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名牌产品需具备十个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郭羽佳[1](2020)在《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文中指出市场是培育品牌的沃土。西方品牌在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沿着物品意义的开掘和消费者关系建构的逻辑不断演进,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品牌理论知识谱系。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过程中,西方品牌理论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启蒙与智力支撑作用,中国本土品牌在西方品牌理论的影响下短短四十年内浓缩完成了西方品牌研究的上百年演进道路。其主要理论如塑造企业形象、创造产品溢价、聚焦定位细分市场和消费者关系建构的手段等等,在中国品牌实践的不同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导航作用。在西方品牌理论的启蒙引导下,中国企业自主运用商标、广告等品牌元素打造品牌,赢得市场优势。从产品质量研究到品牌形象识别和名牌战略,再到依托国家政策设计实现品牌的自主创新,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和管理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熟,国内市场上由本土品牌主导的品牌格局逐渐形成,自主品牌开始向国际市场上扩展品牌影响力;国家品牌政策规划更加适应本土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宏观品牌设计与微观企业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学界对于品牌理论的研究上升为理论自觉,适配于中国市场的品牌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消费大众养成认牌购物习惯,品牌消费成为中国商品市场上的新风向标。经历四十年的品牌发展,中国的品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国家品牌集群相比,中国本土品牌仍存在巨大差距:本土品牌集群整体实力不强;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难获世界市场认可;品牌缺乏本土文化价值内核。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中国本土品牌实践缺乏对品牌本质规律的研究和对中国宏观市场供需变化规律下品牌建构的实践路径分析。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发展不同阶段的归纳,深入分析西方品牌理论在品牌建设本土化实践中的具体策略,反思西方品牌理论影响下中国本土化品牌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和不足,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于当下的品牌建设。
王惠蓉[2](2018)在《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丝”文化产业特指与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资源相联系的地方性文化产业,该类型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资源,以地方的特殊性作为地方再生资产,更重视商业市场价值及精神生活价值的统一。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创业实践,如何使情感经验、文化传播与地方认同感形成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以此建构优质的“地方感”。论文拓展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相融合的理论视角,是对当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论回应,也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照角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把“地方感”建构视角引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研究,提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地方感”的建构作为核心目标,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性视角。主要创新之处还有:将情感经验、地方认同、文化传播三者相合的文化生产作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次将福建省以“海丝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建立特定文化产业类型研究的理论架构。论文先对福建“海丝”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塑;再整体上分析福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政策创新路径。在以上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三种类型化代表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理论架构和对策建议,即:①以建构“地方感”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②以文化传播观发展地方性文化产业;③以文化治理观创新地方文化产业政策;④使文化生产的内在冲突性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⑤用新媒介观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路径;⑥关注小众效应等六大内容。该研究的未来展望主要为:该问题在理论上应与国家形象、国家治理以及文化治理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加紧密地联系,从而拓深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道路。同时,可进一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与“地方感”建构的研究范式。
程小玲[3](2016)在《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文中指出公共外交从根本上体现了一国政府对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相互理解的自觉努力,是进行国家营销的系统性规划。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是国际传播,传播能力决定了国家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公共外交与媒体国家影响力塑造,正发生强烈互动与融合。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以和平崛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明显存在短板,对外传播明显“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明显,国际舆论环境中“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作为国家的耳目喉舌、身兼官方和民间背景的天然优势,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正在通过外宣、外交、外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传播,不断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本论文在公共外交的视野下,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进行考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结合西方媒体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首先,论文对公共外交、主流媒体及国际传播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了阐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渠道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公共外交是主流媒体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在公共外交的背景下主动设置议题,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可以灵活、深入地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有效影响外国受众,提高本国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话语权。其次,论文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现状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对外报道稀少、国际新闻报道基本无存在感的封闭期;努力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开拓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9年以来,以国家为主导的全面布局、促进主流媒体结构优化的战略转型升级期。其中,笔者重点以新华社为例,系统介绍了这个世界性的国家通讯社,在我国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作用、渠道,以及议程设置的框架、组织机制、受众定位。并对其特有的国际传播历史沿革、外宣报道平台流变、媒体外交活动开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华社是中国最重要的官方主流媒体,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缩影。通过对这个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论文分析了我国际传播力建设中的主要优势、突出问题、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此外,论文还对西方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进行梳理和横向比较,总结对我国有积极借鉴的内容。最后,在综合上述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公共外交的角度,针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提出包括制定总体战略、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国际化叙事能力、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建议。
