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糊综合评判(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帆[1](2021)在《基于BSC及绩效棱柱理论的F公司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韦雅楠[2](2020)在《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与全媒体奏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序曲,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数据经济,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如何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提升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效果,促进信息交互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企业与用户基于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交互模式和引导策略,研究结论能够指引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用户信息交互,提高客户关系维护效果,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机理、特征、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理论问题。核心章节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是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七章从信息生态实践应用视角,总结归纳了三大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针对典型企业新媒体信息交互平台案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逻辑上,第三章为理论核心框架,第四章至第六章在理论研究上承前启后、逐步深入。第七章是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实践层面理论归纳及演绎,为第八章提供支撑。第八章基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对策,是本文实践研究的最终落脚点。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首先,展开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动机分析,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其次,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究企业与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信息交互的生态系统结构,具体包括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因子、生态链和生态位。接着,剖析了信息交互主体、客体、环境和技术等四大生态要素,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要素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框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在SICAS模型改进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展开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点度中心性指标分析信息交互中的转发与被转发行为、采用中间中心度指标分析关注与被关注行为、采用接近中心度指标分析评论与被评论行为、采用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采用语义关键词词频分析信息互动词频、采用五大特征属性指标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对信息交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更及时、交互效果更好、用户满意度更高。本章为第五章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理论积淀。第五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在详实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个体认知、新媒体信息质量、新媒体服务质量、沉浸体验、新媒体平台质量对信息交互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新媒体信息质量、用户个体认知、沉浸体验、新媒体服务质量和新媒体平台质量。本章有力支撑了第六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环境、信息人四因子维度,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来说,基于信息人因子,构建信息交互内容安全性、用户参与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环境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服务性1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技术因子,构建新媒体平台稳定性1个一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性、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是评价信息交互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章第八章对策研究提供指引。第七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从实践层面归纳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选择典型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中,基于信息人视角,分析用户生成内容的交互模式,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分析“智能+”信息技术交互模式,基于信息环境,视角分析“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结合典型企业信息交互模式案例,探究不同信息生态位交互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抖音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交互模式、百度“智能+”交互模式、海尔“线上+线下”交互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本章为第八章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引。第八章基于本文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对策。首先,基于信息人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提升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建设策略。其次,基于信息技术视角,提出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优化策略,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策略。最后,基于信息环境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服务水平建设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升级对策。本文在理论层面,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系统研究了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理论体系。深化了信息生态理论在新媒体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探索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特征和规律,明晰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体系,为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同用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理论指引;在实践层面,突破理论迷雾,归纳了企业和用户进行新媒体信息交互的模式,为企业和用户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实践指引,同时从策略层面给出了基于生态因子的行动方针。在未来的研究中,本文将囊括更多的样本数据,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同时,将进一步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本文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演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以推动本文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的深入应用。
金云灿[3](2020)在《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技术、经济、环境等需求的提升,建筑行业迎来“新挑战”,面临“新常态”,谋求“新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拼装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在节约工期、控制成本、减少污染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筑行业注入新的活力;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建设己经成为了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基于以上背景,大批建筑企业踊跃转型升级、拓展装配式业务并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寻找适应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大量的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然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准确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设发展决策缺乏科学指导,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进行研究,帮助企业找准信息化建设方向,有效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装配式建筑、EPC模式、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评价方面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的特点、信息特点以及信息化需求特点,分析了其信息化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参照国家、建筑行业较为成熟的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通过综合对比、专家论证等方法,构建了三个层面,包含四个方面18项具体指标的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比分析各类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结合物元分析理论、可拓数学理论,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指标赋权的多维可拓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模型的实际运用流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运用迈实软件和EXCEL工具辅助数据处理及计算,得到了该企业信息化评价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评价结果,使企业能够认清当前信息化建设状况,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进而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间接助力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及信息化的发展。
