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蛇传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华川葵[1](2021)在《文化图式视域下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
牛旻[2](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郑佩铃(TAVEETANAVIRIYA SUPITCHA)[3](2020)在《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及其本土“那伽”蛇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有关“蛇”的故事与地方传说在泰国世代流传,也是近年来泰国人喜爱的文学题材之一。在泰国本土的信仰与故事体系中,蛇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蛇的崇拜包含着古代社会的信仰观念。古代泰国人通过祭拜蛇神(“那伽”,来自印度文化;泰语也称“帕亚纳”)来祈祷农产丰富。那伽传说也因此而得到流传。泰国蛇故事主要以白蛇闹海为主题,这种主题体现了湄公河地区的信仰根基,一种劝诫人类遵守戒律,同时善恶有报的信仰。这种信仰融入了各个年代的蛇故事。后来,因受到外来文化,以及中国《白蛇传》的白蛇形象的影响,泰国蛇故事中产生了人蛇恋爱的故事主题。《白蛇传》故事传入泰国之后,被译者翻译成泰语版本,并被编入汉语教学的教材,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同时,在影视剧领域中,也出现了有关白蛇和人相爱的故事作品。不仅如此,白蛇在当下也成为社会意识的传播符号,佛庙里那伽塑像的建造也受到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笔者主要研究中国《白蛇传》在泰国传播,以《白蛇传》故事的泰译本、相关读物以及影视作品,深入研究了《白蛇传》故事的传播途径,并且列出故事传播的问题及特征。此外,笔者通过对60年代泰国蛇故事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1960年后,中国的《白蛇传》以英文版的形式首次传入了泰国,并开始在泰国传播。1963年,林黛主演的《白蛇传》影片在泰国电影院上映,从此《白蛇传》便成为泰国人心目中最喜爱的中国故事之一。与此同时,许多与《白蛇传》有关的影视作品也受到了泰国人的欢迎。这种认可是否与泰国本土信仰的白蛇故事相关?这是笔者写作本论文的开端。笔者将中国冯梦龙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经典版本与泰国民间最着名的蛇故事《倾覆城之爱》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以蛇人物形象塑造为重点探讨了中泰蛇形象的流变。然后,笔者探讨了《白蛇传》故事对泰国社会的影响。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以“帕亚纳”相关的传说为起点,重点关注泰国蛇文化与地方性蛇传说,深入思考泰国当地蛇故事的流传渊源。本文认为蛇故事起源于民间崇拜,最先流传于文化根基相异的泰国北部清莱府清盛县和东北部湄公河沿岸地区(古代是庸纳国和澜沧国)。随后本文考察泰国当地流传的蛇故事,并探讨了“蛇”在泰语中隐含的文化意义。笔者以蛇崇拜和当地传说为开端,挖掘泰国白蛇传说的来源,理解泰国早期社会中的蛇文化,目的是寻找中国《白蛇传》故事传播的泰国本土文化土壤。然后在蛇文化的外来文学文化影响的考察中,指出中国《白蛇传》在早期就已跟随华人移民进入泰国本土,并以华人戏剧为途径进行传播,与泰国本土的蛇故事同期并存,流传至今。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发现,中国《白蛇传》在泰国传播的途径,主要分为图书和影视两种形式。因此,有必要对在泰国传播的《白蛇传》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泰国蛇故事在早期主要讲述白蛇闹海的主题,这种主题体现了湄公河地区的信仰根基,一种劝诫人类遵守戒律,同时善恶有报的道德化倾向;第二章研究泰译本《白蛇传》的传播。文中主要探讨了《白蛇传》的各种版本的泰译本,同时涉及传播策略等问题,梳理了《白蛇传》在泰国本土的衍生品,分析了文学作品传播的特点和问题,进而分析影视作品的传播;第三章主要涉及《白蛇传》影视作品在泰国的传播。随着几部影视作品在泰国播出,受到大众的喜爱,人们对蛇故事的关注日益增多。其中,1992年赵雅芝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给大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对泰国文学和影视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直接为泰国自身大众产品的出现铺平道路:2016年,讲述白蛇神与人类相爱故事的泰国本土电视剧《三面娜迦》上映,一经播出便轰动了泰国的电视剧领域。电视剧放映结束后,泰国的白蛇突然受到了大众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的《白蛇传》影视作品也受到了泰国观众的喜爱。这种现象背后,是现代媒介与本土信仰根基的融合,体现出泰国人对白那伽的信仰。该电视剧的主题与中国《白蛇传》相似,但在情节及人物形象设定上都以泰国本土信仰为依托:白蛇不是妖,而是白娜迦。白蛇传故事属于中国四大民间文学之一,因此笔者也精选了泰国着名民间文学中的白蛇故事作为比较研究的素材;第四章是对中国《白蛇传》和泰国地方的蛇传说故事进行比较分析。文中讲解了泰国蛇形象的流变和蛇故事的演绎,并对中泰故事中蛇形象的塑造进行探究。泰国蛇崇拜信仰未脱离与宗教的联系,笔者以泰国宗教信仰观念为背景,探寻白蛇故事对泰国社会的影响;第五章笔者从泰国民间蛇文化信仰、白蛇的色彩文化、高校教育及与“蛇”相关的现代影视作品出发,讲解了《白蛇传》在泰国社会中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有着泰国本土蛇崇拜的深厚土壤,但又与泰国现代蛇故事题材文艺作品的流行具有密切的关系。
