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穆晓敏[2](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阮一晨[3](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李刚[4](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叶洋洋[5](2021)在《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老年社会的深入和人类突发性疾病的出现,医疗旅游已成为我国当下重点发展的“新经济”。但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众多医疗旅游目的地正寻求解决国内客源流失的办法。同时,在前期调研发现,医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处初级阶段,群体认知仍相对不足,尤其在国内医患关系和旅游服务关系难以长久保持的情况下,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是当前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信任双因素理论源自于信任理论研究中对信任与不信任关系的探讨,这一理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且在不同情境下开始得到验证。但在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中,目前对不信任的内涵、维度的挖掘还明显不足。具体到医疗旅游研究中,信任虽被提出是对决策至关重要的,但针对不信任的研究相对空缺,更缺乏讨论二者共存的情况。本文以我国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展为例,借助信任双因素理论,验证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情境下信任与不信任的二元关系;并以信任双因素为核心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客源群体对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的决策影响过程;在质性和量化研究基础上,得到了基于人-地信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以期为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文章围绕以上主题内容,分为理论基础、质性扎根、量化验证及对策研究四大板块,共计八个章节。其中,量化验证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整体研究过程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第一,梳理并引入信任双因素理论,构建了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与对策研究的概念框架。立足信任研究发展脉络,厘清并完善信任双因素理论;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初步界定了相关变量的概念、维度及阶段;从四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概念模型;同时,结合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信任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选取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运用ROST CM及Nvivo软件进行内容分析及扎根分析,从客源视角得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内涵、维度(信任:能力、正直、善意;不信任:恶意、不可靠、不可测)及5个感知要素;从目的地服务管理视角得到信任与不信任的来源、信任保障机制的17个基本构成及保障措施内容,初步构建基于人-地关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的内容框架和过程。第三,基于质性研究结果,补充并完善相关变量,得到完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影响模型;分阶段进行假设检验,细化各变量的问项来源;以案例地为核心区开展问卷预试,优化变量问项;开展正式问卷调研,通过统计学分析优化变量构面;分三个阶段得到验证结果:(1)信任与不信任相互独立、共存且不同,且个体差异普遍存在,我国医疗旅游目标群体中多为“盲目信任”、“盲目怀疑”及“有限信任者”;(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维度中,正直及不可测对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影响显着性相比其他较弱;信任双因素对旅游意向有影响,且信任起正向主导作用;(3)认知显着影响信任双因素;影响认知的五个感知要素中,管理保障、环境因素及设施与服务质量相关性较高,且环境因素、价格成本以及声誉形象对认知影响显着。第四,综合质性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我国目前初级发展阶段,得到了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内容,即基于环境服务质量提升、基于价格成本改善、基于声誉形象优化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并从信任双因素出发,对照增强信任、减小不信任,提出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的具体建议。总体上,本文较好地完成了相关研究内容,成功地将信任双因素理论应用到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中,构建了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为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情境下,厘清并验证了信任双因素理论,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验证的研究体系;(2)构建完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体系,拓宽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研究范畴;(3)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验证方法思路;(4)聚焦人-地多方参与者视角,丰富了医疗旅游相关研究方法。在理论贡献上:(1)从信任理论出发,健全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2)填补了不信任维度差异化划分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内容;(3)梳理完善了医疗旅游研究概念,拓展了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研究体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也为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的优化提出了实践启示,为医疗旅游先行区经验推广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总结研究局限的同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方向。
孟祥仪[6](2021)在《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服务的应用也随之不断增多。国外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得较为完善,而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进行研究,为我国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借鉴。首先,本文对国外代表性国家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进行了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对我国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网站调研、微信公众号调研、App调研及相关文献调研,并结合针对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掌握我国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于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的现状和不足;最后,对用户进行了相关需求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用户对与电子健康档案相关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的使用现状、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对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需求与存在的顾虑。