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山市卫生V项目结核病部分财务运作情况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余慧[1](2012)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赵鹏飞[2](2012)在《公共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卫生与国民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卫生需求,有效的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建国初期由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主导作用的体现,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却进展缓慢,由于政府对公共卫生领域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公共卫生危机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对政府卫生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与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在综述公共支出基本理论、健康函数理论、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公共卫生支出做了研究。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加以总结。然后将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进行分析,在规模的分析中使用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得出相关结论。基于支出主体的考虑,选取政府卫生支出为指标,对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健康生产函数的构建,选取的指标包括健康指标、卫生投入指标、收入变量、人口特征变量、教育变量、社会特征变量及卫生条件变量。使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2003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并将数据区分为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区域层面考虑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为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通过面板数据的处理,将人均GDP的当期以及滞后期与健康指标做简单的回归分析,得出当期的收入水平对未来健康状况的贡献力度更大的结论;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将其他变量回归以后发现,不论是在哪个层面政府卫生支出对于健康有显着的效果,而且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健康改进的效果更为明显。其他变量也在不同程度及方向上对健康改进有作用。一直以来,政府和大部分的学者都将中国的卫生事业看作是公益性的消费性支出’,而忽略其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在政府卫生支出中还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对于政府卫生支出作为整体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因而本文进一步将政府卫生支出进行细化,研究公共卫生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将政府卫生支出与卫生总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主要采取的方法使用时间序列方法,使用1980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相关数据处理手段及检验方法的使用,得出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及政府卫生支出增加能够抑制卫生总费用上涨的结论。最后,基于前面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建议:第一,强化政府在卫生筹资中的地位,保证卫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卫生支出责任,保证政府卫生支出的可持续性;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政府卫生支出的城乡和区域差距;重视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在卫生事业费中所占的比例。
吴少凤[3](2011)在《财政支出绩效客观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强调财政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形成一种面向结果的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与国外相比,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已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联系起来。而且,近几年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具有系统性的分布特征。为什么会产生系统性的绩效特征呢?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支出部门绩效结果不仅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从客观方面以绩效目标、绩效的可观测性、利益相关者、官僚机构的类型为研究变量,通过理论分析相关变量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情况,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A省08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对得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找出了影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的客观因素。全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案例介绍,统计分析,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部分是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构建官僚机构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第三部分介绍A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流程和相关信息。第四部分根据理论假设建立模型,并运用数据进行检验。第五部得出分析结论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武文婷[4](2011)在《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和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市容、调节城市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已成为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城市生态学、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中缺乏公众评估、缺乏综合创新评估体系、指标计量方法混乱、指标参数针对性差、缺乏精细化动态分类评估等瓶颈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先进、合理、创新的专家和公众信息相融合的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了适合、有效的创新评估指标模型、计量方法和相关参数,并以着名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市为对象,进行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精细化动态分类综合量化评估,从而为城市绿地的环境评估、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绿色GDP核算、实现低碳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发展的意义。
王彦鑫[5](2010)在《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以生态绿色革命为导向的全球生态化运动正在兴起,特别是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基于以上背景,面对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必须立即转变,以民主、文明、高效、健康、创新为特征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国内外城市已开展建设实践,但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加以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加快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显得特别迫切。再加上太原市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重工城市,煤、焦、铁、电是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其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提出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这一课题。论文应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现状,并指出了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不足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在总结传统城市建设动力机制的同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且构建了全新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以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结合其发展现状,应用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太原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和具体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①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城市的内涵进一步扩大,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已不能代表整个城市。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并且变的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论文提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的系统模型及生态城市创建标准。②建国五十多年,城市的发展是在依靠由经济推动力、人口能动力构成的推力系统和由政府行政力、科技支撑力、制度调控力构成的拉力系统共同作用实现的。生态城市作用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以城市主体实现其共同利益为内在动力,以政府政策力、资源约束力、科技支撑力、成果吸引力、文明驱动力为外在动力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进而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③传统的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只是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角度评价城市发展,不能准确地评价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根据本文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理论,政治、文化应列入评价范围,进而构建了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④利用本文提出的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评价模型、动力机制模型等理论,对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了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原生态城市建设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并且建设性地提出太原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构建高效的生态经济、民主的生态政治、和谐的生态社会、健康的生态环境、创新的生态文化五大体系。
