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情绪过程存在性别差异

人们的情绪过程存在性别差异

一、人的情感过程存在性别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曹悦[1](2021)在《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LHLS 2018年调查数据》文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方式多样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逐渐增强,如何在不同的养老方式下提升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本文研究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根据问卷选取两个精神健康指标作为因变量,通过对比确保模型研究的有效性。关键自变量的选取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四个层面将老年人养老方式进行细分,即通过居住地点、日常照料、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四个维度进行界定。根据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CLHLS),结合生态系统理论,运用STATA15.0构建Ordered Logit模型和OLS模型,甄别影响因素,同时结合访谈记录进行结果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微系统层面(居住地点),群居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好于独自居住的老年人,独居的女性老人和城市老人的精神健康更低。中系统层面(日常照料),除家人照顾外,社会工作者的照顾对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没有人关怀照顾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最差,其中需要重点关注没有人照顾的男性老人和城市老人。外系统层面(经济支持),稳定的经济支持如退休金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而以劳动等不稳定收入作为经济支持的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较低,尤其是女性老人和农村老人。宏系统的层面(情感支持),家人的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其次是朋友邻居,没有人倾诉的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最差,其中男性老人和农村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构建多样化居住地点,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二是拓宽老年人社会支持,加强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三是完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保证老年生活质量;四是扩展老年生活圈,同龄群体互相支持。

马小倩[2](2021)在《师生关系影响高段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及教育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情感学习是一项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并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变革和探索行动,目的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社会情感能力是指学生学会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具有同理心,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创建并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研究显示,参加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非认知领域上表现为亲社会行为的增加,内外化问题的减少等,在认知领域上表现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具有正向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能是因教师积极的社会支持而形成的,也可能是与教师的行为无关,如学生对教师的偏好等因素。那么,探究教师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路径中的具体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路径,为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师社会支持行为,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提供实证依据。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将成都市两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翻译检验的社会情感能力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和教师社会支持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所调查的成都两所高年级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社会支持总体处于良好的水平,并且得分都主要集中在高分数值。(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和家庭资本存在显着差异。(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社会支持两两之间是存在显着的相关。(4)小学高年级学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社会支持能显着预测学生社会情感能力。(5)教师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60.67%。针对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培养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建议:一是关注男女性别差异,帮助学生均衡发展;二是持针对不同年级阶段,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三是重视家庭背景差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四是减少师生冲突行为,培养亲密的师生关系;五是突显教师社会支持行为,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

刘霁月[3](2021)在《同伴接纳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管理、调节、表达和理解情绪方面的能力。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从早期开始,甚至到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持续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与同伴交往的愈加频繁和亲密,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同伴关系主要包括群体层面的同伴接纳和个体层面的友谊。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同伴接纳、友谊与社会情感能力均存在显着相关。此外,研究发现同伴接纳与儿童友谊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回顾已有研究,关于同伴接纳、友谊和社会情感能力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的基本情况,探讨同伴接纳影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厘清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和社会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同伴关系和提高社会情感能力,提供可行性教育建议。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量表》以及自行翻译的《社会情感能力量表》,对640名来自成都市和乐山市六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和友谊质量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2)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和友谊质量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显着。儿童同伴接纳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除了自我管理维度,不同同伴接纳类型的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四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友谊质量类型的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4)同伴接纳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均显着正相关。友谊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总分及冲突与背叛、陪伴与交流、亲密袒露与交流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5)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受到同伴接纳显着的正向影响。友谊质量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及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技能维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对自我管理和负责任的决策维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关心学生的同伴关系,了解学生同伴交往状况;二是关注学生发展的性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三是注意学生发展的年级差异,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四是针对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五是改善学生同伴接纳程度,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六是重视学生的友谊关系,提高学生友谊质量水平。