赵小龙[4](2020)在《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及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与数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且更加注重创新与效能。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信息化项目将在企业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项目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务必不断提高整体性能和绩效。因此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对项目信息化管理开展研究,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绩效考评设计评价,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效率提升及改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研究意义所在。之后阐述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KPI考核思想,构建起一套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涵盖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4个。在专家打分-熵权法的指标综合赋权法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明确了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层级的组合权重,构建起信息化项目绩效管理评价的多层级指标体系,以满足分步绩效评价——即过程中与项目后分别完成考评的要求。最后,本论文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方式建立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并选取中联百文公司的中台信息化项目系统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与中联百文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文章所构建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本文设立的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级模糊算法,可以得到信息化项目在不同阶段、不同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价结果,便于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进行针对性、即时性的优化与再设计。
钟凯[5](2020)在《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信息化水平评价与改进策略》文中提出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信息化进程的作用下不断的革新,新一代高新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企业信息化向着智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港口作为极具有战略地位的传统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贸易结构已趋于稳定。港口依靠贸易增长、通过持续投入资源谋求吞吐量和效益增长的传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港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革新传统的发展战略,借助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勇于变革,抓住机遇,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进一步向智慧港口转型,那么在现阶段如何评价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程度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和智慧港口等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基于现阶段信息化的特征,对智慧港口进行定义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立适用于智慧港口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第五代港口智慧港口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为智慧港口信息化评定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以日照港建设发展智慧港口的建设过程和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真实数据为基础,采用专家法进行权重和模糊评价进行获取和处理,运用本文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评价模型对日照港智慧港口的信息化水平做出定量评价分析,给出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的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指出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改进方向,提出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建设意见。
曾诚[6](2019)在《基于web的卷烟厂动力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快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提供能源的动力设备发生故障概率增加,动力设备故障诊断过程复杂性增加。传统的故障诊断方式主要依靠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故障诊断精确度不高,维修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企业要求。本文将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引入到动力设备故障诊断中,通过研究BP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综合评判的相关理论,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卷烟厂动力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分析。对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ARMA模型、BP神经网络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等五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了各种预测模型的特点及实现方法。(2)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不完善之处,开展了基于二级综合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并设计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故障诊断案例。(3)对动力系统关键设备——锅炉和空压机进行故障诊断研究。基于采集的设备故障数据和收集的维修经验,针对工况数据进行预测,挖掘数据的潜在规律,为故障诊断推理提供依据。(4)依托.NET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基于web的故障诊断系统。基于.NET平台,根据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设计故障诊断系统的用户系统和用户界面,并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动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李积良[7](2019)在《青海油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成为了经济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评价企业信息化程度与效果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当前,我国石油行业的企业经营环境正迅速发生着巨大变化。人力资源做为第一竞争资源,要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还需要充分借助技术性的手段来保障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效落实,因此,人力资源信息化则成了众多企业用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有力抓手而日益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工作逐渐被关注。本文以青海油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为实证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数量分析法,突出对青海油田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进行多阶段、多层面、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探索建立适应石油行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体系。论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综述了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的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概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详细阐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的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简述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科学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在对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参照预设的评价等级对管理效果进行了分级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管理效果为明显的评价结果,利用分级评价明确了影响管理效果的不利因素,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制定了下一步优化改进的措施。论文的研究对提升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其它石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朝南[8](2019)在《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城市展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超过五百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效果进行绩效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对于一个涉及城市未来发展甚至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长期计划工程,如果不对建设的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很可能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所以需要一个合适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效进行评价,以期及时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方面,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确保方向正确。因此,本文从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出发,希望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评价,并结合实证研究来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而梳理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并进行了述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智慧城市的相关理论、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梳理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构建的思路和原则,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选取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然后利用隶属度函数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得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长沙市作为实证对象,运用本文所构建的智慧城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本文所构建的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之后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
