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虚证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妍,周凤华[1](2021)在《基于脂代谢稳态探讨从肝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途径与科学内涵》文中研究说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以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异常沉积与神经元纤维缠结为典型病理特征。研究显示,脂代谢紊乱会导致Aβ异常沉积与神经元纤维缠结,是影响AD遗传和共病的重要途径,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脾两脏与脂代谢关系密切,其功能失调会导致脂代谢紊乱。从肝脾论治能显着调节体内脂代谢紊乱,可能会成为中医防治AD的重要治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从肝脾论治通过靶向调节脂代谢从而有效防治AD,旨在为AD的防治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李诺[2](2020)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模型肝组织病理及能量代谢变化》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证结合大鼠肝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特征。观察CAG病证结合模型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中医脾虚的本质。2实验方法:实验由四部分组成。(1)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材料,采用“四因素”综合造模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用实验动物证候综合评价量表分别采集造模第28周和40周大鼠的证候要素,综合评价造模是否成功。(2)在造模成功基础上,用全自动检测生化仪检测大鼠外周血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糖(GLU)、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析CAG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肝功及糖脂代谢的影响。(3)应用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硝基蓝四氮唑染色检测CAG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4)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G病证结合模型大鼠PI3Kp85α、Akt、COXⅣ变化,初步探讨CAG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肝脏能量代谢改变的机制。3实验结果:造模28周,CAG大鼠表现为脾气虚证候特征;造模40周,CAG大鼠出现脾虚为主、兼有血瘀的证候特征。与正常组比较,造模28周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40周,大鼠血清ALT水平仍显着增高(P<0.05),而AST水平变化不显着(P>0.05);造模28周大鼠血清GLU水平比正常组显着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40周大鼠血清GLU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8周大鼠血清TG、CHO、HDL水平显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L水平虽有增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40周大鼠血清LDL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40周大鼠血清TG、CHO、HDL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第28周比较,造模第40周大鼠血清TG、CHO、HDL水平虽有降低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DL水平显着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造模28周时,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肝组织呈现斑状糖原缺失区,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的SDH含量显着减少;透射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形,内质网减少,糖原颗粒减少,胞质内出现空泡样改变。造模40周,肝细胞萎缩,肝血窦变小,炎性细胞数量增多;肝组织糖原缺失区显着扩大,肝小叶大部分呈现SDH含量减少的趋势;透射电镜下,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膨大、数量显着减少,内质网显着减少,糖原颗粒数量显着减少。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第40周大鼠肝脏PI3Kp85α蛋白相对含量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t蛋白相对含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40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OXIV蛋白含量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CAG“四因素”综合造模法能成功制备CAG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且大鼠肝脏功能、糖脂代谢和组织病理均有显着变化,表现为:转氨酶水平增高,肝糖原合成、储备减弱,血糖升高,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氧化磷酸化功能减弱。CAG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及COX Ⅳ蛋白低表达现象。
段永强[3](2014)在《Ca2+/CaM信号通路在大鼠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中的响应及益气健脾中药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医学所论述的“脾”是一个功能性结构单位,从“脾”的生理功能来分析,包括了胃肠、胰腺、肝胆、脾脏甚至大脑等脏器的部分生理功能,是一个多系统、多器官的综合功能单位;而在病机演变上,中医“脾虚证”的发生涉及消化、免疫、内分泌、神经、运动等系统生理功能的紊乱;研究表明益气健脾类单味中药或复方(如人参、党参、黄芪、红芪以及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对脾虚证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生命系统观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理论认为,生命现象(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的发生本质上都是机体内外和不同系统、不同组织细胞之间多种细胞信号传递或相互影响的结果(即整合生理学和整合病理学),这种认识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五脏一体观等理论内涵相一致。其中Ca2+/CaM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且与调节细胞各种酶的活性、调节肌肉收缩和舒张、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参与刺激分泌藕联、调节糖代谢、调节前列腺素和胰岛素合成与释放、增强大脑记忆等生理作用密切相关。近年来学界对脾虚证实质的研究体现出从多系统、多脏器、多角度、多层次(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的趋势。从中医临床证候学的角度来分析,“脾虚”症候要素包括:面色淡白或萎黄,纳呆食少而运化迟滞、腹胀或腹泻、食后胀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严重者则形体消瘦、肌肉萎缩、倦怠少动、恶风易感、体虚多病、或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细或沉弱等“体虚”之证,涉及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物质代谢、运动等系统生理功能的紊乱或低下,故“脾虚证”证候要素具有躯体泛化的趋势和效应。