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 walk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

PCR walk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

一、PCR步行法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王灿洁[1](2018)在《白菜类蔬菜蜡质基因和红色基因的遗传克隆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普通白菜(Brassica rapa L.var.communis)和红菜薹(Brassica rapa L.var.purpurea)均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作为叶用和薹用蔬菜,其植物组织(叶片和薹茎)表皮蜡质性状是一种重要商品性状,挖掘控制蜡质的相关基因对其分子机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和理论价值。另外,红菜薹起源我国,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而植物中天然的花青素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抑制癌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开展红菜薹中花青素苷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基因克隆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综上所述,以普通白菜(青梗菜)和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普通白菜(青梗菜)和红菜薹的表皮蜡质性状、红菜薹的红色性状,开展3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基因克隆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对于促进白菜类蔬菜的品质育种,探究组织表皮蜡质和花青素合成代谢分子机理,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课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普通白菜(青梗菜)蜡质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分析;第二部分为红菜薹蜡质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分析;第三部分为红菜薹红色性状pur07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蜡质缺失体的表型分析和遗传规律分析无蜡质突变体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3S126和红菜薹3号均具有叶片和薹茎光亮的特点,同时叶片表面和薹茎表面的蜡质晶体缺失严重。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两个蜡质突变体的叶片和薹茎表面蜡质结晶显着减少。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两个突变体的薹茎片角质层厚度明显增厚,同时自交系13S126叶片的角质层厚度也有所增厚。生理实验表明两个蜡质突变体的细胞通透性都有所增高。GC-MS测定显示自交系13S126蜡质缺失成分包括烷烃类、醇类、脂肪酸类、酮类和蜡脂,而无蜡质红菜薹3号蜡质缺失成分主要是初级醇类。以无蜡质自交系13S126和有蜡质自交系13S106为亲本构建F1代和F2代,其中F1代群体叶面均覆盖有蜡质,F2代群体中有蜡质和无蜡质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推测自交系13S126蜡质缺失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2.普通白菜中蜡质基因Br CER1的同源克隆和群体验证在同源克隆技术基础上,克隆Br CER1基因,该基因是CER1的同源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发现Brcer1基因在无蜡质自交系13S126存在39-bp的序列丢失。同时,在一个F2群体(488个单株)中,根据丢失区域开发的基因特异引物显示与无蜡质性状单株共分离。因此将Br CER1基因作为控制自交系13S106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Br CER1基因的表达量在无蜡质自交系13S126下降。3.红菜薹中蜡质基因Br CER4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利用遗传方法成功将红菜薹3号无蜡质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标记M69和M87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272.3 kb,该定位区间内有两个与蜡质合成相关的基因,Bra011487和Bra011470。通过序列比对发现,CER4同源基因-Bra011470(Br CER4)在无蜡质红菜薹3号中存在39bp序列丢失,同时据此所开发的标记与无蜡质重组单株(34株)共分离。因此将Br CER4基因作为红菜薹中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4.Br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和转录本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实验对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在两个突变体中下降。同时对转录本序列的分析发现,Brcer1基因在无蜡质自交系13S126中有2个转录本,存在选择性剪切;而Brcer4基因在无蜡质红菜薹3号中也存在选择性剪切,有4个转录本。因此推测Brcer1基因和Brcer4基因中分别存在的39bp序列丢失引起m RNA的选择性剪切是导致普通白菜自交系13S126和红菜薹3号的无蜡质表型原因。5.Brcer1基因和Brcer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红菜薹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在Brcer1基因和Brcer4基因中39bp序列丢失区域分别开发基因特异标记Gene-s1和Gene-s4对无蜡质普通白菜和无蜡质红菜薹种质资源的扩增表明,Brcer1基因只控制一部分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无蜡质表型,而Brcer4基因只控制本研究中收集的红菜薹自交系的无蜡质表型。6.逆境条件下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对有蜡质普通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3S106和有蜡质红菜薹D×W进行干旱、冷害和盐害处理,结果表明在Br CER1基因和Br CER4基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表达量的变化也不尽相同。在干旱处理下下,普通白菜中Br CER1基因表达量在处理后24h最高,而红菜薹中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是在处理后的48h;在冷害处理下,普通白菜中Br CER1基因在处理后6h达到最高表达量,而红菜薹中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是在处理后12h;在盐害处理条件下,普通白菜中Br CER1基因表达量最高也是在处理后的6h,而红菜薹中Br CER4基因的表达量则是在处理后24h;7.红菜薹中红色基因pur07的精细定位和相关分析在前人对红色基因pur07初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分析,将存在序列差异的Bra004162作为候选基因,该基因与MYB90同源。在红色植株的启动子区域存在5,409bp的序列插入,同时在第三个外显子上存在一个碱基的替换(G替换为A)引起一个氨基酸的改变(G变为D)。依据SNP差异开发的CAPS标记pur07-1显示与绿色性状(145株)共分离。此外pur07基因的表达量在红色植株中上调。56-4分离群体(F2:3代)中表型为深红(H)的红色植株中花青素含量大小依次为:薹茎>叶>蕾>角果;表型为浅红(M)的红色植株中花青素含量的大小依次为:茎>叶。其中深红(H)的薹茎含量最高,达到8.5mg/g,含量最低的部位是浅红(M)的叶,不足1mg/g。

