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显示器:它是下一个大市场吗?

微型显示器:它是下一个大市场吗?

一、微型显示器:下一个大市场吗?(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黄长禄[2](2020)在《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定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OLED技术趋向成熟以及国家对OLED显示器行业的大力支持,OLED显示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稳固自身现有的市场份额,或扩大新市场市场份额,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目标市场供需、消费者偏好、竞争对手等情况的了解,适时调整公司的定价策略。目前中国大陆外各大OLED显示器厂商通过产品性能升级,不断的完善工艺、提升良品率,降低成本,从而依据公司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等争夺市场。如何快速的打开市场销路,占领市场份额,满足客户的偏好及赢得客户的信任,成为OLED显示器厂商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于X公司而言,要想在激烈的OLED显示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本公司的价格体系。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一直是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论文通过对以成本、需求、竞争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以及新产品、系列产品、差异化定价等策略理论做了系统阐述。结合X公司经营背景、现有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差异化定价策略,即根据目标市场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系列产品、不同的客户之间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同时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所处的市场地位、供需情况、竞争状况等,适时调整公司价格策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尹靖雯[3](2020)在《智能型台式电感绕线机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感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工字电感有着其他电感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绕线机作为绕制电感的工具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考虑到现有技术较为成熟的绕线机大多为大型立式绕线机,其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绕制产品规格单一,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快速更新的产品中,特别是对品种多数量少的电感的绕制。相反小型台式绕线机更为广泛的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中,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型绕线机技术尚未成熟且大多都不配备夹具,只能绕制单一规格电感,存在着效率低、操作不便、精确性低、噪声大、寿命短的缺点。鉴于上述情况并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对工字电感多规格小批量的生产需求,本学位论文将研制一种智能型台式电感绕线机。首先,利用IR2155驱动芯片设计的同步模式的半桥式能量双向流动的主电机控制电路,完成加速以及电子制动方式减速,同时对主电机控制系统采用速度环与电压环的双环控制。并采用按匝数递减模式制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减速时出现的严重非线性进行补偿。其次,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利用变频法检测主电机转速,采用多路PWM方式通过编程来改变占空比实现对多个电机的调速,并利用TOP227设计50W可在170~250V宽范围内稳定输出24V的主电源电路。最后,设计电感绕线机机械结构,包括不同规格夹具、紧线器、供线系统等部分,设计结构中重要零件的3D模型,并以数字方式设定转速和绕制匝数,将转速分为1~9个不同档位,匝数最多可绕制999匝。实验结果表明,电感绕线机的各部分设计合理,可以很好地配合完成绕制工作,其中上磁芯过程仅用时0.8s,并可在0.4s内准确高效地完成电子制动。通过样机多次试绕,得出与不同线径漆包线相匹配的最佳阻尼系数,而且无论绕线机使用的转速高低、绕制的匝数多少,实测转速值与设定转速值基本一致,且实测匝数与设定匝数误差范围为1/9匝~3/9匝,此误差对电感值不会产生影响,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高效性。

徐安俊[4](2020)在《压电驱动流体柔性盲文点显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盲文点显器是一款专供盲人摸读盲文信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二十世纪初英国学者首创盲文阅读装置以来,盲文点显器的点显驱动技术及整体合成技术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也成了盲文可刷新显示领域的热门研究。点显驱动装置是盲文点显器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整个装置的动力所在。点显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的融合,构成了盲文点显器的主体。为满足盲人方便携带及阅读使用盲文点显器,要求盲文点显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形变精度高、刷新速度快、响应灵敏、显示稳定、功率消耗小、不产生过多热量等使用特性,这也增加了盲文点显器的技术复杂性。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压电驱动气体柔性驱动器理论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51705031)”和吉林省科技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压电驱动式柔性驱动器设计理论与性能研究(20190103050JH)”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压电晶片“十”字矩形压电振子为驱动力源,利用流体位移放大驱动柔性薄膜实现柔性显示的压电驱动流体柔性盲文点显装置,系统探位究了压电驱动流体柔性盲文点显装置(以下简称“压电柔性点显装置”)的相关理论,并设计了对应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相关的动力学分析、仿真分析以及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为:1、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分析了盲文点显器的研究意义、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在国内外盲文点显器的主要驱动方式以及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盲文点显装置。