郭艳辰[4](2020)在《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新媒体技术崛起,不同国家间的角逐渐渐地由“硬实力”斗争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中国性不仅有利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传统美学风格的拓展,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再演绎。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动画电影的中国性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境,这也是今后中国动画电影需要面对和亟需解决的。本文拔梳了中国性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中的流变,并重点分析了追光动画公司出品的四部作品,在差别中剖析中国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存在哪些表征和困境,旨在为我国动画电影产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提供新的思路。具体来说,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是对动画电影中国性流变的拔梳,这一章不仅仅是对于相关史料和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而且结合中国性在各时期文化语境中的表征加以仔细考察,即通过梳理、分析和研究,揭示中国性与动画电影的有机关系和中国性对于动画电影的重要性。第二章以追光动画公司的四部动画电影为例,分别是《小门神》(2016)、《阿唐奇遇》(2017)、《猫与桃花源》(2018)和《白蛇·缘起》(2019),这四部作品风格迥异,在内容、伦理和文化三个层面的中国性表征不尽相同。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性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已有的中国性基础上进行解构创新,丰富时代内涵,促使中国动画电影能够走出国门。第三章首先从内生动力和外驱动力两个层面探析动画电影蕴含中国性的必然原因。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塑造,既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动画电影面对市场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在看到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取得的成绩背后,符号运用的失衡和普世价值的单一、电影文本原创性不高和固化思想严重、动画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依然暴露无遗。第四章针对前文提出的动画电影中国性塑造的症结,从文化认同、电影文本和动画产业三个方面出发,着眼于中国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指出中国动画电影既要从他国学习经验和技术,又要对传统文化、时代精神进行择善而从,努力打造中国动画品牌,增强文化自信。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和观点的提炼。动画电影的中国性由来已久,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动画电影需要在保有中国性的基础上,在内容、伦理、风格、文化等多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广泛投身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力量,相信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于韵佳[5](2020)在《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的呈现方式与传播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表明,媒介总处在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补救,当外部传播环境发生变化时,媒介总能凭借自身调节机制努力适应外部传播环境并做出相应改变。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传播过程,从原始的口头传播发展为印刷传播,再演变为舞台传播,从话本、小说演变为影视剧,从最初的黑白电影发展为彩色电影,再到媒介融合时代的动画电影和网络电影,从电影媒介过渡到电视媒介,从传统电视剧发展为如今的网络剧,“白蛇传”影视剧的呈现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征在媒介演进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未来虚拟现实、IMAX、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多重助力下,“白蛇传”影视剧的改编不但不会终结,反而会更加充满活力,开启一个全新的影视传播篇章。由此得出结论,媒介变化既影响“白蛇传”影视剧的呈现形式,又影响其传播内容,在漫长的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媒介呈现补救性演进趋势,媒介演进的人性化特征日趋明显。本文从媒介视野观照“白蛇传”影视传播,对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的呈现方式与未来传播路径展开探究,试图厘清媒介演进过程中的“白蛇传”影视剧传播与发展脉络。文章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章对“白蛇传”影视媒介进化史和媒介演进的动因进行阐述。“白蛇传”影视媒介的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媒介补救演进的过程,观众需求、社会环境和技术发展是“白蛇传”影视媒介演进的动力因素。第二章以“白蛇传”影视媒介视听呈现的人性化趋势为研究内容,即媒介影响形式。“白蛇传”影视剧经历了从“体验”到“沉浸”的媒介演进过程,媒介朝着满足人类需求的方向不断演进。媒介演进为“白蛇传”影视剧的形式表达提供了更多呈现可能,体现在影视画面、影视音乐和影视特效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研究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叙事内容的嬗变,即媒介影响内容。