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的特色及发展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胡敏[1](2021)在《基于边缘AI的雪面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边缘人工智能”(edg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dged AI)将机器学习带到了移动端,为大数据的研究有效地降低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能源消耗,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明朗,众多行业中对边缘AI的技术研究也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成熟逐渐崭露头角。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多地方都建成了自动雪深探测仪,绝大多数地区都采用江苏省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地面降水降雪探测(ground-baesd instrument shower-snow,DSS1)型雪深探测仪,在雪面天气,依托自动测量雪深的有效手段,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也不时出现一些错误数据。本文主要研究移动端雪面识别技术,从机器学习的角度出发,辅助雪深激光探测仪识别测雪板上的雪,降低误测率。本文以带有深度学习模块的嵌入式海思Hi3559A为硬件处理器,针对移动端设备内存小、算力低、供电不足、设备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难题,设计了低功耗嵌入式雪面识别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图像裁剪原理,从位置信息的角度出发,保留敏感像素点,尽可能避免图像裁剪带来的信息损失,有效减少计算量,提高图像分类的识别率;2.设计了图像增强算法,通过非线性变换Y分量修改图像亮度范围,使得当前场景下图像画质达到最优,在保持图像颜色信息的条件下提高清晰度,遇到霜冻、雾霾、降雨等天气,仍然可以正常识别;3.训练caffe1.0框架下的Mobile Net V2图像分类网络并移植到Hi3559A模组中,实现雪面的自动识别;4.在硬件电路中增加分频电路判断方波个数,电路全部采用场效应管以达到低功耗、低延时的目标;在测试环节中,主要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两个方面,测试的结果表明模组能够实现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图像分类、通用型输入输出接口(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输出功能。性能测试表明,平均功率2W,漏电流为0.031A,待机电流为0.185A,识别率99.7%,识别一张图片的时间为0.8s,可以应用于气象监测领域。
郭涛[2](2021)在《基于ARM DS-5平台设计Thread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对于所使用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一般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Linux,安卓等还不能满足工业级别的安全要求,这就对既能够达到工业级安全认证要求,又可以快速运算的嵌入式系统产生了迫切的需求。本文所阐述的是一款同时拥有IEC 61508安全完整性三级认证(SIL 3)和共通准则第六级(EAL 4+)等高级认证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ThreadX RTOS。它由Express Logic公司(现已被微软收购)开发,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与其它实时操作系统不同,ThreadX具有通用性,使基于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简化指令集计算机)和 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的小型微控制器的应用程序易于升级,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基带,以及打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中。i.MX 6Quad则是由恩智浦(NXP)公司研发的搭载了四个Cortex-A9内核的高性能四核处理器。Cortex-A9处理器是由ARM推出的一款,基于ARMv7架构的多核处理器,Cortex-A9多核处理器是第一次结合了 Cortex架构以及用于可以扩展性能的多处理能力的ARM架构处理器。ARM DS-5是我们选择用来开发Cortex-A9处理器的集成开发环境,它是由ARM官方推出的一款,基于Eclipse的调试器,它可以用来调试全部的ARM处理器,其中包括:较早的ARMv9、ARMv11等系列处理器,以及较新的Cortex-A7、Cortex-A9、Cortex-A15 等 Cortex-A 系列,以及 Cortex-R 系列和 Cortex-M 处理器。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ARM DS-5开发平台设计ThreadX RT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详细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技术,完成在i.MX 6Quad四核高性能处理器上的各项移植工作。
王瑞卿[3](2021)在《PDC钻头自动测量激光熔覆机器人双机协同研究》文中提出再制造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内的钻头修复受制于技术限制,通常使用人工对其进行修复,但修复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本文以PDC钻头自动测量激光熔覆机器人双机协同研究为对象,对高价值钻头自动测量激光熔覆再制造生产线专用机器人研发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进行研究。根据项目的需求,设计了控制系统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再制造生产线控制软件、激光熔覆机器人与三维扫描机器人的快速校准的算法和用于配合控制及校准的工业机器人端运行的程序。论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内容:(1)设计控制系统平台软硬件:控制系统平台是整个再制造生产线的控制中枢,完成激光熔覆机器人与激光发生器、送粉器、再制造平台等设备的协同控制,控制三维扫描机器人进行扫描任务的控制,以实现再制造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其硬件采用IMX6ULL作为处理器,通过TCP/IP协议、RS-232、RS-485以及IO电平来控制整个系统。平台操作系统使用Linux,应用软件通过QT开发平台开发。(2)设计再制造生产线控制软件:软件主要完成双机器人校准数据的计算、接收破损模型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切片分层生产激光熔覆路径、对控制系统平台发送开始和停止命令以及路径文件信息。(3)设计激光熔覆机器人与三维扫描机器人快速校准算法和校准流程:通过激光熔覆机器人对三个校准顶锥的接触测出三个基于激光熔覆机器人的坐标和三维扫描机器人对三个校准顶锥进行扫面得出三个顶锥基于三维扫描机器人的坐标,经过坐标转换得出转换关系矩阵,以实现激光熔覆机器人与三维扫描机器人的坐标转换从而实现协同作业。(4)完成生产线功能测试:在实验中验证快速校准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校准精度,并分析影响精度的因素和解决方案,对控制系统平台功能进行测试,试验熔覆参数得出最佳参数,以满足项目设计要求。通过对再制造生产线的整体测试,设计的控制系统平台及控制软件可以控制在制造生产线完成PDC钻头的自动测量及自动修复作业,修复效果满足项目设计要求。
