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宋鋆[1](2021)在《从农村到城市:革命政权公共卫生法制的探索与创制》文中研究指明革命政权时期的公共卫生法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和提高军队战斗力,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制定的一系列涉及公共卫生与防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是公共卫生法制的初创阶段,中央苏区多以"防疫的卫生运动"为主;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边区公共卫生宣传逐渐深入,并根据军民需要,设置了边区的三类医院;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在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哈尔滨市,民主政权开始了大规模流行腺鼠疫的防治工作和城市公共卫生制度的建设。革命政权从农村到城市的公共卫生法制探索与创制,一以贯之地以群众路线为指导思想,在立法技术方面,实现了从临时性举措向公共卫生法规的转变;在制度效果方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在法制建设经验方面,为后来解放的城市乃至新中国提供了制度经验与借鉴。

吕翠萍[2](20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价值》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考、探索"三农"问题的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自新民主主义时期起,秉持务实的精神了解中国"三农"发展的基本情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关怀农民群体,以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为自身责任与使命,走出荡涤旧社会旧制度污浊泥水的重要一步,形成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深刻认知,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三农"思想持续散发时代光芒,指导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三农"问题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

季雅轩[3](2021)在《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24-1937年间,毛泽东关注农民问题,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他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借鉴并汲取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的农民思想,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比较丰富、科学的农民问题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农民问题思想、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的农民思想以及孙中山的农民问题思想等;现实依据是1924-1937年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的实践。毛泽东注重农民运动及农村调查研究的个人品格是形成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观条件。第二部分分析了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对农民阶级分析、毛泽东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关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改善和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与改造等方面问题。第三部分梳理并探究了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特点和意义。1924-1937年间毛泽东从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到解决农民问题,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民革命的作用,这都是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农民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新时代维护农民利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走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周荣方[4](2020)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理论探索”教学设计》文中指出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应章节:第五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点题入题1927年,随着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的发生,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投靠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大革命宣告失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在实践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并逐

宋喜阳[5](2020)在《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历史维度与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的文化氛围曾十分浓厚,理学和书院文化发展程度很高。随着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江西文化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相邻省份。原生文化面临的生存困境催生文化的革命型重塑。地处湖湘文化、赣鄱文化和庐陵文化交汇地带的井冈山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小农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人口居多等原因,文化发展较为滞后,这就为建设革命文化创造了条件。在历时两年多的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开始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建设贯穿于根据地发展全过程,同根据地的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相互作用,这为中国共产党构筑红色的革命文化体系积累了实践经验。井冈山革命文化主要包括红色标语、红色歌谣、革命教育三种表现形式,具备信仰性、创新性、斗争性、群众性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典型。坚定执着的信仰文化、实事求是的创新文化、艰苦奋斗的斗争文化、依靠群众的工农文化是井冈山革命文化的科学内涵。经历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活动,井冈山根据地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历史性改变,革命文化得到了群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文化的思路和理论在井冈山时期开始形成。井冈山革命文化不仅改变了根据地军民的精神面貌,而且透过历史演变为当代中国人树立了精神标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红色资源的井冈山革命文化为当代中国塑造革命型政治文化提供了历史经验。在新时代弘扬以井冈山革命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不仅有助于坚定人民对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且是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需要。

王春晓[6](2020)在《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文中研究表明严明的纪律是落实党的路线的关键举措,是确保党内和谐稳定的主要措施,是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准确掌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层面上,把增强党纪建设作为解决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根本策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借鉴和汲取陈云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党纪建设思想具有不同凡响的现实作用。本文的第一部分概括总结了延安时期陈云关于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根据党组织的迅速发展壮大以及陈云自身任职的变化而发展的。他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有关党纪建设的理论与党的自身所面临的情况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党的纪律建设各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形成内容丰富、特征鲜明的党的纪律建设思想,对党的团结统一和革命的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的第二部分阐明了延安时期陈云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党纪重要性的思想;二是将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的“六大纪律”进行划分,系统概括总结了这一思想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三是对于这一思想的贯彻实施,陈云提出必须增强对党内同志和党的组织党纪教育,切实提升全体党员对于党铁一般纪律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党内同志自觉履行党纪的觉悟,增强纪律的落实程度,强化对党员执行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本文的第三部分将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思想与同时期其他领导人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概括出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并梳理出其为党的纪律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本文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二是党在增强纪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置于首位;三是要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完善纪检监察;四是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必须追究其责任。

