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素在复方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蛇床子素在复方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一、复方制剂中蛇床子素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林,张子侠[1](2021)在《乌三金洗剂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乌三金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TLC)对乌三金洗剂处方中黄柏、苦参、大黄、蛇床子及土荆皮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乌三金洗剂中蛇床子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以Wonda Cract ODS2 (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设置30℃;流速设置1.0 m L/min。结果:黄柏、苦参、大黄、蛇床子及土荆皮薄层鉴别专属性强,特征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可作为乌三金洗剂的定性鉴别。蛇床子素在12.63~252.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606X-0.0062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0.93%(n=6)。结论:该法操作准确、简便,专属性强、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可有效控制乌三金洗剂的质量。

邹婷[2](2021)在《经典名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产业十分重视,近年来出台多项有关经典名方的政策法规,为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大秦艽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收录,临床应用广泛,对其物质基准质量标准的研究能为后期其复方制剂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目的:为保证经典名方能与古代医籍保持一致,对经典名方“大秦艽汤”药材基原,处方剂量,煎煮工艺进行文献考证。确定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制备方法,研究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量值传递过程。为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制备研究:(1)处方考证:基于古代文献研究处方的历史沿革,并结合现代文献记载对大秦艽汤中各药味的基原及处方剂量、煎煮工艺进行考证。(2)制备工艺研究:基于处方考证结果,采用单因素考察,以煎液出膏率,龙胆苦苷、马前苷酸等7种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确定煎煮方法,2.质量研究:(1)采用超高效液相法,建立大秦艽汤中等极性指纹图谱,含量测定方法。(2)采用超高效液相法,建立大秦艽汤低极性指纹图谱,含量测定方法。3.15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检测收集多批次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饮片,随机匹配,制备15批物质基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对15批煎液进行干燥,得到相应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冻干粉。对15批大秦秦艽汤物质基准的出膏率、其对应实物的水分、浸出物、指纹图谱、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4.量值传递研究:以出膏率,马钱苷酸、龙胆苦苷、升麻素苷、芍药苷、甘草苷、黄芩苷、甘草酸、蛇床子素、细辛脂素、二氢欧山芹素10种指标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研究饮片到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量值传递过程。结果:1.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制备研究:大秦艽汤是出自于金代刘完素编撰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煮散剂,所用药材基源均在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来源范围内。制备工艺:称取(粗碎为5~8目)秦艽5.28 g、甘草3.52 g、川芎3.52 g、当归3.52 g、白芍3.52 g、石膏3.52 g、独活3.52 g、羌活1.76 g、防风1.76 g、黄芩1.76 g、白芷1.76 g、白术1.76 g、生地黄1.76 g、熟地黄1.76 g、白茯苓1.76 g,细辛0.88 g。以上16味药加水600 m L置于2 L陶瓷壶,武火500瓦特(W)煮沸,文火300(W)继续煎煮约50 min,至煎液约为300 m L。用400目筛网过筛,煎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大秦艽汤物质基准对应实物冻干粉。2.质量研究:(1)建立了大秦艽汤中等极性UPLC指纹图谱及8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标定了39个共有峰,并指认马钱苷酸、龙胆苦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升麻素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酸11种成分。测定了马钱苷酸、龙胆苦苷、升麻素苷、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黄芩苷、甘草酸8种指标成分含量。(2)建立了大秦艽汤低极性UPLC指纹图谱及3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集245 nm、350 nm信号。其245 nm下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蛇床子素、羌活醇、细辛脂素、二氢欧山芹素4种成分。测定了细辛脂素含量。其350 nm下标定了10个共有峰,测定了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素含量。3.15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检测15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出膏率范围为30.62%~33.62%,15批冻干粉水分范围4.29%~7.35%,浸出物范围为46.63%~50.85%。15批物质基准中等极性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69,低极性UPLC指纹图谱245 nm下相似度均>0.841,350 nm下15批样品相似度均>0.962。15批物质基准中11种成分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马钱苷酸2.63~5.99mg/g,龙胆苦苷8.13~19.63 mg/g,升麻素苷3.82~5.18 mg/g,芍药苷0.35~0.50 mg/g,阿魏酸0.16~0.31 mg/g,甘草苷0.39~1.75 mg/g,黄芩苷7.45~12.09 mg/g,甘草酸0.70~2.16 mg/g,蛇床子素50.82~76.11μg/g、二氢欧山芹素10.99~15.08μg/g、细辛脂素7.07~11.17μg/g。4.量值传递研究:(1)15批物质基准中10种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范围为:马钱苷酸46.04%~87.62%、龙胆苦苷51.80%~83.71%、芍药苷47.59%~60.05%、升麻素苷53.65%~82.97%、甘草苷19.03%~63.31%、黄芩苷40.23%~60.29%、甘草酸10.35%~32.83%、蛇床子素30.38%~44.18%、细辛脂素45.82%~65.66%、二氢欧山芹素13.49%~19.44%。(2)15批物质基准的出膏率传递率为79.36%~92.86%。结论:结合文献考证及实际煎煮的试验数据,所确定的大秦艽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较稳定。采用UPLC建立的中等、低极性两套指纹图谱及11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并对饮片到物质基准进行了量值传递研究,为经典名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的研究奠定基础。

