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病高发与医疗市场混乱有关(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昕[1](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指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指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邱涛[3](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谢醒瑶[4](2020)在《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性是人从诞生伊始就有的人身权利,接受良好的性教育同样是人的基本权利。长期以来,性教育一直是一项重要而又被刻意忽视的教育领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群体不断迁移,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民众对性传播疾病和青少年性虐待的关注日益增多,互联网时代下青少年群体性态度的改变和性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对学校性教育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英格兰作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其性教育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体系较为完善成熟,由于性教育历史演进研究是性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透过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发展,能够为我们了解欧洲性教育打开一扇窗户,从而丰富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更好地为学校开展性教育提供帮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旨在对英格兰中学性教育历史演进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阐明了选题缘由,在对已有文献做出系统的整理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近代以来,英格兰的中学性教育是如何变迁的?其中包括中学性教育的发展分为哪几个历史阶段?其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改革后的中学性教育效果如何?影响其变革的因素有哪些?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变迁有何特征?其经验和教训是什么等六个分问题。根据研究问题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第一部分论述了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前学校阶段,本文以关键历史节点为分段依据,按照时间顺序,将早期英格兰中学性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回避和压制阶段(19世纪初—19世纪末)、个人发起阶段(20世纪初—1944)和政府倡导阶段(1945—1999),并对每个阶段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论述了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学校教育阶段,在全面地梳理英格兰性教育史料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中学性教育的确立(2000—2016)和中学性教育的变革(2017—至今)。其中,第二阶段包括了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法定之路、挑战及趋势。本章主要探讨了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确立、影响和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是对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演进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主要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归纳和总结了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演进特征,本文从发展历程、政策体系、课程建设这三个维度进行概括,总结其特征分别为中学性教育历程从规训惩罚走向以人为本、中学性教育政策体系逐渐完备、中学性教育体系渐趋标准化。第五部分是在对前文的论述中总结英格兰中学性教育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为当今我国实施中学性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蒋昌辉[5](2020)在《战后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1945-1949)》文中指出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疫病高发的省份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湖北省正处于民国时期疫病的高发时段,落后的卫生医疗条件更加剧了防疫形势。战后卫生与防疫建设直接关系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更关乎湖北重建及民族前途。因此,湖北省公布历年防疫计划和卫生部门建设计划,绘制卫生与防疫建设蓝图,以期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湖北省政府不断调整卫生行政系统:卫生处直属省政府,统领下属各级卫生机关,包括直属机关和监督及指导机关;直属机关包括省级的省立医院、传染病院等,监督及指导机关包括县级的县卫生院、乡镇卫生所等。卫生处是全省卫生事宜的指导及监督者,各级机关是工作的实操者,为战后重建提供组织保证和人员基础。为有效防控疫情,湖北省政府发挥各级卫生机关基层作用,及时调查和上报各地疫情,以便迅速采取行动;开展夏令卫生运动,举办防疫宣传周,通过传单、漫画等方式以广防疫常识;在疫情发生之时,采取应急预防接种,有效控制传染源,及时救疗患者。防疫工作与卫生建设息息相关,除了应急性防疫措施外,经常性卫生建设更能够有效杜绝或减少疫情发生与传播的风险,是防疫治本之策:第一,发挥卫生行政的作用,改组和充实各地机关,加强复员卫生工作。第二,加强预防保健工作,通过卫生运动增强卫生意识,办理卫生工程和环境卫生业务以改良公共环境卫生,尤其注重厕所改造和饮水消毒,喷洒DDT以切断害虫传播疫病途径。第三,针对疫病易感人群,如孕妇、婴儿、儿童,此类人群的自身免疫力较成年人低,且幼儿的卫生习惯多未养成,卫生机关与有关机关密切协作,共同办理妇婴卫生及民族保育政策,推进学校卫生工作,借助儿童节举办时机开展儿童健康比赛,唤起社会各界对卫生健康的关注。第四,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通过配发药械及现金等物资给予援助,有力推动了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的进程。抗日战争胜利初期是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的恢复时期,1946-1948年是其大建设时期,而解放战争后期,各卫生机关被降级或取消,卫生业务难以为继,是时局在卫生防疫事业上的反映。总之,文章基于对湖北省档案馆所藏的相关卫生档案、地方志等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就战后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方面展开探讨,其趋势是向善的,但其中暴露的问题值得重视与研究,以期对解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所启发。
