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点分析及实际应用技巧

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点分析及实际应用技巧

一、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性分析与实际应用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超[1](2019)在《二级旋风分离器CAD设计及工程图参数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分离的一种设备。论文针对企业、工厂在生产中遇到的旋风分离器重复性计算及零部件图纸绘制中遇到的问题,即重复性工作较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基于VB等程序编写开发了针对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一套参数化设计软件系统,完成的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基于基本参数及二级旋流分级器参数表,整理完成二级旋风分离器所有各部件的几何尺寸计算及钣金展开用面积、下料几何尺寸、体积、重量等的计算公式整理;2.设计所有程序界面,定义数据变量表,基于VB编写所有放样零件的参数化计算程序,实现对给定参数计算结果的保存;3.基于VB及AutoCAD软件,定义各零件的模板,实现设计界面、参数与CAD程序的连接,实现所有零件及放样零件工程图的参数化实现,完成二级旋风分离器零件图的参数化设计及编程,实现零件图的自动绘制并对图纸进行保存。4.开发实现对应的三维零件及整机装配的参数化程序,完成零件及装配的参数化编程及实现。5.基于参数化形成的三维装配模型,并结合ANSYS软件对旋风分离器的进行了流场数值仿真模拟,通过对固相流场与内部气相流程进行数值分析,进而得出关于其压力场、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完成所设计的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速度、压力及分离效果的初步流场仿真分析。

项星玮[2](2018)在《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数控加工、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建筑设计课堂,它们对建筑教学所带来的改变,凸显了在建筑教学中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必要性。而各行各业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紧迫性。基于上述情况,论文以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为导向,通过梳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脉络,分析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现状,尝试构建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等内容,这为后续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首先,该部分论述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并分别揭示了历史根源、发展历程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关联点”;其次,该部分分析了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并探讨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展开了分层研究,并从类型与时间两个维度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方式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探讨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可能性,从而最终实现了对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出的教学体系具有包括类型和时间两个维度、知识点的演进关系、“导学体系”在内的多种特征。第三部分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与展望,既提出了在建筑学教学中开展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若干建议,也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值得继续深化的内容。本研究力求在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点设置、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学时设置等方面为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提供参照。在国内建筑行业面临转型以及各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具有促使建筑教学契合于社会新的生产需求、新的生产模式的积极意义。其创新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

张海洋[3](2017)在《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烟囱作为工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筑物,广泛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对相关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外形看似简单,但受力复杂,属高耸细长的特殊结构,水平荷载对其影响极大,同时还受地质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制约,一直以来对烟囱的设计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当前国内的几款烟囱CAD软件在设计开发时本身存在一些操作不便、功能不全、计算不准的内在缺陷,加之最新版《烟囱设计规范》的颁布及一些相关配套规范规程的修订改版,有些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的烟囱设计要求。鉴于当前国内几款烟囱CAD软件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选择Windows开发平台和VS2005集成开发环境,采用ObjectARX2008开发工具,针对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部分设计,研制开发出了一款交互友好,功能齐全、计算准确并且相对集成和智能的烟囱CAD程序。以下是本文的主要成果:(1)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和BIM中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对烟囱程序的组织框架和数据存储交流模式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设计。(2)实现了适用功能齐全、参数设置开放、操作便捷的交互界面设计。(3)采用数据与方法分离的方式,完成了对数据接口函数和结构分析计算功能函数的编写,可用于实现对烟囱结构的荷载作用计算、内力分析、应力和裂缝验算以及自动选筋布筋等功能。(4)采用对Office2007的介入式开发,通过对烟囱工程数据库的转化,实现了对Excel数据文档和中英文计算书自动生成的后处理功能。(5)依托AutoCAD的图形数据库,编制了烟囱筒壁施工图绘制的子模块,可用于对接烟囱工程数据库并实现筒壁施工图自动绘制的功能。

孟耀伟[4](2016)在《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物是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的核心,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研究的基本对象。从建筑物的表面模型、内外一体化模型到时空动态模型,它们不但可以地精确地描述城市形态的基本单元,还可以构成建筑和城市的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从微观工程活动和宏观城市发展的融合视角研究动态建筑物数据模型,不但可以使建筑信息领域的数据与模型资源更好地应用于地理信息领域,同时也可以为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提供借鉴。内外一体化建筑物数据模型是地理环境时空演化环境下构建动态建筑物数据模型的基础,它可以连接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到拆除等应用环节,进而促进建筑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和分析。研究具有时态特性的建筑物时空数据模型是对传统地理信息建筑物模型的新变革,它将有效地推动传统建筑物的静态模型应用向动态全生命周期应用的转变。建筑施工过程作为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演化的重要环节,是建筑物静态模型的时态扩展,需要相应的时空数据模型支持。以CityGML为代表的城市数据模型主要建立了建筑物的静态模型,缺乏对建筑物时态和演化特性的支持。BIM从微观工程实践出发建立建设工程中的数据标准,解决不同应用周期的数据交换,缺乏宏观视角下对施工活动的模型抽象和时空关系模型。将地理信息时空数据模型理论和方法与建筑信息领域几何模型相结合,构建具有内外一体化特性的建筑物时空过程数据模型,既可以满足GIS对建筑时态表达的需求,也可为建筑施工过程统计、计算、综合和可视化等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持。