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水煤浆产业化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范飞,李鹏飞,潘生杰[1](2021)在《现代煤气化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三种煤气化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主流炉型的技术进展、研发创新、产业化应用及市场布局,总结了各种煤气化技术的典型煤气成分、碳转化率、冷煤气效率、比煤耗、比氧耗等指标,展望了主流煤气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简述了粉煤加压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加氢气化技术、催化气化技术的研发及工业化应用动态。分析认为煤气化技术将朝着大型化、高压化、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趋势发展,并且将与CO2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耦合,应用于大型化工合成气领域、炼油化工制氢领域、绿色冶金还原气领域。
陈芝[2](2021)在《固废水煤浆成浆、燃烧、气化特性研究及其应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目前传统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周期长或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利用水煤浆技术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可以实现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得到了大量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三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对水煤浆成浆、燃烧、气化特性的影响机理,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固废水煤浆工业应用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选取精馏残渣、洗气残渣、废活性炭等三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与神华煤混合制备固废水煤浆,并与无固废水煤浆进行比较,研究了添加剂种类、固体废弃物种类和掺混量对水煤浆成浆浓度、流变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的制浆效果最佳,分析其原因,该分散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萘环,分散降黏及稳定效果较好;三种固体废弃物的加入,均使得水煤浆的黏度增大,不利于成浆,但浆体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且随着固废掺混量的增加,浆体剪切稀化特征越明显,稳定性越佳,当固废掺混量为11%时,7d析水率可以低至0,这是由固废表面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和金属阳离子导致的。实验还发现,对精馏残渣进行超声波破碎90min后,制备得到精馏残渣水煤浆的成浆浓度提高了2.50个百分点,达到63.70%。采用热重-红外联用实验分别研究了三种固废水煤浆和无固废水煤浆的燃烧、气化特性,根据TG-DTG曲线,描述四种水煤浆的燃烧、气化过程,计算出相关的燃烧、气化特性指数,并借助红外光谱分析固废加入对水煤浆燃烧、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物析出的影响。燃烧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废的掺混量为11%时,精馏残渣水煤浆的着火温度比无固废水煤浆低23℃,表观活化能低3.67 k J﹒mol-1,燃烧特征参数、指前因子均优于无固废水煤浆,精馏残渣水煤浆的燃烧性能优于无固废水煤浆,与此相反,洗气残渣水煤浆和废活性炭水煤浆的燃烧性能要劣于无固废水煤浆;对热重实验产生的气体进行在线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相比于无固废水煤浆,精馏残渣的加入使得气体产物的析出峰向低温区移动;洗气残渣水煤浆的CO、NH3、H2S、CS2的析出峰比其他三种水煤浆的要高,这是由其较高的灰分导致的。气化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水煤浆的DTG曲线均有三个明显独立的失重峰,分别对应着失水过程、挥发分析出过程、气化过程;精馏残渣水煤浆和废活性炭水煤浆的气化反应性指数相比于无固废水煤浆提升了0.09h-1和0.02h-1,这是由于固废水煤浆表面的Na、K等碱金属元素含量较高,易于在水煤浆表面形成气化活化中心,催化了气化反应的发生。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手段测量煤粉、固废、水煤浆燃烧灰渣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发现固废的掺混并未对水煤浆燃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造成较大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原煤、辅料获取—原煤、辅料、固废运输—企业产品生产角度,研究利用水煤浆技术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生产合成氨产品的工业应用系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大部分污染物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排放量最大,特别是Cr、Cd、Cu、Zn、Mn和Hg等重金属的排放占比超过90%;相比于常规利用水煤浆气化生产合成氨产品,协同处置固废使得整个工业应用系统在原、辅料获取和运输阶段的环境影响值降低,产品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值升高,最终导致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值降低,特别是非生物资源耗竭潜值明显降低。
王辅臣[3](2021)在《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系统回顾了煤气化技术在中国1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3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我国引进各类煤气化技术的过程及其应用情况;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2个阶段,重点概括了我国煤气化技术领域的艰难探索、系统深入研究和技术示范与应用过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成果;对我国自主开发的主要煤气化技术的研发历程、技术特点、应用情况及最新进展进行概要阐述,并对地下气化、催化气化、加氢气化、超临界水气化、等离子体气化等新型气化技术的国内研发进展进行简要述评;总结了我国煤气化技术引进、自主研究与工程应用经验,从降低装置投资、提高系统效率、实现环境友好、协同处理液/固有机废物、融合信息化技术、开发新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对煤气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宜政[4](2017)在《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步入新常态,煤炭产业也步入度危脱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并已上升为我国资源储备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的国家统筹战略。