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现代小城镇规划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瑜,曾鹏,李晋轩,陈雨祺[1](2021)在《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尤为迅猛,一方面,其受大城市扩散效应的影响,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小城镇自身产业在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逐渐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但是,小城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快速扩张建设的同时,其面临着产业发展无序、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如何把握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迎接城镇转型挑战,对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边缘区小城镇与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提出"对接区域网络,促进产业立体化"、"优选转型模式,形成产业特色化"、"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品质化"及"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三生统筹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赵川中[2](2020)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文中认为从广泛联系农村地区,到减缓“民工潮”社会压力,再到带动“三农”领域发展,我国小城镇所发挥的价值也跟随城镇化的深入而逐渐提升,成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小城镇在类型、规模、所处城镇化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小城镇发展动力上来看,传统的小城镇通过连接农村来提供商贸服务功能,工业型小城镇通过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提供产业带动功能,城郊型小城镇通过承接大城市外溢提供疏散功能,旅游型小城镇通过开发自然风景资源提供游憩功能,小城镇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在研究中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几个村庄凝聚成可自给自足城邦之时,便是城市形成之时。其初衷是为了生存,其持续动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亚里士多德这一本源性的阐述解释了城市存在的本质,而城市因规模过大产生负面效应的时候,便会有居民考虑离开大城市。目前,城镇化率较高的大城市在空间上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城市中心城区边界扩张并涵盖郊区的速度逐渐放缓,大城市之于其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关系也由吞并向各自独立转变。这些未被内化为城市中心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动能上面临着被动增长推力减少和主动发展经验不足的挑战,在空间上面临着空间发展分散、设施不够均好、城乡二元分化等问题。本论文正是以大城市周边这一地理区位共性入手,探寻该类小城镇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研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发展策略。为了明晰我国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状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系统盘点我国小城镇因毗邻大城市,而出现的无序、分散的典型空间特征。并通过遥感数据揭示背后的空间形态原因,包含组团不紧凑导致服务设施效率低下、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管控引导不够致使组团缺乏协同、城乡观念差异分化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为提高策略制定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本研究采取了指标选取、体系构建、赋值研究的方法,将重点、难点进行析出。最终,提出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一、转变空间发展思路,镇、村统筹考虑;二、面向实施管理,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三、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风貌;四、注重历史记忆的传承,强化居民归属感。在实证研究上选取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在研究该镇自1984年以来的空间演进规律后,进行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的适用性分析,最后在国土资源评价、空间结构、生态网络、组团结局、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期望通过本研究为当下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敏[3](2020)在《生活圈视角下大城市外边缘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城乡发展正处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融合的重要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共同驱动乡村地区发展。乡村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地区“提品质、补短板”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科学配置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关键举措之一。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特大城市,乡村人口结构及生产生活方式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但乡村地区发展程度低,城乡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受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乡村空间的不同圈层呈现不同的特征,表现为边缘区中的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乡村地区呈现不同的人、地、网络特征,内边缘区受中心区辐射的直接、间接影响都很大,乡村城市化发展较快;外边缘区其形态和构成要素更偏向于乡村地区,其乡村发展更为落后,设施不均等的现象更为突出。为保障城乡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以天津市外边缘区为研究地域,解析特定空间下的人-地-资源矛盾,针对天津市外边缘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困境,从服务效率的视角构建乡村生活圈,提出基于生活圈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体系,选取武清区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天津市外边缘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供新思路。首先,分析天津市乡村发展概况和市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状况,解析市域范围不同空间圈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实问题及发展困境,总结天津市外边缘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困境的特异性。其次,基于乡村生活圈构建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系的探讨,从服务效率视角,构建乡村生活圈,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基于生活圈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体系,具体包括生活圈圈层划定、各级生活圈内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布局,得出天津市外边缘区各级生活圈内必须布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并确定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在各级生活圈内具体地布局方法。然后,选取天津市外边缘区的典型区域——武清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通过对乡村居民出行调研分析,确定生活圈的圈层范围,结合居民点现状,运用Arc GIS分析平台的区域分配功能对武清区生活圈进行了具体的圈层划定,并进行合理性检验。最后,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理论导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供给分析,寻找“生活圈中心(等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空间布局,建立符合区域发展实际需求的设施配置标准,提出配置保障策略。
