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一、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许艳东[1](2021)在《鲁迅《故事新编》表达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故事新编》是鲁迅从中国古老神话、历史传说中选取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小说集,它涉及诸多中国传统文化。但文本的表达含蓄隐晦,读者在第一时间很难把握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需要通过适合文本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方能获得深刻理解。本文选择表达机制的文本分析法介入《故事新编》,力图从作品组织元素的方式、处理现实与文本的关系以及叙事策略等角度出发,把握文本思想内涵,窥探鲁迅独特的精神世界,发掘鲁迅后期创作向中国古典传统文化靠拢的倾向,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中的命运和意义。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表达机制文本分析法的提出及其介入《故事新编》的分析过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是中西文艺表达不同的主要根源,不同的思维方式致使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得出的结论不同,二者表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即文艺目的不同。具体而言,由于地理环境、语言文字及哲学观念等因素影响,中国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偏向整体思维,文艺服务于言志抒情和说理;西方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形成概念思维,文艺主要服务于认识。在文艺目的驱使下,中西文艺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对此,研究者提出表达机制分析法,它是文艺创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故事新编》是典型的中国文艺作品,它涉及诸多民族传统文化,文本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表达很难用西方文艺理论解释清楚,故引入表达机制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二章通过分析各篇小说故事情节的特征、中国古今语言和外来语并置的现象以及小说之间的内在逻辑,分别阐释文本故事情节的拼接、文本语体的拼接以及文本主题的拼接,从而概括《故事新编》的拼接表达机制。文本的拼接表达机制展现了创作主体反复思考的结果:一方面,鲁迅沿着《呐喊》、《彷徨》的路子,继续批判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价值体系,深刻剖析国民性;另一方面,鲁迅不再一味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挖掘其中的优秀成分予以肯定与继承。第三章论述鲁迅在《故事新编》以描摹油画、漫画以及营造戏剧化场景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情感,这些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图像呈现表达机制。从图像呈现表达机制中,不仅可以看到文本对传统象思维、空间思维的运用,也能体会到作家对传统文化及社会问题的思考。第四章主要论述《故事新编》的时空汇集表达机制。文本的诸多元素取自于古代和现代,造成时空的含混交错。时空汇集表达机制主要体现在聚类、穿越以及物语的表达方式,创作主体以这些方式对文化、历史、哲学及伦理等问题进行反思,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文本意义不再局限于特定时空,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内涵。文章通过文本细读、图表分析及历史研究等方法,分析各种表达机制生成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及表达效果,解读创作主体的内在思考,挖掘文本的深刻思想。从表达机制的角度研究《故事新编》,不仅可以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意蕴,展现中国文艺作品表达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理解中国文艺提供思路。

孙景鹏[2](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郝一帆[3](2020)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文中指出鲁迅曾谦虚地说过自己可勉强称得上创作的作品有5部,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前三者均为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由此可以看出小说创作在鲁迅整体书写中的重要地位。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数量并不多,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同他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艺术的贡献密不可分。本文对鲁迅小说所进行的叙事诗学研究实则是对其叙事艺术的独特规律和文学本质的研究,进而考量了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诗学形成语境、叙事诗学主题、叙事诗学视角、叙事诗学策略以及叙事诗学演变。首先,第一章讨论了鲁迅小说叙事诗学形成语境是多元的。我们在研究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之前,必须先了解其产生的土壤。鲁迅小说叙事诗学的形成受到了中国古代叙事传统与西方小说叙事言说的双重影响。同时,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与其翻译诗学密切相关。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亦受到“为人生”文艺观的影响,由此他走向了现实主义的书写。第二章论述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主题。在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主题研究方面,前人极少由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本文正是由审美感官等维度切入,较为创新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中“吃人”“治疗”“复仇”的叙事诗学主题。