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瑞雪[1](2021)在《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资本市场对注册会计师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审计质量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但是近几年,关于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如何才能保证审计质量?行业监管部门明确规定事务所需要建立一个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控,让管理层和员工层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审计质量。很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主要因为没有严格遵守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或者有的事务所根本没有按规定设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因此,保障审计质量的前提,需要事务所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此,本文以XM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研究课题,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首先,引入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做铺垫,其次,从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情况介绍并结合对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做一个调查问卷,来更好的了解XM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概括出存在的问题,如在职业道德规范问题、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问题和审计业务执行问题等,并分析其成因,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之后,从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4个关键指标来构建层次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量化考核并验证,得出质量控制体系为良好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该体系还是具有可行性的。最后,就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包括从相关职业道德培训、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审计业务执行和监控等五方面进行优化,进而得出优化后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规模不同的事务所在通过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或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审计质量方面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刘思彤[2](2021)在《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计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低下的评论不绝于耳,审计舞弊、审计失败的报道也屡见不鲜。2019年,各级注协按有关规定对存在问题的96家事务所实施了行业惩戒,可见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长久稳定发展,避免审计失败现象的发生,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迫在眉睫,而单个项目的审计质量又是构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基石,因此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的评价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XG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层的角度,首先以审计项目质量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总结国内外审计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引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声誉理论等作为全文理论支撑并分析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因素;其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介绍XG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列举其现存审计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如:缺乏针对性、评价主体层级低、缺乏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等。最后,按照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过程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参照《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管理》(修订)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应用指南》,利用层次分析法为XG事务所设计了一套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和二十一个三级指标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其中五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审计项目管理、项目准备、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完成和项目团队专业素质,选取XG会计师事务所的10个审计项目应用于新设计的评价方案中,验证此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研究,本文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提升评价主体层级、规范审计程序并强化函证质量控制和提高审计团队专业素质这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改善XG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完善审计工作。
李燕[3](2021)在《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X事务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严重破坏市场诚信基础和投资者的信心,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中介机构因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被提起诉讼案件越来越多。都说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命线,但是一系列财务造假事件屡见不鲜,不难看出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严重的审计质量问题,排除国家政策、行业监管等外部因素,事务所自身内部治理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的意义,紧接着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以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分析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通过解读中注协颁布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并结合相关文献,提取核心指标,样本选取为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将其在当年度被审计事务所对应的内部治理、财务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利用琼斯模型计算出可操纵盈余值,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引入X会计师事务所个案做系统研究,深刻了解事务所内部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引发审计失败的原因。研究发现,完善事务所内部治理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基于以上研究对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事务所稳定发展尽一份力。