现代研究证明Ca2+/CaM-CaMⅡ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疾病发生、多脏器功能紊乱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基于上述Ca2+/CaM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和脾虚证相关研究可以推测:Ca2+/CaM相关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与中医所论述的“脾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等理论内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探讨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目的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以“脾虚证”的临床证候要素和病机演变规律研究为基础,提出“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证候模式,并根据Ca2+/CaM相关信号通路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建立"Ca2+/CaM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在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中的可能作用”工作假说,以期从Ca2+/CaM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角度深入研究脾虚证病机内涵、证候基础以及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对该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干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综合法(苦寒耗气法+游泳力竭法+饥饱失常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并应用红芪提取物和四君子汤反证治疗。通过检测大鼠一般生存状态、每日平均摄食量和每日平均体质增加量、游泳耐力时间、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血清D-木糖含量、小肠组织胃肠激素GAS、MOT、SS、VIP含量等指标评估脾虚证大鼠模型。在成功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检测脾虚证发生过程中以及益气健脾中药(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干预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不同脏器(小肠、胰腺、骨骼肌、肝)组织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2+/CaM信号通路中CaM、CaMKⅡ基因和CaM、CaMKⅡ、磷酸化CaMKⅡ相关蛋白差异表达变化规律。研究结果1.脾虚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怠动少食、被毛稀疏、消瘦拱背、动作迟缓,并伴见每日摄食量减少,体重增加缓慢、排便次数增多、肛周污秽,部分动物出现脱肛等“脾虚”症状,脾虚证宏观证候积分显着升高,而且游泳耐力时间明显下降(P<0.05),胃残留率升高而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血清D-木糖含量降低(P<0.05),且以脾虚模型21d组变化显着(P<0.05);2.脾虚7d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脾虚模型14d、21d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以脾虚模型21d组变化显着(P<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脾虚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Na+-K+-ATPase、 Ca2+-Mg2+-ATPase和SDH活性显着下降(P<0.05),LDH活性显着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脾虚7d组大鼠小肠组织GAS、MOT有降低趋势,SS和VIP含量有升高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21d组大鼠小肠组织GAS、MOT显着降低,SS和VIP含量显着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脾虚21d组大鼠小肠组织[Ca2+]i浓度显着升高(P<0.05),但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2+]i浓度显着降低(P<0.05),同时小肠组织Ca2+/CaM信号通路关键分子CaM、CaMKⅡ基因以及CaM、CaMKⅡ、p-CaMKⅡ表达上调(P<0.05),而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M、CaMKⅡ基因以及CaM、CaMKⅡ, p-CaMKⅡ表达下调(P<0.05)。4.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能够明显改善脾虚大鼠一般生存状态,提高游泳耐力时间和血清D-木糖含量,降低胃残留率,提高小肠推进率(P<0.05),升高小肠胃肠激素GAS、MOT水平,降低SS、VIP水平(P<0.05),且以四君子汤作用显着。5.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能够明显提高脾虚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提高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和SDH活性(P<0.05),降低LDH活性(P<0.05),并以四君子汤作用显着。6.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能够明显降低小肠组织[Ca2+]i浓度(P<0.05),升高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2+]i浓度;同时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均能下调小肠组织CaM、CaMKⅡ基因以及CaM、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P<0.05),上调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M、CaMKⅡ基因以及CaM、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P<0.05),且以四君子汤作用显着。研究结论1.采用苦寒破气法、游泳力竭法和饥饱失常法能够成功复建较为理想的脾虚证动物模型,表现为脾虚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正常大鼠差,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逐渐出现平均每日摄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肛温降低且游泳耐力时间下降,脾虚证宏观证候积分显着升高;脾虚证大鼠胃残留率升高而小肠推进率减低,血清D-木糖、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胃肠激素GAS、MOT、SS、VIP分泌紊乱,且造模时间以21d为宜。2.脾虚证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存在糖代谢功能低下;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和SDH活性显着下降,LDH活性显着升高,提示脾虚证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紊乱。3. 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在脾虚证病程中存在表达差异,在小肠组织以高表达为主:[Ca2+]i浓度升高,CaM、CaMKⅡ基因和CaM、CaMKⅡ, p-CaMKⅡ蛋白表达上调;而在胰腺、骨骼肌、肝脏组织中[Ca2+]i浓度降低,CaM、CaMKⅡ基因和CaM、CaMKⅡ, p-CaMKⅡ蛋白以低表达为主。4.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发生涉及机体糖代谢平衡紊乱,而且伴有小肠、胰腺和骨骼肌能量代谢紊乱,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在脾虚大鼠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5.红芪提取物、四君子汤均能改善脾虚大鼠一般生存状态,延长游泳耐力时间,调节胃肠激素GAS、MOT、SS、VIP分泌和胃肠转运功能;提高脾虚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小肠、胰腺、骨骼肌、肝组织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调节小肠、胰腺、骨骼肌、肝组织CaM、CaMKⅡ基因和CaM、CaMKⅡ、p-CaMKⅡ蛋白正常表达,且以四君子汤作用显着,说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四君子汤较单味药红芪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更具有优势。
