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董事会合作教育模式特点及相关问题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潘雪锋[1](2020)在《江苏省地方政府在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四十余年,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扩大,带动了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国家重视和社会关注。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我国政府适时提出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从宏观角度,针对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在国家层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要求。民办高职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型群体,由个人以及社会组织进行办学,它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对教育投资的财政压力,同时对教育对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也十分有利,为地方经济提供发展所需的大量技能型人才。民办高职能否健康发展,与校企合作息息相关。国家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扶持,是校企合作依法运行的依托,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政府在推动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发挥的作用,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江苏省一直都是我国经济重省,教育大省。多年来,在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之下,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开展各种模式的合作,努力办学,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选取江苏省为范本,借助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以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为研究点,梳理国内外校企合作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成功做法,以及本人在民办高职教育工作中实际经验,通过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政府在民办高职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查摆原因,并提出有待完善的方面和合理化的对策建议,期望地方政府在民办高职的校企合作中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地方区域经济进一步提升。
郭光亮[2](2019)在《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的方向与强音。在高职教育领域,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似乎成为难以共存的矛盾体,不过,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成功运作使二者的协同关系昭然。如何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实现双方协同运作、协同治理,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寻找协同的平衡点,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摆脱发展困境,而且有利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新兴办学模式,对高职院校非常具有吸引力,并有逐渐兴盛态势,但真正沿着混合所有制轨道高质量发展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基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政策导向与路径优化的时代诉求、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华的理论探析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再造的实践探索,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到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选择、框架设计与制度构建上。站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遵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范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另一方面拓宽研究视角,在多元主体的生态关系系统中来重构研究框架,利用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理论方法,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均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重构与机制保障,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一是基于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背景,基于文献分析,厘定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界定本研究任务的重点所在;二是在研究述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基于此建构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三是基于实证分析与论述,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进行现状考察,剥茧抽丝,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透视与归因;四是围绕博弈的条件、内容、类型,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关系进行厘定,明晰多元主体的博弈机理;五是通过数理关系界定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假设、均衡策略,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博弈均衡优化的建构基础;六是围绕着政府统筹主体、多元治理主体、社会监管主体、师生参与主体,设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式框架;七是基于协同治理模式的建构,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通过基本理论研究、实然状态研究、问题与原因探究、博弈机理研究、均衡策略研究、模式建构研究、保障机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理论溯源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并衍生出五个特质与四大价值。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意蕴可凝练为: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中,应包括不同的所有制治理主体,而为了协调好这些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相关的利益诉求,我们应该推崇“协同治理”——通过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共识、集体决策和合力执行等行为去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以达到满足公众和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目标一致性、治理方式互动性、治理过程持续性、治理内容选择性五个本质特征和包容开放、多方参与、联动高效、工学兼优四大价值诉求。2.从现实状况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四种表象、三大问题与五个归因。调查结果显示,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意愿不足、动机不同、制度不清、权责不明四种表象,深入分析发现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动能不足、路径不顺、机制不善的三大深层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性、权责离散性、资源零散性、政策缺失性与机制机械性五个方面。3.从博弈机理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两种间性关系、四大博弈内容与三大博弈条件,存在静态与动态两大博弈类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合作与冲突、独立和依存两种间性关系,并在价值追求不一致、利益诉求不一致与行动方式不一致三大条件下,围绕利益、权力、权利、风险四大内容展开静态与动态博弈。4.从博弈动态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存在博弈假设下的三大动态博弈关系。假设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在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三方主体按照国有资本行动→非国有资本行动→政府监管机构行动的顺序进行动态博弈,国有资本的侵占概率与惩罚力度呈反比例关系,同时与监管部门的查处成本表现出正相关关系;非国有资本针对侵害行为的上诉成本与非国有资本因诉讼可挽回的利益、发起诉讼面临的赔偿支付、以及可能获得的惩罚收益补偿呈正相关关系;监管机构查出侵占行为的概率与其惩罚力度以及非国有资本面临的诉讼赔偿损失呈反向关系。5.从博弈策略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可建立基于价值基础与制度基础的动态均衡策略。为促进各主体之间形成平衡协调甚至联动的治理关系,各主体应采取建立一种综合自身利益与他方利益、衡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把握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基础,且需要从组织架构、职责职权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相应的制度基础这样一种均衡策略。6.从协同效果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应基于四大原则与三大机制进行框架设计和模式再造。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应基于利益共享、多元共治、责权利明晰与开放治理四大原则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诉求认同、权责关系协调协同三大机制,通过协同合作、共商共谋、依据共同契约规则,对共同支配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多元主体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上形成均衡态势,在识别、测度均衡态势与既定目标差距的基础上,促进治理系统的自组织内微调与妥协,继而保证协同治理目标得以实现。7.从政策建议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需有良好的法制环境与制度生态。健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扶持体系,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科学界定协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职权,完善协同治理的利益协调和权利保护制度,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奠定良好的法制环境与制度生态。