第三章分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视角。鲁迅通过对其小说中叙述者的精心选择,使得他小说具备了种种新奇的叙述视角,如看客视角、狂人视角、儿童视角等,这些视角产生了陌生化的叙事效果。第四章剖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策略。叙事诗学十分侧重对叙事话语的研究。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便采取了多样化的叙事策略:鲁迅小说具有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硬质”特质的叙事语言;亦有重复、反讽等多种创作技巧;此外,鲁迅小说中还蕴含着独特的“剪接”叙事结构与“圆形”叙事结构。最后,第五章从宏观层面来探讨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可以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的创作将鲁迅的小说创作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需要关注的是,鲁迅小说中的诗化意味与理性意识呈现出了此消彼长之态,这一现象同鲁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等多方面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总而言之,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中深深蕴含着他对于社会、时代的现实主义视角的哲思,他将从中西、古今习得的叙事手法同自己个人的现实主义情怀、“为人生”的文艺观完美结合。他在小说创作中对于国民性的深刻揭示与深沉的哲学思考,则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所在,这对我们当下的创作与生活仍具有启迪与警示的作用。

杨萍[4](2020)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其中,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四者相融共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必须深入文本,着力挖掘文本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教学价值。其中,以语言教学价值为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教学价值都在语言教学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无论教材如何改版,鲁迅作品自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始终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鲁迅作品中独特的语言运用、深邃的思维魅力、丰富的审美内容、强烈的人文情怀,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具有较高贴合度。可以说,鲁迅作品无论是“质”还是“量”上,对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因此,论文以鲁迅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问题研究的缘起,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教学价值”等核心概念做界定,并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和“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背景和资料支撑,以及对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行阐明。第二部分是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依据,主要从鲁迅作品本身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教学价值的分析,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从思维的角度论述作品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从审美的角度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自然之美、人性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树人立人思想、责任担当意识、独立思考精神、济世爱人情怀。第四部分是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分别是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语言素养、在语言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在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在语言习得中传承文化精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具体可操作的实现策略。

汪圆[5](2020)在《《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文中认为鲁迅的小说《故乡》自1921年发表以来,文学界与教育界对其关注热情就从未减退。近百年来文学界对《故乡》的研究经历了由聚焦文本自身的自由化解读到为意识形态制约的政治化解读再到百花齐放的多元化解读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教育界的《故乡》研究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由此可见,《故乡》可以说是百年来文学解读与教学发展的一个“见证者”。因此,本课题以《故乡》为考察点,梳理历史进程中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具体流变,并做出反思与建议。本课题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故乡》的文学价值与编选情况,具体分析了《故乡》的文学文本价值、入选教材的原因及在各个版本教材中的选录情况,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故乡》的自由化解读期,分别考察了文学研究与语文教学视域下《故乡》的解读情况,并据此分析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别为政治化与多元化解读期,并按照相同的思路进行两个方面的论述。最后以《故乡》为基点,探讨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内涵、小说主题思想的读解以及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等问题,并分析比较名师的教学案例,总结优点与不足,从而为中学课堂提供有益的借鉴。