王雪姣[4](2014)在《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益气健脾中药和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体质量,肝、肾脏重量,肝、肾脏器系数以及肝、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探讨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细胞株清洁级裸小鼠40只,20±2g/只,购于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辽)2008-0005。饲料为SPF级,购于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并购入无菌垫料。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购于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实验室细胞库。2.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40只裸小鼠中随机选取30只腋下接种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每组10只,剩余10只未种瘤裸鼠设为空白组。空白组予0.9%NaCl溶液治疗;模型组予0.9%NaCl溶液;补脾对照组给予益气健脾中药;补脾抗癌组给予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合用。空白组及模型组用0.9%NaCl溶液0.4ml/天,灌胃14天。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中药0.4ml/天,灌胃14天。(2)胃癌裸鼠模型的制备选择对数生长期肿瘤细胞,细胞浓度调至107/ml,在裸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0.1ml,相当于106细胞/只鼠,整个操作过程均要求无菌操作,每天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89]。接种15天后,以在接种部位出现肿瘤结节直径达0.8cm,质地较硬等指标认定为成瘤。(3)样品采集及指标检测(a)实验结束时,所有动物脱颈处死,打开腹腔,剥离腹膜,取新鲜组织,用0.9%NaCl溶液洗去血迹,观察动物的肝、肾组织大体情况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脏器系数=脏器重量(g)/体质量(g)×100%。(b)肝、肾PKC测定: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1.裸鼠体质量、肝重、肾重测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肝重、肾重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对照组与补脾抗癌组体质量、肝重、肾重均明显上升,但补脾对照组与补脾抗癌组体质量、肝重及肾重无明显差别。2.裸鼠肝系数、肾系数计算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系数、肾系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肝系数、肾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两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裸鼠肝、肾脏中PKC表达的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裸鼠肝脏、肾脏中PKC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裸鼠肝脏、肾脏中PKC活性较模型组均下降且差异显着(P<0.01)。其中补脾抗癌组肝脏PKC活性下降较补脾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PKC活性基本恢复至空白组水平;补脾抗癌组肾脏PKC活性下降较补脾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但与空白组比较仍存在差异(P<0.05)。结论:1.胃癌裸鼠存在脾虚症状。2.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体质量、肝重、肾重、肝系数、肾系数具有调节作用。3.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中PKC具有调节作用。4.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PKC的调节作用优于益气健脾中药。
王雪姣,殷东风,唐广义[5](2013)在《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脏和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在40只裸小鼠中随机选取30只腋下接种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每组10只,剩余10只未种瘤裸鼠设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0.9%NaCl溶液灌胃,补脾对照组予益气健脾中药灌胃,补脾抗癌组予益气健脾合抗癌中药灌胃。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14天,观察动物的肝肾组织大体情况并称重,计算脏器系数,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和肾脏PKC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瘤鼠肝系数、肾系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肝系数、肾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模型组肝脏和肾脏PKC活性较空白组明显升高,补脾对照组和补脾抗癌组裸鼠肝脏和肾脏中PKC活性较模型组均下降(P<0.01),其中补脾抗癌组较补脾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结论胃癌瘤鼠存在脾虚症状,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体质量、肝重、肾重、肝系数、肾系数,以及肝脏和肾脏中PKC活性均具有调节作用,且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PKC的调节作用优于益气健脾中药。
吕凌[6](2012)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脾虚大鼠脾失健运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中医脾藏象理论的指导下,引入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脾虚证脾失健运的机理。在观测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和血清淀粉酶、回肠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钠钾ATP酶活力变化的同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回肠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脾虚证脾失健运的物质基础和发生机制。材料与方法:88只SPF级3月龄SD大白鼠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脾气虚中药对照组、脾阳虚模型组、脾阳虚中药对照组、脾阴虚模型组和脾阴虚中药对照组。造模期间各组大鼠采用标准固体饲料喂饲,模型组给药的同时正常组灌饲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共计16天,1-8天采用劳倦过度结合饮食不节的方法建立脾气虚模型;9-16天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与药物损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脾阳虚、脾阴虚模型:在模型组造模成功的基础上施加中药治疗,其中脾气虚中药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阳虚中药对照组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阴虚中药对照组采用理脾阴正方治疗,具体方法为按1ml/100g剂量灌胃,日一次;在造模的第8天和第16天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动物取材备检。形态学观察方面,采用100×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胃和小肠病理学改变;生化指标检测方面,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琥珀酸脱氢酶和钠钾ATP酶活性的变化;回肠组织蛋白质检测方面,采用双向电泳法分离差异表达的蛋白,凝胶银染后经选点、酶切和质谱分析,用MASCOT软件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肽质量指纹谱数据并确定蛋白质。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力显着降低(P<0.01),其中脾阳虚模型组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脾气虚模型组,脾阴虚模型组降低幅度最小;各中药对照组经中药对证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活力有所增强。2.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显着增高(P<0.05),其中脾阳虚模型组增高幅度最大(P<0.01),其次是脾阴虚模型组(P<0.01),脾气虚模型组大鼠增高幅度最小(P<0.05);各中药对照组经中药对证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均有降低。3.100×光镜下胃肠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①正常组大鼠胃底黏膜各层结构完整,纹理清晰;回肠组织黏膜内腺体排列整齐;②各模型组大鼠胃底黏膜结构紊乱,结构不清,可见坏死渗出等病理改变;回肠绒毛变矮或消失,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水肿;③各中药对照组经对证治疗后胃肠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明显破坏。4.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Na+-K+-ATPase活力显着降低(P<0.01),其中脾气虚模型组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脾阳虚模型组,脾阴虚模型组降低幅度最小;各中药对照组经中药对证治疗后Na+-K+-ATPase活力有所增强。5.