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关涉多元主体,既带来活力与优势,又带来挑战与问题,只要找到合适的策略,即可破题发展、脱困前行。在无时无处不在的矛盾运动与博弈过程中,各治理主体在利益、权力、权利、风险等方面持续不断的进行着动态博弈,由于受到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和行动逻辑不一致的先天约束,导致博弈困境的存在,也造成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难以走出协同治理困境。若对博弈策略施以改进,各主体能在充分尊重各自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以达成共识的规约要求,释放自主治理的潜能,继而发挥最大化的治理效能,在博弈进程中达成最佳均衡点,即便在结构耗散下,也能围绕均衡点不断有序运动,即证明该策略是在维护各方利益最大化或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协同治理均衡策略。以此多元博弈的动态均衡策略为依据,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治理模式进行改进再造、流程重塑与机制革新,是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共治共赢目标效果达成的最优路径抉择和最佳操作选择。并期待基于这一分析范式和治理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李杰顺[3](2019)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视角》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剧增、家庭空巢化加剧,给社会供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难度,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加重,老年管理与服务类产业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势必将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蓝海产业,但目前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偏低,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技能,满意度欠佳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提升产业质量势在必行。高校校企合作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遵循“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在相应领域建立长期、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院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校企合作的意义所在。因此,高职院校面向行业产业,开始开设老年管理与服务类专业,通过与区域内的老年管理与服务企业合作,可以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出养老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该专业的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养生敬老院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也可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学生,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为企业储备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校企共同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升研究课题质量。老年管理与服务专业属于新缺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无规可依、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对称、校企共建实习实训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和专业人才质量难以监控等问题,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产业服务质量,亟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为了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多方寻找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校企合作调控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双方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涵上的融通、校企联合开发科研项目、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手段,有效的优化了该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校企双方也在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新的育人模式,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新育人模式的探索,缓解了当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以及该专业市场人才供需缺口的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在坚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K企业近年来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展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采用的优化创新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前景,从而得出结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质量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人才以及适应国内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快速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
许培婷[4](2019)在《美国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法是调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本文以纽约州图书馆法为个案进行研究,旨在认识、了解纽约州图书馆事业概况,探讨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研究目前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以期为我国完善图书馆法律制度提供参考。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主要由与图书馆相关的州宪法、州制定法、州行政规章、地方宪章、地方行政规章、图书馆特别法组成,可分为州级和州级以下地方两个层级的图书馆法律制度。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分布于多部法律之中,基本法是《教育法·图书馆》。纽约州图书馆规章补充、细化了《教育法·图书馆》的内容。纽约州地方各县、市图书馆法律法律和规章分散在地方宪章、行政法典规章等法律文件当中。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州立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的基本管理制度、图书馆系统制度、理事制度、经费支持制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图书馆标准制度等。纽约州级图书馆法律制度具有重视规范图书馆法律概念、规范对象涵盖多种类型图书馆、重视图书馆合作理念、完善的理事制度、多样化的经费支持制度、材料认证式的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等特点。纽约州县图书馆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各县图书馆立法差异较大,图书馆法相关内容较少。
李国英[5](2019)在《战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学院是由美国所创造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创建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布局更为合理,它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成功的重要因素。说到美国的社区学院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及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的社区学院系统,早在20世纪30年代,加州就建成了美国最大的社区学院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州社区学院系统在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加州共有72个社区学院、114所社区学院,每年的招生总数超过两百万,占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总数的五分之一。本文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州社区学院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研究加州社区学院的战后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全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导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选题缘由与意义,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说明本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1945~1969年加州初级学院黄金发展时期的一些发展情况。1945~1950年,加州初级学院数量激增;1951~1960年,加州初级学院规模不断扩大;1960~1969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下加州初级学院。在此基础上对加州初级学院在美国两年制学院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有所了解。第二章主要阐述的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州社区学院的发展情况。70年代,加州成为最早建立起成熟社区学院系统的州之一,社区学院正式成为加州两年制公立学院的新名称,也完成了社区学院的职业化,职业教育成为加州社区学院又一主要教育职能,同时补偿教育、社区教育也逐渐成为它的重要职能。但是加州社区学院在这个时期也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的大学转学教育出现衰退、学院办学经费面临困难。学生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越来越高,学生平均年龄变大,非全日制的学生也增多。第三章主要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州社区学院的发展情况,社区学院的招生不断扩大,转学教育虽然有所回转,但并不稳定,职业教育是它的第一大教育职能。结语部分介绍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加州社区学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提出建议。