王艳娜[4](2011)在《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名牌产品竞争力一直以来是个既清晰又模糊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进一步扩大化,中国进入了名牌产品竞争时代,拥有名牌就意味着拥有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利润和信誉,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名牌战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通用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名牌事业蓬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名牌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部分省市政府纷纷制定名牌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辽宁省政府虽然也已意识到创名牌的重要性,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创名牌的措施。然而,目前我省总体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较弱。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指标维度不够全面,指标权重分布不合理等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滞后制约了名牌产品的快速发展。并且,理论界对名牌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因此,研究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问题,构建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辽宁省企业有效的开展名牌产品管理工作、提高名牌产品的竞争能力、振兴辽宁经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调研和总结辽宁省名牌产品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名牌和名牌战略柑关理论,分析了名牌产品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建立了以品牌市场能力、产品质量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为代表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名牌产品竞争力的传统评价方法的分析提出了本文基于序关系法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以机械行业为代表的部分辽宁省名牌产品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苏东辉[5](2005)在《二十一世纪的质量新理念——企业发展的金钥匙》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企业发展所具备的安全和卫生、技术壁垒、名牌评估、质量管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赵旭东[6](2005)在《新疆酒业:乱用名牌 炒作陈酿》文中指出
姚延敏[7](2003)在《中国品牌成长的误区》文中研究指明美英倒萨战争的硝烟还末散尽,在中国一场以品牌为核心的新闻战却打得风风火火。在庆幸市场各利益主体对"名牌"给予史无前例的高度重视之时,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一些企业急于争夺品牌竞争高地,使尚处于"五月花季"之中的品牌陷于"早熟"的误区。
贾林平[8](2001)在《中国名牌网站开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贾林平)为推动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名牌产品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增强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及时宣传中国名牌产品的培植、评价、认定和管理工作,由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主管?
孙文[9](2014)在《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系统分析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食品安全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类社会最初出于本能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和行动,可以说就是人类最早的食品安全政策及其执行。从被动的保障到主动保障,从零期的措施到系统的措施,从宗教化的禁忌到科学的制度体系,正是人类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发展历史背景。在本文中,政策执行力被定义为政策结构与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反映的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效果与预期的契合程度。社会转型期本身所固有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为食品安全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和限制性的平台,使得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可以更加的集中和聚焦。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食品安全,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始终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重点、症结以及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案各不相同。这种以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变化与发展在本质上体现了食品安全的历史性。宗教的教规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比较系统的一种社会政策,其中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则构成了人类早期社会的食品安全政策。人们对于宗教教规的遵守即是政策的执行。农耕时代食品安全及其保障具有鲜明的时代局限性,以律法为主要形成的食品安全政策与其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吻合的,相应的政策执行也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给食品及食品安全带来的重大影响,在促进了食品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加工和使用食品的手段、延长了食物的供应链的同时,也为食品的制假提供了新的可能,带来更多的、更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的历史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执行力的限度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客观事实。任何超现实阶段的政策要求和期望都无法真正推动食品安全状况的有效转变。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需要的是客观清醒的认识和脚踏实地的努力。食品安全及其政策执行力始终是一个历史进程的动态存在,其最终的走向和结果取决于历史发展的本身。体制是政策执行力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诸多因素,如监管模式、部门职能设置、行政资源配置等都直接决定了政策执行力的实现。通过监管体制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对行政职能、执法能级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监管体制对于政策执行力具有一定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取决于体制层面下的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体制本身对于政策执行力的影响是有限的,或者说不同体制对于政策执行力影响的差异性并不大。制度是政策执行力的逻辑载体。政策执行力逻辑的体现,主要取决于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制度与执行力的关系就是结构与过程的关系。食品安全制度为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提供运作平台,同时制度的逻辑影响并决定着执行的逻辑。在制度中保持正确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为政策执行力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而且也可以有效降低政策执行的阻滞成本。政策执行力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相应的物质条件。这些是执行与结果的直接桥梁,也是影响政策执行力的直接因素,包括成本投入、监管偏好和执行手段方法等。它们是影响政策执行力兑现的“最后一公里”因素。如果缺少这些“最后一公里”因素,政策执行力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和规划中,而无法取得政策的任何实践效果与期望。