李海东[4](2021)在《R公司系统内核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的IT领域中linux内核的开发和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应用的领域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手机等便携设备、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产品。未来linux内核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各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也更多。本文在市场、技术、管理三个方面对项目管理风险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在项目研发中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保证项目的准确性、有效性、进度和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针对目前的研发项目应用故障树和鱼骨图法来识别风险,研究范围包括市场方向、研发流程和技术应用、研发人员管理等。(2)用专家调查法和风险等级表定量和定性分析风险的级别,分析出风险产生的原因、概率和影响程度,为风险应对计划提供参考依据。(3)针对所有风险列出具体的风险应对计划,内容包括风险应对措施和相关责任人。(4)制定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方案,包括确保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在项目的进行中对风险进行监控,持续检测风险的变化状态,若有偏差则对应对计划进行调整,保证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周期性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的进展和状态、资源消耗、二次风险等因素来衡量风险应对计划的效果。本文对R公司内核相关产品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研发部门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作用,有助于项目的正确计划和稳定执行。本文在后续其它产品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同样有参考价值。
孔祥基[5](2021)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机器人控制和交互》文中研究说明机器人的应用已经迅速扩展到娱乐、家庭、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集成电路、5G通信、嵌入式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控制,拥有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是机器人发展的核心方向。基于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并融合视觉、听觉等感知技术,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交互能力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小型人形机器人领域,低成本的控制器和开源、移植性高、可裁剪性高的操作系统组成的控制系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机器人二次迭代更新的速度。因此,本文基于ARM架构的硬件平台,结合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以建立高性价比的交互控制系统为主要目标。通过结合其他硬件模块,及开源软件资源,实现机器人的语音交互控制,视觉信息在局域网内的采集压缩传输。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以ARM架构的S3C2440为硬件核心,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及其他开源软件资源,搭建起了一个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2.以搭建的软硬件系统为基础,在嵌入式Linux系统内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控制。结合语音识别模块、语音合成模块,实现机器人语音交互控制,完成了语音识别芯片在Linux系统下的驱动开发,及在Linux系统下机器人舵机、语音合成芯片等硬件设备的使用。在此过程中介绍了UART、SPI等通信协议以及Linux系统下字符设备驱动开发、SPI总线设备驱动的开发。3.基于Linux中的v4l2视频应用框架、USB摄像头驱动框架、H264编码、RTP协议等相关技术,并借助无线网卡和USB摄像头,模拟实现机器人视觉信息采集压缩,并通过网络发送至上位机。
王文涛[6](2021)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及实践 ——以西安市2020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电子政务是政府在政务服务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电子政务带来的先导性示范作用对于释放数字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仍然存在着数据可用性低、市场环境混乱、政策规划不清等问题。作为西北地区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西安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着基础建设不健全、人才力量薄弱等问题。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公共预算大幅削减的形势下,如何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是各级政府正在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可衡量,则无法管理”,为了对电子政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与引导,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效率、成本、服务、管理等问题,常利用信息技术、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网络评估等理论对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过程展开评估。当下,大部分电子政务评估往往从网站、信息公开或者政务服务某个方面重点展开,以电子政务服务整体出发的评估较少,数据采集过程也主要使用传统的线下填报或第三方问卷方式完成,缺少通用且成本适用的数据采集系统,同时后续数据使用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西安市2020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际工作为例,研究并探索了相对适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LAMP架构的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西安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中缺乏相对完善的评估标尺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DPS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首先立足于各级单位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整体发展目标,结合DPS模型对电子政务工作内容分析建模,设计完成了具体的指标评估项。