唐冠蓝[4](2019)在《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内外需求的不平衡、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过大等的问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进入战略性调整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调整使作为城镇化起点的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工业型小城镇因其产业与城镇的紧密联系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点,是集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矛盾的冲突点,也是城乡转型的关键点,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区域。研究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理论,探索现代工业型小城镇规划思路,将有助于创新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理念。首先在辨析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工业型小城镇是指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对工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构建了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产城耦合机制。然后利用产城耦合机制对14个工业型小城镇进行评价。针对发展水平、发展状态构建运作介质和运作方式的评价体系,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和现状分析获取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出发展水平评价值、发展状态评价值、产业系统评价值、城镇系统评价值4个评价值。通过对评价结果相关性研究对产城耦合机制进行验证,通过分类研究将工业型小城镇分为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高度耦合协调、显着耦合协调4类工业型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将发展时期分为发展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发展成熟期。根据各个时期工业型小城镇产城耦合机制的运行状态提出针对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成功案例进行策略解析。发展起步期规划策略为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期规划策略为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发展成熟期规划策略为提升产城契合文化品质、促进产城协和的环境品质。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杨芬港镇规划实践,规划内容包括双产主导产业、链网产业关联、集约建设规模、联合发展结构、联合交通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对标新兴产业、融合产城功能、融合土地利用、融合公共服务设施、融合绿化景观。
徐婧[5](2019)在《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镇化的新进程,进入21世纪,小城镇发展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区域的社会综合体,是乡村地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和地理因素较复杂的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城镇群中的重要枢纽,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对京津冀地区城镇群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域小城镇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天津市域内小城镇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目前行政区划和功能上是小城镇的乡镇,分1985年-1996年、1996年-2006年、2006年-2017年三个阶段。从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选取了建设用地、城镇轮廓、城镇延展度作为外部空间形态要素,空间结构、城镇肌理、形态紧凑度作为内部空间形态要素,借助遥感影像、Arc GIS等技术手段,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特征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的总结,探讨天津市域内不同小城镇的演变模式和范型,将天津市域小城镇分为停滞发展型、轴向延伸型、圈层扩张型和填充蔓延型,分析不同类型小城镇的演变模式特征。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地理交通因素、文化发展因素和区域统筹因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具体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指标评价体系,探讨各影响要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驱动力的强度大小,并探讨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综合机理。最后,根据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徐嵩[6](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李莹[7](2019)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葛沽镇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人才流动,使得我国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的高峰期。近两年,我国先后认定了 403个特色小城镇,计划到2020年前培育1000个左右全国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伴随着快速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小城镇其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制约了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既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又有意识地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助力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当下亟须考虑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和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选择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是想通过研究特色小城镇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解决存在问题,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从实际出发,选取葛沽镇为典型案例并全面分析优势及劣势、机遇与挑战,设想真实案例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下较为真实的发展前景,探索出适合我国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促进我国特色小城镇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概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概述及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特色小城镇概况和分析存在问题。