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田孟[1](2022)在《“郊区社会”的兴起与城乡关系的新变革》文中认为在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背景下,探讨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状况及其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社会和"乡土中国"已渐行渐远,而现代社会和"城市中国"又尚未到来,中国社会处于"郊区社会"日益兴起的阶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郊区社会"具有独特的社会构成、形成机制、特征和功能。"郊区社会"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不仅具有社会实体的指向性,而且是理解我国城乡关系的一个新范式。
熊万胜,陈昌军[2](2021)在《本土语境中的郊区、郊区化和郊区社会》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探讨了郊区、郊区化以及郊区社会三个概念在本土语境中的基本内涵。基于中国特色的"城市地方体制"对于城镇形态的框定,以城镇所辖区域的区划边界作为郊区的外部边界比较符合实际,至于郊区的内部边界则要视研究者的目的而定,暂以中心城区或镇区的界线作为内部边界展开讨论。中国特色的郊区化发展过程,一方面体现在显性的城镇郊区化过程,即城区居民或组织外迁以及基础设施的延伸;另一方面也体现为相对隐性的乡村郊区化过程,即城镇体制对乡村社会的不断渗透和覆盖。随着这两种郊区化的不断深化,地理或区划上的郊区演变成为特定的郊区社会形态。城乡关系的高度紧密是中国式郊区社会的核心特征,在这种紧密型城乡关系下,郊区社会中发展出特殊的社区形态和生活方式。
陈明鑫,马利华[3](2021)在《特大城市郊区新城建设的比较及启示——基于杭州的思考》文中提出杭州是典型的沿海特大城市,在全面启动郊区新城建设初期,亟须在理论上进行有益探索。文章通过比较杭州郊区新城与同类新城发展情况,借鉴上海郊区发展先行经验,提出杭州郊区新城发展的三个建议:首先要将郊区新城打造成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极,为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栖息地;其次要将其打造成为综合性城市,实现职住平衡;最后要立足大都市圈的框架下将其打造成为节点城市,构建区域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朱敏,董宇辉,高显启[4](2021)在《超大城市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与乡村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城市化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通过回溯上海的城乡关系变迁,分析上海"三农"问题的演变逻辑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间,上海的农业、农村与农民从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储备的地位转变为郊区大规模城镇化与工业化,"三农"问题即郊区问题;在城市快速扩张和土地规划政策限定后,"三农"问题表现为留住乡村,发展服务都市农业以及谁来种田和乡村导入的外来人口问题。由此,上海的乡村振兴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资本、市场的优势,同时,也由于政策存在壁垒,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振兴的主体、路径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周俊帆,武前波[5](2021)在《上海人口城镇化发展新态势及其社会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最新各类上海人口统计数据,对上海人口城镇化及社会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在宏观市辖区层面,2000—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增减不大、郊区人口快速上升,2010年后上海市全域人口变动较小。其次,从中观街道层面来看,中圈层的街道数量快速上升、人口空间梯度变缓。与郊区新城相比,中心城区仍是人口密度高值聚集区,市域人口仍呈现单中心圈层扩散。再次,通过近期上海社会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对比,发现中心城区人口变动多为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是郊区人口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上海人口空间变动的影响机制以及策略建议。
李俊芳,姚敏峰,胡华[6](2021)在《郊域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演变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选择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对郊域轨道交通引起的土地利用演变规律(Land Use Change,LUC)进行研究。将影响范围外设为参照区分析LUC是否因郊域线出现差异,并与市郊线进行对比。东京都的案例结果表明,郊域线对LUC产生了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森林、建筑与运动竞技用地(运营期)及森林、运动竞技与水域(开通前)地块,上述地块缓冲区与参照区的差异依次是-32.08%,12.59%,8.24%与-24.23%,4.62%,4.40%;然而市郊线未产生影响,说明不同于市区LUC的多驱动力,郊域线作为郊区LUC的强驱动力,引起的LUC变化显着,可为通过建设郊域线推动郊区土地发展提供依据。由于市区土地发展成熟,土地利用(Land Use,LU)延续性好,故市郊线当期总与前期LU有直接关系;郊域线作为郊区LUC的强驱动力,运营后引起LUC活跃程度比较大,故导致运营期与前期LU无直接关系,可为郊域线土地开发时期提供参考依据。BN推理显示,郊域线运营期缓冲区终态为建筑地块受建筑用地聚集程度影响低于参照区,说明郊域线运营期终态为建筑地块的演变较独立,同样是由郊域线引起LUC活跃程度比较大引起的;为支持郊域线运营期地块终态为建筑用地,区域需87.2%的概率为缓冲区,初始邻域用地需98.5%为非森林地块,以上可为郊域线土地开发中建筑用地布局与选址提供参考依据。以多摩线2006年LU作为初始态,预测2014年LU,结果精度达89.9%,表明BN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最后,挖掘轨道交通LUC机制,即其通过提高出行可达性影响人们愿意在其周边居住与生活,因此出现缓冲区用地演变现象,并据此阐释了郊域线的LUC机制。
范晓鹏[7](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霍露萍[8](2021)在《国外逆城市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大城市地区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或现象,厘清逆城市化的概念及发展模式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从逆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形成的动力机制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外文献的研究进展,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逆城市化不是导致城市衰落,而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扩张现象,是一种城乡关系的转变过程,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方式。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的政策目标,在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注意中国已经出现的城市扩散现象,因势利导地发挥逆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杨玥[9](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张书玙[10](2021)在《上海郊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以浦东新区为例》文中认为
