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中肌梭的分布

骨骼肌中肌梭的分布

一、骨骼肌的肌梭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陆凤燕[1](2020)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得气针感是得气的重要指标,得气针感主要包括受针者在针刺部位主观感觉到的酸、麻、重、胀、麻等针感和施针者手下“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在临床上,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分离出现。可见,两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显示,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不同穴位下的组织结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穴区下主要包含有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结构,迄今尚未发现穴位处有特殊组织结构存在。而穴区下的组织结构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多个研究显示部分针感的产生与穴区相应组织结构有关,但大多数结果都比较初步,有的结果之间还相互矛盾,至今尚不明确各针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受针者针感,少有研究关注施针者的针感,而涉及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针刺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针刺得气机制、镇痛机制、穴位特异性、脑相关疾病的针刺治疗机制等研究方面。有关不同组织结构引起不同针感在脑区上的响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神经影像角度寻找肌肉组织参与针感形成的证据也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试验,通过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同步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受针者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的变化,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得气针感在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针刺下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2、初步探讨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亦为人体试验,是在第一部分试验的基础上,同样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实时录音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针感变化及受针者穴区肌电活动,从而进一步探讨穴区组织结构与得气针感的关系,包括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在何种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何种情况下会分离出现,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不同针感与肌电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等。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主要是基于前两部分人体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肌梭活动在针刺得气过程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选取右侧足三里穴和右侧犊鼻穴,所有受试者每隔7d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针约5 mm;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在受试者足三里穴区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涂抹1h后进针,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3 cm;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穴区不给予利多卡因乳膏,直接针刺,操作同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1 cm。采用block(组块)设计法共捻转行针3次,每次持续30 s,每次之间均间隔2 min。记录受试者针刺前、行针时、拔针后的穴区表面肌电图,扫描受试者行针期间头颅fMRI,并于针刺结束后由受针者填写得气针感量表,该表包含酸感、深压感、沉重感、胀感、刺感、麻感、锐痛感、钝痛感、热感、凉感、跳动感等针感,每种针感需进行评分:0分为无感觉,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不可忍受,施针者需记录行针过程中手下是否有沉紧感,并按以上标准评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不同得气针感的出现率和强度;LabChart 8.0软件计算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值,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针刺组间行针前后IEMG值的变化;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处理分析fMRI数据,分析行针时脑区激活与负激活情况。第二部分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情况、穴位选择、进针及行针方法同实验一,进针后直接行针,持续2min。以录音的方式实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和施针者的得气针感种类和强度的变化,针感评价方法同试验一,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穴区肌电,后期将针感数据标注于肌电数据上。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针感强度和出现时间上的关系,不同针感出现时的IEMG值比较。第三部分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大鼠右侧胫骨前肌,并剪断远侧肌腱,连于张力换能器。所有大鼠均接受胫骨前肌三个不同部位针刺:肌腹部、肌腱部、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肌腹部选择大鼠后三里穴区域,肌腱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端,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肌腱与肌肉交界处。进针后采用捻转法持续行针1 min,并留针1 min,最后拔针。同步记录脊髓背根处胫骨前肌肌梭单纤维放电、穴区肌电、胫骨前肌肌张力,并于针刺结束后记录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以SPSS 23.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针刺在针刺前、行针时、留针时及拔针后的胫骨前肌肌梭传入放电频率、IEMG值和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结果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影响1.