研究表明,国外部分国家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有着不同的优势,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因此我国在建立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时,应当汲取它们的长处,建立适合我国的最佳方案。而我国社区卫生信息服务在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混乱、利用率不足、发展不平衡、技术缺陷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另外,用户对与电子健康档案相关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不佳,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度较低,且对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服务功能有着一定的需求及顾虑。根据前面总结的用户的使用现状及认知态度、需求及顾虑,以及国外调研的案例,设计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服务功能架构。并以我国社区卫生信息服务应用电子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为依据,结合国外调研的案例,从制度、技术、宣传、数据、资金五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我国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优化策略。
冯思琪[7](2021)在《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中医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先天不足和竞争不对称原因,大多数中医医院以西补中求发展,淡化特色求生存,照搬综合性医院的管理模式,中医医院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以医疗质量三级结构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和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理论依据,研究中医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为改善中医医院内部管理难题,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与研究,界定医疗质量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了解医疗质量管理理论,分析国内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再通过政策研究了解有关医院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评审标准和医疗质量管理法规等政策文件;接下来,选取M三甲中医医院作为案例,通过研究分析该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效果,总结分析该院值得借鉴学习的管理经验,并找出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问卷调研法对湖北省11家不同级别中医医院进行调研,了解这些中医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吸收、运用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和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在国家有关医疗质量管理、中医医院管理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结合中医特色,构建一套科学全面、适合中医医院内部日常管理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结果:本研究建立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考评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5个子体系,每个子体系内包含若干规范和要求,而且每个子体系都具有中医元素和中医特点,从而形成立体网状式全面科学、具有中医特色的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结论:医疗质量管理是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没有好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就没有好的医疗质量。目前中医医院照搬综合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医医院西医化运行,中医特色优势不明显,导致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减弱,中医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中医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方法。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制度、医疗质量监督控制机制、医疗质量考评评价方案以及医疗质量支撑保障措施。本文在立论分析过程中,力求探索和寻求解决中医医院的实际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医医院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期望能够为中医医院加强医疗质量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
朱英茜[8](2021)在《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当下社会中国40-65岁人口已达3.9亿,此年龄段即是人们从生育阶段转为为老年期的生理转化期,其中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断崖式下跌区别于男性的平缓下降,围绝经期女性面临着远远高于男性的身心健康困扰,影响着女性的生命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骨质疏松、情绪波动、抑郁、睡眠困难、性交疼痛、阴道萎缩、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除身心健康问题之外,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医疗、健康等领域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重塑着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多方参与者提供系统化服务。对比围绝经期综合症与健康管理的范畴一一耦合,并引入服务接触点构建服务体系。对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管理关注恰逢其时。本课题基于服务接触点,以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建立立体服务系统,引导用户加深对围绝经期相关信息的了解,辅助围绝经期用户进行健康管理,以达到改善用户身心健康状况的目的。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首先对社会、医疗和设计背景分别进行概述,对市场上现有健康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并对服务设计和服务接触点的相关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阐明服务接触点介入围绝经期人群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总结出基于接触点进行服务设计的方法。其次,围绕围绝经期用户健康管理的各个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围绝经期用户健康管理现状和需求,并结合用户以及利益相关者多方,梳理出产品的服务系统图,整理出对于目标用户进行健康管理的机会点。再次,在前述调研基础上构建用户模型,定义设计方向以及场景闭环,细化用户行为中的关键接触点,并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试,对关键接触点进行量化研究处理得出有效结论,并以此为优化依据结合利益相关者梳理行为轨迹。提出健康管理产品设计策略。最后,以前述用户分析需求为基石,对物理接触点和数字接触点进行设计实践,构建产品框架,完成界面原型到视觉设计的整体设计实践与可用性测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利用服务接触点将服务设计导入围绝经期用户的健康管理的体验之中,是对新人群在新领域的新尝试。梳理了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流程并优化、转化、融合和创造了接触点。理论方面,提出了构建围绝经期用户在健康管理流程中的服务接触点的方法。