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新世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璐[1](2021)在《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唐宋诗文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现行统编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唐宋诗文是指唐代和宋代以文章与诗歌样式呈现的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学好唐宋诗文,能让学生在整体古诗文学习中有所参照,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构建、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的能力,进而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学习、理解与继承传统文化。统编本教材投入使用年限尚短,比较研究苏教版、人教版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文的编写,可以探讨出各版本教材编写的优缺点,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实际教学。三个版本教材在唐宋古文编写上编排体式不同、数量不一,各个系统的编排重点也存在差距。因此,从教材的五大系统入手,先分别对比三版本教材唐宋古文在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等方面的区别,再通过比较相同篇目所处位置、在教材中的地位、课前提示、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的区别,探讨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的优缺点。新世纪以来,“一纲多本”局面下的初中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简化了汉语知识的编排,克服了过于追求汉语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应试教育影响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是还存在课文编排标准不一、助读系统较为零碎、课后练习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僵化等问题。而统编本教材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除了注重培养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还重视选文的思想性,力求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基于此,统编本教材优化了单元结构,改变了作业设置,突出任务性学习理念。统编本教材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增加了所选古诗文的数量,体裁也趋于多样化。具体选编情况分析中,课文系统主要研究唐宋诗文选文总数和占比;助读系统主要分析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和注释、插图等方面的优缺点;练习系统主要分析课后练习编排情况。可以看出,人教版更为注重经典篇目的学习,苏教版的选文更具时代性,而统编本教材则是在兼顾时代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此外,三版本教材都将八年级设置为唐宋诗文编排和学习的重点时期,但是人教版和苏教版在数量和年级编排上还存在分布和比例不太合理、学习任务重等问题。相比而言,统编本中唐宋诗文在位置编排和数量分布上更加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此外,在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上,统编本教材都取长补短,对苏教版人教版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更加系统化,注释数量和内容更加合理,课后练习也更加注重综合性,更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理念。但是,统编本教材还存在古诗文学习目标较为笼统、合编课文标准不定、练习题量较大且没有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改进。因此,基于三个版本教材的对比,对统编本的教材编写和教师的使用提出建议。在教材编写上,应当进一步扩大选文范围、确立合编课文的标准、进一步改进练习系统;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及时更新观念和教法、注重课外古诗词诵读并且确立不同合编课文的教学核心,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谢新雨[2](2021)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B市M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拓展阅读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高效开展拓展阅读,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本文以B市M小学为例,以新课标与现行统编版教材为依据,在借鉴国内外对语文拓展阅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探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本研究从学科、课标、教材三方面阐述了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小学拓展阅读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采用调查访问法、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对M小学的拓展阅读调查分为学生卷、教师卷两部分。在对问卷进行分析时,将调查中呈现出的比较特殊的样本,放在其他主题的题目中对比调查,以期更加深入地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对学生拓展阅读兴趣、数量、内容、习惯、氛围五方面的系统分析,发现目前拓展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普遍对拓展阅读感兴趣,但这并未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拓展阅读;学生日均拓展阅读量较为可观,但拓展阅读量的达成主要来源于课外自主获取,课内拓展阅读的开展相对薄弱;学生对拓展阅读资料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文学故事类”,是否可以主动阅读的决定因素为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故拓展阅读的内容、方法相对单一,同时学生对于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随意性较为突出;学生拓展阅读的延伸活动集中在“说给别人听”这个环节,班内读书交流活动开展得不够,延伸活动总体相对单调;为数刚刚过半的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少数班级组织召开读书活动,教师对营造拓展阅读氛围总体上呈现出疲软状态;半数以上家长没有阅读习惯。总之,学生普遍向往拓展阅读,但在课内进行拓展阅读的机会较少,且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针对在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拓展阅读开展效果的相关策略:第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评价拓展阅读的标准。第二,增加课内拓展阅读量。第三,教师对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方法给予指导。第四,开展多样的拓展阅读延伸活动。第五,营造拓展阅读氛围。