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出现率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胀感出现较频繁。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钝痛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等出现率较高。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出现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显着高于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1.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强度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等强度较强。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锐痛感等较明显。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胀感、钝痛感、酸感、MASS指标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均强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其中,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钝痛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另外,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的锐痛感均显着高于另外三组(P<0.05)。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积分肌电值的影响组内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进针前(P<0.05),拔针后IEMG值又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行针期间和拔针后的IEMG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3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行针期间,激活脑区较为零星,主要位于双侧额中回、丘脑,左侧颞下回、顶下回、角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负激活脑区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期间,脑区激活和负激活均较明显,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回;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顶上回、海马旁回、楔叶。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引起的激活脑区更为广泛和明显,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颞中回、脑岛、丘脑、补充运动区及小脑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回、扣带回;负激活脑区较少,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后回。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行针期间,激活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右侧丘脑等;负激活脑区较少,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海马旁回。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距状回、右侧尾状核、小脑蚓部。4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互关系4.1基于强度的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关性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弱正相关关系(P<0.05,r=0.2572),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P<0.05,r=0.4035)。未发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其他针感或其他组内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4.2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出现时间上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达100%。受针者针感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比例在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均达到83.33%。在两组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受针者针感中,胀感占所有受针者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是72.22%(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77.78%(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并且,两组受针者的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最短,分别是5.62±1.39 s,5.5±1.03 s。5不同得气针感与积分肌电值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当出现受针者胀感、跳动感、钝痛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高于针刺前2~3倍,且高于其他针感。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当受针者出现各针感或施针者手下出现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变化。6不同部位针刺对肌梭传入放电、积分肌电值、肌张力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影响肌腹部针刺结果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期间,肌梭放电随手法操作出现快慢交替现象,并伴有明显肌电发放和肌张力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肌电积分值和肌张力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梭放电个数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恢复规律平稳的状态,肌电无明显发放,肌张力回落,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部针刺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结果均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肌电和肌张力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腹部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和强度均显着高于肌腱部针刺组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组(P<0.01)。