2、设计了一种“十”字形压电振子,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对压电振子在中间固支条件下的动力学形态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分析,利用阻抗分析仪测得“十”字形压电振子的阻抗特性与固有频率,并与理论分析相比较,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合理性。3、设计并优化压电柔性点显装置,包括核心零件的设计、材料的选取、触点柔性显示的实现、壳体结构的设计等,根据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制造出压电柔性点显装置的原型样机。4、分析柔性薄膜的振动情况,从自由振动方程出发,通过拉氏分离变量转化为贝塞尔函数求解,推导出自由振动频率表达式。再从能量守恒角度对激振单元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振幅表达式。最后根据点显装置的组成结构,构建样机的动力学方程并说明点显位移放大机理。5、对压电柔性点显装置进行了测试评价,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探究了流体腔尺寸、触点孔大小及形状、压电振子尺寸等参数对柔性点显装置点显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优化后压电柔性点显装置可有效的放大振动输出位移,但装置的触点形成高度较小,而在系统谐振状态下可有效形成动态刺激,手指可明显感知触点。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邓智威[7](2019)在《基于AM5728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图像配准技术研究及融合系统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成像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渴望在夜间看到的图像和白天一样,包含清楚的细节和真实的彩色。针对这个目标,以TI(德州仪器)公司最新的AM5728芯片作为图像处理器,采用长波红外(LIR)和低照度可见光(Vis)作为双波段摄像模组,开发了同视场、同步调焦的图像采集与图像融合及颜色传递实现真彩色系统。在这个系统上主要研究了三项相关的技术,分别是双波段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和颜色传递来实现融合图像真彩色。本论文完成具体工作包括:(1)针对长波红外和低照度可见光图像前端光学采集,设计光学模块实现了同步视场、同步调焦功能,视场角可达45o,同视场范围为300m-∞;(2)针对近距离红外和微光摄像机达不到同视场,设计并制作同步标定板,可以进行红外和微光的同步标定得到两个相机的位置关系,便于后期硬件实时图像配准;(3)针对实时配准提出焦距反馈联合标定的实时视频配准算法,通过联合焦距反馈进行仿射变换矩阵的计算,最终实现硬件实时的配准,并且实现了双数复小波融合;(4)针对彩色信息采用的是真彩色的传递过程,采用两种技术路线,对于红外图像采用改进的Reinhard算法进行颜色传递,对于融合图像采用改进的Welsh颜色传递算法,并将两类算法在硬件上实现;(5)通过CAD设计外壳,并且利用3D打印机进行样机打印,整机装配,系统能够通过切换按钮切换微光、红外或融合彩色三种视频,并在双目0.5英寸OLED微型显示器上显示,再通过后端光学放大进入人眼成像。系统实现1-300m配准误差小于1pix、速度为15fps、800х600高分辨率视频显示。

赖良德[8](2019)在《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文中认为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n-Silicon Microdisplay,OLED-on-Silicon)是一种将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在单晶硅片上的新型显示技术,它具有自发光、全固态、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和易于集成化等优点,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本文将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电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提出一种800×600像素分辨率的驱动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一个基于陷阱电荷限制电流理论(Trapped-Charge-Limited Current,TCLC)的硅基OLED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由3个电阻、2个电容和1个二极管构成,通过HSPICE软件仿真,仿真电流与实验测量电流的最大误差为6.7%,相比于传统的OLED等效电路模型减少了17.8%,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硅基OLED等效电路模型跟实验测量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精确的反映OLED的V-I特性,提高了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的精确性。(2)为了同时补偿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和解决OLED老化衰减所引起的像素电流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该电路由6个NMOS管和1个电容构成。在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量为-7.25mV7.12mV和OLED内部电阻偏移量为08MΩ时,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的电流偏差为-0.144LSB0.416LSB和-0.48LSB0.6LSB,像素尺寸为5.5μm×16.5μm。为了在提高像素电流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像素面积和减少驱动的复杂性,本文又提出了一种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该电路由4个NMOS管和1个电容构成,在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量为-7.25mV7.12mV和OLED内部电阻偏移量为08MΩ时,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的电流偏差为-0.16LSB0.24LSB和-0.72LSB0.024LSB,像素尺寸为5μm×15μm,相比于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面积缩小了17.36%。(3)设计了一个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系统,包括行驱动电路、像素矩阵和列驱动电路。所设计的微显示器的分辨率为800×600,帧频为60Hz,实现256级灰度显示,采用3.3V/5V双电源电压驱动。Caden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系统方案符合器件设计指标要求。

