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断面顺槽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新世[1](2021)在《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巷道支护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主要经历了由被动支护向主动支护转变的过程,支护技术、工艺日趋成熟、稳定,其中以锚杆锚索为核心的巷道支护成套技术现已成为一些浅部地质条件下围岩相对完整煤矿巷道的常见支护方案,锚杆锚索支护由于其主动加固调动围岩承载能力及其良好的经济性、支护的有效性解决了浅部地质条件下各类巷道的支护问题。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不少采用锚杆索支护的巷道由于应力高、断面大、煤层松软破碎、构造复杂等因素影响,出现片帮、底鼓、塌顶等强烈的矿压显现现象,需要经过多次巷修依然不能保证巷道的安全使用,对巷道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晋煤集团赵庄煤矿33192深部大断面煤巷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等方法,针对在回采过程中两帮变形比较严重,经常发生煤壁片帮、内挤现象,致使护表构件严重弯曲损坏等问题,系统研究了深部大断面煤巷变形特征和深部大断面巷道围岩注浆改性机理并提出相对应的支护方案,具体工作如下:(1)根据现场观测对33192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局部巷道顶板下沉、煤帮破碎严重,单一锚杆索支护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认为其巷道变形主要与巷道埋深、围岩结构、工作面采动及巷道掘进、支护方法有关,故提出锚杆锚索以及注浆的联合支护理念。(2)基于窥视法、围岩松动圈测试法确定出了煤帮破碎带的范围在0.5~2m之内,通过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得出了岩体试样的破坏载荷、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3)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锚杆长度、直径、间排距、预紧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初设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比极差得出各因子影响程度排序,对两种方法的锚杆支护参数进行对比,得出锚杆初步支护参数。(4)从理论上分析巷道围岩注浆改性机理,得出注浆可改善围岩强度、减小巷道围岩松动圈、改善主动支护效果,并通过力学分析推导出巷道围岩注浆力学模型,得出可通过增加注浆承载层的厚度来实现巷道围岩稳定。(5)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比原支护方案和现设计支护方案,模拟各方案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应力场分布、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等巷道围岩变化特征,得出支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贺凯[2](2021)在《深井斜顶巷道围岩稳定特征及全锚支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三煤矿17102(3)工作面运输顺槽埋深800m,是典型的深部斜顶回采巷道。以其为工程背景,采用共形映射函数和复变函数法求解了斜顶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解析解,并结合强度准则定义了围岩稳定指数,获得了深井斜顶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特征。然后,基于锚杆弹性本构模型建立了计算锚杆工作阻力、锚杆轴力和杆体剪应力的力学模型,获得了预紧力和锚固长度对锚杆工作阻力的影响规律、斜顶巷道全长锚固锚杆轴力和剪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受采动应力影响时不同支护形式对斜顶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结合围岩应力分布和围岩强度准则定义的围岩稳定指数,可综合反映巷道应力条件、巷道断面几何参数以及巷道围岩强度参数对巷道局部稳定性的影响特征,与应力集中系数相比,围岩稳定指数更加合理。基于锚杆塑性本构模型建立的力学模型可真实的反映锚杆应力应变关系对锚杆锚固力学特性的影响特征,与弹性、应变强化等锚杆本构模型相比,塑性本构模型更加合理。(2)在深井斜顶回采巷道中,高帮失稳区面积大于低帮,高帮稳定性较差。两帮围岩稳定指数整体小于顶底板,两帮较顶底板更加容易破坏。巷角处围岩稳定指数趋于0,巷角的稳定性最差,且巷角处的破坏区主要向斜顶巷道两帮中部和顶底板中部发展,向围岩深部发展的趋势较小。(3)锚杆在弹性阶段时,增加预紧力和锚固长度可有效提高锚杆工作阻力。锚杆进入屈服阶段和应变强化阶段后,继续增加预紧力和锚固长度不能有效提高锚杆工作阻力。预紧力和锚固长度对普通锚杆和高强锚杆的影响规律相似,预紧力和锚固长度相同时,普通锚杆工作阻力小于高强锚杆25kN左右。(4)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全长锚固锚杆轴力先增加后减小,在锚杆中性点处达到最大值。杆体剪应力与锚杆轴力的导数呈现为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锚杆周长的倒数。在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附近,锚杆轴力超过锚杆屈服极限,锚杆进入应变强化状态,锚杆轴力沿杆体方向基本不变。(5)在深井斜顶回采巷道中,与端部锚固锚杆支护相比,全长锚固锚杆支护在提供较大工作阻力的同时,对巷道浅部岩层还可提供沿杆体方向的剪应力,有利于改善巷道浅部岩层应力状态。同时,巷角处全长锚固锚杆工作阻力远大于端部锚杆锚支护,较大程度上抑制了巷角的失稳区域的发展。图101 表17 参141
王盼[3](2021)在《煤矿矩形巷道锚杆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巷道开采规模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巷道事故频发使得研究合理的支护参数成为确保巷道安全生产的关键。由于施工方便,在煤矿开拓中大量采用矩形巷道,传统锚杆支护设计方法通过将矩形巷道等效为圆形巷道对围岩变形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支护参数,但圆形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与矩形巷道不同,使得锚杆受力特性存在差异。本文在分析与总结现有锚杆支护理论、锚杆锚固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矩形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建立矩形巷道结构模型,采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分析得到矩形巷道围岩变形表达式,进一步对锚杆受力进行分析,提出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同时,建立围岩加固体模型,分析加固体围岩的力学特性并提出评价围岩稳定性的方法。最后以柠条塔煤矿S12001胶运顺槽巷道为工程依托,提出合理的锚杆支护设计方案,结合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验证理论的合理性,并对巷道围岩的稳定进行评价。