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我院医院感染死亡病例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艳[1](2021)在《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耐药性、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98例住院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耐药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7例)及好转组(41例),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在9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年龄1893岁,平均年龄为(56.93±17.03)岁;总住院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为14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6.97±26.43)天,其中78例患者在院期间有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史。2.AB血流感染分布于我院14个临床科室,菌株在ICU分离率最高,可达52.04%(51/98),其次为心血管外科(包括心脏外科监护室),占24.49%(24/98)。患者入院时原发性疾病最常见的为心血管疾病,占26.53%(26/98),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均为17.35%(17/98);大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最多见;64例患者近3月有大手术史,以心脏及颅内手术多见。3.95例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正常1例,低体温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入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评分),最高为30分,最低为2分。4.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耐药率较低(小于10%);其次为米诺环素,为18.29%;常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88.78%、87.76%。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XDRAB)检出率为88.78%(87/98),预后不良率59.78%,近3年我院XDRAB检出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以重症监护室为主,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94.12%。5.总体预后不良组57例(院内死亡35例,放弃治疗22例),好转组41例,预后不良率为58.16%,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报阳前抗生素方案使用不当、侵入性操作、入住ICU、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APACHEII评分(OR=1.138,95%CI 1.01-1.282,P=0.034)、合并MODS(OR=8.491,95%CI 2.068-34.861,P=0.003)、报阳前抗生素方案使用不当(OR=7.19,95%CI1.727-29.93,P=0.007)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血流感染多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与合并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血流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多呈广泛耐药,耐药形式极其严峻,且毒力增强,预后差。入院时APACHEII评分高、合并MODS、报阳前抗生素方案使用不当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院感防控,尤其对于合并MODS、入院时APACHEII评分高的患者,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郭慧慧[2](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付锦娴[3](2020)在《广州一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期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与临床特征等。方法以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依据,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临床科室上报至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病原菌,最后纳入研究的共289株病原菌。本研究对入组病原菌的分布及分类特征、变迁及耐药情况做出描述性分析,并按病原菌类型,分为革兰阳性球菌组、革兰阴性杆菌组、真菌组,同时收集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史、有创操作史以及相关的检验结果等临床资料,比较三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289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中74.05%为革兰阴性杆菌,16.96%为革兰阳性球菌,8.30%为真菌。革兰阳性球菌中,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s)占55.10%;革兰阴性杆菌中,MDROs占54.2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013,P>0.05)。占比最多的前六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95株(32.87%)、肺炎克雷伯杆菌40株(13.84%)、铜绿假单胞杆菌34株(11.76%)、大肠埃希菌18株(6.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11株(3.81%)、白假丝酵母菌10株(3.46%)。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肺炎克雷伯菌杆菌与MRSA则逐渐增多,肺炎克雷伯杆菌在2019年成为首位病原菌。大肠杆菌与白假丝酵母菌则一直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近四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来源最多的是下呼吸道分泌物,占48.79%,前三年呈增多趋势,其次是血液及尿液,分别占21.45%及14.19%,血液标本先减后增,尿液标本则无明显波动,近四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标本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血液内科是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四大科室,分别占25.53%、22.49%、12.80%、9.34%。ICU连续四年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肺炎克雷伯杆菌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ICU、神经外科,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药敏分析中,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2.27%,其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呈现高耐药率;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8.57%,替加环素为5.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52.5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为8.33%,对一二代及部分三代头孢耐药率达90.00%以上,部分三代头孢(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四代的头孢吡肟耐药率在13.33%~30.30%之间。革兰阳性球菌组与革兰阴性杆菌组在肺部(28.89%vs 58.54%,P<0.001),皮肤、黏膜(15.56%vs 3.41%,P<0.05)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杆菌组与真菌组在肺部(28.89%vs 25.00%,P<0.05)、尿路(13.33%vs 62.50%,P<0.001)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组与真菌组在尿路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8%vs 62.50%,P<0.001)。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在性别分布、腰椎穿刺、气管切开、是否入住ICU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革兰阴性杆菌也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是主要的标本来源。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血液内科成为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主要科室。(3)多重耐药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4)革兰阴性杆菌更多发生于肺部感染中,革兰阳性球菌更多发生于皮肤/黏膜感染,真菌更多发生于尿路感染。