石汶奇[9](2019)在《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窥镜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观察和诊疗等领域,是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然而,我国在内窥镜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目前整体上仍落后于国外,大部分仍依赖国外进口。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对内窥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医用内窥镜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内窥镜等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这为国内内窥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是德国生产性能优良的CMOS摄像芯片,由于其尺度为毫米量级,因而在泌尿内窥镜等医疗设备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国外技术垄断,目前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设计和定制基于NanEye 2D摄像芯片的内窥镜产品。研究一款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对于打破国外对有关开发技术封锁,缩小国内外内窥镜领域的差距,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ⅣV EP4CE115 FPGA作为内窥镜系统主机的核心处理器和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软管内窥镜成像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提出了动态码宽调节的过采样法,以此来恢复NanEye 2D摄像头异步通信数据,实现了图像信息的可靠传输。NanEye 2D摄像芯片采用异步通信方式,输出信号为异步串行差分的形式,其内部串行输出时钟不稳定,输出信号频率在30MHz46MHz之间抖动,信号码宽存在不确定性,接收端必须通过380MHz以上的过采样时钟对其进行接收同步和恢复。考虑到该过采样时钟频率较高,通过倍频方式实现较难,本文设计了一种动态码宽阈值调节的过采样方法,通过FPGA内的双边沿采样模块,用200MHz时钟实现了对摄像头异步信号400MHz的过采样和恢复,保证了较高的信号恢复正确率,并提取了原始拜耳格式的图像数据。(2)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图像解码及处理算法,提高了图像的实时性。NanEye 2D摄像芯片利用拜耳编码压缩视频数据,本文首先在上位机上通过C语言对拜耳解码算法和白平衡算法进行了验证,然后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上实现了这两种处理算法,省去了原始图像数据向外传输和处理的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3)提出了自动曝光及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大大改善了图像质量。内窥镜使用中,外部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会影响整体图像显示效果。本文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曝光时间和反向增益寄存器参数动态调节算法,使每帧图像数据有效区域像素平均值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从而让系统最终达到较好的整体图像效果。(4)设计了HDMI协议固件,实现了FPGA直接驱动HDMI接口图像显示器,进一步减小系统体积、降低系统成本。医疗设备通常采用HDMI接口显示,系统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上实现了HDMI视频传输协议,实现了FPGA直接驱动HDMI接口进行流畅的图像显示。最后,对本系统进行了关键指标测试和整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以误码率低于0.000004%,每秒丢帧数低于4帧的效果实现连续稳定可靠的数据采集,并以40Fps44Fps的显示帧率,流畅稳定地进行250×250的彩色图像显示,系统最终整体功耗为1.1W。本设计解决了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异步通信的数据采集这一关键问题,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满足了内窥镜的基本功能需求。

王鑫雅[10](2019)在《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Chapter 4)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实践报告选取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一书中的第四章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依托。该翻译材料属于科技文本,内容是关于恩智浦公司的技术介绍与产品宣传。在理论方面,该报告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可实践性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以达到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科技文本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以功能对等理论所提出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原材料内容及其语言特点的深入剖析,将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意义对等”最大化,并借助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帮助实践工作的展开。报告以实践分析作为重点,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实践中出现的颇具代表性的语句及译文进行分类阐述。实践分析证明,在理论指导和翻译技巧的辅助下,材料与译文可在词汇、句法、语篇和风格上实现对等,并在实现科技文本传达信息的基础上保持原文与译文相似的读者反应。实践表明,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指导具有可行性。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对科技文本的翻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积极意义。图 0 幅;表 0 个;参 42 篇。

二、微型显示器:下一个大市场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型显示器:下一个大市场吗?(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定价策略综述
