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民屯凹陷边台古潜山构造及储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19)在《辽河油田兴隆台古潜山裂隙分形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法国科学家数学家,曼德尔布罗特在研究海岸线长度时发现,维数可以不是整数,而是分数,进而提出了分形的概念。自然界中很多复杂问题,如地质学构造裂缝研究、河流的长度、生物生长模型等,都可以应用分形进行定量研究。兴隆台古潜山含油储层岩性复杂,主要是一套裂隙比较发育的黑云母片麻岩、混合岩以及穿切变质岩的闪长玢岩岩脉。含油底界较深,油藏较为集中,但是裂缝研究难度大。裂缝型油气藏的合理且高效开发研究是现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问题,而裂缝分布规律问题是主要制约研究的因素。随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分形理论的成熟与应用,对于非线性复杂科学的研究有了一个长足的进展。前人方面已经论证了兴隆台古潜山构造裂隙符合非线性规律,可以利用分形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不同尺度的分形研究再一次论证其可行性。由于不同岩性中的裂隙发育不同,本文针对兴7钻孔中黑云斜长片麻岩、岩浆岩侵入体和混合岩等不同岩性进行分形研究,利用盒子法,以2mm、4mm、5mm、8mm、10mm、16mm、20mm为尺度进行覆盖,计算出分维数和相关系数。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分维数为1.0778,R2=0.9997;混合岩分维数为0.9824,R2=0.999;闪长玢岩分维数为1.1965,R2=0.9894。相关系数平方接近于1,总体上符合分形的特征。从裂缝发育情况来看,黑云斜长片麻岩裂隙较为发育,分维数较大。这证明分维数也可以对裂缝的发育情况进行定量描述。区域尺度上,对兴隆台古潜山区域构造图进行分形研究,用0.2km、0.4km、0.5km、0.8km、1km、1.6km和2km尺度进行分维数计算,得出分维数为1.0476,R2=0.9949,。总体与钻孔尺度裂隙分形研究的结果一致。100倍镜下利用0.0005mm、0.001mm、0.00125mm、0.002mm、0.0025mm、0.004mm和0.005mm的格子进行覆盖,并计算出分维数,总体结果与区域和钻孔得出的结果相一致。通过以上统计分形研究发现,潜山裂缝分维数在0.96-1.3之间,R2均在0.99以上,分析性特征明显。分维数大小可以反映裂缝发育程度,分维数值越大,裂缝越发育,成藏可能性就越大。岩性储集层产油量的分形研究:0.97-0.99之间的储集层产油量较好;0.99-1.01的之间的储集层产油量中等,1.01之上的储集层产油量相比于前两者较差。
黄建红[2](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勘探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发现了25个中小型常规油气田。近年来,勘探家们加大对柴达木盆地基岩的勘探力度,同时,在多个油气田的基岩层系见不同程度的工业油气流。2011年在阿尔金山前东段钻探的东坪1井,在基岩3159-3182m试气层段,6mm油嘴日产气11×104m3。继东坪1井之后,甩开部署了东坪3井,在E31、E32、E1+2、基岩层系试气均发现工业气流,其中基岩1856-1870m试气层段,5mm油嘴日产气3.6×104m3,东坪1井、东坪3井高产气流的发现,证实东坪地区基岩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未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重要区带。基岩油气藏具有产量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多个地质时代均有分布,因此,对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必将是今后勘探家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现基岩油气藏,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至今并未发现整装油气藏,尤其是基岩气藏。东坪气藏的发现填补了国内无基岩整装气藏的历史,更为今后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的基底结晶。东坪地区的基岩储层岩性复杂、既有岩浆岩、又有变质岩;孔隙结构多样,具有裂缝溶蚀孔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对基岩油气藏有发现,但却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性、储层特征、基岩纵向内部结构、成藏条件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东坪地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侵入岩浆岩类,主要为发育在东坪3井区的花岗岩,块状结构,岩石的颜色多为杂色和浅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类为变质岩,主要为发育在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为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石的颜色多为深灰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各种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等)组成。(2)基岩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可以很好的识别和划分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层,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由上至下可分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四个结构层。其中,半风化层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位置;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基岩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古气候、上覆沉积环境、岩性、断裂构造及古地貌的控制。