张琦英[6](2018)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文中提出高职教育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为充分激发和调动高职教育的活力、摆脱现有办学的困境,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开始受到关注。目前,探索高职院校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既有国家相应政策的引导,又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的实践诉求,也存在着企业等社会资本的大胆尝试。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高职院校、企业、政府部门、学生、教师、行业协会等都是其中的利益群体,他们对于高职教育的理解不同、需求不同、行为方式也不同,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却实实在在受到他们行为决策的影响。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混合所有制办学进行审视,对探索国内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变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等理论为指导,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依据重要性、合法性和紧迫性三个维度将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四个类型,并对不同类型下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展开讨论。其次,依据调查结果,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实现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既归纳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主要利益焦点、利益实现途径,也为进一步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实现方式分析提供依据。最后,综合相关调查结果,结合案例,归纳出当前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冲突,提出相应的建议。论文在具体结构上分为七个部分:一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了背景、意义、目的、研究方法和路线,并开展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二是理论基础部分,阐述了主要理论的观点和研究适用性,作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三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回答三个主要问题:混合高职院校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哪些?每个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各个相关者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其利益诉求?第四部分是对复杂、多样的高职院校混合类型进行界定,并归纳出混合办学下高职院校存在的共性。之后的第五部分,结合案例,分析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混合办学中常见三种类型的具体运行机制和存在的主要利益冲突。第六部分则系统梳理了当前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部分为推进建议部分,根据前述理论基础、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顾虑,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快立法、分类管理、科学治理和多方参与的推进路线。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再次梳理和反思,指出论文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视角。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群体,由不同价值追求和利益取向的相关者构成。他们利益诉求不同,实现方式也不同。通过调查和分析,论文将混合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分成确定型(包括投资者、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和教师)、期望型(包括校企合作企业、政府部门)、潜在型(包括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和边缘型(包括公众和校友)四类。这四类相关者各有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多样的相关者群体。(2)对目前高职院校混合办学的三种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的呈现和具体运行机制的解读,归纳出不同类型混合办学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利益冲突,并提炼出其共性特征,如教育公共性不变、非公有资本的属性不变以及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特征显着。(3)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推进基本思路是:转变观念、加快立法、分类管理、科学治理和多方参与的推进路线。论文提出从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和管理理念入手,加快混合办学的立法顶层设计,出台针对混合办学的立法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具体运行机制。鉴于混合后高职院校在资本构成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对混合办学的法人实施分类管理,在明确其法人属性及相应权利义务的基础上,实施差别管理,维护和协调各方利益,并构建混合办学下的现代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最后,应建立起由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混合办学体制,既明确各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具体路径,也能统筹协调高职院校混合办学的内外要素。
叶秋红[7](2016)在《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研究 ——以XX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推进,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进行了分类管理,各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科学定位,形成各自办学特色。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高校与企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企业品牌、提高学校就业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相关文献,对校企合作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论文主体部分以XX学院校企合作办学为例,介绍了XX学院当前校企合作办学的现状。通过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企业相关人员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学生几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充分借鉴国(境)内外的合作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对策,归纳了对策的做法和特点,并对该对策的前景进行了研究。
仇新明[8](2016)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1906年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在辛辛那提大学采用合作教育策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理念开始在美国大陆传播。二战后,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备受关注,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日本的“官产学”,都是这种人才培养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产学合作教育以来,在民间组织的推动下、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迅速,合作模式多样化,但也出现不少问题,表现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合作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合作主体之间契约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对契约人的合作行为形成规范与约束;合作运行过程中,政府未能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政策,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中未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产学研合作层次浅、时间短、效率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本世纪初,我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基本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产学研之间如何建立一个稳定、长效、持久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值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考察发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功能的实现取决于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能否有效运行,包括产学研育人资源能否有效集聚、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及相应保障措施的供给。基于此,本文以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为切入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产学研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战略联盟的构想,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研究空间,探讨如何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集聚、处于集聚状态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如何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产学研组织由于组织性质差异,存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与目标追求的冲突,而易引致联盟风险,如何应对联盟风险,维持联盟持续稳定,以保障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产学研主体之间能否为对方提供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异质性资源,是促进产学研结成战略联盟培养人才的根本动力;资源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促进战略联盟形成的直接动力;市场竞争是企业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要外力;政策鼓励是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重要外部推力。