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检,加强慢性病防治

重视体检,加强慢性病防治

一、重视健康体检强化慢性病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润泽,余海洋,韩旭[1](2022)在《古巴社区卫生服务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古巴拥有覆盖全国的三级诊疗体系,并且实现了百分之百全民医疗免费,其中社区卫生服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保健、全科医生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旨在介绍古巴医疗体系的发展和现状、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全科医生培养情况,分析古巴社区卫生服务在开展慢性病管理和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赖辉兵[2](2021)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当前的重大公共健康安全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总死亡的86.6%的比例,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于2016年提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部署,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国家战略部署,与时俱进,变革管理理念,加大力度开展慢性病综合管理策略研究和实践探索,全面促进慢性病健康管理事业科学发展,云浮市云城区是广东省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城市,近年来,慢性病防控管理的任务极其艰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开展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说是一次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实践。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查找示范区建设相关文献,实地调研查阅报告资料,与示范区建设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访谈及开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运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新要求,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国内地区的建设经验和国外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经验,归纳分析了示范区建设的现状、组织管理、政策制定、作用成效,总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各种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和策略。结合国内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启示和借鉴经验和本地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本文提出通过加强政府主导能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完善综合防控体系;加强技术支持,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财政资金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加强社会资源统筹,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局面;创新工作模式,实现防控工作特色化,促进示范区成果推广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论述,阐述了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提出促进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和策略,指导云城区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和完善,为当下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提供新的角度与思路,提高综合防控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催生云浮市新一轮的社会管理变革,也为全国建设县/区地方区域特色的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刘铁诚[3](2021)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自2009年我国新医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以来,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便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为保证这一政策目标的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强化措施建设,保证了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但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问题解决的复杂性,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短板。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实践工作的考察分析认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在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等项目上落实良好,但在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方面始终较差。为此,从研究角度有必要弄清楚哪些因素是决定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关键变量?供需双方在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关系及影响变量是什么?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有哪些?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厘清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有利于关键问题的解决。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关键问题、完善相应措施提供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分析典型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及实施问题;(2)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主要影响因素;(3)分析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影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4)提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关键问题的措施和政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山东省济南市作为典型地区开展研究。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包括(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内容包括2018年济南市15个区县和449家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情况以及组织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得分和扣分原因。(2)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选取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卫生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35人作为供方关键知情人;采用偶遇抽样法收集基层卫生机构门诊患者90人作为需方关键知情人。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进行深入访谈。(3)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通过卫生统计年鉴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取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社会人口、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等指标数据。本研究首先采用方差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分析比较各区县和机构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评估结果,总结典型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整合“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从供需双方角度构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影响因素分析的应用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既往研究结果中的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对典型地区供需双方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梳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最后基于分析框架筛选供需双方变量作为自变量,将以慢性病管理为核心的健康防控项目工作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先采用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区县和机构两层面上供需变量对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大小,再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探索机构层面供需双方变量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及实施问题。