接着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向量,推导汇集指标体系的整体评估权重。通过以上方式构建了市级单位、市属事业单位、区县、开发区、西咸新区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解决了评估指标体系合理性和统一性的问题,构建了西安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统一标尺。2.针对现有评估中评估数据采集难、数据共享差的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适用实用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数据采集系统。首先,基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全生命周期,对评估管理、评估填报、评估审核、评估分析等环节涉及的各项功能进行分析与设计,形成了系统整体功能框图。接着利用LAMP技术框架搭建了B/S架构的数据采集系统。最后,使用Load Runner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验和性能测试。结合上述评估指标体系及在线系统,面向全市5个层级的单位,西安市开展了2020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一定程度上对本文思路的可用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宋凯文[7](2021)在《面向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余年来,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主的机器学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得益于高性能计算软硬件和实际应用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已有大量组织和企业提供基于机器学习系统向大众提供服务,例如面部、语音识别、照片优化等等。深度神经网络对算力的需求也不同以往,因此对分布式神经网络系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边缘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入,云端、边缘和终端的分层网络日渐成熟,这带来了更丰富的数据来源、计算设备、应用需求和隐私保护的挑战。为此,适用于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系统应运而生。这种分布式神经网络基于分割网络的思想,能够充分利用各设备计算资源、在神经网络上联通用户与云端。分布式神经网络变化灵活,为解决模型计算、推理性能、提升实时性、改善用户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时分布式系统天生具有的复杂性也为分布式神经网络带来了挑战。分布式环境下,时常会有在线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模型的训练与实际性能。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算法和系统两个方面对分布式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神经网络分布式训练算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面向分层网络体系结构,对部署后的神经网络在线进行训练,缓解分布式神经网络部署前后数据分布不一致、终端间数据分布不一致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方法同样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能有效的扩展,或与其它相关算法结合,进一步改善分层网络体系下分布式神经网络的表现;2.本文设计了方便在仿真网络环境中运行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系统,结合Linux操作系统网络特性和现有机器学习主流框架,能够灵活的实现分布式神经网络相关算法和实验,对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从而提升相关算法和系统的研究开发效率。本文进行了简单实验,测试了分布式神经网络仿真系统的有效性和相关性能,确保系统有效,为后续实验提供保障。最后本文通过搭建仿真网络,通过仿真系统实现分布式训练算法,针对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设计实验,测试和对比分布式训练算法的实际性能。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分布式训练算法能对分层网络下的分布式神经网络有效进行训练,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准确率,同时避免了分享用户原始数据造成的隐私泄露。同时,本文紧密的实验对算法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体现了算法的各项性能特点。
唐晗呈[8](2021)在《小型化目标反射信息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现代雷达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以及对全天候、多用途以及智能化等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雷达开发方式已面临瓶颈。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引入军用雷达领域的尝试,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日益成熟,软件化雷达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同传统的雷达开发方式相比,软件化雷达具有多用途、硬件复用、可重配置等能力,以及集成化程度高、可靠性强、小型化等应用特性。本文基于通用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开展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FMCW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本文以AD9361射频前端和Zynq片上系统构成的硬件平台为基础,以可移植、模块化以及标准化为原则,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总体架构、可编程逻辑以及上位机和嵌入式软件,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测分析。具体工作内容包含:1、设计了一种基于Zynq片上系统和AD9361射频前端的软件化雷达架构。详细分析了快斜坡FMCW雷达信号处理各流程并按其特点使用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将算法分配到各软硬件子系统。该架构解决了其他研究方案中存在的对数据吞吐量需求过高、不具备实时性潜力以及收发通道间相干性等工程性难题。2、以模块化、标准化、可移植为原则,设计了层次化的系统软件总体架构并且实现了包括嵌入式底层驱动到用户空间程序在内各层软件。Zynq片上系统软件以移植的Linux操作系统为运行环境,采用内核iio子系统的为底层驱动框架,以libiio运行时库为上位机和Zynq片上系统的通信桥梁,实现了对射频前端的控制、高速数据传输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上位机则以libiio运行时库为通信基础,实现了包括距离多普勒成像、目标检测以及测角等后续算法。3、设计了可编程逻辑的总体架构并且具有可移植、模块化等特点。Zynq中的可编程逻辑主要运行高速的数字处理算法,以AXI和AXI-Lite标准总线协议为核心构建了总体框架,并实现了包括发射链路的FMCW信号发生器,以及接收链路用于产生降采样差频信号的数字下变频在内的自定义IP核。4、在本文实现的软件化FMCW雷达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室内外实验,通过实测分析并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软件化雷达的可行性。