刘彦妤[4](2020)在《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移植肾失功和受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对肾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是保证肾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器官移植受者是否发生感染由流行病学暴露、受者免疫功能状态以及能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抗感染预防三个因素共同决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探索与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的合理性,以期为制定肾移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术的受者信息,记录他们在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检出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以及所对应的供体的病原菌检出情况。2.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探索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术的受者信息,记录他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基本情况。将在院期间发生感染的设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设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再对这些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将纳入的受者分为高级别预防用药组和低级别预防用药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是否预防用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报阳情况的影响;统计本中心2016年至2018年所有检出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1.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本研究共纳入了303例肾移植受者,其中男性212例,女性91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发生感染30例(9.90%),29例为医院感染(96.67%),DDI发生率仅为3.33%。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为肺部感染12例(40.00%),其次为肾周感染8例(26.67%),尿路感染4例(13.33%)。感染病原体主要为G-菌,检出率为66.67%。主要G-菌中产吲哚金黄杆菌对除复方磺胺甲恶唑以外的常见抗菌药物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75%。主要G+菌中肠球菌对链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为25.0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为50.00%。不同供肾来源组间感染率存在显着差异,DCD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显着高于活体肾移植受者。2.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探索单因素分析显示供肾来源、住院时长、透析时长、术中是否输血、术后使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以及术后有无肾周积血与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OR=3.973,95%CI=1.092-14.455)、术后运用MMF联合环孢素及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OR=6.404,95%CI=1.216-33.717)是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预防性使用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两组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两组的真菌报阳率无统计学差异。菌株的耐药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所有菌株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结论: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多为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感染主要病原菌为G-菌,且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术中输血、术后使用MMF联合环孢素及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是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DCD肾移植受者预防性使用高级别抗菌药物不能有效降低肾移植围术期感染发生率,反而会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对肾移植受者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不能显着降低真菌的报阳率。
刘超[5](2020)在《多耐药序列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宿主间传播和进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Kp)是我国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主要流行克隆株,本研究拟明确本院ST11型Kp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预后)、耐药表型以及毒力基因型;明晰ST11型别Kp在院内宿主间传播和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组学(耐药、毒力和质粒分型)和毒力表型特征;明确多耐药高毒力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MDR-ST11-hvKp)的临床特征和毒力基因谱,并进一步明晰MDR-ST11-hvKp中关键毒力基因的定位及其基因外环境的特征,为防控该菌的传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104例感染Kp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聚合式酶链反应完善Kp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荚膜分型(K1,K2,K5,K20,K54,K57)、毒力基因(peg-344,peg-589,rmpA,rmpA2,iucA,iroB)并完善拉丝试验。以rmpA,rmpA2,iucA,iroB和peg-344中单基因或成组基因的出现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明确本院ST11型Kp的临床及其毒力基因和耐药、毒力表型(拉丝试验)的特征。(2)选取33株ST11型Kp进行全基因组和毒力表型试验。在基因组学层面,依托ResFinder、Virulence Factor Database和PlasmidFinder等数据库,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我院主要克隆流行株ST11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质粒分型;以HS11286(ST11型Kp)为参考序列,构建本院ST11型Kp的进化树分析其亲缘关系;进一步应用大蜡螟、生物被膜、血清杀伤相关表型试验明确菌株的毒力表型。基于ST11型Kp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差异,结合临床信息,绘制ST11型Kp在我院宿主间的传播和进化路线。(3)基于上述hvKp菌株定义,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我院MDR-ST11-hvKp的临床特征;选取12株MDR-ST11-hvKp菌株应用下一代测序与单分子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绘制MDR-ST11-hvKp的精细基因组图谱,应用BRIG软件分别对MDR-ST11-hvKp菌株染色体和携带毒力基因的质粒进行比较分析;以公共数据库中的ST11型耐碳青霉烯hvKp(CR-hvKp)基因组为参考序列,明晰本院MDR-ST11-hvKp与已发表ST11型CR-hvKp的亲缘关系;明确ST11型Kp中不同克隆亚型之间的重要毒力基因的定位及其外环境特征。结果:(1)104例感染Kp的病人中平均年龄65.65±17.99岁,男性62例(59.6%)。40例为ST11型别,是本研究中的主要流行克隆型。其中,hvKp65株,占比62.5%。ST11组中,35例(87.5%)属于医院获得性感染,27例(67.5%)为ICU内检出;肺炎是ST11型Kp所致感染的主要类型(P=0.017),仅有2例(5.0%)为菌血症;37例(92.5%)为置入导管状态,39例(97.5%)病人在90天内出现抗菌药物暴露史。