宋瑶[6](2020)在《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底层叙事”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文学潮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很多作家学者纷纷将目光投放到底层这个群体,他们书写底层的苦难,为底层发声。学界也在不断探讨知识分子是否有为底层代言的权利以及应该如何去书写底层。作为“底层叙事”传统的代表作家,鲁迅与当代“底层叙事”所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于对整体国民性的批判以及通过文学表达人的复杂性。虽然两者的历史语境有所不同,但是以“底层叙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以及进行叙事的创作技巧,为当代的“底层叙事”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的第一章对鲁迅创作的出发点进行分析,即以“为人生”为目的对底层社会进行书写。在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分属于各色各样的群体,例如知识分子、妇女、农民等等。他们存在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束缚,在泥淖中挣扎求生,在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那些社会中的“零余者”、“边缘人”、“局外人”都被排除在社会群体之外,“零余者”们为了反抗、革命被群体所镇压,“边缘人”们因为成为了“不洁不详”之人被漠视,“局外人”则因为受过挫折和磨难用疏离的面具武装自己。而那些存活在群体内的人们则产生了两种极端的特点,作为个体来讲,他们缺乏主体性,生活的困境、教育的缺失、统治者的压迫让他们变得麻木、沉默、怯懦。而作为群体的他们,因为群体力量的增强变得专横、残忍,容不得一丝反抗的声音。第二章主要对鲁迅进行“底层叙事”的叙事姿态与叙事视角进行分析。鲁迅属于精英阶层,会不自觉地对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对底层群众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对其作出否定性的建构。但是鲁迅是一个善于反思和自省的人,他有着辩证的思维系统,所以在他笔下所书写的底层是复杂的、矛盾的,而不止是属于知识分子对底层的刻板印象。第二节则对鲁迅的叙事角度进行分析,他在不同作品中运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对故事进行讲述,无论是内部聚焦还是零度聚焦都有利于阐述小说本身的叙事主题以及推进相应的情节发展。第三章内容着重探讨鲁迅小说的底层叙事策略,分别从象征主义叙事、对话性、叙事结构、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对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不同的叙事策略为鲁迅的小说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脉络、诗意特征。第四章归纳了对鲁迅小说中“底层叙事”的反思与借鉴。鲁迅对底层的关注也就是对国民性的关注,启蒙者在进行启蒙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困境,例如知识分子和底层之间存在的隔阂、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等等,但是鲁迅还是以坚定的姿态不断前行。第二部分则着重探讨鲁迅的“底层叙事”与新世纪的“底层叙事”之间的差别,鲁迅是着眼于对阶级压迫的表达,对国民性的批判。而新世纪的“底层叙事”更多的是对底层苦难的书写,关注阶层之间的差异。鲁迅小说中关于“底层叙事”的叙事技巧以及精神追求对当代的“底层叙事”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参考意义,其准确朴实、简洁有力的文学风格与当今很多的空洞、套路化、谄媚化的文学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敏[7](2020)在《鲁迅小说《伤逝》的插图、连环画研究》文中提出《伤逝》是一篇爱情小说,也是鲁迅先生众多作品当中唯一一篇和爱情有关联的,它渗透的追求个性解放,批判封建残余的思想以及对爱情和经济矛盾对立的解剖,影射了鲁迅先生的人生体验和他对时代潮流的反思,也带给了同时代的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二十世纪初年,受限于当时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低,小说的核心并不能被多数人理解。插图本和连环画应时代的需要而生,图文并茂的设计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精美而富有个性的绘画引人入胜,其通俗性和普及意义为作品的流传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插图和连环画本凭借自身直观性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补了文字之不足,文字补充画面未能言尽的内涵,画面彰显文字力求突出的精彩,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本文尝试以《伤逝》各版本的插图和连环画为依据,探讨《伤逝》插图与连环画在绘图上的规律和技巧,揣摩图像如何叙述《伤逝》原着展开的事件,发掘图像定格的瞬间在主题表达上的张力,着手从单幅图、多幅图和连环图像三个方面分析《伤逝》插图和连环画图像的叙事功能。各种《伤逝》插图和连环画版都充分尊重了原着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意图,用形象可感的图画对小说原着中的人物进行造像,本文力图从《伤逝》不同版本的插图和连环画中发掘出三种子君造像,即崇拜涓生、追求自由的女学生,处处操劳、琐碎庸俗的女人,为自由幸福抗争最终归于尘土的虚空存在;三类涓生造像,即引导子君脱离封建旧家庭,给予子君希望和指引的精神导师,在生活窘迫时抛弃子君寻求自保的爱情的矮子,纵然现实惨淡仍试图追求新生活的痴想的振翅者;其他人物造像,即有闲阶层、权贵阶层和无名底层等。《伤逝》的插图与连环画版是在“空间的时间化”中通过“最具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进行图像叙事和人物造像的。他们之间普适的逻辑性与最具蕴味的叙事性的实现,是通过场景描绘来完成的。用极富表现力的色彩绘制的花草树木,在时间的流逝中反差巨大的四季等自然景观;从会馆到图书馆、从吉兆胡同到厨房、从道路到坟墓等物质空间;婚娶、社交礼仪等风俗场景共同推动了《伤逝》插图和连环画版的情节发展,凸显了人物的鲜明个性。