第四章对津南区葛沽镇建设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特色小城镇进行深度分析,其中包括:葛沽镇的基础条件、其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潜力分析、其基础设施硬件和服务型软件的国际化潜力分析,以及探讨葛沽镇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出创新发展特色小城镇品牌。第五章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对策。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方法中的文献研究是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查找专业数据库,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文献;案例统计是将个案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相结合。论文以葛沽镇为具体研究对象,从葛沽镇基础条件、其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潜力以及基础建设硬件与服务型软件的国际化潜力三方面,全面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尝试找到将地区特色农业与民俗文化、综合商贸和生态宜居融于一体的适合葛沽镇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特色小城镇品牌。本文通过对典型代表葛沽镇分析,寻找制约我国农业旅游特色小城镇发展的问题根源,提出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速提效加速资源整合、提升软硬基础件设施建设水平的对策。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既要吸收各地区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又要结合特色小城镇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既要保留特色又要开放包容,既体现传统经典又融合现代时尚,在传承保护地区人文底蕴和历史遗存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挖掘自身魅力,结合农业发展旅游业,形成小城镇特色品牌经营模式,逐步开发各类产业,延伸至各个业态。
徐岚[8](2019)在《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中平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平原地区,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镇集中分布区。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有限,降水较少但夏雨集中,雨季易积水,旱季极缺水。在数千年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关中传统村镇借助建筑及聚落空间组织,使雨水得以分时错季利用,聚落空间型制逐渐呈现出与自然生态相对和谐的共存状态。但快速城镇化以来,关中平原小城镇急剧扩张,空间形态呈现“摊大饼”格局,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内涝防治采用现代城市雨水管道人工排放方式,完全丢弃本地区传统村镇内涝自平衡的经验与智慧,结果造成小城镇普遍存在排水困难、内涝频发、结构失衡与特色衰败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小城镇社会经济、建设条件均不同于大城市,且外界对小城镇内涝问题的关注较少,在盲目低质模仿大城市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小城镇大灾害”的情况愈加严重。由此,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消解资源化、空间发展特色化成为时代命题。本文面向关中平原地区,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综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探讨了小城镇内涝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空间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调查、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科学抽象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自平衡”的生态建设经验,剖析现代小城镇的内涝衍生机理。本文以系统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为启发,结合低影响开发等雨洪管理思想,提出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的设计方法,并实践性的探讨了小城镇从宏观镇域、中观镇区到微观院落、街坊设计的适宜性模式。首先,论文从关中平原传统村镇聚落分布模式、村落下垫面构成、院落建筑型制、内涝自平衡设施四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归纳传统村镇应对旱涝共存的模式及方法。从这一系列相互联系但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应对模式体系中,整理其在适应气候、匹配功能、节能生态和彰显特色等方面的设计经验。其次,论文对关中平原小城镇镇区从聚落空间、公共空间、院落空间及雨水设施四方面展开历史及现状研究,剖析关中平原现代小城镇内涝灾害的衍生机理,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关中平原小城镇的内涝自平衡策略。再次,论文明确了小城镇雨水、积水、用水、排水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内涝相关的参数控制指标和空间设计指标类型,构建了“院落-片区-镇区-镇域”的内涝自平衡单元体系,尝试提出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以期补充小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形成适宜关中平原及其他平原地区小城镇的建设模式。最后,论文基于内涝自平衡模式对小城镇空间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中平原小城镇雨水利用目标和内涝消解目标。分别从院落基层居住单元、片区基本生活单元、镇区雨涝平衡单元和镇域生态协调单元四个层面,对单元内的功能构成、规模调控、指标体系、空间组织及设施配置等内容进行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空间模式。试图探寻实现小城镇内涝系统化解决,以及小城镇空间特色化发展的适宜之路。