董宝林[4](2021)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的一个子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体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尽管学术界曾广泛探讨了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问题,但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交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锻炼心理学为视角,探究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在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包括: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主观锻炼体验;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父母锻炼习惯;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学校人际环境支持等。其次,通过对4632名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群体差异)和内在关联,然后,通过对109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纵向调查,开展交叉滞后分析,利用极大似然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最后,利用Bootstrap法考察性别和学段在影响机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其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和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学段差异。2.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学校人际环境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7.7%;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父母锻炼习惯能够中介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6.1%;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24.1%,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46.7%;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交互影响效应中,父母自主支持、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时,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36.8%。此外,性别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学段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结论:1.男性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上皆优于女性青少年。初中生的个体、家庭、学校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皆优于高中生。2.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能在提升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支持。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中,相较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激发女性青少年的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更易提升女性青少年的锻炼认同水平,并且,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提升初中生的锻炼认同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定位及交互作用。

李云[5](2021)在《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是指学前儿童对环境友好或破坏行为所持有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判断和倾向,从小培养儿童对于环境问题的积极看法和态度不仅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自然共情包含自然共情能力和自然诱导共情两个层面,自然共情能力是指学前儿童能够感知和理解自然要素或整体情绪情感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自然诱导共情是指引导学前儿童对处于困境中的小动物进行换位思考,从而通过操纵观点采择的方式唤起学前儿童对小动物情绪情感的感知和体验。已有研究表明自然共情与成人的亲环境态度及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将两者之间的联系应用到学前儿童这个群体,并通过相关研究以及教育干预研究来探究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旨在为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环境态度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首先,为提供一个可靠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与环保主题相关的主要会议文件以及幼儿发展指南和教育指导纲要,编制了由11个题目组成的单因素模型的《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选取了大理州某幼儿园218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40。因此,该问卷可以作为测量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有效工具。其次,为探究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先采用《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测量大理州某幼儿园138名中大班幼儿的环境态度,然后设计了(人×自然)两种不同的共情对象,采用自我报告法及共情连续体评分标准依次测量并评估该138名被试的一般共情能力和自然共情能力,最后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层次回归性分析后得到如下结果:1.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分别与自然共情能力r=0.463(P<0.001)和一般共情能力r=0.352(P<0.001)存在显着相关;2.与一般共情能力相比,学前儿童的自然共情能力能够更好的预测环境态度(?R2=0.088);3.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分别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着。再次,为进一步探究自然共情对大班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大理州某幼儿园的两个大班分别作为干预组(N=23)及对照组(N=23)进行教育干预研究,干预组以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活动作为干预变量,对照组以与自然共情无关的教育活动为控制变量,教育干预活动结束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的环境态度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干预组被试的环境态度总分(M=16.83,SD=2.462)显着高于对照组(M=14.17,SD=3.185),P<0.01,d=0.932,该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环境态度。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幼儿环保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教育者能够把握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年龄差异,从自然共情的角度出发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环境态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郑晓晓[6](2021)在《嫉妒特质的神经机制及催产素的调节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爱情嫉妒是由愤怒、恐惧和悲伤等基本情绪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情绪。非病态嫉妒有利于稳定亲密关系,而极端的病态嫉妒则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以往的研究表明,病态嫉妒与多巴胺能的额叶-纹状体回路有关,然而,非病态嫉妒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使用维度研究法来考察亲密关系中与调控爱情嫉妒有关的神经机制和化学因素,对病态嫉妒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开展了三个研究,以探究嫉妒的神经基础及调控,重点研究了嫉妒特质的神经机制以及神经多肽催产素对爱情嫉妒的调节作用。研究一采用维度研究法考察了嫉妒特质在静态情绪面孔刺激条件下的神经机制。本研究采用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情绪面孔识别范式和静息态任务,在85名健康成人中,考察了与嫉妒特质有关的大脑神经活动和功能连接。本研究中,被试对150张情绪面孔(高兴、愤怒、恐惧、悲伤和中性)进行情绪类别及情绪强度评定。结果显示,控制了攻击特质与性别的影响后,嫉妒特质水平越高的个体,加工愤怒情绪时,情绪反应越强烈;右侧丘脑、脑岛、梭状回、海马,左侧背侧纹状体、顶叶小叶以及双侧的小脑和额下回的激活反应越强烈;同时,额下回与背侧纹状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也更强烈。而静息态条件下则没有发现与嫉妒特质有关的功能连接。该研究首次采用了维度研究法在健康样本中揭示了与嫉妒特质有关的神经机制,证实多巴胺能的额叶-纹状体回路的活动变化可能是非病态与病态嫉妒的重要神经特征。研究二进而采用动态表情观看任务,在237名健康成人中考察了嫉妒特质相关的神经反应。本研究中,被试观看了100个动态表情面孔(高兴、愤怒、恐惧、厌恶和鼓嘴)。结果显示,加工动态愤怒表情时,男性被试的嫉妒特质与涉及病态嫉妒的脑区呈显着正相关,这些脑区与加工情绪和动作有关,包括双侧额上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额下回、左侧中扣带回以及右侧脑岛;有趣的是,女性被试却表现出相反的模式,即嫉妒得分与上述脑区的激活程度呈负相关。此外,额下回与中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在高嫉妒特质水平的男性中更低,而在女性中则更高。该研究发现,在更具生态效度的动态威胁性情绪刺激下,与嫉妒特质相关的神经活动存在性别效应,这可能反映了在动态刺激条件下产生的接近和回避反应的性别差异。同时,在静息态条件下则没有发现与嫉妒特质有关的功能连接。研究三进而开展了两个实验,考察催产素在亲密关系中对爱情嫉妒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被试间、安慰剂对照、双盲的设计,在70对亲密的异性情侣中考察鼻喷催产素(24 IU)如何调节由想象的及真实的不忠行为所诱发的爱情嫉妒。实验一考察被试对想象的伴侣不忠诚行为的嫉妒反应及催产素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改进的Cyberball投球游戏,提前设定伴侣与其他有魅力的异性进行更多的游戏互动而排斥被试,在真实的情境中诱发嫉妒。实验一结果表明,催产素降低了个体对情感不忠和身体不忠的嫉妒。实验二结果显示,在Cyberball游戏中,被试投给“竞争”陌生人的球数比投给“中性”陌生人的更少;且催产素降低了被试对陌生人玩家的嫉妒,特别是对“竞争”陌生人的嫉妒;催产素还降低了游戏中被试的负面情绪并提高了正面情绪。本研究首次发现,催产素系统参与调节了爱情关系中因想象的或真实的不忠所引起的嫉妒反应,为催产素促进亲密关系的维持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综上所述,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静态的威胁性社会刺激条件下,情绪反应增强以及边缘系统和多巴胺额叶-纹状体回路的神经反应增强可能是非病态及病态嫉妒的共同特征;动态的社会性威胁刺激条件下,与嫉妒相关的脑区同样表现出神经活动变化,但存在性别差异;此外,与假设一致,嫉妒相关的神经反应只能通过威胁性刺激产生而无法通过静息状态诱发;值得注意的是,鼻喷催产素降低了由想象的和真实的不忠行为所诱发的嫉妒。