为此,深入探究煤炭产业转型内在规律,找寻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深层次关联,为煤炭产业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煤炭产业蜕变理论为基础,煤炭产业转型为核心,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为纽带,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手段,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运用BP神经网络、交叉弹性分析、自然断点分级等方法,研究并创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划分煤炭产业蜕变转型阶段,研究分析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机制,摸清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内部规律和脉络,探索基于煤炭产业蜕变不同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为煤炭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理论的支撑,进而引导煤炭产业选择科学的转型时机和方向,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1)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规律,其贯穿煤炭产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一个蜕变周期完成后,产业又开始新的蜕变周期。产业蜕变是动态的,它是整个煤炭产业的全部变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变化的内在动因;产业转型是静态的,是产业形态上的变化,是煤炭产业蜕变的形态和结果。正是由于无数次煤炭产业的蜕变的集合促成煤炭产业形态的变化,其转型是依据蜕变程度、蜕变进展的状况、蜕变所处的阶段而进行的。(2)基于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得出中国煤炭产业于2000~2015年间:2000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1.2442最低值,2011年煤炭产业蜕变程度为4.4261最高值。通过最终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算结果可将我国煤炭产业蜕变划分为五个阶段:蓄势准备阶段2000~2002年(蜕变程度值:1.2442~1.2614)、缓慢导入—转型酝酿阶段2003~2007年(蜕变程度值:1.5435~2.0625)、高速蜕变—初期转型阶段2008~2011年(蜕变程度值:2.6357~4.4261)、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2012~2015年(蜕变程度值:4.1835~2.6447)、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2016~2020年。(3)我国煤炭产业当前所处的蜕变转型阶段是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该阶段的产业蜕变特征是:新兴产业发展逐渐成熟,煤炭产业在能源领域的占比逐步降低,趋于合理,产业形成煤与非煤并重的局面,进而走向产业转型的良性发展轨道。我国煤炭产业蜕变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当步入2021年后“十四五”规划发展时期,煤炭产业蜕变程度将趋于最低值,形成以非煤产业为主,煤炭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煤炭供需产销平衡,稳定红利,产业转型步入多元化发展的健康之路,煤炭产业蜕变转型完成,开始步入新一轮的产业蜕变周期。(4)基于对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关系机制研究,得出煤炭产业蜕变是煤炭产业转型的主要依据,其对于煤炭产业转型具有指导功能,煤炭产业根据产业蜕变的领域及方向而进行转型。在某个阶段产业转型不可能与产业蜕变保持同步,出现超前或滞后是必然的,但这种超前与滞后又影响到产业蜕变,会发生推动或阻止产业蜕变的进程,煤炭产业转型对煤炭产业蜕变具有辅助功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之间存在量变与质变、微观与宏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深层次关系。(5)根据兖州矿区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测算结果得出,兖州矿区自2015年至今正处于煤炭产业蜕变的中速蜕变—高速转型阶段,此阶段兖矿集团以全面推动矿区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转型,煤炭产品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煤炭劳动密集型向新兴产业密集型转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兖州矿区即将步入“煤与非煤并重”、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的低速蜕变—转型后期阶段。
许敬刚[5](2012)在《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煤气化装置的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为背景,以气化技术的比选为重点,结合项目所在地配套煤矿原料煤种的煤质适应性和目标产品的需要,确定了选择气化技术的基本准则,即技术的工业应用业绩、投资、成本、效率、环境影响、长周期运行的经验。以此为依据,对国内外煤气化各种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煤制油装置煤气化技术的技术选型为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介绍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开发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商业化运行中的改造优化,总结了大规模化装置表现的特点与优势。着重探讨了工艺条件对气化装置的影响,论述了装置在仪控系统、关键设备管线选型及布置、配套工程设计等方面内容。力求通过优化工程设计,使气化装置运行达到高效、安全稳定、长周期的较高水平,示范装置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魏文珑,王灿,常宏宏,王志忠[6](2009)在《水煤浆的工业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煤浆作为一种新型洁净燃料,在陶瓷、发电、制镁、工业取暖、节能减排和城市供热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水煤浆在技术、环保、经济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邝生鲁[7](2009)在《高油价给我国煤基液态能源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及相关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将煤炭进行转化以替代部分石油,建立煤基液态能源体系是目前重要方向。