①各区县以慢性病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项目工作指标距离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差距较大。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未达标的区县比例分别为100%、66.67%、73.33%和86.67%,机构服务项目工作指标在各区县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幼保健、疾病防治、协查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在各区县间均已达成或超额达成。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得分在区县间分布差异较大。区县组织管理平均得分11.4分(9-13.5分),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分工协调和问题整改等方面落实不到位;机构组织管理平均得分8.13分(2-10分),主要问题为制度建设和绩效工作落实不到位。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得分在区县层面无扣分,机构平均得分8.62分(5-10分),得分在区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问题为预算执行不到位和资金使用不合规。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构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形成分析框架。具体过程是通过研究整合相关卫生服务模型,构建了“供方影响因素-需方影响因素-项目政策目标”理论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系统收集影响因素建立分析框架。分析要素可以归纳为供方和需方两类,其中供方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制度(配套政策、配套制度、项目设计)、资源保障(人力资源、项目经费、硬件设备)、组织保障(运行模式、部门协作、信息化建设);需方影响因素包括倾向特征(人口学、社会结构、健康信念)、促进资源(经济能力、社会组织)、健康需要(感知需要、评估需要、效果评价)。其次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机构水平上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四个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不同程度上受区县和机构层面供需双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人力资源(区县每千人护士数、区县每千人公共卫生人员和区县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硬件设施(区县基层卫生机构平均床位数)、项目经费(机构资金管理得分)、组织保障(区县和机构组织管理得分)等供方要素与不同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为独立正相关;机构公卫医师人均负担目标人群数与四个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均呈独立负相关。区县基层需方社会人口要素中,区县人均GDP和人口增长率与不同项目工作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为独立正相关,区县人口密度和死亡率均是独立负向影响因素。机构层面需方要素中,效果评价(辖区居民满意度)和健康信念(辖区居民知晓率)均是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正向影响因素,健康信念(辖区居民知晓率)同时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负向影响因素。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影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辖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在供方变量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显着部分中介效应。在每机构公卫医师人均负担目标人群数、资金管理得分、组织管理得分、医生满意度等供方变量影响各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总效应中,居民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比例为50.30%~73.09%,居民知晓率的中介效应比例为13.04%~71.90%。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在影响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与机构供方变量间存在交互效应。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高于全市平均值时,可以降低每机构公卫医师人均档案数对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负向阻碍作用、增强机构资金管理得分的正向促进作用、削弱医生满意度的正向促进作用。结论与建议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性制度安排。项目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项目建设的系统性措施落实不到位,包括项目设计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等;(2)项目建设保障要素落实不协同,包括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等基层卫生资源保障水平不足;(3)组织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4)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等,影响了以慢性病管理为核心健康防控项目政策目标的落实。这提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从政策建设角度进行系统性制度安排,完善项目服务内容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度设计,建立服务包动态调整机制,重视区县和机构间人力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加强区县和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促进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2.建立项目落实的动态评估模型,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和管理工作执行中的问题。本研究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系统地整理了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核心、模块和要素三级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在典型地区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个层面验证了“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模型的理论整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作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动态评估模型构建的工作基础。3.政府牵头建立供需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可有效提高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效率和质量。实证研究验证了区县和机构层面上人力资源、硬件设施、项目经费、组织保障等供方要素和社会人口、健康信念、效果评价等需方要素共同影响机构层面服务项目政策目标的落实,进一步揭示了辖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在供方变量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交互作用,探析了供需双方因素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路径和潜在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应该重视需方要素在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社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指标识别重点干预人群,切实提高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知水平和利用水平。创新性1.本研究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本质出发,整合“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模型,从供需双方角度系统梳理了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的指标维度,构建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既考虑了影响因素分析理论上的规范性,也考虑到了分析过程中变量的可变性,为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变量筛选工具,从方法学角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本研究在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个层面上对供需双方影响因素在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强度和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定量测算,明确了供方因素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直接作用路径和通过需方因素的间接影响路径,探讨了需方关键影响因素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和政策干预意义。这对不同层面的政策制定者统筹卫生资源、制定干预策略、完善目标措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局限性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考核评估问题发现和影响因素分析为例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虽具一定的代表性,但结论外推至客观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实证分析时尽管对典型地区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级变量信息挖掘较为详尽,但区县和机构两个层面难以涵盖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涉及的全部影响领域。