邝亮[9](2019)在《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发激烈,企业如何在经济局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企业普遍所关心的问题。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正走向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21世纪是信息时代的元年,我国信息化浪潮如暴风骤雨铺面而来,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更多的是造成了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企业信息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企业走向信息化发展道路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企业试图通过加强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然而由传统生产模式向信息化生产模式转变对企业而言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克服以往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弊端,甚至对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及相关人的利益都要做出较大的变动,不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及难以适应这种变动都将导致信息化建设失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ing,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作为市场上普遍盛行的信息化软件产品,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ERP尤如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实施ERP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突破性的,而错误的ERP实施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ERP实施及系统本身极具复杂性,其涉及企业生产、管理及控制等多方面内容,从而给企业在ERP实施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实施风险。如何保证ERP实施成功已成为学者关注多年的话题,然而ERP实施失败率居高不下,对许多企业信息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针对ERP实施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由于行业及企业特性的不同,国内外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技术基础及社会环境存在差异,导致许多研究理论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对ERP实施的分类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而这种深入主要体现在了不同企业类型,研究视角及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本研究重点关注中小企业ERP的实施风险问题,提出企业实施ERP的全过程应建立在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管理,简称BPM)思想基础之上,以流程来指导企业生产实践,同时着重提取了企业在ERP实施过程中有关BPM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其中,企业ERP实施前期的BPM为企业提供保障性的作用,中期的BPM为企业提供适应性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企业ERP实施的问题,对流程进行持续优化,而后期的BPM为企业带来提升性的作用。企业应对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企业ERP实施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保障ERP实施成功。此外,通过选取两家ERP实施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相关风险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最后,基于BPM视角提出了企业风险控制的相关策略,为企业ERP实施提供实践指导。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投入到ERP实施行列中,因此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陈艳菠[10](2019)在《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企业已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想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借助信息化技术,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平台,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保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提供支持。尽管企业信息化建设好处颇多,但纵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有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漩涡中出不来,从此一蹶不振。那么,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如何决策呢?这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案例,介绍企业是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并在项目建成后,通过一套可行的效益评价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进行评价、分析。试图通过本案例为同行业的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避免盲目投资,使信息化建设更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实施效益。本文中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结合定量及定性评价,确定关键评价指标,使用综合评价法,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后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使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后获得有价值的效益评价结果,为企业信息化的持续建设指明方向。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糊综合评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糊综合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2)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交互知识图谱 |
1.2.2 国外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3 国内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信息交互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内涵 |
2.1.2 新媒体的分类 |
2.1.3 新媒体的特征 |
2.2 信息交互的相关概念 |
2.2.1 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 |
2.2.2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
2.2.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2.3 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 |
2.3.1 信息生态的内涵 |
2.3.2 信息生态系统 |
2.3.3 信息生态因子 |
2.3.4 信息生态链 |
2.3.5 信息生态位 |
2.4 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 |
2.4.1 企业与用户交互采用的新媒体类型 |
2.4.2 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交互具备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 |
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 |
3.1.1 用户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2 企业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 |
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系统 |
3.2.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因子 |
3.2.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链 |
3.2.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位 |
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信息生态要素 |
3.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要素模型 |
3.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主体要素 |
3.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客体要素 |
3.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环境要素 |
3.3.5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技术要素 |
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4.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问题的提出 |
4.2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2.1 社会网络分析 |
4.2.2 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样本选择 |
4.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4 数据分析结果 |
4.5 讨论分析 |
4.5.1 转发与被转发行为分析 |
4.5.2 关注与被关注行为 |
4.5.3 评论与被评论行为分析 |
4.5.4 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分析 |
4.5.5 信息互动中交互词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 |
5.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的提出 |
5.2 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 |
5.2.1 沉浸理论 |
5.2.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5.2.3 模型构建 |
5.3 研究假设 |
5.4 研究设计 |
5.5 数据采集及处理 |
5.5.1 样本选择 |
5.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5.5.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5.6 讨论分析 |
5.6.1 新媒体平台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2 新媒体信息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3 新媒体服务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4 沉浸体验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5 个体认知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6 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 |
6.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问题的提出 |
6.2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评价指标设计 |
6.3.1 信息人维度 |
6.3.2 信息维度 |
6.3.3 信息技术维度 |
6.3.4 信息环境维度 |
6.4 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6.4.2 构造判断矩阵 |
6.4.3 指标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5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方法 |
6.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5.2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过程 |
6.6 实证分析 |
6.6.1 样本数据的选择 |
6.6.2 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6.6.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 |
7.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问题的提出 |