如何针对企业参与联盟合作培养人才动力不足的现状,黏合驱动产学研三者合作的动力因素,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本研究从政、产、学、研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体化的“棱锥形”联盟动力机制,即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吸引企业参与联盟;大学与科研院所延伸科研链,改革科研评价体制,形成面向市场的科研机制,推动企业参与联盟;产学研组织联合制定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改进与学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保障制度,保证联盟运行的资源需求。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合作盟友的选择、联盟模式的选择及产学研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过程。联盟选择的本质是资源异质、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选择。盟友间的资源异质是联盟的基础,联盟模式影响联盟资源配置,而利益分配维系着联盟的稳定与持续运行,是联盟选择的核心。这三者的选择依次递进,始于盟友选择,终于利益分配方式选择。根据盟友选择的程序,将盟友的选择分为信息互通、优势比较、盟友选择与联盟合约的形成与签订四个阶段。根据联盟双方资源投入的情况与联盟主体的综合实力,联盟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产学研互为主导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或政府协调模式。不同联盟模式有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产学研互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混合支付的利益分配方式、产品开发收益适宜按股分利、技术改进适宜提成支付的方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在技术改进收益分配上适宜分期支付或利润提成的方式、产品开发收益分配上适宜按股分利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上适宜固定报酬的方式;企业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中,技术改进收益适宜按股分利、产品开发收益适宜采用提成支付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采用混和支付的方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中,产学研彼此根据根据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达成一定的利益分配契约,由政府分期支付,产学研按比例获取收益。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是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运行的中心。本研究从学习过程、导师指导、主体互动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学校理论学习、科研院所科研训练及企业实践工作三个方面,建构多环节链式学习机制,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被视为人力资本“价值链”的源头,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中获取应用性知识的探索、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及实践工作则为人力资本“价值链”增值环节。基于网络化理论,根据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利用产学研导师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建构由产学导师、学研导师、产学研导师联合指导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的多导师联合指导机制。基于创新型人才对隐性知识的需求,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利用科研院所与企业不同的资源环境,建构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由不同主体构成的多元互动机制。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产学研主体之间文化思想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利益追求的冲突,使联盟的稳定受到威胁。本研究基于产学研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和本位功能区别三个维度,构建联盟调适机制为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对于产学研文化三个层面的差异,即表层的物质与行为文化层面、里层的制度文化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深度会谈建立产学研组织信任关系、通过联盟中产学研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实现产学研文化相互融合,抵御文化差异造成的联盟风险。对于产学研主体职能差异,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高校发起、企业配合、校企共商”产学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协调员”制度,协调人员流动,设立人才培养资源部,整合产学人才培养资源,在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以人才需求为契机、科研项目的合作为抓手建立主体协调机制,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降低产学研组织本位职能差异对联盟的冲击。针对产学研利益冲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联盟主体风险损失;实施利益补偿,对利益损失主体形成利益救济;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平衡利益差异;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的建设,保障产学研利益平衡,防御利益冲突产生的联盟风险,增强联盟风险防御能力。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人才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不仅需要产学研主体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异质性资源的高效配置,还需要政府积极创设有利的制度环境,鼓励、规范、引导合作,克服因社会环境的不确定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产学研主体在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上稳定、持续、高效的运转,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具体表现为:政府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系统,为产学研之间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系统的信息资源;组织专家,成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认证组织,考查合作的真实性与合作主体的匹配性;切实积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金资助与产学研之间人才流动的支持政策;委托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发公共项目;制定相关法律,保证各种资助政策的有效贯彻,监督产学研合作契约的公平、公正及违约的制裁。
张兄武[9](2015)在《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我国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文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显。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本科专业人才,是当前高等文科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层次和数量决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对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本研究提出文科本科专业在保持培养适量学术型人才的前提下,应坚持应用性改革与发展方向,大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综合访谈和其它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本科层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既不是广义上的价值性应用,也不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操作性使用,而是指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同时,分析总结了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当代特点、具体表现,以及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和形成基础。在理论梳理后,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构建了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体系。其中深度访谈40人/次,专家咨询5人/次;为获取的依据更为牢固,发放关于如何评价文科专业应用性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对象包括毕业3年以上文科专业毕业生,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3类群体。本研究认为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可以从就业难易程度、就业结构、就业质量、适应状况、发展前景和转换能力等6个一级纬度,具体包括获得初次就业机会的时间、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薪资福利等20个二级纬度来评价。根据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体系,初步编制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状况调查问卷,并对150份样本进行了试测和信效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800份调查问卷,检测了当前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现状。依据结果评价原则和外部评价原则,本研究选择工作年限为2-6年的文科本科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尽可能包括文科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就业的各类型的社会组织。根据调查结果,文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较理工科专业弱;211大学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相对985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要高,而且显着高于一般本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在文科内部,8个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历史学、法学和哲学较低。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高校自身在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上存在包括专业体系需要改进、培养过程和教学内容需要优化、师资力量需要提升、评价功能需要强化等诸多问题;同时,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也存在没有形成有利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制度。利益相关方在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造成文科专业应用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形成受诸种因素的制约,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撑。