陈昌洪[6](2008)在《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生猪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数量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和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猪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弱,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国内生猪产品市场由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充足和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研究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变动规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对农业竞争力研究的论着较多,但是针对生猪国际竞争力的专门研究很少,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六因素模型”深入分析影响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生猪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生猪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测定,为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加入WTO后四川生猪产业发展所处国内外环境出发,着重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可借鉴的主要理论、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探索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依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本章在导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论,结合生猪产业特点,界定了生猪国际竞争力,认为其本质是比较生产力,是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与竞争力环境的统一体。其次,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创新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阐明了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生猪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因素;交易效率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市场条件;创新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根本途径。最后,指出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同时综合运用创新理论,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创新优势相结合的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力的客观基础,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现实态势,创新优势是竞争力持续的源泉,三者的本质都是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新优势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从静态走向动态。第三章.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生猪生产、贸易和消费情况,并与世界生猪生产和出口大国进行了比较,对国外生猪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四川生猪具有生产优势和数量优势,但是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在深加工和产业化方面存在不足,在生产方式、技术支持和疫病监控等方面与丹麦和美国差距大,在生产成本上受到巴西生猪的挑战。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四川生猪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水平不高,与巴西的猪肉竞争激烈,形成相互替代关系,同时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竞争力弱。三是国外强大的猪肉需求,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猪肉需求,为四川生猪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四川生猪产品的机会所在。四是四川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适用条件,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为我所用。第四章.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采用因素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影响四川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条件、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政府作用和机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禀赋良好,但是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猪肉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四川种猪研发成效显着、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科技水平较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快速发展为四川生猪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生猪屠宰及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水平较低;农户散养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受环境压力大;加强猪肉供应链管理是生猪储运发展的方向;股份合作型龙头企业是生猪经营主体发展方向;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支持有限;生猪产业发展面临多种机遇。第五章.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指导,应用系统论原理,结合生猪产业特点,设计了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和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建立起较系统的生猪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出口渗透率(EPR)、出口导向率(E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包括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生产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四川猪肉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外向型程度不高,能出口的猪肉具有较大的贸易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是与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四川生猪具有成本价格优势,但综合竞争力较弱。三是四川生猪的质量安全竞争力较弱,但正在逐步提高。四是生猪市场营销竞争力较差。五是生猪技术竞争力不强。六是生猪生产竞争力提高快,但与国外生猪生产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大。第六章.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借鉴国际上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先进经验,结合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六大主要对策措施: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肖良[7](2008)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及其功能,对构成该体系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外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方式及其经验,并应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原理分析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主要的研究结论及创新如下: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由质检机构子系统、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构成,质检机构子系统为该体系的核心;该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改革探索、建设发展、完善提高几个阶段。从承担行政执法、研究咨询、农产品认证、仲裁检测鉴定、委托检验和技术推广等六个方面对该体系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2、系统调查了853家农业系统检验检测实验室,从实验室人员、固定资产、实验室面积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实验室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已初具规模,各省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规模和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目前农产品质检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和业务收入不足,生存和发展有较大困难。3、系统分析了我国直接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14部法律、18部法规及相关的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形成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体系,但现行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存在明显缺陷,亟需完善。4、系统收集和分析了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现行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基本上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但存在部分标准制修不及时、部分标准质量不高、数量和种类不足和宣贯力度不够等问题。5、对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荷兰、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加拿大食品检验署、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农业市场局和动植物检疫局的实验室基本概况和管理经验。这些国家在实验室建设、资源共享、资质管理、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6、首次提出了实验室标准单位和实验室能力系数的概念,依据这两个概念和实验室调查数据评估了各地区实验室的供给能力水平,同时分别依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以及生产投入品的总量估计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市场的供求状况。7、针对我国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并参考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建设核心实验室、增加实验室运行经费和检验检测费用等技术建议。
欧崇阳[8](2007)在《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通过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等重点工作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医疗卫生需求的结构性改变。然而此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Health Delivery Systcm HDS)的发展虽然为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也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但近年来HDS的体制改革却备受争议,集中体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力等等。这就要求我国HDS必须调整内部结构,以“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为系统目标,对系统进行结构诊断和重排,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重建适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人群健康的医学服务管理研究》(70333002)的研究方向,并受2005年度校博士研究生创新性科学研究项目《医疗卫生系统的Multi-Agent微观模型构建研究》资助。本研究依据复杂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综合运用卫生服务研究方法,在总课题设计框架下,重点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通过对我国宏观HDS的系统性现况分析,确定系统内部因果反馈关系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的主要回路,通过文献归纳分析方法确定我国HDS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法(FA)构建宏观HDS绩效测量模型,在灰色关联分析(GRA)和系统基模分析(SAA)的基础上,针对宏观HDS机构资源结构障碍,宏观HDS主体行为障碍,子系统协调机制与宏观HDS绩效差障碍等4个主要方面主要问题建立我国宏观HDS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编制系统结构模拟与辅助决策软件(DSS),通过软件模拟与政策干预实验分析,探讨我国HDS动态行为特征和内部运行机制,发现系统结构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并提出解决系统结构性问题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能够辅助宏观卫生战略决策,为我国卫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定量研究的依据,并提供了宏观层面卫生政策制定的方法体系,模型系统平台与软件辅助决策工具。