王长健[3](2019)在《蛇床子提取工艺及其对木材的室内耐腐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常见中草药蛇床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主要有效抑菌成分蛇床子素对白腐菌(彩绒革盖菌Trametes versicolor(L.)的抑菌效果。利用微波和超声波两种提取技术,辅助索氏抽提法,得到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含毒介质法,进行抑菌最小浓度测定的试验;对提取液处理后试材进行室内耐腐试验,为以蛇床子为原料提取蛇床子素制备环境友好型木材防腐剂提供理论依据及对蛇床子提取物作为中草药木材防腐剂的实用性探究。结论如下:1.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蛇床子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常用中草药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980W,超声时间40min,索氏抽提时间7h。在此条件下,蛇床子素的得率为36.84%。2.通过木材离体抑菌试验可得,提取后得到的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相比粗提液抑菌效果明显增强。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得出蛇床子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3.提取物药剂浓度对浸渍处理的北京杨试件载药量影响明显,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载药量逐渐增加。蛇床子提取物药剂浓度达到50mg/mL时,载药量达到4.83kg/m3。蛇床子提取物处理后木材的颜色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逐渐变绿,药剂处理后试材无明显异味。4.通过木材非离体试验可得,20mg/mL浓度的蛇床子提取物处理的试件经室内耐腐试验处理后质量损失率为13.83%,属于耐腐等级;50mg/mL浓度的蛇床子提取物处理后试材其质量损失率为10.61%,属于强耐腐等级。

张成龙[4](2016)在《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脂质体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类似的药物载体释放系统,以胆固醇和卵磷脂为基本膜材,在亲水介质中组装成类似生物膜结构样的双分子层结构。包封脂溶性或者水溶性药物,能够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增加局部血药浓度。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在机体内的分布发生变化,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药物对脾、肝、肺等组织的靶向性增加,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研制了蛇床子素脂质体:对制备方法、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等影响蛇床子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对其渗透率、体外释药行为、溶血性和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1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以包封率为考察评价指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处方,确定优化后的处方为:胆固醇与蛋黄卵磷脂质量比为1:2,药脂比为3:20,p H为8.2,成膜温度为40℃。确定优化后的工艺为:水合时间为120 min,水合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5 min,超声功率为350 W。低速离心法测定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包封率。马尔文激光粒度散射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度及电位。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结果显示脂质体的外观形态为完整的圆球形或者椭圆球形,平均粒径为260.3±6.8 nm,电位为-28.1±1.7 m V。蛇床子素脂质体体外溶血性试验考察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脂质体溶血安全性良好。蛇床子素脂质体在4℃和室温保存14日后,前者无分层和沉淀现象,渗透率分别为1.5%、7.1%,表明制备的蛇床子素脂质体在4℃下贮存较好。采用透析袋扩散法考察了蛇床子素脂质体在体外的释放情况:以0.9%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释放温度为37±0.5℃;转速为75 r·min-1。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脂质体在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蛇床子素脂质体的药效学试验:自由基损伤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后氧化形成过氧化脂质,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又是生物膜结构中磷脂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测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是评价延缓衰老药物的重要指标,也是检测生物组织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献显示,蛇床子素能减少离体小鼠脑、肝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的生成。蛇床子素脂质体药效学试验是利用上述报道,分别向小鼠离体的脑、肝组织给予游离的蛇床子和蛇床子素脂质体,观察两种药物对过氧化脂质的减少作用,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实验测得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后,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这表明游离的蛇床子素和蛇床子素脂质体均对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素脂质体的药效优于游离蛇床子素。目前蛇床子素在临床应用上,除了口服药外没有其它安全的制剂,该实验填补了蛇床子素脂质体制备的空白,同时为今后大量制备蛇床子素脂质体药物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临床中安全有效的使用蛇床子素制剂奠定基础。2蛇床子素脂质体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自制蛇床子素溶液为对照制剂,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体动力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房室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两者均符合权重系数为1的二室模型,蛇床子素脂质体和蛇床子素溶液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1.39 min和18.22 min,清除率分别为0.048 m L·min-1和0.06 m L·min-1,这表明蛇床子素被脂质体包封后可以减缓药物在体内的消除。统计矩分析结果表明,蛇床子素脂质体与蛇床子素溶液的AUC分别为148.08μg·min·m L-1和112.25μg·min·m L-1,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31.01 min和18.53 min。两种制剂的多种药动学参数在统计学意义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