这些新发现深化了对嫉妒特质的神经基础及神经化学调控因素的认识,也为催产素在病态嫉妒患者中的潜在临床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陈光铭[7](2020)在《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和态度调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艺术生越来越严峻的高考形势,艺术培养的专门化,现代教育观的提倡,艺术生的数学培养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一艺术生群体,除了数学基础差之外,在数学学习动机、学习情感情绪、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特点,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践研究,研究表明:高一艺术生数学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比文化生低,数学学习动机及其子维度认知性动机、成就动机和数学学习时间、数学学习成绩显着关联,数学观的36.7%转化为认知性动机,数学学习信念的66%转化成就性动机;高一艺术生数学情感情绪处于中等水平,比文化生低,男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情绪水平整体比女生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习时间、数学学习成绩显着关联,数学焦虑的47.1%抵消情绪稳定性,外部动机的31.6%抵消情绪稳定性,同时外部动机的33.4%抵消数学学习责任感,认知性动机的41.394%转化为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的39.87%转化为自我效能感;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态度处于积极水平,比文化生低,在三个年级数学学习态度水平最高,数学学习态度的子维度存在性别差异,数学学习责任感与年龄显着关联,成就性动机的11.3%和认知性动机的31.6%转化为数学观,同时成就性动机的33.7%和认知性动机的43.6%转化为数学学习信念,认知性动机的18.4%和成就性动机的26.7%转化为数学学习责任感,外部动机的18.9%抵消数学学习责任感,同时认知性动机的40.8%和成就性动机的31.3%转化为数学学习信念,外部动机的14.5%抵消数学学习信念。提出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和态度培养建议。在数学学习动机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提高认知性动机;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成就性动机;培养学习自主性,适当降低外部动机。在数学学习情感情绪方面:多种激励措施并举,提高自我效能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维持现有的数学焦虑水平;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维持现有情绪稳定性水平。在数学学习态度方面:端正数学学习观念,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信念;认识学习的价值、降低外部压力,提高数学学习责任感;渗透数学文化及数学应用,维持现有数学观水平。

陈晨[8](2020)在《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遭受虐待已为全球普遍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国际儿童保护的焦点领域。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操纵权者,做出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的伤害行为。近年来儿童虐待研究逐渐增多,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少而薄弱,表现在:(1)从研究取向着眼,以往研究多采用变量-中心的方法探讨儿童虐待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少有研究采用个体-中心的视角探讨儿童虐待的个体差异;(2)从研究设计看,以往研究多采用横断研究设计,难以发现虐待发展轨迹及其与其他变量潜在的因果关系;(3)研究对象选择,以往研究多以青少年或大学生为被试,鲜有实证研究涉及早期儿童。故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早期儿童为被试、结合“个体-中心”与“变量-中心”视角、用纵向潜变量因果分析模型探讨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及教育干预可能。本研究基于个体-中心和变量-中心结合的方法论立场和群组序列设计,展开四个子研究。研究一、二、三以521名3-7岁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进行一年的纵向追踪,分别探讨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和短期发展轨迹、动态关联因素、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联;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儿童虐待筛查量表、儿童行为核查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工具收集数据,且所有数据均由家长报告。研究四以93名3-7岁儿童为被试,纵向追踪6个月,使用生化质谱技术探讨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内在机制,行为数据由家长报告;在征得家长同意后由专业人员采集幼儿头发样本,采用Qtrap5500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检测头发样本中的皮质醇浓度。所有数据用SPSS、Mplus、R等软件管理、分析,并以潜在增长模型、混合增长模型、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结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研究一: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轨迹,结果发现:(1)轻度躯体虐待、重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儿童虐待整体的发生率分别为27.4%,3.1%,39.2%,20.7%和24.0%;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的静态风险因素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性别、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年龄、家庭收入低等均为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的静态风险因素。(2)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其各亚型的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儿童虐待整体及其各亚型的发展轨迹均包含两个发展亚组:持续未受虐组和持续受虐组。儿童虐待整体、轻度躯体持续受虐组是先降低后升高。情感持续受虐组是逐渐升高。忽视的发展轨迹具有同质性:随时间增长而降低。上述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的发生具有自身特点,这可能与儿童观、养育儿童的理念与策略有关。同时,儿童虐待的静态关联因素具有文化共通性。此外,早期儿童情感虐待随时间逐渐增长,早期儿童忽视现象随时间逐渐降低,表明发展轨迹具有线性趋势;而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和轻度躯体虐待随时间先降低后增长,并与发展生活事件变化有复杂关系,表明发展轨迹具有非线性动态多因交互趋势。研究二: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动态关联因素,结果发现:(1)儿童虐待整体的发展轨迹受儿童性别、独生身份、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家庭收入等影响;但这些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影响存在组别差异。儿童虐待发展亚组的划分受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群组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独生身份、家庭经济收入、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加入协变量后,家庭经济收入和群组对发展亚组的划分存在影响;独生身份对持续未受虐组轨迹有影响,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2)轻度躯体虐待发展亚组的划分受性别和群组的影响;性别、独生身份、家庭收入、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加入协变量后,性别对发展亚组划分的影响不再显着;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持续未受虐组轨迹有影响,性别、独生身份、家庭经济收入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3)情感虐待发展亚组的划分受性别、独生身份、家庭经济收入和群组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加入协变量后,性别、独生身份等均不再对发展亚组存在影响;性别、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未受虐组轨迹有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持续受虐组轨迹有影响。(4)忽视的发展轨迹不受儿童性别、独生身份等因素的影响。但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可影响单次测量的忽视。上述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关联因素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受虐与未虐组别划分的动态关联因素、受虐与未虐组内发展的动态关联因素均受虐待类型、时间(年龄)的影响。同时,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关系的探究可能为儿童虐待的代际传递现象提供解释的可能。研究三: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关系,结果发现:(1)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并不能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但这一关系受性别的调节。男生群体中问题行为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同时,早期儿童虐待整体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此外,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可显着正向预测临近时间点的外化问题,且这一关系受性别的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早期儿童虐待整体显着正向预测临近时间点的外化问题,但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另外,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可显着负向预测跨时间点的外化问题,且这一关系受性别的调节作用。(2)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且性别在这一关系中不起调节作用。同时,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可显着正向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且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可显着正向预测内化问题;女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此外,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外化问题,外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且性别并不调节这一关系。(3)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但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问题行为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而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同时,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但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而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却不存在。