本文以语义、位置、几何、关系、属性和演化等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地理信息模型分析理论为研究框架,遵循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和规律,构建面向建筑土建施工工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为施工过程演化的模拟和计算提供时空数据模型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剖析了建筑施工演化过程中不同专业层次的认知需要,以层次细节建模方法为基础,提出了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该模型从建筑物对象、建筑空间、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供应链等五个级别进行空间层次等级划分,并分别描述了不同空间层次等级下的对象时空特征、对象关系和耦合机制,从而为建筑施工数据模型构建提供了时空基础框架。建筑施工过程层次细节模型将空间层次等级与时间分辨率进行融合建模,为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等级规律研究提供了有益探索。(2)基于建筑构件粒度的施工对象模型研究了建筑构件对象模型的时间特征、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分析了建筑构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枢纽作用,提出了基于建筑构件的施工对象模型。构件施工对象模型以现有GIS和BIM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不同建筑施工过程层次细节下的时态需求,扩展了构件对象工序时间和工艺时间特性,支撑不同时空层次等级的过程演化需要。以施工专业知识为基础,针对建筑构件工艺属性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建筑施工工艺模型。施工工艺模型以工艺周期和几何分解两种模式支持建筑构件的状态演化和形态演化,分别描述建筑构件的时间渐变和几何形态突变过程。本文所提出的构件施工对象模型从物理、化学和社会等方面针对建筑构件属性进行了有效扩充,并通过建筑构件与施工工艺模型的关联支持构件空间粒度下的时态和形态演变。(3)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模型构建分析了以人工活动为主导因素的施工过程时空特征,提出了由驱动、事件、状态和过程共同构成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为施工过程演化表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以虚拟时间和事实时间为参照将施工过程分为过程模拟和实际建造两种不同的时间环境,并以建筑物模型为核心,基于工序模型连接管理任务和事件连接施工建造过程的框架,分别构建了面向施工计划和实际建造的时空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构件位置、空间层次、空间关系和时间区间的对象时空编码方法,为基于时空数据库的建筑构件模型的检索和交互提供时空寻址支持。虚拟时间和事实时间相结合的建筑施工过程数据模型为施工过程模拟仿真与过程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模型支持。(4)基于建筑施工图的时空过程构建与仿真分析了建筑施工图中工艺信息提取规则和顺序流程,结合语义、位置、几何和关系信息,构建了完整的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数据信息抽取方法。基于本文所构建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了由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和可视化层构成的施工过程仿真原型系统,通过数据提取、工艺建模、工序建模、活动建模和应用计算等功能提供了施工过程构建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表明,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综合考虑了建筑物模型的几何、关系和时态的内在关联性,较好地解决了建筑施工过程大众化认知、城市宏观管理和工程专业建设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在GIS环境下发展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探索。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筑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时态建筑物数据模型理论和构建方法研究,促进空间语义精细化建筑数据模型向时空语义精细化数据模型的发展,为融合宏观地理环境演化和微观工程环境管理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新的数据模型支持。

宋明川[5](2013)在《道桥设计中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日新月异,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质量和设计表现形式都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通常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法,主要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用平、纵、横二维平面,来表达道路的三维空间位置;在设计阶段,由于道桥设计绘图是二维的设计过程和结果,设计人员又只能依靠道路的平、纵、横设计数据、图形来对道路设计进行合理性评价,达到不同道路设计方案的比对、优选,客观来说,这样是不直观的,难以从平面图、纵面图、横断面图综合展现出设计方案的三维效果,所以,通常在设计后期,为了观看道桥设计的三维效果,一般还需利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MAYA等)参照二维设计成果图纸,重新创建三维模型,以方便利用,整个过程制作起来费时、费力,还不精确(大多三维建模都是模拟形态而已),不能真实反应实际目标的形态、性质,基于此,本次课题提出对这一情况进行研究并解决。本项目研究、设计的是三维矢量图的自动绘制系统,采用在AutoCAD软件平台的VisualLISP二次开发环境,编制Lisp程序,通过接收设计人员的常规二维设计成果(图形和非图形数据),由程序自动绘出三维的矢量图,即道桥的三维图形,完成设计目标。它的机制是利用设计人员在二维设计过程中的二维设计数据、成果,将之翻译成AutoCAD接收的数据表格式,再利用AutoCAD自身的绘图功能,通过编制自动绘图程序,最终自动快速绘制出道路的三维矢量图,甚至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一体化设计系统。本项目研究的不是进行通常意义的道桥设计,也并非是要完成专业三维建模软件所应承担的任务,而主要是想帮助道桥设计人员在进行二维设计的同时,能够利用已有的的设计数据、成果,直接自动、快速的生成三维目标,从而达到对设计理念进行三维表达的要求,其成果可以汇报、展示、核查,并可为下一步专业三维设计提供基础素材,提升设计效率,同时,有助于减少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之间的可能误差,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并且,通过AutoCAD核查反馈机制,有利于设计本身的质量提高。

宫良伟[6](2012)在《基于AutoCAD Map 3D的通风仿真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煤矿通风管理中,不仅要了解通风系统的通风现状,还要预测通风系统的变化给通风系统带来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一款完善的通风仿真系统作为辅助工具。本文介绍了通风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其相关理论。通风仿真系统的开发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在AutoCAD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把通风仿真系统的功能嵌入AutoCAD,利用AutoCAD自身的绘图功能绘制通风图件;二是从底层开发,独立于其他绘图软件,其开发既要实现通风仿真系统的功能,还要实现绘图功能;三是基于GIS软件的二次开发。本次仿真系统的开发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即利用现有GIS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进行开发。只是选择的GIS软件是AutoCAD Map3D。AutoCAD Map3D是在AutoCAD的基础上做的GIS软件,它具有AutoCAD的全部功能并与AutoCAD完全兼容。事实上,AutoCAD Map3D的二次开发需要AutoCAD的开发接口,也就是对AutoCAD Map3D进行二次开发要熟悉AutoCAD的二次开发功能。求通风网络的生成树和最小生成树是通风网络开发的一个关键技术。求最小生成树的常用算法是普里姆(Prim)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在以往的算法实现中,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难度较大。本论文利用并查集实现了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减少了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在通风仿真系统中,自然通风的数学处理一直是通风解算的难题。本文利用基本回路矩阵C和网络分支的位能差向量HN建立了基本回路的自然风压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一下定理:通风网络的基本回路矩阵C与位能差向量HN的乘积是基本回路的自然风压向量。通风网络解算的常用方法为Newton-Raphson法、Scott-Hinsley法。这两种算法收敛半径小。在通风仿真解算中常出现不收敛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来利用同伦算法解决通风网络解算问题。通风网络解算风量初值的确定也是困扰通风仿真软件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独立通路矩阵计算风量初值的方法,解决了风量初值自动计算问题。在通风网络仿真模拟中,主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的确定至关重要。本文对主通风机特性曲线拟合及其求解算法进行了研究。在通风技术管理中,需要知道通风系统中每一处风流的能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使用以下工具:(1)通风系统风流能量(压力)坡度图,(2)通风网络相对压能图,(3)通风网络相对等熵静压图。这三个工具有共同的缺陷:阻力测定工作量大;手工计算,计算工作量大;人工绘制,绘图工作量大;使用不方便、不直观,与通风系统图结合困难;不能确定任意点位的风流能量;无法知道大气压力对井下风流能量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通风系统风位图的概念,并给出了求风位的方法和其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方法。矿井的需风量计算也是通风仿真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本文也详细介绍了矿井需风量计算方法和最新的理论。最后,本文以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为例介绍了通风仿真系统的实际应用。