煤基液态能源技术包括: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煤焦油联合加氢、煤焦油与燃料油组合、煤焦油乳化、煤水浆和油煤水浆等。重点简述国内外煤炭液化技术发展概况和典型工艺,分析对比2种液化优缺点以及在我国的研发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对煤基液态能源技术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高志芳[8](2009)在《提质褐煤制浆及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煤的加工利用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研究褐煤、提质褐煤及其与高阶煤配煤成浆特性。实验主要选用内蒙古宝日希勒褐煤原煤和提质煤样与潞安常村煤进行单种煤和配煤制浆,研究了聚丙烯酸系新型添加剂(CA25)对煤样成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经过提质后的煤浆定粘浓度比原煤提高9.27%;褐煤原煤和提质煤分别与常村煤配煤制浆,定粘浓度比原煤分别提高了10.15%和14.67%。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的分析以及对煤样Zeta电位(ζ)、润湿热等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研究了提质褐煤成浆性、配煤成浆特性及水煤浆老化特性;证明配煤制浆能实现煤质互补,降低制浆过程中的能耗,促进褐煤的利用;此外根据配煤水煤浆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结合计算机编程,提出了配煤水煤浆浓度预测模型。
傅丛,姜英[9](2007)在《中国水煤浆技术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述中国水煤浆技术的工业应用现状,探讨了水煤浆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孤立地看待水煤浆技术问题、政策风险问题、市场问题、水煤浆技术自身的提高和完善及水煤浆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张国英[10](2007)在《区域能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寻求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着手,对能源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决策方法体系进行了研究。对山西省的能源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战略分析,对分析得到的方案进行了投资比例分配,同时还对各种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设想和规划。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整合性的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体系,来指导山西省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是在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投资决策过程中,在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分析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协调发展下的能源战略方案投资的风险性等特点,引用了马科维茨(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对区域性的经济、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确定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结构性协调比例,实现区域性的经济、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随机变量描述能源发展战略态势,以动态的方法对各战略方案进行了投资比例分配;二是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能源问题,将区域能源有效开发利用所涉及的各种要素集成在一起,体现了能源发展的大系统观念。尤其是把环境诸因素作为系统的主体研究,真正贯彻了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同步的理念;三是在进行煤炭需求量预测时,应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法,并结合使用了主要耗煤部门测算法。线性回归法通过对以前较长一段时期能源需求规律的分析,来预测未来时期的能源需求;在用主要耗煤部门法进行预测时,考虑了地方政策、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以确保预测的精确度;四是鉴于现有大多数研究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需要,还没有形成系统可行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分析方法及评价体系,特别是缺乏应用3E分析方法进行区划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整体性和系统性原理为指导,综合应用了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矩阵和EFE矩阵)、内部—外部矩阵(IE矩阵),构建了SWOT分析模式,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及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弱势以层次分析法(AHP)予以量化,以利求取评估准则权重,并将所有策略进行策略矩阵的量化处理,最后,以QSPM法综合评分以得到各种策略的优先顺序,决定各种策略的相对优劣,用这种方法对山西省能源行业进行了战略分析,然后,用投资组合模型对所选择的四个战略方案进行了优化投资组合。本文还针对山西省具体情况,对四个战略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构想和规划,重点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山西省煤炭生态工业实现的模式、范畴、机理与方法,并根据煤炭资源的特点,提出了煤炭产业集群的观念,研究出了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这样,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构建了能够较强地适应区域具体情况并与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发展的能源发展框架,避免了单纯依靠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局限性——如对经济发展速度、经济体系变化等具体情况进行描述的难度。本文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投资学、系统论、循环经济、煤化工以及环境工程等理论,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能源发展的资料和实例,同时对国内尤其是山西省的煤炭行业现有的经营活动、开发政策及发展趋势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力求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研究结果的实战性及可操作性,探索出了一套以煤炭为主的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山西水煤浆产业化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水煤浆产业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煤气化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煤气化产业现状及展望 |