此外,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外化问题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并未得到验证。(4)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但性别在这一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同时,早期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但性别在二者间起调节作用。此外,早期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外化问题,外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但这一关系受性别调节。男生群体中,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外化问题;但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不存在。(5)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是一个动态作用的过程,早期儿童忽视可显着预测跨时间问题行为,但问题行为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且性别可调节这一关系。男生群体中,问题行为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但女生群体中这一关系并不存在。同时,早期儿童忽视无法显着预测内化问题,内化问题也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但性别调节这一关系。此外,早期儿童忽视可显着预测外化问题,外化问题无法显着预测早期儿童忽视,且这一关系受时间和性别的调节。上述结果表明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可能存在等效性和多重性。也就是说,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各亚型虐待虽然反映不同的亲子交往不当行为或模型,但它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具有同一性的;同时,同一种早期儿童虐待亚型虽反映相似的亲子交往不当行为或模型,但对不同儿童或同一儿童的不同时期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是具有差异性的。研究四: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内在机制:皮质醇的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虐待类型与皮质醇浓度有关。遭受儿童虐待整体、轻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的儿童皮质醇浓度低于未遭受虐待的个体;遭受忽视的儿童皮质醇浓度高于未遭受忽视的儿童。(2)早期儿童虐待、问题行为与皮质醇浓度的关系受虐待类型、问题行为类型的影响。遭受虐待整体的儿童,虐待整体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也无法显着预测虐待整体;但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同时,内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外化问题。但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3)遭受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的儿童,轻度躯体虐待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也无法显着预测轻度躯体虐待;但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同时,内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此外,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临近时间点皮质醇浓度;外化问题可显着正向预测跨时间点皮质醇浓度。但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4)遭受早期儿童情感虐待的儿童,情感虐待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也无法显着预测情感虐待;但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浓度可显着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同时,内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但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5)遭受早期儿童忽视的儿童,忽视无法显着预测皮质醇浓度,但皮质醇浓度可显着正向预测早期儿童忽视。同时,问题行为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外化问题可显着负向预测皮质醇浓度。但头发皮质醇浓度无法中介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内外化问题)的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早期儿童虐待整体、轻度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可能钝化生理应激系统的反应;而早期儿童忽视则提升生理应激系统反应的活性。同时,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可能起到儿童虐待的预警作用。同时,儿童虐待对生理应激系统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慢性的过程,皮质醇的预警作用及中介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综合而言,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及其各亚型在施测群体并不罕见,且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的发展轨迹异质、复杂、多变;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发展轨迹的关联因素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早期儿童虐待及其各亚型与问题行为可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皮质醇可能具有早期儿童虐待预警作用,但潜在机制与模型仍需验证。这提示我们:(1)儿童虐待存在低龄现象,儿童防虐保护工作越早越好,并深入家庭关注不同的儿童虐待亚型,形成针对性的干预方案。(2)儿童保护工作中不仅要考虑性别等人口学变量,还要考虑到虐待亚型、父母童年期创伤经历等,在社区、家庭防虐中重视家庭治疗、社区精神卫生三级防御的联动;同时关注高风险人群。(3)生活事件影响儿童虐待的发生发展。儿童保护工作中要关注社会过渡性事件的干预与化解,在不稳定的环境变化中给予稳定的支持。(4)儿童虐待是综合性家庭、社会、教育问题,也是群体动力性、发展性、成长性精神卫生问题,其生理应激性与免疫系统、身心交互系统关系,值得更精确化的深度探讨。(5)横纵交错,构建儿童保护的多维度完备体系和长效追踪预防干预机制。

张驰[9](2020)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和非农部门转移,形成了人类历史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家庭养老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不完整性”特征,即大量农村父母并未随子女迁移至城镇,而是留守在农村地区,这导致赡养主体和客体被迫分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子女赡养行为和父母养老质量。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男多女少”的性别差异,这对农村家庭子女“儿主女辅”的传统赡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不难预测,原先儿子承担更多的赡养责任,但在他们外出就业后,家庭赡养负担特别是照料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儿子和女儿赡养分工可能发生调整,“儿主女辅”的养老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改变。三是,随着现代通讯设施设备在农村地区广泛普及,代际间的通讯联系更加普遍,外出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关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子女精神赡养行为也将发生变化,父母的精神生活与健康福利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幅外流,现代通讯技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养老支持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有助于系统了解农村家庭养老格局的变迁,深刻认识家庭养老的优势与不足,还能为未来优化家庭和社会两种养老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压力,提升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在家庭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代表性微观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的影响,重点关注现代通讯技术在农村家庭养老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优化农村家庭和社会两种养老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具体地,首先从子女赡养行为角度,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重点关注外出就业子女在养老支持上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的调整,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外出就业子女精神赡养行为的变化;其次,从性别差异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男多女少”特征下,农村传统“儿主女辅”养老模式的变化趋势,即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变化趋势;再次,从赡养行为变化影响效果的角度,探讨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从外出子女精神赡养行为变化的新视角,分析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就业后的赡养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与非外出子女相比,外出就业子女给父母的经济支持显着增多,但时间投入显着减少,即生活照料和面对面情感交流的时间均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出就业子女在履行赡养责任时表现出用金钱投入替代时间投入的特征。(2)农村外出就业子女的精神赡养行为已经发生改变,虽然外出子女与父母面对面情感交流的频率在减少,但采用通讯手段交流的频率显着提升。(3)整体上,农村地区仍保留着“儿主女辅”的传统养老模式,即儿子的养老作用依旧大于女儿,但通过对不同代际子女赡养行为的分析发现,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子女中“儿主女辅”模式已经改变,特别是在照料方面,新生代女儿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新生代儿子。(4)总体上看,农村子女外出就业有利于改善父母身体健康,但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子女外出就业通过“收入”和“时间分配”两条途径影响父母身心健康:子女外出就业一方面会增强对父母的经济支持,这对父母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使父母承担的劳动负担增加,获得的照料和精神支持减少,这对父母健康产生消极影响。(5)外出就业子女通讯联系能够改善父母精神健康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对于精神疾病易发的农村女性和60岁以上的老龄群体而言,外出子女通讯联系能改善母亲精神健康,但未能明显改善老龄父母精神健康。这可能与老龄父母对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接受与使用能力较弱有关,导致了子女通讯联系的效果未得以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背景下,外出就业子女为父母提供的生活照料减少,这在加重家庭养老照料负担的同时,又对父母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社会养老提供有效补充。其次,虽然子女经济支持对维持父母精神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完全有效替代子女精神支持的作用,并且在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子女和社会养老体系应更加关注并改善农村父母尤其是老龄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最后,现代通讯技术正改变着代际间的情感交流方式,并且采用通讯方式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善父母的精神健康水平,未来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应关注通讯技术变革所引致的农村养老方式变化,并注重年龄因素与智能通讯技术适应能力相关的事实。根据研究启示,本文最终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会养老资源弥补家庭养老缺位,提升农村养老质量;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出子女精神赡养作用,发挥家庭养老独特优势;第三,鼓励企业研发适用于农村老人养老的移动通讯设备及相关产品,增强农村老人对智能通讯技术的适应能力。