汪梦琪[9](2018)在《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边缘地区小城镇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联系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载体。天津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未来的新常态和存量规划发展趋势下,如何推动其边缘地区小城镇成长发展,成为稳步发展的后续支持力量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天津市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状况和成长动力也在悄然变化,而在“特色”主导的小城镇发展动力前提下,如何借助区位优势,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内部发展能力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天津外边缘地区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以及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以内生发展为切入点,对小城镇的内生发展能力进行测度研究,以牛家牌镇为案例进行实证,提出优化策略和应对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崭新的思路。本文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相关概念、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第二章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对边缘区小城镇和内生发展理论进行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和实践进展总结;第三章是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的研究,确定了天津市边缘区小城镇的研究范围和数量,分析其现状条件,对这些小城镇的内外成长动力如何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了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小城镇成长机制的结构模式;第四章是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进行界定,通过文献频度研究和理论指导进行指标因子初选,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权重,构建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度,得到内生发展能力排名以及四种小城镇发展类型。第五章是对牛家牌镇发展动力与内生发展能力实证研究,通过对牛家牌发展现状的梳理和对其成长动力的分析,对牛家牌的内生发展能力进行测度评析,针对发展劣势提出提高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的优化对策;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郝卫国[10](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二、天津市现代小城镇规划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现代小城镇规划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概念解析及特征 |
2.1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
2.2 大城市与边缘区小城镇的互动关系 |
2.2.1 人口流动关系 |
2.2.2 产城就业关系 |
2.3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问题 |
2.3.1 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协同不足 |
2.3.2 产业发展无序,整体管控不足 |
2.3.3 配套机制制约,城镇建设不足 |
3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路径 |
3.1 对接区域网络,促进产业立体化 |
3.2 优选转型模式,形成产业特色化 |
3.3 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品质化 |
3.4 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三生统筹化 |
4 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
4.1 王庆坨镇产业发展需求 |
4.2 王庆坨镇产业发展新思路 |
4.2.1 制定产业集群规划,强化区域组团发展 |
4.2.2 补全主导产业链条,构建主导产业体系 |
4.2.3 开发镇域蓝绿网络,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
5 结语 |
(2)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
1.1.2 大城市的发展走向区域协同合作 |
1.1.3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问题亟待解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国外相关案例 |
2.2.1 美国华盛顿雷斯顿小镇 |
2.2.2 英国伦敦韦林花园小城镇 |
2.2.3 日本大阪千里新镇 |
2.2.4 国外相关案例小结 |
2.3 国内相关案例 |
2.3.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 |
2.3.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 |
2.3.3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
2.3.4 国内相关案例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研判 |
3.1 空间发展情况调查 |
3.1.1 公众问卷 |
3.1.2 小城镇实地踏勘 |
3.1.3 调查情况小结 |
3.2 空间发展诱发因素与问题诊断 |
3.2.1 组团不紧凑导致设施服务效率低下 |
3.2.2 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 |
3.2.3 管控引导不够致使城镇功能分散 |
3.2.4 城乡观念差异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 |
3.3 空间发展策略的拟定与修正 |
3.3.1 基于OSM模型的策略拟定 |
3.3.2 基于关联度的策略修正 |
3.3.3 赋值与结果研究 |
3.3.4 修正情况小结 |
3.4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策略 |
3.4.1 倡导镇村统筹的全域规划 |
3.4.2 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 |
3.4.3 塑造和谐共存的城乡风貌 |
3.4.4 注重历史记忆的实体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4.1 青光镇概况与特征 |
4.1.1 区位与交通 |
4.1.2 人口与产业 |
4.1.3 历史与文化 |
4.2 青光镇空间发展阶段辨识 |
4.2.1 集镇和工业基地的双核分置阶段 |
4.2.2 村宅和厂房相间的沿路蔓延阶段 |
4.2.3 贴边建设严重的空间分散阶段 |
4.2.4 刚性管控下的增长减速阶段 |
4.2.5 空间发展阶段辨识小结 |
4.3 大城市周边空间发展策略在青光镇的适用性分析 |
4.3.1 “消化”天津外环的超尺度公园存在困难 |
4.3.2 空间组织无序分散的问题亟待解决 |
4.3.3 多元化的空间需求未能满足 |
4.3.4 对近代工业遗存的重视程度不够 |
4.4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 |
4.4.1 进行面向实施的国土资源评价 |
4.4.2 建立镇域和镇区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
4.4.3 构建“大生态、小组团”的生态网络 |
4.4.4 塑造“产、城、村、田”交融的组团格局 |
4.4.5 营造留有近代工业记忆的公共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生活圈视角下大城市外边缘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1.4 发展动力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大城市外边缘区 |
1.3.2 乡村地区 |
1.3.3 乡村生活圈 |
1.3.4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地域范围:天津市外边缘区 |
1.4.2 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类型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中心地理论对乡村生活圈应用的理论支撑 |
2.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乡村公服配置的理论指导 |
2.2 国内外大城市边缘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大城市边缘区的研究 |
2.2.2 国内城市边缘区的研究 |
2.2.3 天津市边缘区的研究 |
2.2.4 综述 |
2.3 国内外生活圈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2.3.1 国外生活圈的研究与实践 |
2.3.2 国内生活圈的研究与实践 |
2.3.3 综述 |
