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

一、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庞坤缺[1](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陈亮,毛顺宇,胡文涛[2](2021)在《国际经贸新形势下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持续蔓延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因素,全球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国外贸呈现出逆势增长回稳向好的态势,贸易结构得到持续改善,中国外贸发展形势存在诸多亮点。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经贸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韧性与"卡脖子"短板并存的危与机、新形势下中国贸易结构演进中的喜与忧以及中国外贸转型发展中的进与退。为此,需要以创新驱动加快外贸新旧动能转换,以制度创新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开放创新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以创新全球治理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能力和话语权。

赵永斌[3](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王晔[4](2020)在《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珠海鹏和机电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开放,中小型外贸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世界市场的合作和竞争,并在世界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诸多国际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还有在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也忽视发展战略引领,一些企业即使制订了发展战略,也往往做得不到位。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将有利于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国外市场份额的持续拓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而如何更好地迎合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劣势、发挥资源和能力优势,制定适合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及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选取珠海鹏和机电公司这一具体研究对象,就该公司的机电出口贸易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目前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外贸战略设计和发展理念存在缺陷,机电外贸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且日趋激烈,外贸客户市场开发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公司外贸运营能力建设还需要持续加强,应对如新冠疫情等突发情况反应不及时。结合SWOT分析矩阵,本文明确提出了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应该实行ST战略,即更具实践操作性的、有利于珠海鹏和机电公司机电出口贸易业务发展的市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珠海鹏和机电公司还要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加强员工管理激励,积极开展跨境电商,把控外贸业务风险,加强战略管理控制,从而促进珠海鹏和机电公司机电出口贸易业务发展,并对我国相关外贸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有所启示,为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走出困境提出一些创新发展思路。

戴翔[5](2020)在《攀升全球价值链的“稳外贸”作用:机理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贸易的基础是分工,因此,针对当前面临的"稳外贸"任务,需要深入国际分工层面探寻有效对策。"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支撑了中国前一轮外贸的高速增长。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原有的外贸增长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在由以往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后,仍然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和压力。新阶段和新形势下"稳外贸"重在实现价值链攀升。从具体作用机制上看,攀升全球价值链对"稳外贸"的作用,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提升全球价值链的"扎根"能力,从而夯实外贸发展的分工基础;提升全球产业链的"留住"能力,从而降低外贸发展面临的"浮萍经济"风险;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能力,从而强化外贸实际而非名义增长的原生动力;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品质"水平,从而增创外贸发展的竞争新优势。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本质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布局生产网络,因此一国位于价值链中何种环节和阶段,不仅取决于自己"能做什么",还取决于跨国公司"给你做什么"。基于这一意义,新形势下中国努力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实现"稳外贸"重任,不仅需要通过培育和引进高级和先进生产要素等方式,提升自身"能做什么"的水平,而且还需要通过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注重制度型开放等,改变跨国公司"给你做什么"的布局策略诱发价值链中高端向国内转移。

高波[6](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县区政府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以W区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3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造成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经历了加剧、缓和、冲突升级到再次缓和等一系列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变化快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变量之一。W区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近10年来外贸进出口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美国作为W区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市场,对W区外贸影响不言而喻。中美贸易摩擦不光影响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外贸企业,还会带来外资转移、对外投资转移、产业链升级压力等更为深远的影响,也会加大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隐忧。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外贸高质量发展,采取建立健全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等措施,提升外贸竞争力,才能将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在这场“危机”中,找到机遇。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是中央重要决策部署,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到就业和民生、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外界对我国经济的信心和评价的大事。2019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分析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地方政府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理论依据,以W区政府为例,分析W区外贸的发展现状、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县区政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县区政府制定外贸发展政策,应对贸易摩擦,促进外贸发展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康晴云[7](2020)在《泉州市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各种出口退税行为日趋增多,而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实施对有效调控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保持国内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国家的优惠政策反而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他们采取各种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破坏出口贸易环境,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为何防范出口骗税遭遇瓶颈,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出口骗税问题的整理和归纳,大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本文广泛学习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同时,明确了出口骗税的核心概念,以风险管理理论、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展开研究。作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泉州市外贸出口表现十分抢眼,而与此同时,防范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形势严峻,任重道远。泉州市的出口骗税风险防范问题,既是我国出口骗税问题的缩影,更有其地域性特征和实际操作困难。本文通过引入泉州市某外贸企业M公司的骗税实例,分析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主要方式、税务机关的风险识别手段,进一步总结泉州市出口骗税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及面临的困境。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泉州市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主要成因主要集中在经济成因、税法制度不健全、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及出口退税部门队伍建设的问题等方面。通过借鉴国内骗税风险防范典型案例区的经验,本文进而提出下列防范措施:完善税制体系,提高税收相关法律效力,以法控税,完善增值税制度,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实行征退税一体化,监管与服务“两手抓”;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网+退税”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探索跨部门协作执法,强化系统内部打击和防范出口骗税协作机制,推进全社会综合治税建设;强化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升执法人员素质,优化内部监管机制。