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矩形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建立矩形巷道结构模型。按平面应变问题分析结构模型受力,采用弹塑性力学分析得到围岩变形表达式。通过算例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围岩变形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理论的合理性,为考虑巷道围岩变形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理论支撑。(2)基于锚杆与围岩的协调变形分别建立全长粘结锚杆及局部锚固锚杆受力模型,求得锚杆锚固段剪应力及轴向应力表达式。分析总结锚杆锚固段受力规律,提出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算例对巷道进行支护设计并分析锚固段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考虑锚杆对围岩力学状态改变,建立围岩加固体模型,得到加固后巷道围岩力学特性表达式,并分析不同锚杆支护参数对围岩力学特性的影响。在保证锚杆所受轴向应力及剪应力不超过应力容许值的前提下,以加固体所能承担的极限荷载与承担荷载的比值做为判断围岩稳定性的条件,提出评价围岩稳定性的方法。(4)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柠条塔煤矿S12001胶运顺槽巷道的支护设计中,结合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原支护方案及新支护方案下巷道的加固效果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前提下,基于围岩变形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可以更好的发挥锚杆加固围岩的作用及提高围岩自承能力,节约锚杆用量。
牛宏新[4](2021)在《基于群锚承载力的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顶板冒落是巷道掘进与回采期间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会对井下正常生产造成影响。为了更好的保护井下一线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与生产运营,减小不必要的损失,巷道塌方机理及预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某煤矿S1231辅运顺槽作为研究背景,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科学研究,研究了单根锚杆及群锚杆破坏形式与力学分析;针对已有巷道和新掘进的巷道为计算基础,利用极限上限定理对巷道稳定性和锚杆支护设计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群锚作用对巷道围岩有约束作用,形成锚固承载环与分层承载作用,对松散的破碎岩体具有楔固作用。根据围岩的破坏特性,建立线性破坏机制: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巷道围岩破坏前后的内能损失功率及外力所做的功率,得到速度间断线函数;并通过能量守恒定理推导出单根锚杆和群锚杆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可得巷道极限支护力。(2)研究岩土结构体发生塑性流动破坏过程,根据极限上限分析方法,计算推导在此运动下的外力功率和内能功率,研究上限分析方法设计的围岩稳定性,及围岩洞壁位移和围岩的塑性区范围,得到围岩稳定系数。通过分析巷道围岩支护参数对支护效果进行评价,判定巷道是否稳定,讨论该方法评价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效果是否良好。(3)根据理论支护设计方案对某煤矿S1231工作面辅运顺槽进行群锚支护设计。运用模拟软件建模分析在不同支护参数下巷道围岩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区的变形规律,以及锚杆各参数与围岩变形指标间的影响关系,验证论文理论推导的准确性,并根据巷道支护效果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4)以某煤矿S1231辅运顺槽现场实测分析为基础,结合实测数据,运用围岩稳定系数评价方法对传统支护理论和基于上限分析方法设计的支护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锚杆支护设计上,优化巷道围岩支护参数,从而提高巷道掘进速率和经济效益。
王彬[5](2020)在《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支护速度远远赶不上掘进速度,锚杆(索)支护时间占整个巷道成巷时间的60~70%,且巷道掘进与锚杆(索)支护不能够完全平行作业,严重制约了巷道的快速掘进。由于巷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空间+时间”效应,使得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不能一次性完成。本文依据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展开对掘进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进行研究,并提出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的思想,旨在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并总结现有煤矿掘进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的变形特性,针对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分别从物理效应、力学效应以及时间效应进行描述。在开挖面“空间+时间”效应的影响下,巷道围岩纵向变形形式可分为:稳定变形型、持续变形型、加速变形型。(2)现有的煤巷支护设计均采用一次成巷的支护技术,锚杆(索)支护时间过长,忽略了开挖面的时空效应,未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变形特性且支护理念不适应巷道的快速掘进,严重影响巷道的掘进效率。依据巷道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影响,提出了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的思想,旨在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以此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实现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3)对掘进巷道建立时空效应下的力学模型,通过弹性-粘弹性对掘进巷道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出巷道在掘进时围岩的变形、应力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掘进面的循环推进,巷道围岩应力释放逐渐增大,围岩的变形和塑性区半径逐渐增大。