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子检测

重症监护室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子检测

一、RAPI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AUREU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黑明燕[1](202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感染及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内医疗相关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增加NICU住院患儿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风险[2-3]。对不同人群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析发现,新生儿中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更强的毒力[4]。为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国外有NICU对住院患儿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进行定期监测并采用莫匹罗星等进行局部去定植治疗[5],国内也有关于NICU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危险因素的研究报告[6-8]。

周永林[2](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郑颖怡[3](2021)在《2014-2019年恩施某三甲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恩施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6年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变迁及感染相关高危因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抗生素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NICU 2014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药敏试验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1)病原菌分布情况:318例感染病例,革兰氏阳性(G+)菌131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3例,19.8%),革兰氏阴性(G-)菌178例,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53例,16.7%),真菌9例;多重耐药菌100例(31.4%),非多重耐药菌218例(68.6%);标本来源以痰液132例(41.5%)为主。(2)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变迁:100例多重耐药菌,男63例,女37例;以G+为主(56.0%);早产儿51例,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22例,44.9%)为主,足月儿49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26.5%)为主;低出生体重儿47例,以肺炎克雷伯菌(22例,46.8%)为主,正常出生体重儿53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41.5%)为主;败血症34例,16例早发型败血症检出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25.0%),18例晚发型败血症检出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27.8%);耐药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42.0%),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39.0%);社区感染68例(68.0%),检出最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32例(32.0%),检出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部位均以肺部为主;排名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是:肺炎克雷伯菌2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表皮葡萄球菌16例、溶血葡萄球菌11例、无乳链球菌及中间葡萄球菌各4例;肺炎克雷伯菌近三年检出较前明显下降(χ2=15.456,P=0.000),表皮葡萄球菌近三年检出较前明显增多(χ2=4.929,P=0.026)。(3)多重耐药菌耐药情况: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10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均为66.7%,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部分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林100.0%敏感。(4)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既往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既往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014-2019年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以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017-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检出较前明显下降,表皮葡萄球菌检出较前明显增多。(2)常见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高,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林未产生耐药性。(3)既往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同时积极采取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措施。

何晓娟[4](2021)在《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分析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工作中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我院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痰培养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结果1.总计纳入患者91例,男性有35例(38.5%),女性有56例(61.5%)。患者的年龄为29~91岁,平均年龄为68.05±14.44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5.907天。其中痰培养阳性率为44.6%,尿培养的阳性率为58.5%。2.有吸烟史的患者共18例(19.78%);合并症中高血压病35例(38.46%)、糖尿病28例(30.77%)、肾功能不全19例(20.88%)、冠心病17例(18.68%)、心功能不全17例(18.68%)、低蛋白血症15例(16.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各10例(10.99%)、肝功能不全7例(7.69%)、肺栓塞3例(3.30%)、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2例(2.20%)及其他并发症12例(13.19%);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咳嗽占60.44%、咳痰占48.35%、发热占47.25%,而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所占百分比依次为21.98%、17.58%、12.09%、10.99%,啰音(干啰音或湿啰音)占49.45%。3.有合并症患者白细胞计数≥10×109/L的占45.45%,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占77.27%,降钙素原>0.05 ug/L的占87.88%,C-反应蛋白>10mg/dl的占81.82%,丙氨酸转移酶>50U/L的占18.18%,天冬氨酸转氨酶>40U/L的占22.73%,肌酐>97μmol/L的占31.82%,肾小球滤过率≥75 ml/min的占45.45%。4.痰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70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2.9%)、肺炎克雷伯菌(22.9%)、金黄色葡萄球菌(14.3%)、鲍曼不动杆菌(7.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7.1%)、腿伤克斯特氏菌(5.7%)、流感嗜血杆菌(4.3%)、洛菲不动杆菌、皮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各占(1.4%),其中高达85.7%的为G-菌。痰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为60.9%、52.2%、52.2%、47.8%,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舒普深、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4.3%、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6.3%,其ESBLs阳性率为31.3%,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舒普深、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80.0%、80.0%、60.0%、6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90.0%、70.0%、60.0%、60.0%,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5.尿培养分离的到病原菌100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2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奇异变形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短稳杆菌株1株、屎肠球菌14株、耐久肠球菌及鹑鸡肠球菌各3株、铅黄肠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真菌32株,其中G-菌占45.0%,G+菌占23.0%。尿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耐药率分别为81.3%、71.9%、68.8%、68.8%、62.5%,其ESBLs阳性率为56.3%;产酸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为60.0%,ESBLs阳性率为6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舒普深、哌拉西林、四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大于60%,ESBLs阳性率为66.7%,但是三者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G+菌中以肠球菌为主(22/23,95.7%),其中屎肠球菌占有肠球菌的63.6%(14/22),该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呋喃坦啶、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85.7%、57.1%;其他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5.0%、75.0%、75.0%、62.5%;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所有肠球菌和金葡菌对氯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结论1.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以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其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普遍住院时间较长;且患者的症状主要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少数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2.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尿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而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中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多见,且产ESBL比例较高,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且耐药率较高。