ST11组中,30天不良预后发生率达42.5%,显着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状态(OR,6.094)和90天内住院2天以上(OR,5.517)是感染ST11型Kp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耐药方面,所有ST11菌株均为多耐药表型(MDR);仅有5株(12.5%)菌株对替加环素耐药。在毒力方面,所有ST11菌株均无K1、K2、K5、K20、K54和K57荚膜血清分型。15 株(37.5%)ST11 型 Kp 为高黏液表型;17 株(42.5%)为 MDR-ST11-hvKp 菌株,且其主要的毒力基因型为iucA+rmpA2组合(13/40,32.5%)。(2)选取33株MDR ST11型Kp(13株为MDR-ST11-hvKp)进行下一代全基因组测序和毒力表型研究。13株MDR-ST11-hvKp中,84.6%(11/13)来自医院获得性感染,2例(15.4%)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所有MDR-ST11-hvKp均可产生生物被膜但在血清杀伤试验中均为阴性。所有MDR-ST11-hvKp中呈现两个独特的毒力基因组合:11株Kp同时携带rmpA2+iucA,2株Kp 携带peg-344+rmpA+rmpA2+iucA。但仅有 8 株 hvKp 菌株(61.5%,8/13)在侵袭大蜡螟实验中表现出高毒力表型。所有MDR-ST11型Kp均携带fosA耐药基因,31株(31/33,93.9%)携带blaKPC-2耐药基因,21株携带tetA耐药基因。此外,在25株Kp中均同时检测出rmtB和blaTEM。在全基因组测序中,总共发现1313个高质量SNP(hqSNP)。由749 hqSNPs支持将这些菌株的进化关系分为两个分支(共9个克隆亚型),其中包括372个独特hqSNP的分支1(Clade 1)和377个独特hqSNP的分支2(Clade 2)。Clade 1中包括6株Kp,其中5株为hvKp;Clade 2中包含27株Kp,共分为两个基因簇:Clade 2a(包含5株hvKp)和Clade 2b(包含3株hvKp)。9个ST11型Kp克隆亚型中有6个克隆亚型为hvKp。所有ST11型Kp均含有IncFⅡ质粒复制子。81.8%(27/33)的Kp中存在超过三种类型的质粒复制子,表明Kp菌株内携带有多个质粒。有趣的是,Clade 1分支中的hvKp携带IncHI1B质粒复制子,Clade 2中的hvKp菌株均未携带IncHI1B,提示MDRST11型Kp在宿主间传播中获取了毒力基因/毒力质粒,继而进化为MDR-ST11-hvKp。(3)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疾病(OR,4.706)和转移性感染(OR,3.495)为MDR-ST11-hvKp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12株MDR-ST11-hvKp进行单分子测序后发现,Clade 1的菌株中有3株hvKp携带pVir-CR-hvKp4-like 质粒,其余 2 株 hvKp 携带 pLVPK-like 毒力质粒;Clade 2a 中的 4株hvKp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的质粒与WCHKP020030 plasmid pOXA1020030相似,但Z29菌株中定位毒力基因的毒力质粒与WCHKP020030 plasmid pOXA 1020030仅部分相似,为新发现的携带关键毒力基因的质粒;Clade2b中的hvKp菌株的关键毒力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结论:(1)在本研究中,hvKp占比已超过cKp可能成为本院主要的Kp类型,并发现MDR-ST11-hvKp已在我院出现;ST11型Kp常发生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是ICU内;其所致疾病严重程度较重,在积极的抗感染和其他生命支持治疗下预后仍较差;感染ST11型K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90天内住院大于2天和置管状态;(2)MDR ST11型Kp在宿主间的进化和传播过程中已进化成为多个克隆亚型,同时获得了不同的关键毒力基因簇或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继而形成MDR-ST1 1-hvKp菌株,并在大蜡螟实验中表现出毒力表型的异质性,进而在不同的病房间传播;高产生物被膜的MDR-ST11-hvKp菌株已经在我院出现且可能已经传向社区;(3)感染MDR-ST11-hvK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疾病和转移性感染;基于MDR-ST1 1-hvKp的精细基因组图谱,精准发现关键毒力基因组合iucA+rmpA2可以在可移动遗传元件的作用下移动至MDR ST11不同克隆亚型菌株中的染色体、耐药质粒中进行基因重组,不仅可形成稳定遗传的MDR-ST1 1-hvKp菌株,还揭示了 Kp中重要毒力基因的外环境在宿主间进化过程中呈现多态性。
王梓瑜[6](2020)在《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横断面流行病调查方法,研究海南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感染状况、感染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医护人员进一步做到规范医院感染预防和治疗,制定并实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各种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本次研究是选取2018年8月7日0:0024:00以横断面调查住院患者,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病例采集并记录,逐一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并录入杏林系统。对于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进行汇总统计,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调查1894人,实际检查1894人,实际检查率为1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48%,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69%。内科系统当中ICU最高为33.33%,外科系统心血科外科最高为22.73%。社区感染现患率五官科居首位91.67%。抗生素使用率为31.52%。预防用药为主,预防用药为主的是4个科室分别为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治疗用药为主的科室分别是外科、妇科、产科。病原菌送检率为64.66%。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34.2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13.10%。抗生素种类使用率为100%,内科和外科当中以β-内酰胺类为主,分别占35.42%和占24.53%;其次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为主。社区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18.57%;外科是以大肠埃希菌为首位,占22.64%。年龄组别、切口类型、医院感染多重耐药性无显着性差异。基础性疾病医院感染的差异化明显,其中以呼吸感染为首位。结论:1、医院感染现患率略低于全国医院感染水平,重症加护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发病区;重症加护病房、急诊科为重点监控目标。调查医院感染的现患率都各不相同,与临床上报不及时有一定关系。社区感染的现患率也偏低,五官科是重点目标。2、年龄组别、切口类型与医院感染无直接关系,患有基础性疾病与医院感染有关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位居首位。3、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感染部位中都是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下呼吸道感染是病原菌寄生的主要部位。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医院感染病原中;铜绿假单胞菌类主要来源于社区感染病原菌。4、以国家统一标准抗生素使用比例来说,本院使用情况偏高。抗生素使用以预防为主。联用情况以一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为64.66%,病原菌送检比例最高的科室是五官科;最低则是是产科。5、本院使用抗生素种类是692种,使用率最高是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内科、外科系统当中同样也是以青霉素β-内酰胺类为主;其次是使用第三代头孢类的抗生素。6、医院感染各个科室多重耐药性无明显的差异性,可能与送检科室样本量有密切关系。社区感染各个科室多重耐药性,其中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最高。监控重点科室是以内科和外科多重耐药性为主。
