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缘自机遇 成绩有赖良师(论文文献综述)
范丹凝[1](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郭学松[2](2018)在《闽台宋江阵的仪式、象征与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江阵是闽台乡土社会武术组织,是闽台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事项,凝聚了闽台民众数百年的历史记忆,是闽台同源文化的特殊例证。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访谈、口述历史、个案探讨等研究方法,以闽台宋江阵武术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追本溯源伊始,对宋江阵的发展历程、仪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基于此而阐释隐含在宋江阵仪式文化中的象征内涵,从而解构隐藏在广大民众内心的历史心性,透析这种仪式文化中的自我认同、族群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研究结果得出:一、考证了宋江阵之源起,挖掘整理了宋江阵仪式文化。通过文献考究和实践调查得知,闽台明确标记“宋江阵”印迹的相关文献与实物出现于清朝末年。在宋江阵源起的种种传说之中,论证了宋江阵成型于抗倭中的“鸳鸯阵”,提出了宋江阵源自水浒传的质疑,解构了郑成功“寓兵于农”、南少林反清复明、民团自卫等历史事件对宋江阵发展的推动作用。对闽台宋江阵的兵器、乐器、衣物等器物文化进行了系统挖掘与整理,其中呈现出我国台湾地区对这些文物保存的完整性;并从宋江阵整个仪式的“前阈限”、“阈限”和“后阈限”三个阶段,重点探讨了闽台两岸宋江阵仪式的身体展演过程。在这三个阶段中,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在仪式内容、仪式过程等方面与福建地区体现了较大差异,唯有武术技术体系和演练风格相似。二、梳理了闽台宋江阵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在近代,福建宋江阵的社会记忆主要与鸦片战争、抗法斗争、抗日斗争等历史事件关系密切;在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宋江阵的主要功用是参与日据前期的抗日斗争以及日据中后期的庙会建醮仪式。该历史阶段,两地宋江阵在保持彰显尚武特质的基础上,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较多已转型到乡土宗教、宗族、节庆等场域。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宋江阵逐渐在各种庆典中参与展演,而文革初期宋江阵只能以“隐文化”的形式存续;在台湾三十多年的戒严期间,宋江阵文化并未中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鼓励和支持,呈现出两地宋江阵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共同特性,以及福建宋江阵传承的曲折性与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发展的顺畅性之差异。在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宋江阵文化展演出现在节庆、祭祀、庆典活动等场域之中;在台湾解严之后,宋江阵不仅在庙会等场域中继续保持生命力,同时又融入到大中小学教育之中,而且还成为休闲观光赛事的内容;多元化传承及功能彰显方面,我国台湾地区远胜福建地区。三、阐释了蕴藏在宋江阵仪式中仪式内容、仪式过程、器物、展演场域、身体模仿等方面的象征内涵。在宋江阵仪式的展演中,“前闽限”过程中的保护神祭拜仪式表征了对农耕文化集体记忆与象征。在“阈限”过程中,宋江阵文化是对早期战场搏斗历史场景的记忆、再现与象征。在“后阈限”过程中,宋江阵仪式展演文化体现了圆满的象征文化内涵,这种象征文化唯有我国台湾地区存续,福建地区已基本消失。宋江阵中的兵器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延续的历史记忆或集体记忆;锣、鼓、钹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精神的象征;香炉、符篆等象征了乡土宗教文化;传统武术服装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识别与记忆,其中草鞋是生活化象征;宋江阵中脚巾是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象征;打面的色泽和线条是梁山好汉等英雄主义崇拜的文化象征。在传统武术门派识别、打面文化等方面所体现的象征寓意,更多的出现在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文化之中。在乡土宗教祭祀仪式场域中,宋江阵被视为勇武本质的象征;在村落宗族或族群祭祀场域中,表征了族人对英雄祖先的尊崇;在节日活动中,宋江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展演与象征。四、解构了隐藏在宋江阵仪式文化中广大民众的自我认同、族群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心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建构逻辑。在宋江阵仪式展演场域中,个人的自我认同主要源自于个体需求而产生,并在族群内部以及族际之间形成社会影响;而我国台湾同胞的自我认同还包括对自我中华民族子民身份认同成分。宋江阵仪式文化中的族群认同有根基性的,主要源自本族群先人所参与宋江阵展演的历史文化;也有情境性的,将宋江阵文化建构成为本族群的文化组成部分,这种情境性以我国台湾同胞的移民特质得以彰显;在某种场域中,这种“原生性”和“情境性”所形成的族群认同是交替互补的格局。在中华民族这种场域中,宋江阵作为一种“惯习”,往往通过其特殊的历史记忆来烘托这种场域,并勾勒乡土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思绪。当自我认同得以实现时,才有可能凝聚成族群认同,最后思考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反过来影响族群认同的形成或自我认同的形塑;以自我认同为中心,可直接上升到族群认同,或者上升到中华民族认同的层面;然而,中华民族认同同样也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型构。
肖燕飞[3](2013)在《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社会规律是否可以等同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何以存在?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惑西方历史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将社会发展规律深深植根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以深邃无比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哲学视角转换,创立了崭新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本文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视角,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进行系统分析与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作为本文的引言,主要分析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难点和分析方法。在本文中,我主要采取了文本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比较分析法重点探讨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特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鲜花不可能长在岩石上,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诞生并没有偏离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马克思正是因为有他的先驱者、前辈们所提供的丰富思想的滋养才孕育出思想之花。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予以考察。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的论着、文本讲他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但是在他的经典文本中都蕴含了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来挖掘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发展的脉络,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是如何萌芽、形成、发展与完善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思想。