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获奖

《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获奖

一、“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颁奖(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重[1](2020)在《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纪念活动并非是凭空而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在中深厚文化底蕴滋养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靓丽的现代政治文化风景——纪念马克思活动。纪念马克思是基于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举办马克思纪念活动较为频繁,服务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表达革命主张、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纪念活动更加理性和规范,在“逢五”、“逢十”周年都举办全国性的纪念,纪念规模较之从前也更加隆重,以动员人们参与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纪念活动成为表达改革主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载体。在改革开放的主题下,马克思纪念活动的规格提升,两次“逢百”周年举办高规格纪念大会,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借助马克思纪念活动表达改革主张,凝聚改革共识,同时调动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热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不断更新纪念形式,其中既有文本纪念、会议纪念、图像纪念、命名纪念等一般形式,也有红色文艺纪念、拜谒参观纪念、新媒体纪念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形式。百年的马克思纪念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强烈的现实取向、鲜明的学习导向等基本特征,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景观。仪式本身就是一个意义世界,其凝聚和储存的丰富价值意蕴在周而复始的纪念中不断释放。纪念马克思不仅只是纪念其人,更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中国共产党紧扣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为马克思纪念增加意义含量,赋予了马克思纪念活动多重的历史功能。这些功能不断在中国社会绽放光彩,为中国发展增添动力。新时代纪念马克思就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继承马克思的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李润霞,薛媛元[2](2018)在《2012年新诗纪事》文中提出[说明]1.《2012年中国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内地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

张娣[3](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武兆雨[4](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黄家周[5](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6](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邢丽凤[7](2013)在《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一-二〇〇四)》文中认为二〇〇一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人民日报元旦献辞》,迎接新世纪,倡议"以新的奋斗、新的创造、新的成就迈进新的世纪,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六日作家西戎因病在太原逝世,终年七十九岁。西戎原名席诚正,与马烽合作所着的《吕梁英雄传》是解放区第一部长篇小说,曾长期担任《火花》和《汾水》文学杂志的主编。十五日至二月十五日图书文化网站www.book321.com与台海出版社联手举办"孤篇自荐"网上竞猜活动,从五十名候选的当代作家

王树增[8](2011)在《一九一一》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猛回头医生的叛逆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帝制历史的国度里,皇帝想要什么东西一般都能得到满足。特别是他想要某个臣民的脑袋的时候,这是一件顶容易的事——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

李润霞,薛媛元[9](2011)在《2009年新诗纪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1.《2009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刊发布、诗人动态等与诗歌有关的一切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

郑章飞,陈有志[10](2010)在《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30年发展历程》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12月18日,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将迎来其30年华诞。回顾湖南省高校图工委30年走过的历程,曲折、艰难、而又充满激情!这是见证与实践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之路的30年。是图书馆人用智慧与汗水,成就了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事业灿烂的今天。

二、“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颁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颁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概况及学理视点
        (一)资料概况
        (二)学理视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文化与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文化依据
        (一)中国祭祀传统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马克思符号在中国的初始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实践依据
        (一)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历程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一)五四运动至国共合作前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四)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一)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形式与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主要形式
        (一)文本纪念
        (二)会议纪念
        (三)图像纪念
        (四)命名纪念
        (五)其他形式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的基本特征
        (一)明显的社会化趋势
        (二)强烈的现实取向
        (三)鲜明的学习导向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历史意义
        (一)塑造马克思形象,增进民众认知与记忆
        (二)进行政治动员,表达政治主张
        (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推进党的建设
        (四)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的当代价值
        (一)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继承马克思的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一、社办期刊
        二、书刊互动形式
        三、刊社共生意义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一、刊企合作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7)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一-二〇〇四)(论文提纲范文)

二〇〇一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二〇〇二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二〇〇三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二〇〇四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0)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30年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缘起与历程
    1.1 缘起
    1.2 湖南省高等学校中心图书馆委员会 (1980.12~1984.5)
    1.3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1984.6-1989.4)
    1.4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1989.5~现在)
2 成果与经验
    2.1 政策执行、落实与业务指导
    2.2 共知、共建、共享体系建设
    2.3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2.4 读者教育与阅读宣传
    2.5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2.6《高校图书馆工作》会刊建设
3 展望与前景

四、“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颁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纪念马克思活动研究[D]. 张树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2012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01)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4]《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一-二〇〇四)[J]. 邢丽凤. 东吴学术, 2013(04)
  • [8]一九一一[J]. 王树增. 当代, 2011(04)
  • [9]2009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1)
  • [10]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30年发展历程[J]. 郑章飞,陈有志.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0(05)

标签:;  ;  ;  ;  ;  

《共和国迈向新世纪》征文在长沙获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