结论1.穴区皮肤层为主的针刺引起的针感以锐痛感、刺感为主。穴区深层(肌肉为主)针刺,针感以胀感、钝痛、酸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为主。2.在肌肉丰厚处的足三里穴针刺时,受针者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常相伴而生,通常先出现受针者胀感,再出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与穴区下肌肉组织关系密切。3.穴区皮肤组织为主和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皮肤组织为主与肌肉组织为主针刺的差异脑区主要体现在感觉运动脑区,可能与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下可产生更强的针感及诱发的肌电活动有关。4·穴区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产生主要得气针感时往往伴随脑区更广泛的负激活,刺感、锐痛等不适针感可能会对抗这种负激活。5.肌腹部针刺可能更容易引起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针刺使肌肉丰厚处的穴区局部肌肉内的肌梭受压力牵拉等作用而产生形变,引发牵张反射而使穴区局部肌紧张所致,其进一步的科学原理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胡帅宇[2](2018)在《基于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的小腿前、后群肌痉挛的阻滞靶点定位》文中指出目的:借助骨性标志和螺旋CT扫描,准确地定位小腿前、后群肌的神经入肌点(Nerve entry points,NEP)和肌梭丰度最高区中心(Center of the highest region of muscle spindle abundance,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和深度。方法:1.选择无神经肌肉疾病史、无膝关节和踝关节变形的经甲醛固定的3075岁的中国成年人尸体12具(男,8;女,4)。2.参考线设计:为了前群肌的靶点定位,紧贴髌骨表面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内上髁的曲线为横向参考线1(H1);为了后群肌,紧贴腘窝表面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内上髁的曲线为横向参考线2(H2)。紧贴皮肤连接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外踝的曲线为共用的纵向参考线(L)。3.解剖观察并暴露小腿前、后群肌各神经肌支的NEP,涂抹硫酸钡,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像。4.Sihler’s染色显示一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密集区(intramuscular nerve dense regions,INDR);HE染色另一侧肌INDR相应部位的肌梭,计数肌梭并比较其丰度;硫酸钡标记CHRMSA,CT扫描与三维重建。5.Syngo系统下测量:NEP和CHRMSA在体表的投影点为P点,P通过NEP或CHRMSA后投射至相反侧皮肤上的点为P’,经P的垂线与H线、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分别记为PH和PL,确定PH和P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靶点的百分深度。6.统计学处理。结果:1.大体解剖发现:小腿前群肌:胫骨前肌受2条神经肌支支配(即2个NEPs),上支粗大(被定位),下支细小;长伸肌和趾长伸肌只有1个NEP,胫骨前肌和长伸肌NEP处有血管伴行。小腿后群肌浅层: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和比目鱼肌均为1个NEP,NEP处均有血管伴行。小腿后群肌深层: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各有1个NEP,长屈肌多接受2条神经支配(2个NEPs),上支粗大(被定位),下支细小。三块肌的NEP处均无血管伴行。2.小腿前群肌各NEP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NEP的PH点分别位于H1线的(5.61?1.03)%、(6.68?1.60)%和(6.25?0.89)%处;PL点分别位于L线的(23.75?2.49)%、(49.16?1.78)%和(35.98?2.58)%处;经过P点的NEP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27.75?2.51)%、(23.70?1.96)%和(30.73?1.22)%处。3.小腿后群肌各NEP的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NEP的PH点分别位于H2线的(46.89?2.73)%、(40.90?3.05)%、(42.56?2.59)%、(38.10?4.34)%、(55.21?3.60)%和(46.20?4.40)%处;PL点分别位于L线的(7.58?2.88)%、(8.15?2.52)%、(17.42?3.31)%、(25.35?3.94)%、(41.30?3.87)%和(45.39?3.59)%处;经过P点的NEP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6.32?2.52)%、(13.83?1.77)%、(29.93?2.89)%、(49.11?3.51)%、(54.64?3.98)%和(55.95?3.52)%处。4.Sihler’s染色所见: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的INDR数目分别为7、3、4、6、6、5、6、6个。5.小腿前群肌各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CHRMSA的PH点分别位于H1线的(35.37?2.99)%、(20.32?1.97)%和(32.37?2.05)%处;PL点分别位于L线的(46.14?4.21)%、(21.35?2.21)%和(50.25?3.08)%处;经过P点的CHRMSA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8.37?1.78)%、(17.86?1.66)%和(32.24?2.55)%处。6.小腿后群肌各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及深度: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长屈肌CHRMSA的PH点分别位于H2线的(56.87?2.78)%、(44.13?2.89)%、(75.77?4.16)%、(56.35?3.67)%、(60.79?4.26)%和(45.31?2.04)%处;PL点分别位于L线的(11.67?1.16)%、(9.26?1.03)%、(48.35?4.96)%、(43.04?2.28)%、(42.84?3.18)%和(52.55?2.33)%处;经过P点的CHRMSA深度分别位于PP’线的(16.39?1.57)%、(15.08?2.08)%、(37.55?4.07)%、(58.23?3.12)%、(44.41?3.31)%和(34.13?1.06)%处。结论:1.同一块肌的NEP与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和深度不同;2.这些NEP和CHRMSA的体表投影位置和深度应被推荐为小腿前、后群肌痉挛肌外化学神经溶解术和肌内化学神经阻滞术的最佳阻滞靶点部位,有利于提高靶点阻滞的效率和疗效。