资料与方法:研究资料来源包括现场调查资料,课题前期调研资料,现有文献资料等;在总课题设计的系统结构框架下,通过对我国宏观HDS现况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解剖系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应用文献归纳分析方法,归纳我国宏观HDS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HDS绩效测量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思考与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HDS结构进行系统性分析,筛选主回路与关键变量进行量化,依次构建宏观HDS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复杂系统仿真与模拟技术,构建宏观HDS模拟与干预实验软件平台,模拟分析系统动态行为特征和内部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HDS系统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现况分析结果:在当前由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到发展完善的系统转型时期,宏观HDS呈典型的重医轻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医院轻社区,资源结构呈与人群健康需要相悖的以医院为主体的“倒三角”结构特征。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它促进了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增长、HDS系统资源总量的递增与人群健康水平的提升,但其健康分布不均衡,筹资公平性和反应性差,系统整体绩效水平低;与国际上许多类型的HDS一样,我国宏观HDS改革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结构不合理,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现状,其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HDS机构资源结构障碍,宏观HDS主体行为障碍,子系统协调机制与宏观HDS绩效差障碍等4个主要方面。逻辑分析结果:我国宏观HDS由政府、人群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三类主体组成,是以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决策单元,通过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系统的核心是人群在二元化的城市HDS和农村HDS的流动。研究从建模角度出发把医疗卫生系统的需方按照其自然状态区分为健康人群、常见病患病人群与危重病患病人群;将医疗卫生系统的供方按照其对人群的不同作用位置与功能类型,分为医疗服务子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子系统、社区卫生服务子系统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子系统。供方系统的结构是依据需方的实际健康需求确定的,并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外环境下,分别体现不同的投入产出规律。供需双方的交互影响,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国宏观HDS的总体特征。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利用文献归纳分析方法,确定我国宏观HDS的结构障碍、主体行为障碍、子系统协调机制障碍以及宏观HDS绩效降低等主要问题,根据主回路分析建立宏观HDS逻辑模型,并将系统细分为人群就医选择模块、人群就医流动模块宏观HDS结构模块与宏观HDS绩效模块等4部分。进而以供需方基本特征、主体行为影响因素和宏观HDS资源结构等为主要线索分析各子模块内的因果与反馈关系,构建我国宏观HDS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与干预研究结果:我国宏观HDS表现为以医院为主体的系统结构特征,系统行为与人群健康的目标发生偏移,子系统协调障碍,导致了医疗服务的昂贵、不公平和系统的整体低效率,降低了宏观HDS的绩效。模拟研究发现由于正常补偿回路的缺失,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现有系统结构下难有发展;干预研究发现现有结构下人群就医选择的趋高行为与宏观HDS结构的资源两极分化趋势很难受到有效调控,在以医院为主体的宏观HDS资源配置结构中,各系统均以机构的经济补偿反馈回路为主体行为,很难形成以人群健康为主要产出目标的增强回路,宏观HDS政策干预能力弱化。干预研究表明,加强CHS建设与配套制度改革的组合政策在改变系统结构演化趋势与主体行为方面更为有效系统发展的政策建议:我国宏观HDS改革在控制医疗服务系统过度发展的同时,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和农村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通过存量资源调整和增量资源优化配置达到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比例,通过相关系统规制的科学设计影响主体行为,改善系统绩效;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本研究以宏观HDS模型体系作为HDS模拟与政策干预的“实验室”,通过对系统结构、相关制度、卫生政策与外部环境等的条件模拟研究,获得宏观HDS动态行为特征与内部运行机制。研究以概念模型作牵引,以逻辑模型为过渡,以系统模型为核心,以系统结构为基础,以行为模拟为依据,以系统功能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了宏观HDS的系统模拟与政策干预实验,为医疗卫生政策研究提供先进的量化分析模拟工具。本研究进行过程中,作者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2篇,2篇论文参加会议交流,形成专着《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建模研究》1本(副主编),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四完成人)。本研究是复杂系统理论在宏观HDS建模研究中的尝试,由于宏观HDS多投入、多产出、非线性、反直观等动态复杂反馈系统的特点,其运行涉及到社会、经济、人口及卫生政策等诸多因素,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相互之间关系复杂,构建宏观HDS模型系统的工作量巨大,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使用合理工具量化因素关系,实现所有变量的逻辑回路与函数关系。
吴秀敏[9](2006)在《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对优质、安全农产食品的需求是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行为取向,然而,与猪肉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猪肉质量安全问题,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还是对猪肉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都已经构成了威胁,它还直接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对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猪肉乃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猪肉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管制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博弈论等,结合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的探讨,必须建立在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生产者、屠宰加工企业行为的分析基础上。基于此,本研究总的思路是在对猪肉质量安全市场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猪肉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从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分析入手,探讨安全猪肉的供给问题,最后探讨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四川是中国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因此,在对消费者需求行为和养猪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以四川省的城市消费者、养猪户为例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由十一章组成。其中,第三、四、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导论与文献综述。包括第1、2章;第1章,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对食品安全、猪肉市场、博弈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评述。 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与实践借鉴。包括第3、4、5章。第3章,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章,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兽医管理体制。第5章,猪肉的特性及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主要从食品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实证分析。即第6章,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分析——对四川城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猪肉的需求情况(数量上的需求)、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对安全猪肉的购买情况、对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等。
阮永红,魏来,邱晓梅[10](2003)在《乐山市卫生V项目结核病部分财务运作情况报告》文中指出
二、乐山市卫生V项目结核病部分财务运作情况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乐山市卫生V项目结核病部分财务运作情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
2.4 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
2.4.1 代表城市——唐山 |
2.4.2 代表城市——丽江 |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
2.5 地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
3.3.1 美国 |
3.3.2 英国 |
3.3.3 意大利 |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
4.4.1 评价原则 |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4.4.3 评价体系释义 |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
5.1.1 历史久远度 |
5.1.2 遗产价值 |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
5.2 地震影响评估 |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
5.2.2 历史街区 |
5.2.3 老城核心区 |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
5.3.2 社会影响 |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
5.4.1 保护规划 |
5.4.2 恢复重建措施 |
5.4.3 抗震性能 |
5.4.4 城市规划布局 |
5.4.5 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
6.1.1 历史久远度 |
6.1.2 遗产价值 |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
6.2 地震影响评估 |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
6.2.2 历史街区 |
6.2.3 老城核心区 |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
6.3.2 社会影响 |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
6.4.1 保护规划 |
6.4.2 恢复重建措施 |
6.4.3 抗震性能 |
6.4.4 城市规划布局 |
6.4.5 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
7.3.1 历史文化资源 |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
7.3.4 防灾减灾系统 |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
8.2 讨论 |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
8.2.5 政策法规导向 |
8.3 结论 |
8.4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公共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公共卫生支出的研究基础 |
2.1 公共卫生支出相关定义 |
2.1.1 公共卫生的定义 |
2.1.2 公共卫生功能的界定 |
2.1.3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
2.1.4 公共卫生支出 |
2.2 公共支出基本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支出理论 |
2.3 政府卫生支出与健康 |
2.3.1 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 |
2.3.2 健康生产函数 |