本研究提出高校自身应从文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模式、教师队伍、学科建设、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主体功能,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为保证不同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本研究根据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等原则,提出了需要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建立健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构建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王全林[10](2013)在《加拿大高等教育十大发展经验及其对安徽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加拿大,高等教育已有350年历史积淀。其融多种模式于一体、以公立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法制化推进、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地方分权体制、合作教育的后来居上、结构严谨的立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高等教育的多元文化特质、对大学排名工作的重视、通过国家创新战略吸引高端人才的新世纪举措等10大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在打造有中国(安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加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加速高端人才引进、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诸方面,都给安徽正在建设中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以借鉴与启示。
二、中国董事会合作教育模式特点及相关问题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董事会合作教育模式特点及相关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地方政府在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地方政府 |
2.1.2 民办高职 |
2.1.3 校企合作 |
2.1.4 政府角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创新理论 |
2.2.2 责任政府理论 |
2.2.3 合作博弈理论 |
2.2.4 教育公平理论 |
第3章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中政府角色现状 |
3.1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
3.1.1 江苏省民办高职发展现状 |
3.1.2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现状 |
3.2 地方政府与民办高职共建校企合作机制必要性 |
3.2.1 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
3.2.2 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 |
3.2.3 高职教育定位的需求 |
3.3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对政府角色定位的需求 |
3.3.1 校企合作的服务者 |
3.3.2 校企合作的推动者 |
3.3.3 校企合作的协调者 |
3.3.4 校企合作的监督者 |
第4章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发展困境和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
4.1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发展困境 |
4.1.1 生源减少,校企合作的持续性不足 |
4.1.2 经费短缺,校企合作的保障性不够 |
4.1.3 产权不明,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不强 |
4.1.4 多头管理,校企合作的有序性不够 |
4.1.5 师资流失,校企合作的基础不稳定 |
4.2 江苏省民办高职校企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
4.2.1 利益诉求存差异 |
4.2.2 组织机构不健全 |
4.2.3 激励机制有缺位 |
4.2.4 监管体系待完善 |
4.2.5 经费投入需提高 |
4.2.6 传统观念留歧视 |
第5章 国内外校企合作中政府角色定位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合作教育”政府职能 |
5.1.2 德国“双元制教育”政府职能 |
5.1.3 法国“职业教育”政府职能 |
5.1.4 澳大利亚“TAFE教育”政府职能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5.2.1 国内总体情况综述 |
5.2.2 地方经验借鉴 |
5.3 国内外经验启示 |
5.3.1 发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
5.3.2 加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制化进程 |
5.3.3 实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参与方利益共享 |
5.3.4 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 |
第6章 落实地方政府在民办高职发展中校企合作角色定位的对策 |
6.1 加强扶持,完善政策体系 |
6.2 明确职能,对接产业布局 |
6.3 搭建平台,强化信息服务 |
6.4 强化监督,净化合作环境 |
6.5 积极引导,促进合作平等 |
6.6 制定办法,鼓励资金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时代诉求: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与路径优化 |
(二)理论探析: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华 |
(三)实践探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再造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研究 |
(二)高职教育协同治理的研究 |
(三)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的研究 |
(四)基于博弈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 |
(五)文献评析的发现与启示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 |
四、理论基础 |
(一)产权相关理论 |
(二)博弈均衡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四)耗散结构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意蕴诠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 |
(三)治理 |
(四)协同治理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制度变迁 |
(一)发展阶段 |
(二)分类解析 |
(三)典型案例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 |
(一)内涵剖析 |
(二)本质特征 |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价值诉求 |
(一)形成包容开放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 |
(三)建构联动高效的现代治理机制 |
(四)创建工学兼优的人才培养体系 |
五、多元博弈:分析框架构建 |
(一)关键问题及其审思 |
(二)分析框架构建的逻辑基础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现实扫描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问卷的分析 |
(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 |
(二)行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研究的结论 |
(一)参与混改的意愿不足 |
(二)参与治理的动机不同 |
(三)参与治理的制度不清 |
(四)参与治理的权责不明 |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深层问题透视 |
(一)参与混改的动能不足 |
(二)参与混改的路径不顺 |
(三)参与混改的机制不善 |
五、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目标的差异性 |
(二)权责的离散性 |
(三)资源的零散性 |
(四)政策的缺失性 |
(五)机制的机械性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主体 |
(一)协同治理的内外结构 |
(二)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 |
(三)协同治理的间性关系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内容 |
(一)利益博弈 |
(二)权利博弈 |
(三)权力博弈 |
(四)风险博弈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策略 |
(一)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条件分析 |
(二)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类型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 |
(一)静态博弈机理 |
(二)动态博弈机理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动态均衡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多元博弈模型构建 |
(一)博弈假设 |
(二)博弈矩阵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动态均衡分析 |
(一)国有资本博弈行为分析 |
(二)非国有资本博弈行为分析 |
(三)政府监管机构博弈行为分析 |
(四)动态均衡结果讨论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动态均衡优化的建构基础 |
(一)价值基础 |
(二)制度基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再造 |
一、基于动态均衡策略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原则 |
(一)利益共赢的原则 |
(二)多元共治的原则 |
(三)责权利明晰原则 |
(四)开放治理的原则 |
二、基于动态均衡策略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再造框架 |
(一)协同治理模式的界定 |
(二)协同治理模式的框架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保障机制 |
(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统筹机制 |
(二)深化多元主体诉求博弈的认同机制 |
(三)明晰多元主体权责关系的协调机制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
一、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配套支持法律政策 |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二)完善相关的政策扶持体系 |
二、明确协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职权 |
(一)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是权责明晰的基础 |