闻君宝,田克勤[7](2017)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初步形成》文中认为深入探讨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突破了以往"城市中心"革命模式的束缚,在实践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革命新路;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建党建军纲领的制定和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基本形成,代表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正确战略思想指导下多次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与"左"倾中央错误军事战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惨重失败的鲜明对比,为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1931年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的"左"倾错误,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王永乐,周利生[8](2015)在《中共早期历史语境中的革命道路范式转换的效应要素》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和创立范式科学理论内涵并给予论证是在1923年1,这比被学界广泛接受的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早60多年。中国共产党极力创立范式理论是和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紧密关联的。在中共早期历史语境中,十月革命示范版的城市中心道路成为中国革命早期的首选革命道路范式有着多重效应。其中心理认同示范效应、哲学认知洞穴效应、强制性和模糊性叠加效应固化着中共对城市道路的坚守,而实践效应最终倒逼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范式的形成。反思和总结中共早期革命道路范式转换的效应要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创新,对实现中国梦路径的设计有着重大启迪。

赵天娥[9](2013)在《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就面临着的一个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城乡关系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提出了他们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思想。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既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考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分清他们的城乡关系思想中的是非,总结这一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对于在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对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本文分为四章进行了考察和论述。本文第一章,论述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提出的依据。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城乡关系状况,是城乡关系问题在民主革命中和新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城乡关系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乡关系问题的理论。本文第二章,考察和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其中包括党成立后中共领导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初步思想,国民革命后期、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党内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错误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正确思想。在这一章中,不但考察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并且分析了在城乡关系问题上错误思想产生的原因。本文第三章,考察和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其中包括中共领导人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其中包括这一时期在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曲折。在这一章中,还考察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全面失误,以及这种失误造成的后果,并且分析了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本文第四章,对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作了评价。其中肯定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正确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重要发展,而且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来源,并且肯定了这些正确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在这一章中,还在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对比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在本文的结语部分中,对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作了概括,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正确思想分为四个方面作了概括,并且概要说明了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启示。