2.3.3 政府卫生投入与居民健康水平研究 |
2.3.4 政府卫生支出与健康公平的研究 |
2.4 政府卫生支出与经济发展 |
2.4.1 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 |
2.4.2 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 |
2.4.3 对卫生支出规模和结构的研究 |
2.4.4 政府卫生支出与卫生总费用 |
3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
3.1 建国以前的公共卫生 |
3.2 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
3.2.1 初创期 |
3.2.2 恢复及发展期 |
3.2.3 体系改革及完善期 |
3.3 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3.3.1 取得的成就 |
3.3.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4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及其结构 |
4.1 卫生支出的统计口径 |
4.1.1 国际卫生支出的口径 |
4.1.2 中国卫生支出的口径 |
4.2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分析 |
4.2.1 政府卫生支出的绝对规模 |
4.2.2 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绝对规模 |
4.2.3 政府卫生支出的相对规模 |
4.2.4 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相对规模 |
4.3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结构分析 |
4.3.1 各级政府间责任分析 |
4.3.2 公共卫生支出的区域结构分析 |
4.3.3 公共卫生支出的城乡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政府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 |
5.1 健康生产函数的构建 |
5.2 变量的解释及数据处理 |
5.2.1 变量解释 |
5.2.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5.3 面板数据的模型估计与结果 |
5.3.1 健康与收入之间的共时性问题 |
5.3.2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结果 |
5.3.3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的经济含义 |
5.4 本章小结 |
6 政府卫生支出、经济增长与卫生总费用 |
6.1 公共卫生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机制 |
6.1.1 公共卫生支出的外部性问题 |
6.1.2 健康效应——公共卫生支出最直接的产出 |
6.2 公共卫生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的设定和分析 |
6.2.2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6.2.3 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 |
6.2.4 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计量分析 |
6.2.5 卫生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结论 |
6.3 政府卫生支出与卫生总费用的关系研究 |
6.3.1 政府卫生支出比例与卫生总费用的协整关系 |
6.3.2 协整关系的解释及其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7.1.1 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增长速度缓慢导致卫生总费用快速上涨 |
7.1.2 政府卫生支出责任向下分权是财政支出差距明显的主因 |
7.1.3 卫生财政支出对健康提升的作用显着 |
7.1.4 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
7.2 对策建议 |
7.2.1 强化政府在卫生筹资中的地位,保证卫生财政支出的高增长率 |
7.2.2 合理划分政府卫生责任,保证政府卫生支出的可持续性 |
7.2.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政府卫生支出的城乡和区域差距 |
7.2.4 重视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比例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A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相关数据 |
附录B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结果 |
附录C 卫生生产函数相关数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财政支出绩效客观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绩效评价结果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官僚机构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
2.1 绩效目标 |
2.2 绩效的可观测性 |
2.3 利益相关者 |
2.4 官僚机构的类型 |
第三章 A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3.1 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程序 |
3.2 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审核流程 |
3.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 |
3.4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层次 |
3.5 财政支出评价原则 |
3.6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
3.7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 |
3.8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
3.9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权重 |
3.1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 |
第四章 模型与研究发现 |
4.1 模型与数据 |
4.1.1 项目绩效和绩效目标 |
4.1.2 项目绩效与支出绩效的可观测程度 |
4.1.3 项目绩效与利益相关者 |
4.1.4 项目绩效与官僚机构类型 |
4.1.5 其它变量 |
4.1.6 计量模型 |
4.1.7 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发现 |
4.2.1 总体回归分析 |
4.2.2 控制产出与结果的可观测性 |
4.2.3 控制利益相关者 |
4.2.4 控制参评次数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相关概念 |
1.1 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系统 |
1.2 城市绿化 |
1.3 绿量 |
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
1.5 森林、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 |
1.6 城市森林 |
1.7 植物群落和城市人工植物群落 |
1.8 碳汇 |
1.9 生物多样性 |
1.10 游憩功能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动态 |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内涵 |
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
2.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
2.1.4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
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4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1 国外研究动态 |
2.4.2 国内研究动态 |
2.4.3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4.4 杭州市城市绿地相关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综合创新评估体系的构建 |
1.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计量方法和参数优化研究 |
1.3 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面积的分类转换系数研究 |
1.4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调查研究 |
1.5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实证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公众评估重要度、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2 评估指标计量的优化方法 |
2.3 指标价格变量参数来源 |
2.4 生态服务功能的调查和价值量评估实证方法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杭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
1 地理位置 |
2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
3 社会经济概况 |
4 地质地貌特征 |
5 气候资源特征 |
6 水资源特征 |
7 土壤特征 |
8 植被与森林类型 |
8.1 概况 |
8.2 森林类型 |
9 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四章 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面积转换系数研究 |
1 城市绿地的分类 |
2 不同类型绿地面积转换系数研究 |
2.1 城市广场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2.2 公园绿地(不含城市广场)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2.3 风景林地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2.4 其它绿地的绿化面积转换系数 |
3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1 引言 |
2 调查问卷的设计、检验、发放和回收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2 调查问卷的试答和调整 |
2.3 有效性检验 |
2.4 问卷类型和调查方式 |
2.5 抽样设计、样本发放和样本回收 |
3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3.1 有效样本的专家和公众来源 |
3.1.1 有效样本的专家来源 |
3.1.2 有效样本的公众来源 |
3.2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4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重要度模糊评估研究 |
4.1 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所占比例研究 |
4.2 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重要度模糊评估研究 |
4.2.1 模糊综合评估理论和模型 |
4.2.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中公众评估重要度模糊评估 |
5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度模糊评估研究 |
6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 |
6.1 基本原则 |
6.2 指标筛选的方法 |
6.2.1 指标筛选的思路 |
6.2.2 指标的初步筛选 |
6.2.3 最终确定的指标 |
6.3 城市绿地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专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 城市绿地主要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公众指标体系构建 |
6.5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7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估指标的内涵 |
7.1 涵养水源 |
7.1.1 调节水量 |
7.1.2 净化水质 |
7.2 保育土壤 |
7.2.1 固土 |
7.2.2 保肥 |
7.3 固碳释氧 |
7.4 净化大气环境 |
7.4.1 吸收污染物 |
7.4.2 滞尘 |
7.4.3 降低噪音 |
7.4.4 杀菌抑菌 |
7.4.5 提供负离子 |
7.5 调节小气候 |
7.6 保护生物多样性 |
7.7 景观游憩 |
7.8 社会效益 |
7.8.1 美化 |
7.8.2 保健 |
7.8.3 科普和科研 |
7.8.4 带动周边土地增值 |
8. 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及其重要度研究 |
8.1 专家角度的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分析 |
8.2 公众角度的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 |
8.3 专家和公众角度相融合的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分析 |
8.4 城市绿地植物负面效应指标的重要度分析 |
9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计量研究 |
1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计量 |
1.1 涵养水源物质量 |
1.1.1 调节水量 |
1.1.2 净化水质 |
1.2 保育土壤物质量 |
1.2.1 固土量 |
1.2.2 保肥量 |