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问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并保持持续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尊重历史发展和社会治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主导相关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同时要把客体导向原则引入政策制度与执行之中,充分体现以权力分享为特征的现代治理理论对于食品安全政策及其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给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更多的利益表达、权益维护、发展选择等方面的主导权。重塑社会道德体制(包括市场诚信体系)、建议统一并且平衡的法制环境以及渐进式的行政体制调整,将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熊曦[10](2013)在《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形成区域产业品牌是世界发达国家塑造竞争力的共同经验,也是纵深推进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同时,培育区域产业品牌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还比较明显,一些地区形成的区域产业品牌发挥的整体效应偏低,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观念和前锐意识还比较缺乏,除此之外还有区域产业品牌形成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过度模仿等痕迹较为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整体效应的发挥。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产业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计量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并就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展开理论探讨,对国内外形成的典型区域产业品牌进行经验总结以供借鉴,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及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客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影响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做具体的分析,同时,结合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现实情况,就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展开案例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策略。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拓展了品牌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视野,而且对培育国内区域产业品牌,促进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共设九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论文的内容和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在界定区域产业品牌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区域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与此同时,阐述了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机理,研究认为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品牌内涵是形成区域产业品牌的三个要素,资源禀赋、产业支撑力度、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品牌经营管理的水平、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经济和社会环境支撑是推动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关键性动力,而培育区域产业品牌可以依托产业集群、依托地理标志产品、依托规模型产业或优势产业。紧接着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几种主要模式和国内外典型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实践经验,为后续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影响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及案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其次,本研究在回顾区域产业品牌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品牌形成的投入与产出角度构建了地区间品牌培育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该体系下分为品牌投入、品牌输出、品牌形成和品牌扩散等4个层面,共由12个具体测度指标构成。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10年和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与此同时,进行了排序和差异化比较,就不同年份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和演变原因展开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认为品牌是形成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而导致这种差异扩大化的原因与地区对品牌的投入及品牌培育的观念和环境有关。另外,还从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几个重要途径方面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现状,并从观念、规划、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形成区域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再次,本文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支撑、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多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变量,并通过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运用AMOS软件展开结构方程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是区域产业品牌成长和形成的天然土壤,同时,强势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还需要借助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政策扶持和鼓励方面,同时在区域产业品牌经营管理方面着手,推动区域产业品牌成长和壮大,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的知名度和汇聚功能,以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然后,本研究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异军突起的“现象”出发,就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历程、品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并予以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提供了大力支撑;另一方面湖南省内的工程机械企业注重品牌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壮大工程机械产业附加值和整体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注重营销推广和宣传也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酿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策略。如明确相关组织对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责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夯实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产业基础、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区域产业品牌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二、中国名牌产品需具备十个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名牌产品需具备十个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生成发展 |
第二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迁移和理论自觉 |
2.1 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迁移 |
2.2 中国品牌的理论自觉和创新 |
第三章 西方品牌理论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策略 |
3.1 品牌初识(1978-1992):建立企业形象识别,形成品牌特征 |