王永乐[10](2013)在《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理论形态的列宁主义、实践形态的俄国道路应用到中国革命中。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确立了列宁主义的脉统承继性,及俄国道路的范式地位。因此,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中共以遵循历史规律和理论自觉的践行者,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前提下,把列宁主义的实践范式俄国道路移植到中国来。显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进程是沿着二维路径行进的,而本该是重要的历史出场者中国实境维度却在一进程中缺失。沿着二维路径推进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进程势必在中国实境中受阻,要么历史和现实的选择是,所呈现的路径轨迹要么是硬着陆的历史硬伤,要么是软着陆的历史争议。而软着陆时,中国土壤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一维。当然,历史倒逼机制的选择并非是对选择机制的内在认同。本论文选定或截取早期这一历程进程,就是因为早期是过去式,早期历程所演进的路径和进程所留下的载体呈现为定论之文本,易于考证和探究中共集体和瞿秋白等个体在二维路径向三维路径渐变过程中,所留下的实践和理论创新轨迹。另外,早期这一历史进程,是在共产国际主导和中共为主体,而一度是,国民党主导和中共辅助这一纠结不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不论是探究维度的转变,还是探讨历史的语境,而总结和挖掘马克思主义早期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一般性历史经验和特殊性历史经验,探寻镶嵌于其中的历史发展逻辑等尝试,才是论文真正的旨趣。论文最终提出“三个向度下”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建构,崇高理念之秉承和重塑,就是本着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历史必然性,回应国际共运跌宕起伏的内存原因,回应当下马克思主义所处的历史尴尬境地之缘由,以探索和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维度和未来向度。正是按照上述逻辑,本文始终围绕着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径要素,即理论主体——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者、实践客体——中国国情而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尤其是早期历程进程,并非仅仅是探索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定位,也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这么简单。就路径的二个要素中的理论主体而言,被中共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十月革命炮声送来的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形态。但由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的路径和语境不同而导致过滤和变形的马克思主义版本在中共内部因不同实践主体之利益诉求,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革命实践处于困境时,理解的来同会被放大和发酵,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与中共的“一次革命”、“二次革命”及“不间断革命”的历史纠结,就是目前学界也在分析和探讨内含于上述争论之革命延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国际共运对马克思主义原理、革命路径的争论,使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趋向复杂化。关于路径的第二个要素——实践主体,中共集体性格或个体之个性,受限于时代洞穴制约,也受制于主观的利益诉求,更受到所皈依于理论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对实境的判断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理论和实践旨趣与实境始终或分或合。显然,路径的第三个路径要素,实践客体一中国国情——所被界定的议题,所被定性的标尺也烙上了主观表达、主观建构的印记,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所涉及经济机械决定论、富农焦点等。在这三个路径要素互动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特征的,具有“硬化"或“软化”胎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里主要是指是否考量到中国实境维度)之实践和理论形态。本文以中共集体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之结晶,以瞿秋白等个体所作的“社会律”探究为文本载体,分析了三个路径要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中的纠结互动,探析这一历史进程所内生的历史必然性,并据此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教训和经验,考量其当下意蕴。笔者选择瞿秋白个案,是因为瞿秋白作为不可复制的历史出场者,他见证、参与、甚至引领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航向,是探寻和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要素中的先驱者,也是中共中央、共产国际和杰出个体的结合体,更是中国道路范式的首倡者。这主要体现在: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进程中,具有强烈的内驱力,主动有意识地探究和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从而“理出一个相当的系统”:作为实践主体,历史选择瞿秋白个体担当了转换历史枢纽的使命,成为中共中央,共产国际,杰出个体的复合体、结合体,在短暂而不朽的革命生涯中,他协助鲍罗廷制定大革命的一系列决策,主管中共宣传阵地,领导大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型,负责主持定位土地革命之中共“六大”的召开,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等多重身份而决定中国革命的命运,纠正立三路线的“六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努力,制定、参与及纠错左倾盲动和左倾冒险主义,成为左倾机会主义的受害者,因此这些历史节点和历史症结选择了瞿秋白“不得不由我来开始尝试”;瞿秋白一再极力创造原型,一再论证各种范式,如“社会主义之‘国内’的范式”,中国的革命方式“可以成为世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之范式”,经济生活之“工业的范式”等等,换言之,就是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而这是创造主体强烈创造意识的刻意指向,也是他高深的理论素养,尤其是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权威地位所决定的,也和他身处的历史平台有关。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中,瞿秋白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复制的。本论文按照上述行文思路,具体内容如下:论文引言和“特征”部分,着重梳理理论主体的争议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花费很多笔墨译介引人反思的“悖论说”所提出的经济决定论和社会行动主义的诘问,其实这一问题,如果仅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言,至今还很难从理论的高度给予答复。