缪雯[5](2021)在《糖尿病足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布和同源性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微生物学特性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DFI患者的微生物特征。为预防控制病原菌传播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某三甲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DFI患者临床资料,设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组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组。DFI人群罹患MRSA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工具确定。同时从东华医技系统导出上述DFI患者病原菌感染信息,确定病原菌分布,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和VITEK-Compact2检测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的患者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92例DFI患者检出的病原菌337株中革兰阳性菌占50.45%(170/337),MR SA 34株,MSSA 40株;革兰阴性菌158株,占46.88%。真菌9株占2.67%。M RSA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明显高于MS SA(P<0.05)。菌株分离前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OR=1.094,95%CI:1.0151.595)、头孢菌素类(OR=1.100,95%CI:1.0161.614)、溃疡面积大(OR=1.168,95%CI:1.0291.324)、糖尿病病程长(OR=1.176,95%CI:1.0311.342)以及合并骨髓炎(OR=1.134,95%CI:1.0191.946)是DFI患者感染MRSA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DFI患者中MRSA感染率高,且耐药范围广。既往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溃疡面积大、糖尿病病程长及合并骨髓炎均可导致患者感染MRSA。因此,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规避风险因素,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干预,避免耐药菌在DFI患者中扩散,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第二部分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基因分布及同源性分析目的研究DFI患者MRSA感染菌株的耐药基因及杀白细胞素(PVL)基因分布,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确定该院DFI患者MRSA感染菌株的主要耐药机制,对医院抗菌药物选择及疾病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34株鉴定明确的分离自DFI患者的MRSA感染株,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mec A,mec C,aac(6’)/aph(2”),aph(3’)-Ⅲ,ant(4’,4”),erm A,erm B,erm C,tet M,tet K,耐消毒剂基因qac A/B,杀白细胞素PVL等。并采用MALDI-TOF-MS技术对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4株MRSA中耐药基因mec A,aac(6’)/aph(2”),aph(3’)-Ⅲ,ant(4’,4”),erm A,erm B,erm C,tet M,tet K,qac A/B,PVL携带率分别为91.18%,23.53%,17.65%,11.76%,82.35%,17.65%,35.29%,35.29%,26.47%,76.47%,26.47%。未检出mec C基因。MALDI-TOF-MS同源性分析将34株MRSA分为两大簇。结论DFI患者MRSA感染菌株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高,且同源性较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加强预防和管理,注意严格的环境消毒以及手卫生,同时注意抗生素和消毒剂的合理应用,以避免交叉污染等医院感染耐药菌株的流行或暴发。

徐广玉[6](2021)在《ICU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130例,依据28天内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2例及死亡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与实验室参数,分析影响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28天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0例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葡萄球菌感染占112例(86.1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8例(33.23%),其他为溶血性葡萄球菌25例19.23%,人葡萄球菌17例(13.08%),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9.23%)。肠球菌18例(13.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与死亡组在高血压、感染性休克、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未接受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白蛋白、肌酐、血尿素氮(BUN)、动脉血乳酸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总天数(OR=0.967)、感染性休克(OR=11.58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OR=16.864)、未接受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OR=6.533)、APACHEII评分(OR=1.160)、SOFA评分(OR=1.449)为影响ICU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未接受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为ICU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玲玲[7](2021)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目标性监测,来分析影响ICU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14例住院ICU患者,将感染MRSA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的MRSA感染菌株标本来源,按照危险因素调查信息表比较两组患者存在MRSA感染相关因素的数量分布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MRSA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的MRSA感染菌株标本来自抽取液和血液来源的极少,来源主要来自外科伤口分泌物和下呼吸道痰液,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ICU患者MRSA感染相关因素的分布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3个月、使用激素治疗时间多于6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他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使用免疫抑制剂与MRSA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均是医院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3个月、使用激素治疗时间多于6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他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使用免疫抑制剂都是住院ICU患者MRSA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严格规范手部卫生并重视MRSA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能够显着降低ICU患者发生MRSA感染。