耿捷璇[8](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冲击及风险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生产型外贸企业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连接国内外经济有重要作用,保证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良好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企业在国内方面面临着企业停工停产,产业链、资金链承压,物流运输、人员往来受阻等问题,在国外方面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贸易国政策限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此次疫情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来说是一次大考,在应对这种重大突发事件时我国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协调多方资源,尽力降低外贸企业受损程度,但也暴露出各地应对风险的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加之近几年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外部风险因素叠加,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处境更加艰难。因此为帮助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渡过疫情危机,也为有效应对其他更为广泛的风险因素,本文以此次新冠肺炎为研究背景,梳理了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情况、现状、特点和一般风险因素,以我国外贸大省Z省269家涉及不同行业、规模的生产型外贸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资料搜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多方面冲击进行梳理,归纳概括出企业面临停产率和订单下降率高、资金链承压大、产业链受阻严重、贸易国政策限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提出建议对策,政府要有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企业要排查产业链资金链风险,有效运用法律和规则维权,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

尹中汇[9](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研究》文中指出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以后对外贸易额持续增长,其中对美贸易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使中美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而且使两国人民福祉得以提升。然而,美国政府却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逆全球化潮流而行,中美贸易一直阴霾笼罩。2018年3月开始,美国政府不顾中国反对,执意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达到了顶峰。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有着较大影响。为了减少由于汇率波动给外贸企业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有必要基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就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期找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从贸易摩擦、汇率风险、VaR模型以及GARCH族模型的基本概念入手,按照识别风险——测算风险——规避风险的思路,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外贸企业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基本态势以及梳理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对其汇率风险进行识别,之后构建VaR-GARCH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外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外汇风险。通过研究发现,2018年以来,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汇率弹性也随之加大。然而在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下,我国外贸企业被动的使用原来的避险工具,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健全,进一步扩大了外汇风险敞口。因此,外贸企业必须找到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而风险测算无疑是风险管理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应选用置信水平为99%的GARCH(1,1)—T模型来衡量汇率风险。同时,外贸企业应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辟新兴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风险共担模式。另外,政府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放宽我国外汇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

宁馨玥[10](2019)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外贸行业的转型升级,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随之诞生,开始取代传统外贸代理担负起新外贸时代的历史重任。作为外贸行业的后起之秀,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推出了外贸服务的新模式,即将各类外贸资源整合于一身,主要包括通关、物流、结汇、信保、融资、退税、保险等环节,而后根据中小外贸企业的需要将这些服务投放给他们,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降低了中小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交易成本,为我国外贸行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促进了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论文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运营现状及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困境出发,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出口融资业务的角度进行创新探讨,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国际贸易风险控制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的出口融资业务和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汇总归纳为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和外部风险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国际贸易业务复杂多样,面临的风险瞬息万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也不断随之变化,为全方位控制这些风险、应对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者提出创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即建立风险控制中心,并对风险控制中心的建立进行全面阐述,力求将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论文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K公司作为案例分析,通过相关信息了解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需求,并对K公司出口融资业务及风险控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K公司出口融资业务的健康良好运转,为论文提供实践佐证。论文最后一章总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风险出现频繁,提出应通过风险控制中心来进行全面风险控制的结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会随着业务形式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升级,需要我国外贸参与方提高对各类风险的把控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外贸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开放的内涵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3.1.1 国际背景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3.1.2 国内背景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4.1.2.1 主动开放
        4.1.2.2 全面开放
        4.1.2.3 共赢开放
        4.1.2.4 双向开放
        4.1.2.5 公平开放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5.1 思想维度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5.2 实践维度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6.1 理论创新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6.2 实践意义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6.3 世界影响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国际经贸新形势下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逆势增长下的中国外贸发展新形势
    (一)中国外贸逆势增长的总体状况
    (二)中国外贸逆势增长背后的贸易结构变化
        1. 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
        2. 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3. 梯度开放水平显着提升
        4. 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多元
    (三)贸易结构改善下的中国外贸发展新形势
        1. 贸易方式持续优化
        2. 贸易新形态加快发育
        3. 开放型经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二、国际经贸新形势下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韧性与“卡脖子”短板并存的危与机
    (二)新形势下中国贸易结构演进中的喜与忧
    (三)中国外贸转型发展中的进与退
三、加快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驱动中国外贸发展,加快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二)制度创新推进结构性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激活企业发展活力
    (三)开放创新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注重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并行驱动
    (四)创新全球治理,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能力和话语权

