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降解沥青砂再次热作用的实验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民[1](2020)在《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对原油组成及生烃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不少含油气盆地是典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导致其中的油藏发生了复杂的次生蚀变,包括早期生物降解作用和晚期热蚀变作用的叠加,也即本论文中所提到的叠加次生蚀变作用。油藏中原油复杂的化学组成在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影响下的变化过程难以被捕捉,目前研究程度较低。本论文通过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和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电喷雾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以及其他常规的分析测试手段和方法,揭示了原油的化学组成在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影响下的变化过程和机理。本论文首先以江汉盆地低熟原油为例,综合运用ESI FT-ICR 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研究了原油中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原油复杂的化学组成可以被GC-MS结合ESI FT-ICR MS较为全面地表征:江汉盆地低熟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极性有机硫化物,并且其中的硫原子主要以环状结构存在。这些极性有机硫化物很可能是由沉积可溶有机质中一些包含活跃官能团(如共轭的C=C双键)的前驱体在成岩阶段早期经由分子内硫化作用形成的。本论文还通过好氧生物降解模拟实验揭示了江汉盆地低熟原油的生物降解过程和机理,发现了在轻度–中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下,原油中富氢的正构烷烃几乎被完全移除。原油中的有机硫化物也会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断减少,并且环状结构越少的有机硫化物会越快地被移除。这些有机硫化物的生物降解途径与正构烷烃类似,即通过侧链的末端氧化形成含硫的有机酸。本论文的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结果和前人的研究都表明原油中的富氢有机质如正构烷烃等会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被优先消耗。这必然会影响残余原油在后期热蚀变作用下的生气潜力和热稳定性。为了揭示不同程度生物降解对原油生气潜力和生气时机的具体影响,本论文以同源但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样品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以及生烃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轻度–中度的生物降解会导致残余原油生气潜力的明显降低。同时,在Easy%Ro为1.6–2.5的范围内,生物降解原油的产焦率是正常原油的2–4倍,因此在利用储层残余固体沥青的量反推原油裂解气资源量时如果不考虑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就可能会造成高估。此外,生烃动力学计算的结果表明,遭受了中度和严重生物降解的原油热稳定性变差,相较于正常原油会在更早的热演化阶段二次裂解生气。一些油藏在叠加次生蚀变作用的影响下,虽然没有大规模裂解生气,但是原油的化学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论文还利用GC-MS和ESI FT-ICR MS分析了热模拟实验残余液态烃中烃类化合物和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的变化。在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中,常用的油源对比指标如C27–29规则甾烷的分布会在中度生物降解阶段失效,而TT23/H30和H29/H30的比值会在严重生物降解阶段失效。同时,这些参数又都会被Easy%Ro≥0.91的热成熟作用改造而失去指示油源的意义。相比之下,三环萜比值TT23/(TT23+TT24)既抗严重生物降解又耐热蚀变,适合用于叠合盆地油藏的油源对比工作。常用的热成熟度指标也会受到早期生物降解的影响。中度生物降解会导致甾烷异构化指数C29ααα20S/(20S+20R)和C29αββ/(ααα+αββ)的升高以及甲基菲指数MPI-R的降低,而严重生物降解会导致萜烷类热成熟度指标如C32升藿烷异构化指数22S/(22S+22R)发生变化。这些差异会在热成熟作用下逐渐减小。例如,中度–严重生物降解原油中的甲基菲指数MPI-R在Easy%Ro为0.91–2.11的范围内与正常原油差别不大。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中,中性氮化合物和有机酸的分布受叠加次生蚀变作用的影响最大。生物降解会导致原油中有机酸的相对富集和中性氮化合物的相对减少,而热成熟作用则恰好相反。在中性氮化合物中,生物降解和热成熟作用都会导致咔唑类化合物相对苯并咔唑和二苯并咔唑减少。此外,脂肪酸要比环烷酸更容易受到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而脂肪酸的热稳定性又要高于环烷酸。基于不同DBE值有机酸含量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快速区分样品间相对的生物降解程度和热演化程度。
王兆云,马超,龚德瑜,姜华[2](2020)在《沥青成因及反映的油气成藏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体中沥青按沉积有机质的不同演化路径分为原生和次生沥青,次生沥青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不同,又分为生物降解水洗氧化和热裂解成因两种类型,本文重点讨论热裂解成因沥青。热裂解成因沥青是干酪根在生油窗阶段生成的原油,进一步深埋温度增高,达到原油裂解的热动力学条件,裂解生成天然气后的残余物。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原油有聚集型、源内分散型、源外分散型三种赋存方式,裂解分别对应形成三种赋存状态的沥青。通过四川盆地13口井60余块岩芯样品热裂解成因沥青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尺度的研究,沥青体积含量0.1%~15%,形态有条带状、片状、块状、粉末状;赋存方式有裂缝(区域沟通油源的断层)、层理面、微裂隙、原生、次生溶蚀孔、洞等;赋存岩石有粗晶、中—细晶白云岩。伴生的包裹体发育丰富,可区分出孔洞方解石早期和晚期充填、白云石次生加大边、孔洞方解石微裂隙等方式,还有富沥青质的包裹体。颜色透明无色—淡褐色、无色—灰色、深灰色、深褐色等。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不同比值反映了沥青的氧化还原特征。含烃包裹体均一温度从90~220℃,综合记录了油气生成演化的整个过程,以及经历的异常热作用;同一样品加大边中包裹体温度分布范围普遍比较宽,反映碳酸盐岩溶解重结晶作用频繁。基于沥青及其储集空间特征、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分析、包裹体研究,以及埋藏史、热史、油气运聚过程分析,四川盆地古老碳酸盐岩主力生烃层系筇竹寺组、灯影组一、三段烃源岩志留纪末进入生油门限,中二叠世大量生油,晚二叠世进入油裂解气门槛,晚三叠世油大量裂解生气;油气具有从北向南运移的特征,沥青大量形成期的分布与古构造叠合图是二次成藏的关键。