同时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不能够反映时序变化的影响,也可能会对本研究方法学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朱涛涛[4](2020)在《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城区中老年人对便携式体检设备的认知程度,分析描述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中老年人慢性病相关指标防治与便携式体检设备的相关性,为中老年人养成主动自我健康管理的习惯探索实践途径。方法:本研究对江苏省北部某市老城区的45岁及以上362名中老年人进行便携式体检设备使用的问卷调查和指标检测:其中问卷组202人,检测组160人。问卷组主要了解中老年人对常规体检的认识,对便携式体检设备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检测组主要了解便携式体检设备的使用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指标的影响。对检测组基线调查后,采用平行对照试验和前后配对试验,抽取110名中老年人为管理组,50人为对照组。管理组进行三个月的干预,即每天至少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和8杯水,同时进行指标跟踪检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额外干预,七项指标检测由经行业资格验证许可的爱普雷德便携式体检设备完成,数据收集由检测设备、手机APP、爱普雷德官网自动上传整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和检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参与的中老年人总人数为362人:问卷调查组202人,检测组160人。其中问卷调查组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率98.5%;检测组干预后,管理组50人,对照组21人,管理组失访60人,失访率为54.55%,对照组失访29人,失访率为58%。2、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应用现况问卷调查。一般情况:男性106人,占比53.27%,平均年龄为67.63±6.92岁;女性93人,占比46.73%,平均年龄为64.88±7.71岁;教育程度集中在高中水平及以下,大专和本科比例分别仅占1.51%、0.5%;中老年人离异和丧偶比例较高(11.56%和18.09%);职业分布以务农和工人为主(34.66%和49.25%);男女组间年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0-79岁男性占32.08%、女性占24.73%,女性文盲比例31.18%,而男性文盲比例只有8.49%,男性已婚(79.25%)的比例大于女性(58.06%);职业特征男女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情况:各慢性病患病率大小顺序依次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脑梗;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男女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压占比61.32%高于女性32.26%,而女性糖尿病占比21.51%高于男性15.09%,其它慢性病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总调查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6.43%,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特征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得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特征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体检的相关情况:本次调查中老年人群,更希望接受的体检服务方式分析发现,对医院体检的认可度最高(54.04%),体检耗时多为2-4小时(34.85%)和5-6小时(31.82%),体检两月后对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为64.97%,以上三项内容,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认可医院体检的男性占比61.90%高于女性45.16%,而认可上门服务的女性占比29.03%大于男性20.00%,希望体检耗时2个小时的男性占比24.76%大于女性18.28%,体检两月后对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的男性占比72.12%远大于女性56.99%。主要体检周期为一年一次(62.63%);影响体检的首位因素为体检价格太贵(27.14%)、其次为医院拥挤(20.60%)和消耗时间(13.57%);常规体检的满意度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多为一般满意(36.04%)和较为满意(32.49%),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异常体检指标(33.68%)和身体感知(30.57%)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更希望接受的体检服务、体检耗时、体检两月后对自身健康知晓状况、常规体检的满意度、体检周期、体检影响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改变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组间差异比较无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对便携式体检设备认知和使用的情况:调查人群对便携式体检设备知晓占比、使用占比仅为30.30%、33.17%,认为所在社区医护人员使用便携式体检设备的占比为39.20%,中老年人倾向多功能一体机的比例为68.53%,倾向小型设备比例83.08%,希望1-2天获取体检报告的人数占比80.30%,希望设备价格在1000元以内的人数占比60.71%,以上项目男女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便携式体检设备会促进体检意愿的人数占比51.28%,倾向机械按钮设备的人数占比38.27%,期待家用便携式体检设备的人数占比70.92%,使用家用便携式体检设备后坚持规律体检的人数占比75.63%,以上项目男女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认可便携式体检设备促进体检意愿的男性比例59.05%高于女性42.22%,倾向机械按钮的男性比例42.86%,倾向电子触屏的女性比例43.96%,期待家用便携式体检设备的男性比例78.104%高于女性62.64%,使用家用便携式体检设备后坚持规律体检的男性比例81.90%高于女性68.48%。以上项目中仅倾向的便携式体检设备类型和重量设置情况的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倾向电子触屏的<60岁人群比例8.48%,倾向机械按钮的60~75岁和>75岁人群比例44.76%和45.00%,60~75岁人群对小型倾向比例87.23%,<60岁人群对中型倾向比例32.35%。中老年人中最关心的指标排序分别如下:血压(77.60%)、血糖(67.71%)、血脂(61.46%)、心率(59.90%)、血氧(25.00%),仅血压和心率两项,男女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检测血压和心率的男性比例(86.54%和69.23%)高于女性(67.05%和48.86%)。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对便携式体检设备使用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便携式体检设备使用的主要因素是知晓情况(P<0.0001)和患病情况(P=0.0003),知晓和患病的人群使用率高,与职业、体检周期因素无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人对便携式体检设备使用情况受更希望接受体检服务方式(P=0.0414)、便携式体检设备知晓情况(P<0.0001)和体检平均耗时(P=0.0324)的影响,其中体检服务方式中期待上门服务、知晓便携式体检设备、期待耗时短的中老年人使用便携式体检设备更多。3、便携式体检设备与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相关性研究。本次检测组共有160名中老年人参与,60-69岁和70-79岁人数比例36.88%和45.00%,女性居多(71.87%),男性仅(28.13%),慢性病患病人数121人,未患病人数41人,工人(39.38%)和务农(48.13%)居多。管理组与失访组、对照组与失访组、管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年龄、性别、共患病个数、职业的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检测指标数据分析:管理组50人,干预后心率、血糖、舒张压和体温降低,血氧、收缩压和体检意愿得分升高,心率、血氧、体温和体检意愿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率下降5.02次、血氧升高1.36Hb O2、体温下降0.15℃、体检意愿得分平均提高16.40分;其余指标前后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1人,收缩压、舒张压检测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末期测量较首次测量收缩压平均升高11.05mm Hg,舒张压平均升高6.29mm Hg;心率、血糖指标前后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与对照组组间检测指标差值分析,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管理组升高0.4±18.27mm Hg,对照组升高11.05±13.19mm Hg;舒张压管理组下降0.42±13.33mm Hg,对照组升高6.29±7.31mm Hg;心率、血糖指标变化值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管理组检测指标心率、血氧、体温和体检意愿得分干预前后变化值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心率、血氧和体温前后变化值在性别、年龄、共患病个数和职业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检意愿变化值统计学分析中,性别和患病个数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体检意愿升高明显大于男性,患有1种慢性病的体检意愿提高程度明显大于患有1种以上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对体检意愿得分前后变化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与性别、年龄、共患病个数和职业无相关性。结论:1、中老年人对便携式体检设备有巨大的使用需求,但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2、便携式体检设备对中老年人的慢性病防治有积极作用。3、便携式体检设备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养成健康管理习惯,促进全民健康档案建立。