通过理论分析在靠近开挖面附近处,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较小,紧跟工作面支护一定数量的锚杆保证掘进空间安全稳定,剩下的锚杆在不影响掘进的情况下进行支护,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提高巷道的掘进效率,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4)以柠条塔S12001掘进巷道为背景,结合具体地层参数,利用分次支护的思想进行支护设计,并形成一套分次支护施工工艺。应用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分次支护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掘进空间安全,还能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提高巷道的掘进效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刘振云[6](2020)在《张家峁煤矿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较好,浅埋煤层煤巷锚杆支护有较明显的富裕系数。目前煤巷支护成本居高不下。以张家峁煤矿4-2煤层14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物理模拟、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通过现场获取岩样和实验室测定,得出张家峁煤矿4-2煤层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根据顶板稳定性分级的结果,4-2煤层顶板为II类顶板;对现有4-2煤层顺槽收敛量和表面观测结果得出:距回采工作面53m以内,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运输顺槽两帮累计变形量及顶板累计下沉量都不断增大。然而,辅运顺槽的测点在距工作面煤壁-30m(采空区后方)左右,超前压力影响急剧增大,顺槽表面有片帮现象。基于回采过程对辅运顺槽松动圈观测结果得出:当监测点距回采工作面煤壁的距离20m时,顶板围岩破碎区有所增加;当监测点距回采工作面煤壁距离-63m时,在距孔口0.51m有明显破碎,顶板孔内有一定破碎;当监测点距回采工作面煤壁距离-93m时,破碎区域较前明显增大,且帮部片帮严重。根据顺槽收敛监测结果、顶板离层监测结果、围岩松动圈监测结果,采用锚杆支护理论对现有锚杆尺寸和支护强度进行了优化。利用ANAYS模拟得出,碟形直边托盘能满足变形和受力要求,确定碟形直边托盘尺寸为120×120×8mm,孔径21mm,厚度20mm。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顺槽顶板和两帮变形值差别不大,表明优化后的方案能满足顺槽稳定,有效的控制顺槽围岩变形。同时,工程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支护强度的降低节省了支护材料,降低了支护成本;确定优化后的参数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164元/m,节约的支护成本达214.35万元。研究成果将促进矿区的高效发展。
胡晓开[7](2020)在《矿山工程巷道围岩锚拉支架支护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矿山工程多采用井工开采方式,矩形巷道以其空间利用率高、开挖和支护方便及利于回采工作面的快速推进等优势,得到广泛使用。随着开采实践的增多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锚杆支护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锚拉支架是从锚杆支护发展而来,可以改善顶板的应力状态,提高巷道顶板的稳定性,降低巷道支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现有的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其工程实践应用。本文以柠条塔S1231辅运顺槽为工程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锚拉支架支护参数设计,分析围岩的稳定性并对支护效果进行评价。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锚拉支架是倾斜锚杆和水平拉杆经支座连接构成的巷道顶板支护系统,其相当于对巷道顶板进行外加固,有利于和顶板岩石共同构成锚拉支架支护结构,加强巷道顶板刚度。(2)分析了锚拉支架支护类型及其作用受力机理,根据锚拉支架支护结构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建立力学模型。采用经典的矿压理论和结构整体计算的方法对不同形式的锚拉支架结构进行计算,根据巷道顶板加固岩石梁不发生剪切破坏,确定岩石梁的最小加固厚度。根据巷道顶板岩石梁不发生受拉破坏,确定锚拉支架水平拉杆的配置,推导出锚拉支架结构加固厚度和水平拉杆预紧力的理论表达式。(3)建立锚拉支架支护巷道顶板稳定性判别标准,以不设中间锚杆的单式锚拉支架支护结构为例,分析了巷道顶板加固岩石梁厚度和水平拉杆预紧力的影响因素,得到水平拉杆预紧力与巷道跨度、巷道高度、围岩粘聚力和容重成正比例关系,与顶板加固岩石梁截面高度和巷道围岩内摩擦角成反比例关系。(4)根据提出的设计方法对柠条塔S1231工作面辅运顺槽进行了锚拉支架支护方案设计。建立了锚拉支架和传统锚杆支护巷道的数值计算模型,选取工业性试验段进行锚拉支架支护试验,监测巷道断面收敛量。根据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到,采用设置中间锚杆的单式锚拉支架和复式锚拉支架支护方案进行支护的巷道断面收敛量均处于合理范围内,巷道围岩稳定性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傅鑫[8](2020)在《深井冲击煤层大断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口煤业是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在济宁市建造的第四座现代化矿井,核定生产能力400万吨/年,矿井开采深度为850m至1100m,其矿主采的3煤层厚度在10m左右,水平标高在-990m左右,一般采用放顶煤生产,具有开采深度大、顶板岩层强度高、冲击倾向性、瓦斯含量高、地热严重等特点,给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带来隐患。本论文基于唐口煤业630采区布局规划、采掘部署、空区形态、地质构造(断层)等因素,反演出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力场基本是对称分布,影响范围基本是由两端向中部扩大,并构建深井特厚冲击煤层应力场区域等级划分标准。形成基于深部临空面开采危险性的评价机制,得到深井特厚冲击煤层不同应力分区的冲击矿压诱发关键因素,包括地质因素中的埋深、顶底板岩层等,以及回采因素中的采区布置、采煤方法等通过分析唐口煤业6304采煤工作面沿空掘巷大-小结构力学特点,研究不同区域应力场关键因素对大-小结构稳定性作用机理,揭示基于深部沿空掘巷围岩长时稳定性的大-小结构主控因素,提出符合唐口煤业实际情况的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应力优化技术,并结合应力场分布、防灾等因素,最终确定唐口煤业采煤工作面最合适的煤柱宽度为7m通过对唐口 6304面分析,提出了强冲击深井沿空掘巷围岩破坏机理,并同时给出了造成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技术因素。根据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的围岩控制手段及推荐支护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对巷道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合理支护手段进行选择,提出多种支护方案,再根据工程类比和经验公式推算,最终得到最优支护方案。