(3)基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既有基质孔隙,也有裂缝孔隙;既有溶蚀孔隙,也有溶蚀裂缝;既有溶蚀孔洞,也有溶蚀缝洞等多种类型,东坪地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基岩风化壳裂缝分为溶蚀裂缝、风化裂缝、片理裂缝和节理裂缝。基岩溶蚀孔隙主要有晶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高,易发生溶蚀,发育大量的晶肉溶孔,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半风化层溶蚀带顶部。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能好,溶孔和裂缝发育,占34.8%,Ⅱ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中等,溶孔和裂缝较发育,占56.5%,Ⅲ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较差,溶孔和裂缝不发育,分布相对较少,占8.7%。(4)提出了基岩气藏评价标准,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可划分s为I、II、III类,I类储层为好储层,裂缝-孔洞发育,岩性为片麻岩,基质孔隙度大于4%,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产量大于10×104m3;II类储层储层为中等储层,裂缝-孔洞较发育,岩性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基质孔隙度2-4%,主要分布在构造腰部,产量小于10×104m3;III类储层储层为较差储层,裂缝溶孔不发育,岩性为花岗岩,基质孔隙度1-2%,主要分布在构造边部有油气显示。研究区以II类为主,I类较少,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下部多为III类。(5)东坪气田为构造控制的裂缝型气藏,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一是东坪地区主要发育坪东和牛东侏罗系两大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气源岩;二是储层发育,半风化层是基岩最主要的储集层段,储层厚度较大,内部微孔、裂缝发育,渗透性较好,可形成高产气层;三是有良好的盖层,半风化层顶部的土壤层和残积层是直接盖层,路乐河组底砾岩之上沉积的近百米的含膏质泥岩层是区域性盖层;四是运移条件好,基岩气藏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坪东断层是东坪气藏最重要的输导体系,是沟通油源的桥梁,第三系地层底界的区域不整合面对油气向东坪构造运移聚集至关重要。(6)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认为东坪地区油气的运移特点是侏罗系烃源岩所生高成熟油气沿源岩断裂作垂向运移,然后沿不整合面作横向运移,首先在东坪1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然后再沿不整合面向东坪3井区调整运移,并在该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
黄丽晨[3](2018)在《安1-安97块太古界潜山油藏储层精细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充分挖掘老区潜力,有力地促进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在老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安1-安97块太古界潜山油藏储层进行综合研究,搞清油藏裂缝的发育情况,建立可靠的油藏地质模型,为油田剩余油研究、剩余油挖潜提供指导意义。本次油藏储层精细评价,利用现代地震、测井和油藏综合分析技术,首先通过潜山储层岩石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裂缝的发育情况,然后利用测井数据对裂缝进行解释,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建立油层和有效厚度的划分图版,最后利用地震数据对油藏裂缝进行精细、定量的三维空间描述,建立潜山裂缝模型,并进行储量计算。安1-安97块构造上位于大民屯凹陷的中央潜山带,西部与静北灰岩潜山相隔,南接大民屯凹陷的东胜堡古潜山,安1-安97潜山中主要发育三个方向的裂缝,即NE—NEE、NNW—NW及EW向,裂缝主要为张性、张剪性裂缝,以中高角度缝,特别是以高角度裂缝为主。潜山油藏油层的分布主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主要集中发育于构造高部位和断层比较发育的区域,尤其是裂缝发育程度高的区域相对集中。而裂缝的发育程度与岩性有很大的关系。裂缝主要发育在混合花岗岩、浅粒岩等暗色矿物含量少,性脆的地层中。安1-安97块潜山储层主要由宏观裂缝和微裂缝与晶间孔隙构成,由于方解石填充作用,宏观裂缝不发育,潜山储层性质较差,为低孔低渗透性储层。潜山油藏储层是以微裂缝及微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宏观裂缝系统起渗流作用。通过测井上岩性和储层识别,展开物性解释,最终完成安1-安97块潜山裂缝储层的综合评价,然后建立了潜山油藏地质模型,为以后潜山油藏的剩余油挖潜起到了指导作用。
梁琳[4](2015)在《大民屯凹陷变质岩潜山裂缝储层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裂缝型油气藏的油气产量占全世界油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国内近些年勘探发现的裂缝油气藏也越来越多。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裂缝型等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已逐渐成为我国各大油田的主攻方向。大民屯凹陷地区位于辽河盆地的北部,三维资料基本覆盖了整个大民屯凹陷,从钻探情况来看,研究区具有较高勘探和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是从地震属性基础理论知识出发,将裂缝预测的技术应用到大民屯凹陷潜山区块中,并以测井和地质两方面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岩石物性分析,了解其储层物性参数的关系,为地震正演模型的建立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研究地震方法对裂缝发育区的可识别性;并对地震属性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敏感属性,将分析结果与地质、钻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应用叠后相干体裂缝检测技术、蚂蚁追踪技术、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以及多属性神经网络等综合分析技术,对裂缝的有利发育区进行预测。