        2.1.1 新产品定价策略
        2.1.2 系列产品定价策略
        2.1.3 差异化定价策略
    2.2 定价方法综述
        2.2.1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法
        2.2.2 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定价法
        2.2.3 以竞争对手为主的定价法
    2.3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及分析方法
        2.3.1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
        2.3.2 SWOT分析法
第三章 OLED微型显示器产品营销环境与X公司竞争力分析
    3.1 OLED微型显示器宏观环境分析
    3.2 OLED微型显示器微观环境分析
        3.2.1 高端产品应用领域环境分析
        3.2.2 低端产品应用领域环境分析
        3.2.3 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SWOT分析
    3.3 X公司竞争力分析
        3.3.1 资源获取能力
        3.3.2 成本控制能力
        3.3.3 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
        3.3.4 产品研发能力
        3.3.5 工艺生产能力
        3.3.6 产品检验及质量控制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定价现状分析
    4.1 X公司概述
        4.1.1 产品现状
        4.1.2 技术现状
        4.1.3 市场现状
    4.2 X公司定价现状
        4.2.1 X公司定价策略现状
        4.2.2 X公司现行定价策略成效
    4.3 X公司现行定价策略存在的问题
        4.3.1 定价方法简单、定价策略单一问题
        4.3.2 竞争导向定价策略存在的问题
        4.3.3 市场需求导向定价策略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定价改进策略
    5.1 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定价策略-差异化定价
    5.2 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差异化定价
        5.2.1 基于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价格策略
        5.2.2 基于产品差异化价格策略
        5.2.3 基于客户差异化价格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智能型台式电感绕线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电感绕线机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理论与主要器件介绍
    2.1 引言
    2.2 反激式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3 能量双向传送的半桥式变换器原理
    2.4 绕线机常用电机的工作原理
        2.4.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4.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5 步进电机的调速方法
        2.5.1 改变脉冲频率法
        2.5.2 改变驱动电压法
    2.6 传感器的特性
        2.6.1 霍尔传感器的特性
        2.6.2 光电传感器的特性
    2.7 绕线机张力控制方式
    2.8 相关器件特性介绍
        2.8.1 单片机STC10F04的特性
        2.8.2 自振荡半桥驱动器IR2155的特性
        2.8.3 三端离线PWM开关TOP227Y的特性
        2.8.4 电机驱动芯片L298的特性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型台式电感绕线机的设计
    3.1 引言
    3.2 整体设计方案
    3.3 主电机部分设计
        3.3.1 能量双向流动型主电机控制电路设计
        3.3.2 变频法检测主电机转速
        3.3.3 电子制动模式的控制特性补偿
        3.3.4 多路PWM方式调速原理
    3.4 托盘及套筒电机部分设计
        3.4.1 托盘及套筒电机部分的结构设计
        3.4.2 套筒电机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4.3 托盘及套筒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3.5 供线系统设计
        3.5.1 供线系统结构设计
        3.5.2 紧线器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设计
        3.5.3 阻尼器及短路检测器工作原理
    3.6 其他电路设计
        3.6.1 利用TOP227Y的主电源电路设计
        3.6.2 利用LM2596ADJ的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3.6.3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3.6.4 参数设定及显示器接口电路设计
    3.7 电感绕线机的工作过程
        3.7.1 上电自校正过程
        3.7.2 绕制过程
        3.7.3 后续处理过程
    3.8 电感绕线机的程序流程图设计
    3.9 电感绕线机部件的3D模型设计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感绕线机样机的测试与分析
    4.1 引言
    4.2 PCB板的设计布局与样机展示
    4.3 整机控制特性测试
    4.4 各部分控制特性测试
        4.4.1 托盘及套筒电机在上磁芯时控制特性测试
        4.4.2 紧线器控制特性测试
        4.4.3 主电源工作特性测试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整体电路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成果
致谢

(4)压电驱动流体柔性盲文点显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盲文组成
    1.3 盲文点显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压电振子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
    2.1 压电振子的组成
        2.1.1 振动模式的选择
        2.1.2 金属基板的选用
    2.2 压电振子结构、支撑方式的选择
        2.2.1 压电振子结构
        2.2.2 压电振子支撑方式
    2.3 压电振子振动分析与测试
        2.3.1 压电振子理论分析