龙朋伟[8](2020)在《2016-2018年北京市流感共感染病原谱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流感病毒与其他病原体共感染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高发生率、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用药缺乏针对性导致了病程延长、治疗成本升高、细菌耐药率上升。了解与流感病毒相关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共感染病原体分布特点,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有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减轻社会负担。目的:通过对北京市2016-2018年流感病毒感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样本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进一步分析北京市流感病毒共感染的病原谱及其规律,为北京市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社区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16-2018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3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鼻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等呼吸道样本,提取核酸并进行23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室检测。对检测结果按不同因素分组,使用SPSS 21.0软件,采用?2检验对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307例样本中,检测到23种呼吸道病原体中的15种。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的有272例,占全部样本的88.60%;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92例,占全部样本的29.97%;乙型流感病毒阳性65例,占全部样本的21.17%。流感病毒与其他病原体共感染的比例(68.08%)明显高于流感病毒单独感染的比例(31.92%)。在共感染样本中,最多检测到6种病原体的共感染,流感病毒与细菌共感染占比较高(75.60%)。老年人更易发生共感染,且更易进展为重症。在老年人群和危重症人群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阳性率明显偏高。流感病毒共感染的发生率、病原体数目和病原体阳性率的分布在不同性别间没有明显差异。在2016-2018年间,北京市流感病毒感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大多数发生在春季和冬季(60%),较少发生在夏季和秋季(40%)。结论:在北京市2016-2018年期间流感病毒阳性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率,且共感染的比例显着高于流感病毒单独感染的比例。与呼吸道其他病毒相比,流感病毒与细菌共感染现象更为普遍,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本研究为预防和指导流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制订与用药筛选提供了数据支持。