(3)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珠海鹏和机电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
        2.1.2 中小型外贸企业
        2.1.3 企业国际化
        2.1.4 企业发展战略
    2.2 理论基础
        2.2.1 发展战略理论
        2.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3 企业国际化理论
第三章 中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环境分析与研究
    3.1 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现状
    3.2 中小型出口外贸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中小型出口外贸企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
        3.3.1 主要竞争者
        3.3.2 潜在进入者
        3.3.3 顾客议价能力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
        3.3.5 替代者
    3.4 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
第四章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外贸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外贸业务发展现状
        4.1.1 产品业务结构情况
        4.1.2 客户区域开发情况
        4.1.3 外贸业绩发展情况
    4.2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外贸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
        4.2.1 公司外贸战略设计和发展理念存在缺陷
        4.2.2 机电外贸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且日趋激烈
        4.2.3 外贸客户市场开发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
        4.2.4 公司外贸运营能力建设还需要持续加强
第五章 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下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外贸业务发展战略制定
    5.1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SWOT分析矩阵及转型发展战略思路
    5.2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外贸业务转型发展战略目标
    5.3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差异化转型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5.3.1 转型升级中推进差异化
        5.3.2 目标客户定位差异化
        5.3.3 市场开发拓展差异化
        5.3.4 客户服务管理差异化
    5.4 珠海鹏和机电公司差异化转型发展战略推进保障措施
        5.4.1 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5.4.2 加强员工管理激励
        5.4.3 积极开展跨境电商
        5.4.4 把控外贸业务风险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攀升全球价值链的“稳外贸”作用:机理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低端嵌入价值链:前一轮外贸高增长之因
三、价值链低端锁定:新形势下外贸增长之困
四、攀升全球价值链:新形势下稳外贸之机理
五、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新形势下稳外贸路径