尽管马克思没有将社会发展规律列为一个问题进行专门阐述,但在他的文本中却可以散见他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思想。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本文考察的角度主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性: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等特点,分析这些共性在社会发展规律上具有与自然规律哪些不同的表现和作用形式。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隐藏于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内在必然联系。本文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角度,紧紧抓住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来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进入深入挖掘与系统分析,进而探讨社会发展规律是如何孕育于作用于、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第五部分总结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特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不同于社会发展无规律论、唯心主义规律论、机械唯物主义规律论,它是以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思想,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实践性。第六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的探讨,以寻求其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价值。附录部分主要是探讨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启示。自从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产生以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学者对其产生了质疑、非议和攻击,其中尤以英国学者波普最具有代表性。本部分运用比较分析法评析波普等历史非决定论者对马克思的诘难,以凸显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张世元[4](2009)在《试论网络时代的阅读教学》文中研究指明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裂变。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从正反两个方面冲击着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语文是一个有很深文化积淀的有优秀传统的学科,但在信息社会里它不可能固步自封。所以,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阅读,让其更好地为阅读教学服务,将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充满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力求深入思考网络时代语文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客观分析网络阅读的优势以及弊端,科学评价网络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探索如何充分发挥网络阅读的优势,规避网络阅读的弊端。探讨网络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分析阅读者应具备的素质,学校、家庭、网络管理者和社会在这场变革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阅读教学设计,构建学生学会阅读的学习体系,建立开放多维的评价体系。对网络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利用和改进网络阅读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使语文阅读教学与网络顺利对接与融合,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飞速发展。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为什么和怎样进行网络时代的阅读教学的研究。关键是要通过文章的论述,确定其研究价值及实践价值。
叶明华[5](2007)在《作为一种范式的民生新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开播,如果以此作为民生新闻正式亮相的标志的话,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5个春秋。在这5年里,民生新闻经历了崛起、繁荣、混乱再到复兴等曲折的考验。梳理其发展历程,笔者发现:对于“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否必然发展成公共新闻?”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业界和学界尚未形成共识,导致民生新闻陷入了实践的误区,影响了民生新闻探索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民生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公共新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引入科学社会学领域的“范式”理论,对民生新闻进行了重新界定:“民生新闻是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四者有机统一所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引入范式理论对民生新闻进行概括,可以使民生新闻的实践和研究更为精确与合理,为其操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其次,本文通过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这两种新闻范式的内涵特征、历史背景、发展现状、长处与不足进行详细梳理,论证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是在不同的国情和媒介生态环境下发展起来两种不同的新闻传播范式,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不足,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而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最后,在理顺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这两种范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新时期,我国的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向何处去?”的问题,以求为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提供创新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预测。
石秋仙[6](2005)在《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文中指出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从传统文化审美心理的分析入手对早期中国电影(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作了本体研究,试图从其对电影通俗性、大众化、娱乐性的本性的重视中找到一些有利于当代电影健康发展的东西。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小说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分析从1905—1931年的通俗小说对电影的影响现代通俗小说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本性——娱乐性——的强调,作品适合大众欣赏口味与审美心理,受到大众的欢迎;而新文学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的“启蒙”,更加重视电影的功利性及社会教化功能。 