对象特异性T细胞应答强度,结果差异显着(P<0.05)。OBI组(160 SFC/106 PBMCs)对HBcAg重组蛋白刺激的应答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95 SFC/106 PBMCs),低于CHB-HBeAg-组(208 SFC/106 PBMCs)。在HBV Core和Pol多肽库刺激下,OBI组(25 SFC/106 PBMCs)和CHB-HBeAg-组(25 SFC/106 PBMCs)的应答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 SFC/106 PBMCs)。比较两种多肽刺激下的总体阳性反应率,HBV Core多肽库显着高于HBV Pol多肽库(44.6%vs.16.1%),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细胞ELISPOT阳性反应率以OBI组(64.0%)最高,其次是HBV感染康复组(53.2%),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21.7%)。4.胞内细胞因子T细胞频数及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测定。ICS检测结果显示,在PMA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2、IL-10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17A和IL-21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均低于CHB组(P<0.05)。在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IL-21 和TGF-β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HBV感染康复组中高于OBI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分泌IL-2和IL-10的T细胞频数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的CD4+和CD8+T细胞频数在CHB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而分泌IL-10和TGF-β的CD4+T细胞频数在OBI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胞外分泌型细胞因子水平CBA检测结果显示,在HBV Core多肽刺激下,IFN-γ、IL-2、IL-10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HBVPol多肽刺激下,IFN-γ、IL-2和IL-17A在OBI组和CHB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CS与CBA实验检测细胞内、外因子结果基本一致。5.MDSCs水平测定。根据细胞亚群计数显示,OBI携带者外周血中M-MDSCs水平显着低于CHB患者(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860);G-MDSCs水平在五组人群中无差别(P=0.914)。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外周血中 M-MDSCs 和 G-MDSCs 水平与 ALT、AST、TBIL、DBIL、TBA、ALB、ADA、CHE、γ-GT和TP等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OBI携带者和CHB患者均呈现显着高于HBV感染康复者及非感染者的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OBI携带者与HBV感染康复者及CHB患者均呈现显着的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增高,以OBI组阳性反应率最高,HBV感染康复组和CHB-HBeAg-组次之,CHB-HBeAg+组最低;HBV感染康复组特异性分泌IFN-γ、TNF-α、IL-17A和IL-21细胞因子的CD4+和CD8+效应T细胞频数显着增高,而OBI组和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的抑制T细胞频数增高,CHB组效应T细胞频数较低而OBI组分泌IL-2和IL-17A的T细胞频数相对升高;CHB组分泌IL-10细胞因子水平增高,而OBI组分泌IL-17A细胞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因此,OBI携带者的HBV特异性T效应细胞反应水平居于HBV感染康复者与CHB患者之间,而CHB患者T抑制细胞反应水平较高,从而导致了三组HBV感染者的不同转归状态。创新之处1.献血者人群通常为未经抗病毒等治疗的健康人群。本论文以HBV感染不同转归状态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了抗病毒治疗等干扰;采用新鲜分离的PBMCs进行实验,避免了淋巴细胞由于冻存和复融发生死亡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对结果的影响。2.与以往研究选用HBV重叠多肽不同,本研究合成的HBV Core和HBV Pol多肽是经研究证实能刺HBV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HLA-Ⅰ型和HLA-Ⅱ型限制性多肽,结果更能反应HBV感染后不同转归人群对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状态。3.本研究根据HBV感染献血者不同转归状态,分析了 T细胞亚群分泌的七种特异性细胞因子的频数及分泌型细胞因子的水平,阐明了 OBI携带者、CHB患者及HBV感染康复者的三种转归状态的分子细胞免疫基础。

贺露露,陈飞[8](2013)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通过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来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分别抽取符合条件的肝病患者348例和无基础肝胆疾病的受试者122人,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监测血清中总胆汁酸(TBA)、ALT水平。结果所选取各类肝病患者TBA水平高于正常受试者水平,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TBA水平和正常受试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肝癌患者TB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LT阳性率。结论血清总胆汁酸(TBA)可作为反应肝功能损害的判断指标,且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较ALT更灵敏。

周家瑾,潘继承[9](2012)在《乙肝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与相关酶学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检测乙型肝炎(HB)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e,TB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肝功能酶学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变化规律,探索TBA、P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联检在HB实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124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BA、PA与肝功能各酶学指标含量。结果各组TBA及GGT、ALT、AST、AL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HE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BA、PA分别与CHE、GGT、ALT、AST、ALP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BA、PA及肝功能酶学指标联检对肝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王冬莲,梅丽萍,何小帆,周珺,郑瑶[10](2011)在《肝病患者血生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谷丙转氨酶(AL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对各种肝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48例各类肝病患者及134例正常人的TBA、CHE、ALB、PAB、ALT和PT。结果:TBA、CHE、PAB、ALT和PT在急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区别,而ALB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急性黄疸性肝炎中ALT灵敏度最高,ALB灵敏度最低,肝炎后肝硬化中PAB灵敏度最高,慢性重度肝炎中,除ALT外,其余五项指标灵敏度均为100%;随着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好转,TBA、ALT、PT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CHE、ALB、PAB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中TBA、CHE、PAB、ALT、PT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TBA、CHE、ALB、PAB、ALT及PT对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各型病毒性肝炎中TBA与ALT变化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型病毒性肝炎中TBA与ALT变化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谷氨酸脱氢酶与其他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检测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 各组GLDH、ALT、AST、TBA、GGT和CHE水平比较
    2 各组GLDH、ALT、AST、TBA、GGT和CHE阳性结果比较
讨 论