骆骐[7](2012)在《GIS与CAD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以ArcGIS和AutoCAD为例》文中指出地图符号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与传输工具。随着人们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分类的不断丰富,地图符号这一地理空间信息载体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然而地图符号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一种图解语言的特征并没有发生改变。随着可采集、管理、编辑地理空间信息的系统地不断更新,各式各样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给地图符号这一地图学领域的传统研究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于不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之间符号数据模型的差异,导致了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时地图符号并没有同步共享,GIS领域长期存在着符号“同源异构”现象,即针对同一类地理对象分别制作多种格式的地图符号以便在相应平台上使用,这就造成了大量低水平重复劳动。同时在以GIS、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为代表的可操作地理空间信息的系统内部,也由于符号数据模型上的差异,而导致了系统平台间符号数据交换、共享困难,系统互操作时符号信息丢失、变形,且难以进行跨平台的符号互操作。因此,如何解决地图符号共享问题,实现地图符号库的“一库多用”,对于推动地理信息共享标准化提升,地理空间信息的准确传输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面向GIS与CAD符号共享数据模型的构建,从GIS与CAD两种平台因对现实世界抽象过程不同所导致的空间数据模型不同,进而导致的符号数据结构、存储方式、绘制策略以及符号信息与数据关联方式上的差异等方面出发,解析两种平台各自的符号数据模型特征,借鉴现有的构图成像模型、地图符号的构图规律、几何图形的统一表达法的实现方法和技术,以高效地实现符号位置、图形、属性信息共享为目标,提出一套面向GIS与CAD符号共享的符号数据模型,重点突破符号数据模型之间的几何图形映射以及符号共享过程中的输出精度与效率控制的关键问题,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实现GIS与CAD符号的跨平台共享。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GIS与CAD符号数据模型的差异解析。以两种平台各自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过程为出发点,剖析GIS与CAD两种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将空间数据模型差异映射至符号数据模型差异,从符号数据结构、存储方式、绘制策略、符号信息与数据关联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两种符号数据模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现阶段两平台符号共享方法的不同与优劣,提出需要从符号位置、图形、属性三个方面构建一种面向GIS与CAD跨平台符号共享的统一数据模型的需求。(2)面向GIS与CAD符号共享的符号数据模型构建。基于Postscript成像模型,符合地图符号构图规律的,面向GIS与CAD符号共享的符号数据模型。实现了点状、线状、面状三种符号数据模型,在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AutoCAD、ArcGIS符号模型与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两平台下符号数据模型的统一描述。(3)符号数据模型几何图形统一表达与自适应插值方法的实现。针对符号几何图形中连续、离散几何对象表达特征的不同,设计了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中Path的分层方法,包括Segment定义、Segment函数关系转换、Segment输出三个层次。阐述了每一层次的概念、原理、步骤流程与实现,讨论了Path分层方法下符号数据模型对几何图形的统一表达以及输出条件约束下自适应插值计算的适用性,初步实现了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几何图形精度控制与输出效率之间的统一。通过ArcGIS与AutoCAD符号共享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的可行性,所设计的一系列方法都能够有效解决ArcGIS与AutoCAD符号共享过程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了符号图形中几何对象统一表达和输出条件约束下自适应插值算法,为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中几何图形精度与输出效率的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消除ArcGIS与AutoCAD之间的符号共享障碍,促进GIS与CAD之间的集成与共享,为地理信息共享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提升地理信息共享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刘敏[8](2011)在《AutoCAD制图速度的提高及其他软件资源共享的实现》文中提出AutoCAD以其强大的功能与简洁的操作界面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然,任何软件的使用,我们都会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充分将其特性和功能加以利用起来,针对AutoCAD软件在实践应用中提高运行速度的一些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就与其他办公软件的兼容与配合使用,提出相关的操作办法,以其使AutoCAD软件在使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用户的喜爱。

王一波[9](2011)在《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现代铁路选线设计发展的趋势和“3S”技术广泛应用的现状,将GIS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与决策能力、多维多层次表达和三维可视化等独特优势,对于全面提升当前基于CAD开发的铁路选线系统有着巨大的潜力,而在此基础上采用欧氏障碍空间最短路径理论对线路平面方案进行优化更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当前的GIS应用中,Google Earth是一款使用广泛的三维可视化地球软件,它把卫星影像、航空照片、三维地面模型等GIS信息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具备一系列特点能够满足铁路选线设计的需要,从而使得基于GIS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传统铁路选线CAD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以AutoCAD Civil 3D 2011为CAD绘图平台和GIS平台,同时以Google Earth和SRTM作为GIS数据来源,采用C#语言编程形成GIS+CAD的双开发模式,在与原系统相兼容的基础上实现了GIS和CAD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通过将GIS全面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各环节,有效弥补了原有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同时扩展了其功能应用,从而明显提升铁路选线设计的技术水平。文中分别对CAD和GIS的各种二次开发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根据现实情况确定出比较合理且现实可行的开发方案,以确保所设计的功能可以编程实现。通过对Google Earth数据的来源和精度进行深入分析,推导出将WGS-84大地坐标与铁路选线所采用的北京1954平面坐标进行相互转换的可行方法,同时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数据转换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确定出将GIS数据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的可行性和具体的应用范围。