实践方面,完成了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实践与验证,为此类健康管理设计和围绝经期相关保健方法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冯兰棱[9](2021)在《以核心能力为导向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以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参考国内外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经验,构建既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又能体现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方案,旨在规范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为急诊专科护士管理、培训、考核及认证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进急诊专科护理领域的发展。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及核心能力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并手工补充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提取相关内容,了解国内外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及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初步拟定培训方案框架。2.半结构式访谈:根据研究目的拟定访谈提纲,对5名急诊专科护士和10名急诊护理专家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理解,以及对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认识、建议与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培训方案。3.Delphi法:采用Delphi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采用Excel2019、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指标纳入标准(重要性评分>4.0分,变异系数<0.25)以及专家意见修改相应指标,最终确定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通过检索共获得1906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559篇后按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终纳入28篇文献,涉及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长、考核标准、培训学员和教师准入标准等内容。2.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整理分析访谈内容后提炼5个主题,分别为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设置、培训管理、考核评价、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及展望,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初步形成培训方案。3.Delphi结果:参与2轮咨询的专家均来自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包括急诊专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领域。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9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0.322(P<0.05)。第一轮修改41项指标,合并6项指标,删除8项指标,新增5项指标;第二轮修改6项指标,合并4项指标,删除2项指标,最终确立的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管理、培训内容及考核评价4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102项三级指标。研究结论:本研究选择的咨询专家专业领域涉及广泛,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较好,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培训方案充分融合核心能力要求,突出急诊专科化培训的特色,能为我国完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王秀芳[10](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二、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共病的概念 |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
2.3 复杂网络理论 |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
2.4 协同管理理论 |
2.4.1 协同理论 |
2.4.2 协同管理理论 |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物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3.1.4 生活行为因素 |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
3.4.1 DIKW体系 |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
4.4.1 评价原理 |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
5.3.1 共病关系抽取 |
5.3.2 共病网络 |
5.3.3 共病模式 |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
5.4.1 结果评价 |
5.4.2 方法对比评价 |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存在问题 |
6.2 共病防控机制 |
6.2.1 基本原则 |
6.2.2 模式构建 |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
6.3.1 政府层面 |
6.3.2 医疗机构层面 |
6.3.3 社区层面 |
6.3.4 个人层面 |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4)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
1.2 研究问题 |
1.2.1 实践问题 |
1.2.2 理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
2.1.2 体医融合 |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
2.4.3 顾客参与水平 |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
2.5 理论基础 |
2.5.1 服务主导逻辑 |
2.5.2 MOA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
3.2.1 产品混合性 |
3.2.2 对象广泛性 |
3.2.3 过程融合性 |
3.2.4 价值多样性 |
3.2.5 主动参与性 |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择 |
4.1.3 研究资料收集 |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
4.2.0 案例介绍 |
4.2.1 研究发现 |
4.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2.1 研究设计 |
5.2.2 质性分析过程 |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
5.3 模型阐述 |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导 |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
6.2 研究量表设计 |
6.2.1 初始量表设计 |
6.2.2 研究量表纯化 |
6.2.3 正式量表设计 |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小样本测试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1 数据收集 |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信度、效度检验 |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1.1 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及其全球发展 |