王朝阳[4](2021)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执业过程的评价》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审计工作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审计行业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监督者,对监管控制企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频频爆出的财务舞弊案件,使得大众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产生了怀疑,信任感有所降低。因此,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使得外部监管者能够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有效监管,促使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为预期使用者提供高水平的审计保证。截止目前,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的依据主要参考中注协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和排名办法》,评价主体主要为中注协。中注协从整个审计行业角度出发,侧重于业务收入、内部治理、资源及处罚与惩戒四个方面,但本文认为这些都不属于能够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影响审计质量结果的关键在于审计执业过程,而该套评价办法无法从事务所执业过程方面评价审计质量,同时这套评价办法采取定量化的方式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量化,但审计质量的衡量不仅包含定量指标,还会包含定性指标,因此建立一套具有针对审计执业过程、指标完善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之前,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审计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基础做一个整理归纳,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到有所创新和完善,再从证监会、中注协以及财政部三方面对目前我国审计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解,掌握目前我国审计行业存在的问题,使得在构建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能够充分考虑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得以有效解决。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强调审计执业过程的重要性,评价指标贯彻整个审计流程,使得各指标之间形成动态因果关系,以审计质量环境建设为基础,再依次从业务层面制度设计的健全性与合理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及制度的执行效果分别设立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确定评价指标时,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其中,定量指标更多集中于制度的执行效果方面,有助于更加精准的考察制度的执行效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确定相应评价标准,最后为验证构建的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效果,以G会计师事务所为实际案例,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最后取得评价结果并依据结论对事务所提出相应的建议。
谢获宝,宋京津,王海兵,倪慧萍,郑洁[5](2020)在《增强行业活力,维护行业秩序》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材料:2020年10月26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管理切实提高审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管理,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公平竞争中、在严格监管中提供更高质服务。
翟雯娟[6](2020)在《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事件,社会审计提供服务的质量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我国近几年被惩戒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们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仅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综合评价办法来评价自身的审计质量,尚没有一套适合自身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本文以X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构建一套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发现事务所自身的问题所在,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改善审计质量,提高行业竞争力并且有助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借鉴参考。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通过阅读文献了解了审计质量相关的概念和本文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其次,在第三章通过实地访谈的方法了解了X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分析了其评价办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视角并加以分析,为后面的研究作铺垫。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现有的评价办法进行了改进设计,得到了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应用于X会计师事务所项目中进行实践,通过评价得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举措来改善该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李璇[7](2020)在《基于5M1E分析法的SY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约9,478家,执业注册会计师108,449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164,152人,现已有行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我国除了210多家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以外,其余均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随着近年来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与市场份额的增加,数量庞大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已经逐渐成为了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规模小,管理成本较低,风险意识淡薄等特点,导致其审计质量控制相对薄弱,长此以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可信赖度。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执业质量检查通告或公告显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频频出现审计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一方面是缺乏按照业务质量控制准则规定依据自身规模、所处地区等特点建立相关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另一方面是在审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质量控制制度,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注册会计师行业越发关注审计质量,着力于建立和完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进一步提升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因为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根本保证,是促使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更好地实现长久良好发展的必要措施。本文运用产品工序质量控制方法之一的5M1E分析法,将制造企业产品工序质量控制5M1E分析法六要素,转化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程质量控制5M1E分析法六要素,对应分析SY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SY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对照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促进SY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规范化,对完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刘先兰[8](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以ZH事务所湖南分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财政部、中注协积极推动事务所扩大规模的背景下,我国内资事务所的综合排名逐渐提升。然而在大中型事务所做大的同时,其分所频频受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诸如瑞华、立信、大华等。说明他们的审计质量在打折扣。