肖洪[3](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吕文东[4](2020)在《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常规能源的储备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性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重视对稠油的研究。其中关键在于稠油的开采与运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设计制备了纳米Fe3O4催化剂和Mg3Y2Ge3O12:Bi3+/Ti O2光催化体系应用于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纳米Fe3O4催化剂是一种反式尖晶石结构,同时含有Fe2+和Fe3+,随着尺寸的减小,从多畴结构变为单畴结构,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增加,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原子配位不能满足高的表面能,导致其催化活性改变。本文通过高温热解法和低温双相回流法制备了4种不同尺寸的纳米Fe3O4催化剂,应用于辽河油田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分析不同尺寸纳米Fe3O4催化剂在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为研发更高效的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还在光催化领域研究了一种新型发光晶体,它不仅能显示出高效的紫外线(UV)发光性能,还可用于降低稠油粘度。我们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Mg3Y2Ge3O12:Bi3+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3Y2Ge3O12:Bi3+晶体的粒经约为30μm,在波长为270 nm的光激发时会出现一个宽的Bi3+相关发射带,并且在300 nm处达到峰值。虽然Mg3Y2Ge3O12:Bi3+晶体只显示一个发射带,但这个光谱带几乎可以覆盖从290 nm到410 nm的整个紫外光谱区,所以这种晶体能够覆盖吸收波长为387 nm的Ti O2半导体带隙,从而作为一种有效的紫外辐照源应用于光催化领域。Mg3Y2Ge3O12:Bi3+/Ti O2光催化体系可以先吸收紫外光,再有效地发射出紫外光,紫外光可以被Ti O2再吸收,再次辐照增强Ti O2的催化性能,可应用于催化领域。
朱信旭[5](2019)在《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普遍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可溶有机质含量较低,容易受到后期运移烃的影响。盆地海相深层原油成熟度高且遭受二次作用的影响,生物标志物检测难度大。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主力烃源和混合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结合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可以进一步限定原油热演化趋势。已有研究主要利用传统的抽提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进行了游离态可溶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研究,缺乏自由态与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以及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四套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抽提方法获取四套烃源岩游离烃并测定其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进一步采用高压催化加氢热解技术提取了干酪根键合态正构烷烃并测定了其碳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塔中地区部分奥陶系海相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高-过成熟阶段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对油-源对比和主力烃源的意义。通过这些工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塔里木盆地塔中轻质油与下寒武统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中的正构烷烃普遍具有单峰型的分布特征,但寒武-奥陶系钻井样品抽提与氢解产物在nC14nC20间大多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特征,明显区别于下寒武统与中-上奥陶统剖面样品以及塔中轻质油。部分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的Pr/nC17与Ph/nC18相关参数分布特征与成熟度演化程度不一致,对烃源特征的指示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2)塔里木盆地寒武统-奥陶系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呈现奥陶系样品>寒武系钻井样品>下寒武统剖面样品的分布特征,并且下寒武统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变化,反映了母源生物输入类型和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3)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13C值,在-34‰-31‰间,氢解产物δ13C值也在这一范围内;寒武-奥陶系盆地内钻井烃源岩抽提产物δ13C值整体在-32‰-29‰之间,氢解产物变化范围相对较大,整体比抽提产物偏重,范围在-31‰-28‰之间;中-上奥陶统萨尔干与印干组样品抽提产物δ13C值在-33‰-30‰之间,氢解产物范围也较为一致;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δ13C值在-35‰-31‰之间。(4)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剖面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δD值偏重,范围在-90‰-60‰之间;萨尔干组与印干组剖面样品δD值在-110‰-80‰间,略轻于下寒武剖面样品;盆地内钻井样品抽提产物正构烷烃有最轻的δD值,在-125‰-95‰之间,其中英东2井中寒武统样品明显偏轻。塔中轻质油的δD值在-110‰-60‰间。(5)烃源岩抽提产物与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氢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塔中轻质油有较轻的碳同位素组成和较重的氢同位素组成,与下寒武统剖面以及中-上奥陶统剖面烃源岩较为接近。结合成熟度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评价,推测塔中轻质油主要来自下寒武统斜坡相烃源岩,中-上奥陶统盆地相烃源岩也可能有一定贡献。
聂凡[6](2018)在《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油砂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有着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油砂的热解是油砂干馏、原位热采以及沥青精制等分离加工中重要的反应过程,其中,油气的生成是油砂热解的基本问题,也是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关键问题。就此,本文选择印度尼西亚(IO)、菲律宾(PO)及中国新疆(XO)三种油砂,研究了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索氏抽提、XRD、1H/13CNMR、XPS等方法,对三种油砂样品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三种油砂沥青质含量>8%,属于中等以上品位油砂。IO沥青质中含有较多的沥青烯组分,硫含量>6%,且65%以上为脂肪硫形态;其矿物质组成相对单一,主要为碳酸钙。PO和XO沥青质中沥青烯占比较小,硫含量较低,矿物组成相对复杂,粒径小于44 μm的极细小矿物颗粒具有较高占比。通过沥青质平均结构计算发现,PO和XO沥青质芳香核缩合程度较小,脂肪取代基碳数较多IO沥青质芳核以迫位缩合为主,芳核上取代基较多,取代基平均碳数较少。(2)利用TGA-MS及Py-EGA-MS,从挥发物释放角度研究了三种油砂及其沥青质组分的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由热失重和挥发物的释放过程,油砂热解油气的生成包括脱附主导阶段(<350 ℃)和裂解主导阶段(350~550℃),两个阶段的主要反应方式和油气组成有较大差异。油砂各有机组分存在相异的热解挥发物释放规律,不同油砂在两个阶段油气的产率主要由其有机质的组成决定,其中:脱附主导阶段生成的油气主要源自软沥青烯中的脂肪分,并在200~350℃有多环生物标志物等大分子化合物逸出;裂解主导阶段主要源自沥青烯和胶质,气体及轻质烃类(主要是烯烃和烷烃)在此阶段大量生成;油砂中芳香分在两个阶段均有明显挥发物的释放。在油气生成阶段,矿物质对挥发物的释放影响较小,沥青质各子组分在最终挥发物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作用。