通过此次研究,最终确定唐口煤业冲击地压诱发因素和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以及最优支护方案,对今后矿井安全生产、防灾治灾、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对今后相似矿井的生产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王小康[9](2020)在《不同埋深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支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原岩应力与构造应力越来越大,巷道围岩稳定性逐渐降低。浅部时巷道围岩多表现为弹塑性变形,进入深部后会表现出软岩的非连续、非协调大变形特征。本文通过收集大量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并进行统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埋深变化对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锚固围岩变形对于锚杆支护作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以大量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为基础,根据巷道服务阶段将巷道分为仍在掘进中未受工作面回采影响的新掘巷道和掘成后受工作面回采影响的采动巷道两种,分析了埋深变化对于两类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得出新掘巷道在掘成后的50天内,前5天的巷道变形量基本不受埋深变化的影响,且各埋深段巷道的变形期相同,均可分为变形剧烈期(1~15天)、缓和期(15~35天)和稳定期(35~50天)。采动巷道在工作面回采的100 m范围内,可将其分为采动影响剧烈范围(10~60 m)和采动影响缓和范围(60~100 m)。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巷道断面大小和不同顶底板岩性对新掘巷道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断面大小和围岩岩性对于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从而验证了埋深是影响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主要因素。(2)基于淮南谢桥矿三条埋深相近巷道的围岩变形实测数据,分析了埋深在无明显变化情况下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出各条巷道掘进期间受掘成时间影响所呈现的变形规律相同,且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的变形规律也相同,三条巷道最终变形量的最大差值约13%,进一步验证埋深变化对于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3)基于谢桥矿12521巷道的现场条件,采用FLAC3D模拟分析了锚固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对于锚杆支护作用的影响,得出了锚固围岩变形后,围岩内部位于托盘下部和锚杆锚固段周围的岩体会出现呈半椭圆状和椭圆状的压应力集中区,当围岩变形量持续增大,应力集中区域稍有减小。在锚杆与围岩不发生同步位移的情况下,锚固围岩的变形会引起锚杆自由端的轴力值大于锚固端,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两者轴力差值逐渐减小,而锚杆与围岩同时位移时,锚杆两端轴力差值随围岩变形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大。
王普[10](2020)在《马堡煤矿大断面迎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大,采掘接替关系普遍比较紧张,矿井经常会出现迎采动工作面巷道(以下简称“迎采巷道”)的情况。此类巷道需经历邻近工作面采空区侧向顶板破断、转动及稳定的全过程动压影响,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尤其是大断面全煤巷道,矿压显现更为剧烈,维护极其困难,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本文以马堡煤矿15201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现场顶板窥视、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数值模拟与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马堡煤矿大断面迎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所进行的工作及取得的结论主要有:(1)研究分析了大断面迎采巷道围岩地质力学特征,掌握了15号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研究发现:巷道顶底板整体强度较低且直接顶底板为遇水易软化泥岩;迎采动布置后,巷道矿压显现特征为:顶板下沉变形严重、帮部较破碎、底鼓明显、巷道松动圈深度较大,迎采区域煤柱帮松动深度达到1.60 m、回采帮松动深度达到1.18 m。(2)进行了迎采巷道合理煤柱宽度与围岩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巷道围岩变形呈非对称特征,煤柱帮和顶板变形相对严重。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大,煤柱应力峰值和围岩变形量逐渐减小。并且确定煤柱的合理宽度为30 m。(3)根据大断面迎采巷道变形特征,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非对称耦合支护技术:煤柱帮锚索加强支护+顶板锚索网加强支护。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了30 m区段煤柱下大断面迎采巷道的支护参数;并得出15203回采工作面前30 m到工作面后方40 m范围内对掘巷道围岩压力较大,此期间内巷道围岩变形较为剧烈。(4)工业性试验实测矿压显现规律为:15201回风顺槽围岩变形经历掘进影响、掘进影响稳定、采动影响、采动影响稳定等4个阶段。其中采动影响阶段的范围为距离邻近15203工作面前方35 m左右时开始影响,至工作面后方140 m左右趋于稳定,在工作面0 m至工作面后方38.5 m左右影响显着,变形速度最大可达34 mm/d。(5)现场应用效果表明:留宽煤柱掘巷并采用高强、高预紧力、非对称耦合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马堡煤矿大断面迎采巷道围岩变形,解决该类型巷道维护的难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现场实践,为大断面迎采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途径。
二、大断面顺槽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断面顺槽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杆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巷道围岩变形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1.2.3 现存问题及方向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深部大断面巷道围岩力学测试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