最后,本文对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整体的介绍了基于GIS的铁路选线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具体程序实现,展示了系统的界面和主要功能设置,实现了在Google Earth三维空间中进行平面选线设计、地面高程数据提取和地面线绘制、GIS资源下载及利用、GIS空间分析及线路优化等功能模块,同时对线路的三维效果作了部分展示,最后以福建南三龙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为例具体说明了系统的应用及进一步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乔磊[10](2011)在《大尺度复杂张拉薄膜结构整体分析理论及其软件化》文中指出薄膜结构作为一种轻质的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虽然薄膜结构理论不断成熟,但随着张拉薄膜结构尺度不断增大、体系日益复杂,在薄膜结构与支承结构的整体计算、整体形态分析的设计效率、褶皱处理方法、CFD数值模拟风荷载的建模方法和风荷载的精确施加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理论与方法,完善了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工程的整体分析与设计理论。并结合计算机编程技术、程序优化技术等,完成了膜结构专业软件CAFA1.0向CAFA2.0升级,最后将成果应用于大尺度复杂张拉薄膜结构工程。鉴于现有的梁单元研究成果无法直接应用于本文的有限元计算中,首先详细推导了三维空间梁单元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列式,包括线性刚度矩阵、非线性刚度矩阵、坐标转换矩阵、等效节点内力和节点内力增量等,并利用辅助数组记录节点自由度在总体刚度矩阵中所处的最小行号,实现了混合自由度单元刚度矩阵的组装。然后,本文针对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整体形态分析的定力定形单元法、从局部到整体的三步设计法、改进的修正本构矩阵法和小面模型法,具体内容如下:1)张拉薄膜结构工程整体计算应考虑形态分析中薄膜结构与支承结构的相互作用。现有的整体形态分析方法均无法保持膜面形状控制点空间位置基本不动。因此,本文提出了整体形态分析的定力定形单元法,第一步,用定力膜单元和索单元(材料弹模为小杨氏模量)分别模拟膜和膜面索,用定形索杆单元(材料弹模为杨氏模量)模拟支承体系中特殊的索和杆,用梁单元(材料弹模为杨氏模量)模拟梁构件,建立整体数值模型,进行一次形态分析;此过程中,在每一计算步求解方程组后,根据获得的节点位移,定力单元将更新位移变形而内力(应力)不变,定形单元将更新内力(应力)而保持位形不变。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形状和内力的基础上,释放定形单元,即计算过程中每一迭代步都更新位形和内力,其他单元情况与第一步相同,继续进行二次形态分析。该方法能考虑索膜结构与支承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又能满足膜面形状控制点空间位置基本不动和膜面设计应力状态的要求。通过与ANSYS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优势性。2)利用定力定形单元法进行整体形态分析时,计算一次获得的结果并不一定达到设计要求,经常需要不断重复预应力估算和分析计算两个过程,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这对于大尺度复杂张拉薄膜结构来说,设计效率很低。为此,提出了从局部到整体的三步设计法,首先不考虑支承结构,对索膜结构的典型单元,利用先试算后调整的方法,重复几次膜面索的预应力预估和分析计算两个过程,即可获得较合理的分析结果;然后根据该结果的膜面索预应力,按照相同功能类型索的拉力线密度基本相等的原则,向其他结构单元的膜面索施加预应力,并对支承体系中的特殊构件进行定力或定形的处理,建立包括支承结构的整体数值模型;最后,采用定力定形单元法进行分析计算,经历几次不合理形态处膜面索预应力的微调,获得满足建筑要求的形态分析结果。该方法打破了凭借经验预估膜面索预应力的找形模式,而且将重复计算的对象由整体大模型变为局部小模型,显着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利用该方法,重新对芜湖体育场屋盖挑棚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分析与设计。3)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整体荷载分析时不能忽略膜材的褶皱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褶皱的出现使得膜面部分区域的应力低于或高于设计值,将导致结构局部刚度降低或膜材产生较大的应变和徐变。工程设计时一般利用修正本构矩阵的褶皱处理方法考虑膜材褶皱的影响。然而,在单向褶皱条件下,采用现有的修正本构矩阵法计算所得的第一主应力可能为负值,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计算收敛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算例对比改进前后的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改进后的方法符合膜材不能受压的特性,收敛较快。4)风荷载是薄膜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之一。利用CFD方法计算作用在薄膜结构上的风荷载时,现有方法无法快速准确地模拟薄膜曲面,也无法将计算结果精确施加到结构上。为此,基于有限元的离散概念,提出了小面模型法,即直接利用有限元网格生成小面模型的曲面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模拟膜曲面,而且使结构上每个节点的风压值均可以在CFD计算结果中找到对应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编制AutoCAD与ANSYS、ICEM、CFX5的数据接口程序,实现了四者自动运行获得风荷载的数值模拟技术,节省了建模时间,提高了数值模拟的效率。将芜湖体育场的分析结果与已有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数值模拟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并且编制了上下表面风压分布系数处理和风荷载施加子程序,实现了张拉薄膜结构分析中风荷载的精确施加。此外,本文将以上所提方法,结合数组编写原则、一维变带宽存储刚度矩阵的线性方程组三角分解法和RCM网格节点编号优化算法等方法,使薄膜结构分析软件CAFA1.0升级为CAFA2.0,成功实现了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整体分析和风荷载CFD数值模拟计算一体化软件的开发,分析功能和计算效率得到显着提高。CAFA2.0仍以AutoCAD2002软件为平台,采用ObjectARX和Fortran语言工具,包括模型建立模块、形态分析模块、自振分析模块、荷载分析模块和裁剪分析模块。对青岛颐中体育场薄膜屋盖结构进行了整体形态分析、自振分析和荷载分析,结果表明,CAFA2.0软件可以较好地适应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工程分析与设计。

二、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性分析与实际应用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性分析与实际应用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二级旋风分离器CAD设计及工程图参数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旋风分离器应用现状
        1.2.2 参数化研究现状
    1.3 旋风分离器的理论研究进展
    1.4 参数化的理论研究进展
        1.4.1 参数化设计的主要方法
        1.4.2 参数化设计的过程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参数计算及设计
    2.1 旋风分离器的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2.1.1 旋风分离器的基本结构
        2.1.2 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2.2 分离器理论计算
        2.2.1 分离效率计算
        2.2.2 压力损失计算
    2.3 二级旋风分离器基本参数
    2.4 无缝钢管参数计算
    2.5 锥体参数
        2.5.1 锥体参数计算
        2.5.2 灰斗锥体参数计算
        2.5.3 筒体锥段参数计算
    2.6 筒体参数
        2.6.1 套筒参数计算
        2.6.2 灰斗筒体参数计算
        2.6.3 灰斗筒体短节参数计算
        2.6.4 筒体直段参数计算
        2.6.5 升气管参数计算
        2.6.6 出口管参数计算
    2.7 板材参数
        2.7.1 顶板参数计算
        2.7.2 底板参数计算
        2.7.3 蜗型板参数计算
        2.7.4 内侧板参数计算
    2.8 筋板参数
        2.8.1 盖板参数计算
        2.8.2 旋风基本参数计算
        2.8.3 顶部筋板参数计算
        2.8.4 底部筋板参数计算
        2.8.5 贴板参数计算
        2.8.6 折弯筋板参数计算
        2.8.7 方形筋板参数计算
    2.9 衬里挡圈参数
        2.9.1 套筒衬里挡圈参数计算
        2.9.2 筒体锥段下口挡圈参数计算
        2.9.3 筒体锥段外部挡圈参数计算
        2.9.4 灰斗筒体衬里挡圈参数计算
        2.9.5 升气管外部挡圈参数计算
        2.9.6 升气管内部参数计算
        2.9.7 底板衬里挡圈参数计算
        2.9.8 衬里挡板参数计算