2.4 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2.4.1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与实践 |
2.4.2 国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与实践 |
2.4.3 综述 |
第3章 圈层结构下天津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及空间分异特征解析 |
3.1 天津市乡村发展概况 |
3.1.1 社会经济特征 |
3.1.2 城镇化特征 |
3.1.3 人口特征 |
3.1.4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分布及网络特征 |
3.2 天津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状况 |
3.2.1 天津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天津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总体水平 |
3.3 天津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实问题 |
3.3.1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与人口空间聚集情况不匹配 |
3.3.2 基层优质资源不足与使用效率低下并存 |
3.3.3 设施建设与乡村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 |
3.4 天津市市域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困境的空间分异特征 |
3.4.1 外边缘区较内边缘区乡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优化配置需求迫切 |
3.4.2 外边缘区较内边缘区居民点面积过小且过于分散下配置的困境 |
3.4.3 外边缘区较内边缘区城乡设施资源差距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生活圈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技术探索 |
4.1 乡村生活圈构建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系 |
4.2 基于服务效率的乡村生活圈构建 |
4.2.1 乡村生活圈建构影响因素 |
4.2.2 乡村生活圈的发展趋势 |
4.2.3 乡村生活圈建构思路 |
4.2.4 乡村生活圈圈层划分 |
4.3 基于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构思 |
4.3.1 各级生活圈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
4.3.2 基于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配置情况 |
5.1 武清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自然条件与资源 |
5.1.3 社会经济概况 |
5.1.4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5.2 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总体情况 |
5.2.1 现状教育设施配置情况 |
5.2.2 现状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情况 |
5.2.3 现状养老设施配置情况 |
5.3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
5.3.1 教育设施可达性分级分析 |
5.3.2 医疗卫生设施可达性分级分析 |
5.3.3 养老设施可达性分级分析 |
5.4 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分化特征 |
5.4.1 教育设施质量差异性 |
5.4.2 医疗卫生设施质量差异性 |
5.4.3 养老设施质量差异性 |
5.5 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原因分析 |
5.5.1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5.5.2 人口密度的空间差异 |
5.5.3 交通与区位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活圈视角下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 |
6.1 武清区生活圈圈层划定 |
6.1.1 武清区乡村居民出行意愿调查 |
6.1.2 武清区生活圈圈层划定 |
6.1.3 武清区生活圈的合理性验证 |
6.2 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的方案 |
6.2.1 配置思路 |
6.2.2 配置体系 |
6.2.3 配置引导 |
6.3 促进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策略 |
6.3.1 突破行政边界,响应村镇国土空间规划要求 |
6.3.2 协同多方意见,调动多方力量 |
6.3.3 结合流动模块,多途径供给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2017 年天津市居住区POI数据 |
附录 B:2017 年天津市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 |
附录 C:2017 年天津市武清区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 |
附录 D:2017 年天津市武清区公交线路及站点POI数据 |
附录 E:武清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水平 |
1.3.1 在发展动力路径方面的研究 |
1.3.2 在发展现状评估方面的研究 |
1.3.3 在规划建设方法方面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价值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价值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城耦合机制的构建 |
2.1 相关概念辩析 |
2.1.1 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辨析 |
2.1.2 产城耦合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产城耦合机制定义 |
2.4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介质 |
2.5 产城耦合机制构造要素 |
2.5.1 产业系统 |
2.5.2 城镇系统 |
2.6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方式 |
2.6.1 产业系统对城镇系统的耦合作用 |
2.6.2 城镇系统对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 |
2.7 小结 |
第3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评价 |
3.1 评价技术路线 |
3.1.1 评价目的 |
3.1.2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1.3 评价对象选取 |
3.2 发展水平——运作介质评价 |
3.3 发展状态——运作方式评价 |
3.4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分析 |
3.4.1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 |
3.4.2 产城耦合机制验证分析 |
3.4.3 产城耦合机制的发展时期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策略 |
4.1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体系 |
4.1.1 基于运作介质确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
4.1.2 基于运作方式确定强化耦合的规划目标 |
4.1.3 基于构造要素确定产城系统的规划内容 |
4.1.4 基于评价分析确定对应时期的规划重点 |
4.2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发展时期的规划策略选择 |
4.3 发展起步期的规划策略:补齐劣势系统 |
4.3.1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
4.3.2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
4.3.3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