周颖[5](2020)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现状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目的是摸清四川省基层慢性病防控情况,清楚城乡基层慢病防控现状,评估慢病防控发展趋势,探索防控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基层慢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建议,促进慢病防控能力建设,助力四川省卫生事业发展。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定量数据,使用SPSS、Mplus软件,通过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建立潜在类别模型等方法,对四川省慢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城乡慢病防控工作开展存在差距。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防控基础配置上不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两类机构配置肺功能仪的比例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更好,乡镇卫生院对培训的需求相对较高。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有待提高,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两类机构均需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病例报告工作。(2)基层慢病防控工作较2013年有明显改善。2017年四川省基层卫生机构在基础配置、培训指导、健康宣传、病例报告等工作上,开展情况均较2013年有明显进步。基层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增多,但是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仍是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3)人员、经费、区域影响慢病防控工作。经济发展越好的区域,所处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越好。慢性病防控工作强组较一般组、不足组防控人员存在显着性差异,慢性病防控工作不足组较一般组和强组在防控经费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这提示根据不同类别的基层机构,应针对性投入提高其防控能力,找准防控能力提升方案的侧重点。

马俊[6](2020)在《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健康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端口,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而且被看作是提高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亟需优化当前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模式,从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供给能力入手,促进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建立综合连续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促进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从而保障老年人口健康。首先,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政策分析法,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结构与实施状况,并根据老年人口健康需求的满足情况和管理方式提出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320位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老年人口健康因素与影响路径进行分析,构建以老年人口健康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框架,并通过实地访谈法评估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供需匹配情况与管理效果。接着,借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三个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优化思路,并基于健康管理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重新构建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体系,提出优化路径。最后,文章围绕促进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社区老年人口健康与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心理健康、居住环境和医疗环境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营造老年健康型的社会生活环境,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帮助老年群体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社区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主导作用,完善顶层设计,推动社会以及各部门建立统一的健康价值观,有助于调动社会资源与市场积极性,从而完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三是,家庭医生制度能够有效推动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精准化发展,大大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从而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升社区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

汪瑾[7](2020)在《“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不断加深,健康养老问题突出。老年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老年患者生命质量严重下降,健康服务需求显着增加。“医养结合”为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健康养老提供了新思路,但卫生系统仍缺少连续性管理慢性病的计划,亟需在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探索适宜的老年慢性病卫生服务模式。【目的】了解居家社区和机构不同养老方式和社会背景下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卫生服务需求、提供与利用情况,探讨老年慢性病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和老年慢性病卫生服务模式要素与要素间关系,构建“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慢性病卫生服务创新模式,为改善老年慢性病管理水平提供政策建议。【方法】研究设计以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为理论框架,采取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收集中国养老追踪数据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CHARLS)7618名全国居家老年人资料,分别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和定额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江苏省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低A县农村社区7002名老年人及B区10家养老院217名老年人的慢性病健康状态、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用卡方(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Tobit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定性研究对12名社区与养老院健康服务管理者开展个人访谈,46名社区与养老院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者开展焦点小组访谈。分别设计访谈提纲,内容围绕老年慢性病管理与服务提供工作过程、经验及遇到的问题、建议等,根据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1)CHARLS数据显示,全国居家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83.6%,患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者占60.2%。江苏省A县农村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6.2%,不清楚自己是否患病的老年人占8.8%。养老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率为53.0%。χ2分析结果显示,居家老人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医疗保险、地理分布、照顾者、体质指数、烟酒摄入、睡眠和体检分组组间的慢性病患病率有显着差异(P<0.05)。除以上因素以外,A县农村老人在不同职业、做农活家务、步行/骑车、运动、休闲娱乐和静态休息分组组间的患慢性病患病率有显着差异(P<0.05)。慢性病组老年人的门诊和住院频率均高于非慢性病组(P<0.001)。B区养老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不同性别、护理险、收入、自评健康分组组间的失能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机构中目前老年人接受最普及的服务项目是生活照料(86.2%),老年人最期望的服务项目分别是日常照料(75.6%)、文化娱乐(60.4%)和医疗服务(57.1%)。