        2.9.9 出口管衬里挡圈参数计算
        2.9.10 入口方箱衬里挡圈参数计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级旋风分离器工程图参数化设计开发
    3.1 基于VB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
    3.2 VB界面窗口的编写
        3.2.1 运行VB程序
        3.2.2 编辑控件
        3.2.3 命令按钮代码的编写
    3.3 VB与CAD的连接
    3.4 图形文件的使用
    3.5 基本画图指令的编写
        3.5.1 创建直线
        3.5.2 创建轻便多义线
        3.5.3 创建圆
        3.5.4 创建弧
        3.5.5 创建样条曲线
        3.5.6 图案填充
        3.5.7 应用子过程进行图形操作的程序设计
    3.6 基本标注命令指令的编写
        3.6.1 长度型尺寸标注
        3.6.2 直径标注
        3.6.3 半径标注
    3.7 文本的实现
        3.7.1 单行文本
        3.7.2 多行文字
    3.8 文档的保存
    3.9 窗口与零件图实例
        3.9.1 二旋基本参数窗口
        3.9.2 底板窗口
        3.9.3 顶部筋板窗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零件及装配的参数化设计
    4.1 SolidWorks简介
    4.2 基于VB的三维参数建模
    4.3 二级旋风分离器虚拟装配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流场分析
    5.1 旋风分离器三维结构及简化模型
    5.2 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5.2.1 创建流体模型
        5.2.2 网格划分
        5.2.3 Fluent计算设置
        5.2.4 物理模型设置
        5.2.5 边界条件定义
    5.3 求解参数设置
    5.4 仿真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1.1 研究路线之一
        1.3.1.2 研究路线之二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5.1 研究框架
        1.5.2 创新点
第2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发展历程
    2.1 从哥特建筑到结构理性
        2.1.1 哥特建筑与手工艺人行会
        2.1.2 19世纪的结构理性主义
        2.1.3 结构理性与新时代的技术观
    2.2 从文艺复兴到美院“图”学
        2.2.1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绘图
        2.2.2 巴黎美术学院体系的形成
        2.2.3 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图”学
    2.3 从“图”学到形式图解
        2.3.1 瓦堡学院的抽象图解
        2.3.2 形式图解的产生与发展
    2.4 包豪斯中的“数字式”教学
        2.4.1 摄影与建筑设计教学
        2.4.2 电影与建筑设计教学
    2.5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出现、兴起与演变
        2.5.1 CAAD的发展及其教学应用
        2.5.2 哥伦比亚大学的“无纸化”教学
        2.5.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二元区分
        2.5.4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转向
    2.6 历史根源、发展历程分别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关联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3.1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综述
    3.2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3.2.1 教学内容分析
        3.2.2 课程设置分析
        3.2.3 课程学时分析
    3.3 国内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3.3.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模型与特征
        3.3.2 教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特性与分层
    4.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特性
        4.1.1 表现性
        4.1.2 工程性
        4.1.3 程序性
        4.1.4 数据性
        4.1.5 “亲笔式”特性
    4.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不同层面及其属性
        4.2.1 表达层面及其属性
        4.2.2 实施层面及其属性
        4.2.3 建构和性能层面及其属性
    4.3 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方式
    5.1 类型维度下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5.1.1 表达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5.1.2 实施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5.1.3 建构和性能层面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
        5.1.4 表达层面的教学目标
        5.1.5 实施层面的教学目标
        5.1.6 建构和性能层面的教学目标
    5.2 时间维度下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5.2.1 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5.2.2 中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5.2.3 高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5.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相关知识的嵌入
        5.3.1 数学知识的教学
        5.3.2 计算机语言知识的教学
        5.3.3 数字化建筑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
    5.4 关于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媒介
        5.4.1 多样化的媒介
        5.4.2 专业化的媒介
        5.4.3 产业化的媒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
    6.1 建立教学体系理论上的可能性
        6.1.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开展时期探讨
        6.1.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及其与评估标准的联系
        6.1.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侧重点与教学梯度
    6.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的知识点
        6.2.1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的演进
        6.2.2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与现有建筑课程的融合
        6.2.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知识点向建筑教学的转化
    6.3 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调研详情
附录二: 国内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分析表
附录三: 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附录四: 建筑学中的“新数学”知识
作者简历

(3)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AD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A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2.2 CAD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烟囱CAD研究现状及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实现目标
2 烟囱筒壁CAD程序设计
    2.1 引言
    2.2 开发平台和辅助开发工具的选择
        2.2.1 开发平台与开发语言
        2.2.2 ObjectARX开发工具简介
    2.3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总体设计