赖滢滢[5](2016)在《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与评价》文中指出蛇床子及其复方制剂常用于外治皮肤瘙痒、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等病[1],由于受传统剂型和制备工艺的固有局限,制约了蛇床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上市的多为传统的复方制剂[2],制剂中存在着蛇床子用药量大、蛇床子素等有效成分含量低等问题[3]。脂质体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可增加难溶性药物在皮肤内的滞留量。故拟开发出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新剂型,通过优选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并考察药物的透皮给药吸收、体外释放试验来评价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性能,为止痒消炎药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后续开发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探索蛇床子素对止痒消炎的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物质基础。1.采用微柱离心法测定蛇床子素脂质体包封率。方法:建立蛇床子素的分析方法,自制蛇床子素脂质体,并采用Sephadex G-25微型凝胶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优选蛇床子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实验方法稳定可行,在1500r/min离心3min条件下,微柱能满足蛇床子素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的分离。结论:建立的方法稳定可行,Sephadex G-25微型凝胶柱法能方便、快速地测定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包封率。2.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处方优化研究及其质量考察。方法:以薄膜蒸发法制备蛇床子素脂质体。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蛇床子素脂质体处方,以包封率为因变量,大豆卵磷脂浓度、脂药比、表面活性剂含量为自变量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用效应面法预测较优处方,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蛇床子素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分别为大豆卵磷脂浓度为24.93mg?mL-1,脂药比为22.66:1(mg?mg-1),表面活性剂含量1.67%,该处方条件下,三批蛇床子素脂质体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94.70%。结论: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预测性好,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高。3.制备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剂并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方法:将蛇床子素脂质体分散于凝胶基质中制备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剂,采用Franz扩散池法分别对蛇床子素脂质体混悬液、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剂、蛇床子素普通凝胶剂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的累积释放量和皮肤贮留量。结果: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剂与普通凝胶剂的透皮速率均比脂质体快,而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剂24h后药物的皮肤贮留量又多于普通凝胶剂和脂质体混悬液。结论:将蛇床子素分散于凝胶基质中对药物的释放有促进作用,而将药物制备为脂质体后再分散于凝胶基质中,将有可能发挥长效缓释作用,同时可增加药物在皮肤内的滞留时间。4.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体外释放实验及其稳定性的初步研究。方法:对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性状、含量、离心稳定性、pH值进行考察,优化体外释放实验条件,利用体外释放实验来评价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在5、15、30天的稳定性。结果: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体外释药稳定,初步稳定性较好。结论: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较稳定,值得进一步开发。

胡翼安[6](2015)在《续骨酒喷雾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续骨酒喷雾剂是广州市正骨医院的一个常用医院制剂。在广州市正骨医院临床使用了十多年,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驱风祛湿、舒筋通络的功效,对各种骨折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有确切的疗效,治疗有效率达98.56%。续骨酒喷雾剂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外用喷雾剂。却至今缺乏一个全面、完善的质量标准。因此,建立续骨酒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提高续骨酒喷雾剂的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将为续骨酒喷雾剂后期在临床上的发展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续骨酒喷雾剂中的栀子、续断、独活、地黄、姜黄、闹羊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续骨酒喷雾剂栀子苷、川续断皂苷Ⅵ、蛇床子素的含量。对续骨酒喷雾剂临床使用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栀子苷的含量测定中,栀子苷在0.15111μg~2.518μg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4%(n=6)。在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测定中,川续断皂苷Ⅵ在0.3762μg~6.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103.2%,RSD为0.97%(n=6)。在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中,蛇床子素在0.050μg~1.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4%(n=6)。安全性评价指出续骨酒喷雾剂为一安全制剂。结论: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续骨酒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田辉,顾政一,何承辉,刘宣麟[7](2014)在《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阿娜尔妇洁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文中提出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阿娜尔妇洁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0℃,以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2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蛇床子素在550μg·mL-1(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83%,RSD=0.59%(n=6);样品溶液在8h内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恽菲[8](2014)在《组分配伍与药剂学技术应用对蛇床子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蛇床子素是中药蛇床子中一种香豆素类活性化合物,具有解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增强免疫功能、抗癌、抗骨质疏松、抗炎、抗凋亡、抗过敏等多种药理活性。最新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蛇床子素属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Ⅱ类药物,其疏水性较强,水中溶解度低,导致其低溶出率和较低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课题提出不仅药剂学技术应用可改善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合理的组方配伍也能改善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组分配伍的合理性表现在协同增效、配伍减毒或减毒增效上,而且也可能表现在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体内过程中。