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裂缝预测前,开展了裂缝段成像测井特征分析,利用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提高常规测井识别裂缝的精度。同时,通过特征曲线统计结合测井原理分析,总结不同角度裂缝测井(速度、密度、电阻率、伽马、中子)响应特征,筛选对于裂缝敏感的测井资料,建立裂缝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同时针对不同密度、不同发育级别的裂缝理想模型以及研究区实际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岩性、不同速度、不同裂缝级别等情况下叠后地震响应特征。论文在对地震属性进行简要分析后,有针对性的对目前较为常用的地震属性方法做了一些研究分析,进一步利用叠后相干体、蚂蚁体追踪技术、边缘检测技术对裂缝进行了预测研究。(1)相干体裂缝预测是对一定时窗内地震波形纵向和横向相似性的判别,揭示相对宏观的断裂信息;(2)用蚂蚁追踪进行了裂缝预测,在蚂蚁体属性上可见明显的裂缝分布,且裂缝倾角显示清晰,表现为高角度、近平行分布的特征;(3)利用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预测了裂缝发育区,针对实际工区的资料分析得出其小波边缘检测阈值分别为F1=0.012376及F2=0.137816,大于F2的为裂缝发育区;大于F1小于F2的为裂缝次发育区,小于F1为裂缝不发育区。(4)利用相关性和属性特征强度综合分析方法,优选出7种属性进行分析,并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了裂缝的主要发育部位。最后论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在本区变质岩裂缝预测方法研究方面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总结出了该区对裂缝有敏感响应的测井曲线,在裂缝发育区,双侧向电阻率曲线存在大的正差异,声波时差变化大;而在裂缝不发育处,双侧向曲线差异小,声波时差变化小。(2)对裂缝段进行正演模拟,建立了5类23个不同裂缝参数的裂缝储层地震地质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研究和地震属性分析。结果表明:裂缝发育密度和裂缝等效速度是影响地震波场特征的首要因素,裂缝发育区的地震反射杂乱。裂缝密度越大,速度与围岩的差别越大,裂缝响应越明显。裂缝厚度和宽度也对其地震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厚度和宽度越大则反射越强。(3)叠后属性分析中,沿潜山顶界面对地震数据体提取了振幅类、复地震道统计类、层序统计类、频谱类等39种属性,利用相关性和属性特征强度综合分析方法,优选出7种属性进行分析,并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了裂缝的主要发育部位,并根据裂缝密度分区平面图,将工区划分为三类区块。作为验证井的哈20、哈30-28-28、沈303、沈269及哈31-16-18,其相对误差在2%~19%之间,平均误差8%,预测结果较好。(4)总体来看,属性预测方法较多,预测结果差异不大,裂缝主要发育在平安堡潜山、胜西低潜山、东胜堡潜山构造带。对于叠后多属性预测,预测误差相对较小,精度相对较高,是相对较好的裂缝预测方法。
李理[5](2012)在《辽河坳陷变质岩内幕油气藏成藏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野外勘查与室内模拟相结合、地质理论创新与工程技术研发相结合等工作,对辽河坳陷变质岩油气藏进行分析,首次提出变质岩内幕油气藏的概念,建立了变质岩内幕油气成藏理论:即变质岩内幕由多种岩类构成,具有层状或似层状结构;在统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不同类型岩石的抗压和抗剪能力存在差异性,形成了非均质性较强的多套裂缝型储层和非储层组合;不整合面、不同期次的断裂及内幕裂缝系统构成了立体化的油气输导体系;以源-储双因素耦合为主导构成有效运聚单元,形成多套相对独立的新生古储型油气藏。该理论具有三项创新:一是突破了变质岩为均一块体的认识,确认内幕储层与非储层可交互发育;二是突破了暗色矿物含量多的岩石不能成为储层的认识,建立了"优势岩性"序列及其控制下的油气差异聚集模式;三是突破了"高点控油、统一油水界面、风化壳控藏"的认识,创建了变质岩内幕与风化壳一体化成藏新模式。辽河坳陷变质岩油气勘探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发现了亿吨级的兴隆台油田,其含油幅度、储量规模均居世界之首,年均探明储量2280×104t,相当于前32年的150倍;二是基本实现了大民屯凹陷变质岩基底的整体含油;累计新增探明储量1.5072×108t、控制储量0.8343×108t、预测储量1.0568×108t,储量总规模达3.4×108t,累计增产原油172.8×104t。
郭鹏[6](2012)在《大民屯凹陷三维构造应力场与构造裂缝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中,常规孔隙性油气藏开发难度逐渐增大,勘探方向逐渐由浅部转向深部、由常规油气藏转向特殊油气藏。古潜山储层构造裂缝是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构造裂缝预测的准确与否制约着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成效。本文根据有限单元法理论,主要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大民屯凹陷的应力场分布规律,结合岩石力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得到了古潜山的构造裂缝分布规律,并运用油气运移理论对该区块油气富集区进行了预测。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显示:构造应力场平面上的分布区带特征明显,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决定着研究区主干断裂的性质、展布特征和裂缝的方向及发育密度。本文运用岩石破裂值和能量值相结合的二元法对研究区构造裂缝进行定量预测,比单一的预测指标更能充分反映裂缝发育的程度,提高了预测的效果。