伍鹏辉[10](2020)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以张家界永定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语教学中,男女英语教师存在性别差异,且教师的性别差异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了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的均衡化发展,国家持续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质量提升,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英语教师性别结构依然失衡。英语教师教学的性别差异,受到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衡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地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对于张家界市永定区20所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前期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比例失衡严重。随后,使用问卷、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多种方法,对于英语教师课堂性别差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英语教师在话语量、提问方式、课堂导入以及检测评价中都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教师教学话语量多于男性,对学生提问更多,倾向于开放式问题,课堂导入时多使用讨论导入法和游戏导入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注重引导学生。男性英语教师的非教学话语量要高于女性,倾向于提问封闭式问题,注重强化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记忆。课堂导入时,多使用问题法和背景介绍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话语风格简洁直接。该地区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所显现出的性别差异,会导致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既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施,如课堂中对于听说读写的侧重点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如对于男女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同。该地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性别差异。主要原因有,其一,生理结构与心理特质不同,导致语言能力存在差异。其二,由于自身受英语教育教学环境不同,从而英语学科素养不同,导致教学侧重点存在差异。其三,受地区性别历史文化影响,教师性别角色观不同,导致教师的学生观存在差异。针对当地英语教师教学中性别差异的成因,改善地区英语课堂教学的建议如下:男女教师应该互相学习,将性别差异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男女教师应该扬长处,补短板,发扬性别中的教学优势;加强教师在职教育培训,树立更加合适的教师性别角色观以及教师职业观。男女英语教师要正确面对教学中的性别差异,不要因性别差异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各自的性别优势,打造更优更高水平的英语课堂。

二、人的情感过程存在性别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的情感过程存在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LHLS 2018年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4 研究独创之处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生态系统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概念界定
    2.3 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在本文的应用
第三章 变量选取及研究假设
    3.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3.2 研究假设
第四章 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
    4.1 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
    4.2 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关系
    4.3 控制变量与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的关系
第五章 生态系统理论下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5.1 模型介绍
    5.2 养老方式与老年人精神健康回归分析
    5.3 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的性别差异
    5.4 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
第六章 研究发现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发现
    6.2 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老人基本信息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2)师生关系影响高段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及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1.2 师生关系对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积极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社会情感能力
        1.3.2 师生关系
        1.3.3 教师社会支持
    1.4 文献综述
        1.4.1 师生关系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1.4.2 师生关系与教师支持相关研究
        1.4.3 教师社会支持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1.4.4 文献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对象
        2.3.2 研究工具
    2.4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中文版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信效度分析
        3.1.1 初测数据分析
        3.1.2 正式测试数据分析
    3.2 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3.2.1 人口统计信息
        3.2.2 各变量的分数分布
    3.3 研究变量的差异检验
        3.3.1 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3.3.2 研究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3.3.3 社会情感能力在家庭资本的差异检验
    3.4 社会情感能力、师生关系和教师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3.5 师生关系和教师社会支持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回归分析
        3.5.1 师生关系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回归分析
        3.5.2 教师社会支持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回归分析
    3.6 师生关系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教师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3.6.1 中介总效应
        3.6.2 情感支持中介效应检验
        3.6.3 信息支持中介效应检验
        3.6.4 评价支持中介效应检验
        3.6.5 工具支持中介效应检验
        3.6.6 满意、支持和冲突维度对教师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3.6.7 教师社会支持各维度中介效应占比
4 分析与讨论
    4.1 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教师社会支持和师生关系特点描述
    4.2 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4.2.1 研究变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4.2.2 研究变量的年级差异分析
        4.2.3 社会情感能力在家庭资本的差异分析
    4.3 教师社会支持在社会情感能力与师生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育建议
        5.2.1 关注男女性别差异,帮助学生均衡发展
        5.2.2 针对不同年级阶段,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5.2.3 重视家庭背景差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5.2.4 减少师生冲突行为,培养亲密的师生关系
        5.2.5 突显教师社会支持行为,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同伴接纳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社会情感能力
        1.3.2 同伴接纳
        1.3.3 友谊质量
    1.4 研究对象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2.1.1 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论基础
        2.1.2 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价值