刘素绸[8](2020)在《论《故事新编》的现代品格与鲁迅的都市体验》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品格”是“现代性”在文学上的表现,即文学品格上的现代性,它是文学在现代概念下启动现代思维,运用现代表现方式,表达现代思想情感,体现现代审美旨趣所生成的艺术品质。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与都市具有相依相存的关系,那么,现代都市就成为文学“现代品格”生成的最佳土壤。本文以现代都市为切入口,试图探究鲁迅的都市体验对《故事新编》“现代品格”的生成产生的影响,其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鲁迅的都市体验对《故事新编》日常化叙事的影响;二是鲁迅的都市体验与《故事新编》空间现实化的关系;三是鲁迅的都市体验在《故事新编》现代艺术特征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将这部小说集放置在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旨在寻找这部小说集“无人能学”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所在。因此,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鲁迅在20世纪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所体验到的个性化的、深刻的都市体验对《故事新编》现代品格形成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绪论部分陈述了选题依据及意义,对《故事新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阐述了本文的两个核心概念:鲁迅的都市体验和现代品格。其次,本文第一章探讨的是鲁迅的都市日常生活体验对《故事新编》日常生活化叙事的影响。通过分析鲁迅对都市物质至上、流言泛滥、市民意识的体验,从神话的日常生活化、英雄人物的凡俗化、神话女性的具象化三个方面阐述《故事新编》日常生活化叙事的形成。再次,本文的第二章探讨的是鲁迅的都市空间体验对《故事新编》空间现实化的影响。《故事新编》从人物活动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公共空间实现了现实化,表现了主人公在空间中的存在困境。人物的存在困境正是鲁迅对“空间政治”体悟的文学化表达:鲁迅在二十年代的数次迁居是《补天》《奔月》《铸剑》孤独书写的内在来源;《故事新编》人物的行动困境是鲁迅对上海空间等级化深切体验的隐喻。最后,本文的第三章探讨的是鲁迅的都市文化体验对《故事新编》现代艺术风格形成的作用,分为三组关系进行分析。第一,笔者采纳郑家建的说法,将“油滑”理解成一种对社会、历史、文化独特的认识方式,一种观察人生世相的特殊眼光,认为鲁迅对都市异质文化的体验正是通过“油滑”凝聚在《故事新编》中的。第二,《故事新编》讽刺艺术的现代色彩表现在“借古讽今”和“杂文笔法”的运用中。报刊所搭建的社会信息空间,所刊载的各类新闻是《故事新编》“借古讽今”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民国严苛的书报审查制度也是鲁迅采用“借古讽今”手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报刊材料和借鉴自报刊的“拼贴法”为《故事新编》“杂文笔法”的运用创造了新的活力。第三,《故事新编》对女性人物的夸张描写和对物质文明极度渲染的内在动力,恰恰是鲁迅对现代都市的“震惊”体验。

孙佳丽[9](2020)在《论鲁迅《呐喊》《彷徨》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小说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内涵,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持续关注的话题,其中,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性和独特意义受到格外关注。但对第一人称叙述者缺席这一现象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都是浅尝辄止,既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也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挖掘。本文以《呐喊》《彷徨》中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涉及到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细读,首先发现并分析因第一人称叙述者缺席而造成的小说内容和形式上诸多有意味的问题,然后挖掘第一人称叙述者和隐含作者复杂的叙事动机,最后探索鲁迅在采取这些叙述策略时的意图,以此窥见鲁迅蕴含着深刻矛盾的精神世界之一隅。在《呐喊》《彷徨》中,共有9篇小说存在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本文将分四类进行讨论。在《狂人日记》和《伤逝》中涉及到内外两层第一人称叙述者,他们各自的缺席分别造成了将内心世界对象化和掩护内层叙事的效果,曲折的叙述方式反映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精神困境,这与鲁迅不同时期启蒙思想的内在矛盾有关。在《阿Q正传》和《明天》中,第一人称叙述者利用“说书人”式的全知叙事和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达到在文本表层缺席的目的,但文本深层蕴含的道德情感立场和不经意现身时表露出对人物的同情与批判,都使其无法真正缺席,这与在鲁迅进行国民性批判时客观理性和主观感性之间的矛盾有关。在《孔乙己》和《祝福》中,第一人称叙述者在回忆叙事中缺席,将叙事权力转移到获得独立性和主体性的经验自我和人物手中,以此逃离叙事现场,转嫁对主人公悲剧应负的责任,却受到了隐含作者的审判。这种利用不可靠叙述者来还原小说虚构性的叙述策略,与鲁迅对自己的文学话语有效性的怀疑有关。在《头发的故事》《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第一人称叙述者通过缺席,使人物获得充分自足的主体性,并使其与自己在共情和自省中进行深层次的心灵对话,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渗透而又彼此对抗的内心世界。无论是人物自身的种种矛盾,还是人物与第一人称叙述者之间微妙的矛盾关系,都是鲁迅将自己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对象化的结果。

贾丽萍,李龙新,夏雪,曲乔乔[10](2020)在《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伴随着对百年五四文学的研究获得了深入和发展。有关鲁迅的综合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思想方面,鲁迅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被做了重点梳理,并涉及鲁迅的文化观、艺术观以及鲁迅论、鲁迅研究之研究等;对鲁迅创作的研究大多围绕小说、杂文、散文诗等;对鲁迅的比较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多维度对照中广泛展开。