马俊[6](2020)在《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健康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端口,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而且被看作是提高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亟需优化当前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模式,从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供给能力入手,促进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建立综合连续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促进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从而保障老年人口健康。首先,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政策分析法,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结构与实施状况,并根据老年人口健康需求的满足情况和管理方式提出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320位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老年人口健康因素与影响路径进行分析,构建以老年人口健康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框架,并通过实地访谈法评估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供需匹配情况与管理效果。接着,借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三个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优化思路,并基于健康管理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重新构建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体系,提出优化路径。最后,文章围绕促进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社区老年人口健康与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心理健康、居住环境和医疗环境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营造老年健康型的社会生活环境,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帮助老年群体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社区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主导作用,完善顶层设计,推动社会以及各部门建立统一的健康价值观,有助于调动社会资源与市场积极性,从而完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三是,家庭医生制度能够有效推动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精准化发展,大大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从而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升社区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
张冠群[7](2019)在《三级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当代社会,国民贫富差距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社会医患矛盾日益凸显,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老年医院发展互联网+医疗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满足我国绝大多数老年患者的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使老龄群体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老年医院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通过采集、阅读、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医院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做了简要介绍并采用了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进行分析,老年医院的特色医疗模式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以在老年医院中推行有障碍的分诊系统和移动支付终端为例,提出了三级老年医院在互联网+医疗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服务特点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分析其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最后结合其优势特色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曾小慧[8](2019)在《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传播在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形态之后,又迎来了互联网健康传播的时代。