(2)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及治疗对于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炎综合征的演变及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
        一、乙型肝炎的概述
        二、乙型肝炎的病原学
        三、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四、乙型肝炎的传播
        五、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六、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七、黄疸的发病机制
        (一) 正常胆红素代谢机制
        (二) 肝前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三) 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四) 肝后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八、黄疸的治疗
        (一) 肝前性黄疸的治疗
        (二) 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
        (三) 肝后性黄疸的治疗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认识
        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名源流
        二、慢性乙型肝炎黄疽中医病因病机
        三、慢性乙型肝炎黄疸中医辨证施治
        四、蔡敏教授对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认识
        五、解毒通利方方解及组方原则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剔除、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实验设计
        (二) 样本含量及来源
        (三) 随机分组
        (四) 治疗方法
        (五) 观察时间
        (六) 观察指标
        (七)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八) 统计学处理
    第二节 结果
        一、基线资料比较
        (一) 年龄、病程比较
        (二) 性别比较
        二、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学比较
        (一)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二)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三、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比较
        (一) T-BIL比较
        (二) D-BIL比较
        (三) TBA比较
        (四) AST比较
        (五) ALT比较
        (六) CG比较
        四、两组患者HBV DNA比较
        五、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第三节 讨论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四、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
        五、解毒通利方的组方原则及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DILI、PBC及AIH代谢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概述
    1.2 代谢组学概述
        1.2.1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概述
        1.2.2 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
        1.2.3 代谢物靶标分析概述
    1.3 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1.3.1 代谢组学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研究
        1.3.2 代谢组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研究
    1.4 代谢组学在其他肝脏疾病中的概述
        1.4.1 代谢组学在乙肝病毒感染疾病中的概述
        1.4.2 代谢组学在丙肝病毒感染疾病中的概述
        1.4.3 代谢组学在脂肪肝中的应用
        1.4.4 代谢组学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1.4.5 代谢组学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1.4.6 代谢组学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1.5 基于代谢组学胆汁酸在DILI、PBC及 AIH中的研究现状
    1.6 小结与展望
第2章 本论文的总体思路
第3章 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研究对象
        3.1.1.1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3.1.1.2 药物性肝损伤排除标准:
        3.1.1.3 AIH组纳入标准
        3.1.1.4 AIH组排除标准
        3.1.1.5 PBC组纳入标准
        3.1.1.6 PBC组排除标准
        3.1.1.7 对照组纳入标准
        3.1.1.8 对照组排除标准
        3.1.2 实验分组及各组数量
        3.1.3 样品采集
        3.1.4 样本保存条件: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试剂和样品
    3.3 实验方法
        3.3.1 样本预处理
        3.3.2 代谢轮廓分析
        3.3.3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样本
        3.3.4 胆汁酸靶标分析
        3.3.4.1 样本准备
        3.3.4.2 LC分离
        3.3.5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DILI全轮廓分析结果
        4.1.1 DILI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临床信息
        4.1.2 DIL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代谢谱的比较
        4.1.3 DILI特异性血清代谢物的鉴定
        4.1.4 DILI生物标志物诊断效能评价
        4.1.5 DILI标志物代谢通路分析
        4.1.5.1 代谢路径影响权重分析
        4.1.5.2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4.2 DILI胆汁酸靶标代谢组学结果
    4.3 PBC及 AIH全轮廓分析结果
        4.3.1 PBC及 AIH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临床信息
        4.3.2 PBC及 AIH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代谢谱的比较
        4.3.3 PBC及 AIH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特异性血清代谢物的鉴定
        4.3.4 PBC及 AIH中生物标志物诊断效能评价
        4.3.5 PBC及 AIH中生物标志物相关代谢通路
        4.3.5.1 代谢路径影响权重分析
        4.3.5.2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4.4 PBC及 AIH胆汁酸靶标代谢组学结果
        4.4.1 PBC及 AIH胆汁酸靶标代谢组学结果
        4.4.2 PBC及 AIH差异胆汁酸诊断效能评价
        4.4.3 Child-puph不同分级程度的PBC及 AIH胆汁酸水平分析
        4.4.4 DILI、PBC及 AIH胆汁酸水平分析及诊断效能评价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Child-Pugh分级标准
        2.3 肝硬化腹水分级诊断标准
        2.4 肝硬化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病例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技术路线
        4.3 统计学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5.2 肝硬化病程分析
        5.3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5.4 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的分布特征
        5.5 中医证型与一般资料的关系分析
        5.5.1 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
        5.5.2 中医证型与性别组成的关系
        5.6 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
        5.6.1 中医证型与AST、ALT的关系
        5.6.2 中医证型与CHE、ALB的关系
        5.6.3 中医证型与TBIL、DBIL、TBA的关系
        5.6.4 中医证型与ALP、γ-GGT的关系
        5.6.5 中医证型与PT、AFP的关系