方彦,杨刚,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曾秀存,李学才,董云[2](2016)在《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文中认为采用RACE技术从芸芥自交亲和系花药中克隆出果胶酸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基因,全长1 657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为1 371bp,编码45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51.179ku,等电点9.42。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与其他植物的PL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命名为EsPL。进化树分析表明,芸芥EsPL基因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的PL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sPL在芸芥开花后自交亲和系花药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自交不亲和系花药中表达量,该基因可能在芸芥自交亲和性状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方彦,孙万仓,武军艳,曾秀存,刘自刚,杨刚,杨宁宁[3](2014)在《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及表达分析》文中提出为分离和筛选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以芸芥自交亲和系(SC)和自交不亲和系(SI)开花前及开花后的花药和柱头为试材,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SI和SC开花前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共筛选得到了11条差异片段。差异表达基因包含木葡聚糖半乳糖基转移酶、DnaJ伴侣蛋白、果胶酸裂解酶家族蛋白、40S核糖体蛋白s19-1和假设蛋白等。木葡聚糖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在SC开花前柱头中表达量最大,其表达量是SI开花前柱头中的4.41倍;SC8假设蛋白基因在芸芥SC开花后花药中表达量最大,是SI开花后花药中的23.98倍。初步推测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在芸芥SI和SC性状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牛妍[4](2014)在《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人工渗入白菜型油菜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的有利性状转移到白菜型油菜中,创造新型白菜型油菜,以期拓宽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基础,为白菜型油菜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和材料。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芥菜型油菜作母本、白菜型油菜作父本的正交组合较易获得杂交种子, F1植株染色体组成为AAB,2n=28,植株表型偏芥菜型,具有明显的营养生长优势,花粉几乎完全不育。芥白杂种后代变异广泛,出现自交亲和植株和黄籽植株,且获得的自交亲和性状和黄籽性状是可遗传的。2.通过对芥白种间杂交后代群体进行形态学调查、花粉可染性观察和细胞学观察等,BC1F3群体已经获得124份导入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的新型白菜型油菜材料。由于导入芥菜型油菜遗传片段程度的不同,新型白菜型油菜(AA,2n=20)形态学上具有较大差异,育性已经恢复,花粉可染率均大于80%,结实率高,染色体水平已经达到稳定状态。3.利用GISH技术对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的回交群体进行分析,共获得3个AA-B附加系和7个代换系,一方面增加了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为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育种材料,另一方面利用这些材料可以进一步研究A和B染色体组的起源和进化规律。4.为研究新型白菜型油菜的基因组变异,利用AFLP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芥白杂种后代已经稳定遗传的BC1F4群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芥菜型油菜的部分A组染色体片段导入新型白菜型油菜外,部分芥菜型油菜的B组染色体片段也导入到新型白菜型油菜。5.18份新型白菜型材料经田间性状考察后,发现4份特早熟材料和3份高产材料,可以直接作为育种原材料,选育适合青藏高原地区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

李开祥[5](2014)在《用于配制综合杂交种的三个恢复系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3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1个特早熟甘蓝型不育系以及1个具有紫色心叶性状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利用SSR标记构建3个恢复系及其杂交F1代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了3个恢复系的异交率;用苯胺蓝荧光染色法观察3个恢复系花粉管在柱头表面及花柱中的生长情况,探究了3个恢复系的杂交和自交亲和性强弱,并用具有紫色心叶性状的甘蓝型油菜作为共用父本进行混合授粉作以印证;分析了(不育系×恢复系)F1与(恢复系×恢复系)F1之间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和杂种表现的强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3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指纹图谱,筛选出这3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共显性SSR标记,测定了这3个恢复系的异交率。结果表明,恢复系材料4395、3509、4152的异交率分别为46.02%、33.32%、18.12%,在p<0.01时呈极显着差异,说明3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异交率差异明显,为确定3个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在综合杂交种中比例高低提供依据。2.