        2.3.1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功能要求
        2.3.2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模块设计
        2.3.3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数据存储与传递设计
    2.4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交互界面设计
    2.5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5.1 辅助开发工具载入的接驳问题及处理
        2.5.2 C++语法和数据结构问题及处理
        2.5.3 程序安装并自动载入AutoCAD的问题及处理
3 烟囱筒壁荷载与作用计算程序模块开发
    3.1 烟囱筒壁荷载和作用计算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3.1.1 筒壁荷载分析的设计资料
        3.1.2 筒壁荷载分析内容简述
        3.1.3 筒壁荷载分析模块计算流程
    3.2 结构恒载及截面特性计算
    3.3 平台活载、安装荷载及积灰荷载计算
    3.4 温度作用计算
    3.5 结构动力特征计算
    3.6 风荷载计算
    3.7 地震作用计算
    3.8 附加弯矩计算
    3.9 荷载效应组合
4 烟囱筒壁计算分析程序模块开发
    4.1 烟囱筒壁计算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4.2 烟囱筒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3 烟囱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4.4 烟囱筒壁洞口强度计算
    4.5 烟囱筒壁钢筋选配方案设计
5 烟囱程序后处理程序模块开发
    5.1 程序后处理模块的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5.2 分析计算数据文档生成
    5.3 中英文计算书生成
    5.4 筒壁施工图绘制
        5.4.1 AutoCAD图形数据库概述
        5.4.2 AutoCAD图形数据库操作
        5.4.3 施工图绘制内容与流程
6 烟囱CAD程序工程设计应用实例对比考证
    6.1 对比软件信息及设计实例资料
        6.1.1 对比软件信息
        6.1.2 设计实例资料
    6.2 筒壁荷载作用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考证
    6.3 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结果对比考证
    6.4 洞口强度计算结果的对比考证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洞口强度手算过程
致谢

(4)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三维建筑物数据模型
        1.3.2 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的交叉与融合
        1.3.3 建筑工程模拟研究现状
        1.3.4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基于六要素的建筑施工过程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2.1 空间对象模型分析
        2.1.1 空间的基本概念
        2.1.2 空间对象数据模型
        2.1.3 空间对象关系
        2.1.4 空间数据结构
    2.2 时间对象模型分析
        2.2.1 时间的基本概念
        2.2.2 时间对象的结构
        2.2.3 时间对象关系
    2.3 时空数据模型分析
        2.3.1 时空对象及其演变
        2.3.2 时空信息的耦合模式
        2.3.3 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2.3.4 时空过程层次细节
    2.4 顾及驱动的演化模式及时空概念模型
        2.4.1 六要素模型的时空特征分析
        2.4.2 六要素模型的应用法则
        2.4.3 基于驱动的时空数据模型
    2.5 小结
第3章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特征及其概念模型
    3.1 建筑施工与技术分析
        3.1.1 建筑工程与研究范围
        3.1.2 建筑设计与施工应用
        3.1.3 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3.1.4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3.2 建筑施工空间及其特征分析
        3.2.1 建筑施工空间构成
        3.2.2 建筑施工场地空间及其概念模型
        3.2.3 建筑物空间及其概念模型
        3.2.4 建筑施工位置概念模型
    3.3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3.3.1 建筑施工过程时间的层次性
        3.3.2 建筑施工工序概念模型
        3.3.3 建筑施工工艺概念模型
        3.3.4 建筑施工活动概念模型
    3.4 建筑施工过程概念模型
        3.4.1 建筑施工过程多源信息融合
        3.4.2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
        3.4.3 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流特征
        3.4.4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关系特征
        3.4.5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模式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模型构建
    4.1 建筑施工过程逻辑模型
        4.1.0 模型的基本框架
        4.1.1 建筑施工过程资源逻辑模型
        4.1.2 建筑物对象逻辑模型
        4.1.3 施工计划与工序逻辑模型
        4.1.4 建筑施工活动逻辑模型
        4.1.5 时空关系逻辑模型
    4.2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结构
        4.2.1 构件对象时空特征编码
        4.2.2 建筑时空信息数据结构
        4.2.3 时空关系的数据结构
    4.3 建筑施工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
        4.3.1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库
        4.3.2 施工过程时空数据组织
        4.3.3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索引
        4.3.4 建筑施工过程查询
    4.4 小结
第5章 建筑施工过程模拟研究
    5.1 原型系统设计
    5.2 建筑物数据信息提取
        5.2.1 OAM建筑施工图信息提取
        5.2.2 建筑结构施工图信息提取
        5.2.3 建筑构件装饰信息抽取
    5.3 建筑施工过程建模
        5.3.1 建筑施工工艺建模
        5.3.2 建筑施工工序建模
        5.3.3 建筑施工活动与事件建模
        5.3.4 建筑施工阶段的可视化
    5.4 建筑施工过程应用分析
        5.4.1 建筑施工过程的模拟仿真
        5.4.2 建筑工程量计算分析
        5.4.3 建筑施工过程工序分析
        5.4.4 建筑投资进度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青年发展学院第九期培训班学员推荐表

(5)道桥设计中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系统研究背景
    1.2 传统道桥设计方法
        1.2.1 道路平面设计
        1.2.2 道路纵断面设计
        1.2.3 道路横断面设计
        1.2.4 桥梁设计
        1.2.5 道路其它设计
    1.3 计算机辅助道桥设计
        1.3.1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2 仿传统设计
        1.3.3 三维设计
    1.4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5 论文的架构
第二章 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的主要开发工具
    2.1 CAD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2 三维 CAD 技术
        2.2.1 三维 CAD 技术发展历程
        2.2.2 三维 CAD 技术现状
    2.3 AUTOCAD 技术综述
        2.3.1 AUTOCAD 软件
        2.3.2 AUTOCAD 三维功能
    2.4 AUTOCAD 主要开发工具
        2.4.1 AUTOCAD 二次开发工具
        2.4.2 本项目二次开发工具的选用
    2.5 本项目 AUTOCAD 技术应用
        2.5.1 主要研究内容
        2.5.2 研究特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综述
    3.1 需求分析
    3.2 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功能特点