1.1.1.2 国内医疗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
1.1.1.3 我国医疗旅游发展存在信任困境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 |
1.4.2.2 观察访谈与扎根分析 |
1.4.2.3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理论创新 |
1.5.1.1 厘清并完善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 |
1.5.1.2 拓宽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研究范围 |
1.5.2 方法创新 |
1.5.2.1 丰富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 |
1.5.2.2 创新聚焦人-地多方参与者视角 |
第2章 信任双因素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信任双因素理论相关研究 |
2.1.1 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发展 |
2.1.1.1 信任概念的发展 |
2.1.1.2 不信任概念的产生 |
2.1.1.3 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 |
(1)信任单因素理论 |
(2)信任双因素理论 |
(3)信任单因素与双因素的争议 |
2.1.2 信任双因素理论在其它学科的应用 |
2.1.2.1 信任双因素理论演进:信任与不信任独立不同且共存 |
2.1.2.2 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多学科验证 |
2.1.3 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2 信任双因素理论在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2.2.1 医疗旅游的概念及类型 |
2.2.1.1 医疗旅游的概念 |
2.2.1.2 医疗旅游的类型划分 |
2.2.2 医疗旅游目的地及其研究 |
2.2.2.1 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
2.2.2.2 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现状 |
2.2.3 信任双因素理论对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的价值 |
2.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变量的界定 |
2.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界定 |
2.3.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概念 |
(1)旅游目的地信任 |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 |
2.3.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维度 |
2.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的界定 |
2.3.2.1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的产生 |
2.3.2.2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的维度 |
2.3.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形成机理及阶段 |
2.3.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形成机理 |
2.3.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的阶段 |
2.4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 |
2.4.1 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的前置影响因素 |
2.4.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
2.4.2.1 信任双因素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 |
2.4.2.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
(1)旅游意向的概念 |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
2.5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相关研究 |
2.6 基于信任双因素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设计 |
2.6.1 案例地选取 |
2.6.2 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概念模型 |
2.6.2.1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及信任保障质性研究 |
2.6.2.2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模型构建(概念模型) |
2.6.2.3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实证研究(三阶段初始模型) |
(1)阶段一: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关系验证 |
(2)阶段二: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多维度验证及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
(3)阶段三: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前置影响过程 |
2.6.2.4 基于决策结果的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 |
第3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及保障质性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资料搜集 |
3.1.2 访谈提纲 |
3.1.3 访谈样本数据 |
3.2 内容分析 |
3.3 扎根分析 |
3.3.1 编码流程与方法 |
3.3.2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编码与分析 |
3.3.2.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维度编码 |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共存 |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维度编码 |
(3)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维度编码 |
3.3.2.2 医疗旅游目的地感知要素编码 |
3.3.2.3 医疗旅游目的地个体感知差异分析 |
(1)个体信任阶段差异 |
(2)个体信任类型差异 |
(3)个体情感状态差异 |
3.3.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编码与分析 |
3.3.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来源编码 |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来源 |
(2)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来源 |
3.3.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机制与措施编码 |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机制 |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措施 |
3.4 质性研究小结 |
第4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模型假设与前测 |
4.1 验证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关系的假设检验 |
4.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多维性验证及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
4.1.3 医疗旅游目的地要素感知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
4.2 变量测度与问卷设计 |
4.2.1 变量测度 |
4.2.2 问卷设计 |
4.3 前测问卷与修订 |
4.3.1 前测问卷调研 |
4.3.2 前测问卷量表净化 |
