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成为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

中国将成为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

一、中国将是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瑶[1](2020)在《德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和政策反应》文中研究说明

张雨童[2](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王媛媛[3](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提出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穆朗峰[4](2019)在《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及其突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逐渐推进,中国制造业已由生产低端制造品过渡到生产中高端产品,现阶段,随着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业正向高端制造业不断迈进。作为中国制造业核心构成元素的制造业企业能否生产出受市场认可的高端产品并成功进入全球高端产市场,将决定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败。当前,中国制造业厂商在尝试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时面临着一系列进入壁垒,不同类别进入壁垒有其各自独特的产生原因,只有分析中国制造业厂商面临不同类别进入壁垒的深层原因并找到突破壁垒的有效途径,中国制造才会真正实现向高端制造业升级。如今,中国制造业已逐渐摆脱过去代工、模仿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形成技术引进加自主创新发展模式,产业内也已诞生多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历史上,制造业领域内实现技术追赶及超越的最成功的国家莫属日韩。研究日韩历史经验,总结我国成功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的企业的经验,找到可以向全行业推广的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领域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进入壁垒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国内对于进入壁垒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较少。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进入壁垒问题的理论发展脉络,通过理论梳理尽可能的涵盖不同种类进入壁垒的成因及可能突破路径,为找到突破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端产品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的路径做好理论积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推动力,认清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有助于分析中国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面临进入壁垒的真正成因。在全球主要制造业强国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际以及中国本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之时,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已经展现出必然性。本文通过分析汽车制造业以及ICT产业这两项全球制造业领域内产值最高的产业内中国主要企业的发展现状,归纳出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即:大而强却不是全球最强,部分领域仍存短板。中国大量制造业企业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之时面临各种进入壁垒,本文研究核心在于找到中国企业面临进入壁垒的深层原因并给出路径建议,因此分析不同类型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不同种类进入壁垒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进入壁垒的种类,依次从绝对成本优势进入壁垒、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政策性进入壁垒三个层面对中国企业面临相关进入壁垒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当前,大量有志进军全球高端产品市场的中国企业在努力突破不同类别进入壁垒时面临一系列困难,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相关进入壁垒之时所面临的困难,分别从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劣势、市场在位者垄断企业所具有的占先优势、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及中国产业政策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倾斜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厂商在努力突破进入壁垒之时所面临的困难。历史上大量东亚地区技术追赶型国家的厂商曾在美国高端产品市场上成功突破进入壁垒,在美国高端产品市场站稳脚跟。近年来,我国国内也诞生了以华为为代表的成功突破全球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先驱。分析这些厂商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仍在努力突破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别从日韩政府彼时的产业政策、日韩企业彼时突破美国市场进入壁垒的独特路径以及中国华为公司成功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的经验三个层面,梳理可以在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内进行推广的企业突破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路径经验。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决定了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会在根本性层面上决定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边界。在大量颠覆式创新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时代,如果政策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领域发展所面临的短板问题,在党和政府创造的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内,中国制造业将有机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在众多领域内对传统制造业强国实现弯道超车。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自身行为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企业只有选取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模式,才更有机会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成功进入高端产品生产领域并在全球主流高端产品市场站稳脚跟。本文分别从政府政策和厂商行为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突破进入壁垒的路径建议,从以科教兴国战略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发挥我国大国优势为企业扫清政策性阻碍、以“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创建良好创新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加强自身竞争力这四个维度针对中国企业在突破进入壁垒时面临的困难,提出提高国家综合科研强度、扩大自由贸易范围、完善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建议以及企业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营销能力等企业突破进入壁垒的路径建议。