        2.3.2 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
        2.3.3 压电振子实验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的结构理论分析与测试
    3.1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
        3.1.1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总体结构
        3.1.2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柔性薄膜材料的选择
        3.2.1 材料的选取
        3.2.2 柔性薄膜弹性力分析
    3.3 弹性机构设计
        3.3.1 弹性支撑片模型设计
        3.3.2 隔膜片结构设计
    3.4 底座支架的设计
    3.5 橡胶底脚的选取与弹性力分析
        3.5.1 橡胶底脚的选取
        3.5.2 弹性力分析
    3.6 流体腔的结构设计
        3.6.1 流体腔高度设计
        3.6.2 流体腔直径设计
    3.7 触摸板中心触点孔设计
    3.8 传振杆的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凸显柔性薄膜振动模型
    4.2 激振装置理论分析
        4.2.1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激振系统的结构设计
        4.2.2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激振系统动力学分析
    4.3 整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4 柔性薄膜形成字符凸点大挠度分析
        4.4.1 凸显柔性薄膜大挠度形变方程推导
        4.4.2 凸显柔性薄膜大挠度形变方程求解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电柔性点显装置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流体腔结构参数对系统输出能力的影响
        5.2.1 流体腔直径对系统输出能力的影响
        5.2.2 流体腔高度对系统输出能力的影响
    5.3 触点孔尺寸结构对压电柔性点显装置的影响
        5.3.1 触点孔直径对点显效果的影响
        5.3.2 触点孔形状对点显效果的影响
    5.4 配重块对系统显示的影响
        5.4.1 激振单元谐振频率测试
        5.4.2 振动位移的测量
    5.5 压电振子尺寸因素对压电柔性点显装置性能的影响
        5.5.1 悬臂长度对压电柔性点显装置性能的影响
        5.5.2 悬臂宽度对压电柔性点显装置性能的影响
    5.6 振子结构及驱动信号对系统的影响
        5.6.1 驱动电压对系统的影响
        5.6.2 驱动频率对系统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基于AM5728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图像配准技术研究及融合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硬件结构
        1.2.2 相关算法
        1.2.3 总结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 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1 关键模块方案论证
        2.1.2 系统硬件总方案
    2.2 AM5728 处理器简介
    2.3 前端采集光学设计
    2.4 视频采集电路设计
    2.5 视频输出电路设计
    2.6 电源模块设计
    2.7 通信接口设计
    2.8 红外与微光同步标定板设计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算法及硬件实现研究
    3.1 双目同步标定算法
    3.2 双目配准算法
    3.3 双目融合算法
    3.4 颜色传递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4.1 系统整体软件结构设计
    4.2 Ubuntu开发环境搭建
        4.2.1 安装minicom串口调试助手与tftp服务器
        4.2.2 QT5.5 IDE的安装
        4.2.3 OpenCV与 QT交叉编程环境的搭建
    4.3 AM5728 硬件平台环境搭建
        4.3.1 AM5728 相关SDK的安装
        4.3.2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及编译linux内核及U-boot
        4.3.3 AM5728 固件烧写
    4.4 系统界面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以及结果分析
    5.1 同步标定功能
    5.2 实时配准功能
    5.3 实时融合功能
    5.4 实时颜色传递功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录 A 配准融合系统硬件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8)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显示技术概述
    1.3 硅基OLED微显示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意义及研究内容
    1.5 论文安排
第二章 OLED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模型设计
    2.1 OLED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2.1.1 OLED的器件结构
        2.1.2 OLED的基本发光原理
        2.1.3 OLED的 TCLC载流子传输模型
    2.2 OLED等效电路模型设计
        2.2.1 OLED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2.2.2 OLED的 V-I特性
    2.3 OLED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3.1 模型参数确定
        2.3.2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3.1 硅基OLED的驱动方式
        3.1.1 硅基OLED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
        3.1.2 硅基OLED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
    3.2 有源矩阵硅基OLED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3.2.1 2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2.2 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