2.1 赵庄煤矿工程地质背景 |
2.1.1 矿井概况 |
2.1.2 工作面概况及围岩地质特征 |
2.1.3 工作面巷道支护现状 |
2.2 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 |
2.3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2.4 大断面煤巷围岩结构窥视方案及结果分析 |
2.4.1 巷道围岩结构窥视仪器 |
2.4.2 巷道围岩结构窥视测站布置及分析 |
2.5 大断面煤巷围岩松动圈测试及结果分析 |
2.5.1 测试设备的选取及其原理 |
2.5.2 测试地点的布置及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部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3.1 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方案及参数影响分析 |
3.1.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1.2 锚杆支护参数的分析 |
3.1.3 锚杆构件分析 |
3.2 巷道锚杆支护参数正交分析 |
3.2.1 正交试验 |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2.3 锚杆初步支护参数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注浆加固机理及工艺 |
4.1 破碎围岩注浆机理 |
4.1.1 改善巷道围岩强度 |
4.1.2 加固减小巷道围岩松动圈 |
4.1.3 改善主动支护效果 |
4.2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力学分析 |
4.2.1 大断面破碎巷道注浆承载层机理 |
4.2.2 大断面破碎巷道注浆承载层力学分析 |
4.3 注浆改善锚杆受力状态 |
4.4 注浆工艺及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部大断面煤巷支护系统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及方案 |
5.1.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5.1.2 模拟方案的建立 |
5.2 巷道回采期间原支护方案模拟分析 |
5.2.1 原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 |
5.2.2 原支护回采期间巷道位移分布 |
5.2.3 原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垂直应力 |
5.3 巷道回采期间现设计支护方案模拟分析 |
5.3.1 现设计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 |
5.3.2 现设计支护回采期间巷道位移分布 |
5.3.3 现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垂直应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应用 |
6.1 试验巷道段布置 |
6.2 巷道监控效果分析 |
6.2.1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
6.2.2 锚杆应力监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深井斜顶巷道围岩稳定特征及全锚支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长锚固锚杆轴力和剪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3.2 不同巷道断面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3 现存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围岩稳定性分析力学模型及锚杆轴力计算模型 |
2.1 斜顶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模型 |
2.1.1 巷道外域到单位圆内的共形映射函数求解算法 |
2.1.2 复位势函数的求解 |
2.1.3 斜顶巷道围岩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分布求解 |
2.1.4 斜顶巷道围岩应变分布求解 |
2.1.5 斜顶巷道围岩位移求解 |
2.1.6 采煤工作面影响效应 |
2.1.7 掘进工作面影响效应 |
2.1.8 围岩稳定指数 |
2.2 锚杆工作阻力计算模型 |
2.2.1 锚杆塑性本构关系 |
2.2.2 锚杆工作阻力求解 |
2.2.3 锚杆工作阻力的近似解法 |
2.3 全长锚固锚杆轴力和杆体剪应力计算模型 |
2.3.1 托盘对围岩的影响效应 |
2.3.2 计算锚杆轴力和剪应力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3 计算锚杆轴力和剪应力力学模型的求解 |
2.4 锚索对围岩作用的分析模型 |
2.5 小结 |
3 力学模型关键参数确定及分析 |
3.1 实验巷道概况 |
3.1.1 17102(3)工作面地质概况及顶底板力学参数 |
3.1.2 17102(3)工作面运输顺槽支护参数 |
3.2 普通锚杆和高强锚杆本构关系 |
3.3 采动应力影响效应 |
3.3.1 采煤工作面影响效应 |
3.3.2 掘进工作面影响效应 |
3.4 不同强度准则条件下实验巷道围岩稳定指数分布规律 |
3.5 共形映射函数求解算法性能分析 |
3.5.1 采样点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规律 |
3.5.2 级数阶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规律 |
3.5.3 算法的统计特征 |
3.5.4 斜顶巷道共形映射函数求解 |
3.6 小结 |
4 深井斜顶巷道围岩稳定特征分析及全长锚固锚杆支护机理研究 |
4.1 深井斜顶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特征分析 |
4.1.1 实验巷道围岩稳定特征分析 |
4.1.2 侧压系数对深井斜顶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特征的影响规律 |
4.1.3 剪应力系数对深井斜顶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特征的影响规律 |
4.1.4 采动应力对深井斜顶回采巷道围岩稳定特征的影响规律 |
4.2 深井斜顶回采巷道锚杆工作阻力演化规律 |
4.2.1 预紧力和锚固长度对巷帮中部高强锚杆工作阻力的影响规律 |
4.2.2 预紧力和锚固长度对巷角处高强锚杆工作阻力的影响规律 |
4.2.3 预紧力和锚固长度对普通锚杆工作阻力的影响规律 |
4.2.4 讨论 |
4.3 全长锚固锚杆轴力及杆体剪应力演化规律 |
4.3.1 深井斜顶回采巷道掘进期间锚杆应力演化规律 |
4.3.2 工作面回采期间锚杆应力演化规律 |
4.4 不同锚固形式锚杆支护下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指数分布规律 |
4.5 小结 |
5 全长锚固锚杆轴力分布规律及其支护效果验证 |
5.1 现场数据观测方案 |
5.2 深井斜顶回采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结果 |
5.3 深井斜顶回采巷道深部位移观测结果 |
5.4 锚杆轴力观测结果 |
5.4.1 掘进期间锚杆轴力演化规律 |