(6)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县区政府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以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和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相关概念
        2.2.1 外贸高质量发展
        2.2.2 中美贸易摩擦
        2.2.3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政府职能
    2.3 相关理论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政府干预理论
第3章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W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现状
    3.1 W区概况
        3.1.1 W区基本情况
        3.1.2 W区外贸基本情况
    3.2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W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3.2.1 W区政府现有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举措
        3.2.2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W区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
    3.3 中美贸易摩擦对W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3.3.1 中美贸易摩擦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
        3.3.2 中美贸易摩擦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3.3.3 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的影响
        3.3.4 中美贸易摩擦对境外投资的影响
        3.3.5 中美贸易摩擦对招商引资的影响
第4章 W区政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
        4.1.2 应对贸易摩擦体制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4.1.3 缺少外贸管理专业人才
        4.1.4 外贸管理部门间并未形成合力
        4.1.5 在市场组织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对外贸高质量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4.2.2 政府引导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不足
        4.2.3 政府间合作与外贸统筹发展意识不强
        4.2.4 政府对外贸新业态培育力度不够
第5章 县区政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5.2 优化外贸发展营商环境
    5.3 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
    5.4 优化资源配置
    5.5 发挥外贸平台作用
    5.6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5.7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泉州市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方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一、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外贸企业的概念
        二、出口退税的概念
        三、出口骗税
        四、出口退税与骗税的关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风险管理理论
        二、非对称信息博弈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泉州市税务部门防范和打击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的实例分析
    第一节 泉州市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现状
        一、泉州市出口贸易现状
        二、泉州市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现状
    第二节 M公司(外贸企业)出口骗税实证分析
        一、M公司基本情况
        二、M公司出口骗税方式分析
        三、M公司案件处理结果
        四、泉州税务部门识别M公司出口骗税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 泉州市防范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防范现状
        一、泉州市税务部门防范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主要措施
        二、泉州市防范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面临的困境
第四章 泉州市防范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防范的困境成因分析
    第一节 出口骗税的经济成因
    第二节 出口退税法律制度不健全
        一、出口退税程序性法规不完整
        二、相关条文规定较为模糊
        三、出口退税相关制度不完善
    第三节 现行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分析
        一、征、管、退环节沟通不畅
        二、部门间权责分离、缺乏协作
        三、出口退税监管存在漏洞
    第四节 出口退税部门队伍建设问题
        一、出口退税部门人力不足
        二、税务干部风险意识欠缺
        三、风险应对能力存在短板
第五章 国内防范出口骗税风险典型案例区经验借鉴
    第一节 江西省抚州市税警银协作查处骗税大案
    第二节 厦门市用“大数据”护航出口退税
    第三节 国内税务部门防范出口骗税经验借鉴
第六章 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的防范对策
    第一节 完善税制体系
        一、提升税收法律层次
        二、完善增值税制度
        三、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第二节 加强出口退税管理
        一、实行征退税一体化
        二、监管与服务并行
    第三节 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构建“互联网+退税”体系
        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第四节 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一、探索跨部门协作执法
        二、系统内部打防一盘棋
        三、推进全社会综合治税
    第五节 强化执法队伍专业化
        一、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二、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三、优化内部监管机制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冲击及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及面临的风险
    第一节 我国外贸企业及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情况
        一、外贸企业与生产型外贸企业的概念
        二、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生产型外贸企业的风险特征
        一、供应链风险
        二、国家性风险
        三、政策性风险
        四、合同风险
        五、运输风险
        六、结算风险
        七、汇率风险
        八、价格风险
第三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冲击:以Z省生产型外贸企业为例
    第一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行业的总体影响
        一、企业基本生存受到挑战
        二、外贸压力加大
        三、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第二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分析
第四章 生产型外贸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对策
        一、稳定原有外贸出口市场,积极探索新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稳企业稳就业,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三、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改善营商环境
        四、优化贸易投资流程、提升公共产品服务质量,有效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开拓市场
    第二节 企业政策
        一、排查产业链和资金链风险,及时更新贸易国贸易政策情况,加强协商共渡难关
        二、及时收集法律证据,敢于主张,保护自身利益
        三、企业生产转型,适应环境
        四、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国内市场
第五章 结论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贸易摩擦的概念界定
    2.2 汇率风险内涵及种类
        2.2.1 汇率风险内涵
        2.2.2 汇率风险种类
    2.3 VaR模型
    2.4 GARCH族模型
        2.4.1 ARCH模型
        2.4.2 GARCH族波动模型
3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及其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3.1 中美贸易摩擦及原因
        3.1.1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3.1.2 直接原因
        3.1.3 根本原因
    3.2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4 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分析
    4.1 中美贸易摩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基本态势
        4.1.1 中美贸易摩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现状
        4.1.2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4.2 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
    4.3 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3.1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外部问题
        4.3.2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内部问题
5 基于Va R-GARCH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外汇风险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模型前提假设检验
        5.2.1 平稳性检验
        5.2.2 正态性检验
        5.2.3 条件异方差检验
        5.2.4 结论
    5.3 人民币兑美元外汇风险的基于GARCH族模型的实证研究
        5.3.1 均值方程的确定
        5.3.2 GARCH模型的确定
        5.3.3 VaR值的计算
        5.3.4 回测检验
    5.4 结论
6 中美贸易摩擦下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对策
    6.1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风险测算
    6.2 综合判定Va R值大小选择组合规避方式
    6.3 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辟新兴市场
    6.4 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
    6.5 银行提供授信支持建立风险共担模式
    6.6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6.7 放宽外汇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
    附录 Ⅱ GARCH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研究
        1.2.2 关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研究
        1.2.3 关于国际贸易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预计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2.2 国际贸易融资
    2.3 风险、风险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3.1 风险
        2.3.2 风险管理
        2.3.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4 风险控制
        2.4.1 风险控制的概念
        2.4.2 风险控制的方法
第三章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运营现状及其出口融资业务与相应风险
    3.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运营现状
        3.1.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现状
        3.1.2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遇到的问题
        3.1.3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趋势
        3.1.4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委托方——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现状
    3.2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简介与特点
        3.2.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简介
        3.2.2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特点
        3.2.3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主要类型
    3.3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
        3.3.1 出口融资业务的共性风险
        3.3.2 出口退税融资业务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特殊风险
第四章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
    4.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4.2 出口退税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现状
    4.3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现状
        4.3.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涉及的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发展趋势
        4.3.2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与应对
    4.4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4.1 内部风险控制问题
        4.4.2 外部风险控制问题
第五章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5.1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5.1.1 解决内部风险控制问题的对策
        5.1.2 解决外部风险控制问题的对策
        5.1.3 合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
        5.1.4 全面提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5.2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风险控制的创新——风险控制中心的建立
第六章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K公司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分析
    6.1 K公司的基本情况
    6.2 K公司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3 K公司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的已做工作与建议
        6.3.1 K公司出口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已做工作
        6.3.2 建议K公司建立风险控制中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国际经贸新形势下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对策[J]. 陈亮,毛顺宇,胡文涛. 国际贸易, 2021(07)
  • [3]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4]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珠海鹏和机电公司为例[D]. 王晔.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攀升全球价值链的“稳外贸”作用:机理及对策[J]. 戴翔.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03)
  • [6]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县区政府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以W区为例[D]. 高波. 南昌大学, 2020(06)
  • [7]泉州市外贸企业出口骗税风险防范研究[D]. 康晴云. 华侨大学, 2020(01)
  •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我国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冲击及风险控制[D]. 耿捷璇. 南开大学, 2020(04)
  • [9]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外贸企业汇率风险规避研究[D]. 尹中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D]. 宁馨玥. 天津商业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新形势下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