吕芳,薛黔[3](2013)在《人肱三头肌肌梭密度分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肱三头肌肌梭密度分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该肌的功能。方法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12具,经组织学HE染色法观察肌梭的形态和体视学法计数肌梭的密度。结果肱三头肌肌梭散在分布,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肌梭密度平均为18.55±2.60个/cm3,其中外侧头肌梭密度为17.37±2.68个/cm3,肌梭指数为16.45±2.25个/g;长头肌梭密度为17.02±2.47个/cm3,肌梭指数为16.37±2.26个/g;内侧头肌梭密度为21.28±2.65个/cm3,肌梭指数为20.14±2.59个/g。结论肱三头肌肌梭密度分布不均匀,内侧头肌梭密度高于外侧头和长头,我们推测肱三头肌内侧头对肘关节的运动角度变化更为敏感。

许家洲,薛黔,李季蓉,金寰,杨晓梅[4](2012)在《臀大肌肌内神经及肌梭分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人臀大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的研究,提供臀大肌比较详尽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取成人尸体12具,大体解剖后,6具用于改良Sihler肌内神经染色,另6具行HE染色。结果臀大肌受臀下神经支配,有上、中、下3个分支。肌内次级分支多达11~14支,沿肌束排列方向走行。臀大肌的肌梭密度平均为(14.91±3.05)个/cm3,肌梭指数为(14.12±4.34)个/g,臀大肌下部肌梭密度最高(25.38±6.25)个/cm3、(24.03±5.92)个/g。结论支配臀大肌的神经肌内次级分支多,沿肌束排列方向走行;人臀大肌下部的肌梭密度明显高于肌上部和肌中部。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5](2011)在《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神经入肌点和肌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351.5±66.8)、(521.9±72.6)、(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31.5±2.7)、(31.0±3.2)、(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9.2±2.0)、(8.8±1.6)、(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34.6±4.3)、(53.8±5.8)、(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21.93、20.18、18.64个/g。神经入肌点: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入肌点,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四块肌均属于羽肌并且其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和各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肌梭密度不等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的差异。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6](2011)在《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为股四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并以髂前上棘为骨性标志,定位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四头肌是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块肌组成,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g、(351.5±66.8)g、(521.9±72.6)g和(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cm、(31.5±2.7)cm、(31.0±3.2)cm和(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cm、(9.2±2.0)cm、(8.8±1.6)cm和(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cm2、(34.6±4.3)cm2、(53.8±5.8)cm2和(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个/g、21.93个/g、20.18个/g和18.64个/g。