用苯胺蓝荧光染色法观察3个恢复系花粉管在柱头表面及花柱中的生长情况,探究了3个恢复系的杂交和自交亲和性强弱,并用具有紫色心叶性状的甘蓝型油菜作为共用父本进行混合授粉作以印证,结果表明恢复系材料4395作母本时杂交亲和性最高、恢复系材料3509次之、恢复系材料4152最低。其中恢复系材料4395作母本时杂交亲和性较自交高,恢复系材料3509作母本时杂交亲和性比自交亲和性高,恢复系材料4152作母本时杂交亲和性比自交亲和性低。混合授粉试验F1苗期特征的观察结果与花粉管观察结果一致。3.对6个组合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显示,3个恢复系与不育系S配制的组合以及3个恢复系相互杂交的组合(除4395×4152组合)杂种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明显,其中超亲优势17.03%~31.22%之间,中亲优势在18.17%~33.39%之间。4.对3个恢复系亲本、杂交组合和混合种的小区产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3个恢复系和不育系S配制的3个组合以及3个恢复系亲本相互杂交组合(除4395×4152组合)在小区产量上与它们的亲本存在显着差异,且杂种优势明显。5.结合恢复系的异交率、杂交亲和性以及它们配制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可知,恢复系4395是较恢复系3509、4152优良的优势亲本,其次是恢复系3509、最弱的是恢复系4152。在确定综合杂交种亲本比例时,恢复系4395的比例应当最高,其次是恢复系3509,最低的是恢复系4152。

高长斌[6](2013)在《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恢复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进化出的一种防止自交衰退、促进异交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遗传机制,在研究和应用两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自交不亲和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栽培的甘蓝型油菜(AACC)表现为自交亲和,但是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及其两个基本种白菜(AA)和甘蓝(CC)却是自交不亲和的。本研究以人工创建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S-1300’,自然存在的亲和甘蓝型油菜‘10-9-8400’和‘Westar’等为材料,通过遗传分析、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启动子序列分析、遗传转化、转录组测序等研究手段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不亲和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初步揭了示油菜自交亲和的原因,为研究油菜花粉-柱头互作的分子机理打下了基础。同时本研究还创建了鉴别S单倍型的分子标记体系,用于选育自交不亲和杂种,将提供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主要结果如下:1.cS-1300,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分析鉴定‘S-1300’和‘10-9-8400’的S单倍型组成发现,他们在C基因组上含有共同的S单倍型BnS-6,而A基因组不同,分别为BnS-1300和BnS-1。分析‘S-1300×10-9-8400’分离群体植株S位点基因型和表现型,证明‘S-1300’A基因组上的S单倍型BnS-1300决定其自交不亲和性,来源于BrS-60。2.同源序列法克隆’S-1300,A基因组S位点基因根据白菜BrS-60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S单倍型BnS-1300上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发现BnSP11-1300全长为378bp,包括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BrSP11-60具有100%的序列相似性。BnSRK-1300长度为7967bp,包含7个外显子与6个内含子,与BrSRK-60的CDS序列具有100%的相似性,但是在内含子1,内含子3与内含子5却分别有数个碱基的差异。BnSP11-1300与BnSRK-1300均只在花蕾中、而不在根、茎、叶和角果中表达,符合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表达特点。3.自交不亲和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克隆了恢复系‘10-9-8400’A基因组BnSRK-1的全长CDS序列和BnSP11-1全长序列。分析本研究得到的‘S-1300’和‘10-9-8400’以及本实验室已有的保持系’Bing409’S位点基因序列,开发分子标记。标记SRK1-1和SCR1-1只在恢复系‘10-9-8400’中扩增,标记SRK-1300只在自交不亲和系‘S-1300’中扩增,标记SCR7-2只在保持系‘Bing409’中扩增。优化PCR反应体系得到了两个多重PCR分子标记SRK-1300/SRK1-1及SRK-1300/SCR7-2。这些标记在91份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品系极其与‘S-1300’的杂种中得到了验证。4. BnSP11-1启动子区Helitron转座子的发现及进化分析发现油菜品系’Westar’A基因组上BnSP11-1基因启动子区的一个3.6kb长的片段为一个非自主的Helitron转座子,该转座子只出现在带有BnS-1的油菜中。通过比对其在转座过程中带入的基因组片段,我们在BrS-47的SPll基因下游发现了另一个Helitron转座子,但是在油菜的BnS-1上却没有这个转座子。由于BnS-1来源于BrS-47,同时两个转座子有相同的边界序列,相同的3’末端的茎环结构。我们推测在甘蓝型油菜的形成过程中,Helitron转座子的移动改变了油菜的授粉方式(由异花授粉变为常异花授粉),从而使该物种能保存下来并对油菜的进化产生重大影响。5. BnSP11-1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的鉴定去掉Helitron转座子的BnSPl1-1基因启动子能驱动GUS报告基因特异地在成熟花药中表达。进一步通过两轮的启动子缺失分析,发现BnSP11-1基因启动子有多个顺式元件协同作用控制着SP11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顺式元件被发现位于-227bp到-217bp (5’-TTCTAGGGAT-3’)的区域。6.基因BnSP11-1的功能互补分析通过转基因手段将功能完整的BrSP11-47基因导入到油菜品系’Westar’中,得到了自交不亲和的甘蓝型油菜。授粉实验表明,野生型’Westar’的柱头能接受自身的花粉,但拒绝转基因材料的花粉。这些结果再次证明了SP11基因失活导致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7.柱头亲和/不亲和反应的RNA-seq分析利用野生型’Westar’柱头针对自身花粉与转基因花粉的不同授粉特性,提取授以不同花粉柱头的RNA,对柱头亲和和不亲和反应进行RNA-seq分析。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析,发现亲和反应可能比不亲和反应更复杂。亲和反应与不亲和反应有一些共同的信号传导路径,同时比较了转录因子,蛋白激酶及泛素化相关的基因在亲和反应与不亲和反应中的分布,并探讨了一些可能起作用的信号路径。