(2)CHARLS数据中慢性病老人与非慢性病老人相比,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这四个维度显示负向的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照顾者的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负向的可能性要大于有照顾者的老年人(OR躯体功能=1.43,OR心理功能=1.78,OR社会功能=1.33,OR生活满意度=2.24,OR健康满意度=1.31),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A县农村老人基于欧洲五维度生命质量量表(Euro QOL five-dimensional health scale,EQ-5D)的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对农村老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动能力、日常生活、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四个维度上(P<0.05);Tobit回归结果显示,职业、睡眠时间、慢性病种类、门诊次数和住院次数与生命质量水平显着相关(P<0.05)。(3)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微观层面,老年居民对慢性病管理认知差、没动力、没准备;中观层面社区、养老机构等基层卫生保健组织卫生保障不足、信息化发展与应用水平较低;宏观层面对宏观调控有待加强,政府部门职能发挥有待加强,要进一步合理配置医养资源。【结论】以ICCC为理论指导,以需求为导向,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一体化医养服务模式。通过构建现代化健康服务体系,加强政策的调控作用,加快医养相关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发;加强“医养结合”组织建设,明确各部门的协作职能,畅通协作机制;重视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老年患者及家庭的沟通与支持,通过自我或家庭的健康管理,或社区慢病小组管理等方式积极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关键要素创新和完善基层慢性病管理服务方式,提升老年人群的慢性病管理水平和“医养结合”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阿布都合力里·阿布都卡迪尔[8](2020)在《基于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为例》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新疆居民健康体检基本情况及疾病检出顺位,探讨与分析不同年份全疆各类疾病检出顺位变化,比较不同年份不同性别、年龄段、地州各类疾病检出率差异,以期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疾病检出特征,为有针对性地识别各类慢性病高危人群及高发地区开展相关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信息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体检者性别、年龄、所在地州市等基本人口学特征,并对2017、2018年全疆疾病检出率前10位的疾病进行排序,进而分析主要慢性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州全民健康体检各类疾病检出率及检出顺位,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州各类疾病检出率差异。结果: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了新疆(14个地州市不包含兵团)15岁及以上居民健康体检信息共27448566份,其中2017年9609970人次,占35.02%;2018年17838596人次,占64.98%。2017年健康体检检出率前十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胆囊炎、冠心病、支气管炎、贫血、肾结石、肾囊肿、结核;2018年为: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炎、支气管炎、结核、贫血、冠心病、肾囊肿、肾结石。2018年高血压、胆囊炎、冠心病、肾结石等疾病检出率低于2017年,而糖尿病、脂肪肝、支气管炎、结核、贫血、肾囊肿等疾病检出率高于2017年。与2017年相比,2018年顺位上升的有糖尿病、支气管炎、结核;顺位下降的有脂肪肝、冠心病、肾结石。不同性别各类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份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全疆平均水平,而女性则低于全疆平均水平,且不同年份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份男性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检出顺位不同,其中脂肪肝检出顺位上升,而高血压检出顺位下降。2018年男性脂肪肝、糖尿病检出率较2017年分别升高了3.72%和1.38%,而高血压检出率较2017年降低了8.88%。不同年份女性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检出顺位相同。2018年女性脂肪肝、糖尿病检出率较2017年分别升高了0.01%和3.06%,而高血压检出率较2017年降低了8.54%。不同年龄段各类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居民健康体检疾病检出率前三的疾病顺位不同。35-45岁居民健康体检检出率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与2017年相比脂肪肝检出顺位有所上升;而45岁以上者为: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与2017年相比糖尿病检出顺位有所上升。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各类疾病检出率不同,其中65岁以上者高血压、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且随着年龄的升高,检出率逐渐升高。不同年份南、北、东疆各类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2018年北疆地区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东疆地区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北疆和南疆地区。糖尿病和脂肪肝在不同年份地州间差异不同,2017年东疆地区糖尿病和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北疆和南疆地区,而2018年为南疆地区高于北疆和东疆地区;结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健康服务得到显着提高,但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新疆居民体检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疾病均为与个体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病,且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地区居民疾病检出情况不同,采取个性化管理和控制措施,加强合理膳食、增强体育锻炼及改变戒烟戒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科学健康干预率和疾病知晓率,可对预防慢性病、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疾病患病率,有效减轻个人、社会医疗经济负担和国家医疗保险支出有重要的意义。

王启帆[9](2019)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开始呈现出了高发的趋势,并且已经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慢性病的防控不仅仅只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样还是一个民生问题,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步骤。随着中医药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控以及整个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并随着推广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推进应用中医药防控慢性病对于公民以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降低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并推动中医药发展。本研究基于基层公共卫生层面,以高血压为调查病种,对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状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了解重点人群患病现状、防控高血压的方式、重点人群防控高血压的态度认知以及需求情况等,从社区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患病现状、社区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状、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状三方面了解提供服务情况等内容,对整理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在国家支持的以及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应用管理学中的PSET宏观环境分析法,基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分析中医药防控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整体的宏观环境,并对中医药防控慢性病的优势与发展策略进行理性分析,引导中医药融入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促进中医药融入基本公共卫生体系并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与慢性病防控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社会居民的健康状况。