在综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裂缝预测和油气运移势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民屯凹陷含油区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产能状况对比,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为该地区油气富集区预测与有利钻探井位的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牟春[7](2011)在《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大民屯凹陷太古宇鞍山群和中上元古界长城系结晶基底油气富集,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凹陷基底形成北东走向高、中、低潜山交替分布、平行排列的构造格局。受控于充足的油源和良好的运移通道、多种储集岩类型及良好的储集空间、断裂的多期与早期发育和优越的区域性盖层等有利成藏条件,凹陷基岩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成藏特征。大民屯凹陷基岩具有巨大的深化勘探潜力,应加强有利储集区预测及保存条件研究,以获得更大的勘探突破。
孙卉[8](2010)在《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研究过程中,以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变质岩潜山内幕成藏等新理论和新方法作指导,辅以潜山顶面识别、构造样式判别、潜山岩性测井识别及有效储层评价预测等手段,系统总结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强化了储层评价技术的攻关和潜山成藏特征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裂陷期构造演化、烃源岩、多样性储层与裂缝发育条件、多套封盖体系及区域供油窗口与潜山油气富集的关系。创新了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潜山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丰富了潜山成藏模式和潜山成藏理论。研究认为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富集主要受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沉积特点以及基底岩性多样性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决定了潜山整体分布格局和规模,不同的应力机制控制了两套独立断裂系统,使潜山油气更加丰富;二是充足的油源条件是潜山成藏的物质基础;三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多样性储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储集空间;四是全区分布的两套区域盖层是潜山形成高凝油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沙四段区域盖层不仅厚度大、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良好的超压封盖,抑制了油气向上运移,使潜山具有独立的“自封闭”成藏特征;五是区域供油窗口的存在是潜山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这些条件的有机配合,促成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论文在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对重新评价大民屯凹陷潜山整体勘探潜力,指导目标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马智威[9](2010)在《大民屯静安堡西侧低潜山油气储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西侧,研究区东侧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了东胜堡、静安堡及曹台潜山,并已投入开发多年,其所处区域大民屯凹陷是一个周边为断层切割的三角形地堑式凹陷,属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其发育和演化经历了地壳拱张,裂陷和坳陷三大地质发育阶段。基底则由太古界变质岩和元古界白云岩构成。其潜山构造格局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凹陷二级构造单元为呈北东向、凹隆相间、雁形排列的背斜、鼻状等构造带,大民屯静安堡西侧则位于静安堡断裂鼻状构造带西侧的低潜山带,与区域构造发育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低潜山埋藏较深,以往研究较少,因此以前研究主要局限于高潜山带。本文以构造地质、储层地质及油气藏地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潜山构造特征、潜山储层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查清潜山顶面的构造形态,研究静安堡西侧低潜山带构造演化和圈闭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应用地质综合研究手段,查明潜山地层组成,岩石特征,储集空间及分布规律,研究裂缝的成因及发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的储层作出了评价,研究区裂缝发育程度以及储层发育以东部较好,向西部逐渐变差。