吴瑶清[9](2021)在《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民航乘务人员和旅客需求的不断更新,电子技术在民航客舱环境下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和上升。民航客舱环境下,为了保证应用间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实时应用程序的需求,对象管理组织通过发表DDS规范,提出了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并使用这样的模型来进行数据分发。然而,目前国外诸如RTI DDS等应用于航空客舱环境的中间件大多为商用产品,开源产品Open DDS采用C++开发且使用集中式架构,性能不如RTI DDS等中间件的效果。因此,采用C语言,基于DDS框架研发实时性、可靠性等接近RTI DDS的国内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是一种在民航通信中间件市场几乎被垄断的背景下提出的降低商用成本的创新方案。由此本文根据民航背景下的客舱系统环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实时中间件,在实现业务逻辑和通信逻辑的解耦的同时保证民航客舱环境下各应用软件交互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动态可扩展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研究DDS中间件相关技术以及对比分析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架构,对项目背景以及技术基础进行学习。(2)结合民航客舱环境特点以及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功能需求提出民航通信中间件的需求分析以及总体设计方案、总体架构设计等,并对如何实现实时、可靠、动态可扩展、稳定的民航通信中间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基于DDS框架结合功能需求,设计成四个模块(DCPS核心模块、DCPS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应用软件接口模块)并使用C语言实现采用分布式架构的民航通信中间件。(4)设计具体测试方案,通过仿真民航客舱环境完成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本文实现的民航通信中间件达到项目基本预期。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源于国内民航客舱环境通信中间件的开发需求,设计并实现的民航通信中间件可以降低民航客舱环境内各个节点之间的耦合,进行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对于国内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应用于民航客舱应用软件的中间件具有切实的意义。
马子瞻[10](2021)在《多参数生化健康监测POCT设备主机系统设计与云端应用开发》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分级诊疗政策逐步落地,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技术因成本较低、操作便捷、诊断迅速等特性,极大地推动了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体系向基层、家庭等场景的覆盖。但截至目前,大多数POCT设备存在检测模块单一、仅能对一类指标检测的问题,例如家用血糖仪只能对血糖指标进行日常监测,而未考虑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高发的糖尿病肾病等。同时,POCT设备往往只具备检测功能,在数据管理、统计、上传等方面较为缺乏,数据可视化程度也较低,不便于长期指标监测与慢病管理。不仅如此,POCT设备还普遍存在云端化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不利于医护人员与用户即时查看指标信息,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层医疗机构及家庭场景下使用的多参数生化健康监测POCT设备主机系统,支持多个检测模块接入,并研发了配套云端微信小程序。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以嵌入式主控芯片为核心研发了设备主机系统。完成嵌入式主板人机交互模块与外围通讯模块接口设计、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设备驱动开发等工作,实现多模块接入、Wi-Fi通讯与触摸屏控制等功能。基于触摸屏功能,结合使用场景与适用人群,设计软件功能框架与人机交互界面,完成本地应用软件开发。接着,开发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应用软件,配套主机系统,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数据管理、统计、可视化、医护留言、检测结果建议、知识推荐等功能,提高POCT技术云端化与智能化水平。最后,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实现疾病预测功能,本文基于皮马印第安人糖尿病数据集,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糖尿病预测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改进与参数优化,预测准确率达到82.08%。本文研发的主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云端应用软件具备多参数、多模块、功能丰富、云端化及智能化等特点,对于健康监测与慢病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二、Linux的特色及发展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inux的特色及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边缘AI的雪面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雪面识别算法研究 |
2.1 Caffe1.0框架简介 |
2.2 Mobilenet V2图像分类网络 |
2.2.1 深度可分离卷积 |
2.2.2 倒残差块 |
2.2.3 网络结构 |
2.3 迁移学习 |
2.4 图像增强算法 |
2.4.1 二进小波变换 |
2.4.2 引导滤波 |
2.4.3 低频部分处理 |
2.4.4 边缘信息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结构设计 |
3.2 海思Hi3559A最小系统 |
3.3 电源模块 |
3.4 奇偶脉冲校验模块 |
3.4.1 滤波电路设计 |