陈予宁[10](2019)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健康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新时代广大群众对于健康更为突出与迫切的需求,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成为党和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实现全民健康的决心,还有对积极探索健康管理工作的鼓励与支持。健康管理能够在维护公共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提升公共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完善我国健康管理制度的供给与实践成为重要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实现更好的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以期能够形成对健康中国建设具体方案的借鉴意义,从而使得居民的健康需要转化为落在实处的健康需求,促进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与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公共价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生命政治学理论等理论工具,明确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梳理了我国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市,对其制度供给与实践现状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总结出苏州市的特色之处,即统筹兼顾,实现全方位覆盖;以人为本,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分别归纳了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方面与制度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结合对国内外先进地区制度供给与实践的经验梳理与启示,提出完善我国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的对策建议,即以居民健康需要为宗旨,构建整合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明确各类卫生机构健康管理职能分工,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深化健康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建立便于操作的行业标准;充分认识健康管理的经济性,发挥保险的支持引导作用;加强卫生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支持引导健康管理师发展;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健康大数据的价值等。

二、重视健康体检强化慢性病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健康体检强化慢性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古巴社区卫生服务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和古巴医疗体系现状
2 中国和古巴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3 古巴全科医生培养
4 古巴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5 古巴社区卫生服务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6 古巴社区卫生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6.1 可及性
    6.2 综合性
    6.3 协调性
    6.4 连续性
    6.5 负责性

(2)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3.社会调查法
        4.比较分析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1.主要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和本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慢性病
        2.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由来、措施和成效
    (一)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由来
        1.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基础不断加强
        2.原有的慢性病防控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3.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必然性
    (二)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2.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
        3.构建慢性病防控支持性环境
        4.倡导慢性病防控健康文化
        5.营造健康舆论氛围
    (三)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成效
        1.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实践经验
        2.营造了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
        3.完善了全民健康环境建设,居民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扩大了居民健康自助管理,慢性病早诊早治及规范管理体系趋于完善
三、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主导力度不强,政策保障不到位
        2.多部门合作机制运转不畅,综合防控体系不完善
        3.科技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4.宣传推广不足,社会参与性不高
        5.创新特色水平不高,示范引领作用弱
    (二)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服务意识不高,公共政策还不完善
        2.部门职责不够清晰
        3.人力资源开发不够
        4.资金安排使用不合理
        5.社会资源统筹不足
        6.创新挖掘能力不足
四、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对策
    (一)国内经验对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上海市静安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经验
        2.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验
        3.国内慢性病综合防控建设管理经验对云浮市云城区的启示
    (二)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主导能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2.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完善综合防控体系
        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健全人才队伍建设
        4.保障财政资金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健康支持性环境
        5.加强社会资源统筹,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局面
        6.创新工作模式,实现防控工作特色化,促进示范区成果推广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调查及访谈提纲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状况的国际研究
    2.2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状况的国内研究
    2.3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相关概念
    3.2 理论基础
    3.3 资料来源
    3.4 质量控制
    3.5 研究方法
    3.6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
    4.1 基本公卫项目绩效考核结果
    4.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现状
    4.3 基本公卫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5.1 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5.2 关键知情人访谈
    5.3 扎根理论质性分析
    5.4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研究
    6.1 研究对象的确定
    6.2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6.3 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
    6.4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6.5 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研究方法学选择与应用
    7.2 基于研究发现有关问题的明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完善项目政策目标落实措施的策略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济南市)
附件2 关键知情人访谈问卷
附件3 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整理示例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应用价值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群中应用的现况调查
    2.1 研究对象
    2.2 质量控制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便携式体检设备与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质量控制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4.1 研究总结
    4.2 政策建议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4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便携式体检设备在健康管理中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群中应用情况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现状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慢性病发展现况