陆亚柳[3](2020)在《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变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材的选编是课程论研究的重点,选文系统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它不仅承载着知识信息,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智力、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人格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外国选文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课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纵观十二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选编取向,在篇目、数量、文体、国别、时代、经典性程度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十二套教材为对象,对外国选文选编的变化情况和变化原因进行研究,以期对初中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所帮助。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和外国选文的选编进行整体的概述,形成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二部分重点从篇目、数量、文体、国别、时代、经典性程度和价值取向七个方面对外国选文的变化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发现在选文的篇目上,共有篇目的选录次数多于独有篇目的选录次数,变动程度保持中等;外国选文的数量变化较大,总体上呈现出“U字形”的发展趋势;文体以小说为主,兼顾其他文学和实用文体;选取的多为欧美国家的作品,展现出“欧洲中心”的趋势;选文的经典性程度呈现出“n字形”的变化态势,选录了大量经典作品;价值取向方面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人与自然”取向也越来越受重视。第三部分针对外国选文选编的变化情况,从社会变迁、教育思想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影响其选编的因素。第四部分反思了外国选文选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选编建议和教学建议。在选编时要适当增加外国选文的数量,进一步扩大选取范围,顺应时代潮流,思考整本书视野下的外国选文。在教学中要在变动中扩展选文写作及作家背景,在变动中把握经典选文,在变动中重构选文解读,在变动中创新对以往教材的使用。
莫敬怡[4](2020)在《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流变研究》文中指出阅读教学承载学生认知能力的养成及思维态势的转化等任务,作为语文教育的常态自建国以来愈加受到重视,加之阅读教学自身的相对繁杂性及影响广泛性,关于阅读教学的讨论从未停止且关注度逐渐扩大。探索未来要建立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同样要怀揣历史意识,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具有代表性的现象,都是我们应加以研究的内容。本文立足于建国后七十年的时间节点,采用类似于“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纵向梳理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纲中阅读教学的演变特点,一方面为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流变历程及背景。结合社会发展史及教育史将1949年至今语文课纲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革故阶段、过渡阶段、开放阶段,从政治、文化等社会发展情况探寻建国以来的历史背景。第二章,重点分析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具体要素的流变历程,从“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材料”、“阅读教学方法”、“课外阅读”、“阅读教学辅助手段”、“阅读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课纲中阅读教学具体要素予以理性审视。第三章,针对上述梳理变化过程,对建国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发展情况进行思考与展望。发现流变过程有以下突出成就:阅读教学观念在更迭中逐渐更新、阅读教学方式多元信息化、阅读教学主体趋向学生、阅读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逐渐平衡、阅读能力与素养深入关注;并且遴选过程中仍需商榷的几个问题:阅读教学流变的曲折性、阅读教学成就突出课纲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合理关系、阅读素养获得过程中的重点、阅读教学评价的意义。最后基于上述梳理与分析,对未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梳理历史嬗变轨迹,本文客观审视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流变历程,为今后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庄燕泽[5](2020)在《中美语文课程整合设计比较研究 ——以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语文素养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传统学科本位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满足大学学习、职业和生活发展的需求。当前全球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之下,课程从“分化”走向“整合”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相应地,语文课程的整合设计也引起了各国关注。为强化日益重要的语文素养,中国语文和美国英语课程都提出整合设计要求。本研究基于中国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美国共同核心英语课程标准,对中美语文课程理念与目标的整合设计、基于语文素养的科内整合设计、跨学科整合设计路径以及实施与评价的整合设计几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语文课程设计总体上是语文学科单向整合思路,重在理念倡导和设置综合性学习板块,而其他学科对语文素养的要求大多集中于学科内容表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缺少结构性安排和专业规范。美国英语课程更强调跨学科双向整合,主要是设定文学类与信息类文本并重的英语语言艺术标准,同时设定历史、社会、科学和技术科目中的阅读与写作素养及其具体维度的学段标准和年级细目标准。美国英语课程跨学科整合设计思路可以为我国语文课程提供某种参照和借鉴。借鉴美国英语课程整合设计经验,我国要正视语文课程跨学科整合的时代挑战,突破传统学科语文观念束缚,通过跨学科整合设计丰富语文课程的学习通道,为语文课程跨学科整合提供规范化的具体课程政策要求。