3.2 “名牌”战略(1993-2001):广告成就名牌,占领并撬动市场 |
3.3 品牌资产管理(2001-2013):注重品牌的内涵化建设 |
3.4 国家品牌战略(2013-2019):以定位建立彼此的认同与关系 |
第四章 西方品牌理论之于中国品牌实践的反思 |
4.1 西方品牌理论借鉴中的价值 |
4.1.1 重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研究,品牌创新力提升 |
4.1.2 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
4.1.3 企业形象塑造和广告宣传,入主消费者心智 |
4.1.4 国家层面的宏观品牌建构,形成品牌集聚 |
4.2 西方品牌理论借鉴中的不足 |
4.2.1 品牌战略杂糅,失去聚焦方向 |
4.2.2 品牌故事认同度不够,国家品牌影响力有限 |
4.2.3 品牌宣传层面的激进与市场实践层面的滞后 |
4.2.4 盲目海外并购自主品牌面临安全风险 |
第五章 西方品牌理论对中国品牌实践的启示 |
5.1 聚焦三品战略,形成品牌高价优势 |
5.2 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建构品牌忠诚度 |
5.3 开展“互联网+”数字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转型 |
5.4 搭国家政策便车,融合全球化道路和区域化发展 |
5.5 国家顶层品牌设计推广中国品牌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范畴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产业演化之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理论 |
第四节 地方品牌(Place Brand)理论 |
第二章 福建“海丝”文化资源之价值再塑 |
第一节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与文化资本述论 |
第二节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价值转塑 |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价值再塑 |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展 |
第一节 海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启示 |
第二节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四章 福建“海丝”传统产业转型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条件 |
第三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困境与主要矛盾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第五章 福建“海丝”历史街区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建构 |
第二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范式 |
第三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第六章 福建“海丝”古城镇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
第一节 “空间生产”理论与古城镇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古城镇的空间表征与“地方感”特征 |
第三节 古城镇“地方感”建构的机制 |
第四节 研究启示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地方感”形成的基础问卷 |
附录二: 传统产业转型中“地方感”形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文化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人物专访记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语 |
(3)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共外交与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的关系研究 |
1.2.3 关于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研究 |
1.2.4 关于新华社国际传播力的个案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公共外交与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 |
2.1 公共外交 |
2.1.1 公共外交的内涵 |
2.1.2 公共外交的特点 |
2.2 主流媒体及其国际传播力 |
2.2.1 主流媒体的界定及标准 |
2.2.2 国际传播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
2.3 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
2.3.1 主流媒体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 |
2.3.2 公共外交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
3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3.1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历史回顾 |
3.1.1 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浓厚 |
3.1.2 改革开放后到2009年:向中国说明世界 |
3.2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现状考察 |
3.2.1 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新闻报道网络 |
3.2.2 报道时效性、自采率和转发率大幅提升 |
3.2.3 新媒体传播强势发展 |
4 案例:公共外交视野下新华社的国际传播力剖析 |
4.1 新华社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
4.2 新华社国际传播的信源和渠道 |
4.2.1 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信源 |
4.2.2 新华社国际传播力的渠道建设 |
4.3 新华社的“主动推送”和效果分析 |
4.3.1 公共外交视野下新华社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和框架 |
4.3.2 从“人”出发讲好中国故事 |
4.3.3 跨越“接近性”原则的国际障碍 |
4.4 新华社在媒介外交活动中的效果分析 |
4.4.1 运营海外社交媒体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
4.4.2 与联合国等机构实现国际平台资源嫁接 |
4.4.3 拓展对外合作机制:与世界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 |
4.4.4 新华社国际传播成效分析 |
5 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5.1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1 国际传播信息流进流出存在“逆差” |
5.1.2 国家形象的塑造以“他塑”为主 |
5.1.3 话语体系在中外融通上存在差距 |
5.2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问题造成的原因 |
5.2.1 观念方面:现代传播意识不强 |
5.2.2 报道能力方面:议题设置能力有待提升 |
5.2.3 管理方面:体制机制不适应国际传播要求 |
5.2.4 人才方面:国际传播人才储备不足 |
6 公共外加视野下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及其启示 |
6.1 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 |
6.1.1 西方主流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和地位 |
6.1.2 案例:“美国之音”等在国际传播力构建中的表现 |
6.2 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启示 |
6.2.1 重视媒体专业化和精英智囊作用 |
6.2.2 加强国际传播战略规划 |
6.2.3 进一步加强传播平台建设 |
7 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7.1 正确理解国际传播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价值和意义 |
7.2 提高国际化叙事能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
7.3 加强公共外交语境下的国际传播渠道建设 |
7.4 提升议程设置力与争取话语权 |
7.5 注重统筹规划与传播实效,加强课题研究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商标 |
2.1.2 品牌 |
2.1.3 名牌 |
2.1.4 名牌产品 |
2.1.5 竞争力 |
2.1.6 名牌产品竞争力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2.3 核心能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 |
3.1 国外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研究进展 |
3.2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现状分析 |
3.2.1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的产生 |
3.2.2 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的现状分析 |
3.2.3 现行中国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 |
3.3 国内主要省级名牌产品评选现状及指标分析 |
3.3.1 山东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2 吉林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甘肃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4 辽宁省名牌产品评选现状分析 |