        1.1.2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重要性
        1.1.3 基层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基层慢性病防控现状横向对比
        1.5.2 基层慢性病防控情况纵向对比
        1.5.3 潜在类别分析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抽样方法
        2.2.2 资料收集方法
        2.2.3 调查内容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使用SPSS软件计算
        2.3.2 使用Mplus软件计算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基层慢性病防控现状横向对比
        3.1.1 基础配置情况对比
        3.1.2 培训、指导情况对比
        3.1.3 慢性病健康知识普及情况对比
        3.1.4 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早发现情况对比
        3.1.5 慢性病病例报告情况对比
        3.1.6 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管理情况对比
        3.1.7 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管理情况对比
    3.2 基层慢性病防控情况纵向对比
        3.2.1 基础配置情况2013年、2017年对比
        3.2.2 培训、指导情况2013年、2017年对比
        3.2.3 慢性病健康知识普及情况2013年、2017年对比
        3.2.4 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早发现2013年、2017年对比
        3.2.5 慢性病病例报告情况2013年、2017年对比
        3.2.6 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管理2013年、2017年对比
        3.2.7 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管理2013年、2017年对比
    3.3 潜在类别分析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
        3.3.1 潜在类别分析
        3.3.2 影响因素探索
4. 讨论
    4.1 城乡基层慢性病防控情况悬殊
        4.1.1 城乡配置存差距,仪器设备现短板
        4.1.2 培训指导比例高,健康宣传有差异
        4.1.3 患者、高危人群管理存差异
    4.2 基层慢病防控较2013年进步明显
        4.2.1 基础配置明显改善,培训、指导有提高
        4.2.2 健康宣传获进步,病例报告覆盖广
        4.2.3 慢病人群管理成效初显,高危人群管理待提高
    4.3 构建潜在类别模型,探索影响因素
        4.3.1 建立潜在类别模型,确定机构群及潜在特征
        4.3.2 人员、经费、经济发展区域影响潜在类别
5. 政策建议
    5.1 缩小城乡差异,补齐设备短板
    5.2 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宣教工作
    5.3 加强患者、高危人群管理
    5.4 切实履行一线信息反馈职责
    5.5 找准定位,精准提高
6. 创新、不足及展望
    6.1 创新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层慢性病防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理论分析
    2.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核心概念界定
        2.1.1 社区
        2.1.2 老年人口
        2.1.3 健康管理
    2.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健康管理理论
        2.2.2 资源配置理论
        2.2.3 机制设计理论
    2.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2.3.1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内在需要
        2.3.2 健康管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2.3.3 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要求
        2.3.4 健康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方向
第三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发展状况
    3.1 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历史沿革
        3.1.1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初步建立阶段
        3.1.2 公共卫生体系快速发展阶段
        3.1.3 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政策全面融入阶段
    3.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结构与实施现状
        3.2.1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3.2.2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
        3.2.3 基于医联体的分级诊疗管理
        3.2.4 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3.2.5 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管理
    3.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老年人口健康需求迫切
        3.3.2 人口健康管理理念滞后
        3.3.3 人口健康管理流程碎片化
        3.3.4 人口健康管理手段单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实证研究
    4.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基线调查
        4.1.1 社区老年人口问卷及调查设计
        4.1.2 社区老年人口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基于SEM模型的社区老年人口健康因子分析
    4.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实地访谈案例分析
        4.2.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需求
        4.2.2 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供给
        4.2.3 社区人口健康管理供需匹配
    4.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4.3.1 基础设备与专业医护人员紧缺
        4.3.2 老年人口健康宣传教育不到位
        4.3.3 老年人口慢性病管理率不达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国家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典型国家主要做法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加拿大
    5.2 典型国家经验
        5.2.1 强调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5.2.2 注重健康服务资源整合
        5.2.3 借助健康管理技术嵌入
    5.3 对我国的启示
        5.3.1 构建政府主导型健康管理体系
        5.3.2 发展医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5.3.3 逐步覆盖智能化健康管理手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优化
    6.1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优化思路
        6.1.1 培育大众健康文化是基础
        6.1.2 促进服务体系融合是保证
        6.1.3 推动工作精准落实是关键
    6.2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6.2.1 构建原则
        6.2.2 要素分析
        6.2.3 逻辑结构与功能
    6.3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的实施路径
        6.3.1 确立健康社区为政府人口健康管理抓手
        6.3.2 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健康社区氛围
        6.3.3 联合社会力量打造社区人口健康服务平台
        6.3.4 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
        6.3.5 夯实家庭医生签约落实初级首诊分级诊疗
        6.3.6 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监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实施的建议
    7.1 将健康社区项目纳入政府规划
        7.1.1 规划目标设计
        7.1.2 规划内容安排
        7.1.3 规划执行评估
    7.2 加大社区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
        7.2.1 设立健康教育专项基金
        7.2.2 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7.2.3 整合健康教育平台资源
    7.3 加强社区人口健康管理服务监管
        7.3.1 明确供给主体权力与职责定位
        7.3.2 建立服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机制
        7.3.3 发挥医保制度的制约监督功能
    7.4 强化家庭医生制度基础
        7.4.1 加大全科医生人才培养
        7.4.2 增加家庭医生服务范围
        7.4.3 提升家庭医生激励水平