该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整理了中共集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的科学性批驳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轨迹,也从哲学高度历史再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场域。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路径篇,即第二章“我和马克思主义”及第三章“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要素维度。第二章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之历史谜团的成因,及相关联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重新建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第三章则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国情观”,而着重论证了认识国情的范式,及归纳概括出当时历史语境下的中国国情之根本问题,并对这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涉及到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及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及前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无产阶级领导权及策略等。论文第四章至第八章为社会律篇,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要素纠结互动而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理论和实践形态。该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5章。第四章“历史工具的自我修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一方面阐述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中共对无产阶级建党普遍原则的认同和固守,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工具性是党建思想的核心:另一方面,中共集体或个体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建党思想;第五章“历史抉择之平台的搭建:党的武装斗争理论及实践”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梳理和论证了中共在国民革命时期和后国民革命时期武装斗争理论演进的历史性、必然性;第二板块重点凸显了瞿秋白个体所作的艰辛而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探索,这包括论证了武装斗争的一般规律,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其中关于农村暴动独立担当中国革命一极,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游击战争必须进于革命地域之建立”等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实践语境中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初步形成;第六章“历史转换的枢纽: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重点探讨了主导和主体不能“化和为一”,而导致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非共轭想象,及存这一现象中的运行态势,也分析了事关土地革命要素的新判断和新思考;第七章“历史发展的‘社会的基础’:经济理论及实践观”,该章论证了中共早期经济理论和实践,在承载这社会理想的同时,更多是面对根据地斗争之建构之路向,也关注和深挖瞿秋白等个体所提出的具有哲学指导意义,关切未来社会发展维度,尤其是在国际共运中及当下仍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理论,如商品经济不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标尺,利用资本及重造资本的路径和机制,生产力标准之社会发展观,及社会主义之经济观;第八章为“文化、文艺思想理论之践行进路”,探讨了中共早期文化文艺之高度意识形态性,及在实践倒逼机制下的演进,同时更多探究文化文艺理论的内在理路,如创造旨趣,创造手段和创造路径等。第九章和第十章为反思与当代意蕴篇。其中第九章从实践主体的历史语境和个性特征维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必然性、曲折性,凸显路径要素——实践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独到地位;第十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时代意蕴",指出崇高理念是内嵌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当代化进程中不竭的驱动力,审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体一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形态为社会主义运动),在异质对立的社会形态,在同质的社会主义国度,在创始人的原始语境中,在当代现实主义和规律性视野的拷问中,总结、反思和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貌,提出了“三个向度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建构,这是论文的最终落脚点。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从农村到城市:革命政权公共卫生法制的探索与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军内卫生法制的惠民医疗实践
    (一)苏区卫生状况:“不求清洁”“生疮害病”
    (二)卫生宣传:“污秽与疾病”之战
    (三)卫生法规:卫生运动的制度跟进
二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农村根据地公共卫生法制“统一战线”的构建
    (一)陕甘宁边区环境:“一切传染病”发生
    (二)破“巫神”、讲卫生的宣传
    (三)“预防重于治疗”的公共卫生法制设计
三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突发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卫生法制建设
    (一)哈尔滨解放区卫生环境:霍乱、鼠疫蔓延
    (二)防疫宣传:谣言治理与卫生知识普及
    (三)制度探索:应急、暂时与战时公共卫生之法
四结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
    (一)萌芽初显———国民大革命时期
    (二)逐现雏形———土地革命时期
    (三)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加强农民教育肯定农民政治地位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基础
    (二)发展农业生产是提升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三)坚持农村中心论是获取革命胜利的重要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教育为先,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以人为本,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三)实事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
四、结语