闫晶[7](2020)在《ICU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相关卫生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现状、病原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血流感染对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感控措施,减轻疾病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送检血培养标本的所有患者。在血流感染临床分析中,将血培养阳性的176例患者按照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在分析经济损失阶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7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与1560例血培养阴性患者,按照1:1病例配比标准进行配对,最终匹配得出感染组与对照组各69例进行相关经济学分析。对所有纳入对象填写相关调查表。结果1.176例血流感染患者送检血培养中共分离病原体214株,存在复数菌感染。其中革兰染色阴性菌122株(57.0%),革兰染色阳性菌74株(34.6%),其他病原体18株(8.4%)。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2株(23.9%)、肺炎克雷伯菌23株(13.1%)、屎肠球菌15株(8.5%)、鲍曼不动杆菌12株(6.8%)、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6.8%)、拟杆菌属12株(6.8%)、念珠菌属10株(5.7%),等等。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血液净化,实验室指标中WBC、PLT、LAC、CREA、PCT值,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血培养为屎肠球菌,住院天数及住ICU天数14个因素是ICU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WBC、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是ICU血4.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中,血流感染患者存活率低于非血流感染患者(P<0.05);血流感染患者住ICU时间长于非血流感染患者(P<0.05);肝胆外科来源血流感染患者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ICU费用降低(P<0.05);血流感染与非血流感染患者住ICU费用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1.ICU血流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2.ICU血流感染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本组血流感染并未影响ICU住院费用的增减。
张嫘[8](2019)在《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2017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情况、感染特征及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初步了解CRE菌株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特点;追踪CRE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遏制CRE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同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联合EDTA协同试验检测细菌是否产碳青霉烯酶。筛选出127例确诊感染且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感染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追踪CRE组和CSE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基础疾病、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侵入性器械留置情况、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预后情况等;运用SPSS17.0软件比较CRE组和CSE组患者的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感染来源较多的呼吸道和血流感染分别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可能引起呼吸道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 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我院共检出CRE菌株1020株,总检出率约为5.5%。2013~2017年CRE各年检出率依次为0.8%(24/2858)、8.6%(271/3156)、5.9%(249/4205)、6.2%(245/3935)、5.4%(231/4293),2014年CRE检出率较2013年上升显着。2 1020株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989株(96.9%)为主;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779株(76.2%),其次为血液标本87株(8.4%)、导管尖端45株(4.5%);科室分布最多者为重症医学科478株(46.9%),其次为神经内科监护病房315株(30.8%)。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院CRE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3.2%、39.4%、45.9%、0%、0%,对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97.5%。4 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4.2%VS24.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碳青霉烯类外)、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激素、留置侵入性器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胸腔置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以及感染前入住ICU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5.180,P=0.001)、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6.687,P=0.001)、留置侵入性器械(OR=9.791,P=0.017)、感染前入住ICU(OR=3.150,P=0.033)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5对呼吸道CRE感染病例的追踪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5.8%VS32.3%,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碳青霉烯类外)、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留置侵入性器械、留置胃管、留置尿管以及感染前入住ICU是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OR=12.960,P=0.002)、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9.328,P=0.028)、感染前入住ICU(OR=9.887,P=0.006)是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6对血流CRE感染病例的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血流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73.4%VS23.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碳青霉烯类外)、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留置侵入性器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留置引流管、胸腔置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以及感染前入住ICU(P<0.05)是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9.091,P=0.020)、留置中心静脉导管(OR=26.696,P=0.042)是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 CRE菌株的分离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监护病房,主要感染来源为呼吸道和血流感染。2 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4.2%VS24.8%,P<0.05);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留置侵入性器械、感染前入住ICU是CRE感染的危险因素。3呼吸道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65.8%VS32.3%,P<0.05);进一步分析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前入住ICU是CRE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4血流CRE感染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SE感染组(73.4%VS23.8%,P<0.05);进一步分析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5对于CRE的防控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尽量减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减少ICU停留,同时尽可能避免中心静脉留置以及其他侵入性操作,并尽可能缩短侵入性器械留置时间,减少患者CRE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图4幅;表14个;参128篇。