神经入肌点分别为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4块肌均属于羽肌,是伸膝关节的产力肌;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股四头肌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密度不等,各肌的上部均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股四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王碧[7](2011)在《人竖脊肌的肌构筑和肌梭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人竖脊肌的肌构筑和肌梭分布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竖脊肌的形态学特点,为深入研究竖脊肌在躯干运动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并为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上的成人尸体6具,完整取下两侧的竖脊肌,采用大体解剖法观察肌内腱板的位置、形态、数量,肌束的行走方向与肌内腱板的位置关系;2.成人尸体6具,用肌构筑法测量竖直肌的肌重、肌长、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等肌构筑学指数,探讨其构筑学特征;3.用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5具,共10侧,分别在棘肌、最长肌、髂肋肌的肌腹中部取材,行组织学HE染色后,采用体视学方法进行肌梭密度的研究。结果:1.大体解剖研究第一腰椎棘突以上平面,棘肌、最长肌、髂肋肌三部分可通过两条纵行浅沟分离。棘肌内有数条长肌腱连接大量短肌束,形成羽肌。最长肌肌部内有多个宽扁的肌内腱板,大量肌纤维附着于腱板形成多羽肌,胸部以上最长肌的肌纤维长,形成半羽肌。髂肋肌肌有分层,肌浅面是长肌纤维,肌深面以短肌纤维占优势,肌束背腹走向,形成羽肌。2.肌构筑学特征:①肌重:竖直肌总重量(371.41±44.10)g;棘肌(61.16±13.26)g,最长肌(197.88±16.53)g,髂肋肌(113.29±17.51)g。②肌长:棘肌(52.86±2.35)cm,最长肌(57.51±2.78)cm,髂肋肌(52.55±3.32)cm。③肌纤维长:棘肌(5.75±0.78)cm,最长肌(11.85±1.58)cm,髂肋肌(11.78±1.30)cm。④羽状角:髂肋肌,最长肌,棘肌均为10。。⑤生理横切面积:棘肌(8.68±2.60)cm2,最长肌(13.41±1.59)cm2,髂肋肌(7.73±1.48)cm2。3.肌梭分布:棘肌肌梭密度为(5.43±3.46)个/cm3,肌梭指数为(5.14±2.27)个/g;最长肌肌梭密度为(13.22±2.32)个/cm3,肌梭指数为(12.51±2.16)个/g;髂肋肌肌梭密度为(12.07±2.51)个/cm3,肌梭指数为(11.42±1.17)个/g。结论:1.竖脊肌三部分肌中,棘肌是由短肌束构成的羽肌,最长肌和髂肋肌的下1/3段是短肌束构成的多羽肌,肌上2/3段,是由长肌束构成的半羽肌。2.棘肌的CSA/MW在三块肌中比值最大,倾向于力量型构筑。最长肌和髂肋肌兼具力量型与速度型构筑学特征,具有提供肌力的潜力,也服务于速度运动。3.竖脊肌肌梭密度高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杨方玖,薛黔,李季容[8](2010)在《斜方肌各亚部的肌构筑肌梭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斜方肌亚部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用肌构筑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斜方肌亚部进行肌构筑学研究。(2)用体视学方法对6具成人尸体的斜方肌亚部进行肌梭分布研究。结果(1)斜方肌降部的肌重(30.71±7.40)g、肌长(10.45±1.62)cm、肌纤维长(9.18±0.99)cm、生理横切面积(3.11±0.72)cm2,水平部的肌重(44.14±10.61)g、肌长(8.65±0.84)cm、肌纤维长(7.14±0.84)cm、生理横切面积(5.89±1.66)cm2,升部的肌重(44.89±11.67)g、肌长(11.83±1.12)cm、肌纤维长(9.09±0.94)cm、生理横切面积(5.37±1.55)cm2。(2)斜方肌降部的肌梭密度(39.05±5.08)个/cm3,水平部的肌梭密度(24.48±6.50)个/cm3,升部的肌梭密度(21.68±6.64)个/cm3。结论(1)根据斜方肌各亚部的构筑学特征,推测斜方肌降部和水平部在肩部运动中主要是保持和稳定肩胛骨位置,斜方肌的降部与升部在肩胛骨的旋转中起重要作用。(2)斜方肌降部的肌梭密度明显高于水平部和升部。

