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余振渊,汪本福,李阳,张枝盛,杨晓龙,赵祖成,马晓伟,程建平,彭威[1](2021)在《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一项肥料精确定量施用技术。为探讨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氮肥减施潜力和产量的影响,设置氮肥空白对照、人工抛撒施肥、侧深施肥及侧深施肥减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等量施肥情况下,侧深施肥处理在孝昌试验点和公安试验点产量分别为8.08 t/hm2和7.57 t/hm2,分别较人工抛撒施肥处理增产7.30%和1.61%;侧深施肥减肥20%处理产量与人工抛撒施肥处理相当;机插侧深施肥(T2)较人工抛撒施肥(T1)在两个试验点分别增收了3 115.0元/hm2和1 911.0元/hm2。可见,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在氮肥减施、水稻增产增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尚文虎[2](2021)在《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
黄恒[3](2021)在《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侧深施肥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水稻栽培技术之一。深入研明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体系,并可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以江苏大面积示范应用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泰州兴化市钓鱼镇设置4种基于侧深施肥的氮肥运筹方式,即FM1(100%氮肥侧深施)、FM2(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分蘖期追施)、FM3(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穗期追施)、FM4(35%氮肥侧深施+35%氮肥分蘖期追施+30%氮肥穗期追施),并设置常规精确定量施氮(CFM)和不施氮处理(0N)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率、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等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氮肥处理中以FM3产量最高,FM4次之,FM3与FM4的产量无显着差异。两年FM3和FM4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在2019年达到差异显着水平。其中,FM3处理的两年稻谷平均产量比其他三个侧深施肥处理高2.37%~15.91%,比常规精确定量施肥CFM处理高8.23%~12.61%,两年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1.07%、8.31%。两品种FM2和FM1处理产量较CFM处理差异不显着。水稻群体茎蘖数生育前中期随着基蘖肥与侧深施肥数量(比例)的增加而增多,在生育后期则随着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均高于常规对照处理。在生育前中期水稻群体茎蘖数最高的处理为FM1处理,在后期水稻群体茎蘖数则表现为FM3与FM4处理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其他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在5个施氮处理中一次性侧深施氮FM1处理的茎蘖成穗率最低,FM3、FM4与CFM的茎蘖成穗率相对较高且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生育前中期水稻SPAD值表现为FM1和FM2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其他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在成熟期则表现为处理FM3和FM4的SPAD差异不显着,但高于其他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4个侧深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各生育阶段均高于CFM处理。在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最高的处理均为FM1与FM2,且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抽穗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最高的处理均为FM3与FM4,且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在拔节期,水稻氮素积累量最高的处理为FM1与FM2,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氮素积累量最高的处理为FM3与FM4,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拔节期,水稻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吸收速率最高的处理为FM1与FM2,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水稻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吸收速率最高的处理为FM3与FM4,两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在氮效率方面,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以一次性侧深施氮处理最低,分次且穗期施氮的处理相对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在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中,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氮素偏生产力最高的处理均为FM3,其次为FM4处理,FM3与FM4处理间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差异不显着,氮素偏生产力差异显着,且除FM3、FM4处理的氮素谷物生产效率与FM2处理、FM3、FM4处理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CFM处理没有显着差异外,FM3、FM4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谷物生产效率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其中,FM3、FM4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比常规对照处理高37.54%、26.47%,氮素生理利用率分别高16.59%、14.56%,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高18.83%、14.82%,氮素谷物生产效率分别高2.03%、1.57%,氮素偏生产力分别高9.86%、5.78%。3.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不同侧深施氮处理及CFM处理的水稻糙米率与精米率的差异较小,整精米率则以CFM处理最高,南粳9108与南粳5718分别达61.95%和62.47%,其次依次为FM4、FM3、FM2与FM1处理,且各处理间差异达显着水平,但均显着低于CFM处理,较CFM处理降1.22%-6.93%。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以CFM处理最高,0N处理最低,不同侧深施氮处理籽粒长均值、宽均值和长宽比与CFM处理无显着差异,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低于常规对照CFM处理,分别降低了 3.07%~18.93%和0.38%~16.95%,且FM1、FM2与CFM间差异显着。不同施氮处理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以FM3最高,其次为FM4处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FM1、FM2及CFM处理,FM2与CFM处理间也没有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FM1处理;食味值最高的处理是0N处理,施氮肥处理中以FM1处理最高,其中南粳9108与南粳5718两品种FM1的食味值分别达76.5与75.9,其显着高于常规对照CFM处理及其余三个侧深施肥处理FM2、FM3与FM4,常规对照CFM处理与FM2处理相当,但显着高于FM3与FM4处理。