曾淑娟[9](2016)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中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文献分析目的:虽然围生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但感染仍是新生儿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免疫防御功能水平低,留置胃管、气管插管、吸痰等侵人性操作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使新生儿病房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研究新生儿病房包括重症监护(NICU)感染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对于指导新生儿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生素、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往研究认为,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改变,病原菌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并且存在地区间差异,故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13年12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Med(1990年至2013年12月)中的文献;选择报告了我国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无对照观察性研究,摘录有关信息。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应来自中国大陆的医院环境;(2)研究内容应报告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情况;(3)研究类型应为无对照的观察性研究,以尽量减少原始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的影响;(4)血培养阳性例数大于等于50。排除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文献,以及(1)重复发表的文献,或该文献为某研究的阶段性报告,而另有其他文献已经报告该研究的完整结果;(2)实验室基础研究;(3)文中提到了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但实际上是研究其它疾病的文献;(4)只研究某种特定病原菌的文献;(5)综述、评论或讲座。文献中摘录内容包括:题目、发表年份、研究类型(回顾性/前瞻性)、收集病例的时间、收集病例的医院及其所在省(市)、作者所在科室、血流感染病原菌具体分布及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使用SPSS13.0进行Z检验及Excel2010表格中的公式及图表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最终71篇文献符合要求,共含30346菌株,其中阳性菌23118株,阴性菌6955株,真菌273株。菌株主要来自于北京,浙江,上海,湖北,广东,湖南,云南。中国新生儿监护室血流感染1983-2004年病原菌阳性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1.33±0.33)%、金黄色葡萄球菌(13.01±0.22)%、肠球菌(4.58±0.14)%;阴性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7.67±0.18)%、克雷伯菌(3.33±0.12)%、其它肠杆菌(2.67±0.11)%;2005-2012年病菌菌阳性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35±0.57)%、金黄色葡萄球菌(9.69±0.35)%、肠球菌(5.19±0.26)%;阴性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33±0.28)%、克雷伯菌(5.53±0.27)%、不动杆菌(1.50±0.14)%;两阶段细菌构成比进行Z-检验,所有P>0.05,两阶段细菌构成比比较无显着差异,故考虑从整体而言,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上无明显变化。病菌耐药性逐年升高,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率由上世纪80年代50%增加至目前的90%以上,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年代变化不大前者今耐药达50%左右,后者则达80%,耐苯唑西林率由10%增加至65%左右,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为30%左右,对庆大霉素耐药由50%下降至30%左右而后又上升至60%,环丙沙星耐药一直较低,目前仅30%,万古霉素大都敏感,基本不耐药;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由60%升至80%;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由不足50%升至80%以上;对头孢唑肟、头孢曲松耐药率一直无明显变化,但也处于50%-60%之间;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定耐药率由30%升至接近50%;头孢吡肟耐药也达45%;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处于40%左右,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基本不耐药。另外,文献中包含有少量耐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的细菌,其中,耐万古霉素的细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耐亚胺培南阴性菌中假单胞菌占3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结论:从我国新生儿室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中可知,我国细菌耐药严重,需加强细菌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第二章 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meta分析目的:败血症是指由于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病症以及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1%-1.0%,占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16.4%,长期住院者发病率可高达30.0%,病死率为10%-50%,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仍然是血培养。但是,目前我国可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行血培养检查的阳性率情况,缺乏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及相关分析。基于此,我们对我国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一次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了解我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核心期刊”中1990年至2014年3月发表的文献,及检索PubMed(1990年至2014年3月)中的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应来自中国大陆的医院环境;(2)研究内容应报告了血培养阳性率,或可用文中报告的数据计算其阳性率;(3)研究类型应为无对照的观察性研究,以尽量减少原始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的影响;(4)血培养阳性例数大于等于50。排除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文献,以及(1)重复发表的文献,或该文献为某研究的阶段性报告,而另有其他文献已经报告该研究的完整结果;(2)实验室基础研究;(3)文中提到了血培养阳性率,但实际上是研究其它疾病的文献;(4)只研究某种特定病原菌进行血培养的阳性率文献;(5)综述、评论或讲座。从文献中摘录以下内容:题目、发表年份、研究类型(回顾性/前瞻性)、收集病例的时间、收集病例的医院及其所在省(市)、作者所在科室、血培养送检标本例数、培养阳性标本数、培养阳性率、血培养采集时采血量、培养瓶种类、标本送检时间、血培养仪器设备型号。运用R3.2.2软件中Meta程序包进行率的Meta分析,采用logit法对率进行转换,转换后进行meta分析,先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若为P<0.05,说明纳入文献间是有异质性,进行敏感性检验,剔除异质性文献后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进行异质性及敏感性检验后剩余7篇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最后得中国新生儿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为12%(95%CI:11.2%-12.2%)。结论:我国可疑血流感染行血培养阳性率不高,需进一步规范血培养标本采集、送检等流程。第三章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分析目的: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恰当的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方法,但细菌培养不能即刻得到结果,临床上凭经验选用抗生素难免针对性不强,容易造成细菌耐药。