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移动医疗广泛推广与实践的大背景下,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移动终端的医疗健康APP应运而生。作为健康传播的新媒介,医疗健康APP在健康传播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重要地位,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的重要平台。春雨医生作为国内移动医疗行业的拓荒者,同时也是医疗健康APP的先行者,在我国医疗健康APP领域具有显着的代表性,在健康传播中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主体数量众多且构成多元,具体包括APP编辑团队、专业医生、媒介组织、非营利机构以及健康爱好者,不仅有众多的专业传播者,草根平民也广泛参与其中。健康传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性强的医学知识、需求量旺盛的热门健康信息、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知识和实用性强的健康内容。在健康传播形式上,春雨医生采用了功能结构与视觉呈现兼顾的人性化界面、健康知识的通俗化表达、人际健康传播与大众健康传播并重的传播类型、知识普及与营销相结合的传播方式等多种形式。用户以中青年为主,用户的健康意识和参与度较高。传播效果层面,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效果良好,对用户和社会有着双重影响。首先在用户健康知识的获取、健康观念的建立以及健康行为的改变等方面,春雨医生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春雨医生的社会化功能得到凸显,发挥着正面的社会效应,具体表现在能够有效地促进医患沟通、助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等方面。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春雨医生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传播内容不均衡,忽视心理健康;健康资讯大多转自第三方,把关难度大;表现形式单一,致用户审美疲劳;用户人群局限,且互动不足;究责评定机制不合理,打击医生积极性等。改进和完善APP“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优化其健康传播效果,需从均衡传播内容,适当增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健康内容的把关,保证内容质量;丰富表现形式,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扩大用户群体,注重用户反馈与互动;明确责任评定机制,提高医生积极性等方面着手。
徐伟[9](2017)在《基于服务失当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及治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矛盾的高发期,尤其以医患矛盾最为突出。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重要行为主体的公立医院,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医患矛盾不断升级,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涉及到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更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而纵观国内外医疗纠纷的防范与治理措施更多的是从医院、患者和社会等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只有深入了解医疗纠纷的形成过程和机理,才能在源头上采取治理策略,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和治理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扎根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患者满意度理论、患者角色理论、角色转换理论和角色冲突理论以及医学模式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西方理论借鉴与中国情境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医方(医方服务失当)视域、患方(患方角色转换)视域和治理(医疗纠纷防范与治理措施)视域三个角度深入分析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形成机理,从而提出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治理策略。首先,本文对公立医院、医方服务失当、患者认知偏差、就医行为偏差、服务满意度(低)和医疗纠纷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相关研究范畴。将社会角色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患者满意度理论和现代医学模式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进而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分析了医方服务失当与医疗纠纷的关系、患者偏差与医疗纠纷的关系、患者偏差与患方角色转换的关系,揭示了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形成本质,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架构。其次,从医方服务失当视域,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医方服务失当的内涵及成因,探讨了医方服务失当的4个主要驱动因素,即资源配置失衡、核心能力同质化、医疗产品分类模糊和医疗服务非标化。选取S医院作为目的性抽样的样本,确定研究的核心范畴,为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核心范畴选取P医院、H医院和Z医院为理论抽样的样本。医方服务失当4个驱动因素的子范畴:资源配置失衡包括专科分工倾向性、投入导向相关系、关键业务选择性;核心能力同质化包括设备购置趋同、服务对象趋同、人才引进趋同;产品分类模糊包括公私不分、急缓不分、难易不分;医疗服务非标化包括轻视诊疗流程、漠视技术规范、忽视关键节点。再次,从患方视域,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患方角色转换的内涵、内外驱动因素以及患方角色转换与医疗纠纷的关系。明确了患者感知维度(资源配置失衡、核心能力同质化、医疗产品分类模糊和医疗服务非标化)和患者偏差维度(患者认知偏差、就医行为偏差和服务满意度(低))的影响因素是患方角色转换的内部驱动因素。