5.4.2 回采期间锚杆轴力演化规律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煤矿矩形巷道锚杆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锚杆支护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岩土锚固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锚杆受力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矩形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分析 |
2.1 不同岩性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规律 |
2.1.1 硬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
2.1.2 软岩的变形破坏特征 |
2.2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及形成机理 |
2.2.1 顶板变形破坏 |
2.2.2 两帮变形破坏 |
2.3 矩形巷道围岩结构模型建立 |
2.3.1 结构选取与分析 |
2.3.2 结构荷载确定 |
2.3.3 梁模型建立及分析 |
2.4 模型验证 |
2.4.1 工作面条件 |
2.4.2 数值模型建立 |
2.4.3 模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围岩变形的锚杆作用力学机理研究 |
3.1 全长锚杆受力分析及设计 |
3.1.1 全长锚杆受力分析 |
3.1.2 全长锚杆支护设计 |
3.1.3 算例分析 |
3.1.4 全长锚杆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 局部锚固锚杆受力分析及设计 |
3.2.1 局部锚固锚杆受力分析 |
3.2.2 局部锚固锚杆支护设计 |
3.2.3 算例分析 |
3.2.4 局部锚固锚杆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巷道加固体围岩稳定性分析 |
4.1 加固体力学特性分析 |
4.1.1 加固体围岩弹性模量的确定 |
4.1.2 加固体围岩粘聚力的确定 |
4.1.3 加固体围岩泊松比的确定 |
4.2 巷道围岩加固稳定性分析 |
4.3 算例分析 |
4.3.1 算例求解 |
4.3.2 锚杆支护参数对加固体强度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锚杆支护设计与围岩稳定性评价应用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质条件 |
5.1.2 水文条件 |
5.1.3 煤层顶底板性质 |
5.2 巷道原支护监测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
5.2.1 巷道原支护方案设计参数 |
5.2.2 巷道原支护监测分析 |
5.2.3 巷道离层监测结果分析 |
5.2.4 锚杆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5.2.5 巷道原支护围岩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
5.2.6 巷道原支护围岩稳定性评价 |
5.3 基于围岩变形的锚杆设计方案及稳定性评价 |
5.3.1 基于围岩变形的锚杆参数设计 |
5.3.2 新支护方案下围岩稳定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群锚承载力的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杆支护国内研究现状 |
1.2.2 锚杆支护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巷道围岩群锚支护理论研究 |
2.1 群锚作用效应 |
2.1.1 壁面约束效应 |
2.1.2 承载环效应 |
2.1.3 分层承载效应 |
2.1.4 楔固效应 |
2.2 锚杆支护理论及支护设计方法 |
2.2.1 锚杆支护理论 |
2.2.2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
2.2.3 锚杆支护形式 |
2.3 极限上限分析原理 |
2.3.1 理想弹塑性假设 |
2.3.2 Drucker 公设和屈服准则 |
2.3.3 上限定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巷道群锚承载力上限分析研究 |
3.1 围岩破坏范围和剪切破坏形式 |
3.1.1 围岩破坏范围 |
3.1.2 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剪切破坏 |
3.1.3 矩形巷道围岩塑性剪切破坏 |
3.2 单锚极限承载力确定 |
3.2.1 顶板单根锚杆极限承载力 |
3.2.2 帮部单锚极限承载力 |
3.3 群锚承载力确定 |
3.3.1 顶板群锚极限承载力 |
3.3.2 帮部群锚极限承载力 |
3.4 围岩参数对巷道顶板锚杆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各参数对单根锚杆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3.4.2 各参数对群锚杆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群锚支护应用与评价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质条件 |
4.1.2 水文条件 |
4.1.3 瓦斯、煤尘爆炸及其它地质概况 |
4.1.4 煤质指标 |
4.1.5 煤层顶底板性质 |
4.2 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
4.2.1 传统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
4.2.2 群锚支护理论设计方法 |
4.3 现场监测方案及结果 |
4.3.1 原支护现场监测方案 |
4.3.2 群锚支护方案现场监测 |
4.4 数值模拟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项目 |
(5)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巷道锚杆(索)支护研究现状 |
1.2.2 巷道快速掘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的提出 |
2.1 围岩变形破坏类型及机理 |
2.1.1 拉裂破坏 |
2.1.2 剪切破坏 |
2.1.3 巷道围岩失稳力学机理分析 |
2.2 掘进巷道开挖面的时空效应 |
2.2.1 物理效应 |
2.2.2 力学效应 |
2.2.3 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 |
2.3 时空效应下巷道围岩纵向变形分析 |
2.4 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 |
2.5 小结 |
3 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力学计算分析 |
3.1 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3.2 巷道开挖时空效应及参数分析 |
3.2.1 时空效应分析 |
3.2.2 参数分析 |
3.2.3 算例验证计算分析 |
3.3 巷道掘进时围岩应力分析 |
3.3.1 围岩释放应力 |
3.3.2 掘进巷道分次支护设计 |
3.3.3 巷道分次支护时间关系 |
3.4 锚杆(索)分次支护设计思路 |
3.5 小结 |