        2.1.3 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
    2.2 同伴接纳与友谊的相关研究
        2.2.1 同伴接纳与友谊的联系
        2.2.2 同伴接纳与友谊的区别
    2.3 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2.4 友谊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调查对象
    3.4 研究方法
        3.4.1 方法论
        3.4.2 研究方法
    3.5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统计与比较
        4.1.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总体情况
        4.1.2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各维度情况
        4.1.3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差异比较
    4.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统计与比较
        4.2.1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类型概况
        4.2.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发展情况
        4.2.3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差异比较
    4.3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分析
        4.3.1 不同同伴接纳类型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4.3.2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分析
    4.4 儿童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分析
    4.5 儿童友谊质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分析
        4.5.1 不同友谊质量类型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4.5.2 儿童友谊质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分析
    4.6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4.6.1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4.6.2 儿童同伴接纳与自我认知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4.6.3 儿童同伴接纳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4.6.4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认知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4.6.5 儿童同伴接纳与人际交往技能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4.6.6 儿童同伴接纳与负责任的决策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现状
        5.1.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5.1.2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差异
    5.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现状
        5.2.1 儿童友谊质量发展情况
        5.2.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差异
    5.3 儿童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的关系
    5.4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
    5.5 儿童友谊质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
    5.6 儿童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和社会情感能力间的中介效应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关心学生的同伴关系,了解学生同伴交往状况
        6.2.2 关注学生发展的性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
        6.2.3 注意学生发展的年级差异,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
        6.2.4 针对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6.2.5 改善学生同伴接纳程度,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6.2.6 重视学生的友谊关系,提高学生友谊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同伴提名法
附录二 友谊质量量表
附录三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
附录四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信效度分析(部分)
致谢

(4)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锻炼心理学
        2.1.2 社会认知理论
        2.1.3 社会生态学理论
        2.1.4 社会支持理论
        2.1.5 社会认同理论
        2.1.6 动机理论
    2.2 操作性概念界定
        2.2.1 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体育健身与体育锻炼行为
        2.2.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2.2.3 自然环境支持与人际环境支持
        2.2.4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界定
        2.2.5 准实验设计与交叉滞后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假设
        2.3.1 个体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2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3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内在因果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
        3.1.2 纵向研究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与相关性
        4.1.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
        4.1.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4.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4.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5 研究讨论
    5.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讨论
        5.1.1 性别差异讨论
        5.1.2 学段差异讨论
    5.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5.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可能的创新点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8.1 核心变量选择的局限性
    8.2 研究时空构思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12 -18 周岁被试知情同意书
    体育锻炼及其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5)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学前儿童已经初步具有积极的环境态度
        2.树立积极的环境态度是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幼儿环保教育是环保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
        4.自然共情对亲环境态度及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1.研究意义
        2.研究目的
    (三)理论基础
        1.儿童朴素理论
        2.自然共情的理论模型
    (四)研究综述
        1.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相关研究
        2.自然共情的相关研究
        3.自然共情与亲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相关研究
        4.研究述评
    (五)概念界定
        1.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
        2.共情
        3.自然共情
二、《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1.编制依据
        2.问卷初始项目的形成
        3.问卷使用程序
    (二)《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预测验
        1.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1.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3.研究讨论
三、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的相关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1.研究目的
        2.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2.研究工具
        3.研究程序与步骤
    (三)研究结果
        1.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2.学前儿童自然共情能力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四)研究讨论
        1.学前儿童的自然共情能力与环境态度的关系
        2.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学前儿童自然共情能力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四、自然共情影响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教育干预研究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与假设
        2.研究方法
        3.实验变量及无关变量控制
        4.研究工具
        5.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活动方案制定
        6.研究过程
    (二)研究结果
        1.预实验
        2.正式实验
    (三)研究讨论
        1.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干预活动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
        2.自然共情的对象
        3.自然诱导共情的方法