7.2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2.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 |
7.2.2 抖音短视频UGC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3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3.1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 |
7.3.2 百度“智能+”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4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4.1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 |
7.4.2 海尔“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5 三种模式的案例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引导对策 |
8.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问题的提出 |
8.2 基于信息人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 |
8.2.1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 |
8.2.2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 |
8.3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对用户服务策略 |
8.3.1 提高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 |
8.3.2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
8.4 基于信息环境的企业新媒体消费升级引导策略 |
8.4.1 引导新媒体宏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4.2 引导新媒体微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研究 |
2.1 装配式建筑理论 |
2.2 EPC理论 |
2.3 企业信息化理论 |
2.4 企业信息化评价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相关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建立 |
4.1 评价方法分析 |
4.2 AHP-可拓物元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企业概况 |
5.2 评价模型的应用 |
5.3 评价结果分析及改进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及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2.1 信息化及信息化项目简述 |
2.2 信息化项目管理 |
2.2.1 信息化项目管理概念及特征 |
2.2.2 信息化项目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
2.3 信息化项目绩效管理 |
2.3.1 绩效管理综述 |
2.3.2 绩效考核方式详述及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3.1 项目管理评价指标选用现状 |
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式 |
3.2.1 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用原则 |
3.2.2 基于绩效考核思想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方式 |
3.3 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1 确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维度 |
3.3.2 过程评价指标的构成 |
3.3.3 项目后评价指标的构成 |
3.3.4 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赋权 |
4.3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指标赋权 |
4.4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1 基于专家打分法权重计算 |
4.4.2 基于熵权法权重计算 |
4.4.3 组合权重的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
5.1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总体框架 |
5.2 制定项目过程绩效指标评价标准 |
5.3 制定项目后绩效指标评价标准 |
5.4 多级模糊评价算法 |
5.5 中台项目评价实例 |
5.5.1 项目背景概述 |
5.5.2 多级模糊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信息化水平评价与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智慧港口和信息化的理论基础 |
2.1 智慧港口发展过程研究 |
2.2 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现状分析 |
3.1 日照港智慧港建设情况 |
3.2 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优劣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水平评价 |
4.1 智慧港口信息化评价体系指标 |
4.2 智慧港口信息化评价体系模型 |
4.3 智慧港口信息化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日照港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改进策略 |
5.1 智慧港口建设评价对策分析 |
5.2 智慧港口建设改进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智慧港口评价总结 |
6.2 智慧港口发展展望 |
6.3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web的卷烟厂动力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故障诊断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专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分析 |
2.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
2.2 趋势预测算法 |
2.2.1 移动平均法 |
2.2.2 指数平滑法 |
2.3 ARMA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
2.4 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
2.4.1 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
2.4.2 改进的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
2.5 时间序列的预测误差和残差分析 |
2.5.1 预测误差 |
2.5.2 残差分析 |
2.6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性能比较 |
2.6.1 预测模型性能 |
2.6.2 实验结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故障推理设计 |
3.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3.1.1 模糊评判问题的特征 |
3.1.2 评判步骤 |
3.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
3.3 故障诊断设计 |
3.3.1 故障诊断对象 |
3.3.2 评价的性能指标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锅炉故障的推理模型性能评价 |
3.4.2 空压机故障的推理模型性能评价 |
3.4.3 实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系统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
4.1 故障诊断工艺流程简介 |
4.2 故障诊断对象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锅炉故障的诊断模型性能评价 |
4.3.2 空压机故障的诊断模型性能评价 |
4.3.3 实验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eb的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
5.1 基于web的故障诊断系统 |
5.1.1 总体设计方案 |
5.1.2 系统整体框架 |
5.2 基于web的故障诊断系统功能结构 |
5.2.1 故障诊断系统的业务需求 |
5.2.2 故障诊断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5.2.3 故障诊断系统的公共类设计 |
5.3 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原则 |
5.4 基于web的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与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青海油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相关理论 |
2.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2.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
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概述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含义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演变 |
2.2.3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价值 |
2.3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
2.3.1 平衡计分卡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 青海油田公司概述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信息化发展概况 |
3.1.3 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3.2 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概述 |
3.2.1 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阶段 |
3.2.2 人力资源信息化实施条件 |
3.2.3 人力资源信息化实施步骤 |
3.2.4 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介绍 |
3.3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
3.3.1 系统基础架构 |
3.3.2 访问平台架构 |
3.3.3 应用功能集成架构 |
3.3.4 核心业务流程架构 |
3.4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特色 |
3.4.1 系统的整体功能强大 |
3.4.2 独创特有的考勤模块 |
3.4.3 开发工资集中核算模式 |
3.4.4 支持定员编制在线审批 |
3.4.5 优化业务信息查询功能 |
3.4.6 制作各种特殊功能的表单 |
第四章 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具体要求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 |
4.2 各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1 一级指标的确定 |
4.2.2 二级指标的确定 |
4.2.3 三级指标的确定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2 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3 三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4 各级指标权重的汇总 |
第五章 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调查与评价 |
5.1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的问卷调查 |
5.1.1 调查表的设计 |
5.1.2 调查表的发放 |
5.1.3 调查表的回收 |
5.2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的模糊评价 |
5.2.1 二级指标效果评价 |
5.2.2 一级指标效果评价 |
5.2.3 管理效果综合评价 |
5.3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结果的分析 |
5.3.1 管理效果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
5.3.2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的分析 |
5.3.3 二级指标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青海油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提升措施 |