(3)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界定
一、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形成条件
    (一)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农民问题思想
        2.近代中国农民运动中的农民思想
        3.孙中山的农民问题思想
    (二)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现实依据
        1.大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民问题的实践
        2.中国共产党1924-1937年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践
    (三)毛泽东个人主观条件
        1.农民的儿子
        2.传统文化对少年毛泽东的影响
        3.游学考察,把握农村和农民的现状
二、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内容
    (一)关于农民阶级分析
        1.农民是半无产阶级
        2.农民的革命性
        3.农民的政治地位
    (二)关于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
        1.农民运动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农民运动“好得很”,是“革命先锋”
    (三)关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改善
        1.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提高农业生产力
        3.关心农民生活
    (四)关于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改造
        1.反对封建迷信
        2.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
        3.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农民头脑
三、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一)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主要特点
        1.注重调查研究
        2.注重维护农民利益
        3.注重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二)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意义
        1.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历史意义
        2.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的当代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理论探索”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点题入题
二、主题解析
    1.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
    2.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3.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探索
    4.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
三、问题与解答
四、课堂总结
五、问题与思考
六、推荐阅读文献和书目

(5)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历史维度与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井冈山革命文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资料来源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资料来源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井冈山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维度
    2.1 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环境的新变化
        2.1.1 社会思想的解放与科学理论的传播
        2.1.2 五四时期江西思想文化环境的困境
    2.2 湘赣边界地区传统的文化环境
        2.2.1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劳动人民的创造
        2.2.2 湘赣边界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第3章 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文化与文化建设
    3.1 井冈山根据地的确立与革命文化建设的开展
        3.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确立
        3.1.2 根据地建立初期的革命文化建设
        3.1.3 朱毛会师后根据地的革命文化建设
        3.1.4 红军三次反“会剿”中的革命文化建设
    3.2 井冈山革命文化的表现形式
        3.2.1 红色标语
        3.2.2 红色歌谣
        3.2.3 革命教育
    3.3 井冈山革命文化的科学内涵与先进性
        3.3.1 坚定执着的信仰文化
        3.3.2 实事求是的创新文化
        3.3.3 艰苦奋斗的斗争文化
        3.3.4 依靠群众的工农文化
第4章 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4.1 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4.1.1 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传承
        4.1.2 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
    4.2 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当代精神文化价值
        4.2.1 坚定当代中国精神认同感的需要
        4.2.2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4.2.3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需要
    4.3 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当代政治思想价值
        4.3.1 助力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
        4.3.2 助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
        4.3.3 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成果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
        2.理论渊源
        3.实践基础
    (二)形成发展过程
        1.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1937.11-1944.3)
        2.领导西北边区经济工作期间(1944.3-1945.9)
        3.建立东北农村根据地期间(1945.9-1948.3)
第二章 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的思想
        1.纪律建设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
        2.纪律建设是贯彻党的路线的重要保证
        3.纪律建设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
        4.纪律建设为党的各方面建设提供保障
    (二)关于党的各方面纪律建设的思想
        1.维持党内和谐稳定,“迅速确切地执行党的决议”
        2.坚持以“四个服从”为基本原则的民主集中制
        3.“注意修养锻炼,防止腐化变质”
        4.党和党组织要“随时随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5.工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6.生活方面“不搞特殊化”
    (三)关于执行党纪的思想
        1.加强党的纪律教育
        2.加大纪律执行力度
        3.强化党的纪律监督
第三章 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特点及贡献
    (一)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
        1.高度的全局性
        2.鲜明的时代性
        3.理论的创新性
    (二)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1.理论贡献
        2.实践贡献
第四章 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党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首要的是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三)健全制度机制,突出纪检监察
    (四)执纪必严、违纪必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初步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的初步奠定
三、中央红军反“围剿”战争从胜利到失败与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

(8)中共早期历史语境中的革命道路范式转换的效应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示范效应带来的心理定势
    ( 一) 示范效应的国际意义
    ( 二) 示范效应的共性认同
二、哲学认知的洞穴效应
三、“国民革命”的强制性和模糊性叠加效应
    ( 一) 国民革命的强制性
    ( 二) 国民革命的模糊性
四、实践效应倒逼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范式的形成
    ( 一) 实践和理论非 “共轭”现象下的理论课题
    ( 二) 实践和理论非 “共轭”现象下的实践课题
    ( 三) 革命力量主体在农村生存和发展的哲学课题