五、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教育建议
        1.幼儿环保教育的实施应关注自然共情的重要作用
        2.幼儿环保教育的实施应关注幼儿的年龄差异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1.研究反思
        2.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嫉妒特质的神经机制及催产素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嫉妒的研究背景
        1.1.1 嫉妒的简介
        1.1.2 嫉妒的性别差异
        1.1.3 嫉妒相关的神经机制
    1.2 催产素的研究背景
        1.2.1 催产素的简介
        1.2.2 催产素效应的相关理论
    1.3 催产素对爱情嫉妒相关行为的影响
        1.3.1 催产素与伴侣联结
        1.3.2 催产素与攻击
        1.3.3 催产素与信任
    1.4 催产素对病态嫉妒的治疗潜力
    1.5 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内容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7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嫉妒特质在静态社会性情绪刺激加工时的神经机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被试
        2.2.2 问卷测量
        2.2.3 实验设计
        2.2.4 磁共振图像采集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行为数据结果
        2.3.2 脑成像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嫉妒特质在动态社会性情绪刺激加工时的神经机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被试
        3.2.2 问卷测量
        3.2.3 实验设计
        3.2.4 磁共振图像采集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任务态分析结果
        3.3.2 静息态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产素对嫉妒情绪的调节作用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流程
        4.2.3 实验设计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各个分组量表的得分结果
        4.3.2 实验一结果
        4.3.3 实验二结果
        4.3.4 嫉妒与唤醒度评定得分的相关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和态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越来越严峻的艺术类高考竞争形势
        1.1.2 艺术类学校培养专门化需求
        1.1.3 现代教育学生观的提倡
        1.1.4 艺术生数学教学面临诸多问题
        1.1.5 艺术生数学教学理论研究需要深化
    1.2 研究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非智力因素理论
        2.1.2 学习动机理论
        2.1.3 情感教育理论
        2.1.4 态度转变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数学学习动机概念界定
        2.2.2 数学学习情感情绪概念界定
        2.2.3 数学学习态度概念界定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数学学习动机研究概述
        2.3.2 数学学习情感情绪研究概述
        2.3.3 数学学习态度研究概述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研究对象及过程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工具
        3.1.3 调查对象
    3.2 问卷收集与整理
        3.2.1 调查实施
        3.2.2 问卷回收与处理
        3.2.3 缺失值和无效数据处理
    3.3 问卷数据信效度分析
    3.4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4.1 高一艺术生和文化生对比
        3.4.2 高一艺术生与高二、高三艺术生对比
        3.4.3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和态度的性别差异
        3.4.4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态度与年龄、学习时间、成绩的关系
        3.4.5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学习态度及子维度内部转化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访谈研究
    4.1 访谈准备
    4.2 访谈内容
    4.3 访谈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及态度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5.1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的基本问题及特点
    5.2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的问题及特点
    5.3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情感情绪的问题及特点
    5.4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态度的问题及特点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研究结论
        6.1.2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情感情绪研究结论
        6.1.3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态度研究结论
    6.2 改进建议
        6.2.1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改进建议
        6.2.2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情感情绪改进建议
        6.2.3 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态度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8)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理论基础
        1.1.1 生态系统理论
        1.1.2 动力系统理论
        1.1.3 发展心理病理学理论
        1.1.4 依恋理论
        1.1.5 社会学习理论
        1.1.6 社会生物模型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儿童虐待含义、测量及文化差异
        1.2.2 儿童虐待发生及发展
        1.2.3 儿童虐待发生的关联因素与虐待预防
        1.2.4 虐待导致的问题行为
        1.2.5 虐待的心理生理及生化递质
        1.2.6 儿童虐待、问题行为及生化标记物的前置性预警
    1.3 问题提出
        1.3.1 现有研究的基础与局限
        1.3.2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与可操作性
        1.3.3 研究设计
        1.3.4 研究伦理及审查
第二章 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与发展轨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研究工具
        2.2.3 研究程序
        2.2.4 数据管理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研究工具有效性的验证
        2.3.2 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
        2.3.3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趋势及各亚型发展轨迹
    2.4 讨论
        2.4.1 早期儿童虐待的一般特征与静态关联因素
        2.4.2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发展轨迹
        2.4.3 早期儿童躯体虐待发展轨迹
        2.4.4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发展轨迹
        2.4.5 早期儿童忽视发展轨迹
    2.5 小结
第三章 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的关联因素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管理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关联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3.3.2 研究工具有效性的验证
        3.3.3 早期儿童虐待发展与关联因素
        3.3.3.1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发展关联
        3.3.3.2 早期儿童躯体虐待发展关联
        3.3.3.3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发展关联
        3.3.3.4 早期儿童忽视发展关联
    3.4 讨论
        3.4.1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虐待整体发展轨迹的影响
        3.4.2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发展轨迹的影响
        3.4.3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情感虐待发展轨迹的影响
        3.4.4 关联因素对早期儿童忽视发展轨迹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2.4 数据管理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研究工具有效性的验证
        4.3.2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3 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4 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5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3.6 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的发展关系
    4.4 讨论
        4.4.1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与问题行为
        4.4.2 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
        4.4.3 早期儿童重度躯体虐待与问题行为
        4.4.4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与问题行为
        4.4.5 早期儿童忽视与问题行为
    4.5 小结
第五章 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皮质醇的作用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工具
        5.2.3 研究程序
        5.2.4 数据管理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头发皮质醇的一般特征