苏笑悦[6](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李洁[7](2020)在《基于倡导联盟理论的新中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是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政策的核心,在漫长的演进和发展历程中统领着小学语文教育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建国七十年来,我国颁布了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相关文件共13件,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课程文件,这些政策文本能够最直接地呈现出语文学科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因此探索分析新中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阶段、变迁特征及其变迁原因,对更好地把握不同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理论和政策制定理念,对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研究乃至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都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政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归纳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变迁阶段;其次借助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不同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文本及相关内容进行量化统计,探讨总结其在不同阶段的变迁特征;最后运用倡导联盟分析框架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变迁特征及过程进行解释和描述。研究结论如下:结论一:以课程目标政策本身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历史的多方面影响要素为划分依据,建国后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可以划分为1949-1985年探索实施、1986-1999年深化推进和2000年-至今规范发展三个阶段。结论二:运用NVivo11进行高频词统计以及文本二次编码分析,探讨总结出:建国以来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呈现出第一阶段(1949-1985)注重“为政治服务”实质目标,第二阶段(1986-1999)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式目标,第三阶段(2000-至今)形式目标与实质目标协调统一的变迁特征。结论三:运用倡导联盟分析框架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变迁主要是“政策子系统内部政策取向学习”和“政策子系统外部动态系统事件”两种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政策诉求和自身价值理念的差异,形成的支持实质目标为主和支持形式目标为主的两个联盟是政策变迁的前提要素;两个联盟围绕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不同的观点,就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主要实质及其目标与语文教育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核心问题发生的政策取向学习过程是政策变迁的关键要素;子系统外部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法律结构等相对稳定变量是影响政策变迁的稳定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政府舆论导向以及社会公众观念等系统事件则是影响政策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政策的变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动力。
马磊[8](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计宇[9](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学最常使用的课程载体,但小学语文学习内容是内隐于教科书选文之中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炼出选文适切的语文学习内容,也就是建构出选文的语文学习意义是其选文使用时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建构出体现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本研究围绕建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这一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内涵与变革指向、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状态与如何建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四方面进行层层推进的研究。全文由序言、导论、结语与正文七章共十部分构成。序言与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起点、研究立场、研究意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一章与第二章具体分析21世纪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本质功能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专业追求,全面呈现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变革指向。第三章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进行的理论分析,进而把握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与基本类型。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则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选文理解实然样态的调查与案例分析,提炼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呈现其专业生存方式的现状。第七章中提出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类型与建构策略。结语部分是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研究结论:第一,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样态的集中体现。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其教学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必然集中体现了其专业发展样态。第二,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状态的客观呈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实用型、意义模糊型、技术惯例型、天真依赖型、语言中心型、思想中心型六种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历史性过强、僵化性突出、模仿性明显,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也难以呈现出与其他群体的差异,客观呈现出其专业生存处于专业自我的缺失消解、专业实践的困惑焦虑与专业发展的表面被动状态之中。