(二)科学界定和划分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 |
三、完善协同治理的利益协调和权利保护制度 |
(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资本双方的利益协调机制 |
(二)完善权利保护制度,保障资本双方的合法权益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学习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校企合作相关知识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理论 |
一、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理论内容 |
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理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二节 契约合作理论 |
一、契约合作理论理论内容 |
二、契约合作理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三节 市场导向理论 |
一、市场导向理论内容 |
二、市场导向理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二章 老年服务与管理发展概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
第一节 老年服务与管理概况 |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概述 |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功能 |
三、我国老龄化的现状 |
第二节 国内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国内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分析 |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
二、需求人才数量 |
三、人才专业岗位及能力要求 |
第三章 K企业采取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第一节 K企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发展现状 |
一、K企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概况 |
二、K企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规划 |
三、K企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人员结构现状 |
第二节 K企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
一、新建服务项目人才需求 |
二、补充部分人才流失的岗位 |
第三节 K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背景介绍 |
第四节 K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
第一节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学习能力较强,成长速度较快 |
二、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企业降低招工用工成本 |
三、理论过硬,确保服务质量 |
第二节 K企业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一、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无规可依 |
二、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对称 |
三、校企共建实习实训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 |
四、专业人才质量难以监控 |
第三节 K企业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配套政策不完备 |
二、教学及管理团队素质有待提高 |
三、校企合作项目的合作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
四、专业人才质量反馈体系有待完善 |
第五章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
二、英国“三明治式”模式 |
三、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第二节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办学理念的转变和革新,是驱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
二、合理的办学定位,是保证社会公信力的重要前提 |
三、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
四、多方参与办学体制和法律保障,让校企合作有据可依 |
五、坚持自身发展特色,汲取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国外办学经验 |
第六章 优化K企业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完善K企业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
一、建立共赢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
二、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K企业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建议 |
一、构建校企合作调控保障机制 |
二、加强校企双方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内涵上的融通 |
三、校企联合开发科研项目 |
四、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探索“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
一、现代学徒制 |
二、工学交替模式 |
三、成立该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国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纽约州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法律制度概况 |
第一节 纽约州图书馆事业概况 |
一、纽约州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
二、纽约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一、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二章 《教育法·图书馆》主要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教育法·图书馆》主要内容 |
一、纽约州立图书馆 |
二、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转让和废止 |
三、图书馆服务 |
四、理事制度 |
五、图书馆系统 |
六、图书馆经费 |
七、学校图书馆 |
第二节 《教育法·图书馆》特点 |
一、广泛、多样的规范对象 |
二、协作性的图书馆发展理念 |
三、完善的理事制度 |
四、多样化的经费支持制度 |
第三章 《纽约州法典、规则和规章》图书馆条款主要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纽约州法典、规则和规章》图书馆条款主要内容 |
一、图书馆注册标准 |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求 |
三、纽约州立图书馆的利用 |
四、学校图书馆规章要求 |
五、图书馆系统规章要求 |
第二节 《纽约州法典、规则和规章》图书馆条款特点 |
一、补充、细化图书馆法律的内容 |
二、重视规范图书馆法律具体概念 |
三、材料认证式的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 |
四、注重制定图书馆注册标准 |
五、规范州援助要求 |
第四章 纽约州县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纽约州县图书馆相关法律主要内容 |
一、纽约市 |
二、伊利县 |
三、门罗县 |
四、汤普金斯县 |
五、布鲁姆县 |
六、苏福克县 |
七、肖托夸县 |
八、罗克兰县 |
九、蒙哥马利县 |
第二节 纽约州县图书馆相关法律法规主要特点 |
一、各县图书馆立法差异较大 |
二、要求设立专门图书馆 |
三、继续完善理事制度 |
第五章 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逐步建立、完善各类型图书馆的法律规章制度 |
二、通过立法加大经费支持图书馆协调合作 |
三、严格规定图书馆服务项目经费定向流通 |
四、建立完善的理事制度 |
五、建立完善的违规惩罚制度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战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加州初级学院黄金发展时期(1945~1969年) |
第一节 1945~1950年加州初级学院数量激增 |
一、加州初级学院数量激增的背景 |
二、大量初级学院的成立 |
三、《斯特雷耶报告》与加州初级学院 |
第二节 1951~1960年加州初级学院规模不断扩大 |
一、加州初级学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背景 |
二、新初级学院的创建 |
三、《再研究报告》与加州初级学院 |
第三节 1960~1969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下的加州初级学院 |
一、《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出台的背景 |
二、《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中有关初级学院的主要内容 |
三、20世纪60年代的加州初级学院 |
第二章 加州社区学院的成熟与转型期(1970~1989) |
第一节 加州社区学院进入成熟与转型期 |
一、加州社区学院进入成熟与转型期历史背景 |
二、最后一批社区学院落户加州 |
三、加州社区学院的职能更加完善 |
第二节 加州社区学院经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危机 |
一、加州社区学院经费结构的变化 |
二、加州社区学院面临的经费危机 |
第三节 学生结构的变化 |
一、非全日制学生大量增加 |
二、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越来越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90年以来加州社区学院的发展 |
第一节 加州社区学院招生总数稳中有升 |
一、20世纪90年以来加州社区学院的招生情况 |
二、加州社区学院招生总数起落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加州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新发展 |
一、职业教育发展迅猛 |
二、转学教育职能的短暂回升 |
三、社区教育更加完善 |
第三节 学生结构的新变化 |
一、女性学生比率越来越高 |
二、白人学生比率继续下降 |
本章小结 |
结语 加州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启示 |
一、加州社区学院发展的历史特征 |
二、我国社区学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加州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
(二) 混合所有制的相关研究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路线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和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所有制 |
(二) 混合所有制 |
(三) 办学体制 |
(四) 利益 |
二、主要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 |
(二) 产权理论 |
(三) 委托-代理理论 |
(四) 利益相关者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研究方法 |
二、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
(一) 问卷回收 |