    3.3 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软硬件环境
        3.3.1 软硬件环境
        3.3.2 技术可行性
    3.4 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3.4.1 设计原则
        3.4.2 开发方法
    3.5 系统架构、目标和设计要求
        3.5.1 系统架构及工作过程
        3.5.2 最终目标
        3.5.3 设计要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总体设计
    4.1 开发流程
    4.2 系统工作流程
    4.3 模块设计
    4.4 用户界面设计
    4.5 系统数据设计
        4.5.1 平面数据
        4.5.2 纵断面数据
        4.5.3 横断面数据
        4.5.4 构造物数据
        4.5.5 图形数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5.1 综合设置模块的技术实现
    5.2 数据输入及处理模块的技术实现
        5.2.1 接收平面图形并计算处理
        5.2.2 接收纵断面图形并计算处理
        5.2.3 接收文本文件的预处理
        5.2.4 接收平面数据文件并计算处理
        5.2.5 接收纵段数据文件并计算
    5.3 实体数据布置模块的技术实现
    5.4 自动绘图模块的技术实现
    5.5 三维展示模块的技术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
    6.1 总体界面设计
        6.1.1 菜单文件的类型和结构
        6.1.2 系统菜单的装入
        6.1.3 系统菜单的修改
    6.2 综合设置界面设计
    6.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6.4 自动绘图界面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与编译
    7.1 系统的测试
    7.2 将系统程序编译为应用程序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AutoCAD Map 3D的通风仿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开发工具、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2.1 开发工具选择
    2.2 软件界面设计
    2.3 通风仿真系统界面和命令
    2.4 数据库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通风网络解算数学模型
    3.1 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网络图
    3.2 通风网络的符号表示及其基本概念
    3.3 通风网络的生成树
    3.4 通风网络的矩阵表示
    3.5 自然风压及其在通风网络中表示形式
    3.6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规律
    3.7 通风网络的风量计算方法
    3.8 通风网络通路与初始风量计算
    3.9 本章小结
4 通风仿真系统的辅助功能
    4.1 通风系统风位图及其应用
    4.2 主通风机特性曲线拟合分析
    4.3 矿井需风量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通风仿真软件在钱营孜煤矿的应用
    5.1 钱营孜煤矿概述
    5.2 钱营孜煤矿通风网络创建和数据准备
    5.3 钱营孜煤矿通风现状静态模拟和通风设施动态试验模拟验证
    5.4 钱营孜煤矿通风状况模拟和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果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GIS与CAD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以ArcGIS和AutoCAD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地图符号
        1.2.1 地图符号概述
        1.2.2 地图符号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GIS与CAD符号数据研究现状
        1.3.2 GIS与CAD符号共享研究现状
        1.3.3 现状问题分析和总结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GIS与CAD符号数据模型的解析
    2.1 GIS与CAD数据模型差异分析
        2.1.1 GIS与CAD数据模型的抽象
        2.1.2 GIS数据模型
        2.1.3 CAD数据模型
        2.1.4 GIS与CAD数据模型、组织差异分析
    2.2 GIS与CAD符号差异分析
        2.2.1 GIS与CAD符号数据结构差异分析
        2.2.2 GIS与CAD符号数据组织差异分析
        2.2.3 GIS与CAD符号绘制策略差异分析
    2.3 GIS与CAD符号共享存在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GIS与CAD符号共享的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
    3.1 PostScript成像模型
    3.2 基于PostScript的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
        3.2.1 基于PostScript的点状符号数据模型
        3.2.2 基于PostScript的线状符号数据模型
        3.2.3 基于PostScript的面状符号数据模型
    3.3 跨平台符号数据模型与ArcGIS、AutoCAD符号映射
        3.3.1 ArcGIS符号映射
        3.3.2 AutoCAD符号映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图符号几何图形的统一表达与自适应插值
    4.1 地图符号中的几何对象表达
        4.1.1 连续、离散几何对象
        4.1.2 地图符号中的几何图形
        4.1.3 地图符号几何图形表达存在的问题
    4.2 跨平台符号模型的几何对象统一表达
        4.2.1 Path的分层
        4.2.2 Segment的定义
        4.2.3 Segment的统一表达
        4.2.4 Path分层方法下的符号数据模型几何图形统一表达
    4.3 输出条件约束的地图符号几何对象自适应插值
        4.3.1 基于Path分层方法的Segment输出
        4.3.2 自适应的Segment输出插值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rcGIS与AutoCAD符号共享实验
    5.1 实验技术路线
    5.2 跨平台符号模型中连续几何对象统一表达实验
        5.2.1 AutoCAD中连续几何对象的统一表达实验
        5.2.2 ArcGIS中连续几何对象的统一表达实验
        5.2.3 输出条件约束的自适应插值实验
        5.2.4 自适应插值反走样实验
        5.2.5 自适应插值效率对比实验
    5.3 GIS与CAD符号映射实验
        5.3.1 ArcGIS符号映射实验
        5.3.2 AutoCAD符号映射实验
    5.4 GIS与CAD符号共享实验
        5.4.1 ArcGIS调AutoCAD符号实验
        5.4.3 AutoCAD调ArcGIS符号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铁路选线设计发展趋势
    1.3 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理由及本文研究的范围
        1.4.1 选题理由
        1.4.2 本文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2 CAD二次开发技术及方法
    2.1 AutoCAD软件及功能特点
    2.2 CAD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2.2.1 CAD二次开发工具演进过程
        2.2.2 CAD二次开发工具及特点
    2.3 CAD二次开发工具选择
        2.3.1 主要开发工具对比
        2.3.2 开发工具的选择
    2.4 开发环境的搭建
        2.4.1 开发平台的选择
        2.4.2 开发语言的选择
        2.4.3 CAD软件及版本选择
    2.5 CAD数据库结构分析
    2.6 CAD二次开发方法及其实现
        2.6.1 CAD二次开发的基本形式
        2.6.2 AutoCAD.NET API接口
        2.6.3 CAD图形对象交换接口
        2.6.4 CAD二次开发的具体流程
        2.6.5 CAD实体创建方法
        2.6.6 CAD二次开发实现方案
3 GIS数据获取及精度分析
    3.1 GIS简介
    3.2 GIS与CAD之对比分析
    3.3 GIS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
    3.4 GIS主要软件工具
    3.5 GIS数据获取途径
    3.6 Google Earth数据分析
        3.6.1 Google Earth简介
        3.6.2 Google Earth的图形对象
        3.6.3 Google Earth的影像数据
        3.6.4 Google Earth的DEM数据
        3.6.5 Google Earth采用的坐标
        3.6.6 Google Earth坐标转换
        3.6.7 Google Earth数据精度分析