严然[5](2019)在《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与解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五年来,我国高铁海外投资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排头兵”,积极领跑“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崭新名片。高铁海外投资对象也已从最初的设备、技术出口,逐步发展至后期运维管理输出,并加大力度向海外全领域投资迈进。然而,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面临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东道国环境复杂以及海外合作不力等诸多问题,在当前短短的10年起步期间,成功案例较少。一方面,就海外投资环境而言,会面临宏观经济动荡、市场发育不足等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就投资企业而言,会面临海外投资经验不足、主观不确定性增加而导致的非系统性风险。海外市场环境和投资企业的动态与随机变化,也使得这些影响中国高铁海外投资的风险因素充满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并进一步引致风险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耦合关系。一旦项目系统出现高度复杂的风险耦合状态,随之而来的风险事件发生量将呈现上升趋势,对中国高铁海外投资企业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造成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巨大损失。因此,正确认识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的耦合机理,并运用合理解耦控制手段对其加以化解,已经成为高铁“走出去”发展征途上的关键一步。论文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建立完善合理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分析框架与系统性防范控制策略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失败案例背后的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掌握风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从历史统计层面及案例仿真层面双重入手,对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进行定量模型构建与仿真评价,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依据与框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识别并得到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因素清单。结合文献挖掘法与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识别。首先从风险链条的角度,利用案例研究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再从相关文献中,通过知识性挖掘与归纳性推理,识别出大量相关的风险因素,作为对案例研究识别的修正与补充,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客观合理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清单。第二,定性分析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关系。从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基础入手,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界定、关键要素与分类进行阐述,探讨了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在耦合机理的指导下,结合案例研究法分析得出高铁海外投资项目中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东道国环境、东道国产业四类风险间单因素、双因素及多因素耦合关系。第三,定量构建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从历史统计层面,运用N-K模型计算已发生的高铁海外投资项目风险事件中资-能-环-产四大风险因素的耦合度程度。从案例仿真层面,结合莫斯科-喀山高铁投资项目案例,运用基于逆向云理论的耦合度模型进行耦合度测量,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风险因素耦合程度的演化趋势、以及总体风险水平对风险因素的耦合程度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出各类耦合因素对风险总水平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第四,提出基于解耦思想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结合风险耦合发生前、中、后的不同状态,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援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防范与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资-能-环-产四因素间的耦合程度,使我国海外高铁投资整体风险水平下降到合理范围之内,为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性指导与参考。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的耦合机理进行分析与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耦控制策略。在理论上为实现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项目的科学、高效和集成化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实践上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海外高铁“走出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投资、建设、及项目管理问题,从而保证未来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健康发展。

邱鹏[6](2019)在《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经济体,它吞吐要素的能力日趋进步。每个跨国企业都想在中国做生意,都希望进入到中国这个快车轨道上来。如今中国已经有43座城市获批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总额上万亿,平均年投资额在4000亿元以上。2018年中国有超过两百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处于建设之中,同时更多的城市在为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前期规划。未来十年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增速仍将维持高位。本文查找分析了大量文献,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相关专家学者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轨道交通机电类产品市场策略的相关研究,脱离了项目载体;对轨道交通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策略的研究从本土化层面分析居多,未深入行业特性。以上造成了在轨道交通机电类产品营销问题研究的深度不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营销策略通用性强、实用性弱。本文选取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保障营销策略的可行性。本文调查发现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面临的营销问题有: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没有差异化的优势标签;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客户的信任度有待提升;本土化营销的力量分散。接着,通过初步诊断得出:项目脱节与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相关联;价值衡量与未形成差异化优势标签相关联;渠道单一与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相关联;品牌建设与影响提升客户的信任度相关联;企业边界不适宜在轨道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未能根植并丰富于本土共同与本土化营销的力量分散相关联。然后,本文研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具体特点,并结合庞巴迪公司的经营环境剖析,在最近几年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经营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营销组合理论设计维度深入分析现行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通过建立PEST、SWOT、波特五力模型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等各个角度研究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的营销状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遇到的营销困境问题进行剖析,决策其营销战略选择:在单轨、APM的细分市场,采取领导型战略;在地铁和市域的细分市场,采取跟随型战略;在全自动运行的细分市场,采取标杆型战略;同时择机战略性入股或收购竞争对手。再在营销策略设计上,本文结合工业品营销的4E理论,从项目营销策略、价值营销策略、渠道营销策略和信任营销策略进行重新设计:在项目营销策略方面,进行项目调研的模式重构、项目前期的公关合作、项目投标的优化调整、项目执行的全员营销和项目售后的价值导向;在价值营销策略方面,进行客户端价值营销、自身端价值把控和共创价值链优势;在渠道营销策略方面,进行渠道拓展建设、渠道满意度建设、渠道冲突管理和闭环的渠道驱动;在信任营销策略方面,进行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和危机管理、搭建信任营销的平台和树立标杆型项目。之后,为了营销策略的实施,提出内部辅助措施,即成立合资公司和区域研发中心,调整营销组织结构,根植并丰富企业文化。最后,对营销策略的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和预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对科学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兼之作为工业级产品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因此相关的市场营销研究比较少。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入手,深度剖析信号系统行业经营情况,针对其营销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所得结论对城轨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除此之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分析庞巴迪现行市场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希望研究结果能够有效促进公司发展,并为其他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制造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为城轨领域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研究图23幅,表20个,参考文献119篇。