郑丽辉[10](2010)在《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世界油气勘探的发展历史相呼应,油气成藏研究日益受到石油地质勘探界的重视。成藏研究以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为基础,从源岩、储层、盖层、输导体系、圈闭等静态要素出发,研究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建立典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油气成藏规律,预测有利油气藏的分布区域。大民屯凹陷是中国东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不对称凹陷,古近系分布面积约800km2。四十余年的勘探证实,凹陷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藏类型复杂,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已在太古界、元古界潜山和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探明储量达3.0889×108t,油气主要分布在正向构造单元的主体部位。近年来,在潜山低部位和沙河街组四段浊积扇砂体中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证实了该区勘探潜力仍较大。论文充分利用现有的钻井、取心、分析化验、试油等地质资料,从油气成藏静态要素研究出发,通过精细油源对比,确定高蜡油来源于油页岩生油岩,正常油来源于湖相泥岩;根据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K-Ar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龄等技术确定油气藏的充注时间为沙一段末期至东营组沉积时期;通过系统的含氮化合物含量、比值变化分析,综合原油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变化,确定油气的运移充注方向:安福屯洼陷向西、向南为西部斜坡带注入高蜡油,向东为静安堡构造带注入高蜡油;胜东洼陷向北为东胜堡构造和静安堡构造注入高蜡油,荣胜堡洼陷向西、东、北三个方向分别为前进构造带、法哈牛地区和东胜堡潜山以南地区注入正常油。结合圈闭形成、分布研究,剖析研究区内的输导体系要素及组合模式,建立典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确定不同构造带连接源岩和圈闭之间的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在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输导体系的类型和分布样式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影响圈闭的类型和分布,控制油气藏的层位和平面分布,通过剖面模拟,动态地分析输导体系对不同地质时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出下一步勘探的方向,对东部其它陆相断陷盆地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大民屯凹陷边台古潜山构造及储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民屯凹陷边台古潜山构造及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油田兴隆台古潜山裂隙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以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 |
2 古潜山概况 |
2.1 兴隆台古潜山区域概况 |
2.2 兴隆台古潜山勘探评价发展历程 |
2.3 古潜山地层层序分形 |
2.4 古潜山构造 |
2.5 岩浆岩 |
2.5.1 岩浆侵入岩 |
2.6 变质岩 |
2.6.1 区域变质岩 |
2.6.2 混合岩 |
2.6.3 碎裂(动力)变质岩 |
3 古潜山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 |
3.2 储层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 |
3.3 储集空间描述及测井识别 |
3.3.1 储集空间类型 |
3.3.2 储层裂缝特征描述与测井识别 |
4 古潜山裂缝分形研究 |
4.1 概述 |
4.1.1 标度不变性 |
4.1.2 分形维数 |
4.2 不同岩性的分形研究 |
4.3 微观镜下裂缝分形研究 |
4.4 潜山区域构造尺度分形研究 |
4.5 分形研究的应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岩油气藏定义及其类型 |
1.2.2 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
1.2.3 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断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2 构造发育史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第3章 东坪地区基岩岩性特征及识别模式 |
3.1 基岩岩石学特征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变质岩特征 |
3.2 东坪地区及邻井岩浆活动时期 |
3.3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 |
3.3.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 |
3.3.2 电成像识别 |
3.3.3 自然伽玛能谱识别 |
3.3.4 ECS测井识别 |
3.3.5 识别模式建立 |
3.3.6 基岩岩性分布特征 |
第4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 |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特征 |
4.1.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模式建立 |
4.1.2 测井响应特征 |
4.1.3 地震响应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基岩风化壳厚度与影响因素 |
4.2.1 风化壳厚度 |
4.2.2 风化壳厚度影响因素 |
4.3 风化壳发育模式 |
第5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1.1 裂缝特征 |
5.1.2 孔隙特征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物性特征 |
5.3.1 孔渗特征 |
5.3.2 基岩风化壳与孔隙度纵向分布 |
5.4 风化壳的再成岩作用 |
5.5 基岩储层流体特征 |
5.6 储层分类评价 |
5.6.1 基岩储层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
5.6.2 储集层评价 |
第6章 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
6.1 基岩油气藏特征 |
6.1.1 基岩气藏特征 |
6.1.2 油气分布特征 |
6.2 基岩油气藏成藏规律 |
6.2.1 生、储、盖的良好配置成藏基础 |