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SDH活力均发生不同程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对照组经中药对证治疗后SDH活力有所增强。6.脾虚大鼠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发现了205个有差异性表达的蛋白点,经选点加酶切及质谱鉴定,本次实验鉴定出22种与脾虚发生相关的蛋白质,其中7种蛋白表达下调,15种蛋白表达上调。脾气虚模型组有3种蛋白质差异性表达,分别是表达下调的白蛋白,表达上调的胰蛋白酶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脾阳虚模型组有12种蛋白质差异性表达,分别是表达下调的角蛋白19、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肌动蛋白和角蛋白1,表达上调的蛋白二硫键异构酶A3、埃兹蛋白、假定未知蛋白、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丙酮酸激酶、结蛋白、角蛋白8和蛋白质异戊烯基转移酶;脾阴虚模型组有7种蛋白质差异性表达,分别是表达下调的肌动蛋白、热休克蛋白,表达上调的钙联蛋白、乌头酸水合酶、Papss2、过氧化氢酶和乙醇脱氢酶。结论:1.根据中医病因理论,采用劳倦过度结合饮食不节的方法可成功诱导脾气虚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施加药物损伤法可以成功诱导脾阳虚和脾阴虚大鼠模型。2.脾失健运可表现出血清淀粉酶、钠钾ATP酶、琥珀酸脱氢酶活力下降和血清胃泌素含量升高,提示脾失健运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以及能量的合成代谢能力下降关系密切。3.脾失健运主要与物质代谢、组织构成、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死亡和增殖方面相关的蛋白质功能异常有关,其中绝大部分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过程密切相关。4.脾失健运的发生与细胞内Ca2+超载和细胞膜损伤密切相关。在继发性病理机制中,脾气虚或与血液循环障碍关系更为密切,印证了中医学“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虚”的理论;脾阳虚或与细胞骨架损伤和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更为密切,印证了中医学“阳虚为气虚之极”的理论;脾阴虚或与过氧化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印证了中医学“气虚日久伤阴”的理论。
宋雪娇[7](2011)在《脾阴虚证大鼠胃动素、胃蛋白酶、水通道蛋白4及蛋白质组学改变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医学中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生命体离开母体之后独立生存,身体生命物质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脾。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不单整个消化系统功能有脾的参与,脾且作用于内分泌、自主神经、免疫以及血液等其他系统的代谢。中医学认为,脾阴为后天阴液之本,主濡养,主散精,参与运化,参与统血。近年来,学术界在血清、器官组织及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方面对脾阴虚证的探讨日益加深。本研究以脾阴虚证为模型,采用健康组为对照,探讨脾阴虚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医学基础。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脾阴虚证模型大鼠胃动素(MTL)、胃蛋白酶、水通道蛋白4(APQ4)、及蛋白质组学方面的改变,探讨它们在脾阴虚证时出现异常改变的作用机制,为揭示脾阴虚证本质及采用中医药治疗脾阴虚证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结合耗伤阴液的方法塑造脾阴虚证大鼠模型。16天后,观察各组大鼠生理状态。并以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底组织与回肠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得各组大鼠回肠组织APQ4的表达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TL含量的表达差异;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十二指肠胃蛋白酶活性的表达差异;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健康对照组与实验组回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结果:1.胃动素的ELISA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实验组和脾阴虚中药反证组MTL的表达均出现明显降低(P<0.01);与实验组比较,脾阴虚中药反证组MTL的表达提高(P<0.05)。2.胃蛋白酶的比色法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实验组胃蛋白酶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脾阴虚中药反证组胃蛋白酶的表达降低(P<0.05);脾阴虚实验组与脾阴虚中药反证组之间,胃蛋白酶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3.水通道蛋白4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光镜下观察,健康对照组阳性颗粒的表达在上皮细胞中呈现较深的棕色,数量较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实验组中阳性颗粒的表达明显减少,并呈现浅淡的棕色;脾阴虚中药反证组较实验组阳性颗粒表达显着增多,颜色偏于较深的棕色。4.蛋白质组学的质谱鉴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实验组发现8个差异表达蛋白点。结论:塑造脾阴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后血清中MTL含量下降,回肠APQ4阳性细胞表达减弱,十二指肠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它们的异常改变可能与脾阴虚证发生的病理学机制有关。在蛋白质组学方面,实验组回肠鉴定出蛋白差异点,这些蛋白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脾阴虚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热休克蛋白90,其作用于端粒酶而影响端粒的长度,基于蛋白质组学理论的端粒长度缩短可能是脾阴虚证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高琳[8](2009)在《干姜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理中丸是张仲景治疗脾阳虚证的传统名方,由干姜、人参、白术、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功能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干姜作为理中丸的君药,在全方的配伍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对脾胃虚寒证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了从实验的角度对君药在方剂中核心配伍地位的内涵进行揭示,本实验以理中丸中的君药干姜作为研究切入点,借助中医脾阳虚证候模型,对干姜及其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调节消化吸收及能量代谢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药味和化学成分群两个层次的药效物质基础的角度,对君药干姜决定理中丸主要功效的核心地位进行了揭示。全文共分为脾阳虚模型的制备和干姜及其成分对理中丸药效学影响的比较两大部分。1“石膏-知母”复合法脾阳虚模型的制备1.1目的以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代替常用的大黄、番泻叶类苦寒泻下药,并结合饥饱失常、劳倦过度的方法进行造模,以期建立更符合中医“寒凉伤阳、饥饱伤气和劳倦伤脾”致病思路的中医脾阳虚证候模型。1.2方法模型动物隔日足量喂食,每日在25℃水中游泳,直至大鼠连续三次吐泡下沉,或沉入水底,3秒内不能自行浮出水面,并以三种不同给药频率灌胃给予石膏一知母煎液,比较石膏-知母不同给药方法对制备脾阳虚模型的影响。方法1:造模1-6日隔日灌胃4℃的石膏-知母煎液(浓度为4:1,下同),剂量为10ml/kg(下同);造模7-12日,每同灌胃石膏-知母煎液,自然恢复15天。方法2:隔日灌胃给予4℃的石膏-知母煎液,剂量为10ml/kg,连续20天,自然恢复12天。方法3:每R灌胃给予4℃的石膏一知母煎液,2ml/只,连续12天,自然恢复9天。观察造模动物的一般生物学特征改变,检测体温、体重、食量的变化,以及血中D-木糖、6AS、MLT含量和肠组织中N0水平等与消化吸收功能及能量代谢相关指标。1.3结果三种造模方法均能引起造模动物一般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出现腹泻、倦怠、体温下降、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方法2的影响最小,模型动物恢复较快;方法1和方法3都能造成模型动物一般生物学特征的明显改变,且以方法3引起的模型症状变化更加明显且稳定。在消化吸收及能量代谢的相关指标方面,造模方法3能使血中GAS、MLT、D-木糖含量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使肠运动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水平降低,体温减低明显、食量减低、体重增长减慢。