4 柠条塔S12001辅运顺槽分次支护设计及效果评价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质条件 |
4.1.2 水文条件 |
4.1.3 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性及其他地质情况 |
4.1.4 煤层顶底板性质 |
4.2 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方案设计 |
4.2.1 现有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
4.2.2 锚杆(索)分次支护设计方案 |
4.2.3 分次支护时机分析 |
4.3 S12001辅运顺槽分次支护施工及效果分析 |
4.3.1 巷道掘进方式 |
4.3.2 分次支护工艺 |
4.3.3 分次支护效果模拟分析 |
4.4 现场监测方案及结果 |
4.4.1 监测方案 |
4.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4.4.3 分次支护经济效益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张家峁煤矿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埋煤层顺槽顶板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煤巷支护理论研究 |
1.2.3 煤巷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张家峁煤矿4~(-2)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及参数确定 |
2.1 张家峁煤矿4~(-2)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分析 |
2.2 煤岩物理与力学试验 |
2.2.1 试样制备及物理试验 |
2.2.2 超声波煤样缺陷分析试验 |
2.2.3 煤岩力学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14204工作面煤巷原支护状况监测及效果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煤巷锚杆支护监测方案设计 |
3.3 煤巷锚杆支护监测结果分析 |
3.3.1 顺槽收敛量 |
3.3.2 顺槽表面观测 |
3.3.3 顶板离层量 |
3.3.4 围岩松动圈 |
3.3.5 锚杆锚固力 |
3.4 现有煤巷锚杆支护效果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14204工作面煤巷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
4.1 锚杆(索)参数理论确定 |
4.1.1 锚杆悬吊理论计算 |
4.1.2 锚索参数确定 |
4.2 现有支护方案 |
4.3 优化结果 |
4.4 经济性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煤巷锚杆支护优化方案数值模拟分析与工程验证 |
5.1 不同形状托盘受力分析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模拟结果分析 |
5.2 不同工况的数值分析 |
5.2.1 工况模型的确定 |
5.2.2 参数确定 |
5.2.3 4~(-2)煤层辅运顺槽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4 锚杆受力分析 |
5.3 工程实践应用 |
5.3.1 14207工作面顺槽概况 |
5.3.2 14207工作面正帮松动圈窥视 |
5.3.3 14207工作面负帮松动圈窥视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矿山工程巷道围岩锚拉支架支护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锚拉支架支护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传统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
1.2.2 锚拉支架理论研究现状 |
1.2.3 锚拉支架试验研究现状 |
1.2.4 锚拉支架工程实践研究现状 |
1.2.5 锚拉支架支护工程设计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矩形巷道锚拉支架支护技术分析 |
2.1 矩形巷道顶板结构及破坏基本规律 |
2.1.1 矩形巷道顶板结构 |
2.1.2 拉裂破坏 |
2.1.3 剪切破坏 |
2.1.4 复合破坏 |
2.2 矩形巷道顶板支护技术 |
2.3 矩形巷道锚拉支架支护技术 |
2.3.1 锚拉支架支护形式 |
2.3.2 锚拉支架支护作用受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锚拉支架支护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 |
3.1 锚拉支架支护顶板力学模型 |
3.1.1 力学模型简化 |
3.1.2 锚拉支架支护巷道顶板力学模型 |
3.2 单式锚拉支架支护巷道顶板简支梁力学模型 |
3.2.1 力学模型假设 |
3.2.2 力学模型求解 |
3.2.3 单式锚拉支架支护设计 |
3.2.4 中间设置锚杆的锚拉支架支护设计 |
3.3 复式锚拉支架支护巷道顶板简支梁力学模型 |
3.3.1 力学模型假设 |
3.3.2 力学模型求解 |
3.3.3 锚拉支架支护下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 |
3.4 倾斜锚杆及支座设计 |
3.5 锚拉支架结构体稳定性分析 |
3.5.1 锚拉支架结构体稳定性定义 |
3.5.2 巷道加固高度影响参数分析 |
3.5.3 水平拉杆杆体拉力影响参数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锚拉支架支护设计与现场试验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质构造条件 |
4.1.2 水文地质条件 |
4.1.3 煤层顶底板性质 |
4.2 柠条塔S1231综采工作面辅运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
4.2.1 传统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
4.2.2 单式锚拉支架支护方案 |
4.2.3 复式锚拉支架支护方案 |
4.3 锚拉支架数值模拟分析 |
4.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试验方案及监测结果分析 |
4.4.1 试验方案 |
4.4.2 监测内容和方法 |
4.4.3 监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项目 |
(8)深井冲击煤层大断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深部临空面区域应力环境及分类评价 |
2.1 矿井及工作而概况 |
2.2 应力场模拟反演 |
2.3 不同区域应力场分类评价 |
2.4 不同区域应力环境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大采高综放面沿空掘巷围岩长时稳定控制机理 |
3.1 沿空掘巷围岩长时稳定控制机理与临空面应力优化 |
3.2 大采高综放面应力环境下煤柱合理尺寸确定 |
3.3 基于防灾角度的煤柱合理尺寸选择 |
3.4 不同区域最优巷道掘进位置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深井强冲击沿空掘巷围岩分类动态强化控制技术 |
4.1 强冲击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 |
4.2 巷道围岩动态强化控制原理及支护手段选择 |