3.4.2 低功耗二分频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雪面识别系统软件设计 |
4.1 雪面识别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4.2 图像裁剪算法部署 |
4.3 图像增强算法部署 |
4.4 图像编码 |
4.5 实验及分析 |
4.5.1 样本简介 |
4.5.2 模型训练 |
4.5.3 模型量化 |
4.5.4 模型部署与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5.1.1 在linux服务器上安装交叉编译器 |
5.1.2 配置HiLinux内核 |
5.1.3 移植u-boot |
5.1.4 制作根文件系统 |
5.1.5 烧写镜像文件 |
5.1.6 登录模组文件系统 |
5.2 功能测试 |
5.2.1 系统测试过程解析 |
5.2.2 图像处理时间测试 |
5.2.3 系统识别时间及识别率测试 |
5.3 功率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ARM DS-5平台设计Thread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为什么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
1.1.2 操作系统移植的目的与必要性 |
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ThreadX RTOS研究现状 |
1.2.2 i.MX处理器研究现状 |
1.3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的主流技术 |
1.3.1 Linux移植 |
1.3.2 BootLoad选择及对比 |
1.3.3 移植方案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开发环境 |
2.1 开发平台 |
2.2 硬件环境 |
2.2.1 i.MX 6Quad处理器 |
2.2.2 JLink调试器 |
2.3 软件环境 |
2.3.1 ThreadX RTOS代码 |
2.3.2 固件库代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植方案 |
3.1 移植方案综述 |
3.2 ThreadX RTOS内核移植 |
3.2.1 i.MX6Q开发板启动流程 |
3.2.2 ThreadX RTOS内核移植方案设计 |
3.3 固件库移植 |
3.3.1 SDK中的文档 |
3.3.2 裁剪固件库 |
3.3.3 C语言部分移植 |
3.3.4 汇编部分移植 |
3.4 GUIX移植 |
3.4.1 使用guix_medical例程 |
3.4.2 使用GUIX Studio更改配置 |
3.4.3 添加入ThreadX RTOS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hreadX RTOS内核移植实现 |
4.1 ThreadX RTOS产品介绍 |
4.2 ThreadX RTOS工作机制 |
4.2.1 初始化 |
4.2.2 线程执行 |
4.2.3 中断服务例程 |
4.2.4 程序定时器 |
4.3 软件部分 |
4.3.1 源代码 |
4.3.2 工程属性 |
4.4 硬件部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件库移植实现 |
5.1 固件库综述 |
5.1.1 什么是固件库 |
5.1.2 固件库的优点 |
5.2 固件库裁剪 |
5.2.1 固件库分析 |
5.2.2 固件库裁剪 |
5.3 C语言代码移植 |
5.3.1 头文件 |
5.3.2 armcc兼容GNU C |
5.3.3 修改宏 |
5.3.4 设置mmu table |
5.4 汇编代码移植 |
5.4.1 ARM汇编语法 |
5.4.2 GNU汇编语法 |
5.4.3 移植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GUIX移植实现 |
6.1 GUIX产品介绍 |
6.1.1 GUIX的特性 |
6.1.2 GUIX的优点 |
6.1.3 GUIX开发工具 |
6.1.4 GUIX源代码 |
6.2 GUIX Studio的配置 |
6.3 GUIX例程移植 |
6.3.1 库文件 |
6.3.2 头文件 |
6.3.3 中断服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驱动编写 |
7.1 I2C通信总线驱动 |
7.1.1 设备信息及固件库代码分析 |
7.1.2 代码实现 |
7.2 IPU显示模块驱动 |
7.2.1 设备信息及固件库代码分析 |
7.2.2 代码实现 |
7.3 GT911触屏模块驱动 |
7.3.1 硬件分析 |
7.3.2 代码实现 |
7.3.3 GT911中断配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调试及分析 |
8.1 FVP平台调试 |
8.1.1 scatterload问题 |
8.1.2 应用层GUIX中的问题 |
8.2 实机运行 |
8.2.1 运行画面 |
8.2.2 监控画面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cortexA9.s汇编代码 |
附录B I2C驱动代码 |
1 bsp_imx6_i2c.h |
2 bsp_imx6_i2c.c |
附录C IPU驱动代码 |
1 bsp_imx6_ipu.h |
2 bsp_imx6_ipu.c |
附录D触屏模块驱动关键代码 |
1 bsp_imx6_touch.h |
2 bsp_imx6_touch.c |
附录E中断控制器驱动代码 |
1 bsp_imx6_touch_eim_int.h |
2 bsp_imx6_touch_eim_int.c |
致谢 |
(3)PDC钻头自动测量激光熔覆机器人双机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熔覆系统的应用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双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PDC钻头自动测量激光熔覆机器人整体结构 |
§2.2 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 |
§2.2.1 激光熔覆机器人系统方案 |
§2.2.2 非接触式机器人自动测量系统 |
§2.2.3 再制造平台 |
§2.2.4 再制造生产线控制软件 |
§2.3 难点及解决方案 |
§2.3.1 双机协同作业 |
§2.3.2 通讯协议解决方案 |
§2.3.3 信号同步性解决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设计及系统搭建 |
§3.1 控制系统平台硬件设计 |
§3.1.1 主控芯片选型 |
§3.1.2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3.13 输出信号隔离电路设计 |
§3.14 供电电路设计 |
§3.1.5 显示电路设计 |
§3.2 控制系统平台系统搭建 |
§3.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2.2 开发环境搭建 |
§3.2.3 U-boot编译与移植 |
§3.2.4 Linux内核移植 |
§3.2.5 文件系统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及程序设计 |
§4.1 与工业机器人通讯控制方法(TCP/IP) |
§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1 控制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
§4.2.2 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4.3 机器人程序设计 |
§4.4 再制造生产线控制软件设计 |
§4.4.1 再制造生产线控制软件界面设计 |
§4.4.2 再制造生产线控制软件中的路径规划软件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熔覆机器人与扫描机器人坐标快速融合算法 |