“白蛇传”从小说到影视剧、从电影到电视的媒介演进中,其传播内容的嬗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叙事时间的建构,二是叙事情节的变化。第四章对媒介融合时代“白蛇传”影视剧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对“白蛇传”影视剧的转型以及未来民间传说题材影视剧的传播路径进行探讨,提出用新媒介带动传统题材影视剧的创新发展。未来影视剧不仅要在尊重先生媒介基础上进行补救性演进,还要实现媒介融合共生的人性化演进。本文力求发掘此类民间传说题材影视剧所蕴含的媒介价值、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以期为未来民间传说题材影视剧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晓旭[6](2020)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形式文本,不仅传播大众文化,且受其影响。而在电影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电影角色塑造,同样受大众文化的导引。在将传统经典故事改编成符合当下大众消费取向的商业电影的过程中,传统的角色塑造通常会发生一定的嬗变。作为我国四大传统民间故事之一的《白蛇传》,经历数百年仍然受到当下大众、创作者的追捧,表现出极强的时空延展性。在我国,根据其改编的大众文化产品数量庞大,甚至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借鉴改编。针对文本中角色形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白蛇,作为配角的青蛇一直未能受到重视。实际上,青蛇在近百年改编的电影文本中青蛇呈现出更为嬗变的特征——地位不断上升,个性逐渐凸显,视觉形象设计也变得更加大胆、更具创新性。所以,在探究大众文化如何导引、塑造电影中的传统故事角色形象上,具有更独特的视角和研究价值。因此,本研究以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为切入点,以大众文化为理论支撑而展开。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上,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创新性进行阐释。第二部分,对大众文化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大众文化使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形成了与“大众”亲密的互动关系、表达与承载着大众普世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为大众创造带有感官刺激的奇观化角色形象。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以中国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个时代青蛇形象嬗变的特征,剖析其变化的内涵以及规律。第四部分以日本、韩国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对其形象进行详细阐释,在与我国传统故事文本的对比考察中总结出变化规律。第五部分则是通过前面四章节的论述与剖析进而尝试得出构成大众文化语境中青蛇形象嬗变的内在动因,及总结出大众文化导引传统故事角色嬗变的规律。大众文化灵敏而诡谲,使大众文化生产者很难对其进行预测。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全球化互动格局日益深化,面对新形势、新格局,如何塑造符合大众审美与心理诉求的电影角色形象、使传统故事展现时代新质、讲好中国故事,引领海内外市场,成为当今大众文化生产者急需解决的课题。因此,更需要回溯历史,发现其变化规律以及促使传统形象产生嬗变的内在动因,为后续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视野。
戴辛夷[7](2019)在《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叙事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有着丰富的运用。本文以叙事学理论和文化表征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由表及里地对日本动画内的中国元素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整理了大量出现于日本动画的中国元素之种类和源头;继而在叙事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元素如何参与建构日本动画的故事和话语;最后,使用文化表征理论探讨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语境中的意义表达,意义生成方式和后续传播中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的结论是:1、日本动画中常用的中国元素类型有:以“四象”为代表的中国神话元素;与中国相关的既存人物和虚拟人物;以“汉服”和“满服”为主的中国装束;改造后的中国功夫文化;以四川料理为主的中国食物元素和以上海与香港为主的中国城市元素等。日本动画中的中国元素的来源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国传说与神话故事、中国历史典章制度、中国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事物等。日本动画对中国元素并非照搬,而是作表象化处理和具象化改造。2、中国元素辅助日本动画故事的建构,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与经典提升故事的趣味和影响,中国人物与事件增加故事的蕴含与审美。中国元素参与日本动画故事的结构设置以及人物与空间的造型。中国元素参与日本动画人物造型有两个维度,一是建构人物的“中国化”外在形象,一是塑造多元化的人物性格。而在日本动画的空间造型,则主要体现为复杂空间造型、动作空间造型和情绪空间造型三个方面。3、日本动画叙事的话语特征,一是服务于国家政治,二是传播日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中国元素与日本动画叙事话语的关系是:时而两两同向,相互补充支撑其中心话语,时而形同而神异,中国元素只是承载日本精神的功能性外壳。4、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表征,从符号学途径看,主要运用隐喻和转喻进行曲折表征和运用比拟进行形象化表征。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符号形式复杂多样,但日本动画中有一些出现频率极高的中国元素,如服饰、城市、国家政治和传统文化等,表征的对象和意义相对固定。从话语角度看,中国元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中日关系状态下,体现出不同的话语形态和话语意义,其表征的基本走势是从致敬中国文化到平视中国文化再到歧视甚至敌视中国及其文化。