(二) 描述性统计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一) 界定利益相关者 |
(二)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三)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归类 |
(四) 差异分析 |
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实现方式分析 |
(一)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
(二) 利益的实现方式分析 |
五、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类型和共性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类型 |
(一) 依据办学资金的构成及其功能分类 |
(二) 根据具体构成成分的分类 |
(三) 依据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式进行分类 |
(四) 依据混合的层次和主要资本性质的分类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共性 |
(一) 教育的公共性不变 |
(二) 非公有资本的属性不变 |
(三) 产权结构多元化特征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主要利益冲突 |
一、以公有资本为主的混合高职院校 |
(一) 办学体制分析 |
(二) 相关者的主要利益冲突 |
二、以私有资本为主的混合高职院校 |
(一) 办学体制分析 |
(二) 相关者的主要利益冲突 |
三、混合制二级学院 |
(一) 二级学院的内涵 |
(二) 混合制二级学院的特征 |
(三) 相关者的主要利益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存在的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
(一)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法律政策不完善 |
(二) 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治理结构不规范 |
(三) 办学过程中渗透着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 |
(四) 混合制高职院校的办学风险较大 |
二、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困境和顾虑 |
(一) 不同性质的投资者的顾虑 |
(二) 学校管理人员的顾虑 |
(三) 政府部门的顾虑 |
(四) 教师存着的顾虑 |
(五) 学生的顾虑 |
(六) 校企业合作的顾虑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推进建议 |
一、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和管理理念 |
(一) 办学体制观念的转变 |
(二) 充分认识多元办学主体的作用 |
(三) 管理理念的转变 |
二、加快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立法顶层设计 |
(一) 出台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施细则 |
(二) 完善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具体运行机制 |
三、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法人分类管理 |
(一) 明确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法人属性 |
(二) 对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法人实施分类管理 |
四、构建混合办学的现代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 |
(一)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二) 优化学院治理结构 |
五、建立不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混合办学体制 |
(一) 明确各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具体路径 |
(二) 统筹协调高职院校混合办学的内外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研究 ——以X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个案分析 |
第一节 XX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XX学院校企合作办学问卷调查 |
第三节 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共性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国(境)内外校企合作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的启示 |
第二节 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驻马店市黄淮学院转型发展探索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校企合作办学对策做法 |
第二节 校企合作办学对策特点 |
第三节 校企合作办学对策效果预判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
1.3.2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
1.3.3 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 |
2.1.1 产学研合作 |
2.1.2 产学研战略联盟 |
2.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2.2 资源基础理论 |
2.2.1 资源基础理论诞生的背景 |
2.2.2 资源基础理论的形成 |
2.2.3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
2.2.4 资源基础理论的适切性 |
2.3 分析框架 |
第3章 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
3.1 国内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
3.1.1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类型 |
3.1.2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问题剖析 |
3.2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
3.2.1 英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3.2.2 美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3.2.3 加拿大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3.2.4 日本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
3.3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启示 |
3.3.1 政府:建立合作平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
3.3.2 大学:人才培养结合市场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 |
3.3.3 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协同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 |
第4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动力分析 |
4.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内部动力因素 |
4.1.1 异质性资源 |
4.1.2 交易成本 |
4.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外部动力因素 |
4.2.1 市场竞争 |
4.2.2 政府政策 |
4.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动力机制构建 |
4.3.1 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 |
4.3.2 构建研发链,改革评价机制 |
4.3.3 建立保障机制,整合培养资源 |
第5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选择 |
5.1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盟友选择 |
5.1.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的选择原则 |
5.1.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条件 |
5.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过程 |
5.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2.1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5.2.2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
5.2.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类型 |
5.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
5.3.1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原则 |
5.3.2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类型 |
5.3.3 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
第6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 |
6.1 链式学习机制 |
6.1.1 链式学习机制构建 |
6.1.2 大学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运行 |
6.1.3 科研院所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
6.1.4 企业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
6.2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 |
6.2.1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构建 |
6.2.2 产学导师联合指导机制运行 |
6.2.3 学研导师联合指导运行机制 |
6.2.4 产学研多导师联合运行机制 |
6.3 多元互动机制 |
6.3.1 多元互动机制构建 |
6.3.2 产学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
6.3.3 学研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
第7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调适 |
7.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文化协同 |
7.1.1 产学文化协同 |
7.1.2 学研文化协同 |
7.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体协调 |
7.2.1 产学主体协调 |
7.2.2 学研主体协调机制 |
7.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利益平衡 |
7.3.1 利益平衡原则 |
7.3.2 利益平衡举措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8.2.1 可能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状况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三、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文科 |