(3)在固定床热解装置上,研究了温度对IO和PO半焦中沥青质组成结构和热解油气组成影响,揭示了沥青质热解过程中的变化及热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实验发现,在脱附主导阶段,热作用脱除了沥青质中部分游离组分,并未严重破坏沥青质的主体结构。沥青烯等重质组分在低温阶段虽然没有大量油气的产生,但经弱键的断裂,一部分转变为软沥青烯组分,成为油气生成的前驱体。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至裂解主导阶段,大量烷基侧链的断裂成为油气的主要来源,焦油和不凝气产量增加迅速。而另一部分沥青质则在热作用下,通过脱氢和缩合生成更重的组分,直至成焦留于热解残渣中。当温度>450℃后,焦油在产量和馏程上变化不大,500 ℃时,两种油砂热解得到的焦油产品占到了原油砂沥青质的80%左右。热解过程中,IO在300 ℃前仅有少量含硫化合物的逸出,油砂中的部分脂肪硫在热作用下转变为芳香硫;350~400 ℃间含硫化合物间大量逸出,500 ℃时,油砂中超过90%的硫以油气的形式从油砂颗粒中逸出,且主要以芳香含硫化合物存在于焦油中。(4)利用GC/MS和Py-GC/MS技术,研究了温度、加热速率对油砂热解产物产率及组成调控的作用。实验发现,油砂热解焦油是以脂肪链烃为主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与油砂沥青质的结构相关。油砂热解过程中,温度决定沥青质的分解程度;在相同终温下,加热速率的提高会缩短油砂微粒完成有机质热解所需的时间,但逸出的挥发物会进入更高温度的环境中。由于热稳定性的差异,油气各组分二次反应的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在链烃碳数分布、烯烃/烷烃比例、芳烃侧链长度以及杂原子的存在形式造成影响。其中,加热速率增大或热解温度的提高均会增强挥发物的二次裂解及脱氢反应,使得不饱和烃的占比增加。同时,升温速率的增加,脱附主导阶段和裂解主导阶段逐渐重叠,使得脱附出的大分子可进入高温区,裂解程度加深,生成更多小分子化合物。(5)利用TGA和固定床热解装置,对比研究了高比例氧化钙的加入对热解油气生成的影响。当氧化钙1:1(质量比)添加后,IO的受热和热解挥发物的逸出受阻,油气生成阶段活化能从单独热解时的66~173 kJ/mol提高到168~270 kJ/mol,但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在480℃下进行固定床热解,氧化钙表现出明显的脱水、脱碳和固硫作用,焦油产量与单独热解相比差异较小,但焦油中脂肪分和胶质的比例有所增加,而芳香分约减少10%。通过GC/MS分析,在脂肪分中的烯烃占比减少,而烷烃尤其是长链烷烃含量增加明显。芳烃中PAHs比例有所增加,而酸性化合物,如酚类和羧酸类,倾向于与氧化钙脱羟基反应,形成更多的酮和酯。
王阳洋[7](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苗明强[8](2018)在《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2S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注蒸汽热采是目前稠油开采的一种有效方式,当高温蒸汽注入地层,一方面会加热稠油油藏,降低稠油黏度,另一方面会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CO2、H2S等酸性气体。H2S为剧毒有害性气体,其生成将引起一系列设备腐蚀,健康安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探究水热裂解过程H2S的生成机制,对于热采过程H2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稠油中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水热裂解是H2S的重要来源。四氢噻吩作为五元杂环噻吩类硫化物,是稠油中具有代表性的含硫有机化合物。本文通过室内热模拟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摩尔配比、溶液pH等因素对四氢噻吩水热裂解过程H2S生成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的主要气相产物为H2S、CO2、H2及相关轻烃类气体。同等反应条件下,水热裂解占据主导地位;反应温度、时间与水热裂解过程H2S的生成量呈正相关的特性。当水与四氢噻吩的摩尔配比小于3时,提高反应系统内的含水量有利于加深四氢噻吩水热裂解进行的程度。酸性条件下,四氢噻吩水热裂解反应活性将大大加强;碱性条件下,水热裂解反应有所抑制。通过动力学实验,建立了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2S的动力学模型,求得H2S生成的反应级数为0.9,表观活化能为54.55 kJ/mol,指前因子为166.47 day-1。基于四氢噻吩水热裂解反应后液相产物分析及相关理论探究,得到以下结论:四氢噻吩水热裂解反应后液相产物中含有微量烷烃烯烃类,并主要以硫醇类、硫醚类、二硫化物、烷基四氢噻吩、烷基噻吩、噻吩类衍生物等有机硫化物为主;水热裂解过程,杂原子S所形成的C-S键将最先受热发生断裂,进而发生开环,生成了小分子烷烃或烯烃等;高温水对于四氢噻吩的水热裂解过程起到关键作用,并将直接参与到四氢噻吩的水解以及水气转换等基元反应中,导致氢从水中向气相或液相产物中迁移。另外水热裂解过程水解及二次水解是H2S生成的主要路径,热解及加氢脱硫等生成H2S作用较弱。本文利用四氢噻吩作为模型化合物通过室内热模拟实验探究了水热裂解过程H2S的生成机制,研究结论为热采过程H2S的预防与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刘清云[9](2018)在《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性能评价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稠油中的大分子沥青质与胶质导致稠油粘度高、油层渗流困难,是目前稠油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胶质、沥青质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探讨稠油致粘、降粘与油层渗流改善技术,通过以油酸十八酯为主单体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表征与合成产物降凝、降粘、界面活性、水热裂解催化等性能测试,以及针对江汉稠油的现场初步试验和辽河稠油的室内岩心驱替试验,研究该剂的降粘、渗流改善效果与渗流改善机理,为稠油高效开采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辽河新5井特稠油、塔河超稠油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获得了对其组成、结构特征及致粘原因的认知。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 NMR、GC-MS及X衍射等联合结构分析表明,两种典型稠油的胶质与沥青质均含羰基、羟基、氨基、巯基、酯基、醚键等极性氢键基团,以及长链烷基、稠环芳香片、超大分子缔合聚集体等特征结构。长链烷基的缠绕与穿插、芳香片层之间的π键作用力、胶质或沥青质极性分子之间强烈的分子间力、氢键作用以及大分子缔合聚集体热运动困难等都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以油酸十八酯、苯乙烯为主单体,优选具有强的金属离子螯合、构成氢键及界面活性能力的烯丙基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单体共聚,以正交试验法合成了油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MOSS)和油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MOSA)两种新型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并制备了具有界面活性改善功能的MOSSNa、MOSANa;螯合少量Cu2+制备了水热裂解催化剂MOSSCu、MOSACu。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H、O、N、S元素的含量与单体组成相吻合,MOSSCu、MOSACu中Cu2+含量分别为19.51 mg/g和19.08 mg/g;红外和1H NMR分析表明,聚合物中苯基、长链烷基、酯基、羧基、磺酸基、氨基的特征峰明显存在,聚合物结构与单体设计一致。而XRD分析表明,两种聚合物均具有与稠油沥青质相似峰位的特征峰,这为与稠油重组分共晶提供了结构基础。对合成的降粘-渗流改善剂的降凝降粘性能进行了考察。以相应国标方法对MOSS、MOSA、MOSSCu、MOSACu四种降粘-渗流改善剂的测试分析表明:添加1.0 mg/g时对65#高熔点蜡的防蜡率,MOSS、MOSA分别达到了27.4%和32.3%;MOSSCu、MOSACu分别达到了26.4%和31.5%。MOSS、MOSA可使辽河新5井稠油分别降凝10.5和12.4、使塔河特超稠油分别降凝21.4和23.6,MOSSCu、MOSACu效果略低,但均表现优异。