二、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鲁迅《故事新编》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文本分析法的表达机制
    第一节 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第二节 中西文艺目的差异
    第三节 表达机制的提出与运用
第二章 《故事新编》的文本拼接表达机制
    第一节 文本情节的拼接
    第二节 文本语体的拼接
        一、古今语体交汇与文化隔膜
        二、外来语介入与文化交融
    第三节 文本主题的拼接
第三章 《故事新编》的图像呈现表达机制
    第一节 油画感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一、色彩运用与传统象思维
        二、立体空间转换与传统空间思维
    第二节 漫画感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重估
        一、夸张手法
        二、简笔白描
        三、特殊名号
    第三节 戏剧场景与社会文化反思
        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第四章 《故事新编》的时空汇集表达机制
    第一节 聚类与中国传统伦理观思考
    第二节 穿越与文化批判
        一、时间穿越与虚无哲学批判
        二、身份符号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物语与生存问题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语境
    第一节 中西方小说叙事传统的交汇融合
        一、中国古代叙事传统
        二、西方小说叙事言说
    第二节 鲁迅翻译诗学对其叙事诗学的影响
        一、社会现实题材的择定
        二、“陌生化”的叙事技巧
    第三节 “为人生”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
        一、现实主义书写的倾向
        二、“短篇小说”体裁的选择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主题
    第一节 “吃人”的叙事诗学主题
        一、“吃人”主题的审美感官体验
        二、“吃人”主题书写的病态心理
    第二节 “治病”的叙事诗学主题
        一、鲁迅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二、“生病”与“治病”
    第三节 “复仇”的叙事诗学主题
        一、鲁迅小说的“复仇”叙事
        二、“复仇”主题书写的回忆机制
第三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视角
    第一节 “看客”的叙事诗学视角
        一、“看客”的基本特征
        二、“看客”视角
    第二节 “狂人”的叙事诗学视角
        一、“狂人”的基本特征
        二、“狂人”视角
    第三节 儿童的叙事诗学视角
        一、儿童的基本特征
        二、儿童视角
第四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策略
    第一节 诗学语言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
        二、“硬质”的欧化语言
    第二节 创作技巧
        一、重复
        二、反讽
    第三节 叙事结构
        一、“剪接”结构
        二、“圆形”结构
第五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演变
    第一节 早期鲁迅叙事诗学
    第二节 中期鲁迅叙事诗学
    第三节 后期鲁迅叙事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外文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
        1.1.2 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1.1.3 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实际问题
    1.2 概念界定
        1.2.1 教学价值
        1.2.2 语文核心素养
    1.3 研究综述
        1.3.1 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3.2 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1.3.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依据
    2.1 鲁迅作品的特点
        2.1.1 语言精练简要
        2.1.2 情感真挚深沉
        2.1.3 思想深邃深刻
        2.1.4 题材广泛丰富
    2.2 语文核心素养
        2.2.1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2.2.2 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体系
    2.3 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分析
    3.1 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教学价值
        3.1.1 丰富的语言风格
        3.1.2 灵活的遣词造句
        3.1.3 丰富的表达方式
        3.1.4 精巧的修辞手法
    3.2 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教学价值
        3.2.1 严密的逻辑思维
        3.2.2 强烈的辩证思维
        3.2.3 深刻的批判思维
        3.2.4 独特的创造思维
    3.3 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教学价值
        3.3.1 独特的语言魅力
        3.3.2 丰富的自然之美
        3.3.3 深沉的人性内涵
    3.4 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教学价值
        3.4.1 树人立人思想
        3.4.2 责任担当意识