殷俊[8](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李宝奎[9](2017)在《“白蛇传”故事在不同文体传播中的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蛇传”故事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从传说的出现到今天的家喻户晓,流传八百多年仍经久不衰,相关文学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小说、曲艺、戏曲等诸多文体都搬演了白蛇传故事。本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体裁角度对“白蛇传”题材的重要作品进行分类讨论,研究不同文体的白蛇传故事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趣味取向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依据,其次对“白蛇传”故事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正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白蛇传故事基型的生成。这一部分主要论述白蛇传故事从萌芽到基型生成的发展过程,尤其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作为故事基型更是为以后白蛇传故事在小说、曲艺、戏曲中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小说中的白蛇传故事。小说作为案头文学,其受众多是读书人,此部分结合小说体裁的特点及读者的审美趣味,对“白蛇传”小说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趣味取向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曲艺中的白蛇传故事。曲艺是口语、听觉艺术,根据自身的体裁特点及听众的审美需求,曲艺对白蛇传故事情节重新加工并加强了叙述性描写,刻画人物细致入微,趣味取向呈现出重视听众情感需求、故事情节偏向世俗化、追求声情并茂、语言通俗生动的特点。第四部分:戏曲中的白蛇传故事。戏曲是舞台的艺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将白蛇传故事生动直观地展示给观众。结合戏曲体裁的特点,“白蛇戏”通过划分不同的出目或场次来演绎白蛇传故事,并通过角色行当的设置、丰富的舞台表演动作等塑造人物形象,趣味取向上语言的本色当行、插科打诨的加入、身段表演的注重以及大团圆结局的设定都表现出美听、美观的特点,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陈依雯(Tang Yee Woon)[10](2016)在《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以唐代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为主,主要从传播、接受这两个视角探讨唐代小说的发展,时限从唐朝至今,范围涵盖各时期的唐代小说出版情况及文学作品对唐代小说的改编。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唐代的文士多选择入幕,幕府是文士聚会、闲谈的重要场所,也是小说传播的主要背景。文士常在幕府的聚会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而达到传播小说的目的。而长安是唐代首要都城,以长安为题材或在长安创作的小说数量不少。除了背景与环境的因素,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还有好几种方式,其中包括借助诗歌的流传。唐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相取材的例子很多,诗歌可谓是小说在唐代传播的主要载体。此外,还有一些与小说传播、接受相关的要素如:古文运动、文士投谒行卷,这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而言,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唐代的书肆、诗歌的传唱也是小说传播的渠道。随着印刷技术的发达,小说刊印的数量逐渐增多,出版刊行的小说文本逐渐代替了抄本。宋人也编纂了着名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和大量的小说选本,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人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态度。宋元时期,不少文学创作都向唐代小说取材,无论话本、杂剧都大量融入了唐代小说的题材。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接受是很广泛的,除了文学作品,他们编纂的正史,也多向唐代小说取材,这可视为他们对唐代小说的一种评价。但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态度也是矛盾的,如洪迈他在批评唐代小说的同时,又对唐代小说赞誉有加,这种矛盾的心态是值得探讨和厘清的问题。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文本的刊印出版,类书、丛书和小说选本的大量编纂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影响都很大。