药剂学技术常被用于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基于蛇床子素物理化学及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研究,迄今为止,有关提高蛇床子素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环糊精包合技术、乳化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传统的固体分散技术、非离子囊泡技术以及其他半合成结构改造方法等。目前,仅有环糊精包合技术,以体外和体内相结合的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增加蛇床子素溶解度从而改善其体内生物利用度的报道。本课题选择新型固体分散介质,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与传统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相比,热熔挤出可连续操作,操作过程没有有机溶剂,无需干燥,有利于大工业生产。热熔挤出过程中强力的搅拌和搅动阻止了药物的聚集,有利于药物以较小的粒子均匀分散于载体中。本课题采用体外物化表征和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选择合适的辅料改善蛇床子素溶解度,从而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合理的组方配伍也能改善药物的药效并提高生物利用度。组分配伍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环节--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相互影响以及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环节的相互影响。甘草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构为脂溶性的三萜苷元连接水溶性的2个葡萄糖醛酸,与环糊精很相似。文献研究表明,甘草酸可以与很多疏水性化合物形成复合物,类似于环糊精把疏水性化合物包合在空腔中,从而增加溶解度;其次,甘草酸具有抗炎和肝保护作用,合用可能提高蛇床子素溶解度的同时,在药理学可能表现出协同作用,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环节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甘草酸和蛇床子素配伍用药后,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配伍后能显着改善蛇床子素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对酒精和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脂肪肝具有更好的防治作用。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甘草酸配伍后能提高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因此,本课题选用甘草酸与蛇床子素配伍,从药理学角度和生物药剂学角度阐明二者配伍的合理性。蛇床子素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在正辛醇-水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为6562.19(logP=3.82),说明其疏水性很强。不同pH范围内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其P值受溶液的pH值影响不大,提示其在整个胃肠道均有较好的吸收。采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快速、简便、准确的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大鼠口服和静注蛇床子素后血浆中蛇床子素的浓度,该技术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素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15.65%。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通过药物溶解度参计算,初步筛选出Plasdone S-630、HPMC-E5、Eudragit EPO和Soluplus这4种新型辅料,用于热熔挤出制备固体分散体。差示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用于表征固体分散体的形成,结合体外溶出度为指标,评价各载体固体分散体溶出行为。最终选择Plasdone S-630、HPMC和Eudragit EPO进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进一步验证载体材料筛选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蛇床子素单体相比,仅Plasdone S-630和HPMC制得的固体分散体能显着提高蛇床子素大鼠体内Cmax(-5倍)和AUC(-1.4倍),显着降低Tmax,而Eudragit EPO并不能改善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蛇床子素适宜的固体分散体分散介质为Plasdone S-630和HPMC。组分(成分)配伍的合理不仅可以表达在药效作用机制上,同样可表达在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过程中。采用治疗性给药方案,即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功造模后,继续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进行了两者配伍的药效学初探,考察了甘草酸与蛇床子素配伍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防治作用的最佳比例,结合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结果选用的最佳比例为蛇床子素中剂量+甘草酸中剂量(1:2.25),给药周期为4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比例再次进行了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药效学验证实验,综合各指标分析评价,显示蛇床子素中剂量+甘草酸中剂量(1:2.25)仍为最优,从而对比例筛选实验结果有了较好的验证。通过大鼠灌胃给药提取肝组织样本,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肝组织脂肪分解通路三种关键蛋白(PPARα、CPT-1、RXRα蛋白)的表达量,进一步验证前期筛选所得甘草酸与蛇床子素配伍最佳比例的合理性,结果显示与前期整体动物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甘草酸配伍可以增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验证前期所筛选的蛇床子素中剂量+甘草酸中剂量(1:2.25)比例的合理性。在药理学角度探讨了二者配伍增效的机制基础上,进一步从生物药剂学角度探讨了二者配伍的科学内涵。采用大鼠药代动力学模型比较分析了甘草酸与蛇床子素配伍前后,蛇床子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配伍后Cmax和AUC0-24h显着提高(P<0.05),提示甘草酸能显着提高蛇床子素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本课题采用多种模型研究甘草酸及其体内主要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外增溶、及对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阐明甘草酸提高蛇床子素生物利用度的原因。最后,采用大鼠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甘草酸体内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进一步与上述结果互为补充,确证配伍后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的主要原因。体外溶解度实验研究甘草酸及其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酸对蛇床子素有显着增溶作用,且增溶效应与甘草酸浓度成正比,而甘草次酸则不影响蛇床子素溶解度。甘草酸增溶的作用主要与甘草酸的结构有关,其结构与环糊精相似。在低溶解度时,有利于形成包含疏水空腔的环状二聚物的结构,这种空腔的存在有利于主客体包合物的形成,与环糊精相似。此外,甘草酸结构中有疏水部分(三萜烯部分)和亲水部分(两个葡萄糖醛酸),提示甘草酸可能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从而增溶。推测甘草酸通过提高蛇床子素溶解度,是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提高的一个原因。