6.2.2 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保障 |
6.2.3 优越的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根本 |
6.3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安1-安97块太古界潜山油藏储层精细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潜山油气藏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块概况 |
1.2 地层特征 |
1.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二章 构造特征解释 |
2.1 层位标定 |
2.2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
2.3 潜山顶面断裂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评价 |
3.1 潜山储层裂缝特征 |
3.1.1 构造裂缝分布特征 |
3.1.2 构造裂缝力学性质 |
3.1.3 构造裂缝地下开度 |
3.1.4 构造裂缝充填性及有效性分析 |
3.1.5 潜山孔缝含油性 |
3.1.6 潜山构造裂缝的物性参数 |
3.1.7 构造裂缝密度分形研究 |
3.2 潜山基质微观裂缝孔隙研究 |
3.2.1 主要孔隙类型特征及其成岩作用 |
3.2.2 基质常规物性分析 |
3.2.3 铸体薄片分析 |
3.2.4 微观孔隙水银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3.2.5 扫描电镜下微孔隙 |
3.2.6 潜山微裂缝孔隙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储层测井评价 |
4.1 潜山储集岩划分与判别 |
4.2 构造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
4.3 储层参数常规测井解释 |
4.4 有效厚度划分标准 |
第五章 构造裂缝判断及储量计算 |
5.1 构造裂缝预测 |
5.1.1 地震属性技术提取 |
5.1.2 相干体技术预测断裂 |
5.1.3 地质成因法预测裂缝分布 |
5.2 潜山油藏地质建模 |
5.2.1 建模主要流程 |
5.2.2 地质建模模型 |
5.3 储量计算 |
5.3.1 储量参数的确定 |
5.3.2 地质储量计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大民屯凹陷变质岩潜山裂缝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理概况 |
2.2 潜山储层特征 |
2.3 古潜山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
2.4 储层的微观特征 |
2.5 储层岩判别 |
2.6 潜山裂缝的形成机理 |
2.7 潜山储层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裂缝段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
3.1 裂缝段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3.2 裂缝段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缝段地震正演模拟 |
4.1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原理 |
4.2 裂缝模型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叠后裂缝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
5.1 地震属性的分析研究 |
5.2 叠后相干体裂缝检测 |
5.3 利用蚂蚁追踪进行裂隙预测 |
5.4 利用边缘检测技术进行裂隙预测 |
5.5 叠后多属性进行裂隙密度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辽河坳陷变质岩内幕油气藏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辽河坳陷太古宇变质岩地层 |
1.1 辽河坳陷太古宇地层 |
1.2 岩石类型 |
1.2.1 变质岩岩石类型 |
1.2.2 侵入岩岩石类型 |
1.3 岩石组合与分布特征 |
1.3.1 岩石组合特征 |
1.3.2 分布特征 |
第二章 辽河坳陷构造特征与演化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构造特征与演化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辽河坳陷构造演化 |
第三章 变质岩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变质岩储层岩石类型 |
3.1.2 变质岩成分与结构特征 |
3.2 变质岩储集空间及储集性能 |
3.2.1 储集空间类型 |
3.2.2 变质岩储层储集性能 |
3.2.3 变质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
第四章 变质岩内幕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 |
4.1 变质岩内幕油气成藏条件 |
4.1.1 烃源岩条件 |
4.1.2 储层条件 |
4.1.3 输导条件 |
4.1.4 保存条件 |
4.2 变质岩内幕油气成藏模式 |
4.2.1 源-储关系成藏模式 |
4.2.2 油气富集模式 |
第五章 辽河坳陷变质岩内幕油气藏勘探成效 |
5.1. 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藏勘探 |
5.2 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带基岩油气藏勘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大民屯凹陷三维构造应力场与构造裂缝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古潜山储层特征 |
2.1.3 断裂构造分布特征 |
2.2 构造应力场演化基本特征 |
2.2.1 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
2.2.2 喜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
2.2.3 现今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