4.4 快速发展期的规划策略:同步发力建设 |
4.4.1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
4.4.2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
4.5 发展成熟期的规划策略:提升品质带动 |
4.5.1 提升产城契合的文化品质 |
4.5.2 促进产城协合的环境品质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产城耦合的规划策略实证研究——以杨芬港镇为例 |
5.1 杨芬港镇现实基础 |
5.1.1 发展背景 |
5.1.2 杨芬港镇产业系统现状 |
5.1.3 杨芬港镇城镇系统现状 |
5.1.4 杨芬港镇产城耦合机制存在问题及机遇 |
5.2 杨芬港镇规划策略选择 |
5.3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
5.3.1 双产主导产业 |
5.3.2 链网产业关联 |
5.4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
5.4.1 集约建设规模 |
5.4.2 联合发展结构 |
5.4.3 联合交通网络 |
5.5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
5.6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
5.7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
5.7.1 融合产城功能 |
5.7.2 融合土地利用 |
5.7.3 融合公共服务设施 |
5.7.4 融合绿化景观 |
5.8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发展及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 |
1.1.2 京津冀城镇群网络的形成 |
1.1.3 天津市小城镇发展的不均衡性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小城镇建成区 |
2.1.2 城镇空间形态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城市形态研究 |
2.2.2 城镇空间形态研究 |
2.2.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案例研究 |
2.2.4 天津地区相关研究 |
2.2.5 研究不足归纳 |
2.2.6 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规律解析 |
3.1 天津市小城镇发展概况 |
3.1.1 天津市小城镇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3.1.2 近代以来天津市小城镇发展 |
3.1.3 建国后天津市小城镇发展 |
3.2 研究区域及对象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研究对象选择 |
3.3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规律 |
3.3.1 外部空间形态演变 |
3.3.2 内部空间形态演变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式与范型研究 |
4.1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 |
4.1.1 城镇空间生长定义 |
4.1.2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特征 |
4.1.3 城镇空间生长演变过程 |
4.2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分类 |
4.2.1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类型 |
4.2.2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划分依据 |
4.2.3 小城镇空间演变模式分布情况 |
4.3 天津市域各类型小城镇空间生长演变特征 |
4.3.1 停滞发展型 |
4.3.2 轴向延伸型 |
4.3.3 圈层扩张型 |
4.3.4 .填充蔓延型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 |
5.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因素系统 |
5.1.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因素分析 |
5.1.2 各因素综合作用机理 |
5.2 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经济因素 |
5.2.2 政策制度因素 |
5.2.3 地理交通因素 |
5.2.4 文化发展因素 |
5.2.5 区域统筹因素 |
5.2.6 各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5.3 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分析 |
5.3.1 停滞发展型 |
5.3.2 轴向延伸型 |
5.3.3 圈层扩张型 |
5.3.4 填充蔓延型 |
5.3.5 小结 |
5.4 天津市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5.4.1 存在问题 |
5.4.2 发展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 |
6.1.2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式范型 |
6.1.3 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机理 |
6.2 论文特色与不足 |
6.2.1 论文的特色 |
6.2.2 论文的难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形态变化图 |
附录B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 |
附录C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用地扩张速率及扩张强度 |
附录D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各类型肌理比例 |
附录E 天津市小城镇建成区紧凑指数 |
附录F 专家调研问卷 |
附录G 天津市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驱动力值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葛沽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的基本概念和效应 |
(一) 产业融合的概念和方式 |
(二) 产业融合的效应 |
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概念 |
(一) 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界定 |
(二)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载体 |
(三) 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经营主体 |
三、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
(一) 民俗旅游型 |
(二) 观光体验型 |
(三) 休闲度假综合型 |
(四) 健康养生型 |
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相关理论 |
(一)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 全域旅游理论 |
第三章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特色小城镇现状及问题 |
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特色小城镇概况 |
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存在问题 |
(一) 特色小城镇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
(二) 旅游业与全域资源融合效率低 |
(三) 硬件与软件设施国际化水平低 |
第四章 葛沽镇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分析 |
一、葛沽镇的基础条件 |
(一) 具有现代产业形态,发展基础好 |
(二) 拥有绝对区位优势和海河资源 |
(三) 特色农业历史悠久、特点鲜明 |
(四) 民俗文化传承久远、特点突出 |
二、葛沽镇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潜力分析 |
(一) 传统农业种植与旅游业融合 |
(二) 新型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 |