除此之外,这时期的小说、戏曲创作依旧向唐代小说取材,《剪灯新话》、《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都是这时期的小说名着,它们在题材上与唐代小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戏曲方面的成果也很辉煌,着名的“临川四梦”、《长生殿》等都是改编自唐代小说的作品,可见唐代小说对明清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民国以后,唐代小说的出版和刊印仍不间断。这时期,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小说研究。百余年来,唐代小说的研究涉及了校勘、考证、作家、作品、文艺理论等各种范畴,学人对唐代小说的研究孜孜不倦,一直努力的前进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小说的传播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戏曲艺术、影视作品都成为了唐代小说在当下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有待学人进一步去了解和探讨的。唐代小说也传播到了海外,尤其是日本、韩国、越南形成的汉字文化圈。唐代小说与东亚三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千余年来,它已深刻的影响了东亚三国不少的文学创作。不仅如此,唐代小说还远播到欧美和俄罗斯,更出现了不少翻译的作品,在欧美各国如、英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也引起了汉学家的关注,拥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唐代小说对唐代以后的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白蛇传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蛇传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
三、现代漫画时期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及其本土“那伽”蛇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内容 |
1.研究范围 |
2.泰国蛇文化的概念——“帕亚那”与“那伽”、“娜迦” |
三、文献综述 |
1.与“那伽”相关的研究论文 |
2.《白蛇传》在泰国之研究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泰国蛇文化与地方性蛇传说 |
第一节 泰国“帕亚纳”(那伽)民间崇拜及各地方的传说 |
一、泰国东北部的“那伽”民间传说 |
二、泰国北部的“那伽”民间传说 |
第二节 泰国地方有关蛇的传说 |
第三节 泰国语言名物中关于“蛇” |
第二章 泰译本《白蛇传》的传播:“文化资本”作为推动力 |
第一节 《白蛇传》泰语版本种类 |
一、1963年《中国童话——白蛇传故事》 |
二、1985年《白蛇传——杭州民间故事系列》 |
三、2003年《白蛇传与宋朝社会改革》 |
第二节 传播策略及问题 |
一、重写《白蛇传》 |
二、文本利用 |
三、翻译活动中的赞助者(翻译赞助人) |
四、传播问题 |
第三节 《白蛇传》在泰国本土的“衍生品”(改编、重述、改写) |
一、儿童版本(蔡志忠) |
二、相关读物 |
三、学术论文 |
四、特点及相关问题 |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中的《白蛇传》 |
第一节 电影媒介 |
第二节 电视媒介 |
第三节 网络传播 |
第四节 媒介传播反馈及问题 |
一、影响泰国观众的因素 |
二、传播的问题 |
第四章 《白蛇传》与泰国地方的“蛇”传说故事比较 |
第一节 泰国民间传说有关“蛇”形象及故事的演绎 |
第二节 《白蛇传》与泰国地方蛇故事中“蛇”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
第三节 故事中反映的泰国宗教信仰观念 |
第五章 《白蛇传》在泰国社会中的影响 |
第一节 《白蛇传》与泰国民间蛇文化信仰 |
第二节 《白蛇传》与泰国白蛇色彩文化 |
第三节 《白蛇传》与泰国高校教育 |
第四节 《白蛇传》与泰国现代有关“蛇”的影视作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几年来泰国蛇崇拜相关的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采访记录(田野调查) |
附录三 :在泰国的“白蛇故事”相关戏剧 |
附录四 :《白蛇传》屏幕作品在泰国传播 |
附录五 :60代以来泰国蛇故事作品总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问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4)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基本概念厘清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动画电影的中国性流变 |
第一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萌芽 |
一、境外模仿与本土初探 |
二、以救亡图存为时代内涵 |
三、《铁扇公主》中国性的特点 |
第二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勃兴 |
一、“中国学派”为中国性确立所作贡献 |
二、类别多元化涵盖的中国性 |
三、题材多维度蕴藏的中国性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异化 |
一、霜冻降临的社会境况 |
二、革命色彩浓厚的艺术格调 |
第四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重拾 |
一、传统元素的深度挖掘 |
二、浅显老套的创作风格 |
第五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迷失 |
一、本土文化认同感缺失 |
二、盲目模仿之风盛行 |
第二章 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 |
第一节 内容的重构:中华文化的现代演绎 |