第三,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提升过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活由其专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构成,通过知其所为:理解观念真实回归于语文学习意义的探寻;知其所由:理解方法符合小学语文学习特质的需求;知其所至:理解内容切实回归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三知”策略,建构出专业发展型、批判反思型与素养中心型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能够明确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从而使其专业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另外,又对整体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小学教师教育中的语文学科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纵向历时研究都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高敏[10](2020)在《基于青春文学阅读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写作能力对初中生当下语文学习以及未来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际上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水平并不乐观,写作教学成效也不尽人意。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对“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观点早已达成共识,但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将目光更多地锁定于课内阅读资源,忽视了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外学习资源的浪费。青春文学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类课外读物,其势头不但没有因为教师的“封杀”而消减反而愈演愈烈,如何巧妙引导青春文学的阅读是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综合以上情况,本文尝试将青春文学作为写作教学资源,结合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将其引入到语文写作教学中,落实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青春文学与写作能力相关学理阐释部分。在这一章中,首先界定青春文学概念并进行概念辨析,梳理青春文学发展历程,总结青春文学自身特点;其次对写作能力进行概念阐述,并整理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最后阐释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心物同形理论”与“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观,为后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从青春文学写作理念源头(“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青春文学文本内容以及青春文学读写个体三个层面出发,从理论上个分析得出青春文学确实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第三章为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部分。使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和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生热衷于青春文学阅读并受其影响,从青少年亚文化、共时写作以及教师与家长这三个层面现状作进一步分析后得出,阅读青春文学顺应文化发展潮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青春文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大多数教师与家长在缺乏深度考量的情况下就强行禁止学生阅读此类读物,违背客观发展规律。此外,通过调查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发现,教师写作教学观念陈旧、写作教学方式老套、写作教学资源稀缺、学生写作兴趣贫乏、学业压力大等都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第四章是本文研究重点,主要进行了写作教学原则及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三条教学原则:转变阅读教学观念——以写为本、精选青春文学文本——为写择读、解读青春文学文本——以写悟读;最后提出五条具体教学策略:触发情思,点燃写作欲望;品读文本内容,激活写作思维;组织比较评价,深化写作理解;揣摩文本形式,丰富写作表达;落实写作实践,精进写作能力。第五章为教学实践及思考部分。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择取蔡崇达《海是藏不住的》一文作为写作教学文本,在教学实践中深化本文研究,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展望,为青春文学进入语文课堂总结经验。将青春文学引入语文写作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还对促进初中生青春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疏导不良影响等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初中生正确阅读观与人生价值观地形成,更实现了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两大研究领域巧妙地融合。
二、试论新世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世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唐宋诗文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现行统编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语文教科书发展与编写概况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三版语文教科书整体编写情况分析 |
一、人教版、苏教版教科书总体编写情况分析 |
二、统编本教材对前两套教科书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章 三版教科书中唐宋诗文编选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三版教科书中唐宋诗文整体选编情况比较与评析 |
一、课文系统 |
二、助读系统 |
三、练习系统 |
第二节 三版教科书中相同唐宋诗文篇目比较分析 |
一、三版教科书唐宋古文篇目统计一览 |
二、相同篇目在三版教科书中的具体编排差异分析 |
第三章 对后续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后续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扩大教材中唐宋诗文的选文范围 |
二、明确古诗文合编课文的标准 |