3.4.1 辽宁省名牌产品评价历程 |
3.4.2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现状 |
3.4.3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名牌产品竞争力产生源泉及分析 |
4.1.1 产品竞争力产生内部源泉分析 |
4.1.2 产品竞争力产生外部源泉分析 |
4.2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3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 |
4.3.1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初步设定 |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调查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4.3.4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详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序关系法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 |
5.1 序关系分析方法 |
5.1.1 序关系分析方法的产生 |
5.1.2 序关系分析法的实现步骤 |
5.1.3 群组判断的情形 |
5.2 基于序关系法的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名牌产品竞争力各指标得分及计分方法 |
5.3.1 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各指标分值的确定 |
5.3.2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各指标计分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6.1 产品及企业背景介绍 |
6.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6.3 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有关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调查 |
附录B 有关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设定的专家调查 |
(9)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系统分析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主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主要核心概念 |
1.3.1 食品安全 |
1.3.2 政策执行力 |
1.3.3 社会转型期 |
1.4 相关支撑理论 |
1.4.1 治理与善治:政策执行力理论新平台 |
1.4.2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执行基础的管理主义 |
1.4.3 新公共服务理论:基于执行宗旨的人本主义 |
1.5 总体研究方案 |
1.5.1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5.2 论文的结构逻辑与框架 |
1.5.3 可能的研究创新之处 |
2 基于政策执行力视角的食品安全保障历史进程 |
2.1 宗教与食品安全保障 |
2.1.1 《圣经》中的食品安全 |
2.1.2 伊斯兰教与食品安全保障 |
2.1.3 佛教与食品安全保障 |
2.1.4 小结:三大宗教的食品安全保障比较 |
2.2 农耕时代的食品安全保障 |
2.2.1 官僚集团的食品安全保障 |
2.2.2 中国历代有关食品安全保障的律法 |
2.2.3 小结:农耕时代的食品安全保障特点 |
2.3 工业革命与食品安全保障 |
2.3.1 食品“黑暗期”与食品安全政策的形成及执行 |
2.3.2 食品添加剂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2.3.3 小结:工业社会阶段的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特点和挑战 |
3 政策执行力的限度:食品安全政策及其执行的历史分析 |
3.1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3.1.1 食品安全的历史性与发展阶段 |
3.1.2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
3.1.3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社会机理分析 |
3.2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历史把握 |
3.2.1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知” |
3.2.2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行”之一:必然性 |
3.2.3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行”之二:复杂性 |
3.2.4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行”之三:长期性 |
4 政策执行力的体制基础:监管体制对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分析 |
4.1 转型中的多变:政府体制改革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4.1.1 政府体制的调整历程 |
4.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迁 |
4.2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相似性分析 |
4.2.1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类型分析 |
4.2.2 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 |
4.2.3 监管模式的相似性 |
4.3 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布中的行政幅度与行政能级 |
4.3.1 行政幅度及其影响 |
4.3.2 执法能级及其影响 |
4.4 行政职能逆命题的分析:职能交叉产生的另一种解释 |
4.4.1 逆命题的产生,职能对称分布下的政策执行不力现象 |
4.4.2 逆命题的结构冲突 |
5 政策执行力的逻辑载体:制度设计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分析 |
5.1 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制度体系 |
5.1.1 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 |
5.1.2 食品安全的行政制度 |
5.1.3 食品安全的技术制度 |
5.1.4 食安全的企业制度 |
5.2 政策执行力视角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理性分析 |
5.2.1 制度与制度的理性选择空间 |
5.2.2 关注细节的政策执行: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为例 |
5.2.3 审查细则制度中政策执行力的理性空间及其分析 |
5.3 影响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制度闭环分析 |
5.3.1 制度闭环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5.3.2 职能闭环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5.3.3 部门间闭环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5.4 影响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制度利益博弈分析 |
5.4.1 食品安全制度与社会利益平衡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5.4.2 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中的利益与利益主体 |
5.4.3 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中的博弈平衡点分析 |
5.5 基于政策执行力的制度抗干扰性分析 |
5.5.1 制度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
5.5.2 突发事件与制度的突变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5.5.3 “小趋势”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
6 政策执行力的兑现形式: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在操作层面的因素分析 |
6.1 关于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成本分析 |
6.1.1 政策执行的成本与成本意识 |
6.1.2 有关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成本的研究 |
6.1.3 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成本的影响分析 |
6.2 关于食品安全政策执行手段、方法和形式的分析 |
6.2.1 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式与方法 |
6.2.2 监管效用的体现:饮用水区域性专项整治的成功案例 |
6.2.3 监管手段过度使用对政策执行力的影响:“人参”理论的提出 |
6.3 关于食品安全政策执行力的监管偏好分析 |
6.3.1 行政监管偏好及其种类 |
6.3.2 “结果/过程”偏好的影响分析 |
6.3.3 “制度/机制”偏好的影响分析 |
6.3.4 “技术/创新”偏好的影响分析 |
7 基于食品安全政策的执行力提升对策探讨 |
7.1 政策执行力的稳定与连续:原则、路径与模式 |
7.1.1 调整原则:同样需要中国特色 |
7.1.2 设计路径:改良后的“自上而下” |
7.1.3 模式的选择:无需回避的交叉 |
7.2 政策执行力的客体导向:实现食品安全的社会包容性 |
7.2.1 公共政策中的主体与客体 |