2 现代新型煤气化技术进展 |
2.1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进展 |
2.2 固定床煤气化技术进展 |
2.3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进展 |
2.4 加氢气化、催化气化等煤气化技术研发及应用进展 |
3 结语 |
(2)固废水煤浆成浆、燃烧、气化特性研究及其应用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
1.1.2 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 |
1.1.3 固体废弃物常规处置技术 |
1.1.4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 |
1.2 固废水煤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污泥 |
1.2.2 生物质 |
1.2.3 其他废弃物 |
1.3 生命周期评价简述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步骤 |
1.3.3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煤样 |
2.1.2 固体废弃物及添加剂 |
2.2 水煤浆成浆特性的研究方法及测量仪器 |
2.2.1 超声波预处理精馏残渣的所需仪器 |
2.2.2 水煤浆的制备及所需仪器 |
2.2.3 水煤浆浓度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2.4 水煤浆黏度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2.5 水煤浆稳定性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 理化特性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1 红外光谱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2 微观形貌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4 水煤浆燃烧气化特性的测量方法及仪器 |
2.5 本章小结 |
3 固废水煤浆的成浆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分析 |
3.2.1 煤样分析 |
3.2.2 固废分析 |
3.3 添加剂的筛选 |
3.3.1 分散剂对固废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3.3.2 分散剂对固废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
3.4 固废水煤浆的成浆性 |
3.4.1 固废单独制备水煤浆成浆性研究 |
3.4.2 固废对水煤浆成浆性影响机理的研究 |
3.4.3 固废混合制备水煤浆成浆性研究 |
3.5 固废水煤浆的流变性 |
3.5.1 流变曲线 |
3.5.2 流变方程 |
3.6 固废水煤浆的稳定性 |
3.7 固废预处理对成浆性的影响研究 |
3.7.1 碱解预处理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3.7.2 超声波破碎预处理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固废水煤浆的燃烧气化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固废水煤浆的燃烧特性研究 |
4.2.1 热重曲线及燃烧过程 |
4.2.2 燃烧特征参数求解 |
4.2.3 动力学分析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2.5 燃烧过程重金属迁移 |
4.3 固废水煤浆的气化特性研究 |
4.3.1 气化实验及热重曲线 |
4.3.2 气化特性指数求解 |
4.3.3 气体产物的红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固废水煤浆的生命周期评价 |
5.1 前言 |
5.2 水煤浆技术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工业应用系统介绍 |
5.2.1 案例企业的工艺流程 |
5.2.2 废弃物的来源 |
5.2.3 案例企业的污染物排放 |
5.3 固废水煤浆工业应用系统生命周期评价 |
5.3.1 生命周期评价的系统边界 |
5.3.2 生命周期评价的清单 |
5.3.3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4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5.3.5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历程 |
1.1 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发展 |
1.2 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早期应用 |
1.3 新中国建立初期煤气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4 改革开放后煤气化技术的引进及应用 |
1.4.1 固定床气化技术的引进及应用 |
1.4.2 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引进及应用 |
1.4.3 气流床气化技术的引进及应用 |
2 国内煤气化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进展 |
2.1 改革开放前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
2.1.1 固定床气化技术 |
2.1.2 K-T炉常压粉煤气化技术 |
2.1.3 水煤浆气化技术 |
2.1.4 常压旋流式粉煤气化炉 |
2.1.5 空气-粉煤熔渣池气化 |
2.1.6 流化床气化技术 |
2.2 改革开放以来自主煤气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
2.2.1 固定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2.2.2 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2.2.3 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2.2.4 其他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程示范 |
2.2.5 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 |
3 结语与展望 |
3.1 结语 |
3.2 展望 |