RVA谱总体表现为,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随着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处理FM1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均高于CFM处理,处理FM2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与CFM处理无显着性差异,FM3和FM4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均低于CFM处理。综合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与品质性状等指标,“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穗期追施”的“一基一穗”侧深施肥法(FM3)与“35%氮肥侧深施+35%氮肥分蘖期追施+30%氮肥穗期追施”的“一基一蘖一穗”侧深施肥法(FM4),利于水稻高产高效生产;“70%氮肥侧深施+30%氮肥分蘖期施”的“一基一蘖”侧深施肥法(FM2),利于水稻稳产高效生产;“100%氮肥侧深施”的“一次性”侧深施肥法,利于水稻优质生产(FM1)。各地可根据水稻生产目标及要求,合理选择适宜的水稻侧深施肥方式。
彭晓宗[4](2021)在《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素对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较低,这会增加氮损失从而产生环境隐患。东北单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虽然土壤肥力较高,区域施氮量较低,但由于寒地冷凉条件下土壤前期供肥能力差,肥料养分释放缓慢,同样存在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恰当途径合理的进行氮肥减施,对于提高东北单季稻区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和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户调查、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明确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研究区域间氮肥减施潜力和减施途径,形成东北单季稻区氮肥减施增效和精准施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通过种植户施肥生产情况调研显示,由南至北,东北单季稻区基肥氮投入比例逐渐降低,基肥施用时间逐渐提前。整体来看,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由南至北呈现下降趋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稻区平均施氮量分别为243.7 kg·hm-2、162.8 kg·hm-2和142.8 kg·hm-2,平均经济产量分别为9485.7 kg·hm-2、8185.7 kg·hm-2和7629.4 kg·hm-2,平均作物需氮量分别为193.3 kg·hm-2、156.4 kg·hm-2和133.2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3.6~203.0kg·hm-2、148.6~164.2 kg·hm-2和126.5~139.9 kg·hm-2。辽宁稻区理论减氮潜力较高,吉林稻区理论施氮量与当前区域平均施氮量非常接近,黑龙江稻区还有部分理论减氮空间。(2)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采集东北单季稻区12个典型水稻种植区的耕层土壤,通过土壤有机氮矿化培养和土壤微生物学分析,明确土壤本底对区域间施氮差异的贡献。结果显示:经过56 d的氮素矿化培养,东北单季稻区各点位土壤矿化速率均呈现由快到缓的趋势,试验终点时各点位土壤矿化氮总量在10.1~14.2 mg·kg-1之间,远低于初始矿化氮量。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C/N与氮矿化能力相关性显着。AOA是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氨氧化过程的主导菌群,AOA与AOB之间存在抑制关系;nir K是东北单季稻区NO2-还原为NO的主导基因。各稻区间土壤矿化量和矿化潜势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明显空间异质性。(3)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对辽宁稻区内典型生产区——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结合大田试验,研究缓释肥减量替代化肥对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辽河三角洲稻区当前施氮量均值为294.5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为182~202 kg·hm-2,有30.5%~38.3%的理论减氮空间。各缓释肥减氮处理相较区域平均施氮量减氮28.7%~38.9%,能够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作物氮素供应,提高了5.7%~18.7%的氮肥回收率(NRE)、4.6~11.5 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13.9~21.3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维持了土壤地力,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含量以及氮素平均浓度,减少施肥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每公顷可增收541.4~5816.6元,实现节本增效。(4)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减氮条件下缓释肥和侧深施肥对东北北部寒地单季稻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寒地稻区氮肥施用量较低,减氮空间较小,在常规撒施方式直接减氮难以保证水稻生产。与常规化肥处理(NPK)相比,减氮15%的条件下,80%基肥侧深施缓释肥配合20%分蘖盛期追施尿素(DT)能有效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水稻中后期养分供给,提高了8.0%~15.6%的氮肥回收率(NRE)、1.6~4.5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5.5~8.4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有效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田面水TN和NH4+-N浓度,降低了田面水氮素峰值及高峰持续时间,减少了4.63%~21.25%水稻生育期NH3排放量和0.9%~5.92%的氨挥发氮肥损失率,提高了土壤TN和土壤Olsen-P含量,维持合理的氮素盈余量,每公顷能增收497.20~1235.58元,实现节本增效。综上,运用合理的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氮肥运筹模式,在东北单季稻区可以实现理论适宜施氮量下的高产高效。