一、古典文学的本事迁移:从单一回归到解构创新 |
二、民间艺术的玄幻魅力:从元素套用到融为一体 |
三、人物形象的多维打造:从平面单调到丰满立体 |
第二节 伦理的重构:民族精神的内涵丰满 |
一、童心哲学的再视:从规避低幼到重寻童心 |
二、文以载道意志的创新:从强行灌输到双向编码 |
三、自然生态观的化用:从少有涉及到自觉践行 |
第三节 文化的重构:自我身份的认同 |
一、古与今:立足传统,紧跟时代潮流 |
二、中国与世界:汲取世界动画养分,推动国产动画走出去 |
三、动画与其他艺术:融合多种艺术,共同进步 |
第三章 动画电影中国性彰显的原因及症结 |
第一节 内生动力下中国性彰显的必然性 |
一、动画电影中国性的文化基因 |
二、动画电影中国性的人文因素 |
三、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内核 |
第二节 彰显中国性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化冲击中的坚守之道 |
二、自我身份与国家形象的创建 |
三、政策扶持下的国漫崛起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国性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认同:普适价值观单一,文化符号运用失衡 |
二、电影文本:固化思想严重,原创性不高 |
三、动画产业:营运模式单一,中国特色产业链短缺 |
第四章 动画电影中国性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文化认同:彰显中国美学,提高文化自信 |
一、彰显中华意韵的美学风格 |
二、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二节 电影文本:坚持传统叙事,立足当下语境 |
一、完善中国性叙事体系 |
二、把握中国价值输出方式 |
第三节 动画产业:资源整合,打造中国品牌 |
一、经典IP的再度演绎 |
二、中国品牌的创新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十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列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的呈现方式与传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媒介进化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白蛇传”影视剧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白蛇传”影视媒介演进史和媒介演进的动因 |
第一节 “白蛇传”影视媒介的补救性演进史 |
一、从口耳相传到情舞交融 |
二、从场景定格到视觉狂欢——“白蛇传”电影媒介补救演进史 |
三、从强制集中到从容自由——“白蛇传”电视媒介补救演进史 |
第二节 “白蛇传”影视媒介演进的动力因素 |
一、观众需求是“白蛇传”影视媒介演进的源动力 |
二、社会环境是“白蛇传”影视媒介演进的牵引力 |
三、技术发展是“白蛇传”影视媒介演进的助推力 |
第二章 从体验到沉浸:“白蛇传”影视媒介视听呈现的人性化趋势 |
第一节 “中国风”画面的诗情营造与写意表达 |
一、色彩是“白蛇传”影视媒介的叙事语景 |
二、造型是“白蛇传”影视媒介的审美意象 |
第二节 影视音乐的情感交融与记忆建构 |
一、电影音乐重在强化情感与彰显节奏 |
二、电视音乐在循环往复中完成集体记忆建构 |
第三节 影视特效从技术初探到沉浸共情 |
一、早期“白蛇传”影视媒介“尝试性”特效表达 |
二、当代“白蛇传”影视媒介“沉浸式”特效呈现 |
第三章 从形式到内容: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叙事内容的嬗变 |
第一节 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叙事时间的建构 |
一、从小说到影视的跨越:“凡—神—僧”三维叙事时间的建构 |
二、从电影到电视的转换:连续而冗长的外在叙事时间 |
第二节 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叙事情节的变化 |
一、叙事情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二、网络影视剧时尚元素的加入 |
第四章 媒介融合时代“白蛇传”影视剧的转型与传播路径 |
第一节 媒介融合时代“白蛇传”影视剧的转型与理性反思 |
一、媒介融合时代“白蛇传”影视剧的转型 |
二、媒介融合时代“白蛇传”影视剧的理性反思 |
第二节 媒介融合时代“白蛇传”影视剧的传播路径 |
一、在尊重先生媒介基础上进行补救性演进 |
二、实现媒介演进过程中影视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三、促进媒介融合共生的人性化演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大众文化视域下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4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种大众文化的形态——电影 |
2.1 大众文化的特征 |
2.1.1 消费的大众 |
2.1.2 娱乐化与通俗化的内容 |
2.1.3 时代性特征 |
2.2 大众文化对电影角色形塑的导引 |
2.2.1 与“大众”形象的互动 |
2.2.2 普世情感与价值表达 |
2.2.3 诉诸感官刺激的奇观化角色表象 |
2.3 小结 |
第三章 时代镜像——中国大众电影文本中青蛇形象的流变 |
3.1 青蛇形象在故事文本中的圆满 |
3.1.1 “蛇”身份的定型 |
3.1.2 “归顺”的青蛇 |
3.2 青蛇形象在中国电影文本中的流变 |
3.2.1 “孤岛”时期以来的“奴仆”形象 |
3.2.2 七十年代末:个性鲜明的“侠女”形象 |
3.2.3 九十年代以来多元化的青蛇形象 |
3.3 青蛇形象在电影文本中的流变剖析 |
3.3.1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茫然 |
3.3.2 角色形象的现代化转向 |
3.3.3 不断演进的娱乐精神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日、韩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 |