(三) 特色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 |
(四)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与旅游业融合 |
(五) 田园综合体与旅游业融合 |
三、葛沽镇基础建设硬件与服务型软件的国际化潜力分析 |
(一) 提升基础设施硬件的可持续性、国际通用性 |
(二) 打造国际化标准的服务型软件 |
四、葛沽镇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 |
(一) 打好农业旅游基础 |
(二) 打造民俗文化旅游 |
(三) 配套特色综合商业 |
(四)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
(五) 创新特色小城镇品牌 |
第五章 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对策 |
一、推动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二、提速提效利用资源整合加速深度融合 |
三、提升基础设施硬件与软件建设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镇内涝 |
1.3.2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 |
2.1 系统论 |
2.1.1 定义与内容 |
2.1.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
2.2.1 主要内容 |
2.2.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3.1 主要内容与发展 |
2.3.2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绿色建筑理论 |
2.4.1 概念及主要内容 |
2.4.2 雨水利用的主要方式 |
2.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关中平原自然环境特征与内涝灾害衍生 |
3.1 短时强降雨是导致内涝的先决条件 |
3.1.1 三季常干旱、夏暴雨集中 |
3.1.2 降水趋势将促使内涝加剧 |
3.2 地形太平坦是造成内涝的自然基础 |
3.2.1 流水地貌形成多级台地 |
3.2.2 极平地势造成排水困难 |
3.3 湿陷性黄土是加重内涝的特殊因素 |
3.3.1 整体层面:关中平原湿陷性黄土分区 |
3.3.2 局部层面:西咸新区湿陷性黄土分区 |
3.4 针对内涝的关中平原自然地理分区 |
3.4.1 分区成果 |
3.4.2 表3.1关中平原针对内涝的自然地理分区基本信息汇总表分区灾情 |
3.5 小结 |
4 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自平衡”的经验与启示 |
4.1 传统聚落分布模式 |
4.1.1 传统聚落分布 |
4.1.2 基层村落单元 |
4.2 典型村落下垫面构成 |
4.2.1 典型村落下垫面测算 |
4.2.2 下垫面核心构成要素 |
4.3 关中院落空间组织 |
4.3.1 关中传统院落空间布局特征 |
4.3.2 关中传统院落雨水组织模式 |
4.4 典型村落内涝自平衡量化分析 |
4.4.1 公共空间 |
4.4.2 院落空间 |
4.4.3 单次暴雨 |
4.5 典型村落内涝自平衡设施 |
4.5.1 内涝自平衡公共设施——涝池 |
4.5.2 内涝自平衡私有设施——水窖 |
4.6 现代规划启示 |
4.6.1 规划模式 |
4.6.2 单元概念 |
4.6.3 平衡原理 |
4.6.4 测算方法 |
5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衍生机理分析 |
5.1 聚落空间——镇区形态演进与内涝灾害衍生 |
5.1.1 建设区形态的演进 |
5.1.2 镇区下垫面比例关系 |
5.2 公共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与内涝灾害衍生 |
5.2.1 绿地广场 |
5.2.2 宅前场地 |
5.2.3 街道和道路 |
5.3 院落空间——居住建筑型制与内涝灾害衍生 |
5.3.1 群体组织 |
5.3.2 空间布局 |
5.3.3 屋顶形式 |
5.3.4 下垫面构成 |
5.3.5 量化测算 |
5.4 雨水设施——雨水蓄排设施与内涝灾害衍生 |
5.4.1 储水设施 |
5.4.2 排水设施 |
5.5 小结 |
6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构建 |
6.1 自平衡概念 |
6.1.1 “自平衡”概念本源 |
6.1.2 “自平衡”概念拓展 |
6.2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的构建 |
6.2.1 自平衡思路 |
6.2.2 自平衡模式 |
6.3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数学关系 |
6.3.1 动态平衡的关系 |
6.3.2 数学关系的表达 |
6.4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指标系统 |
6.4.1 参数控制指标 |
6.4.2 空间设计指标 |
6.5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单元体系 |
6.5.1 院落基层居住单元 |
6.5.2 片区基本生活单元 |
6.5.3 镇区内涝平衡单元 |
6.5.4 镇域生态协调单元 |
6.6 小结 |
7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空间匹配方法研究 |
7.1 空间匹配目标 |
7.1.1 雨水利用目标 |
7.1.2 内涝消解目标 |
7.2 院落基层居住单元 |
7.2.1 雨水组织流程 |
7.2.2 下垫面及空间布局 |
7.2.3 院落内雨水设施 |
7.2.4 指标建议 |
7.3 片区基本生活单元 |
7.3.1 片区规模及构成 |
7.3.2 街坊组团式布局 |
7.3.3 片区雨水设施 |
7.3.4 指标建议 |
7.4 镇区内涝平衡单元 |
7.4.1 空间结构 |
7.4.2 下垫面构成 |
7.4.3 道路系统 |
7.5 镇域生态协调单元 |
7.5.1 雨量协调关系 |
7.5.2 空间匹配要点 |
7.6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等对小城镇战略选择的引导 |
1.1.2 存量规划发展趋势对外边缘区发展成长的影响 |
1.1.3 “特色小镇”等发展模式兴起对小城镇发展能力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念界定 |
1.3.1 区域选择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集聚——扩散”对外边缘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1.2 “内生式发展”对内生发展能力的理论指导 |
2.1.3 “自组织理论”是测度指标量化的理论基础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引领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天津地区相关研究综述 |
2.2.4 综述 |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进展 |
2.3.1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
2.3.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
2.3.3 启示 |
第3章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 |
3.1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研究范围选取 |
3.1.1 天津市外边缘区的内涵及特征 |
3.1.2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划定标准及范围选取 |
3.1.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
3.2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外部动力分析 |
3.2.1 中心城区的扩散力 |
3.2.2 外部投资的援助力 |
3.2.3 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牵引力 |
3.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内部动力分析 |
3.3.1 人口发展——内源动力 |
3.3.2 资源与环境——核心动力 |
3.3.3 经济发展——助推动力 |
3.3.4 社会发展——支撑动力 |
3.3.5 体制与管理——引导动力 |
3.4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结构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
4.1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
4.1.1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涵 |