李之红[9](2020)在《冠县中心医院儿科病房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分析冠县中心医院儿科病房感染患儿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为指导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01月至2018年12月冠县中心医院儿科病房5103例感染患儿住院信息。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临床资料,分析标本培养阳性患儿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住院时间、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细菌耐药情况。标本均来源于住院患儿各种体液、分泌物等;按照性别、年龄、季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预后、住院时间、病情程度等分组,比较各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病原菌的构成、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等。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选取2015年01月至2018年12月冠县中心医院儿科病房5103例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381例。按性别分组,男性223例(58.53%),女性158例(41.47%)。按季节分组,春季105例(27.56%)、夏季94例(24.67%)、秋季93例(24.41%)、冬季89例(23.36%)。按年龄分组,新生儿期129例(33.86%)、婴儿期164例(43.04%)、幼儿期35例(9.19%)、学龄前期31例(8.14%)、学龄期及青春期22例(5.77%),新生儿期与婴儿期感染患儿占比例大。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重度患儿比例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儿住院时间长(>30天)的比例及死亡率均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患儿。行CRP检测者共324例,>10mg/dl者占42.59%;行ESR检测者共268例,≥15mm/h者占63.43%;行PCT检测者共202例,>0.1ng/ml 者占 64.35%。2、病例标本的构成血液标本位居第一位,占36.70%,其次为呼吸道标本,占34.29%,第三位为创面分泌物标本,占19.99%。使用抗菌药物前留取标本共1427例,标本阳性率14.23%;使用抗菌药物后留取标本共3638例,标本阳性率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37;P<0.001)。3、主要病原菌构成及变迁革兰氏阳性菌占63.78%,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占36.22%,前三位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菌属。近2年,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明显上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沙门菌属构成比上升(P>0.05);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构成比下降(P>0.05)。4、不同疾病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神经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外伤患儿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皮肤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各年龄阶段前三位病原菌不同。新生儿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婴儿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链球菌;幼儿期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学龄前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学龄期及青春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链球菌。6、不同季节患儿病原菌的检出率大肠埃希氏菌在夏季检出率最高1.64%,秋季最低0.72%。肺炎克雷伯菌冬季检出率最高0.94%,夏季最低0.08%。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夏季检出率最高2.57%,冬季最低1.6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7、病原菌耐药性及其变迁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1.54%,对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53.85%、50.77%、52.31%,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2.60%,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钠、氨曲南耐药率均为47.83%,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钠、头孢替坦耐药率分别为56.25%、81.25%、68.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钠的耐药率高达98.15%,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1.48%、79.63%、78.7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6.20%、81.03%,对青霉素G钠的耐药率为25.86%,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钠的耐药率达1 00%,对阿奇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89.19%、81.82%、86.48%、86.48%,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近2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对头孢曲松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上升,与前2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属对各类抗生素耐药性有上升亦有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青霉素G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性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青霉素G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上升,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性上升,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观察期间,病房病原菌感染患儿以新生儿期与婴儿期为主。革兰氏阴性菌致病严重性高于革兰氏阳性菌(P<0.05)。2、留取标本的时间对病原菌的检出率有影响(P<0.05),应于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3、病原菌分布仍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但革兰氏阴性菌有上升趋势(P<0.05)。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对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有重要临床意义。4、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5、近2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上升(P<0.05);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明显下降(P<0.05)。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属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赖文娇[10](2020)在《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检测和净化效果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病原微生物通常以“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扩散并传播,从而导致区域内空气受到污染,当人们不断的吸入病原微生物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空气作为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空气中的病原体不仅可直接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同时也可通过污染其它医疗设备间接引起医院感染,因此院内空气质量与院内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各种类型危重患者救治中心,拥有众多急救设备,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角色。ICU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也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是造成抢救最后失败和医药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空气净化是ICU内阻止病原微生物传播、控制院内感染、保证危重患者健康极为重要的有效举措之一。传统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臭氧消毒法、甲醛熏蒸法等,但上述方法均在静态状况下开展,躲避开了工作高峰期,只能暂时杀菌而不能持续有效抑菌,同时容易产生空气的二次污染等,常常没法真正的凸显出工作时间段正常人员活动ICU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因此,监测ICU内正常活动情况下的空气消毒效果,探索适合于ICU的空气消毒以及净化效果的评估极其关键,对提高ICU空气消毒水平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动静态条件下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的变化趋势,探讨ICU空气净化的方法,为预防ICU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ICU面积约为24m2的负压病房和总面积为250m2、单间面积约为24m2的层流病房为实验场所,分三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在ICU内对病人进行诊疗及产生气溶胶操作前后,运用浮游菌采样法在室内对角线三个采样地点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进行培养及菌落计数,分析该ICU在相对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的空气微生物含量及分布。第二部分:根据ICU内有无空气净化器、层流系统,分别在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时、操作后30min、操作后60min运用第一部分方法检测ICU空气微生物,了解空气净化器及层流系统在ICU的现场消毒效果。第三部分:对第二部分采集到的空气微生物菌落进行检测并鉴定、分析,与患者明确的呼吸道标本培养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空气微生物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1.负压ICU动态组的微生物浓度为(160.22±93.83)CFU/m3,明显高于相对静态组(92.67±34.47)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流ICU动态组的微生物浓度为(29.11±19.86)CFU/m3,明显高于相对静态组(4.67±5.04)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负压及层流ICU在动态、30min、60min时间点使用净化器后的平均细菌浓度均明显低于未使用净化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压及层流ICU使用净化器30min、60min后的细菌浓度较动态情况明显下降(P<0.01);层流ICU在相对静态、动态、30min、60min的空气细菌浓度均明显低于负压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流ICU未使用净化器30min、60min后的细菌浓度较动态情况明显下降(P<0.05)。3.ICU空气中的细菌约占总微生物构成比的67.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约76.6%,革兰阴性杆菌约6.4%,真菌约32.3%(霉菌为主)。4.ICU空气微生物菌落与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未表现出一致性。结论1.在相对静态的负压及层流ICU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合格。2.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明显增加ICU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而空气净化器和层流系统可有效降低动态(产生气溶胶操作)情况下的微生物浓度,在负压及层流ICU行诊疗操作时建议使用并延长空气净化器的时间。3.ICU空气微生物菌落与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未表现出一致性。