造模方法1对消化吸收相关药理指标的改变与造模方法3的影响相似,但对模型动物的体重和食量的影响不明显;造模方法2除能使模型动物的体重减轻外,对其他各指标均无显着影响。1.4结论对比实验采用的三种石膏-知母的给药方法,方法3的造模效果最为显着和稳定,即以每日灌胃给药,连续12天,恢复9天,是本实验证实的最有效的脾阳虚证候模型制备方法。2干姜及其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消化吸收功能及代谢的影响2.1目的通过对理中丸中君药干姜,以及干姜中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理中丸主要功效影响的研究,从药味和化学成分群两个层次,证实君药干姜及干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群对理中丸整体功效的决定性影响,以初步揭示理中丸中君药核心地位的药理学和化学内涵。2.2方法采用石膏-知母复合造模法制备大鼠脾阳虚证候模型,造模期为14天1;治疗期间各给药组分别给予治疗药物,连续给药8天。供试药物分别为理中丸、四君子汤供试液,干姜水溶性成分和不同剂量挥发性成分(大、中、小剂量比为2:1:0.5)分别代替干姜原药材配伍入理中丸,组成的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和大、中、小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供试液,其中挥发性成分的中剂量相当于干姜的常规剂量。造模及治疗过程中,对各组大鼠的体温、体重、食量进行测定;治疗结束时,测定下列两组指标。与消化吸收有关的指标有:胃的排空率和肠推进率;血中D-木糖(D-xylose)、胃泌素(GAS)、胃动素(MLT)含量,胆碱酯酶(CHE)活性,胃组织中H+-K+-ATP酶活性,空肠组织中NO含量;肠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肠间质细胞(ICC)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肠肌间神经丛中胆碱能神经(AchE阳性神经)和氮能神经(NOS阳性神经)的分布(组织化学法)及累计光密度;观察胃、肠的病理改变,以及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中、大剂量组大鼠肝的病理改变。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指标有:空腹血糖值,血中肌酸激酶(CK)活性、乳酸(LD)水平;胃、空肠、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肌糖元的含量;下丘脑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2.3结果为了对不同层次的研究问题分别进行说明,研究结果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表述。2.3.1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对脾阳虚证消化吸收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差异在胃的运动和消化功能方面,四君子汤可提高血中MLT、GAS水平,增加胃的排空率,但作用明显弱于理中丸。四君子汤对正常的胃H+-K+-ATP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理中丸作用不明显。在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方面,四君子汤和理中丸均可降低肠推进率,且无明显差异。四君子汤主要是通过降低血中CHE活性水平引起的,对NO无明显影响。虽然四君子汤对提高模型大鼠D-木糖吸收率和增加食量方面的作用优于理中丸,但两方在增加模型动物体重方面的作用无显着差异。并且对胃肠病理形态的观察显示,四君子汤对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较理中丸弱。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面,理中丸能改善造模引起的CK活性降低、LD和肌糖元含量升高;降低下丘脑中5-HIAA含量,升高体温。理中丸对造模引起的代偿性血糖升高、骨骼肌线粒体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增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理中丸除了对胃组织线粒体中的Na+-K+-ATP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外,对胃肠线粒体中的其他ATP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而四君子汤不能纠正造模引起的大鼠体温降低,对下丘脑中5-HIAA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除了对血中CK的活性降低和对胃线粒体中ATP酶的抑制作用强于理中丸外,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弱于理中丸。2.3.2干姜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消化吸收功能和能量代谢作用的影响在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面,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和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均能提高脾阳虚模型血中GAS和MLT水平,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的作用优于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也优于理中丸原方;但两者在增加胃排空率方面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对血中CHE的抑制作用较强,同时能升高模型大鼠肠组织中降低的NO水平,降低模型大鼠肠中ICC数量,但对肠中VIP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对血中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弱于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也不能提高空肠中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释放,且对肠组织VIP的含量也无明显影响,仅在抑制肠中ICC的数量方面作用显着。然而比较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和理中丸原方对大鼠小肠推进率的抑制作用,三者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此外,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对模型大鼠D-木糖的吸收率的增加和促进体重增长方面的作用,优于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和理中丸。在对胃肠组织形态的保护方面,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的作用更优。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方面,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能有效降低下丘脑5-HIAA水平,体温明显升高;同时能有效降低血中CK的活性和LD的含量,并能抑制造模引起的骨骼肌ATP酶活性及血糖的代偿性增高,使之恢复正常水平。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对下丘脑中5-HIAA不但没有降低作用,反而使其含量升高,对造模引起的体温降低无明显影响。除了对骨骼肌中ATP酶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外,干姜水溶性成分理中配方对其他各指标的改善作用均弱于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2.3.3不同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消化吸收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干姜挥发性成分中剂量配伍能显着提高血中GAS和MLT水平,使之达到正常值以上,并能显着提高胃排空率。干姜挥发性成分大、小剂量理中配方虽也具有相似的作用,但作用较干姜挥发性成分中剂量配方弱。各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主要通过影响胆碱能神经功能和空肠ICC数量来抑制肠的运动功能。干姜挥发性成分中剂量配方对ICC数量的减少作用最强,大剂量配方对抑制血中CHE活性的作用最突出。对肠中NO含量的影响中,除干姜挥发性成分小剂量能使其含量上升外,姜醚中、大剂量表现为降低的作用,但中剂量配方能使肌间神经丛中氮能神经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增高。从对改善肠推进率的作用来看,大、中、小剂量的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对胃肠组织形态的保护方面,中剂量配方的作用更为显着。对能量代谢功能的影响方面,中剂量和大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可有效降低下丘脑5-HIAA水平,并使模型大鼠体温上升至正常水平;小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虽然对下丘脑5-HIAA水平也有降低作用,但对造模后大鼠的体温降低未显示出明显改善作用。三剂量理中配方均能有效降低血中CK活性和LD水平,以及肌糖元含量,其中中剂量和大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的作用更加明显。