4.1 日本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 |
4.1.1 《白夫人之妖恋》中刚柔并济的青蛇 |
4.1.2 动画《白蛇传》中善良勇敢的“青鱼” |
4.2 韩国《白蛇夫人》中平面化的青蛇形象 |
4.3 日、韩电影文本中青蛇形象嬗变剖析 |
4.3.1 角色形象的本土化变身 |
4.3.2 叙事移植中的角色形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众声喧哗”——电影文本中青蛇形象嬗变动因 |
5.1 青蛇形象自身的可塑性为嬗变提供了可能 |
5.2 女性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引领 |
5.3 社会变革中受众群体的分化 |
5.4 日益革新的技术与商业电影演变形态的互动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叙事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日本动画的叙事 |
1.2.2 日本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
1.2.3 日本动画中的意识形态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及研究路径 |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
1.4 理论运用 |
1.4.1 叙事学理论 |
1.4.2 文化表征理论 |
1.5 分析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方法 |
1.5.2 案例分析方法 |
1.5.3 比较分析方法 |
1.6 本研究的创新 |
1.6.1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6.2 本文的创新 |
2 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呈现的样态 |
2.1 日本动画中常见中国元素的类型 |
2.1.1 以“四象”为代表的中国神话元素 |
2.1.2 与中国相关的既存人物和虚拟人物 |
2.1.3 以“汉服”和“满服”为主的中国装束 |
2.1.4 改造后的中国功夫文化 |
2.1.5 以四川料理为主的中国食物元素 |
2.1.6 以上海和香港为代表的城市元素 |
2.2 日本动画中中国元素的来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框架借鉴 |
2.2.2 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妖魔借鉴 |
2.2.3 中国历史中的制度借鉴 |
2.3 中国元素的表象化与具象化呈现 |
2.3.1 中国元素的表象化移用 |
2.3.2 中国元素的具象化改编 |
3 中国元素与日本动画的故事讲述 |
3.1 中国元素辅助日本动画故事的建构 |
3.1.1 中国文化与经典提升故事的趣味和影响 |
3.1.2 中国人物与事件增加故事的蕴涵和审美 |
3.2 中国元素参与设置故事结构 |
3.3 .中国元素参与日本动画叙事的人物与空间建构 |
3.3.1 中国元素参与日本动画人物造型 |
3.3.2 中国元素参与日本动画空间造型 |
4 日本动画叙事的话语特征及与中国元素之勾连 |
4.1 日本动画叙事话语中的国家政治与中国元素 |
4.1.1 萌芽期的叙事者之政治归附与军国主义话语(1917-1945) |
4.1.2 探索与振兴期的战争反思与重建国家励志话语(1945-1980) |
4.1.3 成熟期后的国家战略响应与科技立国话语(1980-2000) |
4.1.4 新世纪动漫国策化背景下的话语多元化 |
4.1.5 中日政治文化分歧下中国元素与日本动画话语的形神分离 |
4.2 日本动画叙事话语中的民族传统与中国元素 |
4.2.1 日本动画话语中的民族传统信仰与审美 |
4.2.2 日本动画话语中的日本现代新价值观 |
4.2.3 同源儒释道文化的中国元素共建日本动画的叙事话语 |
5 符号与话语双重视域下日本动画中的中国元素表征 |
5.1 作为符号的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表征 |
5.1.1 作为符号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方式 |
5.1.2 作为符号的中国元素的通用式表征 |
5.2 作为话语构成体的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表征 |
5.2.1 政治历史语境下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表征 |
5.2.2 民族性格与文化语境下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表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动画 |
(二)艺术创作风格 |
(三)时间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
第一节 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
第四节 教育因素 |
一、中国:学科教育 |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9)“白蛇传”故事在不同文体传播中的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白蛇传故事基型的生成 |
第一节 白蛇传故事的萌芽——唐传奇《李黄》 |
第二节 白蛇传故事的雏形——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 |
第三节 白蛇传故事的丰满——《李元吴江救朱蛇》 |
第四节 白蛇传故事基型的生成——《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
一、基本故事情节的设置 |
二、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的塑造 |
三、趣味取向的表现特点 |
第二章 小说中的白蛇传故事 |
第一节 以“白蛇传”故事为题材的代表性小说文本 |
一、《雷峰怪迹》 |
二、《镇妖七层建宝塔》 |
三、《雷峰塔奇传》 |
第二节 小说中白蛇传故事情节的演变 |
一、叙事视角发生转变 |
二、故事情节由平实到纷繁 |
第三节 小说中白蛇传人物形象的继承与演变 |
一、白娘子形象的变化 |