1.3 固碳释氧物质量 |
1.3.1 植物固碳量 |
1.3.2 土壤固碳量 |
1.3.3 释氧量 |
1.4 净化大气环境物质量 |
1.4.1 吸收污染物量 |
1.4.2 滞尘量 |
1.4.3 降低噪音量 |
1.4.4 杀灭病菌量 |
1.4.5 提供负离子量 |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量 |
1.6 改善小气候物质量 |
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计量 |
2.1 涵养水源价值量 |
2.1.1 调节水量价值 |
2.1.2 净化水质价值 |
2.2 保育土壤价值量 |
2.2.1 固土价值 |
2.2.2 保肥价值 |
2.3 固碳释氧价值量 |
2.3.1 固碳价值 |
2.3.2 释氧价值 |
2.4 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 |
2.4.1 吸收污染物价值 |
2.4.2 滞尘价值 |
2.4.3 降低噪音价值 |
2.4.4 杀灭病菌价值 |
2.4.5 提供负离子价值 |
2.5 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2.6 改善小气候价值 |
2.7 景观游憩和社会效益价值量 |
2.8 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 |
3. 小结 |
第七章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调查研究 |
1 引言 |
2 调查地点和方法 |
2.1 群落学调查 |
2.2 降温、增湿、遮阳效应测量 |
2.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计量 |
2.4 多样性指数计算 |
3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种类组成 |
3.1 风景林地植被类型及其种类组成 |
3.2 公园和其它绿地植被类型及其种类组成 |
4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4.1 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
4.2 不同类型绿地植物群落的乔、灌木比例 |
5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
5.1 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研究 |
5.2 植物群落Simpson指数研究 |
5.3 植物群落Shannon-Wienner指数研究 |
6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降温、增湿、遮阳效应研究 |
6.1 植物群落降温效应研究 |
6.2 植物群落增湿效应研究 |
6.3 植物群落遮阳效应研究 |
7 小结 |
第八章 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
1 绿地面积转化与比较 |
1.1 绿地面积转化 |
1.2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绿化面积比较 |
2 城市绿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2.1 计量依据 |
2.2 风景林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2.3 公园绿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2.4 其它绿地涵养水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3 城市绿地保育土壤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3.1 计量依据 |
3.2 风景林地固土保肥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3.3 公园绿地固土保肥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3.4 其它绿地固土保肥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4 城市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4.1 计量依据 |
4.2 风景林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4.3 公园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4.4 其它绿地固碳释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 城市绿地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5.1 吸收污染物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1.1 计量依据 |
5.1.2 风景林地吸收污染物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公园绿地吸收污染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1.4 其它绿地吸收污染物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2 滞尘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2.1 计量依据 |
5.2.2 滞尘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3 降低噪音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3.1 计量依据 |
5.3.2 降低噪音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4 杀灭病菌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5.4.1 计量依据 |
5.4.2 杀灭病菌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5 提供有效负离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
5.5.1 计量依据 |
5.5.2 提供有效负离子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5.6 净化大气环境价值评估综合分析 |
6 城市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6.1 计量依据 |
6.2 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 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1 计量依据 |
7.2 景林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3 公园绿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7.4 其它绿地调节小气候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8 城市绿地景观游憩和社会效益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8.1 支付意愿法的基本特征和范畴 |
8.2 调查问卷的设计、检验、发放和回收 |
8.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8.2.2 调查问卷的试答和调整 |
8.2.3 有效性检验 |
8.2.4 抽样设计和样本发放 |
8.2.5 问卷类型和调查方式 |
8.3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8.4 城市绿地植物景观游憩价值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
8.4.1 支付意愿(WTP)响应统计与分析 |
8.4.2 个人WTP和占家庭年收入百分比的平均值统计与分析 |
8.4.3 景观游憩价值分析 |
8.4.4 零支付理由对评估价值的影响和调整 |
8.5 城市绿地植物的社会效益价值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
8.5.1 支付意愿(WTP)响应统计与分析 |
8.5.2 个人WTP和占家庭年收入百分比的平均值统计与分析 |
8.5.3 社会效益价值分析 |
8.6 人口统计学特征、绿地满意度与支付意愿和WTP支付大小的相关性 |
8.7 支付意愿偏差问题探讨 |
9. 评估结果综合分析 |
9.1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综合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9.2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价值量分析 |
9.3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不同指标价值量比例分析 |
9.4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价值量及其动态分析 |
9.5 城市绿地景观游憩和社会效益价值量及其动态分析 |
9.6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评估及其动态变化 |
10.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5)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序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趋势与问题 |
1.1.2 全球生态化运动的兴起 |
1.1.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 |
1.4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综述 |
1.4.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
1.4.2 国内生态城市建设进展 |
1.4.3 生态城市实践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2 生态城市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城市思想渊源探析 |
2.1.1 国内生态城市思想渊源 |
2.1.2 国外生态城市思想渊源 |
2.2 生态城市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生态城市架构与理论模型 |
3.1 生态城市概念及特点 |
3.1.1 生态城市概念 |
3.1.2 生态城市特点 |
3.2 生态城市的内涵 |
3.3 生态城市的构成及运行 |
3.3.1 生态城市的构成 |
3.3.2 生态城市的运行及其规律 |
3.4 生态城市的系统模型 |
3.5 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 |
4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4.1 太原市城市发展现状 |
4.1.1 太原市简介 |
4.1.2 太原市发展现状 |
4.2 太原市城市建设的生态制约 |
4.2.1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太原市生态环境分析 |
4.2.2 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太原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 太原市生态氛围的调查 |
5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太原市实证分析 |
5.1 动力机制概述 |
5.2 传统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5.3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机理及模型 |
5.3.1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
5.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机理 |
5.3.3 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模型 |
5.4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
6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构建及太原市生态城市评价 |
6.1 构建生态城市新的评价体系必要性分析 |
6.2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意义及功能 |
6.3 构建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原则 |
6.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1 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步骤 |
6.4.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5 评价模型的构建 |
6.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及模型 |
6.5.2 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6 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6.6.1 太原市分年度纵向综合评价 |
6.6.2 太原市与山西省其他10个城市横向评价比较 |
7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差距分析 |
7.1 生态政治差距分析 |
7.2 生态经济差距分析 |
7.3 生态社会差距分析 |
7.4 生态环境差距分析 |
7.5 生态文化差距分析 |
8 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8.1 建设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
8.2 建设民主的生态政治体系 |
8.3 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
8.4 建设文明的生态社会体系 |
8.5 建设创新的生态文化体系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1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2 国外研究进展评介 |
1.3.3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
1.3.4 国内研究进展评价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调研情况及数据来源说明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生猪产业特点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 |