采用X-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甘草酸对蛇床子素的增溶机制,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在甘草酸中是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甘草酸与蛇床子素之间可能形成氢键,二者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甘草酸增加蛇床子素溶解度的原因可能为蛇床子素在甘草酸中由晶型转变为无定型形式存在,更易于蛇床子素溶解,同时二者间具有氢键作用,从而使得蛇床子素溶解度提高。采用Caco-2模型,研究了蛇床子素在体外的吸收转运过程,以及甘草酸及其体内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在Caco-2细胞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吸收较好,甘草酸不能促进蛇床子素A测到B测的吸收,同时,甘草酸在体内的水解产物甘草次酸亦不能促进其吸收。甘草酸提高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原因可能并不是通过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促吸收作用。采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模型考察了蛇床子素在大鼠体内分布的状况以及甘草酸合用蛇床子素后,药效显着增强是否与甘草酸影响蛇床子素体内分布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口服蛇床子素单体和蛇床子素+甘草酸配伍给药后,于胃肠分布最高,经胃肠吸收后,迅速分布到不同组织器官中,然后于不同组织器官中快速消除。两组中各组织的分布总体趋势表明,蛇床子素主要分布在肝、脾、肾等血流量丰富的组织。在这三者中,尤以肝脏中最高,提示这与药效学方面蛇床子素具有保肝、调节肝脏脂代谢、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等作用密切相关。其次为脾、肾组织中较高,这与中医上蛇床子入肾、脾经相吻合,同时可能与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相关。通过对各时间点蛇床子素在单体组和配伍组中相应脏器中分布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甘草酸影响了蛇床子素在体内部分组织的分布。甘草酸提高了蛇床子素血液中浓度,推测可能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效;甘草酸对蛇床子素在脾、肾、胃等组织分布无显着性影响,对心、小肠组织不同时间点影响不同,甘草酸能增加蛇床子素在肝、肺组织中的分布,提示甘草酸增强蛇床子素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可能与甘草酸能显着提高蛇床子素在肝组织中的分布,使其在肝组织中富集密切相关。采用大鼠肠S9和肝S9Ⅰ相孵育系统研究了蛇床子素体外代谢的情况,以及甘草酸配伍蛇床子素对蛇床子素体外代谢的影响,从而考察配伍后蛇床子素生物利用度的升高是否存在代谢环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肠S9和肝S9Ⅰ相孵育体系中加入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不减缓蛇床子素代谢,从而说明,甘草酸提高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原因可能并非减缓其代谢。采用大鼠体内排泄研究了大鼠口服蛇床子素后经粪便、尿液排泄情况,以及甘草酸配伍后对蛇床子素体内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单体组24h内尿液中累计排泄量为0.01%,粪便中累计排泄量为0.25%,说明蛇床子素以原型排泄量都不到1%,推测蛇床子素可能主要以代谢产物形式排泄,在体内被广泛代谢。蛇床子素+甘草酸配伍组中24h内蛇床子素尿液累积排泄量占给药量的0.08%,粪便累积排泄量占给药量的0.96%。虽然甘草酸使蛇床子素尿液中排泄增多,但由于蛇床子素在体内经尿和粪便排泄不到1%,所以甘草酸对其排泄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最后采用大鼠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甘草酸体内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次酸不能显着提高蛇床子素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揭示甘草酸显着提高蛇床子素生物利用度主要通过甘草酸本身,而非通过其体内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发挥作用,与机制探讨结果相吻合。该结果从体内进一步验证了甘草酸提高蛇床子素体内生物利用度作用主要通过甘草酸提高了蛇床子素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本课题采用热熔挤出技术,通过辅料筛选,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从而增加蛇床子素的溶解度,大鼠药代动力学发现该固体分散体可以提高蛇床子素生物利用度。采用甘草酸配伍改善蛇床子素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从药理学角度和生物药剂学角度阐明二者配伍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二者配伍药效增强,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通过甘草酸提高蛇床子素的生物利用度机制探讨,发现主要原因为甘草酸的增溶作用。在选择应用药剂学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同时,关注组分配伍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探讨组分配伍的合理内涵,对进一步开展剂型设计和生物有效性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谢丽娟[9](2012)在《蛇黄凝胶的工艺及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制用于治疗妇科阴道炎症的中药复方凝胶剂,优选出蛇黄凝胶的生产工艺,建立制剂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研究和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提取出膏量和提取物中蛇床子素、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考察蛇黄凝胶药材的提取工艺,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选择适宜的基质与辅料,优选凝胶剂的制剂成型工艺。对成品蛇黄凝胶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PH值、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重金属及砷盐限度检查等项;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制定成品凝胶剂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量药材加60%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制剂辅料理想加入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3%,甘油10%,聚山梨酯8035%。列入正文标准的三味药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本品每克含蛇床子以蛇床子素计,不得少于5.0mg。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制剂贮存12个月基本稳定,包装材料对蛇床子素的吸附量在80ppm以下,对成品的含量影响甚微,远远低于蛇床子素自然衰减的量。结论:优选出的制剂生产工艺合理可行,成品制剂质量稳定可控,包装材料选用适当。