国内有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的文献发现除青霉素、喹诺酮类和万古霉素外,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不同医院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建立本单位感染性疾病的细菌谱及药敏谱,对指导临床用药,延缓细菌耐药有重要作用。故本研究对本院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6例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分析6年总体细菌分布情况;并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败血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发病时间(按早发或晚发败血症分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体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将近6年新生儿败血症每3年分组,对比两组患儿病原菌特点及耐药变迁情况;结果:1、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14281例次,共诊断新生儿脓毒血症及新生儿败血症共207例次,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6例,培养阳性率为51.2%;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占住院病人百分比为0.74%;其中男57例,女49例;出生体重(3025/900-4600)g,均值(2995±596)g;胎龄(39/27.14-42.14)w,均值(38.5±2.57)w;早产(<37w)22例,占20.75%,足月(≥37w)86例,占79.25%;剖宫产26例,占24.5%,顺产80例,占75.5%;其中本院出生58例,占54.7%,外院出生38例,占35.8%,家中出生10例,占9.4%;母亲年龄(28/19-42)岁,均值(28.08±5.03)岁;母亲有≥1个高危因素中:有早产迹象占28例,占26.4%,产前发热17例占16%,胎膜早破17例,占16%;经治疗后治愈59例,占55.7%,好转39例,占36.8%,死亡8例,占7.5%。早发组出生体重与晚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452,P=0.215),早发组胎龄与晚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3.941,P=0.015)。早发组与晚发组出生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4);母亲怀孕年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51,P=0.782)。2、6年来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占83.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其余葡萄球菌归属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合计占57.5%,粪肠球菌占3.8%,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占0.9%,无乳链球菌占16%;革兰阴性菌占16.1%,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4.2%,肺炎克雷伯菌占1.9%。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5%,无乳链球菌16%,大肠埃希菌14.2%。3、按胎龄分,<37w主要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含表皮葡萄球菌13.7%,溶血葡萄球菌18.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9.1%),大肠埃希菌22.7%,粪肠球菌13.7%;≥37w主要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9%(含表皮葡萄球菌25%,溶血葡萄球菌26.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7.1%,腐生葡萄球菌1.2%,沃氏葡萄球菌1.2%,产色葡萄球菌1.2%),无乳链球菌17.8%,大肠埃希菌12%;不同胎龄致病菌均以凝固酶阴性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菌为主,早产儿粪肠球菌占13.7%,较足月儿1.2%增多,另外,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中无乳链球菌占17.8%较早产儿9.1%稍多。4、早发组易感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48%,早产40%,胎膜早破28%,羊水污染20%,出生窒息8%,皮肤粘膜感染共8%;晚发组易感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67.9%,皮肤感染37.1%(含皮肤脓疱疮17.3%,脐炎19.8%),羊水污染23.5%,早产14.8%,胎膜早破12.3%,出生窒息1.2%;两组易感因素中,早产因素在早发组中的比例显着高于晚发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7.367,P=0.007),皮肤粘膜感染晚发组37.1%高于早发组8%,两者比较其P值接近0.05。早发组临床表现有气促(40%)、黄疸(24%)、发热(20%)、心率快(20%),反应差(12%),拒奶(8%);晚发组临床主要体征有发热(54.3%),心率快(46.9%),气促(45.7%),黄疸(35.8%),抽搐(11.1%),拒奶9.9%;两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晚发组发热较早发组多(χ2=9.053,P=0.003),心率增快也较早发组显着(χ2=5.739,P=0.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早发组致病.菌分布依次为无乳链球菌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含表皮葡萄球菌8%,溶血葡萄球菌8%),大肠埃希菌12%,金黄色葡萄球菌12%,粪肠球菌8%,肺炎克雷伯菌8%;晚发组致病菌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0.3%(含表皮葡萄球菌27.2%,溶血葡萄球菌29.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9.9%,腐生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各占1.2%),大肠埃希菌14.8%,无乳链球菌8.6%,金黄色葡萄球菌3.7%;即早发败血症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为无乳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晚发败血症致病菌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6、两阶段血培养共培养出208株菌,2009年至2011年共培养出103株细菌,菌株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8.6%(含表皮葡萄球菌38.8%,溶血葡萄球菌35%,腐生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各1.9%,克氏葡萄球菌1%),大肠埃希菌8.7%,金黄色葡萄球菌5.8%,无乳链球菌3.9%,粪肠球菌1%,屎肠球菌1%,肺炎克雷伯菌1%;2012年至2014年血培养共培养出105株细菌,菌株分布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含表皮葡萄球菌14.3%,溶血葡萄球菌8.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16.2%,沃氏葡萄球菌1.9%),无乳链球菌28.6%,大肠埃希菌19%,粪肠球菌5.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各1.9%;2009年至2011年血培养菌株前3位依次为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012年至2014年血培养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提示近6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较前减少,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较前明显增加。7、大肠埃希菌产ESBL菌占30%左右,近3年对氨苄西林耐药增高达6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20%,对头孢类耐药30%左右,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耐药。环丙沙星耐药性第2阶段较第1阶段显着下降,两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复方新诺明第2阶段耐药性较第1阶段显着升高,两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第1阶段产ESBL菌3/9(33.3%),第2阶段产ESBL菌6/20(30%),两阶段基本相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50%,近3年对青霉素耐药达1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86.4%,对青霉素耐药达90%以上,近3年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依次为44.2%、23.2%、62.8%、34.9%;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依次为11.6%、2.3%、2.3%,对替加环素无耐药,发现有1株耐万古霉素菌株。