        3.4.3 独立思考精神
        3.4.4 济世爱人情怀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
    4.1 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语言素养
        4.1.1 强调对语言知识的教学
        4.1.2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语感
        4.1.3 注重写作训练发展语用
    4.2 在语言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
        4.2.1 通过语言分析培养思维
        4.2.2 强调分层次的思考逻辑
        4.2.3 依据文本类型培养思维
    4.3 在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4.3.1 文本细读感受语言魅力
        4.3.2 赏析人物体悟人性内涵
        4.3.3 结合课外进行审美创造
    4.4 在语言习得中提升文化理解
        4.4.1 帮助学生加深鲁迅理解
        4.4.2 联系现实传承文化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2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祝福》教学设计
    附录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故乡》的文学价值与编选情况
    第一节 《故乡》的文学文本价值分析
        一、确立现代国民性审视主题
        二、乡土小说写实空间的延展
        三、文本互涉下还乡模式的百年书写
    第二节 《故乡》入选教材的原因与编选情况
        一、《故乡》入选教材的原因
        二、《故乡》的选录情况
第二章 《故乡》的自由化解读期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一、多个派别的共同赞誉
        二、关于结尾的争议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一、现实意识的彰显与传达
        二、训练意识非显着化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一、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吸纳
        二、自由取向下的同步发展
第三章 《故乡》的政治化解读期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一、鲁迅战斗者形象的树立
        二、三位一体化的主题分析
        三、情感分明的人物解读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一、教学模式的机械化
        二、编排意图的单一化
        三、语文工具性特点突出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一、政治取向下的同质发展
        二、政治取向下的共同迷失
第四章 《故乡》的多元化解读期
    第一节 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故乡》
        一、叙事艺术的开掘
        二、主题的多元解读
        三、人物解读角度多样化
    第二节 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故乡》
        一、文体意识的强化
        二、编排意图的多元化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渗透
    第三节 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关系
        一、多元取向下的不同解读
        二、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吸纳
第五章 《故乡》解读反思与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第一节 《故乡》的解读反思
        一、把握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内涵
        二、贴近现实人生进行主题读解
        三、关注小说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
    第二节 《故乡》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一、教学案例的呈现
        二、教学案例的异同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
        1. 中外关于鲁迅的研究历史
        2. 关于鲁迅小说和“底层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一、 鲁迅小说中底层人物的众生相
    (一)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出发点
        1. 童年经历的影响
        2. 日本留学后的思想变化
    (二) 鲁迅笔下的底层人物形象
        1. 底层中的农民、城市无产者
        2. 底层中的妇女、儿童
        3. 底层中的知识分子
    (三) 鲁迅小说中群体与个人的关系
        1. 鲁迅小说中的“零余者”——反抗的异类
        2. 鲁迅小说中的“边缘人”——被排斥于集体之外的人
        3. 鲁迅小说中的“局外人”——游离于群体之外的人
    (四) 底层人物的精神特征
        1. 无痛感——麻木的国民性
        2. 沉默——面对绝望不挣扎、不反抗、不发声
        3. 群体的专横、残暴
二、 “底层书写”的叙事姿态与叙事视角
    (一) 鲁迅的“底层叙事”姿态
        1. 无法逃离的精英意识
        2. 对底层大众的感性认知
        3. 辩证的观察方法
    (二) 小说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1. 主人公类型的内部聚焦视角
        2. 目击者类型的内部聚焦视角
        3. 零度聚焦的叙事视角
三、 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策略
    (一) 小说中的象征性叙事特征
        1. 鲁迅小说中特有的意象体系
        2. 封建旧秩序的象征意义
        3. 国民性相关的意象群体
    (二) 小说的对话性
        1. 底层群众与启蒙者之间无法完成的对话
        2. 自我意识的分裂与对话
        3. 小说中的复调性
    (三) 小说的叙事结构