在降粘测试中,30添加1500mg/L时MOSS、MOSA、MOSSCu、MOSACu分别可使辽河新5井稠油降粘91.6%、91.9%和90.5%、91.1%,效果良好。另外,在相同条件下以超声波强化作用45 min,添加1000 mg/L的MOSS、MOSA、MOSSCu、MOSACu即可达到添加2000 mg/L的降凝与降粘效果,超声波的促进增效作用明显。该系列聚合物因其众多的长链烷基、芳基而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可以渗透进入胶质、沥青质内部、凭借其酯基、羧基、磺酸基、氨基等特征基团导致沥青质聚集体内蜡晶、芳香片层结构晶格畸变,产生防蜡、降凝效果;而同时大量存在的酯基、酸酐等基团为氢键受体,具有争夺原沥青质氢键即瓦解原氢键的能力,导致部分沥青质聚集体内部崩解,分子变小,降低稠油粘度,有利于油层稠油渗流。对MOSSCu、MOSACu的水热烈解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针对塔河超稠油开展的水热裂解室内模拟正交试验表明,在563.15K、催化剂添加量0.15%、油水比为100:10、甲苯供氢条件下水热裂解催化性能最佳,MOSSCu的降粘率达90.80%,MOSACu达92.30%。水热裂解产物的组成与结构分析表明:在MOSSCu、MOSACu催化裂解后稠油重组分胶质、沥青质、难熔蜡的合量分别下降了1.40%和1.84%,其中沥青质在MOSSCu催化下由30.28%降低到了19.26%,在MOSACu催化下由30.28%降低到了19.04%,影响稠油粘度权重大的沥青质组分转化成了相对轻质的胶质和难熔蜡组分,效果对比明显;水热裂解后胶质、沥青质中的O、N、S杂原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部分含O、N、S的分子因键的断裂,变为小分子转移到了轻质组分中;难熔蜡的GC-MS分析表明,裂解前C23-C29峰大幅度减弱,许多异构体的峰消失,说明有裂解和转化反应发生,这与红外分析中胶质、沥青质长链烷基峰于酯基峰明显减弱,即烷基断裂、酯基裂解相吻合;水热裂解后1H NMR图谱中胶质在σ为2.35的峰明显增强、沥青质却减弱也说明酯基断裂的可能性;基于1H NMR图谱的Brown-Ladner稠芳环分析表明,水热裂解导致沥青质和胶质的芳香度均增加、稠环芳香度均降低,但沥青质的芳香度和稠环芳香度一直高于胶质的现象并未发生改变。可见,长链烷基、酯基的断裂导致沥青质、大分子的胶质的小碎片进入难熔蜡、胶质等轻质组分,可以佐证部分沥青质转化成胶质、难熔蜡的结果。这与其催化核心Cu2+对胶质、沥青质极性键的动态诱导效应、静电效应以及Cu2+自身空轨道对S、N等杂原子孤对电子的容纳或者吸引相关,这些作用使C-S、C-N键等弱化,在过热水蒸汽提供的高温环境下裂解。蒸汽驱、蒸汽吞吐等高温开采方式下渗流改善剂对稠油水热裂解的催化作用可使沥青质、胶质大分子因裂解而变小,是最为可靠、且一劳永逸的稠油降粘与油层渗流特性改善方法。考察了MOSSNa、MOSANa改善界面活性的能力。稠油添加MOSSNa、MOSANa后,表面张力均随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加量增加而降低,但油-水界面张力略有增加;对于稠油-SAS活性水体系,添加MOSSNa、MOSANa前后稠油-活性水界面张力的降低则比较明显。将MOSANa/SAS复合渗流改善剂应用于江汉习口间歇式开采稠油井,验证井筒降粘、近井地带油层降粘-渗流特性改善以及其广谱适应性。现场初步试验的结果表明:当MOSANa/SAS最佳质量比为:0.508:0.492时,采出液降粘率达92.00%,采出液30 min静置后脱水率为31.60%,稳定性适中。每轮次增油0.50 m3,效果良好。这是因为降粘-渗流改善剂MOSSNa、MOSANa具有两亲性质,对胶质、沥青质、蜡晶等具有良好的分散、乳化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最后,以辽河新5井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填砂管驱替实验模型,添加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MOSS、MOSA,测试稠油在热水驱条件下的驱油效率,探讨稠油在模拟油层条件下的渗流规律与渗流特性改善机理。结果表明,辽河新5井稠油预混添加渗流改善剂比段塞注入表现了更佳的驱替效果,驱替启动压力、驱替压力和渗流阻力显着降低。60下预混1000 mg/L的MOSS、MOSA降粘-渗流改善剂后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9.70%和20.59%,70预混500 mg/L的MOSS、MOSA渗流改善剂或者段塞注入采收率增加的幅度略次之。驱替实验中,稠油因自身的高粘度以及难熔蜡和沥青质缔合聚集体颗粒的流道堵塞作用、岩石表面吸附层的阻滞作用等,表现出明显的启动压力和渗流阻力,而添加渗流改善剂得到改善的原因是MOSS、MOSA的加入使稠油分子间氢键瓦解、分子间范德华力弱化、稠油分子与岩石矿物之间的吸附作用力减弱。驱替过程中稠油组分呈现明显的色谱分离差异,渗流改善剂使稠油分子与岩石矿物之间的吸附作用力减弱,一部分原本吸附牢固的沥青质、胶质分子脱附,被热水驱出,稠油采收率得以提高。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表明MOSS、MOSA系列聚合物具有防蜡、降凝、降粘、水热裂解催化、改善油水界面活性等多种功能,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通过降粘、改善油层渗流特性以提高稠油采收率,现场初步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提出降粘-渗流改善剂这个概念,针对稠油组成与结构特点研制化学剂,致力于一剂多效、高效、广谱的稠油降粘及渗流特性改善研究。此外,在单体的选择如油酸单体的首次选用与氢键受体基团的优化选择、在稠油传统四组分的基础上对稠油沥青质中的长链烷烃(难熔蜡)进行细分以探索稠油凝点、粘度突变以及启动压力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陈晓东[10](2018)在《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能源的消耗倍增,常规石油储量不断减少,稠油的开采利用逐渐受到关注。稠油作为石油资源中重要部分,储存量为常规石油资源的10倍以上,但因其具有高含量的胶质和沥青质而降低了开采和运输效率,因此对稠油进行改质降粘研究,不可逆地改善稠油品质、降低稠油粘度,对稠油的运输、下游炼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热解可生成多种复杂有机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裂解主要生成脱水糖、呋喃类、醛类、酮类和羧酸类等有机物,木质素裂解主要生成苯酚、愈创木酚、对苯酚、邻苯酚、酯类、甲氧基苯和甲氧基乙酰苯等其它强极性物质,利用生物质裂解产物作为供氢剂、降粘剂,供氢剂强化稠油裂解深度,降粘剂降低重组分质量分数,抑制可溶沥青质团聚,可有效对稠油进行降粘改质。实验合成6种油溶性金属催化剂,以棉花秸秆、椰子壳、刺葵、甘蔗渣、广玉兰、油饼、老人葵、碱木质素、木屑9种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辅助辽河稠油进行催化降粘研究,分别考察了生物质种类、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生物质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稠油降粘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在木屑用量5%、催化剂PASC用量为0.05%、温度350℃下反应30min后,稠油粘度从22210mPa·s降低至430mPa·s,降粘率为98.06%,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分别从32.00%和20.46%增加至39.30%和22.37%,胶质含量降低13.12%,沥青质质含量增加3.91%,稠油平均分子量从942g/mol降低至648g/mol,反应后油样实沸点馏分中<500℃馏分含量从34%增加至60%,稠油品质显着提高。生物质裂解生成的酸类、醛类、呋喃类物质提供氢自由基,可部分抑制稠油裂解生成的小分子物质缩聚反应;生成的烷烃类物质的稀释作用降低碳正离子浓度,减少其碰撞机会;生成酯类物质、芳香烃类等物质破坏稠油胶体结构,沥青质由反应前片状堆叠结构转变为疏松碎片结构,减弱胶体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还发现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胶质裂解成低分子物质和胶质缩合成沥青质的反应均为拟一级反应,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得出了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过程中胶质裂解表观活化能Ea为33.5420kJ/mol、胶质缩合生成沥青质表观活化能Ea为29.8256kJ/mol,胶质含量的变化对油样粘度影响最大。