7.2.2 客体导向的角色、定位与层次:食品安全政策关系的重构 |
7.2.3 客体导向的价值取向 |
7.2.4 客体导向的实现:多权力中心与协同进化 |
7.3 转型社会条件下政策执行力的环境重塑:现实与愿景的统一 |
7.3.1 调整与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
7.3.2 突破与渐进:关于行政体制及政府职能的问题 |
7.3.3 统一与平衡:法治环境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
参考文献 |
(10)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品牌 |
2.1.2 区域产业品牌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简要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区域品牌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市场竞争优势理论 |
2.3.4 区域分工理论 |
2.3.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6 其他关联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分析 |
3.1 区域产业品牌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功能 |
3.1.1 区域产业品牌的表现形式 |
3.1.2 区域产业品牌的特点 |
3.1.3 区域产业品牌的功能 |
3.2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机理分析 |
3.2.1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要素与内在机理 |
3.2.2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动力 |
3.2.3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途径 |
3.3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过程 |
3.3.1 初始阶段 |
3.3.2 起步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几种方式 |
3.4.1 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方式 |
3.4.2 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方式 |
3.4.3 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方式 |
3.5 国外典型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分析与经验借鉴 |
3.5.1 瑞士钟表产业品牌 |
3.5.2 日本丰田城汽车产业品牌 |
3.5.3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品牌 |
3.6 国内典型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分析与经验借鉴 |
3.6.1 广东省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实践 |
3.6.2 泉州市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实践 |
3.6.3 邵东县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实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与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现状 |
4.1 引言 |
4.2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方法 |
4.2.1 测度原理 |
4.2.2 测度步骤 |
4.3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选择原则 |
4.3.2 指标体系构建 |
4.4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1 原始数据采集 |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与相关分析 |
4.4.3 主成分提取 |
4.4.4 综合测量得分 |
4.4.5 测度结果分析与启示 |
4.5 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现状描述与问题分析 |
4.5.1 现状描述 |
4.5.2 问题分析 |
4.5.3 分析与思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研究方法原理 |
5.2.2 理论模型设计 |
5.3 模型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 |
5.3.1 模型潜变量内涵与选择 |
5.3.2 模型可测变量及研究假设 |
5.3.3 问卷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 |
6.1 抽样过程与数据收集 |
6.1.1 抽样过程 |
6.1.2 调研组织 |
6.1.3 样本情况 |
6.2 样本描述性统计与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2.2 信度检验 |
6.2.3 效度检验 |
6.2.4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6.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6.3.1 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
6.3.2 测量模型的路径分析 |
6.3.3 模型的效应分析 |
6.3.4 模型修正与进一步假设验证 |
6.3.5 分析与思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案例研究 |
7.1 引言 |
7.2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发展历程与品牌效应现状 |
7.2.1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发展历程 |
7.2.2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效应现状 |
7.3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实证检验 |
7.3.1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路径与作用 |
7.3.2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 |
7.3.3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变量选择 |
7.3.4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
7.4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策略探讨 |
8.1 明确相关组织对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责任 |
8.1.1 发挥企业的主导功能 |
8.1.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扶持力度 |
8.1.3 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和促进作用 |
8.2 夯实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产业基础 |
8.2.1 强化产业品牌的培育意识 |
8.2.2 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
8.2.3 努力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 |
8.3 培育区域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
8.3.1 准确定位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
8.3.2 科学规划好区域产业品牌 |
8.3.3 增强区域产业品牌成长的动力 |
8.4 提高区域产业品牌的经营与管理水平 |
8.4.1 做好产业品牌定位与设计 |
8.4.2 挖掘产业品牌内涵并进行品牌传播 |
8.4.3 合理控制产业品牌风险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中国名牌产品需具备十个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品牌理论的本土化实践策略分析 ——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视角[D]. 郭羽佳. 山西大学, 2020(01)
- [2]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D]. 王惠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3]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D]. 程小玲. 武汉大学, 2016(01)
- [4]辽宁省名牌产品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王艳娜. 东北大学, 2011(05)
- [5]二十一世纪的质量新理念——企业发展的金钥匙[A]. 苏东辉. 福建省标准化协会论文集, 2005
- [6]新疆酒业:乱用名牌 炒作陈酿[J]. 赵旭东.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5(06)
- [7]中国品牌成长的误区[J]. 姚延敏.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3(05)
- [8]中国名牌网站开通[N]. 贾林平. 中国质量报, 2001
- [9]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系统分析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实证研究[D]. 孙文. 武汉大学, 2014(06)
- [10]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D]. 熊曦. 中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