2.1.1 生猪产业特点 |
2.1.2 生猪国际竞争力分析 |
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 |
2.2.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2.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条件 |
2.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与生猪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
3.1 四川生猪生产及国际比较分析 |
3.1.1 四川生猪生产分析 |
3.1.2 四川生猪生产的国际比较分析 |
3.2 四川生猪贸易及国际比较分析 |
3.2.1 四川生猪贸易分析 |
3.2.2 四川生猪贸易的国际比较 |
3.3 四川生猪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
3.3.1 四川生猪消费分析 |
3.3.2 四川生猪消费的国际比较 |
3.4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4.1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 |
3.4.2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4.1 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 |
4.2 生产要素条件 |
4.2.1 基础要素 |
4.2.2 高级要素 |
4.3 需求条件 |
4.3.1 国内需求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
4.3.2 国内需求国际化 |
4.4 相关和支撑条件 |
4.4.1 种猪研发、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 |
4.4.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
4.4.3 生猪屠宰及加工 |
4.5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
4.5.1 生产主体状况 |
4.5.2 储运主体状况 |
4.5.3 经营主体状况 |
4.6 政府作用 |
4.6.1 创造与维护有效率的生猪产业市场 |
4.6.2 产业政策 |
4.6.3 国际贸易政策 |
4.7 机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 |
5.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5.1.1 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测定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
5.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具体评价 |
5.2.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绩效评价 |
5.2.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实力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
6.1.1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 |
6.1.2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
6.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
6.2.1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2.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体系 |
6.2.3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6.2.4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
6.2.5 建立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疫病综合防控体系 |
6.3 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
6.4 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 |
6.4.1 创新生猪产业发展机制 |
6.4.2 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猪产业中介组织 |
6.4.3 推进垂直一体化的安全猪肉生产方式 |
6.5 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 |
6.5.1 构建现代化生猪产业物流体系 |
6.5.2 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
6.5.3 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
6.6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6.6.1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原因剖析 |
6.6.2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
6.6.3 加强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作用 |
1.1.2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及问题 |
1.1.3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3.2 资源系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
1.3.3 需求分析与体系规划建议相结合 |
第二章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史研究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检验和检测 |
2.1.4 实验室 |
2.1.5 体系(系统) |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和功能 |
2.2.1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 |
2.2.2 实验室构成要素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功能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历史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实验室资源调查 |
3.1.2 文献和互联网信息收集 |
3.1.3 实地调查和电话调查 |
3.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统计分析 |
3.2.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数量统计分析 |
3.2.3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资产统计分析 |
3.2.4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面积统计分析 |
3.2.5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统计分析 |
3.2.6 其他统计数据分析 |
3.3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3.1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类别 |
3.3.2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地区分布 |
3.4 各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4.1 北京 |
3.4.2 天津 |
3.4.3 河北 |
3.4.4 山西 |
3.4.5 内蒙 |
3.4.6 辽宁 |
3.4.7 吉林 |
3.4.8 黑龙江 |
3.4.9 上海 |
3.4.10 江苏 |
3.4.11 浙江 |
3.4.12 安徽 |
3.4.13 福建 |
3.4.14 江西 |
3.4.15 山东 |
3.4.16 河南 |
3.4.17 湖北 |
3.4.18 湖南 |
3.4.19 广东 |
3.4.20 海南 |
3.4.21 广西 |
3.4.22 重庆 |
3.4.23 四川 |
3.4.24 贵州 |
3.4.25 云南 |
3.4.26 西藏 |
3.4.27 陕西 |
3.4.28 甘肃 |
3.4.29 青海 |
3.4.30 宁夏 |
3.4.31 新疆 |
3.5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 |
3.5.1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5.2 食品检测机构的地区分布 |
3.5.3 国家食品和农产品质检中心概况 |
3.6 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6.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2 绿色食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3 有机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子系统 |
4.1.1 有关法律法规概况 |
4.1.2 法律法规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1.3 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子系统研究 |
4.2.1 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4.2.2 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4.2.3 行政管理政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2.4 行政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3.1 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现状 |
4.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检验检测标准现状 |
4.3.3 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
5.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概况 |
5.1.1 加拿大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2 美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3 澳大利亚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4 日本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5 韩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6 荷兰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7 德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8 英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9 丹麦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10 世界着名跨国检验认证机构概况 |
5.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 |
5.2.1 政府投资建立国家核心实验室 |
5.2.2 整合实验室资源 |
5.2.3 利用社会实验室资源 |
5.2.4 强化实验室质量和安全 |
5.2.5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2.6 开展实验室实用技术的研发 |
5.3 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启示 |
5.3.1 重视核心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5.3.2 利用社会检测资源和整合现有资源并重 |
5.3.3 加强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 |
5.3.4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3.5 加大实验室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 |
5.3.6 着力保障实验室运行经费 |
第六章 检验检测需求供给分析和对体系建设建议 |
6.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分析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业务需求与供给模式 |
6.1.2 现有实验室检验检测供给能力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估计 |
6.1.4 实验室标准单位检验检测供给分析 |
6.2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
6.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原则 |
6.2.2 对规划建设内容和标准的建议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7.1.1 检验检测机构规模与布局 |
7.1.2 检验检测能力 |
7.1.3 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规划 |
7.1.4 检验检测业务 |
7.2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 |
7.2.1 检验检测立法 |
7.2.2 检验检测执法 |
7.3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 |
7.3.1 检验检测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 |
7.3.2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