3 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3.1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原理 |
3.1.1 原理概述 |
3.1.2 有限元模拟的基本步骤 |
3.2 ANSYS 软件及后处理程序包的开发 |
3.2.1 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 |
3.2.2 ANSYS 的主要模块介绍 |
3.2.3 ANSYS 的二次开发功能 |
3.2.4 基于 ANSYS 有限元软件平台后处理程序开发 |
3.3 三维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计算 |
3.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3.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3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3.3.4 边界条件及反演标准的确定 |
3.4 三维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太古界构造应力场分布规律 |
3.4.2 元古界构造应力场分布规律 |
3.4.3 地层垂向剖面的构造应力场分布规律 |
4 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 |
4.1 构造裂缝的成因机制 |
4.1.1 构造控制因素 |
4.1.2 岩石类型控制因素 |
4.1.3 应力控制因素 |
4.1.4 深度控制因素 |
4.1.5 超压流体控制因素 |
4.2 研究区构造裂缝特征 |
4.2.1 裂缝类型的划分 |
4.2.2 裂缝的发育特征 |
4.3 构造裂缝的预测方法 |
4.3.1 裂缝分布的预测方法 |
4.3.2 裂缝预测的破裂准则 |
4.4 构造裂缝的定量预测 |
4.4.1 张性裂缝和张剪性裂缝的判别 |
4.4.2 构造裂缝综合判别原理和方法 |
4.4.3 构造裂缝发育区综合预测 |
5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成果应用 |
5.1 油气运移的基本理论 |
5.1.1 地应力引起的岩体变形 |
5.1.2 有效应力与孔隙压力 |
5.1.3 流体势 |
5.2 运移势场的计算结果分析 |
5.2.1 太古界运移势场的计算分析 |
5.2.2 元古界运移势场的计算分析 |
5.3 油气富集区预测 |
5.3.1 富集区预测 |
5.3.2 已钻井产能对比情况 |
5.4 有利钻探井位的部署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应力方向图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岩油气富集条件 |
1.1 构造条件 |
1.1.1 基底构造特征 |
1.1.2 构造演化特征 |
1.2 储层条件 |
1.2.1 储层岩性 |
1.2.2 物性特征 |
1.3 油源条件 |
1.4 盖层及油气保存条件 |
2 基岩油气成藏特征 |
2.1 基岩油藏特征 |
2.2 基岩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
2.2.1 充足的油源和良好的运移通道为基岩油气成藏的首要条件[11] |
2.2.2 多种储集岩类型及良好的储集空间为潜山油气富集的必要条件 |
2.2.3 多期、早期断裂和盖层发育是基岩油气富集的保障 |
3 基岩油气勘探方向 |
(8)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潜山油气藏的概念 |
1.2.2 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工区概况 |
2.2 勘探历程 |
2.3 地层特征 |
2.3.1 太古界 |
2.3.2 中上元古界 |
2.3.3 中新生代 |
2.3.4 地层分布特征 |
3 潜山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烃源岩分布 |
3.1.2 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
3.1.3 潜山原油性质与来源 |
3.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3.2.1 构造背景 |
3.2.2 大民屯凹陷区域构造 |
3.2.3 断裂特征 |
3.2.4 基底构造特征 |
3.2.5 构造应力场演化 |
3.2.6 构造演化特征 |
3.2.7 断裂系统成因分析 |
3.3 潜山储层条件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潜山岩性测井定量识别 |
3.3.3 潜山地层岩性分布综合预测 |
3.3.4 潜山储层储集性能 |
3.3.5 潜山储层综合评价 |
3.4 封盖条件分析 |
3.4.1 区域盖层 |
3.4.2 地层流体超压封盖 |
3.4.3 盖层及油气保存 |
4 潜山油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
4.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1.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决定潜山分布格局和成藏模式 |
4.1.2 裂陷期构造演化控制相对独立的潜山成藏系统 |
4.1.3 构造演化控制基岩潜山裂缝发育 |
4.2 优越的油源条件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2.1 烃源岩条件优越 |
4.2.2 沙四段油页岩控制潜山高蜡油的形成 |
4.3 多样性潜山储层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3.1 在应力作用相同的条件下,潜山储集性能受优势岩性序列控制 |
4.3.2 在岩性相同条件下,裂缝发育程度受构造应力的大小控制 |
4.3.3 可溶性矿物含量控制了不同潜山溶孔和溶洞的发育程度 |
4.4 多套优质封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4.4.1 区域盖层控制潜山成藏规模 |
4.4.2 内幕隔层局部封盖控制潜山内幕油藏的形成 |
4.5 区域供油窗口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
5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大民屯静安堡西侧低潜山油气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目的及来源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2.1.1 构造轮廓与生油洼陷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系统概述 |