武亚平[7](2018)在《2017年中德关系大事记》文中指出1月5日中德新能源汽车与无人驾驶技术(沈阳)研究院,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由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市科技局与沈阳德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及华晨汽车研究院共同发起。研究院结合中德汽车业界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探索新能源技术与无人驾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在具体操作层面,由德国华人汽车工程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8](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指出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高畅,陈凯茵[9](2017)在《探寻外企在中国之变 新吸引 新格局 新战略》文中研究说明外企眼中的中国吸引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6月,中国累计吸引的外资超过了1.8万亿美元。外企蜂拥进入,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税收,还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与外资企业的一来一往间,我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也在日益改善。

王敏[10](2016)在《西门子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就产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使中国农村医疗设备市场得到进一步释放。这历史性的机遇不仅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使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重新洗牌的时刻。跨国医疗器械公司一直垄断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但是随着农村中低端市场的快速崛起,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是否还能一路高歌,已然成为这些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发展一直很迅速,但是由于面临着强劲的对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保持企业的稳步发展是西门子医疗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西门子医疗的市场战略进行系统的分析,运用PEST分析法对西门子医疗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中国大陆整个医疗卫生设备行业市场的发展环境和西门子医疗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分析。在对环境和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出西门子医疗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战略,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西门子医疗需要实施的战略内容,针对西门子医疗中国市场战略的实施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通过对西门子医疗进行宏观环境PEST分析和中国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环境的分析,得出西门子医疗所处的大的环境稳定,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也很稳定、国家对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研发特别地专注,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西门子医疗所处的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环境,西门子医疗面临着双重压力,通过对西门子医疗自身资源和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得出西门子医疗的研发水平处于行业领先,西门子医疗的管理体系完善,西门子医疗的产品质量水平高,西门子拥有完整的营销系统,营销体系运行高效企业极具竞争力,但是由于面临强劲的对手和市场变化,西门子较为单一的产品线已经成为制约西门子医疗发展的重要障碍。2、进一步分析西门子医疗的自身资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就西门子医疗的市场发展战略重新定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西门子医疗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和加强本土化战略。这两大战略为西门子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西门子医疗为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和本土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是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来挖掘新的市场客户,维护现有客户的基础上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的发展。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积极扩大业务领域和提高研发生产能力。市场多元化发展也是西门子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的开发是未来西门子医疗业务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因此西门子医疗必须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现在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都有自己研发中心,负责中国地区的产品研发。但是很多医疗器械企业是在国外进行研发生产,在国内进行销售。本土化战略就是西门子医疗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门子医疗要实现本土化战略就必须进行人才本土化,只有企业的人才实现了本土化才能算的上真正的本土化。西门子医疗必须认识到人才本土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本土化进程。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做到与时俱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也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国将是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将是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2)《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2.3.1 Faithfulness
        2.3.2 Readability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4.2.3 Conversion
        4.2.4 Domestication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4.3.1 Conciseness
        4.3.2 Accuracy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3)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三、几点启示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及其突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理论基础
    四、论文创新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五、数据来源综述
第一章 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和趋势
    第一节 全球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及趋势
        一、美德引领的全球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
        二、美国“工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德国“工业4.0”时代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四、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五、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及趋势