牛妍,赵志刚,余青兰[7](2013)在《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自交亲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获得自交亲和的白菜型油菜材料,利用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状导入白菜型油菜,并揭示杂种后代自交亲和性状的渗入过程和状态。芥白杂种后代BC1F1群体的自交亲和指数介于0.050.88,群体自交不亲和,而BC1F2和BC2F1群体自交亲和指数最高达到14.33,自交亲和的植株分别占35.5%和22.2%。对BC1F2和BC2F1植株自交亲和性状分离进行统计和测验分析,表明白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状可能是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BC1F3和BC2F2群体中自交亲和植株显着增多,分别占75.3%和87.5%。对BC1F2代和BC1F3代植株花粉管萌发观察和自交亲和指数比较均表明,芥白杂种后代植株获得的自交亲和性状是可遗传的。

富贵[8](2013)在《利用大黄油菜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0、S1世代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蓝型油菜是由天然芸苔属基本种甘蓝(Brassica oleracea,2n=18, CC)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2n=20, AA)或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2n=20, AA)经天然杂交和染色体自然加倍进化而来,为一个双二倍体(2n=38,AACC)。其起源于欧洲,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遗传基础非常狭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可以有效的拓宽现有甘蓝型油菜资源。芸薹属异源多倍体的进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是研究异源多倍化早期分子机制的理想材料,因为用于合成多倍体的二倍体是已知的,便于人们对合成种和亲本材料进行基因组合和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所人工合成的一批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在形态学、千粒重、自交亲和性、细胞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等多个方面对其做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合成的所有甘蓝型油菜在形态上偏像父本甘蓝,开白花,叶色、花瓣大小、形状介于双亲之间。生育期介于120-140天之间。SSR分子标记和细胞学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为真杂种。2.在不同亲本组合S0后代中发现了23株大粒植株,其中大黄油菜×中迟芥蓝杂交后代S0平均千粒重最高为7.453g,显着高于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油14号和大黄油菜。最低的为大黄油菜×叶牡丹(5.482g),亦显着高于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油14号。在S1代中,大黄油菜×黄花芥蓝组合的平均千粒重最高,为7.145g,大黄油菜×中迟芥蓝组合的平均千粒重最小,为6.077g。四个组合除大黄油菜×中迟芥蓝外,三个组合S1平均千粒重显着高于青油14号,其中大黄油菜×黄花芥蓝、大黄油菜×中花芥蓝S1世代平均千粒重极显着高于青油14号。3.对A、B、C、D四个不同亲本杂交组合S1代共183个不同单株自交亲和指数大小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单株自交亲和指数之间存在广泛变异,自交亲和指数最小的为0,最大的为8.294。183个单株自交亲和指数按大小可分为3类,亲和指数小于1的单株总共有55株,占总株数的30%;介于1至3.0之间的75株,占总株数的49%,亲和指数大于等于3的总共53株,占总株数的21%。不同组合内S1自交亲和指数比较发现,同一组合S1个体之间变异广泛。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单倍体所有终变期花粉母细胞都有二价体形成,其中一些细胞包含三价体和四价体,后期Ⅰ染色体的分离比主要是9/10、8/11、7/12。加倍后植株花粉母细胞终变期观察到了19个二价体,后期I染色体主要呈19/19分离,未见到染色体落后现象。四个杂交组合S1花粉平均育性在82.24%―87.35%之间,同一株系S0和S12个不同世代花粉育性除F10为74%,其余植株均在80%以上,同一株系不同世代花粉育性不存在显着差异。5.以A组合(大黄油菜×中花芥蓝)S0世代、B组合(大黄油菜×中迟芥蓝)S0和S12个世代人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分别利用AFLP和MSAP技术检测了基因组变化及甲基化模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对引物在A组合S0扩增到523条带,其中4对引物扩增出9条变异带,变异带包括7条亲本缺失带和2条新增带,分别占S0总条带的1.33%和0.38%;45对引物在B组合双亲植株扩增到1093条带,只有一对引物检测到一条父本带型在所有S0植株中缺失,约占S0总条带的0.09%;在B9子代F19-1―F19-16总共扩增得到1092条带,变异带有10条,占总条带的0.915%,其中包括9条缺失带和一条新增带,9条缺失带全部位于C基因组。MSAP检测发现,B组合S0植株中有3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全部位于A基因组,甲基化模式改变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1.37%。研究还发现B组合S0世代一个植株出现可遗传的花色变异,推测该表型变异与B组合人工甘蓝型油菜中C基因组变异有关。

范惠玲,白生文,张芬琴,肖占文,陈修斌,孙万仓[9](2012)在《芸芥自交亲和性的遗传及自交亲和基因mRNA差异显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8份芸芥自交亲和系与4份芸芥自交不亲和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和反交方式共组配了18个不同的杂交组合,调查了F1群体的自交亲和性与否,及1 424株F2群体和626株BC1群体的性状分离情况。同时,还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了芸芥自交亲和基因的表达器官,分离、筛选了与自交亲和性相关的特异基因片段。结果表明:芸芥自交亲和性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而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简单隐性遗传性状;芸芥自交亲和基因的表达不属于组成性表达,而属于组织特异性表达;在芸芥自交亲和系的柱头cDNA扩增中共得到3条差异cDNA片段,其与芸芥自交亲和基因有密切关系。

安雯,曹阳,李俞涛,潘凤荣,肖敏,郑玮,侯义龙[10](2009)在《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自交不亲和性主要是由S位点多个等位基因决定的,目前已鉴定出大量S基因,且不亲和反应涉及到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一系列复杂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机制、与不亲和性有关的部分蛋白、对自交不亲和的鉴定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PCR步行法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R步行法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1)白菜类蔬菜蜡质基因和红色基因的遗传克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蜡质研究进展