也暴露出会计师事务所总分所内部管理和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如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加强分所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整体信誉,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ZH事务所湖南分所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该分所各种有关质量控制的信息,从质量控制6要素探析该分所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有:总分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欠缺;未保持独立性;项目经理投入审计项目的时间不充分,从业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业务执行程序不到位;事务所的监控形式化;总分所文化与管理方式不融合。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总分所负责人未重视质量导向文化培育和对质控人员的投入;审计师对老客户的经济依赖性,使强制轮换制形同虚设;项目经理未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全员风险导向审计意识薄弱;外部监管惩戒力度低,让总分所不重视智力资本的整合和培育。针对上述问题原因,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外部监管角度提出5点改善建议。本文研究发现,若要改善分所质量控制问题,则需要行业监管机构、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的共同努力;此外,总分所良好的内部治理,对事务所提升审计质量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创新点首先是研究角度新颖,从非十大品牌某分所的研究角度,选取排名在第20名左右的事务所分所为研究对象,拓宽了质量控制的研究维度。其次是研究内容的创新,现有研究中缺乏中小型事务所分所加强质量控制的具体改进方案。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毕业实习,详细了解分所质量控制情况,具体分析ZH事务所湖南分所的内部管理及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符合该分所发展的改进措施,为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参考建议。
许彻[9](2020)在《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财务报表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依赖性加大,第三方的审计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分割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并取得良好的表现。然而,在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快速成长的同时,审计质量控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近年来,A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典范,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与帮助下,通过四次合并实现了经营规模快速扩大、经营收入不断增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名列前茅。在取得辉煌的发展成绩的同时,监管部门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处罚也随之而来。由此说明,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不容忽视,其内部建设依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首先,本文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质量控制相关理论,从过程控制角度入手,将控制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现状分析及总结归纳。其次,利用灰色理论及网络分析(G-ANP)评价法设计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对比与分析执业中心及40家分所的输出结果,本文得出A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事前风险评估难以执行、分所事中控制水平较低、审计业务出现私有化现象、项目复核难以保持独立性、事后监督未落实等诸多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然后,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对其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针对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及建议。本文研究对于提高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A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品级赢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缓冲时间。
李成琳[10](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是财务报告预期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的质量水平在经济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对审计行业而言尤为重要,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内实现快速发展、建立良好声誉的重要基础。事务所审计工作的质量受到外部及内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组织形式下事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有所区别,这使得组织形式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财政部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立信、中瑞岳华、天健、信永中和、大信等9家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跟随政策在2011年实现转制。本文着重探讨会计师事务所的转制是否对审计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特殊普通合伙制又存在哪些固有缺陷以及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目前与事务所转制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转制具有积极作用的理论推断,通过采集大样本数据开展实证研究,这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粗糙且单一,缺少运用已经转制的单个内资事务所作为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的研究,同时缺少引入未转制事务所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的研究形式。本文创新地选取了第一批进行转制的会计师事务所中综合实力处于中间水平的大信作为主要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其在2011年完成转制后审计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入未在2011年实行转制的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横向对比对象,从而使得案例分析更加全面,研究结论更能代表转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一般水平。本文旨在更好地丰富国内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也可为市场、投资者及监管机构需要的信息提供参考,促进经济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完善和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转制是监管部门大力支持的一项政策,为此也多次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转制对整个行业的优化、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规范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也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努力发展自身实力,因此案例研究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测转制政策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转制对大信的审计质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较小,积极作用十分有限,现如今特殊普通合伙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制约事务所的发展。实现审计质量水平的持续提高需要事务所、执业人员、政府、企业、预期使用者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审计质量含义及其衡量标准 |
2.1.1 审计质量的含义 |
2.1.2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
2.2 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 |
2.3 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含义 |
2.4 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过程控制理论 |
2.4.3 声誉理论 |
第三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现状及问题 |
3.1 XM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概况 |
3.1.1 XM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2 XM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架构 |