7.3.3 改善行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
7.4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 |
7.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7.4.2 完善检验检测标准建议 |
7.5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队伍 |
7.5.1 检验检测人员素质 |
7.5.2 检验检测技术培训 |
7.5.3 检验检测人力资质 |
7.6 主要结论 |
7.7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7.8 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3-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概况表 |
附表4-1 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附表4-2 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4 质检总局主管相关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背景 |
2.项目来源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4.研究内容 |
5.资料来源 |
6.研究方法 |
7.技术路线 |
8.相关概念 |
第1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建模设计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分析 |
2.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分析 |
3.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外部环境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概念模型 |
5.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的建模设计 |
5.1 人群就医选择模块 |
5.2 人群就医流动模块 |
5.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模块 |
5.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块 |
6.讨论 |
第2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现况与绩效测量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现况 |
1.1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现况 |
1.2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现况 |
2.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诊断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障碍 |
2.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障碍 |
2.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协调机制障碍 |
2.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差 |
3.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 |
3.1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方法与步骤 |
3.2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模型 |
3.3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模型分析 |
4.讨论 |
第3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逻辑分析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分析 |
1.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分析方法 |
1.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的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步骤 |
1.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的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
2.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关联分析 |
2.1 人群关联分析 |
2.2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关联分析 |
2.3 政府行为关联分析 |
3.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回路分析 |
3.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障碍的主回路分析 |
3.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障碍的主回路分析 |
3.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协调机制障碍的主回路分析 |
3.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差的主回路分析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逻辑模型 |
5.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逻辑模型检验 |
5.1 咨询专家情况 |
5.2 专家咨询结果分析及修正 |
6.讨论 |
第4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构建 |
1.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建模假设 |
1.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假设 |
1.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结构假设 |
1.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结构假设 |
1.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政府角色假设 |
1.5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假设 |
2.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变量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流位变量 |
2.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流率变量 |
2.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辅助变量 |
2.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初始变量 |
2.5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系统观测变量 |
2.6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随机变量 |
3.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函数关系确定 |
3.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通用函数关系 |
3.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人口函数关系 |
3.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需求函数关系 |
3.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人群就医行为模型 |
3.5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供给函数关系 |
4.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函数与变量 |
5.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SD模型主要表函数 |
6.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流图 |
6.1 人群就医选择模块 |
6.2 人群就医流动模块 |
6.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模块 |
6.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块 |
7.讨论 |
第5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模拟与检验 |
1.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检验步骤 |
1.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边界检验 |
1.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适应性检验 |
1.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行为适应性检验 |
1.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真实性检验 |
2.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模拟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城乡结构演化模拟 |
2.2 城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模拟 |
2.3 各子系统内部结构演化模拟 |
2.4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模拟分析 |
3.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模拟 |
3.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主体行为障碍模拟 |
3.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主体行为障碍模拟 |
3.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模拟分析 |
4.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互动模拟 |
4.1 子系统间的不合理竞争 |
4.2 人群就医选择行为与系统行为的交互 |
4.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子系统互动模拟分析 |
5.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拟 |
5.1 人群健康水平模拟 |
5.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公平性模拟 |
5.3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模拟分析 |
6.讨论 |
第6部分 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干预与政策实验 |
1.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政策干预实验 |
1.1 提高MDS医疗价格的对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的影响 |
1.2 CHS投入对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的影响 |
2.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主体行为政策干预实验 |
2.1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供方主体行为政策干预实验 |
2.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需方主体行为政策干预实验 |
3.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干预实验 |
4.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干预对策分析 |
4.1 以结构为核心进行宏观医疗卫生系统重构 |
4.2 以主体行为为推动力促进宏观医疗卫生系统结构演化 |
4.3 以人群健康为目标指导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改革 |
4.4 以促进系统良性互动为重点完善政府的调控职能 |
4.5 开放医疗卫生服务市场,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改造国有医院 |
4.6 发展完善的宏观政策研究理论和方法 |
5.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附件 |
附件1 现场调查相关材料 |
附件2 宏观医疗卫生系统软件系统 |
附件3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状 |
附件4 专着和文章目录 |
(9)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供给—需求分析法 |
1.5.2 社会调查法 |
1.5.3 假设市场评估法(CVM) |
1.5.4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
1.5.5 博弈论方法 |
1.5.6 案例研究法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
2.1.1 有关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因素的研究 |
2.1.2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的研究 |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与国际贸易的研究 |
2.1.6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
2.2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