本文之所以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研究,是因为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是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大众文艺的文化承载性,来自于长期的道德教化所形成的已经取得老百姓认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了下层社会最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 除了深层的民族文化基因的影响之外,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外在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大都市市民的需求,其次是报刊、印刷业的发展及稿酬制的确立,第三是江浙两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才子为通俗文学和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人才基础,第四是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论文分四章,前两章分析了爱情片和武侠片两类通俗小说影响下的电影创作概况及大众接受的内在的文化心理;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先从三十年代以前的言情小说影响下的爱情片发展脉络做出了概括论述,再进行文化心理方面原因的探究。爱情片则是从通俗文艺的纪录性改编开始的,其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天一”影片公司始倡的“稗史片”,除了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名着等大量取材拍片之外,还改编拍摄了鸳蝴派作家如徐枕亚、周瘦鹃、朱瘦菊、包天笑等人的作品。而明星、神州、长城三大影片公司则多取材社会现实生活,拍摄了许多涉及妇女、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领域的社会问题剧。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科学、民主等新文学主
王阶[7](2000)在《选择缘自机遇 成绩有赖良师》文中认为
二、选择缘自机遇 成绩有赖良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择缘自机遇 成绩有赖良师(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闽台宋江阵的仪式、象征与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闽台乡土体育研究 |
二、闽台乡土体育研究现状的反思 |
三、闽台乡土体育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理论背景 |
一、族群理论 |
二、移民理论 |
三、仪式理论 |
四、模仿理论 |
第一章 钩沉索隐:闽台宋江阵仪式文化 |
第一节 闽台宋江阵源起记忆 |
一、“宋江阵”之词的呈现 |
二、宋江阵的记忆与解构 |
第二节 闽台宋江阵器物与信仰文化 |
一、福建宋江阵的器物与信仰文化 |
二、台湾宋江阵的器物与信仰文化 |
第三节 闽台宋江阵仪式过程 |
一、福建宋江阵仪式 |
二、台湾宋江阵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发展历程:闽台宋江阵的历史记忆 |
第一节 福建宋江阵 |
一、近代福建宋江阵(1840-1949)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期间的福建宋江阵(1949-1976) |
三、改革开放后的福建宋江阵(1978至今) |
第二节 台湾宋江阵 |
一、日据时期的台湾宋江阵(1895-1945) |
二、戒严时期的台湾宋江阵(1949-1987) |
三、解严后的台湾宋江阵(1987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象征之林:闽台宋江阵的文化表达 |
第一节 宋江阵仪式的象征文化 |
一、仪式内容象征 |
二、仪式过程象征 |
第二节 宋江阵仪式中器物的象征寓意 |
一、兵器文化象征 |
二、道具文化象征 |
第三节 宋江阵仪式展演场域中的象征 |
一、宗教仪式中的象征 |
二、宗族仪式中的象征 |
三、节日庆典中的象征 |
第四节 人物模仿中的身体文化象征 |
一、人物模仿的象征 |
二、肢体展演模仿的象征 |
三、模仿欲望的解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勾勒认同:闽台宋江阵的历史心性 |
第一节 自我认同:身体运动的工具基础 |
一、自我认同的历史心性 |
二、仪式中自我认同的身体表征 |
三、仪式前后自我认同的结构与反结构 |
第二节 族群认同:仪式展演的本源回归 |
一、根基论:族群认同的逻辑起点 |
二、情境论:族群认同的工具理性 |
三、根基论与情境论互融:族群认同的移转 |
第三节 中华民族:仪式中想象的共同体 |
一、从仪式中审视想象的共同体 |
二、从族群的血缘认知中华民族认同 |
三、从文化的同源表达中华民族认同 |
第四节 自我、族群、国家互构:仪式展演的隐喻 |
一、从自我认同到族群认同 |
二、从自我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 |
三、从族群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 |
四、中华民族、族群、自我认同的互动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有利于更好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
1.1.2 有利于澄清理论界的种种误解 |
1.1.3 有利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理解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重难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难点 |
1.3.3 研究方法 |
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
2.1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
2.1.2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及基本矛盾的暴露 |
2.1.3 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
2.1.4 唯心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观在历史上的统治地位 |
2.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思想渊源 |
2.2.1 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
2.2.2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
2.2.3 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
2.2.4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
2.2.5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
2.2.6 实证主义者的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
3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历史脉络 |
3.1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萌芽时期 |
3.1.1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迈向尘世生活的第一步 |
3.1.2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物质利益上的初步突破 |
3.1.3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的初步产生 |
3.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 |
3.2.1 生产决定社会生活观点的基本形成 |
3.2.2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阐述及公开问世 |
3.2.3 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经典阐述 |
3.3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
3.3.1 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经济学论证 |
3.3.2 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的深化与具体化 |
3.3.3 对史前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 |
4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社会发展规律概念界定 |
4.1.1 规律及其类型、特征 |
4.1.2 规律与趋势、社会与历史 |
4.1.3 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层次 |
4.2 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
4.2.1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