三、改进课后练习题量和内容 |
第二节 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教法 |
二、注重课外古诗词诵读 |
三、确立古诗文合编课文的教学核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B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选题缘起 |
2.概念界定 |
3.理论基础 |
(二)研究的意义 |
1.学科层面:语文的学科属性呼唤阅读的“回归” |
2.课标层面:《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明确了标准 |
3.教材层面:统编版教材对阅读提出了新要求 |
(三)研究的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存在的问题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访问的结果 |
1.对学生拓展阅读兴趣的调查 |
2.对学生拓展阅读数量的调查 |
3.对学生拓展阅读内容的调查 |
4.对学生拓展阅读习惯的调查 |
5.对拓展阅读氛围的调查 |
(三)拓展阅读的现存问题 |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小学阶段侧重考察教材的评价机制 |
(二)课内拓展阅读量占拓展阅读总量比例小 |
(三)教师疏于对学生拓展阅读内容、方法上的指导 |
(四)拓展阅读的延伸活动单调 |
(五)学校、家庭拓展阅读氛围总体淡薄 |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应对策略 |
(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评价拓展阅读的标准 |
1.设定具体、富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
2.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
(二)增加课内拓展阅读量 |
1.在了解课文背景时落实拓展阅读 |
2.在彰显语文要素时落实拓展阅读 |
3.在积累语言材料时落实拓展阅读 |
4.在深化主题时落实拓展阅读 |
5.在读写连动时落实拓展阅读 |
(三)教师对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方法给予指导 |
1.阅读内容的选择要文质兼美 |
2.阅读方法的选择要多元 |
(四)开展多样的拓展阅读延伸活动 |
1.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
2.举办阅读成果展览 |
(五)营造拓展阅读氛围 |
1.营造学校拓展阅读氛围 |
2.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说明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概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发展历程概述 |
一、1950年-1987年国定制时期 |
二、1988年-2016年审定制时期 |
三、2016年至今“国定制”统编版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概述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 |
二、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
三、新世纪以来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变动情况及分析 |
第一节 篇目上变动程度居中 |
一、外国选文篇目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篇目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二节 数量上呈现“U字形”发展趋势 |
一、外国选文数量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数量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三节 文体上呈现单一向多元的发展趋势 |
一、外国选文文体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文体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四节 国别上范围扩大,以欧美国家为主 |
一、外国选文国别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国别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五节 时代上以19、20世纪作品为主,早期作品逐渐入选 |
一、外国选文时代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时代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六节 经典性程度上呈现“n字形”发展趋势 |
一、外国选文经典性程度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经典性程度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七节 价值取向上以“人与社会”关系取向为主,“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逐渐得到重视 |
一、外国选文价值取向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价值取向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变动归因 |
第一节 社会变迁是影响外国选文选编的根本因素 |
一、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机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对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思想是影响外国选文选编的重要因素 |
一、各时期教育思想的变动情况及对外国选文的影响 |
二、教育家思想对外国选文的影响 |
第三节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影响外国选文选编的直接因素 |
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关于选文要求的变动情况 |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关于选文要求变动的特点 |
第四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的反思及建议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外国选文存在的反思 |
一、在数量上选文占比较小 |
二、在地域上选文范围仍较狭窄 |
三、在时代上忽视了外国早期的文学 |
四、在文体上分布不平衡 |
五、整本书阅读未得到重视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选编建议 |
一、适当增加外国选文的数量 |
二、扩大选文范围 |
三、认识民族文化为前提 |
四、顺应时代潮流 |
五、整本书阅读理念下的选文 |
第三节 初中语文外国选文教学建议 |
一、在变动中扩展选文写作及作家背景 |
二、在变动中把握经典选文 |
三、在变动中重构选文解读 |
四、在变动中创新对以往教材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及目标 |
三、研究范围及对象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流变历程及背景阐述 |
一、起步阶段:1949—1957 年 |
二、发展阶段:1958—1976 年 |
三、革故阶段:1977—1990 年 |
四、过渡阶段:1991—2000 年 |
五、开放阶段:2001 年至今 |