王晓丹[5](2021)在《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水稻生产过程存在肥料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过多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的发展。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关键具有节省肥料施用、减少人工施肥次数及安全高效等优点,是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机插侧深施肥在我国快速发展,本论文探究明确施肥模式对不同类型、季节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发展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不会降低早稻产量。以早稻品种中早39为供试材料,研究缓释肥机械深施、缓释肥人工撒施、尿素人工撒施三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及颖花分化与退化等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机械深施处理比传统人工撒肥处理产量增加了3.4%,增产的途径是通过增加颖花分化数进而增加每穗粒数。其中缓释肥机械深施增加效果最为明显,比缓释肥人工撒施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2.3%。试验表明,缓释肥机插侧深施肥具有增产效果。2、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其中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足够满足双季稻高产所需的氮素。早稻品种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连作晚稻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研究传统施肥、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季稻来说,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产量最高,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氮素农学效率一次施肥处理高于其它处理。3、明确中穗型和大穗型单季杂交稻适宜的施肥模式存在差异。以大穗型甬优1540和中穗型天优华占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施肥为对照,比较控释氮肥机插一次施肥、不同氮素比例及时期的一基一追等施肥模式对机插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穗分化期追施氮肥,甬优1540通过增加穗数和颖花分化数达到最高产量;而天优华占穗期追施氮肥与一次施肥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无显着差异。甬优1540穗期追肥(7:3)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分别比传统施肥、一次施肥和分蘖期追肥(7:3)高12.7%、4.5%和32.2%;天优华占的氮素农学效率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说明在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生育期长的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穗分化期的氮肥追施效果最好,而普通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则可采用机械一次施肥模式。4、明确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研究传统施肥、机插侧深一次性施肥、机插侧深施肥:分蘖肥(7:3)、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施肥,机插侧深施肥:穗肥(7:3)处理增加了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说明穗期追肥可以改善机插大穗型单季稻碾米品质、蒸煮品质。
李红宇,李逸,赵海成,刘梦红,郑桂萍,吕艳东,范名宇[6](2021)在《点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建立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肥料施用方式,在提出一种水稻点深施肥方式基础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全层施肥、侧深施肥和点深施肥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及其形成机制。点深施肥较侧深施肥和全层施肥分别增产10.20%,15.12%,穗数和千粒质量的增加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指数基本上呈点深施肥>侧深施肥>全层施肥的趋势。点深施肥的根总长度、根平均直径、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分别较全层施肥高54.91%,25.00%,55.27%,119.52%。点深施肥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的SPAD值比侧深施肥高4.91%,8.95%,7.66%,比全层施肥高5.95%,9.05%,7.16%。点深施肥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比侧深施肥高6.70%,8.43%,17.70%,比全层施肥高13.30%,3.64%,25.84%。齐穗期剑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点深施肥>侧深施肥>全层施肥的趋势,点深施肥较侧深施肥分别提高24.32%,93.89%,43.34%,较全层施肥分别提高14.04%,138.19%,57.84%。点深施肥植株地上部氮含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较全层施肥提高10.83%,46.18%,56.50%,14.96%,较侧深施肥分别提高7.46%,26.74%,29.92%,10.02%。点深施肥的加工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侧深施肥和全层施肥无显着差异。点深施肥和侧深施肥蛋白质含量较全层施肥分别下降6.95%,3.89%,食味评分分别提高1.63,1.01分。采用点深施肥有利于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改善食味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周璇,辛景树,沈欣,徐洋,傅国海,刘欣,聂强,孙国栋[7](2021)在《关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的思考——以黑龙江寒地水稻为例》文中认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作为2018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技术之一,具有省工、增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优势,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限制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推广方案及扶持政策,对深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发展,助力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外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基础以及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优势等三方面对我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从区域生产条件差异、生产成本增加、配套技术不足等多方面对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刘晓霞,潘贤,张欢[8](2020)在《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索侧深施肥条件下化肥的减量空间,以单季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肥效试验比较分析侧深施肥和常规浅施2种施肥方式下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条件下,侧深施肥技术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常规浅施,其中常量侧深施肥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较常规浅施高11.46%、10.18%和34.77%,减量侧深施肥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较减量浅施高14.63%、14.79%和39.73%。常规浅施条件下,氮肥用量降低20%造成水稻显着减产,但应用侧深施肥技术氮肥用量减少20%并未影响产量。