4.3.2.1 前测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2 前测问卷量表信度检验 |
4.3.2.3 前测问卷效度检验 |
(1)阶段一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2)阶段二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3)阶段三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4 前测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第5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正式问卷分析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1.1 调查对象选取 |
5.1.2 正式调查过程 |
5.1.3 调查样本筛选 |
5.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5.3 正式问卷描述性统计 |
5.4 正式样本信效度检验 |
5.4.1 阶段一信效度检验 |
5.4.1.1 阶段一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5.4.1.2 阶段一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4.2 阶段二信效度检验 |
5.4.2.1 阶段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5.4.2.2 阶段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4.3 阶段三信效度检验 |
5.4.3.1 阶段三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5.4.3.2 阶段三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第6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假设检验结果 |
6.1 阶段一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6.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验证 |
6.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个体差异分析结果 |
6.1.2.1 个体统计学特征差异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
6.1.2.2 个体所处信任阶段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
6.1.2.3 个体信任类型差异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
6.1.2.4 个体情感状态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
6.2 阶段二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6.3 阶段三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6.3.1 阶段三假设检验结果 |
6.3.2 阶段三研究的二阶模型结果 |
6.4 研究小结 |
第7章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 |
7.1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保障体系现状 |
7.1.1 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特征 |
7.1.2 医疗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现状 |
7.1.2.1 行政管理职责划分 |
7.1.2.2 相关政策创新管理 |
7.1.2.3 项目准入审查管理 |
7.1.3 医疗旅游线上线下体验流程及模式 |
7.1.3.1 会员制医疗旅游平台管理流程 |
7.1.3.2 一般游客医疗旅游体验模式 |
7.2 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 |
7.2.1 基于优化环境服务质量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
7.2.1.1 标准化 |
7.2.1.2 个性化 |
7.2.1.3 规范化 |
7.2.1.4 家庭化 |
7.2.2 基于改善价格成本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
7.2.2.1 价格透明制 |
7.2.2.2 实时预约制 |
7.2.3 基于增强声誉形象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
7.2.3.1 第三方机构认证 |
7.2.3.2 会员信用等级认证 |
7.3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建议 |
7.3.1 强化目的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医疗配套与康养环境 |
7.3.2 凸显目的地服务情感善意,构建医疗旅游“4H”服务模式 |
7.3.3 确保目的地政策监管可靠,完善医疗与旅游组织协调机制 |
7.3.4 扩大口碑影响及追踪反馈,弱化目的地体验负面评价 |
7.3.5 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补齐目的地服务能力短板 |
7.3.6 优化机构评级及行业认证,减小目的地旅游风险预测 |
第8章 本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过程与特征 |
8.1.2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信任保障 |
8.2 理论贡献 |
8.2.1 健全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 |
8.2.2 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内容 |
8.2.3 拓展了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研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1 医疗旅游服务人员访谈提纲(半结构) |
附2 医疗旅游体验群体(会员)访谈提纲(半结构) |
附3 一般游客访谈提纲(开放式+半结构) |
附4 相关从业及行政工作人员访谈提纲(开放式+半结构) |
附5 调查问卷 |
读博期间主要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与难点 |
第2章 国外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调研 |
2.1 澳大利亚 |
2.2 美国 |
2.3 加拿大 |
2.4 分析与总结 |
第3章 国内社区卫生信息服务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现状 |
3.1 现状调研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于社区卫生信息服务功能设计 |
4.1 用户调研 |
4.2 服务功能设计 |
4.3 相关保障措施 |
第5章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优化策略 |
5.1 建立和改善管理制度 |
5.2 激励和促进档案应用 |
5.3 均衡和平衡东西发展 |
5.4 统一和完善相关技术 |
5.5 扶持和节减项目资金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1.1.2 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
1.1.3 中医医院在新医疗改革大环境下面临较多困难 |
1.1.4 中医医院套用综合医院管理模式,偏离中医医院宗旨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质量 |
2.1.2 医疗质量管理 |
2.1.3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医疗质量三级结构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中医学理论体系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3 研究评述 |
2.4 构建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4.1 重要性分析 |
2.4.2 必要性分析 |
3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现状调查 |
3.1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1.1 M中医医院简介 |
3.1.2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
3.1.3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 |
3.1.4 M中医医院的管理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