二、生物降解沥青砂再次热作用的实验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降解沥青砂再次热作用的实验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对原油组成及生烃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复杂原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降解过程 |
2.1. 样品与实验 |
2.1.1. 样品 |
2.1.2. 好氧生物降解模拟实验 |
2.1.3. GC-MS分析 |
2.1.4. ESI FT-ICR MS分析 |
2.1.5. FT-ICR MS数据处理方法 |
2.2. 复杂原油化学组成的表征 |
2.2.1 负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N_1和N_1S_x类化合物 |
2.2.2. 正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N_1和N_1S_x类化合物 |
2.2.3 负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O_1和O_1S_x类化合物 |
2.2.4 负离子模式ESI检测到的O_2和O_2S_x类化合物 |
2.2.5 正离子模式ESI下检测到的S_x类化合物 |
2.3. 极性有机硫化物的可能来源 |
2.4. 原油的生物降解过程及机理 |
2.4.1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的划分 |
2.4.2. 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4.3. S_x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4.4. O_1和O_1S_1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4.5. O_2和O_2S_1类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降解对原油生气行为的影响 |
3.1. 样品与实验 |
3.1.1. 样品信息及预处理方法 |
3.1.2. 热模拟实验及热解产物定量分析 |
3.1.3. GC-MS、GC-FID和Py-GC分析 |
3.1.4. 生烃动力学参数计算 |
3.2. 原油和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 |
3.3. 可溶有机质和固体沥青在热解过程中的变化 |
3.4. 气态烃的产率和组成变化 |
3.5. 气态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3.6. 生物降解对残余原油生气潜力的影响 |
3.7. 气态烃的化学组成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3.8. 生烃动力学模拟及地质意义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对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
4.1. 样品与实验 |
4.1.1.样品信息与预处理方法 |
4.1.2. GC-MS分析 |
4.2. 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及其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
4.2.1. 烷烃的分布特征 |
4.2.2. 甾烷的分布特征 |
4.2.3. 萜烷的分布特征 |
4.2.4. 芳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 |
4.3. 叠合盆地中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适用范围 |
4.3.1. 油源对比指标 |
4.3.2. 热成熟度指标 |
4.3.3. 早期生物降解程度的判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对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分布的影响 |
5.1. 样品与实验 |
5.1.1. 样品信息 |
5.1.2. ESI FT-ICR MS分析 |
5.1.3. 统计学分析 |
5.2. 叠加次生蚀变作用对原油中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分布的影响 |
5.2.1. 含杂原子极性化合物的总体分布 |
5.2.2. N_1类化合物的分布 |
5.2.3. O_2类化合物的分布 |
5.3. 主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论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沥青成因及反映的油气成藏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体中沥青成因及赋存方式 |
2 四川盆地热裂解成因沥青特征 |
2.1 沥青及其赋存岩石特征 |
2.2 沥青无机元素特征 |
3 四川盆地古老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 |
3.1 包裹体及伴生沥青 |
3.2 四川盆地古老碳酸盐岩油气生成、成藏过程 |
3.3 四川盆地聚集型和分散型热裂解成因沥青实例 |
3.3.1 聚集型热裂解成因沥青 |
3.3.2 分散型热裂解成因沥青 |
4 结论 |
(3)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烃源岩评价 |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
1.6.2 技术路线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划分 |
2.3.1 下马岭组 |
2.3.2 高于庄组 |
2.3.3 金州系 |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
2.3.6 骆驼岭组 |
2.3.7 地层划分方案 |
2.4 构造演化 |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
2.5 地层层序 |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
2.6 古生物化石 |
2.6.1 高于庄组 |
2.6.2 团山子组 |
2.6.3 串岭沟组 |
2.6.4 常州沟组 |
2.7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
3.2 样品分布 |
3.3 有机质丰度 |
3.3.1 高于庄组 |
3.3.2 洪水庄组 |
3.3.3 下马岭组 |
3.3.4 其它地层 |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
3.4.1 干酪根元素 |
3.4.2 镜质体反射率 |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1 高于庄组 |
3.5.2 洪水庄组 |
3.5.3 下马岭组 |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
4.2 正构烷烃 |
4.2.1 分布特征 |
4.2.2 “UCM”鼓包 |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
4.3.1 化合物鉴定 |
4.3.2 分布特征 |
4.3.3 生物来源 |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
4.6 二环倍半萜 |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
4.7.2 C_(24)四环萜烷 |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
4.8.1 化合物鉴定 |
4.8.2 化合物分布 |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
4.8.4 结构特征 |
4.8.5 水体盐度影响 |
4.8.6 藻类生源 |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
4.9.1 规则藿烷 |
4.9.2 重排藿烷 |
4.9.3 伽马蜡烷 |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
4.10.1 分布特征 |
4.10.2 甾烷的探讨 |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2 甲基菲参数 |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
4.15.1 样品类型 |
4.15.2 样品丰度 |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