6.1 升级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 |
6.2 推行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6.3 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数据质量 |
6.4 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数据共享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和论文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2.1 智慧城市相关理论 |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
2.1.2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
2.2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 |
2.2.1 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 |
2.2.2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 |
2.2.3 智慧城市建设的特征 |
2.2.4 智慧城市建设的要素 |
2.3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3.1 绩效与绩效评价 |
2.3.2 绩效评价方法 |
2.3.3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3章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3.1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
3.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1.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
3.1.5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订 |
3.1.6 绩效评价指标释义及基准值确定 |
3.2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2.1 基于AHP的指标赋权 |
3.2.2 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 |
3.3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模型设计 |
3.3.1 模糊综合评价 |
3.3.2 模糊综合评价算子的选取 |
3.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模型 |
第4章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4.1 研究对象和目的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目的 |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1 数据获取 |
4.2.2 数据处理 |
4.3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综合评价研究 |
4.3.1 指标权重确定 |
4.3.2 模糊综合评价 |
4.4 评价结果 |
4.4.1 结果分析 |
4.4.2 问题分析 |
第5章 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 |
5.1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科学绩效评价 |
5.1.1 选取科学的评价指标 |
5.1.2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
5.1.3 鼓励多元评价主体参与 |
5.1.4 搭建完备的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
5.2 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配套制度 |
5.2.1 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信息公开制度 |
5.2.2 健全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政策法规 |
5.2.3 构建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监督反馈制度 |
5.3 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 |
5.3.1 注重宣传推广,增强绩效评价认同感 |
5.3.2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
5.3.3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
5.3.4 加强环保意识,建立环境监测监督制度 |
5.3.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合理布局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测评指标体系专家调查表 |
附录B 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专家调查表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ERP研究综述 |
2.1.2 BPM研究综述 |
2.1.3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1.4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ERP理论 |
2.2.2 关键成功因素理论 |
2.2.3 分段实施理论 |
2.2.4 系统集成理论 |
2.2.5 BPM理论 |
2.3 ERP与 BPM的相互关系 |
2.3.1 ERP实施为BPM提供支撑 |
2.3.2 BPM为 ERP成功实施提供保障 |
2.3.3 ERP与 BPM相互促进及提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风险指标建立 |
3.1 中小企业ERP实施特点 |
3.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3.1.2 中小企业ERP实施特点 |
3.2 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必要性分析 |
3.2.1 促进管理模式与ERP实施之间的协调 |
3.2.2 突破运行环境对ERP实施的限制 |
3.2.3 带动企业向绿色化生产转型 |
3.2.4 降低ERP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
3.3 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3.3.1 风险指标因素的获取 |
3.3.2 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3 基于案例分析的指标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ERP实施风险评价 |
4.1 公司概况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实施过程描述 |
4.2 实施风险评价 |
4.2.1 指标的确立与评价标准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模糊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第5章 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风险控制策略 |
5.1 从ERP选型着手为ERP实施打基础 |
5.2 加强前期的BPM工作 |
5.3 建立起ERP实施全过程的BPM思想 |
5.4 以提高业务流程效率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手段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施案例分析情况归因表 |
附录2 ERP实施过程调查问卷 |
附录3 ERP实施过程效果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10)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企业信息化概述 |
2.1.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
2.1.2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
2.1.3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 |
2.2.1 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的方法论 |
2.2.2 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的原则 |
2.2.3 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内容 |
2.3 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方法 |
2.3.1 现有的评价方法 |
2.3.2 本论文选择的评价方法 |
第三章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 云南CX公司行业背景 |
3.2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目标 |
3.2.1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目标 |
3.2.2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范围 |
3.3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应用蓝图规划 |
3.3.1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应用蓝图规划 |
3.3.2 云南CX公司信息化需求梳理 |
3.4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策略 |
3.5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应用现状 |
3.5.1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应用评估方法论 |
3.5.2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应用水平 |
3.5.3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
3.6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 |
4.1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 |
4.1.1 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指标 |
4.1.2 评价指标的权重 |
4.1.3 云南CX公司信息化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
4.2 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改进措施 |
4.3 对同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糊综合评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SC及绩效棱柱理论的F公司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D]. 王一帆. 宁夏大学, 2021
- [2]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D]. 韦雅楠. 吉林大学, 2020(01)
- [3]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D]. 金云灿.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及模型构建研究[D]. 赵小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日照港“智慧港口”建设信息化水平评价与改进策略[D]. 钟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web的卷烟厂动力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D]. 曾诚.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7]青海油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效果评价与提升研究[D]. 李积良.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8]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王朝南. 湘潭大学, 2019(02)
- [9]基于BPM的中小企业ERP实施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控制策略研究[D]. 邝亮.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云南CX公司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 陈艳菠.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绩效评价论文; 企业信息化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模糊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