构建了基于患方角色转换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概念模型,运用SPSS22.0和AMOS17.0等统计软件,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模型的检验,深入分析了患方视域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的影响因素大小及作用路径。然后,从治理视域对医疗纠纷的形成机理进行案例分析,具体是以X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作为主要案例研究对象,根据患方角色转换的特点,以身体生理层面患者、社会心理层面患者和行政法律层面患者作为研究的重点,从患者认知偏差、就医行为偏差和服务满意度(低)进行多案例和单案例的正反对比分析,揭示出公立医院医疗纠纷防范和治理措施对医疗纠纷形成机理的影响大小。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医方服务失当视域、患方角色转换视域和治理视域医疗纠纷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结合医疗纠纷的防范与治理实践,基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从医方、患方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治理策略。
王彤[10](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二、性病高发与医疗市场混乱有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病高发与医疗市场混乱有关(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概念界定 |
一、英格兰中学性教育:前学校阶段 |
(一)回避与压制阶段(19世纪初—19世纪末) |
(二)个人发起阶段(20世纪初—1944年) |
(三)政府倡导阶段(1945—1999) |
二、英格兰中学性教育:学校教育阶段 |
(一)中学性教育的确立(2000—2016) |
(二)中学性教育的变革(2017—至今) |
三、英格兰中学性教育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四)教育因素 |
四、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演进特征 |
(一)中学性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规训惩罚走向以人为本 |
(二)中学性教育的政策体系:从缺略到逐渐完备 |
(三)中学性教育的课程建设:从无序到渐趋标准化 |
五、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对我国开展学校性教育的启示 |
(二)对我国开展残障群体性教育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战后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史料与研究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后湖北省防疫形势 |
第一节 历史上湖北的疫灾概说 |
一、民国以前湖北的疫情 |
二、民国时期湖北的疫情 |
第二节 战后湖北省疫情 |
第三节 战后湖北省卫生医疗条件 |
一、卫生机关情形 |
二、开业卫生人员与私立医疗机构情形 |
第二章 战后湖北省卫生建设 |
第一节 卫生部门五年建设计划 |
一、医政建设 |
二、防疫建设 |
三、保健建设 |
第二节 卫生行政系统的调整 |
一、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
二、省级各卫生机关 |
三、县级各卫生机关 |
第三节 复员卫生工作的办理 |
第四节 环境卫生的改良 |
一、举办卫生运动 |
二、办理卫生工程与环境卫生 |
第五节 特定人群健康卫生的促进 |
一、办理妇婴卫生 |
二、推进学校卫生 |
三、举办儿童节纪念活动 |
第六节 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的援助 |
一、设立湖北分署 |
二、开展卫生业务 |
第三章 战后湖北省防疫机制的重构 |
第一节 提前部署,有效防范 |
第二节 颁布规定,宣传常识 |
一、颁行防疫法规 |
二、宣传防疫常识 |
第三节 实施灭虫,抑制传播 |
第四节 预防接种,加强免疫 |
第四章 战后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的评析 |
第一节 绩效评估 |
一、工作成效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制约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理论分析 |
2.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老年人口 |
2.1.3 健康管理 |
2.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健康管理理论 |
2.2.2 资源配置理论 |
2.2.3 机制设计理论 |
2.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
2.3.1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内在需要 |
2.3.2 健康管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
2.3.3 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要求 |
2.3.4 健康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方向 |
第三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发展状况 |
3.1 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历史沿革 |
3.1.1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建立阶段 |
3.1.2 公共卫生体系快速发展阶段 |
3.1.3 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政策全面融入阶段 |
3.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结构与实施现状 |
3.2.1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
3.2.2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 |
3.2.3 基于医联体的分级诊疗管理 |
3.2.4 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
3.2.5 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管理 |
3.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老年人口健康需求迫切 |
3.3.2 人口健康管理理念滞后 |
3.3.3 人口健康管理流程碎片化 |
3.3.4 人口健康管理手段单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实证研究 |