4.16 烃类的原生性 |
4.16.1 空白实验 |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
5.1.1 油苗的分布 |
5.1.2 油苗类型 |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
5.2.3 XL1井雾迷山组 |
5.2.4 JQ1井铁岭组 |
5.2.5 H1井骆驼岭组 |
5.3 油源分析 |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
6.1 地层埋藏史 |
6.1.1 地层特征 |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
6.2 热历史重建 |
6.2.1 古温标参数 |
6.2.2 热流演化史 |
6.3 生烃史模拟 |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
7.1 储层特征 |
7.1.1 岩石学特征 |
7.1.2 储层物性 |
7.1.3 填隙物特征 |
7.1.4 储层含油性 |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
7.2.2 激光拉曼光谱 |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
7.2.4 成藏时间厘定 |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
7.3.2 重排藿烷系列 |
7.3.3 规则甾烷系列 |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7.3.5 油源对比结果 |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稠油的基本特征及性质 |
1.2.1 稠油的特征及分类标准 |
1.2.2 稠油的性质 |
1.3 稠油的常规开采方法 |
1.3.1 稠油热采降粘技术 |
1.3.2 稠油物理降粘技术 |
1.3.3 稠油微生物降粘技术 |
1.3.4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 |
1.3.5 稠油催化降粘技术 |
1.4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 |
1.4.1 油溶性催化剂 |
1.4.2 水溶性催化剂 |
1.4.3 双亲型催化剂 |
1.4.4 纳米催化剂 |
1.4.5 油藏矿物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
2.1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3 稠油性质分析 |
2.3.1 稠油含水量测定 |
2.3.2 稠油粘度测定 |
2.3.3 稠油芳烃、饱和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分析 |
2.3.4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
2.3.5 纳米Fe_3O_4催化剂应用于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 |
2.4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2.5 纳米催化剂的纳米效应 |
2.5.1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磁学性能 |
2.5.2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表面效应 |
2.6 Fe_3O_4催化剂(9nm)的表征 |
2.6.1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2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TEM表征 |
2.6.3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FT-IR表征 |
2.7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实验 |
2.8 最佳反应条件分析 |
2.8.1 催化剂用量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8.2 反应温度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8.3 反应时间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8.4 水油质量比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9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产物分析 |
2.9.1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四组分变化分析 |
2.9.2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气体产物分析 |
2.10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机理分析 |
2.11 本章小结 |
3 锗酸盐Mg_3Y_2Ge_3O_(12):Bi~(3+)的近紫外发光及其催化性能 |
3.1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 |
3.2 基本概念 |
3.2.1 发光定义 |
3.2.2 光致发光 |
3.2.3 发光材料 |
3.2.4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
3.3 Bi~(3+)离子的发光原理 |
3.4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的制备 |
3.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4.2 样品的制备 |
3.5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的表征方法 |
3.5.1 X射线衍射(XRD) |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5.4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 |
3.5.5 光致发光(PL) |
3.6 Mg_3Y_2Ge_3O_(12):Bi~(3+)发光材料性能研究 |
3.7 Mg_3Y_2Ge_3O_(12):Bi~(3+)结果与讨论 |
3.7.1 结构与形貌 |
3.7.2 光学性质分析 |
3.8 Mg_3Y_2Ge_3O_(12):Bi~(3+)/TiO_2 陶瓷基应用于稠油降粘 |
3.9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5)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源对比工作动态 |
1.2.2 催化加氢热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3 单体氢同位素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1 样品与方法 |
2.1.1 样品 |
2.1.2 实验方法 |
2.2 抽提产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
2.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
2.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
2.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3.1 可靠性分析 |
2.3.2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2.4 碳-氢同位素特征 |
2.4.1 碳同位素特征 |
2.4.2 氢同位素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与方法 |
3.1.1 样品 |
3.1.2 实验方法 |
3.2 抽提产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2.1 链烷烃分布特征 |
3.2.2 萜烷类分布特征 |
3.2.3 甾烷类分布特征 |
3.3 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3.4 碳-氢同位素特征 |
3.4.1 碳同位素 |
3.4.2 氢同位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中地区深层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1样品与实验 |
4.2 轻烃组成特征 |
4.2.1 成熟度评价 |