        5.7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第二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结果分析
        2.1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2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病程分析
        2.3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2.4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西医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2.5 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2.5.1 中医证型与AST、ALT的关系
        2.5.2 中医证型与CHE的关系
        2.5.3 中医证型与ALB的关系
        2.5.4 中医证型与TBIL、DBIL的关系
        2.5.5 中医证型与TBA的关系
        2.5.6 中医证型与ALP的关系
        2.5.7 中医证型与γ-GGT的关系
        2.5.8 中医证型与PT的关系
        2.5.9 中医证型与AFP的关系
        2.6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血清5’-NT、TBA、GGT与AL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7)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鉴定和分析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3 主要试剂
        1.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1.2.5 血清肝功能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1.2.6 血浆HBV DNA提取
        1.2.7 乙肝病毒载量的测定
        1.2.8 BCP/PC、Whole genome、PreS/S片段的扩增
        1.2.9 HBV野毒株全基因参照序列的获取
        1.2.10 OBI样品基因分型
        1.2.11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HBsAg-/DNA+人群的基本特征
        1.3.2 HBsAg-/DNA+样品qPCR的检测
        1.3.3 HBsAg-/DNA+样品Nested-PCR的检测
        1.3.4 HBsAg-/DNA+样品的分类
    1.4 讨论
第二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
        2.2.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2.2.6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2.2.7 CFSE染色、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2.3.2 PH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3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3.4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增殖特征
    2.4 讨论
        2.4.1 PHA刺激下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4.2 HBV Core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4.3 HBV Pol多肽库刺激下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三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分子与细胞免疫反应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2.5 ELISPOT检测IFN-γ试验
        3.2.6 ICS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试验
        3.2.7 CB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试验
    3.3 结果
        3.3.1 ELISPOT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
        3.3.2 ICS检测T细胞亚群的细胞分泌频数
        3.3.3 CBA检测PBMCs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3.4 讨论
        3.4.1 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反应
        3.4.2 HBV特异性T细胞亚群分泌频数
        3.4.3 HBV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第四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2.4 血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和病毒核酸检测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
    4.3 结果
        4.3.1 研究队列基本资料
        4.3.2 外周血M-MDSCs和G-MDSCs的频数比例
        4.3.3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4.3.4 M-MDSCs和G-MDSCs频数与HBV DNA及HBsAg的相关性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试剂
        1.2.2 仪器
        1.2.3 检测方法
        1.2.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清TBA及谷丙转氨酶 (ALT) 测定结果
    2.2 各组血清TBA、ALT阳性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9)乙肝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与相关酶学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相关指标检测
        1.2.1 TBA及PA水平
        1.2.2 CHE、GGT、ALT、AST、ALP水平
        1.2.3 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TBA及PA水平各组TBA及PA水平相互比较, 见表1。
    2.2 CHE、GGT、ALT、AST、ALP水平比较结果
    2.3 TBA、PA分别与CHE、GGT、ALT、AST、ALP水平呈正相关
3 讨论

(10)肝病患者血生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与方法
2 结果
    2.1 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六项检测指标水平及各组间水平比较
    2.2 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六项指标的敏感情况
    2.3 肝炎肝硬化与重型肝炎治疗好转与治疗恶化组肝脏合成功能的六项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四、各型病毒性肝炎中TBA与ALT变化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谷氨酸脱氢酶与其他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李小侠. 陕西医学杂志, 2020(12)
  • [2]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及治疗对于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D]. 张纯.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D]. 蔡媛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DILI、PBC及AIH代谢特征的研究[D]. 马振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5]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D]. 李兴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血清5’-NT、TBA、GGT与AL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陈雪琼. 河南医学研究, 2018(12)
  • [7]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与细胞免疫特征分析[D]. 张卫云. 南方医科大学, 2018
  • [8]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 贺露露,陈飞.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6)
  • [9]乙肝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与相关酶学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 周家瑾,潘继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09)
  • [10]肝病患者血生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王冬莲,梅丽萍,何小帆,周珺,郑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4)

标签:;  ;  ;  ;  ;  

各类病毒性肝炎TBA、ALT变化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