4.1.2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表现及特征 |
4.2 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基础研究 |
4.2.1 文献频度统计 |
4.2.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3 指标框架及权重确定方法 |
4.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选择 |
4.3.1 人口发展能力测度 |
4.3.2 资源与环境发展能力测度 |
4.3.3 经济发展能力测度 |
4.3.4 社会发展能力测度 |
4.3.5 体制与管理能力测度 |
4.4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4.1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3 模糊德尔菲法确定权重 |
4.4.4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确立 |
4.5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研究 |
4.5.1 测度结果综合分析 |
4.5.2 测度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
4.5.3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类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牛家牌镇成长动力与内生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
5.1 牛家牌镇概况 |
5.1.1 牛家牌镇基本情况 |
5.1.2 牛家牌镇在外边缘区所承担的功能及所处地位 |
5.2 牛家牌镇成长动力分析及现实困境 |
5.2.1 牛家牌镇成长外部动力 |
5.2.2 牛家牌镇成长内部动力 |
5.2.3 牛家牌镇发展的现实困境 |
5.3 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 |
5.3.1 宏观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结构的横向比较 |
5.3.2 中观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子能力的对比分析 |
5.3.3 个体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指标值的差距分析 |
5.4 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优化对策与建议 |
5.4.1 宏观层面:综合全面发展,吸引外部资源进驻 |
5.4.2 中观层面:组团式发展,增强协作网络体系 |
5.4.3 个体层面:内生式发展,调动系统内部发展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 |
6.1.2 小城镇的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
6.1.3 牛家牌镇的实证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1: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
附录A-2: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
附录A-3: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
附录B:2016 年天津市道路数据 |
附录C-1: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C-2: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C-3: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D-1:小城镇关联度系数及关联度值计算结果 |
附录D-2:小城镇关联度系数及关联度值计算结果 |
附录E 专家调研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样本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维度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框架图示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景观规划 |
2.1.2 文化特色保护 |
2.2 理论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3 本研究的视角 |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
3.1 面临问题 |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
3.2 基本特征 |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
3.3 重建路径 |
3.3.1 城镇化整理型 |
3.3.2 易址迁建型 |
3.3.3 保留发展型 |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
4.1 乡村类型 |
4.1.1 环城地区 |
4.1.2 远郊平原地区 |
4.1.3 山地生态地区 |
4.1.4 滨海地区 |
4.2 梳理整合 |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
4.3.1 乡村景观感知 |
4.3.2 乡村景观评价 |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
5.1 保护面临问题 |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
5.2 乡村景观变迁 |
5.2.1 明显的突变性 |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
5.3 保护准则 |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
5.4 保护策略 |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
6.1 规划设计原理 |
6.1.1 规划设计原则 |
6.1.2 规划设计目标 |
6.1.3 规划设计方法 |
6.2 规划设计策略 |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
7.1 经验借鉴 |
7.1.1 北京经验 |
7.1.2 上海经验 |
7.1.3 浙江经验 |
7.1.4 江苏经验 |
7.1.5 台湾经验 |
7.2 天津探索 |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
8.1.2 塑造文化景观 |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
8.1.4 传承文化特色 |
8.2 创新点 |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天津市现代小城镇规划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A]. 陈瑜,曾鹏,李晋轩,陈雨祺.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小城镇规划), 2021
- [2]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D]. 赵川中.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生活圈视角下大城市外边缘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D]. 王敏. 天津大学, 2020(02)
- [4]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唐冠蓝. 天津大学, 2019(01)
- [5]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D]. 徐婧. 天津大学, 2019(01)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7]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葛沽镇为例[D]. 李莹.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D]. 徐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9]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D]. 汪梦琪. 天津大学, 2018(06)
- [10]“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