二、专业 |
三、应用性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诸种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本研究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科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
第一节 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 |
一、学术型人才 |
二、应用型人才 |
三、不同类型人才之间的关系和区分标准 |
第二节 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 |
一、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分化 |
二、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 |
第三节 文科专业应坚持应用性发展方向 |
一、理论依据 |
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文科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
五、国家教育政策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当代特点与具体体现 |
第一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理解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相关研究观点 |
三、对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三种错误理解 |
四、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 |
第二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当代特点 |
一、针对性 |
二、学术性 |
三、职业性 |
四、技术性 |
五、人文性 |
六、综合性 |
第三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具体表现 |
一、专业设置方面 |
二、培养目标方面 |
三、培养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 |
四、培养途径方面 |
五、师资队伍方面 |
六、培养条件方面 |
七、质量评价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形成基础 |
第一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 |
一、中世纪的宗教性 |
二、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期的世俗化 |
三、19世纪中期至二战前的初级应用 |
四、二战后应用性的多样化 |
五、文科专业应用性的丰富 |
六、文科专业应用性发展的分析 |
第二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主要特征 |
一、社会性 |
二、制约性 |
三、动态性 |
四、诸种特征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形成基础 |
一、社会发展基础 |
二、学科发展基础 |
三、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 |
四、多种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现状 |
第一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框架的构建 |
一、评价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评价维度的初步选择 |
三、评价框架的初步确定 |
第二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估问卷的编制 |
一、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
二、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 |
三、调查问卷的最终确定 |
第三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文科本科专业与理工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状况比较 |
二、文科本科专业与理科、工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状况比较 |
三、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状况比较 |
四、文科内部8个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应用性状况比较 |
五、调查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大学自身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专业体系需要改进 |
二、培养过程、教学内容需要优化 |
三、师资力量需要提升 |
四、评价功能需要强化 |
五、内部管理需要重整 |
第二节 利益相关方的困境 |
一、学生 |
二、政府 |
三、企业等用人单位 |
四、其它社会组织 |
五、多种主体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改进设想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涵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
三、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人才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四、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文科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意义 |
第二节 大学自身的改革 |
一、优化文科本科专业体系 |
二、改进人才培养过程 |
三、改革质量评价模式 |
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
五、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
六、改善管理体制机制 |
第三节 发挥其它利益相关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 |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三、发挥企业的主体功能 |
四、发挥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 |
第四节 建立不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一、确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原则 |
二、建立健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和获得的奖项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访谈 |
附录二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如何评价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程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加拿大高等教育十大发展经验及其对安徽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十大发展经验 |
(一) 350年历史积淀, 融多种模式于一体 |
(二) 以公立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
(三) 立法推进,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
(四) 教育地方分权体制使各省高等教育自成体系, 高校自主办学各显神通 |
(五) “合作教育”后来居上, 50多年积淀成效明显 |
1、后来居上, 覆盖面广, 部分高校规模庞大。 |
2、集中、分散、集中与分散结合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并存。 |
3、工学交替进行模式最为常见。 |
(六) 建立了结构严谨的立体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1、CMEC等的学位质量框架。 |
2、省级学程质量保障体系。 |
3、大学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4、专业协会的专业人才质量认证机制。 |
5、外部社会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
(七) 注重发挥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作用 |
(八) 与多元民族文化特征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多元文化特质 |
1、高教管理的多元化与地方差异性。 |
2、高校学位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
3、高校办学模式与培养方式灵活多样。 |
4、语言教学的多元化。 |
(九) 相当重视国内与国际大学排名工作 |
(十) 新世纪启动国家创新战略, 高端人才吸引机制成功遏制人才外流 |
三、对安徽省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
(一) 进一步研究总结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与特色,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
(二) 借力中央与省一系列促进高教发展的政策举措, 全力推进安徽高教强省建设进程, 为“三个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
(三) 借鉴加拿大发展经验, 深入推进有安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道路 |
(四) 学习借鉴加拿大“引智”举措, 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建设力度, 推进人才强省建设进程 |
(五) 进一步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共育人才的高校与社会相互“反哺”新机制, 推进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
四、中国董事会合作教育模式特点及相关问题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地方政府在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角色定位研究[D]. 潘雪锋. 扬州大学, 2020(04)
- [2]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D]. 郭光亮. 西南大学, 2019(05)
- [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视角[D]. 李杰顺.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4]美国纽约州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D]. 许培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战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研究[D]. 李国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 张琦英. 苏州大学, 2018(06)
- [7]福建省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研究 ——以XX学院为例[D]. 叶秋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D]. 仇新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 张兄武. 苏州大学, 2015(04)
- [10]加拿大高等教育十大发展经验及其对安徽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J]. 王全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