2.2.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
2.2.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
2.3 有关猪肉市场的研究 |
2.3.1 猪肉供给研究 |
2.3.2 猪肉消费研究 |
2.3.3 猪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研究 |
2.3.4 生猪产业组织模式和猪肉供应链的研究 |
2.3.5 发达国家在保障猪肉安全方面的经验介绍 |
2.4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2.5 简短的评述 |
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
3.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
3.1.1 重商主义的政府行为观 |
3.1.2 自由主义的政府行为观 |
3.1.3 政府干预主义 |
3.1.4 新自由主义 |
3.1.5 政府干预理论的发展 |
3.1.6 简短的评述 |
3.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
3.2.1 关于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3.2.2 关于矫正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3.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3.3.1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
3.3.2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 |
3.3.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外部性问题 |
3.3.4 猪肉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问题 |
3.3.5 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决策 |
3.3.6 小结 |
3.4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
3.4.1 政府管制猪肉质量安全市场的合理性与方法 |
3.4.2 解决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市场手段 |
3.4.3 猪肉质量安全市场分析的启示 |
4 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及兽医管理体制 |
4.1 典型国家的猪肉质量保障体系 |
4.1.1 丹麦的猪肉一体化生产体系 |
4.1.2 瑞典的绿色养猪模式 |
4.1.3 德国的生猪及猪肉质量保障措施 |
4.1.4 日本的优质猪肉产销体系 |
4.1.5 美国的PQA体系 |
4.1.6 荷兰的IKB体系 |
4.2 OIE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1 OIE的官方兽医制度 |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
4.3 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
5 猪肉的特性及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
5.1 猪肉的特性 |
5.1.1 猪肉的产品特性 |
5.1.2 猪肉的食用品质 |
5.1.3 猪肉的消费特性 |
5.1.4 猪肉的技术特性 |
5.2 食品科学关于食品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
5.2.1 食品科学对食品安全性的理解 |
5.2.2 食品安全性与人类食物链 |
5.2.3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
5.3 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 |
5.3.1 农业环境污染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
5.3.2 天然有毒物质对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
5.3.3 化学物质残留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
5.3.4 生物性污染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分析——对四川城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猪肉的需求状况分析 |
6.1.1 我国猪肉的进出口状况 |
6.1.2 我国猪肉的国内消费需求概况及消费市场变化特征 |
6.2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经典的消费者需求模型及其启示 |
6.2.1 古典消费者需求理论 |
6.2.2 对产品特性的家庭生产模型和需求模型 |
6.2.3 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 |
6.2.4 启示 |
6.3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需求及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分析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
6.3.2 调查统计与计量分析 |
6.4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
6.4.2 调查统计与计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猪肉的供给状况及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 我国猪肉的供给状况 |
7.2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产业链的分析 |
7.2.1 猪肉产业链分析框架 |
7.2.2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猪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资中县的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方法及样本的选择 |
7.3.2 资中县生猪产业链各阶段的状况 |
7.3.3 资中县生猪产业链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户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对四川养猪户的实证分析 |
8.1 农户对猪肉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1.1 数据来源 |
8.1.2 样本特征描述 |
8.1.3 苗猪的来源 |
8.1.4 饲料的使用情况 |
8.1.5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
8.1.6 对养殖协会的认知度及养殖协会提供服务的状况 |
8.1.7 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
8.1.8 对合同生产方式及对有关技术服务的看法 |
8.2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的计量经济分析 |
8.2.1 研究假设 |
8.2.2 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意愿的理论模型 |
8.2.3 模型运算结果 |
8.2.4 结果与讨论 |
8.2.5 结论 |
8.3 本章小结 |
9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及契约选择机理 |
9.1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 |
9.1.1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 |
9.1.2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9.1.3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机理 |
9.1.4 加工企业与养猪户行为选择的博弈模型 |
9.2 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加工企业与养猪户之间的契约选择机理 |
9.2.1 问题的提出 |
9.2.2 G—H—M模型简介 |
9.2.3 G—H—M模型在安全猪肉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 |
9.2.4 结论 |
9.3 本章小结 |
10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10.1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
10.1.1 猪肉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
10.1.2 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 |
10.1.3 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 |
10.1.4 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
10.1.5 生猪及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现状 |
10.1.6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
10.1.7 猪肉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
10.1.8 兽医、兽药管理的现状 |
10.1.9 现行的生猪屠宰制度 |
10.2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2.1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10.2.2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
10.2.3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10.2.4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存在的问题 |
10.2.5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
10.2.6 现行猪肉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10.2.7 兽医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2.8 生猪屠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3 本章小结 |
11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相关政策措施 |
11.1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
11.1.1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总体构想 |
11.1.2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
11.2 猪肉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11.3 猪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
11.4 猪肉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11.5 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
11.6 猪肉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
11.7 猪肉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11.8 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
11.8.1 加强有关制度建设 |
11.8.2 建立、健全我国动物疫病的防疫体制 |
11.8.3 猪肉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和自身品牌建设 |
11.8.4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10章的有关附表 |
附录2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表 |
附录3 养猪户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乐山市卫生V项目结核病部分财务运作情况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2]公共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D]. 赵鹏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3]财政支出绩效客观影响因素研究[D]. 吴少凤. 兰州大学, 2011(10)
- [4]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 武文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5]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D]. 王彦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6]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陈昌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D]. 肖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05)
- [8]我国宏观医疗卫生系统模型构建研究[D]. 欧崇阳.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4)
- [9]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四川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的实证分析[D]. 吴秀敏. 浙江大学, 2006(08)
- [10]乐山市卫生V项目结核病部分财务运作情况报告[J]. 阮永红,魏来,邱晓梅.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