对于造模引起的血糖及骨骼肌线粒体中Ca2+-Mg2+-ATP酶活性代偿性增高,三剂量理中配方均有降低作用,中剂量配方对血糖的降低作用最突出,而小剂量配方对ATP酶的影响较明显。实验中发现,大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能导致血中GOT活性有所升高,使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肝组织出现少量的细胞坏死,提示干姜挥发性成分配伍剂量过大时,有可能引起肝脏的损害。而小剂量和中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配伍对肝脏的功能未见损害作用。2.4结论在对脾阳虚证模型的治疗中,理中丸所代表的温阳健脾法是针对脾阳虚证进行治疗的基本立法,干姜是理中丸实现温阳散寒作用的核心药物;而在干姜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中,干姜的挥发性成分成分对理中丸功效的影响最为突出,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证模型消化吸收功能和能量代谢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干姜挥发性成分在理中配方中配伍剂量的增加,理中配方的功效的作用强度发生改变,以挥发性成分中、大剂量配伍时,其疗效显着提高,但大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理中配方时,存在对模型动物的肝脏产生损害倾向,因此从本实验的结果判断,干姜挥发性成分以中剂量配伍时,其疗效最佳。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证明,君药干姜在理中丸配伍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和功效上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方剂学理论中纯粹理论层面上的假设,而是具有重要的事实基础的。对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揭示,又会对方剂配伍理论的认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秦建设[9](2007)在《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GSH-Px活性、端粒长度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肝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探讨中医脾阳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经典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劳倦过度+饮食失节+苦寒伤阳药)建立脾阳虚证大鼠模型:采用比色法检测肝组织GSH-Px活性,用Southern blot法测定肝细胞端粒长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组肝组织GSH-Px活性降低,肝细胞端粒长度缩短。结论:机体内GSH-Px活性降低、自由基蓄积损伤端粒,是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细胞端粒长度缩短的机制之一,提示端粒长度改变与脾阳虚之间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的生理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脾为五脏之一,位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属土,喜燥恶湿,与长夏之气相通。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升清、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的功能是保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避免染色体丢失,防止核酸外切酶对DNA的降解、染色体末端的粘着、融合,同时参与染色体定位、复制。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端粒的缩短是细胞衰亡的“生物钟”。自由基是机体内性质较活跃的强氧化剂,研究发现自由基及氧化应激反应都能损伤DNA结构,使端粒缩短而失去正常功能。近二十年来本学科对脾虚三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与自由基的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基损伤是导致脾虚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故此我们有理由推测,脾阳虚证的发生可能与端粒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目前,关于脾阳虚证端粒长度变化的实验研究国内外尚无报道,因此,开展此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脾脏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将通过对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端粒长度和GSH-Px活性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揭示脾阳虚证的病理实质,为临床研究打下基础。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1)建立脾阳虚证大鼠动物模型。(2)观察脾阳虚证大鼠肝组织GSH-Px活性的变化。(3)观察脾阳虚证大鼠肝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
林庶茹,易杰[10](2005)在《脾阳虚、脾阴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脾虚证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脾虚证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脂代谢稳态探讨从肝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途径与科学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脂代谢稳态的破坏是影响AD发病的重要途径 |
1.1 脑脂稳态与AD |
1.1.1 血脑屏障 |
1.1.2 淀粉样前体蛋白 |
1.1.3 炎症与氧化应激 |
1.2 血脂稳态与AD |
1.3 脂代谢失稳所致AD共病与AD |
2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2.1 髓海空虚,髓减脑消 |
2.2 脾肾两虚,脏腑失调 |
2.3 痰浊蒙窍,瘀阻脑络 |
3 基于脂代谢稳态从肝脾论治AD的路径探讨 |
3.1 从肝脾论治调节脂代谢防治AD的理论依据 |
3.2 从肝脾论治调节脂代谢防治AD的实践依据 |
3.2.1 从肝脾论治对脂代谢稳态的调节 |
3.2.2 从肝脾论治调节脂代谢防治防治AD |
3.3 中医治法 |
4 讨论 |
(2)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模型肝组织病理及能量代谢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造模法 |
2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糖脂代谢紊乱相关性研究 |
1 糖脂代谢紊乱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联 |
2 糖脂代谢相互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制备及评估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大鼠肝功能及糖脂代谢变化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Ca2+/CaM信号通路在大鼠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中的响应及益气健脾中药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脾的生理功能及脾虚证研究进展 |
1.2.1 脾的生理功能 |
1.2.2 脾虚证的理论源流 |
1.2.3 脾虚证本质研究 |
1.3 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3.1 应用苦寒伤中法复建脾虚证动物模型 |
1.3.2 应用破气耗气法复建脾虚证动物模型 |
1.3.3 应用饮食伤脾法复建脾虚证动物模型 |
1.3.4 应用劳倦伤脾法复建脾虚证动物模型 |
1.3.5 应用复合因素法复建脾虚证动物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证候模式及工作假说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基于理论与临床的“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证候模式的建立 |
2.2.1 “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文献理论 |
2.2.2 “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临床研究 |
2.3 “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证候模式内涵探讨 |
2.3.1 中医脾虚证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关系 |
2.3.2 中医脾虚证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关系 |