        1.2.1 蜡质的组成和生物功能
        1.2.2 蜡质的合成和转运
        1.2.3 环境对蜡质合成的影响
        1.2.4 调控蜡质合成基因的研究
        1.2.5 拟南芥蜡质相关基因的研究
        1.2.6 芸薹属作物无蜡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1.3 花青素研究进展
        1.3.1 花青素的组成和生物功能
        1.3.2 花青素合成代谢研究
        1.3.3 花青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基因
        1.3.4 影响花青素积累的因素
        1.3.5 芸薹属作物中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1.4 植物中数量性状研究方法
        1.4.1 数量性状的特点
        1.4.2 连锁分析
        1.4.3 关联分析
    1.5 同源克隆法
    1.6 图位克隆法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普通白菜蜡质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两个亲本表型观察
        2.1.3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
        2.1.4 叶片表面蜡质组分的测定和分析
        2.1.5 离体失水率和叶绿素浸出率分析
        2.1.6 BrCER1基因克隆和群体验证
        2.1.7 BrCER1基因在亲本中的表达量和转录本分析
        2.1.8 BrCER1基因与普通白菜中蜡质性状的关系
        2.1.9 BrCE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10 BrCER1基因在逆境下表达量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蜡质突变体遗传分析
        2.2.2 两个亲本表型观察
        2.2.3 无蜡质突变体表面蜡质的细胞学特征
        2.2.4 无蜡质突变体蜡质成分的测定
        2.2.5 无蜡质突变体的生理特征
        2.2.6 同源克隆法克隆BrCER1基因和群体验证
        2.2.7 BrCER1基因在亲本中的表达量和转录本分析
        2.2.8 BrCER1基因与普通白菜中蜡质性状的关系
        2.2.9 BrCER1基因的进化分析
        2.2.10 BrCER1基因在逆境下表达量的变化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红菜薹蜡质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功能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种植
        3.1.2 突变体表型观察
        3.1.3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
        3.1.4 茎表面蜡质组分的测定和分析
        3.1.5 叶片离体失水率和叶片叶绿素浸出率分析
        3.1.6 BrCER4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3.1.7 BrCER4基因在亲本中的表达量和转录本分析
        3.1.8 BrCER4基因与红菜薹中蜡质性状的关系
        3.1.9 BrCER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0 BrCER4基因在逆境下表达量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3.2.2 突变体表面蜡质的细胞学特征
        3.2.3 突变体蜡质成分的测定
        3.2.4 突变体的渗透性变化
        3.2.5 BrCER4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3.2.6 BrCER4基因在亲本中的表达量和转录本分析
        3.2.7 BrCER4基因与红菜薹中蜡质性状的关系
        3.2.8 BrCER4基因的进化分析
        3.2.9 BrCER4基因在逆境下表达量的变化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红菜薹红色基因pur07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和种植
        4.1.2 突变体pur07表型观察
        4.1.3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4.1.4 pur07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4.1.5 pur07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4.1.6 pur07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4.2 结果
        4.2.1 单基因分离群体中pur07表型特征
        4.2.2 花青素含量分析
        4.2.3 多态性标记开发和pur07基因的精细定位
        4.2.4 pur07基因序列的表达量分析
        4.2.5 pur07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植物总RNA提取及反转录程序
附录二:第二章节中所用的分子标记引物
附录三:第三章节中所用的分子标记引物
附录四:第四章节中所用的分子标记引物
附录五:登录基因信息
附录六:BrCER1基因在13S106和13S126中的cDNA序列和氨基酸信息
附录七:BrCER4基因在WT和glossy中的cDNA序列和氨基酸信息
附录八:红色植株中启动子区域5,409bp插入序列信息
附录九:pur07基因在红色、绿色植株中的DNA序列和氨基酸信息
附录十: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2)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酶、试剂盒和主要化学试剂
    1.2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1.3 RACE
        1.3.1引物设计
        1.3.2 EsPL基因5′端序列的获得
        1.3.3 EsPL基因3′端序列的获得
        1.3.4全长cDNA序列的拼接、编码区(CDS)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4 芸芥EsPL基因编码蛋白质功能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芸芥EsPL基因的RACE分析
    2.2 全长cDNA序列的拼接与编码区(CDS)片段的获得
    2.3 芸芥EsPL基因预测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芸芥EsPL基因编码蛋白的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
    2.5 果胶酸裂解酶基因在芸芥SI和SC开花前后的表达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总RNA提取和检测
    1.3 第一链c DNA的合成
    1.4 mRNA差异显示PCR
    1.5 差异条带的回收及二次扩增
    1.6 差异显示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1.7 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分析