3.1.3 XM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范围 |
3.1.4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调查 |
3.2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分析 |
3.2.1 对业务质量承担领导责任 |
3.2.2 相关职业道德规范 |
3.2.3 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
3.2.4 人力资源 |
3.2.5 审计业务执行 |
3.3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职业道德规范问题 |
3.3.2 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问题 |
3.3.3 审计业务执行问题 |
3.4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1 外部原因分析 |
3.4.2 内部原因分析 |
第四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模型构建 |
4.1 构建思路 |
4.2 构建原则 |
4.3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选取 |
4.3.1 相关职业道德维度 |
4.3.2 客户关系和业务的承接与保持维度 |
4.3.3 审计业务执行维度 |
4.3.4 监控维度 |
4.3.5 项目结束检查维度 |
4.4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 |
第五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设计 |
5.1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的原则及思路 |
5.1.1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的原则 |
5.1.2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的思路 |
5.2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建议 |
5.2.1 优化相关职业道德培训 |
5.2.2 优化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
5.2.3 优化审计业务执行 |
5.2.4 优化监控 |
5.3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优化 |
第六章 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建议实施保障 |
6.1 事务所审计人员理念控制方面 |
6.2 事务所管理层政策控制方面 |
6.3 事务所监督管理方面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调查 |
附录2模糊综合评价法 |
附录3 问卷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相关理论 |
2.1 审计项目质量的相关概念 |
2.1.1 审计质量和审计项目质量的含义 |
2.1.2 审计质量的特征 |
2.2 审计质量基本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传递理论 |
2.2.3 声誉理论 |
2.3 影响审计项目质量的因素 |
2.3.1 审计团队因素 |
2.3.2 审计对象因素 |
2.3.3 项目审计程序的执行因素 |
2.4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构成 |
第三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XG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3.1.1 XG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2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状况 |
3.2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现状 |
3.2.1 审计质量评价方案 |
3.2.2 审计质量评价实施现状 |
3.3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存在问题 |
3.3.1 缺乏针对性 |
3.3.2 评价主体层级低 |
3.3.3 缺乏审计项目质量评价 |
3.4 设计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的必要性 |
3.5 设计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
3.5.1 评价依据 |
3.5.2 指标的科学性 |
3.5.3 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
第四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设计 |
4.1 设计目的 |
4.2 设计思路 |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4.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评价指标等级与打分标准 |
第五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的应用 |
5.1 FT项目审计质量评价结果 |
5.2 样本项目审计质量评价结果 |
5.2.1 整体分析 |
5.2.2 分项分析 |
第六章 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对比及建议 |
6.1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对比 |
6.2 提高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的建议 |
6.2.1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方案 |
6.2.2 提升评价主体层级 |
6.2.3 规范审计程序,强化函证质量控制 |
6.2.4 提高审计团队专业素质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内容方面的不足 |
7.2.2 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 |
7.2.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X事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 |
1.2.1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概念 |
2.1.2 审计质量的概念 |
2.2 内部治理相关理论 |
2.2.1 公司治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声誉理论 |
2.3 审计质量相关理论 |
2.3.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3.2 内部控制基础审计理论 |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现状 |
3.2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现状 |
3.3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3.3.1 股权结构 |
3.3.2 合伙人大会 |
3.3.3 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及下设专门委员会 |
3.3.4 专业人员 |
3.3.5 质量控制 |
3.3.6 分支机构 |
第四章 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定义与模型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2.4 模型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检验 |
4.3.3 回归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个案分析 |
5.1 X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5.1.1 基本情况 |
5.1.2 组织架构 |
5.1.3 审计业务的一般流程 |
5.2 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回顾 |
5.2.1 五洋建设集团年报 |
5.2.2 欣泰电气IPO财务报表审计 |
5.2.3 枝江金润源年报 |
5.2.4 中澳审计报告 |
5.2.5 新绿股份新三板挂牌审计 |
5.3 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水平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
5.4 X会计师事务所完善内部治理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执业过程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审计质量评价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述 |
2.1.1 审计质量 |
2.1.2 审计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过程决定结果 |
2.1.3 审计质量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传递理论 |
2.2.2 声誉理论 |
第三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及评价现状 |
3.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现状 |
3.1.1 从证监会角度分析 |
3.1.2 从中注协角度分析 |
3.1.3 从财政部角度分析 |
3.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现状 |
3.2.1 审计质量评价主体 |
3.2.2 审计质量评价依据 |
3.2.3 审计质量评价维度 |