        一、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及必然性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目标-进入全球高端产品市场
        三、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高端产品市场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
    第一节 绝对成本优势进入壁垒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劣势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创新劣势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能力劣势
        四、中国企业面临的产业链一体化劣势
    第二节 产品差异进入壁垒
        一、在位者寡头企业的占先优势
        二、在位者寡头企业的销售网络优势
        三、中国企业面临的广告壁垒
        四、中国企业面临的文化差异壁垒
    第三节 政策性进入壁垒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政策性法律法规进入壁垒
        二、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受到的限制
    第四节 其他进入壁垒
        一、自然垄断行业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进入壁垒的主要困难
    第一节 突破技术劣势的困难
        一、在位者寡头企业的专利优势
        二、突破尖端技术的困难
        三、我国质量标准的落后
    第二节 突破在位者寡头垄断企业占先优势的困难
        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费者转换成本
        二、突破在位者企业销售网络优势的困难
        三、在位者寡头垄断企业受到的地方保护
    第三节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受承认
    第四节 中国产业政策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倾斜
第四章 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经验
    第一节 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
        一、日本产业政策经验
        二、日本企业的经验
        三、韩国产业政策经验
        四、韩国企业的经验
    第二节 我国成功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企业的经验
        一、标杆企业选择-中国华为
        二、华为突破技术垄断经验
        三、华为突破产品差异进入壁垒经验
    第三节 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经验总结
        一、日、韩产业政策经验总结
        二、中、日、韩企业突破全球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经验总结
第五章 产业升级背景下突破制造业高端产品市场进入壁垒的路径和对策
    第一节 以科教兴国战略为企业突破进入壁垒提供科技支撑
        一、加大科教投入占GDP的比重
        二、促进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三、延长“五年规划”对战略性产业的支持时间
        四、打造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配套教育、科研体系
    第二节 发挥大国优势为企业进入海外高端产品市场清扫障碍
        一、扩大自由贸易谈判的范围和深度
        二、扩大政府间商务谈判范围和谈判频率
        三、加强对“中国制造”系统性地宣传工作、打造中国“品牌簇”
        四、强化政府对战略性海外收购的支持
    第三节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创设突破壁垒的发展环境
        一、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二、完善创新推动的政府管理体制
        三、完善创新推动型财政体系
        四、利用国有企业优势填补产业链空缺
    第四节 加强企业突破壁垒的能力
        一、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实力
        二、提高产品质量
        三、提高营销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后记

(5)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与解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官
        1.1.2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面临多重风险
        1.1.3 中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海外投资风险管理学术史梳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1.3.2 高速铁路学术史梳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1.3.3 风险耦合模型相关学术史梳理及相关研究综述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1.4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高铁海外投资现状与风险概述
    2.1 高铁海外投资的界定
        2.1.1 高铁海外投资的概念
        2.1.2 高铁海外投资的特征
    2.2 国内外高铁行业发展现状
        2.2.1 国外高铁行业发展概况
        2.2.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现状
    2.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特征与成因
        2.3.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特征
        2.3.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主要成因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识别
    3.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
        3.1.1 案例研究法
        3.1.2 文献挖掘法
    3.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完善
        3.2.1 基于案例研究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2.2 基于文献挖掘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清单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分析
    4.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基础
        4.1.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界定
        4.1.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关键要素
        4.1.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的分类
    4.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
    4.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关系分析
        4.3.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单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4.3.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双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4.3.3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多因素风险耦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与选择
        5.2.1 常见的风险耦合模型
        5.2.2 风险耦合模型的比较及选择
    5.3 基于历史统计层面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3.1 历史案例统计
        5.3.2 N-K模型构建
        5.3.3 基于历史风险事件的N-K模型应用
    5.4 基于案例仿真层面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5.4.1 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概况
        5.4.2 耦合度模型构建
        5.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4.4 基于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耦合度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
    5.5 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解耦思想的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6.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原理
        6.1.1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原则