(4)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煤炭产业转型现状 |
1.1.3 问题提出 |
1.1.4 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产业转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现状 |
1.3.3 产业蜕变理论研究现状 |
1.3.4 测度理论研究现状 |
1.3.5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1.5.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蜕变基本原理 |
2.1 产业蜕变含义 |
2.1.1 产业蜕变起源 |
2.1.2 产业蜕变发展 |
2.1.3 产业蜕变界定 |
2.1.4 产业蜕变特点 |
2.2 产业蜕变关系 |
2.2.1 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2 产业与企业之间的蜕变关系 |
2.2.3 产业与产品之间的蜕变关系 |
2.3 产业蜕变传递机制 |
2.3.1 影响产业蜕变的因素 |
2.3.2 产业蜕变途径 |
2.3.3 产业蜕变效应 |
2.3.4 产业蜕变传递机理 |
2.4 产业蜕变运行机制 |
2.4.1 产业蜕变方式 |
2.4.2 产业蜕变结果 |
2.4.3 产业蜕变运行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征研究 |
3.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
3.1.1 煤炭资源自然属性 |
3.1.2 煤炭资源经济属性 |
3.1.3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
3.1.4 我国煤炭资源种类及质量 |
3.2 我国煤炭产业特点 |
3.2.1 煤炭产业生产特点 |
3.2.2 煤炭产业发展特点 |
3.2.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特点 |
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状况 |
3.3.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现状 |
3.3.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成就 |
3.3.3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
3.4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与蜕变转型关系 |
3.4.1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式 |
3.4.2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与蜕变转型关系 |
3.5 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机制 |
3.5.1 煤与非煤协同发展原理 |
3.5.2 基地转型与主业转移互动原理 |
3.5.3 关联与非关联互动原理 |
3.5.4 多级产业共建原理 |
3.5.5 动脉与静脉产业耦合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与蜕变阶段划分 |
4.1 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体系设计思路 |
4.1.3 指标归结 |
4.1.4 条件假设与指标筛选 |
4.1.5 指标层级划分 |
4.1.6 指标含义及计算公式 |
4.1.7 数据获取与整理 |
4.2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标准学习算法 |
4.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2 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算法 |
4.3 基于MATLAB7.6的BP神经网络煤炭产业蜕变程度测度模型 |
4.3.1 测度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模型运行 |
4.3.3 测度模型结果 |
4.4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 |
4.4.1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划分方法 |
4.4.2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 |
4.5 煤炭产业蜕变阶段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关系 |
5.1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发展规律 |
5.1.1 生命演化规律 |
5.1.2 可持续发展规律 |
5.1.3 科技革命规律 |
5.1.4 动静态转化规律 |
5.2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运作机制 |
5.2.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原则 |
5.2.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特点 |
5.2.3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形式 |
5.2.4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趋势 |
5.2.5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结果 |
5.3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制 |
5.3.1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功能关系 |
5.3.2 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的互动关系 |
5.4 煤炭产业蜕变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机制 |
5.4.1 量变与质变关系机理 |
5.4.2 微观与宏观关系机理 |
5.4.3 原因与结果关系机理 |
5.4.4 现象与本质关系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式研究 |
6.1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 |
6.1.1 煤炭产业的转型途径 |
6.1.2 煤炭产业的转型领域 |
6.2 煤炭产业转型方式在蜕变阶段的分布规律 |
6.3 基于不同蜕变阶段的煤炭产业转型模式 |
6.3.1 基于蜕变的转型方式 |
6.3.2 基于蜕变阶段不同转型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兖州矿区基于蜕变的转型对策 |
7.1 兖州矿区基本概况 |
7.1.1 兖州矿区简介 |
7.1.2 兖州矿区转型现状 |
7.2 兖州矿区蜕变程度测度 |
7.2.1 兖矿数据获取与整理 |
7.2.2 网络构建及训练数据的准备 |
7.2.3 评价结果 |
7.3 兖州矿区蜕变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
7.4 兖州矿区蜕变—转型对策 |
7.5 兖州矿区转型趋势与展望 |
7.6 兖州矿区转型建议与目标 |
7.6.1 科技创新方面 |
7.6.2 节能环保方面 |