4.2.2 运移分馏作用评价 |
4.2.3 生物降解作用评价 |
4.3 饱和烃与芳烃组成特征 |
4.4 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 |
4.4.1 碳同位素 |
4.4.2 氢同位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源对比综合讨论 |
5.1 链烷烃分布特征讨论 |
5.2 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 |
5.3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3.1 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3.2 奥陶系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3.3 塔中轻质油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
5.4 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联合分析 |
第6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油砂资源储量及分布 |
1.2 油砂的组成及润湿性 |
1.2.1 油砂的组成 |
1.2.2 油砂的润湿性 |
1.3 油砂的开采与沥青质的回收 |
1.3.1 油砂的露天开采与沥青质的回收 |
1.3.2 油砂的原位开采与沥青质的回收 |
1.4 油砂的热解过程及机理研究进展 |
1.4.1 油砂热解过程概述 |
1.4.2 油砂热解动力学研究 |
1.4.3 油砂热解实验研究 |
1.5 研究思路 |
2 油砂基础性质分析与表征 |
2.1 油砂的组成 |
2.1.1 油砂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2.1.2 油砂的组成测定 |
2.2 油砂矿物组成及粒径分布 |
2.2.1 矿物组成 |
2.2.2 矿物的粒径分布 |
2.3 油砂沥青质的分子量及碳氢结构 |
2.3.1 油砂有机质的提取 |
2.3.2 沥青质的分子量及分布 |
2.3.3 沥青质的碳氢结构 |
2.4 油砂热解失重行为及活化能 |
2.4.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4.2 油砂的热失重行为 |
2.4.3 油砂热解活化能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油砂热解过程中挥发物的释放 |
3.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1.1 TG-MS分析 |
3.1.2 Py-EGA-MS分析 |
3.1.3 中心切割实验 |
3.1.4 EGA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 油砂原样热解过程中挥发物的释放 |
3.2.1 挥发产物总离子流图 |
3.2.2 不同质量范围挥发物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
3.2.3 油砂热解各阶段挥发物的组成 |
3.3 油砂热解过程中各类物质的逸出规律 |
3.3.1 气体产物 |
3.3.2 脂肪链烃类化合物 |
3.3.3 脂肪环类化合物 |
3.3.4 苯类化合物 |
3.3.5 多环生物标志物类化合物 |
3.4 油砂各有机组分在热解过程中对油气生成的贡献 |
3.4.1 沥青质组分热解过程中挥发物的释放 |
3.4.2 软沥青烯各组分热解过程中挥发物的释放 |
3.4.3 油砂各组分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油砂热解过程中产物的形成及半焦中沥青质的变化 |
4.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4.1.1 固定床热解实验 |
4.1.2 半焦分析方法 |
4.1.3 焦油分析方法 |
4.1.4 不凝气分析方法 |
4.2 温度对热解产物收率的影响 |
4.3 热解过程中沥青质的变化 |
4.3.1 半焦中沥青质组成的变化 |
4.3.2 半焦中沥青质化学结构的变化 |
4.4 热解温度对油砂焦油组成的影响 |
4.4.1 焦油馏分组成的变化 |
4.4.2 焦油化合物组成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油砂的快速热解及加热速率对热解油气分布的影响 |
5.1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2 加热速率对油砂热解油气分布的影响 |
5.2.1 加热速率对挥发物释放的影响 |
5.2.2 加热速率对油砂热解油气产量的影响 |
5.2.3 加热速率对油气中各类物质分布的影响 |
5.3 温度对油砂快速热解油气分布的影响 |
5.3.1 温度对油砂快速热解油气产量的影响 |
5.3.2 温度对油气中各类物质分布的影响 |
5.4 温度及加热速率对油砂热解油气的调控 |
5.5 本章小结 |
6 油砂添加高比例氧化钙热解特性研究 |
6.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6.1.1 实验原料的制备及表征 |
6.1.2 实验方法 |
6.2 热失重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
6.2.1 热解失重过程分析 |
6.2.2 热解动力学分析 |
6.3 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 |
6.3.1 高比例氧化钙的添加对油砂热解油气的影响 |
6.3.2 热解过程中高比例氧化钙与油砂的相互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6.2 取样与实验 |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1.3 沉积地层分布 |
2.2 石油地质特征 |
2.2.1 烃源岩特征 |
2.2.2 储-盖特征 |
2.2.3 油气勘探现状 |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
3.2.1 平面分布特征 |
3.2.2 纵向分布特征 |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
4.1.1 成因类型判别 |
4.1.2 成因来源分析 |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
4.3.4 地质条件分析 |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
5.2 生物降解作用 |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
5.4 油气多期充注 |
5.5 气侵作用 |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
6.5.1 凝析气藏 |
6.5.2 油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2S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作用下反应规律 |
1.2.2 水热裂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1.2.3 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热模拟实验 |
2.1 热模拟实验方案 |
2.1.1 实验目的 |
2.1.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1.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1.4 产物检测方法 |
2.2 热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2.2.1 热裂解与水热裂解 |
2.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2.4 摩尔配比的影响 |
2.2.5 溶液pH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2S动力学研究 |
3.1 动力学方程推导 |
3.2 动力学热模拟实验 |
3.3 动力学参数求解 |
3.4 动力学模型验证 |
3.4.1 动力学参数验证 |
3.4.2 动力学预测曲线与实验数据对比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四氢噻吩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4.1 水热裂解液相产物分析 |
4.1.1 热裂解与水热裂解 |
4.1.2 温度对液相产物的影响 |
4.1.3 时间对液相产物的影响 |
4.2 水热裂解反应理论探究 |
4.2.1 化学键理论 |
4.2.2 高温下水的作用 |
4.2.3 CO及 CO_2的生成 |
4.2.4 水气转换反应 |
4.2.5 加氢作用 |
4.2.6 H_2S的生成及作用机理 |