2.3.3 中医脾虚证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关系 |
2.3.4 中医脾虚证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关系 |
2.3.5 中医脾虚证与能量代谢功能紊乱的关系 |
2.3.6 中医脾虚证与运动功能紊乱的关系 |
2.4 “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证候模式的研究思路 |
2.4.1 基于系统观和整体观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思路 |
2.4.2 基于Ca~(2+)/CaM信号通路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工作假说及可行性分析 |
2.5 深化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意义 |
2.5.1 基于脾虚证研究拓展临床应用范围 |
2.5.2 基于脾虚证实质丰富症状学、疾病学和预防医学研究内涵 |
2.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
2.6.1 立题依据 |
2.6.2 研究目的 |
2.6.3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论文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脾虚证大鼠不同组织代谢相关酶活性、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仪器与动物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动物 |
3.3 方法 |
3.3.1 药物制备 |
3.3.2 脾虚证大鼠模型制备 |
3.3.3 分组与给药 |
3.3.4 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观察、宏观证候评估及每日体重增加量、肛温测定 |
3.3.5 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测定 |
3.3.6 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测定 |
3.3.7 大鼠小肠组织GAS、MOT、SS和VIP含量测定 |
3.3.8 大鼠空腹血糖测定 |
3.3.9 大鼠血清胰岛素测定 |
3.3.10 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测定 |
3.3.11 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SDH、LDH活性测定 |
3.3.12 激光共聚焦测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i浓度 |
3.3.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 |
3.3.14 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M、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 |
3.3.15 统计学处理 |
3.4 结果 |
3.4.1 脾虚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 |
3.4.2 脾虚各组大鼠每日体重增加量和游泳耐力时间比较 |
3.4.3 脾虚各组大鼠肛温和宏观证候积分比较 |
3.4.4 脾虚各组大鼠每日摄食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比较 |
3.4.5 脾虚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比较 |
3.4.6 脾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比较 |
3.4.7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GAS和MOT含量比较 |
3.4.8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SS和VIP含量比较 |
3.4.9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3.4.10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SDH、LDH活性比较 |
3.4.11 脾虚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3.4.12 脾虚各组大鼠胰腺组织SDH和LDH活性比较 |
3.4.13 脾虚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3.4.14 脾虚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SDH、LDH活性比较 |
3.4.15 脾虚各组大鼠肝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3.4.16 脾虚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DH、LDH活性比较 |
3.4.17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组织[Ca~(2+)]i浓度比较 |
3.4.18 脾虚各组大鼠骨骼肌、肝组织[Ca~(2+)]i浓度比较 |
3.4.19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3.4.20 脾虚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3.4.21 脾虚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3.4.22 脾虚各组大鼠肝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3.4.23 脾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3.4.24 脾虚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3.4.25 脾虚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3.4.26 脾虚各组大鼠肝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益气健脾中药对脾虚证大鼠不同组织代谢相关酶活性、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仪器与动物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动物 |
4.3 方法 |
4.3.1 药物制备 |
4.3.2 脾虚证大鼠模型制备 |
4.3.3 分组与给药 |
4.3.4 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宏观证候评分及每日体重增加量、肛温测定 |
4.3.5 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测定 |
4.3.6 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测定 |
4.3.7 大鼠小肠组织胃肠激素GAS、MOT、SS和VIP含量测定 |
4.3.8 大鼠空腹血糖含量测定 |
4.3.9 大鼠血清胰岛素测定 |
4.3.10 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测定 |
4.3.11 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SDH、LDH活性测定 |
4.3.12 激光共聚焦测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2+)]i浓度 |
4.3.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 |
4.3.14 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小肠、胰腺、骨骼肌和肝组织CaM、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 |
4.3.13 统计学处理 |
4.4 结果 |
4.4.1 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 |
4.4.2 各组大鼠每日体重增加量和游泳耐力时间比较 |
4.4.3 各组大鼠肛温和宏观证候积分比较 |
4.4.4 各组大鼠每日摄食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比较 |
4.4.5 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比较 |
4.4.6 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比较 |
4.4.7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GAS和MOT含量比较 |
4.4.8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SS和VIP含量比较 |
4.4.9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4.4.10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SDH和LDH活性比较 |
4.4.11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4.4.12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SDH和LDH活性比较 |