        5.3.2 早期儿童虐待整体、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3.3 早期儿童轻度躯体虐待、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3.4 早期儿童情感虐待、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3.5 早期儿童忽视、问题行为与皮质醇
    5.4 讨论
        5.4.1 皮质醇的一般特征
        5.4.2 早期儿童虐待与皮质醇浓度
        5.4.3 问题行为与皮质醇预警
        5.4.4 早期儿童虐待与问题行为:皮质醇的作用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与保护模式
    6.2 早期儿童虐待现象的动态关联因素及代际传递
    6.3 受虐者个体与问题行为及皮质醇预警的复杂关系
    6.4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虐待
    6.5 创新性、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6 对儿童保护干预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工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对其赡养行为的影响研究
        1.2.2 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1.2.3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研究
        1.2.4 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与说明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外出就业劳动力
        2.1.2 农村留守老人
        2.1.3 家庭养老与子女赡养
    2.2 家庭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
        2.1.1 家庭中的生产与时间分配
        2.1.2 家庭中的利他主义
        2.1.3 健康资本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3.1 劳动力转移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理论机制
    3.2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分析
        3.2.1 数据说明
        3.2.2 主要变量及其设定
        3.2.3 外出子女与非外出子女的特征及赡养行为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3.3 实证分析与结果
        3.3.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3.3.2 外出就业子女赡养行为变化:经济支持VS生活照料
        3.3.3 外出就业子女的精神赡养行为
        3.3.4 稳健性检验
        (一)样本调整
        (二)模型设定调整
        (三)倾向得分匹配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
    4.1 研究背景
    4.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4.2.1 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
        4.2.2 影响赡养行为性别差异变化的机制分析
    4.3 儿子和女儿的特征及赡养行为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4.4 代际视角下子女赡养行为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4.4.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4.4.2 基础回归结果与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影响赡养行为性别差异的机制分析
        4.5.1 女性地位
        4.5.2 家庭子女数量
        4.5.3 传统性别观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就业与父母健康
    5.1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影响父母健康的理论机制
    5.2 数据说明、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5.2.1 数据说明
        5.2.2 主要变量及其设定
        5.2.3 留守父母与非留守父母特征及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5.3 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健康影响的总效应
        5.3.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5.3.2 基础回归结果
        5.3.3 子女外出就业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5.4 子女外出就业总效应的中介机制:时间与金钱,孰轻孰重?
        5.4.1 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经济支持和时间分配的影响
        5.4.2 子女经济支持与隔代照料的中介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2 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
        6.2.1 理论分析
        6.2.2 实证模型
    6.3 外出就业子女通讯联系与父母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
        6.3.1 数据说明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外出就业子女影响父母精神健康的实证结果与讨论
        6.4.1 基础回归
        6.4.2 稳健性检验
        (一)精神健康衡量指标调整
        (二)通讯联系变量设定调整
        (三)内生性的进一步讨论
        6.4.3 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以张家界永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教育发展要求
        1.1.2 地区教育发展需要
        1.1.3 英语教学研究需要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教学中的性别差异
        1.3.2 英语教学中的性别差异
    1.4 理论基础
        1.4.1 性别图示理论
        1.4.2 输入假说理论
第2章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性别差异调查设计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目的与内容
        2.2.1 调查目的
        2.2.2 调查内容
    2.3 调查方法与工具
    2.4 调查实施过程
第3章 前期教师状况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全区英语教师在学历上的性别结构差异
    3.2 全区英语教师在年龄上的性别结构差异
    3.3 全区英语教师在职称上的性别结构差异
    3.4 全区英语教师性别结构特点及原因分析
第4章 教师课堂教学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问卷数据采集
        4.1.1 英语教师在话语量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1.2 英语教师在提问方式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1.3 英语教师在课堂导入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1.4 英语教师在检测评价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2 访谈数据采集
        4.2.1 英语教师在话语量上的性别差异访谈
        4.2.2 英语教师在提问方式上的性别差异访谈
        4.2.3 英语教师在课堂导入上的性别差异访谈
        4.2.4 英语教师在检测评价上的性别差异访谈
    4.3 课堂观察数据采集
        4.3.1 英语教师在话语量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3.2 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3.3 英语教师在课堂导入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4.3.4 英语教师在评价检测上的性别差异调查
第5章 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性别差异的原因与对策
    5.1 影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5.1.1 生理结构与心理特质的差异,致使语言能力不同
        5.1.2 语言素养的差异,致使教学侧重点不同
        5.1.3 性别角色认知的差异,致使性别观、学生观不同
    5.2 减弱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性别差异的相关建议
        5.2.1 扬长处、避短处,男女英语教师互相学习
        5.2.2 加强教师在职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英语学科素养
        5.2.3 树立正确性别角色观以及教师职业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性别差异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 B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性别差异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 C 2017年秋季张家界永定区英语教师性别结构情况
附录 D 问题访谈实录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人的情感过程存在性别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LHLS 2018年调查数据[D]. 曹悦.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师生关系影响高段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及教育启示[D]. 马小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同伴接纳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D]. 刘霁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D]. 董宝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D]. 李云. 大理大学, 2021(08)
  • [6]嫉妒特质的神经机制及催产素的调节作用研究[D]. 郑晓晓.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高一艺术生数学学习动机、情感情绪和态度调查研究[D]. 陈光铭.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4)
  • [8]早期儿童虐待:发展轨迹、关联因素与问题行为[D]. 陈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D]. 张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以张家界永定区为例[D]. 伍鹏辉.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人们的情绪过程存在性别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