        1. 主角——顺从——死亡的叙事结构
        2. 主角——反抗——被镇压的叙事结构
        3. 平静——风波——平静的叙事结构
    (四) 小说的叙事话语
        1. 白描的艺术风格
        2. 灰暗色调的运用
        3. 幽默诙谐、冷静节制的叙事话语
四、 对鲁迅小说中“底层叙事”的反思与借鉴
    (一) “底层叙事”的终极目的——启蒙
        1. 对国民性的关注
        2. 知识分子的启蒙困境
    (二) 鲁迅的“底层叙事”与当代“底层叙事”之间的差异
        1. 关于“底层”的概念
        2. 不同的历史语境
        3. 关注的重点——国民性批判与苦难叙事
    (三) 鲁迅小说对当代“底层叙事”的借鉴意义
        1. 文学性与主题性的结合
        2. 准确朴实、简洁有力的文学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鲁迅小说《伤逝》的插图、连环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伤逝》插图与连环画的图像叙事
    1.1 《伤逝》的单幅图像叙事
    1.2 《伤逝》的多幅图像叙事
    1.3 《伤逝》连环图像叙事
第2章《伤逝》插图与连环画的人物造像
    2.1 子君造像
        2.1.1 “女学生”
        2.1.2 女人形象
        2.1.3 虚空的存在
    2.2 涓生造像
        2.2.1 精神的导师
        2.2.2 爱情的矮子
        2.2.3 痴想的振翅者
    2.3 其他人物造像
        2.3.1 有闲阶层
        2.3.2 权贵阶层
        2.3.3 无名底层
第3章 《伤逝》插图与连环画的场景描绘
    3.1 自然景观
        3.1.1 从色彩考察
        3.1.2 从四季探析
    3.2 物质空间
        3.2.1 从会馆到图书馆
        3.2.2 从吉兆胡同到厨房
        3.2.3 从道路到坟墓
    3.3 风俗场景
        3.3.1 婚娶习俗
        3.3.2 社交礼仪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论《故事新编》的现代品格与鲁迅的都市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辨析
        一、鲁迅的都市体验
        二、现代品格
第一章 《故事新编》的日常生活化与鲁迅的都市生活体验
    第一节 神话的日常生活化
        一、以“物”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形态
        二、作为都市日常的都市流言
    第二节 英雄人物的凡俗化
        一、“英雄”的沉重肉身
        二、“英雄”的精神世故
    第三节 神话女性的具象化
        一、“娜拉出走”的困境
        二、“阿金”的反抗与力量
第二章 《故事新编》空间的现实化与鲁迅的都市空间体验
    第一节 《故事新编》的空间现实化
        一、嘈杂、逼仄的居住空间
        二、空泛、无聊的工作空间
        三、为人群挤占的公共空间
    第二节 空间政治与人的存在困境
        一、空间迁移与《故事新编》的孤独书写
        二、租界空间与《故事新编》的行动困境
第三章 《故事新编》的艺术风格与鲁迅的都市文化体验
    第一节 《故事新编》的“油滑”与都市异质文化
        一、鲁迅的异质文化体验
        二、“油滑”与鲁迅的异质文化体验
    第二节 《故事新编》的讽刺艺术与现代传媒
        一、现代传媒与鲁迅的都市“视界”
        二、讽刺艺术与现代报刊
    第三节 《故事新编》的夸张手法与鲁迅的都市“震惊”
        一、鲁迅的都市“震惊”体验
        二、夸张手法与都市“震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论鲁迅《呐喊》《彷徨》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伤逝》《狂人日记》:内外层叙述者的缺席
    第一节 “局内人”和“局外人”的两种缺席
    第二节 两种缺席的结果
        一、“局内人”缺席的结果:内心世界对象化
        二、“局外人”缺席的结果:对“局内人”的叙述形成掩护
    第三节 鲁迅的叙述策略
第二章 《阿Q正传》《明天》:无法缺席的“说书人”
    第一节 作为“说书人”的叙述者
        一、《阿Q正传》《明天》中的全知叙事
        二、《阿Q正传》《明天》中的第三人称限知叙事
    第二节 无法真正缺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
    第三节 鲁迅的叙述策略
第三章 《孔乙己》《祝福》:被审判的叙述者
    第一节 第一人称叙述者缺席的表现:人物自主、独立活动
        一、《孔乙己》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
        二、《祝福》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叙述者缺席的原因:逃离现场、有意嫁祸
    第三节 第一人称叙述者缺席的结果:作茧自缚、被审判
    第四节 鲁迅的叙述策略
第四章 《头发的故事》《在酒楼上》《孤独者》:共情与自省
    第一节 第一人称叙述者缺席的表现:人物直抒胸臆
    第二节 人物与叙述者的共情和自省
    第三节 鲁迅的叙述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故事新编》表达机制研究[D]. 许艳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D]. 郝一帆.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D]. 杨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5]《故乡》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D]. 汪圆.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D]. 宋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鲁迅小说《伤逝》的插图、连环画研究[D]. 刘敏. 南昌大学, 2020(01)
  • [8]论《故事新编》的现代品格与鲁迅的都市体验[D]. 刘素绸.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论鲁迅《呐喊》《彷徨》中第一人称叙述者的缺席[D]. 孙佳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J]. 贾丽萍,李龙新,夏雪,曲乔乔. 东方论坛, 2020(01)

标签:;  ;  ;  ;  ;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