    1.8 差异基因的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mRNA差异显示
    2.2 差异片段二次扩增
    2.3 差异带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4 差异基因在SI和SC中的表达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人工渗入白菜型油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芸薹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1.2 远缘杂交研究进展及应用
        1.2.1 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2.2 远缘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的应用
    1.3 植物远缘杂种后代的主要研究方法
        1.3.1 细胞学鉴定
        1.3.2 分子标记技术
        1.3.3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1.4 植物异染色体系的创建及利用
        1.4.1 异附加系
        1.4.2 异代换系
        1.4.3 易位系
    1.5 油菜自交亲和的遗传研究
        1.5.1 油菜自交不亲和的类型
        1.5.2 油菜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制
        1.5.3 克服自交不亲和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第2章 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种遗传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杂种 F1的获得及遗传分析
        2.3.2 芥白杂种后代植株形态学分析
        2.3.3 花粉育性的变异分析
        2.3.4 芥白杂种后代细胞学研究
    2.4 讨论
        2.4.1 正反交组合的差异
        2.4.2 芥白杂交后代广泛分离
        2.4.3 芥白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
第3章 芥菜型油菜优良性状导入白菜型油菜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自交亲和性状的渗入
        3.3.2 黄籽材料的获得
        3.3.3 新型白菜型油菜的细胞学及形态学
    3.4 讨论
        3.4.1 渗入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的新型白菜型油菜变异丰富
        3.4.2 自交亲和材料的遗传机制及利用前景
        3.4.3 黄籽材料的获得及意义
第4章 芥白杂种后代 GISH 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杂种 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原位杂交分析
        4.3.2 BC1F1植株原位杂交分析
        4.3.3 BC1F2群体 GISH 分析
    4.4 讨论
        4.4.1 GISH 在减数分裂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4.4.2 A 与 B 基因组的部分同源配对
        4.4.3 异附加系和代换系材料的获得及利用价值
第5章 新型白菜型油菜基因组水平变异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AFLP 及 SSR 多态性分析
        5.3.2 芥菜型油菜 A 基因组的渗入
        5.3.3 新型白菜型油菜中外源染色体的渗入情况
        5.3.4 聚类分析
        5.3.5 主成分分析
    5.4 讨论
        5.4.1 新型白菜型油菜外源遗传物质的渗入
        5.4.2 新型白菜型油菜的育种利用价值
第6章 新型白菜型油菜的农艺性状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新型白菜型油菜性状的变异
        6.3.2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6.3.3 主成分分析
        6.3.4 方差分析
    6.4 讨论
        6.4.1 新型白菜型油菜的性状表现
        6.4.2 新型白菜型油菜在油菜育种的价值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5)用于配制综合杂交种的三个恢复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菜杂种优势和利用
        1.2.2 油菜综合杂交种的研究概况
        1.2.3 异交率的研究
        1.2.4 油菜亲和性研究
第二章 3 个恢复系异交率的测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引物筛选
        2.3.2 指纹图谱的构建
        2.3.3 异交率的测定
    2.4 讨论
        2.4.1 分子标记在异交率测定中的应用
        2.4.2 亲本基因型对异交率的影响
        2.4.3 各材料异交率的分析
第三章 3 个恢复系杂交和自交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差异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恢复系材料 3509 作母本自交和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荧光观察
        3.3.2 恢复系材料 4152 作母本自交和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荧光观察
        3.3.3 恢复系材料 4395 作母本自交和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荧光观察
        3.3.4 混合授粉后杂种紫色心叶性状观察
    3.4 讨论
        3.4.1 杂交亲和性和异交率
        3.4.2 混合授粉实验分析
第四章 3 个恢复系杂种优势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初花期、成熟期调查
        4.3.2 考种结果
        4.3.3 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4.3.4 小区产量的方差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6)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恢复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自交不亲和性概述
    1.2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
        1.2.1 自交不亲和识别基因的鉴定
        1.2.2 S单倍型及其显隐性关系
        1.2.3 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机制
    1.3 以拟南芥作模式的自交不亲和研究
    1.4 十字花科植物中花粉-柱头的互作研究
    1.5 甘蓝型油菜中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和应用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载体和菌株