3.2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依据 |
4.1.4 体系框架 |
4.2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
4.2.1 健全四级中医组织架构 |
4.2.2 组织层级职责分工 |
4.3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体系 |
4.3.1 标准体系的框架设计 |
4.3.2 标准体系的内容设计 |
4.4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的监控体系 |
4.4.1 建立质控网络 |
4.4.2 完善质控流程 |
4.4.3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
4.4.4 开展多样化监控方式 |
4.4.5 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反馈机制 |
4.5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的考评体系 |
4.5.1 制定中医考评方案 |
4.5.2 实施医疗质量考核评价 |
4.5.3 建立考评督查机制 |
4.5.4 考评结果的反馈与奖惩 |
4.5.5 不断完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 |
4.6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支撑保障体系 |
4.6.1 中医内涵建设 |
4.6.2 建立健全中医医院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实 |
4.6.3 中医人才梯队建设 |
4.6.4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 |
4.6.5 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 |
4.6.6 推进信息化建设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2.1 创新之处 |
5.2.2 不足之处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 |
附录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围绝经期人群现状 |
1.1.2 医疗背景:围绝经期预防和治疗方式现状 |
1.1.3 设计背景:服务接触点和服务设计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围绝经期与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服务设计介入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健康管理与服务接触点设计研究 |
2.1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分析 |
2.1.1 社区卫生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 |
2.1.2 健康管理服务在互联网产业中的表现 |
2.1.3 健康管理服务发展业态 |
2.2 服务接触点概述 |
2.2.1 服务接触点的定义 |
2.2.2 服务接触点的构建 |
2.2.3 服务接触点的衡量 |
2.3 服务接触点设计介入健康管理 |
2.3.1 服务接触点设计的必要性 |
2.3.2 以围绝经期人群为研究单位的原因 |
2.4 服务接触点介入健康管理的案例研究 |
2.4.1 案例一:一种以人为本的整体方法来管理糖尿病护理 |
2.4.2 案例二:青蛙公司重构盆腔检查 |
第三章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用户研究与分析 |
3.1 围绝经期人群健康管理行为调研策略 |
3.1.1 调研思路 |
3.1.2 调研目的 |
3.1.3 调研对象 |
3.1.4 调研方法 |
3.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关键接触点的定性研究 |
3.2.1 文献资料调研 |
3.2.2 现有app竞品分析 |
3.2.3 用户深入访谈 |
3.2.4 研究总结 |
3.3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关键接触点的定量研究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问卷结果阐述与分析 |
3.4 问题思考与机会识别 |
3.4.1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问题思考 |
3.4.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设计机会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策略 |
4.1 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
4.1.1 定义目标用户 |
4.1.2 构建用户模型 |
4.2 设计定位 |
4.2.1 定义场景闭环 |
4.2.2 定义设计方向 |
4.3 需求点提炼 |
4.3.1 需求功能转化 |
4.3.2 接触点分析 |
4.4 提出设计策略 |
4.4.1 增强用户对于接触点的控制感 |
4.4.2 强化用户在关键接触点的理性思维 |
4.4.3 引导用户在关键接触点的感性思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设计实践 |
5.1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设计定义 |
5.1.1 设计的概念说明 |
5.1.2 利益相关者和商业模式 |
5.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功能内容 |
5.2.1 知识普及阶段 |
5.2.2 健康锻炼阶段 |
5.2.3 饮食管理阶段 |
5.2.4 自主监测阶段 |
5.2.5 心理健康测试及练习阶段 |
5.3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产品数字接触点设计 |
5.3.1 信息架构设计 |
5.3.2 原型设计 |
5.3.3 视觉设计 |
5.3.4 主要交互页面设计 |
5.4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产品物理接触点设计 |
5.5 方案可用性测试 |
5.5.1 确定测试方案 |
5.5.2 招募测试用户 |
5.5.3 典型任务创建 |
5.5.4 测试执行 |
5.5.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问卷A:一份有关40-60 岁女性生命体验的问卷 |
问卷B:更年期健康管理满意度调查 |
附录二 用户访谈 |
访谈A:围绝经期用户访谈 |
访谈B:妇幼保健院医生访谈 |
访谈C:社区工作人员访谈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项目 |
(9)以核心能力为导向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文献研究 |
2.3 半结构式访谈 |
2.4 Delphi法的实施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文献研究结果 |
3.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3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初步构建结果 |
3.4 Delphi咨询结果 |
3.5 确立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
第四章 讨论 |
4.1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构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4.2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
4.3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内容分析 |
第五章 小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4]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D]. 叶洋洋.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1)
- [6]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信息服务探索[D]. 孟祥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冯思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2)
- [8]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D]. 朱英茜. 江南大学, 2021(01)
- [9]以核心能力为导向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D]. 冯兰棱. 兰州大学, 2021(11)
- [10]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