徐英杰[10](2011)在《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白杨素、蛇床子素、丹皮酚及核黄素的研究》文中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共振光散射(RLS)技术,是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检测技术,由于比一般的荧光光谱法有更简单的操作、更好的选择性、更高的方法灵敏度等优点,近些年来RLS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RLS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蛋白质、核酸、细胞、药物、表面活性剂、无机离子和纳米粒子等的分析中。利用RLS技术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出分析测定的新体系和新方法成为分析化学工作者追求的科研目标之一。本学位论文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介绍了共振散射光谱法的发展、原理、定量分析基础,并对白杨素、蛇床子素、丹皮酚和核黄素及其主要分析方法进行总结。二,利用共振光散射光谱法,研究了基于pH = 3.8的HAc-NaAc缓冲溶液条件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白杨素(Chrysin)-Al3+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产生明显增强作用,建立一种测定木蝴蝶中白杨素的新方法,经过优化实验条件,在565 nm处,体系RLS强度与白杨素浓度呈线性关系(r = 0.9942),线性范围为0.05~2.8μg/mL,检出限为2×10-4μg/mL,回收率为92.1~101.3%。对药材木蝴蝶中白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三,在pH = 5.0的B-R缓冲溶液条件下,β-环糊精对蛇床子素(Osthole)-茜素红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产生明显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一种新方法,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得出在365 nm处,体系RLS强度与蛇床子素浓度呈线性关系(r = 0.9985),线性范围为0.5~12.0μg/mL,检出限为7.3×10-3μg/mL,回收率为95.6~105.1%。对药材蛇床子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四,建立了一种测定丹皮酚(Paeonolum)含量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法。在pH = 4.5的HAc-NaAc介质中,丹皮酚与钴(Ⅱ)、茜素红(Alizarin)主要凭借疏水作用力结合,导致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显着增强;在波长554 nm处,RLS的增强程度与丹皮酚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 = 0.9967)。线性范围是0.08~1.4μg/mL,检出限为3.6×10-2μg/mL。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药物咽炎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五,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pH = 3.0的柠檬酸钠-盐酸缓冲溶液中,核黄素(Riboflavin)与1-萘酚相互作用,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显着增强,据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快速测定片剂中核黄素的新方法。在λ= 540 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最大且光散射强度与核黄素的浓度在0.2~3.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25),检出限为2.38×10-2μg/mL。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用于市售维生素B2药片中核黄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二、复方制剂中蛇床子素的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制剂中蛇床子素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乌三金洗剂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TLC鉴别
        2.1.1 黄柏
        2.1.2 苦参
        2.1.3 大黄
        2.1.4 蛇床子
        2.1.5 土荆皮
    2.2 蛇床子素HPLC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2.2.2 溶液的制备
        2.2.2.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2.3专属性试验
        2.2.4 线性关系考察
        2.2.5精密度试验
        2.2.6 稳定性试验
        2.2.7 重复性试验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9 样品含量测定及含量限度的确定
3 讨论
    3.1 薄层鉴别
    3.2 提取方法的优化
    3.3 流动相和色谱柱的考察

(2)经典名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经典名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秦艽汤研究进展
        1.2.1 处方出处
        1.2.2 现代药理研究
        1.2.3 临床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秦艽汤关键信息考证
    2.1 引言
    2.2 处方考证
        2.2.1 处方沿革
        2.2.2 本草考证
        2.2.3 剂量考证
        2.2.4 粒度的考证
        2.2.5 煎煮方法的考证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大秦艽汤物质基准质指纹图谱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1 大秦艽汤中等极性指纹图谱的建立
        3.3.2 大秦艽汤低极性指纹图谱的建立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大秦艽汤物质基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与结果
        4.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3.3 色谱条件
        4.3.4 方法学考察
        4.3.5 15 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含量测定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大秦艽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仪器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与结果
        5.3.1 色谱方法及供试品、对照品溶液制备
        5.3.2 出膏率测定方法
        5.3.3 制备工艺的考察
        5.3.4 制备工艺验证
        5.3.5 15 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及对应实物的制备与检测
        5.3.6 15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量值传递研究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引言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蛇床子提取工艺及其对木材的室内耐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木材防腐的研究现状
        1.1.1 国内外木材防腐研究进展
        1.1.2 木材防腐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中草药提取物作为木材防腐剂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2 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1.3 其他材料
    2.2 提取方法
        2.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
        2.2.2 微波辅助提取法
        2.2.3 超声辅助提取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波试验结果分析
        2.3.2 超声试验结果分析
        2.3.3 最优工艺及验证试验
        2.3.4 小结
3 蛇床子提取物离体抑菌性能及固着机理研究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的培养活化
        3.2.2 有效抑菌物质的提取