4.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基线调查 |
4.1.1 社区老年人口问卷及调查设计 |
4.1.2 社区老年人口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3 基于SEM模型的社区老年人口健康因子分析 |
4.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实地访谈案例分析 |
4.2.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需求 |
4.2.2 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供给 |
4.2.3 社区人口健康管理供需匹配 |
4.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
4.3.1 基础设备与专业医护人员紧缺 |
4.3.2 老年人口健康宣传教育不到位 |
4.3.3 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率不达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国家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典型国家主要做法 |
5.1.1 美国 |
5.1.2 日本 |
5.1.3 加拿大 |
5.2 典型国家经验 |
5.2.1 强调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
5.2.2 注重健康服务资源整合 |
5.2.3 借助健康管理技术嵌入 |
5.3 对我国的启示 |
5.3.1 构建政府主导型健康管理体系 |
5.3.2 发展医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
5.3.3 逐步覆盖智能化健康管理手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优化 |
6.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优化思路 |
6.1.1 培育大众健康文化是基础 |
6.1.2 促进服务体系融合是保证 |
6.1.3 推动工作精准落实是关键 |
6.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
6.2.1 构建原则 |
6.2.2 要素分析 |
6.2.3 逻辑结构与功能 |
6.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实施路径 |
6.3.1 确立健康社区为政府人口健康管理抓手 |
6.3.2 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健康社区氛围 |
6.3.3 联合社会力量打造社区人口健康服务平台 |
6.3.4 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 |
6.3.5 夯实家庭医生签约落实初级首诊分级诊疗 |
6.3.6 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监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实施的建议 |
7.1 将健康社区项目纳入政府规划 |
7.1.1 规划目标设计 |
7.1.2 规划内容安排 |
7.1.3 规划执行评估 |
7.2 加大社区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 |
7.2.1 设立健康教育专项基金 |
7.2.2 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
7.2.3 整合健康教育平台资源 |
7.3 加强社区人口健康管理服务监管 |
7.3.1 明确供给主体权力与职责定位 |
7.3.2 建立服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机制 |
7.3.3 发挥医保制度的制约监督功能 |
7.4 强化家庭医生制度基础 |
7.4.1 加大全科医生人才培养 |
7.4.2 增加家庭医生服务范围 |
7.4.3 提升家庭医生激励水平 |
7.4.4 构建家庭医生信任关系 |
7.5 推进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7.5.1 加快新兴科技产品研发 |
7.5.2 推动智能居家装备普及 |
7.5.3 促进健康管理智慧化发展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三级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 |
1.1.2 我国慢性病高发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医疗的定义及范畴 |
2.1.1 互联网+医疗的定义 |
2.1.2 互联网+医疗的范畴 |
2.2 三级老年医院的定义及范畴 |
2.2.1 三级老年医院的定义 |
2.2.2 三级老年医院的范畴 |
2.3 理论基础 |
2.3.1 社会分工理论下的分级诊疗制度 |
2.3.2 一般系统理论下的医联体模式 |
2.3.3 新公共服务基础下的医养结合 |
2.3.4 健康管理理论 |
第3章 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
3.1 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
3.1.1 我国互联网+医疗的资本市场规模 |
3.1.2 我国互联网+医疗模式分类 |
3.1.3 互联网+医疗主要应用技术 |
3.2 我国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
3.2.1 老年医院所面临的政策现状 |
3.2.2 老年医院发展困境 |
3.2.3 三级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
第4章 北京市隆福医院互联网+医疗案例分析 |
4.1 北京市隆福医院的发展及现况 |
4.2 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特色互联网医疗服务 |
4.2.1 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 |
4.2.2 老年慢性病延续管理 |
4.2.3 移动护理互联网医疗 |
4.2.4 院中院服务对象定位预警 |
第5章 三级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的SWOT分析 |
5.1 优势(STRENGTHS) |
5.1.1 互联网双向转诊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5.1.2 自服务助力老年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 |
5.1.3 跨区域远程医疗惠及偏远地区老年患者 |
5.1.4 智能化提升老年患者医护服务质量 |
5.1.5 移动互联网医疗提高诊疗效率及信息精准度 |
5.1.6 互联网医疗有利于实现慢病跟踪管理 |
5.2 劣势(WEAKNESSES) |
5.2.1 问题一:特殊医患主体阻碍基础互联网医疗建设进度 |
5.2.2 问题二:医疗软件可操作性有待提升 |
5.2.3 问题三:机构间存在多个信息孤岛 |