3.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评价维度和指标设置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3.3.2 显性业绩指标导向性明显 |
3.3.3 评价指标体系未从过程本质出发 |
3.3.4 评价指标体系难以落到实处 |
第四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改进 |
4.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3 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过程导向 |
4.2.1 审计质量的环境建设 |
4.2.2 业务层面制度设计的健全性及合理性 |
4.2.3 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
4.2.4 制度的执行效果 |
4.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3.1 审计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 |
4.3.2 审计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
4.3.3 审计质量各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4 审计质量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五章 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
5.1 了解并评价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
5.1.1 了解审计质量的环境建设 |
5.1.2 评价业务层面制度设计的健全性及合理性 |
5.1.3 测试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
5.1.4 评价制度的执行效果 |
5.2 评价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4 就质量缺陷与G会计师事务所沟通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致谢 |
(5)增强行业活力,维护行业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监管有待进一步规范 |
多项政策助力审计质量提升 |
(6)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审计质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审计质量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难点及可能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审计质量的概念、特征 |
2.1.1 审计质量的概念 |
2.1.2 审计质量的特征 |
2.2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
2.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
2.2.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特征 |
2.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
2.3.1 审计主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3.2 审计客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3.3 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3.4 外部监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三章 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与实施 |
3.1.1 X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3.1.2 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 |
3.1.3 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
3.2 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 |
3.3 X会计师事务所现行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 |
3.4 X会计师事务所现行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方案 |
4.1 优化的目的及思路 |
4.1.1 优化的目的 |
4.1.2 优化的思路 |
4.2 确定评价指标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取采用的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分析及确定 |
4.3 优化设置权重 |
4.3.1 确定设置权重的方法 |
4.3.2 设置权重的步骤 |
4.4 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重构 |
4.5 加强评价结果的分析 |
4.5.1 建立健全反馈及申诉制度 |
4.5.2 引导事务所分析优化 |
第五章 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注册会计师方面 |
5.2 治理层、管理层方面 |
5.2.1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追责制度 |
5.2.2 落实质量控制并树立质量文化意识 |
5.3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6.2 本文研究价值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1 |
附录 2 |
(7)基于5M1E分析法的SY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2 关键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审计质量的概念 |
2.1.2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过程控制理论 |
2.2.2 精益质量管理理论 |
2.3 5M1E分析法含义及应用 |
2.3.1 5M1E分析法的含义 |
2.3.2 5M1E分析法在制造业的应用 |
3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基于5M1E法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适应性分析 |
3.1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划分 |
3.2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特点 |
3.2.1 以有限责任公司制为主 |
3.2.2 地区分布不均衡 |
3.2.3 CPA人数少,收入低 |
3.3 基于5M1E分析法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势 |
3.3.1 审计质量控制成本较低 |
3.3.2 审计质量控制方法易操作 |
3.3.3 审计过程质量控制效果好 |
3.4 基于5M1E分析法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可行性 |
3.4.1 5M1E分析法可直接用于审计质量分析 |
3.4.2 5M1E六要素包含业务质量控制六要素 |
4 S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
4.1 SY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
4.2 S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
4.2.1 审计人力资源 |
4.2.2 审计工具运用 |
4.2.3 审计材料控制 |
4.2.4 审计流程方法 |
4.2.5 审计监督与评价 |
4.2.6 事务所内外部环境 |
4.3 S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4.3.1 人——人员落实不到位 |
4.3.2 机器——缺少信息化质控工具 |
4.3.3 材料——审计证据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
4.3.4 方法——省略或缺乏质控程序 |
4.3.5 测量——审计监督评价机制缺乏 |
4.3.6 环境——未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文化 |
5 S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成因及改进建议 |
5.1 S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成因 |
5.1.1 行业和经营的双重压力 |
5.1.2 外部监督惩处力度不大 |
5.1.3 组织固化与分工不明 |
5.1.4 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
5.1.5 内部质量意识淡薄 |
5.2 SY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建议 |
5.2.1 优化外部行业环境 |
5.2.2 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 |
5.2.3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5.2.4 提高事务所领导层质量意识 |
5.2.5 利用信息化审计工具 |
5.2.6 严格关键环节控制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以ZH事务所湖南分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现状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审计质量控制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审计质量 |
2.1.2 审计质量控制 |
2.2 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声誉理论 |