        3.2.3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3.2.4 固着机理的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试验结果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小结
4 蛇床子提取物非离体抑菌性能研究
    4.1 试验材料及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的活化
        4.2.2 河砂锯屑培养基的配制
        4.2.3 试件防腐处理
        4.2.4 试件接菌培养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结果
        4.3.2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蛇床子素的剂型研究进展及脂质体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蛇床子及蛇床子素的研究概况
        1.1 蛇床子资源的分布
        1.2 蛇床子素的临床应用及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蛇床子素的开发利用现状
    2 脂质体的研究概况
        2.1 脂质体剂型的优势及国内外研究
        2.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2.3 脂质体包封率的研究
    3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制剂开发现状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蛇床子素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1 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2.2 分析方法的建立
        2.3 包封率测定条件的优选
    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蛇床子素脂质体处方优化的研究
    1 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
        2.2 单因素试验初步考察蛇床子素脂质体处方
        2.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蛇床子素脂质体处方
        2.4 蛇床子素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透皮吸收试验
    1 试剂、仪器与动物
        1.1 试剂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 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处方筛选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测定方法的建立
        2.4 离体透皮实验
    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释药与稳定性研究
    1 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色谱条件
        2.2 体外释放实验
        2.3 初步稳定性试验评价
        2.4 结果
    3 本章总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续骨酒喷雾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1节 研究背景
        1 续骨酒喷雾剂的现状
        2 续骨酒喷雾剂的生产工艺
        3 医院制剂的现状
        4 喷雾剂现状
        5 色谱法在中药制剂鉴别中的应用
    第2节 处方研究
        1 处方来源
        2 处方组成
        3 功能主治
        4 方解
        5 处方中药物概况
第二章 续骨酒喷雾剂的生产工艺
第三章 续骨酒喷雾剂质量标准研究
    第1节 续骨酒喷雾剂的薄层鉴别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
    第2节 续骨酒喷雾剂的含量测定研究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
        3 小结
    第3节 续骨酒喷雾剂临床安全性评价
        1 样品、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4节 续骨酒喷雾剂质量标准草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7)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阿娜尔妇洁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2 方法
    2.1 含量测定[7-11]
        2.1.1 色谱条件
        2.1.2 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
        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专属性试验
    2.3 线性关系考察
    2.4 精密度试验
    2.5 重复性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加样回收试验
    2.8 样品含量测定
    2.9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8)组分配伍与药剂学技术应用对蛇床子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蛇床子素体内过程及其组分配伍和药剂学技术应用影响研究
        1 蛇床子素的体内过程
        2 蛇床子素药物动力学特点
        3 组分配伍及药剂学技术应用对蛇床子素体内过程的影响分析
        4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机制及蛇床子素和甘草酸配伍的优势研究
        一 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机制
        二 蛇床子素和甘草酸干预酒精性脂肪肝环节及可能复合优势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第一章 蛇床子素的基本性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蛇床子素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第二节 蛇床子素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热熔挤出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
        第一节 热熔挤出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
        第二节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甘草酸与蛇床子素配伍药效学研究及初步机制探讨
        第一节 蛇床子素与甘草配伍比例筛选实验
        第二节 甘草酸和蛇床子素配伍比例验证
        第三节 甘草酸配伍蛇床子素对肝脏脂肪分解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甘草酸对蛇床子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研究及机制探讨
        第一节 甘草酸对蛇床子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第二节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外溶解度的影响
        第三节 甘草酸对蛇床子素增溶机制探讨
        第四节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第五节 MTT法测定蛇床子素的细胞毒性
        第六节 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外吸收特性评价
        第七节 甘草酸对蛇床子素大鼠体内分布的影响研究
        第八节 甘草酸、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在大鼠肠S9代谢的影响研究
        第九节 甘草酸、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在大鼠肝S9代谢的影响研究
        第十节 甘草酸对蛇床子素大鼠体内排泄的影响研究
        第十一节 甘草次酸对蛇床子素体内药动学影响研究