二、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郊区社会”的兴起与城乡关系的新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郊区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
(一) “被问题化”的郊区及其问题 |
(二)“消灭郊区”的运动与郊区的韧性 |
(三)郊区再认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
三、“郊区社会”的形成机制 |
(一)“全能型政府”与“行政性郊区” |
(二)从“郊区工业化”到“郊区经济” |
(三)从“郊区经济”到“郊区社会” |
四、“郊区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从“社会转型”到“转型社会” |
(二)转型社会中的“三元结构” |
(三)郊区社会的“郊区性” |
(四)“郊区性”的主要表现 |
第一,郊区社会具有过程性。 |
第二,郊区社会具有复杂性。 |
第三,郊区社会是一个人口流入型社会和利益密集型社会。 |
五、“郊区社会”的积极功能 |
(一)郊区产业:郊区是城乡沟通的桥梁 |
(二)郊区支配:隐匿在城乡之间的个体 |
(三)郊区生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六、小结与讨论:站在郊区看中国 |
(2)本土语境中的郊区、郊区化和郊区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式的郊区概念 |
二、城镇郊区化与乡村郊区化 |
(一)城镇郊区化及其一般理论 |
(二)中国特色的乡村郊区化 |
三、中国式的郊区社会 |
(一)紧密型城乡关系下郊区社会形态 |
(二)郊区社会的社区形态和生活方式 |
结语 |
(3)特大城市郊区新城建设的比较及启示——基于杭州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杭州郊区新城发展基础 |
三、杭州郊区新城与同类新城比较分析 |
(一)从人口集聚角度比较 |
(二)从增长极角度比较 |
四、上海郊区新城建设对杭州的启示 |
(一)上海郊区新城的历史演化和发展趋势 |
(二)松江新城的规划模式 |
(三)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的启示 |
1.产业具有支撑性。 |
2.政策具有连贯性。 |
3.定位具有战略性。 |
4.规划具有全局性。 |
五、对杭州郊区新城规划发展的建议 |
(一)将郊区新城打造成为区域增长极 |
1.打造区域增长极是郊区新城的基础定位。 |
2.郊区新城需要为传统制造业提供栖息地。 |
3.郊区新城还要成为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 |
(二)将郊区新城打造成为综合性城市 |
1.不能忽视“两张皮”问题。 |
2.不能轻视城市功能建设。 |
3.不能忽略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任务。 |
(三)将郊区新城打造成为杭州都市圈节点城市 |
1.提高战略定位,放眼都市圈。 |
2.突破传统思维,统筹全区域。 |
六、结论及研究不足 |
(4)超大城市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隔离与流动:城乡分割逐步打破 |
三、流动与吸纳:启动农民缓慢进城 |
四、转移与再组织:乡村再造与重建 |
五、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
(一)区域性城乡壁垒基本破除。 |
(二)乡村振兴应避免花团锦簇。 |
(三)大都市的乡村振兴应以生态文明为主线。 |
(四)“三块地”腾挪应量力而行。 |
(6)郊域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演变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LUC模型 |
1.1 贝叶斯定理(Bayes)及BN |
1.2 BN求解、推理与模式分析 |
1.3 BN变量选取——轨道交通引起的LUC |
2 案例分析 |
2.1 案例介绍 |
2.2 参照区选取 |
2.3 演变规律 |
2.4 轨道交通引起的LUC机制 |
3 结论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国外逆城市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逆城市化的内涵界定 |
1.1 逆城市化的概念 |
1.2 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及疏散化的比较研究 |
1.2.1 城市化、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异同 |
1.2.2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之间的异同 |
1.2.3 郊区化、逆城市化及疏散化之间的关系 |
2 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3 逆城市化的研究内容 |
3.1 逆城市化的内容分类 |
第一,逆城市化内涵界定。 |
第二,人口重新组群是逆城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三,多中心性是逆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形式。 |
3.2 逆城市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
3.3 逆城市化的影响或结果 |
4 总结与启示 |
(9)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郊区社会”的兴起与城乡关系的新变革[J]. 田孟. 天府新论, 2022(01)
- [2]本土语境中的郊区、郊区化和郊区社会[J]. 熊万胜,陈昌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1)
- [3]特大城市郊区新城建设的比较及启示——基于杭州的思考[J]. 陈明鑫,马利华.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1(05)
- [4]超大城市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研究[J]. 朱敏,董宇辉,高显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7)
- [5]上海人口城镇化发展新态势及其社会空间特征研究[J]. 周俊帆,武前波. 现代城市研究, 2021(08)
- [6]郊域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演变的影响分析[J]. 李俊芳,姚敏峰,胡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1(04)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国外逆城市化的研究[J]. 霍露萍. 中国名城, 2021(07)
- [9]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10]上海郊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以浦东新区为例[D]. 张书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