张跃蓉,刘静[9](2009)在《人颞肌亚部化及其肌内神经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查明人颞肌肌内神经、肌梭的配布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为临床成功进行肌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侧成人尸体颞肌标本,每具尸体选1侧,共10侧采用改良S ihler氏神经染色观察颞肌肌内神经分布。另10侧标本,依据颞肌肌纤维排列方向分前、中、后3部份,分别制作组织块,HE染色后应用图像分析仪对颞肌肌梭的形态结构、空间构象以及分布密度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改良S 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颞肌有3条独立的神经分支呈放射状由颞肌下缘向肌远端分布。颞肌肌梭分布呈不均质性。在颞肌前部近喙突处神经分支密集区,肌梭分布密度高,空间构象多样;而在颞肌后部以及颞肌的远端缺乏肌梭的分布。结论:颞肌可划分为3个功能完整和独立的肌亚部。

庞海鹏[10](2009)在《人肱三头肌肌构筑学、肌内神经分布、肌梭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肱三头肌肌构筑学,肌内神经分布,神经入肌点定位,肌梭分布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肱三头肌的形态学特点,为深入研究肱三头肌在肢体关节运动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并为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上的成人尸体5具,完整取下两侧的肱三头肌,采用大体解剖法观察肌内腱板的位置、形态、数量,肌束的走行方向与肌内腱板的位置关系。2.成人尸体6具,用肌构筑法测量肱三头肌的肌重、肌长、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等肌构筑学指数,探讨其构筑学特征。3.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上的童尸3具(5~10岁)及成人尸体2具(30~40岁),取下两侧肱三头肌,用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4.用成尸5具,分别在肱三头肌的三个头的肌腹中部取材,行组织学HE染色后,采用体视学方法进行肌梭分布的研究。5.用成人尸体10具,共20侧。以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为X轴,以肱骨大结节外侧并垂直于X轴的垂线为Y轴,分别测量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的神经入肌点距X轴和Y轴的距离。结果:1.大体解剖研究外侧头下段表面有厚的腱膜,外侧头浅部及深部肌束和长头的浅部肌束分别止于该腱膜;长头深面有一片状腱板,长约(16.7±2.2)cm,最宽处约(4.19±0.46)cm,外侧头深部肌束和长头的深部肌束分别以半羽状和羽状形式止于该腱板;内侧头肌质内有两条索状腱板,内侧头的内侧肌束止于该腱板的两侧,外侧肌束止于外侧头表面的腱膜。肱三头肌是多羽肌。2.肌构筑学特征肱三头肌长头的肌重(163.30±35.19)g,肌纤维长(7.40±1.17)cm,生理横切面积(19.53±1.45)cm2;内侧头的肌重(109.05±27.27)g,肌纤维长(5.76±0.52)cm,生理横切面积(19.45±4.31)cm2;外侧头的肌重(104.83±20.67)g,肌纤维长(5.89±0.83)cm,生理横切面积(16.92±2.12)cm2。3.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肱三头肌三个头各有一支一级神经支配。长头肌支有两支二级神经支,外侧支粗大,支配范围广,肌内神经分支多,和外侧头肌支存在交通支。内侧头肌支有两支二级神经支,下支支配内侧头的大部分,肌内神经分支多,在其肌内部存在丰富的神经吻合网,与外侧头肌支间有交通支。外侧头肌支有两支二级神经支,分别支配外侧头的浅、深部。4.肌梭分布长头肌梭密度为17.14±2.53个/cm3,肌梭指数为16.24±2.40个/g;内侧头肌梭密度为21.41±2.87个/cm3,肌梭指数为20.27±2.72个/g;外侧头肌梭密度为17.41±2.71个/cm3,肌梭指数为16.49±2.57个/g。5.神经入肌点定位长头肌支距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19.68±2.12cm,6.65±0.84cm;内侧头肌支距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15.81±3.40cm,5.67±1.32cm;外侧头肌支距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18.27±2.90cm,4.8±1.39cm。结论:1.肱三头肌三个头内都有肌内腱板或腱膜,短肌束以羽状形式排列,肱三头肌是多羽肌。2.肱三头肌内、外侧头生理横切面积/肌重的比值大,提示内、外侧头更倾向于力量型构筑;长头肌纤维长,更多倾向于速度运动,运动幅度大于内、外侧两头。3.肱三头肌肌每个头都有一支一级神经,两支二级神经,肌内各级神经分支主要分布在腱膜的深面,或在肌内腱板的两侧。肌内神经分支多,在肱三头肌的中部,三个头的神经存在交通支。4.肱三头肌内侧头肌梭密度比外侧头、长头高且有肌梭联合体,推测内侧头能更敏感地监测关节运动细微变化,对肘关节的稳定性有主要作用。5.肱三头肌的神经入肌点共有三个,三个头的神经入肌点主要集中在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上方15~19cm,肱骨大结节的垂线内侧4~6cm的范围内。

二、骨骼肌的肌梭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骼肌的肌梭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穴区组织结构研究概况
    1 穴位的深度
    2 穴位的结构
        2.1 穴位处神经分布
        2.2 穴位处血管分布
        2.3 穴位处淋巴分布
        2.4 穴位处结缔组织分布
        2.5 穴位处肌肉、肌腱分布
        2.6 穴位处肥大细胞分布
        2.7 穴位处感受器分布
    3 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刺得气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1 得气的概念
        1.1 受针者主观针感
        1.2 施针者手下感
    2 得气的重要性
    3 得气的定量研究
        3.1 得气的主观量化
        3.2 得气的客观量化
    4 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
        4.1 得气针感与皮肤组织的关系
        4.2 得气针感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4.3 得气针感与肌肉组织的关系
        4.4 得气针感与神经的关系
        4.5 得气针感与血管的关系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及情绪指标
        4.2 针感出现率比较
        4.3 针感强度比较
        4.4 IEMG值比较
        4.5 各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fMRI脑功能反应
        4.6 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I脑功能反应的比较
    5 讨论
        5.1 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
        5.2 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
        5.3 皮肤和肌肉组织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负激活
        5.4 以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刺激可能产生广泛负激活
    6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针感出现率比较
        4.2 针感强度比较
        4.3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的相关性分析
        4.4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出现时间的比较
        4.5 各组中不同针感出现时的肌电积分值比较
    5 讨论
        5.1 主要得气针感的产生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
        5.2 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及穴区肌电之间的关系
    6 小结
第三部分 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脊髓背根肌梭传入放电的鉴别
        4.2 肌腹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3 肌腱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4 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4.5 肌肉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
        4.6 肌腹部不同针刺手法对肌梭放电的影响
    5 讨论
        5.1 肌梭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5.2 肌腹部针刺更容易引起手下沉紧感及其原因分析
    6 小结
全文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附件