        3.6.8 Google Earth数据分析结论
4 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技术及方法
    4.1 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方式
        4.1.1 Google Earth的特点
        4.1.2 Google Earth版本选择
        4.1.3 Google Earth二次开发方式
    4.2 基于Google Earth COM API的开发
        4.2.1 COM API接口
        4.2.2 Google Earth COM API类库
        4.2.3 Google Earth COM API二次开发所用坐标系
        4.2.4 Google Earth地理坐标获取
        4.2.5 Google Earth COM API开发步骤
    4.3 基于KML文件的开发
        4.3.1 KML文件简介
        4.3.2 KML语法规则
        4.3.3 KML代码结构分析
        4.3.4 KML文件的创建与读写
        4.3.5 KML文件的开发流程
        4.3.6 KML文件与DXF文件相互转换
5 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设计及功能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2 系统开发采用的主要技术
        5.2.1 COM组件技术
        5.2.2 进程和多线程技术
        5.2.3 Hook API技术
        5.2.4 数据库处理技术
    5.3 计算机系统软件及硬件配置要求
    5.4 系统界面设计
    5.5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及程序实现
        5.5.1 软件界面控制及项目管理功能模块
        5.5.2 GE平面选线设计功能模块
        5.5.3 获取地形三维曲面与纵断面设计功能模块
        5.5.4 GE资源下载及应用功能模块
        5.5.5 GIS空间分析及线路优化功能模块
        5.5.6 设计成果三维效果展示功能模块
6 具体应用及其改进
    6.1 基于GE的平面选线设计
        6.1.1 项目简介
        6.1.2 制作三维等高线地形图
        6.1.3 GE中叠合等高线地形图
    6.2 坐标转换及误差分析
    6.3 构建DEM
    6.4 地质布孔及辅助测绘
    6.5 基于GE的铁路三维选线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程序部分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大尺度复杂张拉薄膜结构整体分析理论及其软件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的工程应用
    1.2 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分析与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薄膜结构的基本分析过程与方法
        1.3.2 薄膜结构与支承结构整体计算
        1.3.3 整体形态分析的设计方法
        1.3.4 褶皱处理的研究
        1.3.5 CFD数值模拟风荷载的建模和精确施加
        1.3.6 分析软件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2.1 几何非线性理论概述
        2.1.1 变形的位移描述和应变描述
        2.1.2 几何方程
        2.1.3 物理方程
        2.1.4 平衡方程
    2.2 几何非线性空间梁单元
        2.2.1 基本假定和单元模型
        2.2.2 梁单元形函数矩阵
        2.2.3 单元几何方程
        2.2.4 单元平衡方程
        2.2.5 坐标转换矩阵
        2.2.6 节点内力增量
    2.3 几何非线性膜单元和索杆单元
    2.4 梁单元与索杆膜单元的刚度矩阵组装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整体形态分析与设计方法
    3.1 整体形态分析的定力定形单元法
        3.1.1 理论基础
        3.1.2 分析思路和程序流程
        3.1.3 与ANSYS对比验证
    3.2 从局部到整体的三步设计法
        3.2.1 理论基础
        3.2.2 分析步骤及典型单元的选取
        3.2.3 典型结构单元找形分析
        3.2.4 支承体系中特殊构件的处理
        3.2.5 整体找形找力分析及结果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整体荷载分析的关键技术
    4.1 褶皱处理改进方法
        4.1.1 薄膜结构褶皱计算
        4.1.2 改进后算例分析
    4.2 CFD数值模拟风荷载的小面模型法
        4.2.1 小面模型与流场条件
        4.2.2 平均风压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
        4.2.3 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2.4 看台结构对风压分布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张拉薄膜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算法优化
    5.1 数组存储、调用与分配规则
    5.2 稀疏刚度矩阵带状存储
        5.2.1 二维等带宽存储
        5.2.2 一维变带宽存储
    5.3 线性方程组求解算法
        5.3.1 概述
        5.3.2 一维变带宽存储的三角分解法
    5.4 网格节点编号优化方法
        5.4.1 RCM法基本原理及程序实现
        5.4.2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张拉薄膜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开发
    6.1 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6.1.1 AutoCAD图形数据库结构
        6.1.2 ObjectARX中关于数据库对象的操作
        6.1.3 ObjectARX中的类库使用
    6.2 软件简介
    6.3 前处理模块
        6.3.1 界面及功能
        6.3.2 编制的函数
    6.4 核心计算模块及自带后处理模块
        6.4.1 形态分析的界面及功能
        6.4.2 自振分析的界面及功能
        6.4.3 荷载分析的界面及功能
        6.4.4 裁剪分析的界面及功能
    6.5 Tecplot后处理接口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尺度张拉薄膜结构工程实例全过程分析
    7.1 工程概况
    7.2 整体形态分析
        7.2.1 典型单元找形
        7.2.2 特殊构件处理与整体模型
        7.2.3 考虑支承体系的整体式形态分析
    7.3 自振特性分析
        7.3.1 自振频率基本方程和计算流程
        7.3.2 青岛颐中体育场屋盖结构自振特性
    7.4 荷载响应分析
        7.4.1 荷载组合与荷载取值
        7.4.2 风压分布系数计算和风荷载的施加方法
        7.4.3 不同荷载工况的分析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性分析与实际应用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级旋风分离器CAD设计及工程图参数化设计[D]. 孙晓超.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2]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D]. 项星玮. 浙江大学, 2018(01)
  • [3]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D]. 张海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4]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D]. 孟耀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5]道桥设计中三维矢量图自动绘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 宋明川.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6]基于AutoCAD Map 3D的通风仿真系统的研究[D]. 宫良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 [7]GIS与CAD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以ArcGIS和AutoCAD为例[D]. 骆骐.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8]AutoCAD制图速度的提高及其他软件资源共享的实现[J]. 刘敏. 硅谷, 2011(22)
  • [9]基于GIS铁路选线CA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一波. 兰州交通大学, 2011(05)
  • [10]大尺度复杂张拉薄膜结构整体分析理论及其软件化[D]. 乔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AutoCAD兼容空间的特点分析及实际应用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