二、许仙形象的变化 |
三、小青形象的变化 |
四、法海形象的变化 |
第四节 小说中趣味取向的表现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曲艺中的白蛇传故事 |
第一节 以“白蛇传”故事为题材的代表性曲艺文本 |
一、北方子弟书《雷峰塔》 |
二、弹词《绣像义妖全传》 |
三、宝卷《雷峰宝卷》 |
四、山东琴书《全卷白蛇传》 |
第二节 曲艺中白蛇传故事情节的演变 |
一、旧情节的新阐释 |
二、曲艺对故事情节的发展 |
三、加强叙述性描写 |
第三节 曲艺中白蛇传人物形象的继承与演变 |
一、肖像描写的强化 |
二、心理刻画妩媚细腻,激情充沛 |
三、性格特征的塑造 |
第四节 曲艺中趣味取向的表现特点 |
一、重视听众情感需求 |
二、故事情节偏向世俗化 |
三、讲究声情并茂 |
四、语言通俗生动 |
小结 |
第四章 戏曲中的白蛇传故事 |
第一节 以“白蛇传”故事为题材的代表性戏曲文本 |
一、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 |
二、梨园旧钞本《雷峰塔传奇》 |
三、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 |
四、田汉京剧《白蛇传》 |
第二节 白蛇戏中故事情节的演变 |
一、清代中期“白蛇戏”对故事情节的发展 |
二、京剧《白蛇传》对故事情节的改编 |
第三节 白蛇戏中人物形象的继承与演变 |
一、脚色行当的设置 |
二、丰富的舞台表演动作 |
三、性格特征的塑造 |
第四节 白蛇戏中趣味取向的表现特点 |
一、语言本色当行 |
二、插科打诨的加入 |
三、舞台行动注重身段气势 |
四、重视观众的情感需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五代时期的小说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背景—幕府文化与文士闲谈 |
第二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环境—以长安为个案 |
第三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载体—诗歌 |
第四节 与唐代小说传播相关的诸要素 |
第五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方式 |
第二章 唐代小说在宋元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宋代刊刻、印刷技术对唐代小说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太平广记》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宋元小说选本、小说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四节 宋元话本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五节 元杂剧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六节 宋代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
第三章 唐代小说在明清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代小说文本在明清时期的刊印情况 |
第二节 明清类书、丛书、小说选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明清文言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四节 明清白话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五节 明清戏曲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六节 明清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出版情况 |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戏曲、影视媒体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五章 唐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代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唐代小说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四、白蛇传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图式视域下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华川葵. 华侨大学, 2021
-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3]中国《白蛇传》在泰国的传播及其本土“那伽”蛇文化研究[D]. 郑佩铃(TAVEETANAVIRIYA SUPITCHA).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4]追光动画“四部曲”的中国性表征研究[D]. 郭艳辰. 西南大学, 2020(01)
- [5]媒介演进过程中“白蛇传”影视剧的呈现方式与传播路径研究[D]. 于韵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大众文化视域下电影文本中的青蛇形象嬗变研究[D]. 李晓旭.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7)
- [7]中国元素在日本动画中的叙事与表征[D]. 戴辛夷. 武汉大学, 2019(06)
- [8]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白蛇传”故事在不同文体传播中的形态研究[D]. 李宝奎.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10]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D]. 陈依雯(Tang Yee Woon). 南京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