        第十二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论文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与展望
    二、论文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蛇黄凝胶的工艺及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一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1 药品与试药
    2 实验仪器设备
二 制备工艺研究
    1 处方来源
    2 药材标准及规格
    3 提取工艺研究
        3.1 药材的提取方法分析
        3.2 正交试验出膏量分析
        3.3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3.4 提取工艺小结
    4 提取工艺验证和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4.1 提取工艺验证
        4.2 剂型的选择
        4.3 辅料选择及加入量的考察
        4.4 凝胶成型工艺的确定
        4.5 工艺流程的确定
        4.6 中试试验研究
三 质量标准研究
    1 质量标准正文
    2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2.1 性状
        2.2 鉴别
        2.3 检查
        2.4 含量测定
四 稳定性及加速稳定性试验
五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与制剂的相容性试验
    1 试验方法
    2 包装材料与制剂的相容性试验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白杨素、蛇床子素、丹皮酚及核黄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光散射与共振光散射技术
        1.2.1 光散射
        1.2.2 共振光散射技术
        1.2.3 共振光散射技术定量基础
        1.2.4 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进展
    1.3 白杨素及其主要测定方法
    1.4 蛇床子素及其主要测定方法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2 气相色谱法
        1.4.3 薄层扫描法
        1.4.4 荧光法
    1.5 丹皮酚及其主要测定方法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2 气相色谱法
        1.5.3 薄层扫描法
        1.5.4 毛细管电泳法
        1.5.5 其他方法
    1.6 核黄素及其主要测定方法
        1.6.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6.2 荧光分析法
        1.6.3 化学发光法
        1.6.4 电化学方法
        1.6.5 其他方法
第2章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木蝴蝶中的白杨素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和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散射光谱RLS 特征
        2.2.2 底液的影响
        2.2.3 Al~(3+) 用量的影响
        2.2.4 SDS 用量的影响
        2.2.5 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2.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2.2.7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2.8 样品的测定
    2.3 结论
第3章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和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共振散射光谱
        3.2.2 底液的影响
        3.2.3 茜素红用量的影响
        3.2.4 β-环糊精用量的影响
        3.2.5 反应时间及温度的影响
        3.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3.2.7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
        3.2.8 样品的测定
    3.3 结论
第4章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咽炎片中的丹皮酚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和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光谱特征
        4.2.2 溶液酸度对体系的影响
        4.2.3 钴(Ⅱ)用量的影响
        4.2.4 茜素红用量的影响
        4.2.5 体系的稳定性
        4.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4.2.7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4.2.8 分析应用
    4.3 结论
第5章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药片中的核黄素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和药品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部分
        5.2.1 共振散射光谱
        5.2.2 底液的影响
        5.2.3 1-萘酚用量的影响
        5.2.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5.2.5 反应时间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5.2.6 共存物质及离子强度的影响
        5.2.7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
        5.2.8 样品测定
    5.3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四、复方制剂中蛇床子素的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乌三金洗剂质量标准研究[J]. 李德林,张子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24)
  • [2]经典名方大秦艽汤物质基准研究[D]. 邹婷.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3]蛇床子提取工艺及其对木材的室内耐腐性能研究[D]. 王长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4]蛇床子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张成龙. 河北北方学院, 2016(03)
  • [5]蛇床子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与评价[D]. 赖滢滢. 广东药科大学, 2016(01)
  • [6]续骨酒喷雾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D]. 胡翼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3)
  • [7]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阿娜尔妇洁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J]. 田辉,顾政一,何承辉,刘宣麟. 新疆中医药, 2014(02)
  • [8]组分配伍与药剂学技术应用对蛇床子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恽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9]蛇黄凝胶的工艺及标准研究[D]. 谢丽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12)
  • [10]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白杨素、蛇床子素、丹皮酚及核黄素的研究[D]. 徐英杰. 湘潭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蛇床子素在复方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