    2.2 研究方法
        2.2.1 油菜DNA提取
        2.2.2 PCR反应及片段的克隆,测序
        2.2.3 油菜各组织总RNA的抽提及检测
        2.2.4 RT-PCR及Real time-PCR
        2.2.5 表达载体构建
        2.2.6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遗传转化
        2.2.7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及阳性植株的筛选
        2.2.8 GUS分析
        2.2.9 花药半薄切片的制作
        2.2.10 自交不亲和表型鉴定
        2.2.11 花粉萌发观察
        2.2.12 S单倍型与S位点基因的命名
    2.3 数据分析
        2.3.1 遗传分析
        2.3.2 生物信息相关分析
    2.4 转录组测序
        2.4.1 cDNA文库构建和Solexa/Illumina测序
        2.4.2 RNA-seq数据处理
        2.4.3 DEGs(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与注释
3 结果
    3.1 自交不亲和系‘S-1300’的遗传特征
        3.1.1 自交不亲和系‘S-1300’与恢复系‘10-9-10-9-8400’中S单倍型的组成
        3.1.2 自交不亲和系‘S-1300’的遗传分析
        3.1.3 BnSP11-1300与BnSRK-1300基因的克隆
        3.1.4 BnSP11-1300与BnSRK-1300基因的表达分析
    3.2 自交不亲和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3.2.1 分析恢复系‘10-9-8400’中BnSRK-1与BnSP11-1基因的核酸序列
        3.2.2 建立自交不亲和分子标记体系
        3.2.3 调查父本的基因型及其与F_1表型的关系
    3.3 ‘10-9-8400’与‘Westar’自交亲和性的研究
        3.3.1 油菜中Helitron类转座子的发现及进化分析
        3.3.2 BnSP11-1基因启动子分析
        3.3.3 BnSP11-1基因的功能互补
    3.4 基于RNA-seq技术的亲和/不亲和分子机理初探
        3.4.1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4.2 差异表达基因的注释
        3.4.3 RNA-seq数据的验证
4 讨论
    4.1 ‘S-1300’的自交不亲和性
    4.2 芸薹属S单倍型互作及显隐性关系
    4.3 ‘S-1300’的遗传基础及在SI分子标记体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4.4 Helitrons在甘蓝型油菜的进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5 BnSP11-1基因启动子的顺式元件
    4.6 野生型‘Westar’柱头的授粉特性
    4.7 亲和/不亲和的花粉-柱头互作具有一些共同的信号传导路径
    4.8 亲和/不亲和授粉中一些可能的信号传导路径
    4.9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7)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自交亲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杂交方法
        1.2.2 自交亲和指数测定
        1.2.3 花粉管萌发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BC1F1植株自交亲和性分析
    2.2 BC1F2和BC2F1群体自交亲和性分析
        2.2.1 自交亲和指数
        2.2.2 花粉管萌发观察
    2.3 BC1F3和BC2F2群体自交亲和性分析
        2.3.1 自交亲和指数
        2.3.2 花粉管萌发观察
    2.4 BC1F2群体和BC1F3群体间自交亲和性的遗传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8)利用大黄油菜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0、S1世代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途径
    1.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
        1.2.1 芸薹属 ABC 基因组起源关系
        1.2.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PMCs)研究
    1.3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遗传变异研究
        1.3.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二倍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异
        1.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二倍化过程中表观遗传变异
        1.3.2.1 甲基化变异
        1.3.2.2 基因表达变异
    1.4 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技术
        1.4.1 SSR 标记
        1.4.2 AFLP 标记
        1.4.3 SRAP 标记
    1.5 油菜千粒重的研究
        1.5.1 千粒重的遗传与 QTL 定位研究
        1.5.2 环境对千粒重的影响
    1.6 油菜自交亲和性研究
        1.6.1 自交亲和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1.6.2 自交亲和性遗传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鉴定和形态学特征
    2.1 前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细胞学观察
        2.2.2.2 DNA 提取
        2.2.2.3 SSR 分子标记体系
        2.2.2.4 扩增产物的 PAGE 胶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形态学特征
        2.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鉴定
        2.3.2.1 细胞学鉴定
        2.3.2.2 SSR 分子标记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和自交亲和性研究
    3.1 前言
    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研究
        3.2.1 材料方法
        3.2.1.1 试验材料
        3.2.1.2 试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3.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S_0千粒重测定
        3.2.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S_1千粒重测定
        3.2.4 讨论
    3.3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性研究