两阶段MRCNS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7,P=0.460);两阶段产两阶段产p内酰胺酶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4,P=0.168);两阶段比较耐药率无显着变化,仅环丙沙星第2阶段耐药率较第1阶段显着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5,P=0.001)。无乳链球菌近3年对克林霉素耐药明显达86.7%,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无耐药。结论:我院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其中无乳链球菌及大肠埃希菌败血症近年有明显增多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达60%,宜选用含酶抗生素或亚胺培南等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比例高,对青霉素耐药严重,达90%左右,考虑此类细菌感染不宜选用青霉素,宜选用含酶制剂或感染严重直接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无耐药现象,对克林霉素耐药明显,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治疗,不宜选用克林霉素。第四章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临床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目的:此前对我院新生儿血流感染临床研究发现,近年来我院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明显增加,且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导水平,故有必要探讨我院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人感染无乳链球菌细菌分型的报导,故进行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方法及分型的研究。方法:对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细菌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院内梅尼埃细菌鉴定卡GP卡中保存的26株菌进行培养,纯化,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使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2012-2014年共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3例,无乳链球菌感染15例,占28.3%;主要集中在2012年,当年确诊新生儿败血症为25例,无乳链球菌感染11例,占44%;15例感染中早发败血症9例占60%,晚发败血症6例,占40%;临床表现发热6例,黄疸5例,肺炎4例(早发感染占3例,占75%),颅内感染5例(晚发感染占4例,占80%);所有血培养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利萘唑胺敏感性100%,莫西沙星88.9%,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86.7%,克林霉素13.3%,四环素6.7%。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基因分型Ⅰa 2例(14.3%),Ⅰb 4例(28.6%)Ⅲ8例(57.1%)。泌尿外科尿道感染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Ⅰa3例(30%),Ⅰb 3例(30%),Ⅲ4例(40%)。结论:我院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近年有增多趋势,2012年尤其明显,早发感染临床表现以呼吸道表现为主,晚发感染常合并颅内感染,需注意完善脑脊液检查。细菌分型以Ⅰ a,Ⅰ b及Ⅲ型为主,治疗上首选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性高,不宜临床选用。目前国内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各级医院新生儿科医生临床工作中可使用梅里埃细菌鉴定卡确诊的无乳链球菌菌株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基因分型检测,检测时注意使用富营养的培养液如脑心浸液培养液等进行细菌培养,使用37℃摇床过夜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液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使用本研究所用引物进行PCR及测序分型,可满足几乎全部无乳链球菌的分型,仅极少数不能分型者,可增加基于16S rRNA基因的另一引物对DSF2-DSR1以确诊菌株。
韩乐,郑佳,梁昱,董宝坤,吕英俊,陆长峰,常玉娥,刘潇,刘影[10](2015)在《105例医院感染死亡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医院内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2010年至2013年我院院内感染死亡病例,通过比对和分析掌握了医院感染死亡病例现状,查找死亡与医院感染之间的规律以便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死亡人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回顾性调查2010年至2013年我院医院感染死亡病例共105例。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二、2000年我院医院感染死亡病例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我院医院感染死亡病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对象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原菌分布 |
3.2 标本来源分布 |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广州一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资料收集 |
1.4 实验室检测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
2.1 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情况 |
2.1.1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分析 |
2.1.2 医院感染病原菌标本来源 |
2.1.3 医院感染病原菌科室分布 |
2.2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
2.2.1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
2.2.2 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分析 |
2.2.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临床特征的比较 |
2.3.1 感染原发灶比较 |
2.3.2 自身因素的比较 |
2.3.3 医源性因素的比较 |
2.3.4 基线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
3.1 医院感染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 |
3.2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
3.3 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4 创新性与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词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
(4)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肾移植发展现状 |
1.2 肾移植术后感染 |
1.3 肾移植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肾移植受者的一般情况 |
2.3.2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
2.4 讨论 |
2.4.1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 |
2.4.2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来源 |
2.4.3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部位 |
2.4.4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探索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3.1 肾移植受者的一般情况 |
3.3.2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单因素分析 |
3.3.3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多因素分析 |
3.4 讨论 |
3.4.1 围手术期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
3.4.2 与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3.1 DCD肾移植受者的一般情况 |
4.3.2 DCD肾移植受者使用不同级别抗菌药物预防效果 |
4.3.3 DCD肾移植修肾时是否用抗菌药物灌注感染发生率 |