5.2.4 问题四:政府和民间资本投入不足 |
5.3 机遇(OPPORTUNITIES) |
5.3.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
5.3.2 传统中医医学与养老融合成为未来趋势 |
5.3.3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
5.4 威胁(THREATS) |
5.4.1 医疗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
5.4.2 老年心态带来发展阻力 |
5.4.3 加快亲情淡化趋势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推进“医养结合”互联网平台建设 |
6.2 深化大数据技术与老年医学融合 |
6.2.1 加快互联网技术革新 |
6.3 强化法律规范体系和政策支持力度 |
6.3.1 建立完善政策体系 |
6.4 健全“互联网+医疗”保障制度 |
6.4.1 统一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
6.4.2 建立线上医疗保障支付制度 |
6.4.3 统一建立老龄患者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6.5 加强老年医学学科人才培养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0.1.1 选题来源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有关健康传播的研究 |
0.2.2 有关医疗健康APP的研究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5 关键概念说明 |
0.5.1 医疗健康APP |
0.5.2 健康传播 |
第1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主体分析 |
1.1 APP编辑团队——健康传播的“大后方” |
1.1.1 健康内容的“把关者” |
1.1.2 原创内容的“制作者” |
1.2 专业医生——健康传播的“主力军” |
1.2.1 组织构成多样化 |
1.2.2 功能角色多重化 |
1.2.3 评价体系多维度 |
1.2.4 入驻原因多元化 |
1.3 媒介组织——健康传播的“生力军” |
1.4 非营利组织——健康传播的“常备军” |
1.5 健康爱好者——健康传播的“后备军” |
第2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内容分析 |
2.1 专业性——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知识 |
2.1.1 医患交流中的疾病防治知识 |
2.1.2 “三库”:病例库疾病库药品库 |
2.2 热门性——需求量旺盛的健康信息 |
2.2.1 饮食营养信息 |
2.2.2 运动健身知识 |
2.2.3 时尚美容资讯 |
2.2.4 心理情感知识 |
2.3 针对性——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知识 |
2.3.1 对儿童健康的重视 |
2.3.2 对女性健康的关注 |
2.3.3 对糖尿病、癌症患者的关注 |
2.4 实用性——实用性强的健康内容 |
2.4.1 指导生活的科普辟谣 |
2.4.2 引导就医的就医指南 |
2.4.3 干预行动的“健康计划” |
第3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形式分析 |
3.1 功能结构与视觉呈现兼顾的人性化界面 |
3.1.1 功能结构的清晰性 |
3.1.2 视觉设计的美观性 |
3.2 健康知识的通俗化表达 |
3.2.1 内容选择的日常化 |
3.2.2 话语表述的情感化 |
3.2.3 文本呈现的碎片化 |
3.3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并重的传播类型 |
3.3.1 以医患沟通为中心的人际健康传播 |
3.3.2 围绕科普资讯的大众健康传播 |
3.4 知识普及与营销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
3.4.1 公益营销科普大众树立品牌形象 |
3.4.2 差异化营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
3.4.3 口碑营销吸引用户付费 |
第4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效果分析 |
4.1 APP“春雨医生”用户分析 |
4.1.1 受访者基本情况 |
4.1.2 用户媒介使用需求与动机 |
4.1.3 用户媒介使用行为 |
4.2 基于用户的健康传播效果分析 |
4.2.1 用户对健康信息的知晓情况 |
4.2.2 用户对健康信念的认同情况 |
4.2.3 用户健康行为的实践情况 |
4.3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的社会效应 |
4.3.1 助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4.3.2 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
第5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1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 |
5.1.1 传播内容不均衡,忽视心理健康 |
5.1.2 健康资讯大多转自第三方,把关难度大 |
5.1.3 表现形式单一,致审美疲劳 |
5.1.4 用户人群局限,且互动不足 |
5.1.5 究责评定机制不合理,打击医生积极性 |
5.2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的发展对策 |
5.2.1 均衡传播内容,适当增加心理健康知识 |
5.2.2 加强对健康内容的把关 |
5.2.3 丰富表现形式,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 |
5.2.4 扩大用户群,注重用户反馈与互动 |
5.2.5 明确责任评定机制,提高医生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春雨医生”入驻医生城市分布 |
附录 B “春雨医生”入驻名院情况 |
附录 C “春雨百家”分类统计 |
附录 D “春雨医生”各科室热度咨询 |
附录 E 春雨医生“疾病库”典型人群疾病分类 |
附录 F 春雨医生“疾病库”科室疾病分类 |
附录 G APP“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服务失当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及治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医疗纠纷 |
1.3.2 医方服务失当 |
1.3.3 患者认知偏差 |
1.3.4 就医行为偏差 |
1.3.5 服务满意度 |
1.3.6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理论架构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立医院 |
2.1.2 医方服务失当 |
2.1.3 患者认知偏差 |
2.1.4 就医行为偏差 |
2.1.5 服务满意度 |