4.3 不同支护参数下围岩控制效果模拟分析 |
4.4 最优支护方案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不同埋深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支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研究 |
1.2.2 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埋深对巷道围岩变形影响规律分析 |
2.1 巷道围岩变形数据统计 |
2.2 新掘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2.2.1 巷道顶底板移进量分析 |
2.2.2 巷道两帮移进量分析 |
2.3 采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2.3.1 采动巷道顶底板变形量分析 |
2.3.2 采动巷道两帮变形量分析 |
2.4 不同岩性和断面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2.5 巷道变形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巷道变形实测数据分析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巷道支护参数 |
3.3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站设置 |
3.4 掘进期间巷道表面变形规律分析 |
3.5 回采期间巷道表面变形规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锚固围岩变形对锚杆支护作用影响分析 |
4.1 FLAC3D软件简介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方案 |
4.2.1 模型建立 |
4.2.2 计算方案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围岩位移分析 |
4.3.2 模型应力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马堡煤矿大断面迎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断面迎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大断面迎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大断面迎采巷道围岩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产地质概况 |
2.1 15201回风顺槽生产地质条件 |
2.1.1 15201回风顺槽位置 |
2.1.2 15201回风顺槽顶底板情况 |
2.2 类似巷道变形破坏情况 |
2.2.1 15203回风顺槽支护方案 |
2.2.2 15203回风顺槽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质力学特性研究 |
3.1 围岩力学测试 |
3.1.1 取样情况 |
3.1.2 15203回风顺槽顶底板力学测试结果 |
3.1.3 15号煤层顶底板矿物成分测试 |
3.1.4 15号煤顶底板崩解特性测试 |
3.2 15203回风顺槽顶板钻孔窥视 |
3.2.1 窥视目的 |
3.2.2 窥视方案 |
3.2.3 窥视结果分析 |
3.3 15203回风顺槽围岩松动圈测试 |
3.3.1 测试目的 |
3.3.2 测试方案 |
3.3.3 15203回风顺槽测试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断面迎采巷道布置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4.1 护巷煤柱宽度数值模拟分析 |
4.1.1 数值模拟方案 |
4.1.2 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
4.1.3 不同煤柱宽度条件下围岩变形分布规律 |
4.2 大断面迎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4.2.1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 |
4.2.2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4.2.3 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断面迎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5.1 巷道支护技术 |
5.2 支护参数设计 |
5.2.1 数值模型建立 |
5.2.2 数值模拟方案 |
5.2.3 支护参数确定 |
5.3 巷帮非对称支护 |
5.4 15201回风顺槽支护验证分析 |
5.4.1 数值模拟方案 |
5.4.2 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性试验 |
6.1 15201回风顺槽支护设计 |
6.2 15201回风顺槽矿压显现规律现场监测 |
6.2.1 15201回风顺槽矿压显现监测方案 |
6.2.2 15201回风顺槽围岩变形监测结果 |
6.3 巷道支护应用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大断面顺槽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马新世.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深井斜顶巷道围岩稳定特征及全锚支护机理研究[D]. 贺凯.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煤矿矩形巷道锚杆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 王盼.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基于群锚承载力的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及应用研究[D]. 牛宏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5]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D]. 王彬.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张家峁煤矿4-2煤层煤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D]. 刘振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矿山工程巷道围岩锚拉支架支护设计及试验研究[D]. 胡晓开.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深井冲击煤层大断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傅鑫.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不同埋深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杆支护作用研究[D]. 王小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马堡煤矿大断面迎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研究[D]. 王普.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