4.3.4 菌株的耐药趋势变化 |
4.3.5 DCD肾移植受者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效果 |
4.4 讨论 |
4.4.1 DCD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4.4.2 DCD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5.2 局限性 |
5.3 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多耐药序列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宿主间传播和进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多耐药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耐药、毒力)的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多耐药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特征及其在院内传播路线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高毒力多耐药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感染的临床及基于单分子测序的精细基因组进化特征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医院感染含义和现况分析 |
1.2 国外研究现况 |
1.3 国内研究现况 |
1.4 调查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2 调查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4 调查方法 |
2.5 资料控制 |
2.5.1 资料采集 |
2.5.2 调查人员培训 |
2.5.3 数据输入 |
2.6 统计方法 |
2.7 医院感染诊断界限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采集 |
3.2 各科室实查率 |
3.3 各科室医院感染的现患率 |
3.3.1 内科医院感染现患率 |
3.3.2 外科医院感染现患率 |
3.4 各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 |
3.4.1 内科社区感染现患率 |
3.4.2 外科社区感染现患率 |
3.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
3.6 社区感染部位分布 |
3.7 病原菌情况 |
3.7.1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 |
3.7.2 医院感染病原菌来源 |
3.8 社区感染病原菌情况 |
3.8.1 社区感染病原菌的构成 |
3.8.2 社区感染病原菌来源 |
3.9 抗生素使用情况 |
3.9.1 不同科室使用抗生素目的情况 |
3.9.2 抗生素使用率 |
3.9.3 抗生素联用情况 |
3.9.4 病原菌送检率 |
3.10 不同药物种类的使用情况 |
3.10.1 不同药物种类使用目的的情况 |
3.10.2 各种种类抗生素使用率 |
3.10.3 不同科室抗生素种类使用情况 |
3.11 多重耐药性的情况 |
3.11.1 医院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情况 |
3.11.2 社区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情况 |
4 讨论 |
4.1 医院感染实查率 |
4.2 医院、社区感染现患率的分析 |
4.3 感染人群与感染的关系 |
4.4 医院、社区感染的科室分布情况 |
4.5 医院、社区感染部位的分析 |
4.6 医院、社区感染病原菌来源分析 |
4.7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4.8 抗生素使用率、联用情况分析 |
4.9 抗生素药物种类使用情况的分析 |
4.10 病原菌多重耐药性情况分析 |
5 对策及建议 |
5.1 加强教育宣传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
5.2 规范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
5.3 加大监督管理、从面到点开展目标监控 |
5.4 加大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力度 |
6 本次课题在研究时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及未来所研究方向 |
6.1 研究的特点 |
6.2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 本课题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ICU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相关卫生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8)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2013~2017 年我院CRE感染整体情况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2.1 2013 ~2017年CRE各年检出率及变化趋势 |
1.2.2 CRE菌株菌种分布情况 |
1.2.3 CRE菌株标本来源分布情况 |
1.2.4 CRE菌株科室来源分布情况 |
1.2.5 我院CRE菌株耐药特点 |
1.3 讨论 |
1.3.1 我院CRE流行情况分析 |
1.3.2 我院CRE菌株菌种分布情况分析 |
1.3.3 我院CRE感染患者标本分布分析 |
1.3.4 我院CRE感染患者科室分布分析 |
1.3.5 我院CRE菌株耐药特点分析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127 例CRE感染患者情况分析 |
2.2.2 呼吸道CRE感染患者情况分析 |
2.2.3 血流CRE感染患者情况分析 |
2.3 讨论 |
2.3.1 我院CRE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2 我院呼吸道CRE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3 我院CRE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3.4 CRE感染的防控策略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综述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 |
3.1 CRE研究的临床意义 |
3.2 CRE的流行病学情况 |
3.3 CRE的耐药机制 |
3.4 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 |
3.5 CRE临床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
3.6 CRE感染的预防策略 |
3.7 CRE感染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文献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可疑血流感染新生儿行血培养阳性率的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
第一节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15例临床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人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提取及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过程及材料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综述 |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
四、2000年我院医院感染死亡病例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张玲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广州一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临床特征分析[D]. 付锦娴. 暨南大学, 2020(03)
- [4]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分析[D]. 刘彦妤. 南京大学, 2020(02)
- [5]多耐药序列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特征及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宿主间传播和进化的研究[D]. 刘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海南某综合医院感染现况调查[D]. 王梓瑜.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7]ICU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相关卫生经济学分析[D]. 闫晶.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8]临床CRE感染的多重危险因素分析[D]. 张嫘.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D]. 曾淑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10]105例医院感染死亡病例分析[J]. 韩乐,郑佳,梁昱,董宝坤,吕英俊,陆长峰,常玉娥,刘潇,刘影.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