第二章 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具体要素的梳理 |
一、阅读教学目标 |
(一)阅读教学总目标 |
1.名称由教学向课程转化 |
2.内容由简向细转化 |
3.阅读能力由技能向多维能力转化 |
(二)阅读教学年段目标 |
1.体系由文体分层向三维规划转化 |
2.阅读流畅度由忽视向重视转化 |
二、阅读教学材料 |
(一)内容与时俱进 |
(二)标准由思政教育向语文教育转化 |
(三)形式由讲读向自读转化 |
(四)体系安排由单一向多样转化 |
三、阅读教学方法 |
(一)启发式教学原则贯穿始终 |
(二)活动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化 |
(三)体验由共性讲授向个性感受转化 |
四、课外阅读 |
(一)数量要求由含混向明晰转化 |
(二)内容由模糊向具象转化 |
(三)形式由群体向个群共存转化 |
五、阅读教学辅助手段 |
(一)由实物向现代化设施转化 |
(二)目的指向由文字思维向图像思维转化 |
六、阅读教学评价 |
(一)由忽略向侧重转化 |
(二)方式由量化向质量结合转化 |
(三)主体和对象尚未明晰 |
第三章 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流变过程的思考与展望 |
一、思考 |
(一)流变过程中的突出成就 |
1.阅读教学观念在更迭中逐渐更新 |
2.阅读教学方式多元信息化 |
3.阅读教学主体趋向学生 |
4.阅读教学知识性与思想性逐渐平衡 |
5.阅读能力与素养深入关注 |
(二)流变过程中需要继续讨论的几个问题 |
1.阅读教学流变的曲折性 |
2.阅读教学成就突出课纲的作用 |
3.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合理关系 |
4.阅读素养获得过程中的重点 |
5.阅读教学评价的意义 |
二、展望 |
(一)阅读教学地位稳步提升 |
(二)对话作用持续彰显 |
(三)学生主体性不断巩固 |
(四)阅读素养备受重视 |
(五)阅读评价逐步成熟 |
(六)数字化阅读趋于常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49—2020 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一览表 |
附录二: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纲中阅读教学总目标的表述情况总表 |
附录三: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纲中阅读教学各年段目标的表述情况总表 |
附录四: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纲中阅读教学材料的表述情况总表 |
附录五: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纲中阅读教学方法的表述情况总表 |
附录六: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纲中阅读教学评价的表述情况总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5)中美语文课程整合设计比较研究 ——以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语文素养的有效转化呼唤整合型语文课程 |
(二)现阶段我国语文课程整合设计研究需要借鉴国际经验 |
(三)从整合设计角度的中美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相对不足 |
二、研究综述 |
(一)课程整合研究 |
(二)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三)已有研究小结 |
三、研究价值 |
(一)挖掘比较中美语文课程整合设计的内在机制 |
(二)为我国语文课程整合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
四、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三)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思路 |
第一章 中美语文课程整合背景 |
一、语文课程的挑战与机遇 |
(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新要求 |
(二)知识膨胀给传统语文课程带来巨大压力 |
(三)课时压力给语文课程的挑战 |
二、美国英语课程改革动向 |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英语课程的整合化发展趋势 |
(二)美国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压力 |
(三)21世纪升学与职业发展呼唤整合型的英语课程 |
三、中国大陆语文课程改革动向 |
(一)语文课程标准修订,逐渐呈现整合思路 |
(二)统编教材推行,高度重视语文功能 |
第二章 中美语文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整合设计比较 |
一、中美语文课程理念的整合设计比较 |
(一)中国语文课程理念的整合设计 |
(二)美国英语课程理念的整合设计 |
(三)比较分析 |
二、中美语文课程总目标整合设计比较 |
(一)中国的语文课程总目标整合设计 |
(二)美国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整合设计 |
(三)比较分析 |
三、中美语文学段目标整合设计比较 |
(一)中国学段目标整合设计 |
(二)美国年级细目标准整合设计 |
(三)比较分析 |
第三章 中美基于语文素养的科内整合设计比较 |
一、阅读板块整合设计 |
(一)中国阅读板块的整合 |
(二)美国阅读板块的整合 |
二、写作板块整合设计 |
(一)中国写作模块的整合 |
(二)美国写作板块的整合 |
三、听说板块整合设计 |
(一)中国听说板块的整合 |
(二)美国听说板块的整合 |
四、语言模块整合设计 |
(一)中国语言板块的整合 |
(二)美国语言板块的整合 |
五、比较分析 |
(一)我国语文渗透语文能力模块整合设计思路 |
(二)美国英语明确表述语言能力模块应整体设计学习任务 |
第四章 中美语文课程跨学科整合设计路径比较 |
一、中美语文课程中的跨学科整合路径比较 |
(一)中国语文课程以综合性学习作为主要跨学科整合路径 |
(二)美国英语课程以信息类文本阅读作为主要跨学科整合路径 |
二、中美历史/社会、科学、技术科目中语文素养培育的跨学科整合设计 |
(一)中国历史与社会课程有关语文素养培育的跨学科整合 |
(二)美国历史/社会课程关于语文素养的跨学科整合设计 |
(三)中国科学课程有关语文素养培育的跨学科整合 |
(四)美国科学课程关于语文素养的跨学科整合设计 |
三、比较分析 |
(一)我国语文跨学科整合侧重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原则性要求 |
(二)美国跨学科整合强调信息类文本和其他科目中的读写素养 |
第五章 中美语文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整合设计比较 |
一、课程实施的整合设计比较 |
(一)中国语文课程实施的整合设计 |
(二)美国英语课程实施的整合设计 |
二、课程评价的整合设计比较 |
(一)中国语文课程评价的整合设计 |
(二)美国英语课程评价的整合设计 |
三、比较分析 |
(一)我国语文课程实施与评价有渗透性的整合要求 |
(二)美国英语课程实施与评价为教师提供表现性整合任务样例 |
第六章 讨论与反思 |
一、研究启示 |
(一)正视语文课程整合的时代挑战 |
(二)突破传统学科语文的观念束缚 |
(三)通过跨学科整合设计丰富语文课程的学习通道 |
(四)为语文课程整合提供规范化的具体课程政策要求 |
二、研究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倡导联盟理论的新中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及其政策研究综述 |
1.3.2 政策变迁研究综述 |
1.4 核心概念 |
1.4.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
1.4.2 语文课程目标 |
1.4.3 政策变迁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思路 |