(9)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城乡关系理论研究动态
        (二)国内城乡关系理论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
        (二)关于“城乡关系”
        (三)关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
    四、研究意义、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方法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提出的依据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的城乡关系状况
        (二)城乡关系问题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三)城乡关系问题在新中国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
    二、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
        (二)列宁的城乡关系思想
        (三)斯大林的城乡关系思想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
    一、中共领导人对城乡关系问题的初步论述
        (一)对发展城市工人斗争问题的强调
        (二)城市斗争和乡村斗争同时并举
        (三)对乡村斗争重要地位的认识
    二、中共领导人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分歧
        (一)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错误思想及其发展
        (二)城乡关系问题上错误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毛泽东等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正确论述
    三、中共领导人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一)毛泽东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深刻论述
        (二)党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正确方针
        (三)党的工作重点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
    一、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一)中共领导人对城乡关系的论述
        (二)全面加强城市工作
        (三)开展城市乡村之间的交流
    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中的城乡关系思想
        (二)关于城乡主要日消费用品统购统销的思想
        (三)“一五”计划中的城乡关系思想
        (四)毛泽东关于城乡社会主义改造互相促进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一)中共八大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
        (二)毛泽东关于城乡“统筹兼顾”的思想
        (三)在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曲折
        (四)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对城乡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在城乡关系问题上的严重失误
        (一)“左”倾错误在城市和乡村的泛滥
        (二)城乡关系的扭曲和严重疏离
        (三)城乡关系问题上全面失误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历史评价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重要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来源
    二、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作用
        (二)对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作用
        (三)对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城乡的基本状况
        (二)解决好农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坚持以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编:梳理与溯源篇
    引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进程三维确定性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不定性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进程其他相关研究及综述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一、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论文不足之处
    第一章 从“隔着纱窗”到“自定出流”:马克思主义中化早期历史进程的特征
        第一节 难以落地的“旁流杂出”
        一、“各种不同的案脉和药方”纷早
        二、历史的迫切性≠现实的可能性
        第二节 “自定出流”:民族化和当代化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路向
第二编:路径篇
    第二章 “我和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一、对三民主义的历史性评价、甄别和批判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驳复古思潮或反动学说
        第二节 译介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所作的宣传
        二、译介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科学和哲学文献
        第三节 阐述马克思主义之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界定
        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中国国情课题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国情观”
        一、认识国情的路径和范式
        二、概括了中国国情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国国情的基本问题
        一、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及社会性质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及前途
        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四、无产阶级领导权及策略
第三编:“社会运动”之“社会律”篇
    第四章 历史工具的自我修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第一节 秉承无产阶级的建党原则
        一、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工具性
        二、摒弃机会主义建党思想
        三、打造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第二节 关注党的理论自身维度的建设
        一、透析了党的阶级基础薄弱的成因
        二、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性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坚持党的领导应注重策略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四、强调党的组织原则的建设
    第五章 历史抉择之平台的搭建:党的武装斗争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中共武装斗争观之演进路向
        一、国民革命之武装斗争观
        二、后国民革命时期武装斗争观
        第二节 “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
        一、论证了武装斗争的一般规律
        二、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第六章 历史转换的枢纽: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主导和主体为何不能“化合为一”
        一、理论和实践的非共轭现象
        二、叠加效应掩隐下的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 土地革命理论和实践之历史交汇平台
        一、总结了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二、土地问题是农地革命的基点
        三、富农是土地革命的策略之焦点
        四、农民问题是土地革命的中心议题
    第七章 历史发展的“社会的基础”:经济理论及实践观
        第一节、中共早期经济思想及实践
        一、承载着社会理想之经济理论思想
        二、现实主义语境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之建构
        第二节、哲学视域下的经济理论观之构建
        一、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二、商品经济不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标尺
        三、利用、重造资本的路径和机制
        四、生产力标准的社会发展观
        五、社会主义之经济观
    第八章 文化、文艺思想理论之践行进路
        第一节 中共中央文化文艺思想之高度意识形态性
        一、宣传性和斗争性
        二、实践倒逼机制催生下的中共文化文艺思想之进路
        第二节 文化文艺思想理论之内在理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文艺理论思想
        二、文化文艺之时代性和阶级性
        三、无产阶级文化文艺观的旨趣:承载现实,指向未来
        四、基本路径:普洛革命的大众文艺
        五、创造手段:革命现实主义
第四编:反思与当代意蕴篇
    第九章 “历史的误会”:历史的使然性
        第一节 “历史的误会”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一、革命的曲折性折射出中共早期集体对历史时代性的探索性
        二、共产国际主导因素叠加和放大了主体认知的复杂性
        三、“历史的误会”是对“历史的事实”的诉求
        第二节 理论、实践创新之主体的个性特征
        一、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起点:高深的理论素养
        二、理论、实践创新的源代码:残酷的高层历练
        三、理论、实践创新的钥匙:独特的思维方式
        四、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内驱力: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的时代意蕴
        第一节、崇高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
        第二节 “三个向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之建构
结束语:厚重历史凝视下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农村到城市:革命政权公共卫生法制的探索与创制[J]. 宋鋆. 法律史评论, 2021(02)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价值[J]. 吕翠萍. 商洛学院学报, 2021(03)
  • [3]1924-1937年毛泽东农民问题思想研究[D]. 季雅轩. 渤海大学, 2021(02)
  • [4]“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理论探索”教学设计[J]. 周荣方.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0(04)
  • [5]井冈山革命文化的历史维度与当代价值[D]. 宋喜阳. 南昌大学, 2020(01)
  • [6]延安时期陈云党的纪律建设思想[D]. 王春晓. 鲁东大学, 2020(01)
  • [7]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初步形成[J]. 闻君宝,田克勤.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9)
  • [8]中共早期历史语境中的革命道路范式转换的效应要素[J]. 王永乐,周利生. 现代哲学, 2015(01)
  • [9]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 赵天娥.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10]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史进程研究[D]. 王永乐.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

标签:;  ;  ;  ;  ;  

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