2.2.1 前第三纪地层 |
2.2.2 古近系 |
2.2.3 新近系和第四系(N+Q) |
2.3 潜山油藏原油性质及开发简况 |
2.3.1 潜山原油性质 |
2.3.2 潜山开发简况 |
第三章 潜山构造特征研究 |
3.1 潜山构造特征 |
3.1.1 潜山形态特征 |
3.1.2 潜山断裂特征 |
3.1.3 潜山圈闭特征 |
3.2 潜山形成与演化 |
第四章 潜山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储层岩石类型及特征 |
4.1.2 储层岩石电性特征 |
4.1.3 储层岩性及分布 |
4.2 储集空间与储层类型 |
4.2.1 裂缝类型及特征 |
4.2.2 裂缝的形成演化与分布 |
4.2.3 储层物性特征 |
4.2.4 影响变质岩储层物性和储层类型的主要因素 |
4.3 储层评价 |
4.3.1 储层类型划分 |
4.3.2 单井储层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附图 |
(10)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难点和关键性问题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取得的主要进展 |
1.4.3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大民屯凹陷基本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勘探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2 盆地发育演化 |
2.3 地层层序 |
2.4 沉积特征 |
2.4.1 沉积相类型 |
2.4.2 沉积体系展布 |
2.5 源岩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
2.5.1 源岩特征 |
2.5.2 储集层、盖层特征 |
2.5.3 生储盖组合类型 |
第3章 大民屯凹陷构造格局及圈闭发育演化 |
3.1 构造特征 |
3.1.1 构造格局 |
3.1.2 二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3.1.3 断裂展布特征 |
3.1.4 断层活动期次 |
3.2 圈闭类型和分布 |
3.2.1 圈闭类型 |
3.2.2 圈闭的形成和分布 |
第4章 大民屯凹陷输导体系类型及组合模式 |
4.1 输导体系定义 |
4.2 输导体系要素 |
4.2.1 断裂型输导体系 |
4.2.2 砂体型输导体系 |
4.2.3 不整合面型输导体系 |
4.3 输导体系组合模式 |
4.3.1 砂体—断层型(T型)输导体系 |
4.3.2 阶梯型输导体系 |
4.3.3 网毯状输导体系 |
4.4 大民屯凹陷不同构造带输导体系特征 |
4.4.1 前进断裂背斜构造带 |
4.4.2 静安堡断裂鼻状构造带 |
4.4.3 法哈牛断阶带 |
第5章 油源对比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
5.1 油源对比 |
5.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2 原油特征 |
5.1.3 油源对比 |
5.1.4 油气成藏期次与运移路径 |
5.2 油气成藏模式 |
5.2.1 潜山油藏的成藏模式 |
5.2.2 砂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
5.3 主要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
第6章 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 |
6.1 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点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
6.1.2.1 中央构造带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
6.1.2.2 斜坡型复式油气聚集带 |
6.1.2.3 陡坡(断阶)型复式油气藏聚集带 |
6.2 油气运聚主控因素研究 |
6.2.1 生烃洼陷控制油气藏的分布 |
6.2.2 有利储集相带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6.2.3 输导体系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6.3 下一步勘探方向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四、大民屯凹陷边台古潜山构造及储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油田兴隆台古潜山裂隙分形研究[D]. 马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D]. 黄建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3]安1-安97块太古界潜山油藏储层精细评价[D]. 黄丽晨.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4]大民屯凹陷变质岩潜山裂缝储层预测研究[D]. 梁琳. 长江大学, 2015(01)
- [5]辽河坳陷变质岩内幕油气藏成藏研究[D]. 李理.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6]大民屯凹陷三维构造应力场与构造裂缝预测研究[D]. 郭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05)
- [7]大民屯凹陷基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J]. 牟春.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03)
- [8]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D]. 孙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1)
- [9]大民屯静安堡西侧低潜山油气储层研究[D]. 马智威. 中南大学, 2010(03)
- [10]大民屯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研究[D]. 郑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