4.3 四氢噻吩水热裂解反应路径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性能评价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稠油的理化特性与开采技术 |
1.2.1 稠油的物理特性 |
1.2.2 稠油的组成与结构 |
1.2.3 稠油开采技术 |
1.3 稠油渗流模型 |
1.3.1 稠油渗流类型 |
1.3.2 喉道堵塞作用 |
1.3.3 吸附作用与吸附层 |
1.4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技术原理 |
1.4.1 物理降粘 |
1.4.2 表面活性剂降粘 |
1.4.3 水热催化裂解机理 |
1.4.4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 |
1.5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研究进展 |
1.5.1 油溶性降粘剂 |
1.5.2 水热裂解催化剂 |
1.5.3 稠油界面活性改善剂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典型稠油的组成、结构和致粘机理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典型稠油的组成分析 |
2.2.2 典型稠油的结构解析 |
2.2.3 稠油重组分的结构特征 |
2.2.4 稠油致粘机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作用机理与设计思路 |
3.1.1 降粘-渗流改善机理 |
3.1.2 设计思路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剂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SS、MOSA聚合条件优选 |
3.3.2 MOSS的结构表征 |
3.3.3 MOSACu的结构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降粘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药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MOSS、MOSA的防蜡效果分析 |
4.2.2 MOSS、MOSA的降凝效果分析 |
4.2.3 MOSS、MOSA的降粘效果 |
4.2.4 超声波的协同增效作用 |
4.2.5 降凝、降粘作用机理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水热裂解催化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2 水热催化裂解及效果评价 |
5.2.1 水热催化裂解最佳反应条件 |
5.2.2 水热催化裂解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3 供氢剂的影响 |
5.3 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机理分析 |
5.3.1 水热催化裂解产物族组分分析 |
5.3.2 水热催化裂解产物重组分元素分析 |
5.3.3 水热催化裂解产物重组分的波谱分析 |
5.3.4 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稠油-水界面活性改善与矿场初步试验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药剂与油水样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方法 |
6.1.4 现场初步试验方案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界面活性 |
6.2.2 现场试验用稠油渗流改善活性剂的研制 |
6.2.3 习口油区现场试验 |
6.3 小结 |
第七章 稠油驱替实验与渗流特性改善机理 |
7.1 实验部分 |
7.1.1 仪器与药剂 |
7.1.2 渗流改善试验原理与方法 |
7.2 结果及讨论 |
7.2.1 渗流特性改善效果 |
7.2.2 热水驱稠油渗流改善机理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稠油概述 |
1.2 稠油的组分组成 |
1.3 稠油降粘方法 |
1.3.1 掺稀降粘技术 |
1.3.2 热裂解降粘技术 |
1.3.3 乳化降粘技术 |
1.3.4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
1.3.5 离子液体降粘技术 |
1.3.6 物理场辅助催化改质降粘技术 |
1.3.7 催化水热裂解降粘技术 |
1.3.8 催化改质降粘技术 |
1.3.9 催化供氢改质降粘技术 |
1.4 论文创新点、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基础物化性质分析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元素分析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2.2.3 碳氢化合物分布 |
2.2.4 SARA四组分分析 |
2.3 原料稠油和生物质物化性质分析结果 |
2.3.1 基本物性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碳氢化合物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实验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 影响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条件分析 |
3.2.1 催化剂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3.2.2 生物质种类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3.2.4 催化剂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3.2.5 生物质用量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3.2.6 反应时间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3.3 对照组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稠油生物质催化改质降粘机理研究 |
4.1 木屑热解产物分析 |
4.2 生物油对稠油物理降粘实验 |
4.3 饱和烃碳数分布 |
4.4 稠油反应前后馏程变化和分子量变化 |
4.5 胶质、沥青质反应前后官能团变化 |
4.6 反应前后稠油胶质和沥青质核磁分析 |
4.7 反应前后沥青质结构变化 |
4.8 催化改质降粘过程对稠油四组分的影响分析 |
4.8.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8.2 实验仪器 |
4.8.3 实验原理 |
4.9 反应机理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生物降解沥青砂再次热作用的实验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降解和热蚀变叠加作用对原油组成及生烃行为的影响[D]. 刘卫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2]沥青成因及反映的油气成藏过程[J]. 王兆云,马超,龚德瑜,姜华. 地质学报, 2020(11)
- [3]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 吕文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5]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及深层原油正构烷烃的碳-氢同位素特征[D]. 朱信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6]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研究[D]. 聂凡.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7]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8]四氢噻吩水热裂解生成H2S机理研究[D]. 苗明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稠油降粘—渗流改善剂的合成、性能评价与机理研究[D]. 刘清云.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10]生物质辅助稠油催化改质降粘研究[D]. 陈晓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