    3.3 电压驱动型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3.1 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3.3.2 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
    3.4 电压驱动型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4.1 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3.4.2 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系统设计
    4.1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驱动系统
    4.2 硅基OLED微显示器行驱动电路设计
    4.3 硅基OLED微显示器列驱动电路设计
    4.4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驱动系统仿真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窥镜及其发展历程
    1.2 国内外内窥镜发展现状及当前社会需求状况
    1.3 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概述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
    2.1 内窥镜系统及其关键性能指标分析
    2.2 内窥镜成像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内窥镜镜头设计
        2.3.1 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
        2.3.2 内窥镜镜头
    2.4 内窥镜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板设计
    2.5 内窥镜系统光源设计
第三章 NanEye 2D内窥镜成像系统电路设计
    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3.2 前端NanEye 2D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3.2.1 LVDS差分转单端接收电路
        3.2.2 上行配置电平转换电路
        3.2.3 NanEye摄像头电源电压DAC控制电路
    3.3 HDMI接口设计
        3.3.1 HDMI接口电路设计
        3.3.2 HDMI显示接口固件设计
    3.4 FPGA主控处理电路设计
        3.4.1 FPGA主控部分的选型
        3.4.2 外围时钟、Flash和SRAM电路
    3.5 电源设计
第四章 NanEye 2D内窥镜系统数据采集
    4.1 NanEye 2D异步通信原理分析
        4.1.1 异步通信的原理
        4.1.2 NanEye 2D数据分析及异步通信难点
        4.1.3 解决NanEye 2D异步通信问题的方案
    4.2 NanEye 2D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固件设计
        4.2.1 数据采集模块
        4.2.2 NanEye摄像头电源电压控制
        4.2.3 上行寄存器配置
第五章 图像数据处理
    5.1 拜耳解码算法及实现
        5.1.1 拜耳解码算法原理
        5.1.2 具体逻辑实现
    5.2 白平衡算法及实现
        5.2.1 白平衡算法原理
        5.2.2 具体逻辑实现
    5.3 自动曝光增益调节算法及实现
        5.3.1 自动曝光增益算法原理
        5.3.2 具体逻辑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主板整体电源及功耗测试
    6.2 内窥镜系统数据采集解调测试
    6.3 系统成像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Chapter 4)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Source Text
    1.1 Introduction to NXP in the Making
    1.2 Literary Forms of Source Text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An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3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s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3 Proof-reading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Equivalence
        4.1.1 Terminology
        4.1.2 Abbreviation
        4.1.3 Non-professional Word
    4.2 Syntactic Equivalence
        4.2.1 Passive Sentence
        4.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
    4.3 Textual Equivalence
        4.3.1 Textual Cohesion
        4.3.2 Textual Coherence
    4.4 Stylistic Equivalence
        4.4.1 Scientific Style
        4.4.2 Public Styl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Resume of Supervisor
Resume of Author
Data of Dissertation

四、微型显示器:下一个大市场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X公司OLED微型显示器定价策略研究[D]. 黄长禄.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智能型台式电感绕线机的研制[D]. 尹靖雯. 延边大学, 2020(05)
  • [4]压电驱动流体柔性盲文点显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徐安俊. 长春大学, 2020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基于AM5728红外与可见光双波段图像配准技术研究及融合系统的开发[D]. 邓智威. 云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D]. 赖良德. 东南大学, 2019(06)
  • [9]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D]. 石汶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Chapter 4)翻译实践报告[D]. 王鑫雅.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微型显示器:它是下一个大市场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