二、RAPI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AUREU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API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AUREU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感染及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危险因素
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与感染
4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选择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2014-2019年恩施某三甲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大医院多重耐药个案调查表
综述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4)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的研究现状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糖尿病足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布和同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微生物特性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基因分布及同源性分析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危险因素、分子流行病学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ICU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数据采集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实验室指标单因素分析
    3.3 微生物学结果及耐药性
    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3.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治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菌株分离鉴定方法
        1.2.3 试剂与仪器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观察组MRSA感染来源分布情况
    2.2 MRSA感染相关因素的患者分布情况比较
    2.3 MRSA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8)2016-2018年北京市流感共感染病原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选择标准
        1.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1.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1.2 方法
        1.2.1 样品核酸的提取
        1.2.2 RT-PCR扩增
        1.2.3 结果判读
        1.2.4 数据结果验证
        1.2.5 数据处理
第2章 结果
    2.1 数据背景分析
    2.2 检出呼吸道病原体的分布
    2.3 流感病毒(IV)单独感染及共感染
    2.4 与流感病毒(IV)共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数量、分布
        2.4.1 与流感病毒(IV)共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2.4.2 与流感病毒(IV)共感染的病原体数量
    2.5 流感病毒(IV)共感染
        2.5.1 流感病毒(IV)合并病毒感染
        2.5.2 流感病毒(IV)合并细菌感染
    2.6 与流感病毒(IV)共感染的病原体分布
        2.6.1 与甲型流感病毒(IVA)共感染的病原体分布
        2.6.2 与乙型流感病毒(IVB)共感染的病原体分布
        2.6.3 甲型流感病毒(IVA)与乙型流感病毒(IVB)共感染情况比较
    2.7 共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2.7.1 共感染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2.7.2 共感染病原体数目与年龄的关系
        2.7.3 病原体分布与年龄的关系
        2.7.4 少儿组年龄分布及病情程度分布
    2.8 共感染与性别的关系
        2.8.1 共感染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
        2.8.2 共感染病原体数目与性别的关系
        2.8.3 病原体分布与性别的关系
    2.9 共感染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2.9.1 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的共感染发生率
        2.9.2 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的共感染病原体数目
        2.9.3 病原体分布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2.10 共感染与时间的关系
        2.10.1 共感染与季节的关系
        2.10.2 共感染与年份的关系
    2.11 荧光定量PCR病原检测结果验证
第3章 讨论
    3.1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点
    3.2 流感病毒共感染率较高的病原体的特点
    3.3 流感共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3.4 流感共感染与时间的关系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9)冠县中心医院儿科病房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患者、标本的一般资料
    1.2 标本的采集指征及阳性标本的纳入标准
        1.2.1 标本采集指征
        1.2.2 阳性标本的纳入标准
    1.3 标本的采集方法
    1.4 菌株研究方法
        1.4.1 菌株鉴定
        1.4.2 各阳性菌株的表述方法
        1.4.3 菌株的药敏试验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性别、年龄及季节分布
        2.1.2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住院时间及预后比较
        2.1.3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儿感染指标的比较
        2.1.4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患儿感染程度的比较
    2.2 标本来源及分布
    2.3 阳性标本病原菌种类及构成
    2.4 主要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变迁
    2.5 不同原发疾病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5.1 不同原发疾病患儿病原菌总体情况
        2.5.2 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5.3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5.4 外伤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5.5 皮肤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5.6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5.7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6 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2.7 患儿不同季节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检出率
        2.7.1 患儿不同季节病原菌的分布特点
        2.7.2 患儿不同季节的病原菌检出率
    2.8 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2.8.1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结果
        2.8.2 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抗菌药物耐药发生机制及降低耐药性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检测和净化效果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的静态和动态检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空气净化器及层流系统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的现场净化效果观察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部分 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鉴定与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RAPI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AUREU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感染及治疗现状[J]. 王博,黑明燕. 中国医刊, 2021(07)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2014-2019年恩施某三甲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D]. 郑颖怡.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4]细菌性肺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何晓娟.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糖尿病足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布和同源性分析[D]. 缪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ICU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 徐广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赵玲玲. 医药论坛杂志, 2021(01)
  • [8]2016-2018年北京市流感共感染病原谱研究[D]. 龙朋伟.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9]冠县中心医院儿科病房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李之红. 山东大学, 2020(02)
  • [10]重症监护病房空气微生物检测和净化效果的评价[D]. 赖文娇.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重症监护室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分子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