        6.1.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原理示意
    6.2 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解耦策略
        6.2.1 耦合前风险防控策略
        6.2.2 耦合中风险防控策略
        6.2.3 耦合后风险防控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基于文献挖掘法的风险因素挖掘结果
    B.莫斯科-喀山项目风险指标打分问卷
    C.耦合度计算结果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营销组合理论综述
        2.1.2 营销本土化理论综述
        2.1.3 战略分析工具综述
    2.2 文献述评
        2.2.1 跨国企业营销全球化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2.2.2 跨国企业本土化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2.2.3 工业品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2.3 概括性评论
3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诊断
    3.1 庞巴迪公司简介
    3.2 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简介
    3.3 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所面临的营销问题总结
        3.3.1 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3.3.2 没有差异化的优势标签
        3.3.3 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
        3.3.4 客户的信任度有待提升
        3.3.5 本土化营销的力量分散
    3.4 庞巴迪现有营销策略问题诊断
        3.4.1 项目脱节,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3.4.2 价值衡量,未形成差异化优势标签
        3.4.3 渠道单一,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
        3.4.4 品牌建设,影响提升客户的信任度
        3.4.5 企业边界,不适宜在轨道行业发展
        3.4.6 企业文化,未能根植并丰富于本土
4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数据分析
        4.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览
        4.2.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规划情况
        4.2.3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市场数据
    4.3 波特五力分析
        4.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3.4 替代品的威胁
        4.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4.4 庞巴迪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4.4.1 发展历程
        4.4.2 企业文化
        4.4.3 公司发展战略
        4.4.4 营销组织架构
5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战略选择
    5.1 庞巴迪在信号系统产品领域的SWOT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会
        5.1.4 威胁
    5.2 庞巴迪的营销战略调整
        5.2.1 在单轨和APM的信号系统项目建设市场
        5.2.2 在地铁和市域的信号系统项目建设市场
        5.2.3 在全自动运行的信号系统项目未来市场
        5.2.4 择机战略性入股或收购竞争对手
6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选择与设计
    6.1 项目营销策略
    6.2 价值营销策略
    6.3 渠道营销策略
    6.4 信任营销策略
7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的内部保障措施
    7.1 成立合资公司和区域研发中心
    7.2 调整营销组织结构
    7.3 根植并丰富企业文化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西门子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战略理论综述
    2.1 战略的内涵
    2.2 市场战略
    2.3 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2.3.1 全局性及复杂性
        2.3.2 未来性及风险性
        2.3.3 竞争性及合作性
        2.3.4 稳定性及动态性
    2.4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2.4.1 关于多元化战略理论的研究
        2.4.2 关于一体化战略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西门子医疗市场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政治因素分析
        3.1.2 经济因素分析
        3.1.3 社会因素分析
        3.1.4 技术环境
    3.2 内部环境分析
        3.2.1 内部资源分析
        3.2.2 企业能力分析
第四章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选择
    4.1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市场分析
        4.1.1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的现状
        4.1.2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4.1.3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存在的问题
    4.2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
        4.2.1 S-Strength(优势)
        4.2.2 W-Weakness(劣势)
        4.2.3 O-Opportunity(机会)
        4.2.4 T-Threaten(威胁)
    4.3 中国市场发展战略选择
        4.3.1 多元化发展战略
        4.3.2 本土化发展战略
第五章 西门子医疗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5.1 制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1.1 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
        5.1.2 战略制定的原则
    5.2 西门子医疗的总体发展战略
        5.2.1 总体战略定位
        5.2.2 总体战略目标
    5.3 西门子医疗的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
        5.3.1 多元化发展
        5.3.2 加大本地化力度
    5.4 西门子医疗的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
        5.4.1 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
        5.4.2 合理分配资金,扩大融资规模
        5.4.3 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保障体系
        5.4.4 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团队融合
        5.4.5 提高研发和生产能力
        5.4.6 创新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研究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国将是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和政策反应[D]. 王璐瑶. 国防科技大学, 2020
  • [2]《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3]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制造业产业升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及其突破问题研究[D]. 穆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我国高铁海外投资风险耦合机理与解耦策略研究[D]. 严然. 重庆大学, 2019(01)
  • [6]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邱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2017年中德关系大事记[J]. 武亚平. 德国研究, 2018(01)
  • [8]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9]探寻外企在中国之变 新吸引 新格局 新战略[J]. 高畅,陈凯茵. 市场观察, 2017(08)
  • [10]西门子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分析[D]. 王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中国将成为西门子15亿美元投资的重要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