综上,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应用侧深施肥技术可在保证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马军,叶迎,赵考诚,黄丽芬,庄恒扬[9](2020)在《机插水稻侧深施肥及其对水稻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机插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撒施为主,存在劳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低、肥施用严重过量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机械产业的发展,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逐渐新兴起来,有效解决了人工撒施氮肥产生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稻米品质、水稻生长发育、氮肥利用率、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水稻节肥增效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怀宝东,隋文志,李佩然,王安东,路宪春,孙兴荣[10](2020)在《振捣提浆与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肥水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为解决北方寒地传统搅浆平地耕作模式造成稻田泡田灌溉水量大和肥料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于2018—2019年以稻田水整地环节振捣提浆机与侧深施肥机为材料,采用2种耕整地模式和2种施肥模式的正交试验设计:搅浆平地耕整地模式(WPF)、振捣提浆耕整地模式(VEP)、基肥撒施模式(CFA)和侧深施肥模式(SDF),分析振捣提浆+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泡田期灌水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指标、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搅浆平地耕整地+基肥撒施(WPF+CFA)相比,搅浆平地耕整地+侧深施肥(WPF+SDF)、振捣提浆耕整地+基肥撒施(VEP+CFA)和振捣提浆耕整地+侧深施肥(VEP+SDF)3种技术模式对水稻泡田灌溉量、产量性状、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产生显着的影响,以VEP+SDF增幅最大,WPF+SDF次之,VEP+CFA最小。与WPF+CFA相比,VEP+SDF模式能显着提高肥水效率,节约泡田灌溉水11.4%,减少肥料施用量10%,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3%和1628.7元/hm2。本研究表明,VEP+SDF模式显着改善肥水利用效率,提高植株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北方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机械化整地施肥技术模式。
二、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2 不同施肥处理经济效益差异 |
3 小结与讨论 |
(3)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介绍 |
2.2 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侧深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侧深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5 侧深施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6 侧深施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SPAD值的影响 |
3.4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光合势的影响 |
3.6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7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的影响 |
3.8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光合产物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时期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3.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主要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和比例的影响 |
3.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影响 |
3.4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稻米营养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籽粒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 水稻侧深施肥方式的合理选用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 |
1.2.2 稻田系统氮素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2.3 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1.2.4 氮肥用量推荐方法与氮素管理指标 |
1.2.5 减少氮肥损失的途径 |
1.2.6 东北单季稻区生产背景与种植区划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和减氮潜力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单季稻区基本耕作情况 |
2.2.2 东北单季稻区养分施用现状 |
2.2.3 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和产量空间分布特征 |
2.2.4 东北单季稻区施肥管理差异 |
2.2.5 东北单季稻区水稻需氮量 |
2.2.6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生产效率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初始矿质氮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土壤氮矿化量和矿化特性拟合 |
3.2.3 土壤氮素矿化能力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特征 |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特征 |
3.2.6 土壤AOA和AOB丰度空间分布特征 |
3.2.7 土壤nirS和nirK基因空间分布特征 |
3.2.8 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现状 |
4.2.2 辽河三角洲稻区水稻需氮量 |
4.2.3 减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4 减氮对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减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6 减氮对田面水中氮素的影响 |
4.2.7 辽河三角洲稻区缓释肥减氮的经济效益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 寒地稻区缓释肥施用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寒地稻区侧深施肥条件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
1.1.1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及问题 |
1.1.2 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 |
1.2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的特点及优势 |
1.2.1 机插侧深施肥的技术特点 |
1.2.2 肥料利用率 |
1.2.3 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生产应用 |
1.3.1 机械施肥装置 |
1.3.2 肥料类型及特性 |