2.2.3 保险理论 |
3 ZH事务所湖南分所案例简介 |
3.1 ZH事务所湖南分所情况介绍 |
3.2 ZH事务所湖南分所审计质量控制概况 |
3.2.1 整体层次的介绍 |
3.2.2 项目层次的介绍 |
4 ZH事务所湖南分所质量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ZH会计师事务所总所及其他分所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 |
4.2 ZH事务所湖南分所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 |
4.2.1 总分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欠缺 |
4.2.2 忽略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未保持独立性 |
4.2.3 投入审计项目的时间和人力不科学,业务执行程序不到位 |
4.2.4 监控程序形式化 |
4.2.5 总分所文化与管理方式不融合 |
4.3 ZH事务所湖南分所质量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未重视总分所之间的质量导向文化培育,质控人员投入不足 |
4.3.2 强制轮换制在分所中形同虚设,分所对老客户有经济依赖性 |
4.3.3 未认识到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风险导向审计意识薄弱 |
4.3.4 外部监管惩戒力度低 |
4.3.5 总分所未重视智力资本的整合和培育 |
5 ZH事务所湖南分所质量控制改善措施 |
5.1 建立统一的质量导向文化,加大对分所质量控制的投入 |
5.1.1 建立统一的质量导向文化 |
5.1.2 加大对分所质量控制的投入 |
5.2 完善审计轮换制度和开拓非审计业务,以提高审计独立性 |
5.2.1 完善审计轮换制度 |
5.2.2 大力开拓非审计业务 |
5.3 提高ZH事务所湖南分所风险意识 |
5.3.1 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5.3.2 重视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培养 |
5.4 强化外部监管机制,提升敬畏之心 |
5.4.1 建立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及违约处罚机制,增加执业风险成本 |
5.4.2 建立资质分级制度 |
5.4.3 加强事前督导,证监会与中注协联合监管 |
5.4.4 增加对协助造假者及公司的追责,建立公众监督举报渠道 |
5.5 重视整合和培育智力资本 |
5.5.1 重视管理与文化的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合” |
5.5.2 培育和发展行业专家,打造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战略资源 |
6 研究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1 改善分所质量控制问题,需多方共同推进 |
6.1.2 良好的内部治理,对提升审计质量有积极作用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ZH事务所湖南分所质量控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审计质量 |
2.1.2 内部控制 |
2.1.3 审计质量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声誉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有效控制理论 |
3 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3.1 A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1 组织框架 |
3.1.2 人员配置 |
3.1.3 经营现状 |
3.2 审计质量事前控制现状分析 |
3.2.1 业务承接模式及具体措施 |
3.2.2 审计计划设计要求及程序规范 |
3.3 审计质量事中控制现状分析 |
3.3.1 业务流程控制要求及执行情况 |
3.3.2 三级复核制度措施及执行情况 |
3.4 审计质量事后控制现状分析 |
3.4.1 底稿归档制度的落实情况 |
3.4.2 事后监督程序的执行情况 |
4 基于G-ANP评价法的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实证分析 |
4.1 设计原则 |
4.2 数据整理 |
4.3 基于G-ANP评价法的指标设计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ANP模型设计 |
4.3.3 指标权重计算 |
4.4 基于G-ANP评价法的模型计算 |
4.4.1 模型运算 |
4.4.2 输出结果 |
4.5 评价结论 |
5 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审计质量事前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1 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
5.1.2 风险评估程序难以执行 |
5.1.3 审计业务出现私有化现象 |
5.2 审计质量事中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
5.2.2 项目复核难以保持独立性 |
5.2.3 分所事中控制水平较低 |
5.3 审计质量事后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5.3.1 事后监督制度未落实 |
5.3.2 应急管理制度缺失及原因分析 |
6 A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对策 |
6.1 事前控制阶段相关对策 |
6.1.1 改善事前审计环境 |
6.1.2 权衡客户优选与业务扩展的矛盾 |
6.1.3 建立客户分类管理机制 |
6.1.4 制定人员调配最优化方案 |
6.2 事中控制阶段相关对策 |
6.2.1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过程监控 |
6.2.2 提高复核独立性 |
6.3 事后控制阶段相关对策 |
6.3.1 改进事后监控抽样方式 |
6.3.2 建立统一的事后评价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
2.2 审计质量 |
2.2.1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2.2.2 衡量审计质量的指标选取 |
2.3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 |
2.4 概括性评论 |
3 理论分析 |
3.1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
3.2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影响审计质量的理论应用 |
3.2.1 组织形式理论 |
3.2.2 声誉理论 |
3.2.3 “深口袋”理论 |
3.2.4 舞弊三角理论 |
4 审计质量的总体情况及适用模型 |
4.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总体情况 |
4.2 审计质量模型 |
4.2.1 专业胜任能力 |
4.2.2 审计投入成本 |
4.2.3 审计的独立性 |
4.2.4 审计质量需求 |
4.2.5 审计环境 |
4.3 非处罚性监管与审计质量 |
5 案例分析与讨论 |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 |
5.1.1 案例选择与案例概述 |
5.1.2 案例分析的整体框架 |
5.2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5.2.1 专业胜任能力 |
5.2.2 审计投入 |
5.2.3 审计的独立性 |
5.2.4 审计质量需求 |
5.2.5 审计环境 |
5.2.6 收到问询函的数量 |
5.3 案例讨论 |
5.3.1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的审计质量 |
5.3.2 特殊普通合伙制存在的问题 |
6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
6.1 总结与分析结论 |
(1)防止质量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
(2)完善业务风险控制制度 |
(3)建立新型鉴定委员会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XM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研究[D]. 罗瑞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X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研究[D]. 刘思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事务所内部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X事务所为例[D]. 李燕.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执业过程的评价[D]. 王朝阳. 河北大学, 2021(02)
- [5]增强行业活力,维护行业秩序[J]. 谢获宝,宋京津,王海兵,倪慧萍,郑洁. 财政监督, 2020(23)
- [6]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翟雯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7]基于5M1E分析法的SY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李璇.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8]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以ZH事务所湖南分所为例[D]. 刘先兰.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9]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D]. 许彻.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 李成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