3 倡导联盟理论及其适切性 |
3.1 倡导联盟理论的发展历程 |
3.2 倡导联盟分析框架理论阐释 |
3.3 倡导联盟理论适用性分析 |
3.3.1 倡导联盟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3.3.2 倡导联盟理论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的适切性分析 |
4 建国后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回溯 |
4.1 第一个阶段:探索实施阶段(1949-1985) |
4.1.1 政策背景 |
4.1.2 政策简述 |
4.2 第二个阶段:深化推进阶段(1986-1999)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政策简述 |
4.3 第三个阶段:规范发展阶段(2000-至今)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政策简述 |
5 基于NVivo的政策变迁特征分析 |
5.1 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 |
5.1.1 研究设计 |
5.1.2 政策文本来源 |
5.2 基于词频统计的政策主题分析 |
5.2.1 第一个阶段(1949-1985)政策主题分析 |
5.2.2 第二个阶段(1986-1999)政策主题分析 |
5.2.3 第三个阶段(2000-至今)政策主题分析 |
5.3 基于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政策文本分析 |
5.3.1 语文课程目标框架 |
5.3.2 文本内容编码统计 |
5.4 基于文本分析的政策变迁特征分析 |
5.4.1 第一阶段:注重“为政治服务”实质目标(1949-1985) |
5.4.2 第二阶段: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式目标(1986-1999) |
5.4.3 第三阶段:形式目标与实质目标协调统一(2000-至今) |
6 倡导联盟视角下的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 |
6.1 前提因素:两大倡导联盟及其信念体系 |
6.1.1 支持形式目标为主的联盟:基于语文“工具性” |
6.1.2 支持实质目标为主的联盟:基于语文育人功能 |
6.2 关键因素:政策取向学习过程 |
6.2.1 基础条件具备:两大联盟间存在政策学习的可能性 |
6.2.2 学习过程发生:回应信念体系的挑战 |
6.3 稳定因素:外部相对稳定变量 |
6.3.1 问题领域基本属性:形式目标和实质目标始终共存 |
6.3.2 主要文化价值和理念结构:儒家“德行优先”的教育理念 |
6.3.3 基本法律结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
6.4 重要因素:外部动态系统事件 |
6.4.1 社会经济条件变化: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6.4.2 社会舆论影响:从“学苏”热潮到“核心素养”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话语转型 |
(二)教科书选文研究思维的转换 |
(三)21世纪社会生活变革的要求 |
(四)个人的实践反思与研究旨趣 |
二、研究起点 |
(一)研究现状 |
(二)概念诠释 |
三、研究立场 |
四、研究意义 |
(一)衔接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
(二)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反思自身专业性,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
(三)深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研究视域,丰富教科书研究理论 |
五、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主体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体结构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本质功能探寻 |
一、百年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特色流变 |
(一)传承为主:选文体系初建期(1902年-1912年) |
(二)实用为先:选文第一次变革期(1912年-1949年) |
(三)应时开拓:选文第二次变革期(1949年-1977年) |
(四)多元并存:选文第三次变革期(1978年-2000年) |
(五)素养指向:选文第四次变革期(2001年-现在) |
二、21世纪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编写特点 |
(一)选文标准明确 |
(二)选文特征突出 |
三、21世纪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本质功能 |
(一)教科书选文是学习语言规范的首要材料 |
(二)教科书选文是掌握思维方法的有力工具 |
(三)教科书选文是唤醒审美体验的重要媒介 |
(四)教科书选文是建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专业追求 |
一、追寻与创建: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双重意蕴 |
(一)作为普通读者对选文个体本身意义的追寻 |
(二)作为专业教师对选文语文学习意义的创建 |
二、历史与未来: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双重对话 |
(一)作为普通读者与选文的对话 |
(二)作为专业教师与选文的对话 |
三、21世纪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的专业追求 |
(一)明确自身身份的复合性 |
(二)把握理解过程的立体对话 |
(三)强调理解内容的素养指向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理论分析 |
一、文本解读范式与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辨析 |
(一)文本解读范式的内涵 |
(二)文本解读范式的主要类型 |
(三)“文本解读范式”与“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差异 |
二、“文本解读范式”形成的教师选文研究困境 |
(一)宏观研究模糊 |
(二)中观研究散乱 |
(三)微观研究浅表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与类型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本质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可能类型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调查范围与样本 |
(三)调查工具的编制 |
(四)数据与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
二、调查结果呈现 |
(一)理解观念现状呈现 |
(二)理解方法现状呈现 |
(三)理解内容现状呈现 |
三、调查发现 |
(一)“知”“行”反差大 |
(二)教师身份单一性强 |
(三)理解过程单向度强 |
(四)理解内容适切性差 |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主要类型 |
(一)不同理解观念形成的范式类型 |
(二)不同理解方法形成的范式类型 |
(三)不同理解内容形成的范式类型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特点 |
(一)理解范式历史性过强 |
(二)理解范式僵化性突出 |
(三)理解范式模仿性明显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实然样态成因探析 |
(一)理解观念:对选文语文学习意义思考不足 |
(二)理解方法:对批判性思维缺乏全面运用 |