        3.3.1 材料方法
        3.3.1.1 试验材料
        3.3.1.2 试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不同亲本组合 S1自交亲和性研究
        3.3.2.2 不同世代自交亲和指数比较
        3.3.3 讨论
        3.3.3.1 人工合成种不同植株自交亲和性变异广泛性
        3.3.3.2 自交亲和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3.3.3.3 人工合成自交不亲和甘蓝型油菜在杂交油菜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细胞遗传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0 试验材料
        4.2.1 试验方法
        4.2.1.1 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观察
        4.2.1.2 花粉活力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观察
        4.3.2 花粉育性
    4.4 讨论
        4.4.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
        4.4.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育性
第五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基因组变异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2.1 基因组 DNA 提取
        5.2.2.2 AFLP 分子标记体系
        5.2.2.3 MSAP 分子标记体系
        5.2.2.4 条带统计和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形态学变异
        5.3.2 A 组合基因组 AFLP 检测
        5.3.3 B 组合基因组 AFLP 检测
        5.3.4 B 组合 MSAP 分析
    5.4 讨论
        5.4.1 异源多倍化后基因组变化情况
        5.4.2 人工合成种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的基因组来源
        5.4.3 异源多倍化后的表型变异及可能原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9)芸芥自交亲和性的遗传及自交亲和基因mRNA差异显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引物序列
    1.3 实验方法
        1.3.1 芸芥自交亲和性遗传研究
        1.3.2 取样
        1.3.3 RNA提取及检测
        1.3.4 cDNA第一链合成
        1.3.5 DDRT-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芸芥自交亲和性的遗传特性
        2.1.1 芸芥F1群体自交亲和性表现
        2.1.2 芸芥F2群体自交亲和性表现
        2.1.3 芸芥BC1群体自交亲和性表现
    2.2 芸芥柱头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2.3 反转录cDNA质量检测结果
    2.4 芸芥自交亲和基因表达器官研究
        2.4.1 芸芥不同生育期根和茎中mRNA差异显示结果
        2.4.2 芸芥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初花期花瓣中mRNA差异显示结果
        2.4.3 芸芥柱头mRNA差异显示结果
    2.5 芸芥自交亲和性相关基因的特异cDNA片段研究
        2.5.1 芸芥SC与SI开花前柱头mRNA差异显示结果
        2.5.2 芸芥SC与SI开花当天和开花后柱头mRNA差异显示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3.1 芸芥自交亲和性与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性状
    3.2 芸芥自交亲和基因的表达属于组织特异性表达
    3.3 与芸芥自交亲和性相关的cDNA片段

(10)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SI机制
    1.1 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机制
    1.2 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机制
2 自交不亲和性相关蛋白
    2.1 S糖蛋白
    2.2 SRK底物蛋白ARC1、硫氧还蛋白THL1和THL2
    2.3 HT蛋白
3 植物自交不亲和鉴定方法
    3.1 荧光测定法
    3.2 等电聚焦电泳测定法
    3.3 PCR法
4 植物自交不亲和基因分离与研究
5 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克服与应用
6 展望

四、PCR步行法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菜类蔬菜蜡质基因和红色基因的遗传克隆与分析[D]. 王灿洁.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2]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方彦,杨刚,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曾秀存,李学才,董云. 西北农业学报, 2016(03)
  • [3]芸芥自交亲和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及表达分析[J]. 方彦,孙万仓,武军艳,曾秀存,刘自刚,杨刚,杨宁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5)
  • [4]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人工渗入白菜型油菜的研究[D]. 牛妍. 青海大学, 2014(01)
  • [5]用于配制综合杂交种的三个恢复系评价[D]. 李开祥. 青海大学, 2014(01)
  • [6]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恢复机理研究及应用[D]. 高长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0)
  • [7]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自交亲和性研究[J]. 牛妍,赵志刚,余青兰. 河南农业科学, 2013(09)
  • [8]利用大黄油菜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S0、S1世代的遗传分析[D]. 富贵. 青海大学, 2013(01)
  • [9]芸芥自交亲和性的遗传及自交亲和基因mRNA差异显示分析[J]. 范惠玲,白生文,张芬琴,肖占文,陈修斌,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06)
  • [10]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雯,曹阳,李俞涛,潘凤荣,肖敏,郑玮,侯义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标签:;  ;  ;  ;  ;  

PCR walk克隆油菜自交不亲和基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