7.6.3 人才培养方面 |
7.6.4 信息化建设方面 |
7.6.5 资本运作方面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
附录C 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
(5)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煤气化装置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煤炭是全球能源消费的重心 |
1.1.2 世界范围内煤制油热情重新高涨 |
1.1.3 兖矿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亟待建设 |
1.2 本文研究的目标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国内外主要的煤气化技术 |
2.2.1 煤气化技术分类 |
2.2.2 国外主要的煤气化技术 |
2.2.3 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发展 |
2.3 小结 |
第3章 示范项目煤气化技术的比选 |
3.1 示范项目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原则 |
3.1.1 对煤气化装置的要求 |
3.1.2 选择煤气化技术的基本原则 |
3.2 示范项目煤气化技术的比选 |
3.2.1 煤气化技术的比较 |
3.2.2 气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
3.2.3 示范项目煤气化技术的选择 |
3.3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应用 |
3.3.1 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开发历程 |
3.3.2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特点 |
3.3.3 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优化改造情况 |
3.3.4 多喷嘴水煤浆气化装置运行表现的特点与优势 |
3.4 小结 |
第4章 示范项目气化装置工艺与工程优化 |
4.1 气化系统概述及物料平衡 |
4.1.1 气化装置概述 |
4.1.2 气化系统物料平衡 |
4.2 工艺条件对气化装置影响 |
4.2.1 氧碳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
4.2.2 煤浆浓度的影响 |
4.2.3 气化过程中工艺条件的选择 |
4.3 仪控系统要求与配置 |
4.3.1 仪控系统基本要求 |
4.3.2 仪控系统配置 |
4.4 关键设备管线选型及布置 |
4.4.1 关键设备阀门、管线的选型与优化设计 |
4.4.2 设备管道布置 |
4.5 气化装置配套工程设计优化 |
4.5.1 系统轴封水的设计 |
4.5.2 磨煤工艺补充水的设计 |
4.5.3 系统高压氮的设计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提质褐煤制浆及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意义 |
1.1.1 国内外煤炭资源利用现状 |
1.1.2 煤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现状 |
1.1.3 洁净能源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影响 |
1.1.4 水煤浆技术对控制大气污染的作用 |
1.1.5 我国褐煤资源利用现状及前景 |
1.2 水煤浆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1 国内外水煤浆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2 配煤水煤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褐煤水煤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褐煤水煤浆的研究 |
1.3.2 国内对褐煤水煤浆的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目标 |
2 煤样的制备、分析和实验方法 |
2.1 煤样的制备及分析 |
2.1.1 煤样的制备 |
2.1.2 煤质分析 |
2.1.3 煤样的可磨性分析 |
2.1.4 煤样的粒度分析 |
2.1.5 煤样接触角的测定 |
2.1.6 制浆用分散剂的选择 |
2.2 水煤浆的制备与测定方法 |
2.2.1 制浆实验 |
2.2.2 水煤浆流变性的测定 |
2.2.3 不同水煤浆定粘浓度的确定 |
2.2.4 水煤浆稳定性的测定 |
2.2.5 试验研究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本章小结 |
3 褐煤、提质褐煤成浆特性的研究 |
3.1 褐煤原煤成浆特性的研究 |
3.1.1 水煤浆分散剂的选择 |
3.1.2 褐煤原煤制浆定粘浓度的确定 |
3.2 提质褐煤的制备及性质分析 |
3.2.1 实验流程及步骤 |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提质褐煤制浆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分散剂的选择 |
3.3.2 BR1 成浆特性的研究 |
3.3.3 BR3 成浆特性的研究 |
3.3.4 BR2 性的研究 |
3.4 分散剂对水煤浆表观粘度的影响 |
3.4.1 分散剂对提质褐煤的影响 |
3.4.2 分散剂对水煤浆的作用机理 |
3.5 CWS流变性随置放时间变化的规律 |
3.5.1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2 CWS老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粒度级配对提质褐煤成浆特性影响的研究 |
4.1 煤样粒度分析 |
4.2 粒度级配对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 |
4.2.1 水煤浆的流变模型 |
4.2.2 堆积效率对褐煤原煤水煤浆流变性的影响 |
4.2.3 堆积效率对提质褐煤水煤浆特性的影响 |
4.3 提质褐煤颗粒球形度对堆积效率的影响 |
4.3.1 球形度与堆积效率的关系 |
4.3.2 提质褐煤颗粒球形度对堆积效率的影响 |
4.4 煤样粒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4.4.1 分形理论 |
4.4.2 煤样破碎磨矿过程中的分形特征 |
4.4.3 粒度分布与分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褐煤原煤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 |
5.1 潞安常村煤成浆特性的研究 |
5.1.1 煤质分析 |
5.1.2 分散剂的选择 |
5.1.3 定粘浓度的确定 |
5.1.4 潞安常村煤水煤浆流变性的研究 |
5.2 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 |
5.2.1 配煤实验 |
5.2.2 不同配比水煤浆的定粘浓度 |
5.3 配煤水煤浆流变性的研究 |
5.3.1 CCJM对宝日褐煤水煤浆流变性影响 |
5.3.2 CCYM对宝日褐煤水煤浆流变性影响 |
5.3.3 CCMN对宝日褐煤水煤浆流变性影响 |
5.4 表面性质对配煤水煤浆性质的影响 |
5.4.1 煤的表面电位对混合煤成浆性的影响 |
5.4.2 煤的表观润湿性对混合煤成浆性的影响 |