4.2.2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必然性 |
4.2.3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复性 |
4.2.4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主体性 |
4.3 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成、作用与实现 |
4.3.1 社会发展规律孕育于、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 |
4.3.2 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机制 |
5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主要特征 |
5.1 社会发展规律之争 |
5.1.1 社会发展有规律论与社会发展无规律论的对立 |
5.1.2 唯物主义规律论与唯心主义规律论的对立 |
5.1.3 机械唯物主义规律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规律论的对立 |
5.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四位一体”性 |
5.2.1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具有唯物性 |
5.2.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具有辩证性 |
5.2.3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具有历史性 |
5.2.4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具有实践性 |
6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 |
6.1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理论地位 |
6.1.1 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
6.1.2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
6.1.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
6.2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实践意义 |
6.2.1 解开了人类社会发展之谜 |
6.2.2 回应当代社会思潮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攻击,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
6.2.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要价值 |
6.2.4 对推进中国科学发展、合理发展的巨大指导意义 |
附录:评波普等历史非决定论者对马克思的诘难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试论网络时代的阅读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及文献综述 |
一、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四、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时代的阅读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一节 网络催生网络文化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影响学生 |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新挑战:如何融合网络阅读 |
第二章 网络阅读的含义与特征 |
第一节 网络阅读的含义 |
第二节 网络阅读的优势 |
第三节 网络阅读的弊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的阅读教学对网络阅读的利用与改进 |
第一节 以包容的态度接纳网络阅读 |
第二节 确立网络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新地位 |
第三节 发扬网络阅读的优势 |
第四节 改进网络阅读的弊端 |
第五节 变革阅读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作为一种范式的民生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民生新闻的定义之争以及范式的界定 |
1.1 现有的民生新闻定义及其误区 |
1.1.1 广义说 |
1.1.2 狭义说 |
误区 |
1.1.3 体裁说 |
1.1.4 态度说 |
1.1.5 思潮说 |
1.1.6 流派说 |
困惑 |
1.2 “民生新闻: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 |
1.2.1 何谓“范式” |
1.2.2 构成范式的必要条件及其应用 |
1.2.3 新闻学领域的范式 |
1.2.4 民生新闻范式特殊内涵 |
1.2.5 使用范式来界定民生新闻的优势 |
2.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 |
2.1 关注民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2.1.1 民生的由来 |
2.1.2 民生的追求历程 |
2.2 民生新闻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
2.2.1 民生新闻的孕育过程 |
2.2.2 民生新闻的真正形成 |
2.2.3 民生新闻对社会新闻的超越 |
2.2.4 民生新闻出现的不良趋势 |
3. 公共新闻范式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 公共新闻:尚未完成的定义 |
3.1.1 国外学者对公共新闻定义的论述 |
3.1.2 国内学者对公共新闻的考究 |
3.2 公共新闻的诉求 |
3.2.1 公众 |
3.2.2 参与者 |
3.3 公共新闻运动出现背景 |
3.4 美国公共新闻范式的操作模式 |
4. 民生新闻范式与公共新闻范式的对比 |
4.1 国内学者对“民生新闻是否会被公共新闻取代”的意见 |
4.1.1 认同派 |
4.1.2 反对派 |
4.1.3 怀疑派 |
4.2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范式的本质理念比较 |
4.3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范式内涵比较 |
4.3.1 题材选择对比 |
4.3.2 报道立场对比 |
4.3.3 价值取向对比 |
4.3.4 报道方式对比 |
小结 |
5. 新时期,我国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发展 |
5.1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发展的契机 |
5.1.1 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渐深入 |
5.1.2 我国的媒介改革也在逐步推进 |
5.1.3 转型期间复杂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5.2 正确对待公共新闻范式 |
5.2.1 正视美国公共新闻的争议 |
5.2.2 公共新闻范式的本土化实践 |
5.3 民生新闻范式发展的新趋势 |
5.3.1 关注“小民生”,更要关注“大民生” |
5.3.2 有广度,更要有深度 |
5.3.3 要参与,但不能够越权 |
5.3.4 要敢于标新立异,创新实践形式 |
结语 寻求民生新闻范式与公共新闻范式的两翼齐飞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早期爱情片 |
第一节 早期爱情题材的影片 |
第二节 早期爱情片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三节 早期爱情片的传统文化因素 |
第二章 早期武侠电影 |
第一节 早期武侠电影概论 |
第二节 早期武侠电影的价值 |
第三节 早期武侠电影的传统文化基因 |
第三章 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
第一节 文学对电影的影响 |
第二节 电影对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四、选择缘自机遇 成绩有赖良师(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2]闽台宋江阵的仪式、象征与认同研究[D]. 郭学松.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研究[D]. 肖燕飞. 武汉大学, 2013(07)
- [4]试论网络时代的阅读教学[D]. 张世元. 湖南师范大学, 2009(S1)
- [5]作为一种范式的民生新闻研究[D]. 叶明华. 暨南大学, 2007(02)
- [6]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 石秋仙. 山东大学, 2005(08)
- [7]选择缘自机遇 成绩有赖良师[J]. 王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