2.1.6 医疗纠纷 |
2.2 理论基础及应用 |
2.2.1 患者满意度理论 |
2.2.2 认知行为理论 |
2.2.3 医学模式理论 |
2.2.4 社会角色理论 |
2.3 理论架构 |
2.3.1 医学模式与医方服务失当的关系 |
2.3.2 医方服务失当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
2.3.3 医学模式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
2.3.4 患者偏差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
2.3.5 患者偏差与患方角色转换的关系 |
2.3.6 医疗纠纷的形成本质 |
2.3.7 研究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方服务失当形成机理分析 |
3.1 研究医方服务失当的目标 |
3.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路与程序 |
3.2.2 扎根理论在医方服务失当研究中的适用性 |
3.3 资料收集 |
3.4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
3.4.1 开放式编码 |
3.4.2 主轴编码 |
3.4.3 选择性编码 |
3.5 模型阐释和研究发现 |
3.5.1 医方服务失当与医疗纠纷 |
3.5.2 医方服务失当的主要影响因素 |
3.5.3 医方服务失当的次要影响因素 |
3.5.4 医方服务失当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患方视域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分析 |
4.1 研究患方视域的目标 |
4.2 患方角色转换与医疗纠纷 |
4.2.1 患方角色转换 |
4.2.2 患方角色转换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
4.2.3 患方角色转换的内部驱动因素 |
4.3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3.1 概念模型构建 |
4.3.2 研究假设提出 |
4.4 调查问卷设计 |
4.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4.4.2 问卷量表设计 |
4.4.3 变量的设计 |
4.4.4 数据收集 |
4.5 数据分析 |
4.5.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3 量表的信度分析 |
4.5.4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6 模型分析 |
4.6.1 模型拟合度评价 |
4.6.2 模型修正 |
4.7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4.7.1 假设检验 |
4.7.2 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理视域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分析 |
5.1 研究治理视域的目标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2.1 案例研究方法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讨论 |
5.2.2 研究情景 |
5.2.3 数据收集 |
5.3 患者认知偏差驱动身体生理层面患者形成 |
5.3.1 孕检认知偏差 |
5.3.2 孕产认知偏差 |
5.3.3 疾病认知偏差 |
5.4 就医行为偏差驱动社会心理层面患者形成 |
5.4.1 就医认知偏差 |
5.4.2 选择医院偏差 |
5.4.3 就医决策偏差 |
5.5 服务满意度驱动行政法律层面患者形成 |
5.5.1 医患沟通欠佳 |
5.5.2 术前告知缺失 |
5.5.3 术后疏导缺失 |
5.6 医疗纠纷形成过程分析及防治经验 |
5.6.1 患者认知偏差产生身体生理层面患者 |
5.6.2 就医行为偏差产生社会心理层面患者 |
5.6.3 服务满意度(低)产生行政法律层面患者 |
5.6.4 X医院医疗纠纷防治经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现代医学模式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治理策略 |
6.1 实施现代医学模式 |
6.2 基于医方的治理策略 |
6.2.1 优化资源配置 |
6.2.2 实施差异化发展 |
6.2.3 细分医疗产品 |
6.2.4 落实服务标准化 |
6.2.5 建立风控机制 |
6.3 基于患方的治理策略 |
6.3.1 提升科学认知 |
6.3.2 引导合理就医 |
6.3.3 提高服务满意度 |
6.3.4 构建互动平台 |
6.4 基于社会层面的治理策略 |
6.4.1 实施管办分离 |
6.4.2 规范竞争环境 |
6.4.3 落实多点执业 |
6.4.4 优化财政投入 |
6.4.5 完善法律法规 |
6.4.6 健全救助制度 |
6.4.7 构建风险分担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
三、山河与疟疾 |
四、区位与疟疾 |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
一、恶鬼致病 |
二、疫气致病 |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
一、道德因素 |
二、现实因素 |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
一、病原的认识 |
二、病因的认识 |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性病高发与医疗市场混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4]英格兰中学性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D]. 谢醒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战后湖北省卫生与防疫建设(1945-1949)[D]. 蒋昌辉. 武汉大学, 2020(04)
- [6]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研究[D]. 马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三级老年医院互联网医疗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冠群.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
- [8]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研究[D]. 曾小慧. 湘潭大学, 2019(02)
- [9]基于服务失当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形成机理及治理策略研究[D]. 徐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10]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