5.4.3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对配比混合煤制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提质褐煤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 |
6.1 配煤制浆实验条件及结果 |
6.1.1 BR1与常村煤配比制浆 |
6.1.2 BR2与常村煤配煤制浆 |
6.1.3 BR3与常村煤配比制浆 |
6.2 空隙度对配煤成浆性的影响 |
6.2.1 试验及结果分析 |
6.2.2 煤空隙结构对配煤水煤浆的影响 |
6.3 提质煤空隙对配煤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6.4 配煤制浆过程中能耗的研究 |
6.4.1 影响磨矿能耗的主要因素 |
6.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配煤水煤浆浓度预测模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7.1 配煤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因素 |
7.1.1 提质煤样的煤质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 |
7.1.2 煤样的粒度分布 |
7.1.3 分散剂对提质褐煤配煤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
7.2 水煤浆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7.2.1 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的原理 |
7.2.2 配煤水煤浆浓度预测系统设计 |
7.3 配煤水煤浆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预测结果 |
7.3.1 BRYM与常村煤配煤水煤浆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
7.3.2 提质煤与常村煤配煤水煤浆浓度的预测结果 |
7.3.3 预测模型影响因素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课题以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项目 |
附表 |
附图 |
(9)中国水煤浆技术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水煤浆技术的工业应用现状 |
1.1 水煤浆燃烧技术日益成熟 |
1.2 水煤浆气化技术 |
1.3 水煤浆管道输送、精细水煤浆代油技术 |
(1) 水煤浆管道输送。 |
(2) 精细水煤浆代油技术。 |
2 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
(1) 孤立地看待水煤浆技术的问题。 |
(2) 政策风险问题。 |
(3) 市场问题。 |
(4) 水煤浆技术自身提高和完善的问题。 |
(5) 水煤浆标准制、修订的问题。 |
(10)区域能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能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
2.1 能源与环境 |
2.2 能源与经济 |
2.3 环境与经济 |
2.4 能源、环境和经济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省能源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
3.1 能源概述 |
3.2 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
3.3 山西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一五”期间的煤炭需求量预测 |
4.1 煤炭消费状况及变化特点分析 |
4.2 多元线性回归法预测 |
4.3 主要耗煤部门测算法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分析与投资决策 |
5.1 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分析 |
5.2 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投资决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循环经济及实施方案 |
6.1 循环经济概念、特征和原则 |
6.2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分析 |
6.3 山西省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6.4 循环体系内产品流向分析 |
6.5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
6.6 山西省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企业战略及实施方案 |
7.1 产业集中度现状 |
7.2 实施大企业战略的理论依据 |
7.3 大企业发展战略构想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洁净煤技术及实施方案 |
8.1 洁净煤技术的涵义 |
8.2 山西省洁净煤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意义 |
8.3 山西省洁净煤技术发展战略构想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能源替代及实施方案 |
9.1 可替代的能源简介 |
9.2 能源替代战略构想 |
9.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山西水煤浆产业化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煤气化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J]. 王欢,范飞,李鹏飞,潘生杰. 煤化工, 2021(04)
- [2]固废水煤浆成浆、燃烧、气化特性研究及其应用的生命周期评价[D]. 陈芝. 浙江大学, 2021
- [3]煤气化技术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 王辅臣. 洁净煤技术, 2021(01)
- [4]我国煤炭产业蜕变与转型关系研究[D]. 刘宜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5]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煤气化装置的方案研究[D]. 许敬刚.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6]水煤浆的工业应用进展[J]. 魏文珑,王灿,常宏宏,王志忠. 选煤技术, 2009(06)
- [7]高油价给我国煤基液态能源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下)[J]. 邝生鲁. 现代化工, 2009(09)
- [8]提质褐煤制浆及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D]. 高志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9]中国水煤浆技术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傅丛,姜英. 煤质技术, 2007(05)
- [10]区域能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D]. 张国英. 天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