1.3.3 施肥模式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机插侧深施肥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2.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2.3 干物质积累 |
2.2.4 成熟期叶片含氮量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2.2 干物质积累 |
3.2.3 氮素利用率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单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4.2.2 颖花分化与退化 |
4.2.3 干物质积累 |
4.2.4 氮素利用率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大穗型单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碾米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品质 |
5.2.4 穗部氮比例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点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1.3.2 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根系形态的测定 |
1.3.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1.3.4 植株氮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测定 |
1.3.5 稻米品质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施肥方式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 施肥方式对分蘖期根部性状的影响 |
2.4 施肥方式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2.4.1 功能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
2.4.2 齐穗期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 |
2.5 施肥方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6 施肥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肥料利用率的提高途径 |
3.2 点深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7)关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的思考——以黑龙江寒地水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推广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可行性 |
1.1 国外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
1.2 国内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具有良好基础 |
1.3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优势明显 |
2 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 |
2.1 区域间生产条件差异大 |
2.2 生产成本增加 |
2.3 配套技术不足 |
3 深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
3.1 优化顶层设计 |
3.2 强化政策扶持 |
3.3 加强示范引领 |
4 结语 |
(8)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样品采集、测定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方式及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施肥方式及氮肥用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3 施肥方式及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施肥方式及氮肥用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9)机插水稻侧深施肥及其对水稻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 |
2 侧深施肥在水稻中的应用效果 |
2.1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3 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5 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 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
4 展望 |
(10)振捣提浆与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肥水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 |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3 分析测定 |
1.3.1 泡田期泡田水用量测定 |
1.3.2 水稻形态特征测定 |
1.3.3 产量及其结构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耕作模式对泡田灌溉量的影响 |
2.2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物侯期的影响 |
2.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2.5 不同耕作模式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6 不同耕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模式对泡田灌溉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四、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余振渊,汪本福,李阳,张枝盛,杨晓龙,赵祖成,马晓伟,程建平,彭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 [2]圆盘顶出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D]. 尚文虎.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不同侧深施氮方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D]. 黄恒. 扬州大学, 2021
- [4]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D]. 彭晓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王晓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6]点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李红宇,李逸,赵海成,刘梦红,郑桂萍,吕艳东,范名宇. 华北农学报, 2021(01)
- [7]关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的思考——以黑龙江寒地水稻为例[J]. 周璇,辛景树,沈欣,徐洋,傅国海,刘欣,聂强,孙国栋.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2)
- [8]施肥方式及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刘晓霞,潘贤,张欢. 中国农学通报, 2020(34)
- [9]机插水稻侧深施肥及其对水稻和环境的影响研究[J]. 马军,叶迎,赵考诚,黄丽芬,庄恒扬. 中国稻米, 2020(05)
- [10]振捣提浆与侧深施肥技术模式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肥水效率的影响[J]. 怀宝东,隋文志,李佩然,王安东,路宪春,孙兴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