§5.1 坐标转换算法 |
§5.1.1 坐标转换校准流程 |
§5.1.2 求解变换矩阵 |
§5.2 激光熔覆钻头修复路径规划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与测试 |
§6.1 系统通电测试 |
§6.2 控制系统平台测试 |
§6.2.1 控制机器人信号测试 |
§6.2.2 控制系统平台对激光发生器的控制信号检测 |
§6.2.3 控制系统平台对送粉器的控制信号测试 |
§6.2.4 控制系统平台对再制造平台控制信号测试 |
§6.2.5 控制系统平台I/O口测试 |
§6.3 激光熔覆机器人与扫描机器人坐标标定 |
§6.3.1 坐标标定试验 |
§6.3.2 试验标定精度 |
§6.4 路径规划与熔覆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R公司系统内核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介绍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运用 |
1.3.1 理论方法概述 |
1.3.2 本文应用方法介绍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风险识别理论 |
2.1.1 风险识别的概念 |
2.1.2 风险识别的工具 |
2.2 风险分析理论 |
2.2.1 风险定性分析 |
2.2.2 风险定量分析 |
2.3 风险应对计划编制 |
2.3.1 风险应对计划技术和工具 |
2.3.2 风险应对计划输入与输出 |
2.4 项目风险检测与控制 |
2.5 参考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内核研发现状与风险分析 |
3.1 内核产品市场现状与分析 |
3.1.1 企业概述 |
3.1.2 市场行情分析 |
3.1.3 市场方向细节分析 |
3.2 研发管理流程分析 |
3.2.1 开源项目研发概述 |
3.2.2 开源项目研发流程 |
3.2.3 行业内开源项目发展现状 |
3.3 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 |
3.3.1 市场方向风险识别 |
3.3.2 研发技术模式风险识别 |
3.3.3 研发管理风险识别 |
3.3.4 项目风险定性分析 |
3.3.5 项目风险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风险解决方案 |
4.1 项目风险解决方案制定目的 |
4.2 项目风险解决方案内容 |
4.2.1 市场方向风险解决方案 |
4.2.2 研发技术模式风险解决方案 |
4.2.3 研发管理风险解决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风险应对实施与监控 |
5.1 项目风险应对实施与监测 |
5.1.1 市场方向风险应对实施与监测 |
5.1.2 研发模式风险应对实施与监测 |
5.1.3 研发管理风险应对实施与监测 |
5.2 项目风险偏差分析调整与风险评估 |
5.2.1 项目风险偏差分析与调整 |
5.2.2 项目风险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风险管理对项目的实际意义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嵌入式Linux的机器人控制和交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研究及现状 |
1.3 国内研究及现状 |
1.4 发展状况分析与概述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软硬件平台的搭建 |
2.1 嵌入式的相关概述 |
2.1.1 嵌入式的定义 |
2.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2.1.3 嵌入式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
2.2 硬件系统搭建 |
2.2.1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
2.2.2 JZ2440 相关的介绍 |
2.2.3 系统控制部分概述 |
2.2.4 系统的输入输出概述 |
2.3 软件系统搭建 |
2.3.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2.3.2 Boot Loder及移植 |
2.3.3 Linux内核编译配置以及移植 |
2.3.4 构建根文件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音交互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UART串口简介 |
3.1.1 S3C2440 UART接口简介 |
3.1.2 串口相关基本概念 |
3.1.3 串口通信的相关参数 |
3.2 SYN6288 语音合成芯片介绍 |
3.2.1 芯片功能特性介绍 |
3.2.2 SYN6288 通信简介 |
3.3 机器人舵机简介 |
3.4 SPI协议介绍 |
3.4.1 SPI相关简介 |
3.4.2 SPI工作时序介绍 |
3.5 LD3320 语音识别芯片介绍 |
3.5.1 语音识别芯片功能特性介绍 |
3.5.2 语音识别芯片通信简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语音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
4.1 Linux设备驱动开发简介 |
4.1.1 Linux设备驱动的分类和特点 |
4.1.2 字符驱动开发流程 |
4.2 Linux SPI总线驱动开发简述 |
4.2.1 总线设备驱动模型 |
4.2.2 SPI总线驱动开发框架 |
4.3 语音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
4.3.1 LD3320 语音识别芯片驱动设计 |
4.3.2 SYN6288 语音合成芯片软件设计 |
4.3.3 机器人舵机控制的软件设计 |
4.3.4 语音交互控制的总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视频采集与传输 |
5.1 视频采集部分相关概述 |
5.1.1 摄像头工作原理概述 |
5.1.2 UVC驱动分析 |
5.1.3 Linux视频应用框架v4l2 概述 |
5.1.4 WiFi模块简介 |
5.1.5 WiFi模块驱动配置及使用 |
5.2 视频压缩传输概述 |
5.2.1 图像相关概念 |
5.2.2 H264 编码中相关压缩技术介绍 |
5.2.3 H264 编码相关概念 |
5.2.4 H264 码流介绍 |
5.3 视频传输相关概述 |
5.3.1 流媒体概念 |
5.3.2 常见流媒体协议介绍 |
5.3.3 RTP协议 |
5.3.4 X264 以及ORTP库的移植与相关简介 |
5.4 视频采集压缩软件整体设计 |
5.4.1 视频采集 |
5.4.2 视频压缩 |
5.4.3 视频传输 |
5.4.4 总体流程与实验结果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及实践 ——以西安市2020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理论简介 |
2.1 LAMP技术简介 |
2.1.1 Linux技术简介 |
2.1.2 Apache服务器 |
2.1.3 My SQL数据库 |
2.1.4 PHP语言 |
2.2 相关技术框架研究 |
2.2.1 前后端框架 |
2.2.2 可视化框架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指标建立理论 |
2.3.2 权限控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PS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 指标体系内容构建 |
3.3 指标体系权重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