        7.4.4 构建家庭医生信任关系
    7.5 推进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7.5.1 加快新兴科技产品研发
        7.5.2 推动智能居家装备普及
        7.5.3 促进健康管理智慧化发展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资料收集
    三、资料分析
    四、质量控制
    五、概念界定与变量测量
研究结果
    一、老年慢性病管理需求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定量分析
    二、“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慢性病管理与服务提供定性分析
    三、构建老年慢性病卫生服务创新模式
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二、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慢性病创新照护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定义与赋值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基于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数据来源
        1.2 相关定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健康体检居民基本信息
    2 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3 不同性别疾病检出情况
    4 不同年龄段疾病检出情况
    5 不同地州疾病检出情况
        5.1 高血压
        5.2 糖尿病
        5.3 脂肪肝
讨论
    1 健康体检疾病检出情况
    2 健康管理路径
        2.1 高血压健康管理路径
        2.2 糖尿病健康管理路径
        2.3 脂肪肝健康管理路径
    3 新疆健康管理措施的建议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健康管理内涵建设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2.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状
    2.1 调查结果
    2.2 哈尔滨市香坊区高血压患病现状分析
    2.3 社区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状
    2.4 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状
3.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3.1 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现存问题
    3.2 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4.中医药防控慢性病的PEST分析
    4.1 政治环境
    4.2 经济环境
    4.3 社会环境
    4.4 技术环境
5.中医药防控高血压优势与发展的思考
    5.1 中医药防控高血压的优势
    5.2 关于中医药防控高血压类慢性病的思考
    5.3 促进中医药防控高血压类慢性病的发展性分析
6.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对策建议
    6.1 政治对策
    6.2 经济对策
    6.3 社会对策
    6.4 技术对策
7.结论、创新点与局限性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10)健康中国背景下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四) 归纳总结法
    五、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一、基本概念
        (一) 健康
        (二) 健康中国
        (三) 健康管理
        (四) 健康管理制度
    二、理论工具
        (一) 公共价值理论
        (二) 公共选择理论
        (三) 生命政治学理论
第二章 我国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
    一、实施健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 实施健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二) 实施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二、我国健康管理制度供给现状
        (一) 健康管理制度安排
        (二) 健康管理制度环境
    三、我国健康管理实践现状
        (一) 健康管理实践总体情况
        (二) 健康管理制度实践具体举措
第三章 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
    一、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现状
        (一) 制度安排部署
        (二) 制度供给背景
        (三) 制度设计思路
        (四) 制度核心内涵
        (五) 制度保障措施
    二、苏州市健康管理实践现状
        (一) 实践举措现状
        (二) 实践成效现状
    三、苏州市健康管理的特色分析
        (一) 统筹兼顾,实现全方位覆盖
        (二) 以人为本,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
第四章 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 各级各类健康管理制度碎片化,尚未形成完善体系
        (二) 制度设计局限基层卫生机构,健康资源利用效率欠佳
    二、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 卫生人员对健康管理认知不足,服务提供能力欠缺
        (二) 健康信息化平台信息互通程度有限,健康信息获取存在缺口
    三、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健康管理制度处于探索期,规划系统性与整体性不足
        (二) “大健康”理论基础薄弱,从“治疗”到“健康”转型不彻底
        (三) 优质健康资源缺乏,各机构健康管理职责分工不明
        (四) 卫生人员缺乏健康管理相关培训,健康管理师发展不畅
        (五) 健康信息涉及多机构自身利益,区域信息平台难联通
第五章 国内外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
    一、我国先进地区相关探索
        (一) 武汉市黄陂区:建立健康管理联合体
        (二) 上海市闸北区:设置社区健康管理部
        (三) 宁波市江北区:开展全家庭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
    二、国外先进地区相关经验
        (一) 美国—全国性的健康管理计划
        (二) 日本—法律化、制度化保障的健康管理网络
        (三) 芬兰—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
    三、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一) 法律与制度先行,顶层设计与试点探索相结合
        (二) 以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康管理联合体
        (三) 重视社区功能发挥,组建社区健康管理团队
        (四) 细化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第六章 完善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指导性
    二、以居民健康需要为宗旨,构建整合型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三、明确各类卫生机构健康管理职能分工,优化健康资源配置
    四、充分认识健康管理的经济性,发挥保险支持引导作用
    五、深化健康管理理论研究,建立便于操作的行业标准
    六、加强卫生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支持引导健康管理师发展
    七、重视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健康大数据的价值
结论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重视健康体检强化慢性病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巴社区卫生服务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 赵润泽,余海洋,韩旭. 中国全科医学, 2022(04)
  • [2]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研究[D]. 赖辉兵.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D]. 刘铁诚. 山东大学, 2021(12)
  • [4]便携式体检设备在中老年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朱涛涛. 东南大学, 2020(01)
  •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控现状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周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社区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路径研究[D]. 马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模式研究[D]. 汪瑾.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8]基于新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研究 ——以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为例[D]. 阿布都合力里·阿布都卡迪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4)
  • [9]哈尔滨市香坊区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防控高血压的对策研究[D]. 王启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健康中国背景下苏州市健康管理制度供给与实践研究[D]. 陈予宁. 苏州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重视体检,加强慢性病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