(三)理解内容: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把握模糊 |
第六章 基于专业生存方式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案例分析 |
一、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 |
(一)案例选择 |
(二)分析框架 |
二、案例分析 |
(一)专业意识的独特性分析 |
(二)独有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三)特有的专业能力情况分析 |
三、根基不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方式现状 |
(一)独特的专业意识片面固化 |
(二)独有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疏离 |
(三)特有的专业能力单一薄弱 |
四、根基不牢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方式成因探析 |
(一)对学科任务特质认知不清 |
(二)具备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良 |
(三)对学科思维方法掌握不足 |
第七章 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 |
一、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特点 |
(一)理解观念明确指向于专业发展 |
(二)理解方法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 |
(三)理解内容聚焦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二、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类型 |
(一)类型:专业发展型、批判反思型与素养中心型 |
(二)专业生存方式独特性的体现 |
三、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策略 |
(一)知其所为:理解观念真实回归于语文学习意义的探寻 |
(二)知其所由:理解方法符合小学语文学习特质的需求 |
(三)知其所至:理解内容切实回归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结语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样态的集中体现 |
(二)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存状态的客观呈现 |
(三)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性的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建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提升过程 |
二、研究反思 |
(一)理解范式的内涵本质:在文本解读与选文理解的差异中明确 |
(二)理解范式的变革指向:在选文使用的历史与未来的融合中清晰 |
(三)理解范式的实然样态:在选文使用的调查与案例的分析中发现 |
(四)理解范式的应然建构:在选文使用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生成 |
三、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调查问卷 |
附录2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访谈提纲 |
附录3 :六种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典型案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基于青春文学阅读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青春文学与写作能力相关学理阐释 |
一、概念界定 |
(一)青春文学 |
(二)写作能力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心物同形理论 |
(二)“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观 |
第二章 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一、青春写作理念源头:直指语文教学改革和写作能力培养 |
二、青春文学文本内容:巧妙利用“双刃剑” |
(一)充分发挥作品优势 |
(二)巧妙转化作品劣势 |
三、青春文学读写个体:关照身心发展,推动初中生良性生态逆补 |
第三章 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与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 |
(二)初中生青春文学阅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二、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
(二)初中生写作能力发展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 |
一、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
(一)转变阅读教学观念——以写为本 |
(二)精选青春文学文本——为写择读 |
(三)解读青春文学文本——以读悟写 |
二、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触发学生情思,点燃写作欲望 |
(二)品读文本内容,激活写作思维 |
(三)组织比较评价,深化写作理解 |
(四)揣摩文本形式,丰富写作表达 |
(五)落实写作实践,精进写作能力 |
第五章 青春文学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及思考 |
一、教学实录 |
二、教学反思 |
三、教学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专着 |
致谢 |
四、试论新世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唐宋诗文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现行统编本为例[D]. 张文璐. 扬州大学, 2021(09)
- [2]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B市M小学为例[D]. 谢新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变动研究[D]. 陆亚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建国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阅读教学的流变研究[D]. 莫敬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美语文课程整合设计比较研究 ——以中美语文课程标准为例[D]. 庄燕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倡导联盟理论的新中国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政策变迁研究[D]. 李洁.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9]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选文理解范式研究[D]. 计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基于青春文学阅读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D]. 高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