4.1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4.1.1 系统性能需求 |
4.1.2 系统安全需求 |
4.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与设计 |
4.2.1 系统角色分析 |
4.2.2 评估项目管理 |
4.2.3 用户信息管理 |
4.2.4 用户权限管理 |
4.2.5 评估填报管理 |
4.2.6 评审打分管理 |
4.2.7 通知联系管理 |
4.2.8 功能模块运行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实现及测试 |
5.1 运行及开发环境 |
5.2 评估项目管理 |
5.3 用户权限管理 |
5.4 评估填报管理 |
5.5 评审打分管理 |
5.6 通知联系管理 |
5.7 系统测试 |
5.7.1 系统功能测试阶段 |
5.7.2 系统性能测试阶段 |
5.8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面向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2.1.1 神经网络 |
2.2 分布式深度神经网络DDNN |
2.2.1 分支网络 |
2.2.2 部署及推理 |
2.3 分布式正则化 |
2.4 网络仿真 |
2.4.1 Linux网络路径 |
2.4.2 虚拟网络设备 |
2.4.3 命名空间 |
2.4.4 Mininet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分割学习网络结构 |
3.2.1 分割方法 |
3.2.2 子模型部署 |
3.3 分层网络各部分训练算法 |
3.3.1 一对一模式训练 |
3.3.2 Y型模式下的分布式训练(DGA方法) |
3.3.3 模型版本号与同步 |
3.3.4 对其它子模型的影响 |
3.3.5 处理延迟节点 |
3.3.6 Y型模式下的分布式训练(参数服务器方法) |
3.3.7 对比DGA方法和参数服务器方法 |
3.4 总述面向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
3.5 跨边缘节点训练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神经网络仿真系统方案设计 |
4.1 系统需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控制端 |
4.2.2 对等服务端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4.3.1 控制端设计 |
4.3.2 对等服务器设计 |
4.3.3 控制命令设计 |
4.3.4 自动反向传播 |
4.4 系统优化设计 |
4.4.1 对象ID |
4.4.2 同步与异步实现 |
4.4.3 对象方法调用 |
4.4.4 优化远程对象获取 |
4.4.5 常量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神经网络仿真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架构 |
5.1.1 控制端实现架构 |
5.1.2 对等服务器架构 |
5.2 系统接口设计与实现 |
5.2.1 c2n接口 |
5.2.2 n2n接口 |
5.2.3 接口共用结构 |
5.3 系统实现 |
5.3.1 控制端实现 |
5.3.2 内存管理 |
5.3.3 对等服务端实现 |
5.4 系统测试 |
5.4.1 基础测试实验与模型 |
5.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仿真系统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算法测试及分析 |
6.1 主实验 |
6.1.1 实验环境 |
6.1.2 分层网络场景 |
6.1.3 数据集与模型设置 |
6.1.4 实验与算法实现 |
6.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跨边缘节点实验 |
6.3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小型化目标反射信息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软件化雷达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FMCW雷达理论与天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FMCW雷达的基本结构 |
2.3 FMCW信号模型 |
2.3.1 三角波调制FMCW信号模型 |
2.3.2 慢斜坡模式FMCW信号模型 |
2.3.3 快斜坡模式FMCW信号模型 |
2.4 快斜坡模式FMCW信号处理 |
2.4.1 二维FFT差频信号处理 |
2.4.2 二维FFT的分辨率 |
2.4.3 二维恒虚警目标检测 |
2.4.4 快斜坡模式FMCW仿真分析 |
2.5 FMCW雷达测角方法 |
2.5.1 振幅法测角 |
2.5.2 双天线相位法测角 |
2.6 FMCW雷达天线设计 |
2.6.1 微带天线单元结构 |
2.6.2 串联馈电微带阵列天线结构 |
2.6.3 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与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化FMCW雷达的实现 |
3.1 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 |
3.1.1 软件无线电的系统架构 |
3.1.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3.2 无线电硬件平台介绍 |
3.2.1 射频前端 |
3.2.2 数字处理平台 |
3.3 系统总体架构 |
3.4 系统软件设计 |
3.4.1 软件总体架构 |
3.4.2 基于iio子系统的底层驱动 |
3.4.3 Libiio运行时库 |
3.5 可编程逻辑设计 |
3.5.1 可编程逻辑总体架构 |
3.5.2 发射链路逻辑设计 |
3.5.3 接收链路逻辑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测与分析 |
4.1 测试平台介绍 |
4.2 系统模块测试 |
4.2.1 发射链路测试 |
4.2.2 接收链路测试 |
4.2.3 天线测试 |
4.3 系统总体测试 |
4.3.1 实验室静态测试 |
4.3.2 单目标外场测试 |
4.3.3 多目标外场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分发服务研究现状 |
1.2.2 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研究现状 |
1.3 论文技术特色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中间件概述 |
2.1.1 中间件的定义 |
2.1.2 中间件的分类 |
2.2 DDS中间件 |
2.2.1 数据分发模型 |
2.2.2 DDS规范 |
2.2.3 DCPS概念模型 |
2.2.4 DDS的 QOS策略 |
2.3 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 |
2.3.1 常用的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 |
2.3.2 常用的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架构 |
2.3.2.1 联邦式架构 |
2.3.2.2 分布式架构 |
2.3.2.3 集中式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3.1 民航通信中间件需求分析 |
3.1.1 民航客舱环境特点 |
3.1.2 民航通信中间件功能需求 |
3.1.3 民航通信中间件性能需求 |
3.2 民航通信中间件总体方案设计 |
3.3 民航通信中间件系统架构设计 |
3.4 民航通信中间件使用流程设计 |
3.5 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3.5.1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实时性能 |