(2)基于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的小腿前、后群肌痉挛的阻滞靶点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封面与首页
致谢
作者简介

(3)人肱三头肌肌梭密度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HE染色方法
    1.2 体视学方法计算肌梭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神经入肌点和肌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体解剖法
    1.2 HE染色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股四头肌各肌块的肌构筑学特点
    2.2 神经入肌点的定位
    2.3 肌梭分布
3 讨论
    3.1 肌构筑特点及其意义
    3.2 肌梭分布特点
    3.3 神经入肌点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6)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体解剖法
    1.2 组织学H-E染色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股四头肌各肌块的肌构筑学特点
    2.2 神经入肌点的定位
    2.3 肌梭分布
3 讨论
    3.1 肌构筑特点及其意义
    3.2 肌梭分布特点
    3.3 神经入肌点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7)人竖脊肌的肌构筑和肌梭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人竖脊肌形态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55 例先天畸形新生儿细胞遗传学分析
    108例身材矮小症患者的遗传学调查分析
    PCR技术检测UU感染与重复性流产的关系研究

(9)人颞肌亚部化及其肌内神经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材
    1.2 方法
        (1) 解剖方法
        (2) Sihler氏神经染色
        (3) 肌梭染色
        (4) 肌梭密度计算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大体解剖观察
    2.2 Sihler氏神经染色观察
    2.3 肌梭分布及分布密度的体视学观察
3 讨论

(10)人肱三头肌肌构筑学、肌内神经分布、肌梭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肱三头肌肌构筑学、肌内神经分布、肌梭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的研究
    1.1 中文摘要
    1.2 英文摘要
    1.3 前言
    1.4 材料与方法
    1.5 结果
    1.6 讨论
    1.7 结论
    1.8 附图
    1.9 参考文献
2 肱三头肌的形态及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
3 致谢
附录

四、骨骼肌的肌梭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D]. 陆凤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2]基于神经入肌点和肌梭丰度的小腿前、后群肌痉挛的阻滞靶点定位[D]. 胡帅宇. 遵义医学院, 2018(01)
  • [3]人肱三头肌肌梭密度分布[J]. 吕芳,薛黔.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3(04)
  • [4]臀大肌肌内神经及肌梭分布[J]. 许家洲,薛黔,李季蓉,金寰,杨晓梅. 解剖学报, 2012(05)
  • [5]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神经入肌点和肌梭研究[J].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18)
  • [6]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J].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9)
  • [7]人竖脊肌的肌构筑和肌梭分布的研究[D]. 王碧. 遵义医学院, 2011(06)
  • [8]斜方肌各亚部的肌构筑肌梭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 杨方玖,薛黔,李季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01)
  • [9]人颞肌亚部化及其肌内神经分布研究[J]. 张跃蓉,刘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06)
  • [10]人肱三头肌肌构筑学、肌内神经分布、肌梭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的研究[D]. 庞海鹏. 遵义医学院, 2009(07)

标签:;  ;  ;  ;  ;  

骨骼肌中肌梭的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