3.5.2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可靠传输 |
3.5.3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动态可扩展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模块设计 |
4.1 分布式架构设计 |
4.2 DCPS核心模块设计 |
4.2.1 基础模块设计 |
4.2.2 主题模块设计 |
4.2.3 发布模块设计 |
4.2.4 订阅模块设计 |
4.2.5 域模块设计 |
4.3 DCPS通信模块设计 |
4.4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4.4.1 网络分区设计 |
4.4.2 基于信道的发现机制 |
4.4.3 基于UDP/组播方式的传输机制 |
4.4.4 串口通信转换插件设计 |
4.5 数据发布/订阅过程 |
4.6 应用软件接口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实现 |
5.1 DCPS核心模块的实现 |
5.1.1 基础模块的实现 |
5.1.2 主题模块的实现 |
5.1.3 发布模块的实现 |
5.1.4 订阅模块的实现 |
5.1.5 域模块的实现 |
5.2 DCPS通信模块的实现 |
5.3 网络通信模块的实现 |
5.3.1 网络分区的实现 |
5.3.2 信道机制的实现 |
5.3.3 网络消息队列的实现 |
5.3.4 串口通信转换插件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测试与分析 |
6.1 民航通信中间件核心功能测试 |
6.1.1 测试方案 |
6.1.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2 民航通信中间件性能测试 |
6.2.1 实时性测试 |
6.2.1.1 测试方案 |
6.2.1.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2.2 可靠性测试 |
6.2.2.1 测试方案 |
6.2.2.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2.3 动态可扩展性测试 |
6.2.3.1 测试方案 |
6.2.3.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多参数生化健康监测POCT设备主机系统设计与云端应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POCT相关技术 |
1.2.1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 |
1.2.2 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 |
1.3 POCT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与主机硬件系统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与基本功能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3 主机主控芯片选型 |
2.4 主机操作系统选择 |
2.5 开发平台选择 |
2.6 电化学模块与荧光免疫模块硬件介绍 |
2.6.1 电化学模块 |
2.6.2 荧光免疫模块 |
2.7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2.7.1 RGB触摸显示屏幕 |
2.7.2 TF卡 |
2.7.3 扫码器模块 |
2.8 外围通讯模块接口设计 |
2.8.1 USB接口 |
2.8.2 Wi-Fi接口 |
2.9 本章小结 |
3 主机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3.2 开发环境搭建 |
3.3 操作系统移植 |
3.3.1 u-boot移植 |
3.3.2 内核移植 |
3.3.3 根文件系统构建 |
3.3.4 主机操作系统测试实例 |
3.4 设备驱动开发 |
3.4.1 设备驱动开发概述 |
3.4.2 UART驱动开发 |
3.4.3 触摸屏驱动开发 |
3.4.4 Wi-Fi模块 |
3.4.5 设备驱动测试实例 |
3.5 本地端应用软件设计 |
3.5.1 Qt开发环境搭建 |
3.5.2 本地端应用软件需求分析 |
3.5.3 本地应用软件功能框架设计 |
3.6 本地端应用软件实现 |
3.7 本地端应用软件测试实例 |
3.8 整机可靠性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4 云端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云端系统开发环境 |
4.2 云端应用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4.3 微信小程序功能框架设计 |
4.4 微信小程序实现 |
4.5 微信小程序测试实例 |
4.6 糖尿病预测模型设计 |
4.6.1 SVM关键技术介绍 |
4.6.2 基于遗传算法的C-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算法 |
4.6.3 基于特征选择和遗传算法的C-支持向量机疾病预测模型 |
4.7 模型构建及预测结果 |
4.7.1 数据集样本分析 |
4.7.2 数据预处理 |
4.7.3 特征提取与选择 |
4.7.4 常用分类模型对比 |
4.7.5 SVM常用核函数选取 |
4.7.6 基于遗传算法的SVM参数优化 |
4.7.7 模型预测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Linux的特色及发展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边缘AI的雪面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D]. 胡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ARM DS-5平台设计Thread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D]. 郭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PDC钻头自动测量激光熔覆机器人双机协同研究[D]. 王瑞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4]R公司系统内核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李海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基于嵌入式Linux的机器人控制和交互[D]. 孔祥基. 汕头大学, 2021(02)
- [6]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及实践 ——以西安市2020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例[D]. 王文涛. 西北大学, 2021(12)
- [7]面向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神经网络系统设计及算法研究[D]. 宋凯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小型化目标反射信息探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唐晗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开发[D]. 吴瑶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多参数生化健康监测POCT设备主机系统设计与云端应用开发[D]. 马子瞻. 浙江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