4.4.13 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4.4.14 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SDH和LDH活性比较 |
4.4.15 各组大鼠肝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比较 |
4.4.16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SDH和LDH活性比较 |
4.4.17 各组大鼠小肠、胰腺组织[Ca~(2+)]i浓度比较 |
4.4.18 各组大鼠骨骼肌、肝组织[Ca~(2+)]i浓度比较 |
4.4.19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4.4.20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4.4.21 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4.4.22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CaM、CaMKⅡ基因表达量比较 |
4.4.23 各组大鼠小肠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4.4.24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4.4.25 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4.4.26 各组大鼠肝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表达比较 |
4.5 讨论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全文结论 |
研究展望 |
英语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与细胞株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仪器 |
1.2 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体外培养 |
1.3 分组、造模及给药 |
1.4 检测指标 |
1.4.1 脏器指数 |
1.4.2 肝肾组织PKC测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裸鼠体质量、肝重、肝系数、肾重及肾系数情况 |
2.2 各组裸鼠肝脏中PKC表达情况 |
3 讨论 |
(6)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脾虚大鼠脾失健运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Abstract |
Purpose |
Material and method |
Results |
Conclusion |
文献综述一 |
1 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1 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
1.2 动物模型评价研究 |
1.3 动物模型比较研究 |
2 脾虚证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
2.1 脾虚证与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
2.2 脾虚证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
2.3 脾虚证与物质能量代谢障碍 |
2.4 脾虚证与信号转导途径 |
2.5 脾虚证与基因 |
2.6 脾虚证与端粒、端粒酶 |
2.7 脾虚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
2.8 脾虚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2.9 脾虚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
2.10 脾虚对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 |
3 述评及展望 |
3.1 述评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
1 蛋白质组学及其技术应用 |
2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 |
2.1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学研究 |
2.2 蛋白质组学与中药学研究 |
3 述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及制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复制与评价 |
2.2 标本采集与制备 |
2.3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
2.4 蛋白质组学检测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生物学体征观察结果 |
3.2 各组大鼠胃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
3.3 各组大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3.4 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 |
分析讨论 |
1 中医学对脾虚证脾失健运的认识 |
1.1 “脾”的字源含义 |
1.2 脾的中医学功能系统联属 |
1.3 中医学对“脾虚”的认识 |
1.4 本研究的科学假说与研究思路 |
2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3 脾失健运与生命物质基础的异常改变 |
3.1 脾失健运与血清淀粉酶活力的改变 |
3.2 脾失健运与血清胃泌素含量的改变 |
3.3 脾失健运与胃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3.4 脾失健运与Na~+-K~+-LATPase活力改变 |
3.5 脾失健运与SDH活力改变 |
3.6 脾失健运与蛋白质组表达变化 |
4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特定病因所致脾失健运机理的探讨 |
4.1 对脾气虚脾失健运机理的探讨 |
4.2 对脾阳虚脾失健运机理的探讨 |
4.3 对脾阴虚脾失健运机理的探讨 |
4.4 对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三证脾失健运机理异同的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脾阴虚证大鼠胃动素、胃蛋白酶、水通道蛋白4及蛋白质组学改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干姜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综述 |
综述一 脾阳虚证候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理中丸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实验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研究思路 |
研究内容 |
研究一 石膏一知母复合因素造模法制备大鼠脾阳虚 证候模型的比较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干姜及其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 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理中丸与四君子汤对脾阳虚模型消化功能 及能量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干姜挥发性成分与水溶性成分对理中丸调节脾 阳虚模型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不同剂量干姜挥发性成分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 模型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GSH-Px活性、端粒长度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个人简历 |
(10)脾阳虚、脾阴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
2 方 法 |
3 结 果 |
4 讨 论 |
四、脾虚证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脂代谢稳态探讨从肝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途径与科学内涵[J]. 任妍,周凤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6)
- [2]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模型肝组织病理及能量代谢变化[D]. 李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Ca2+/CaM信号通路在大鼠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中的响应及益气健脾中药干预研究[D]. 段永强. 兰州大学, 2014(10)
- [4]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雪姣.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5]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胃癌裸鼠肝肾脏蛋白激酶C影响的实验研究[J]. 王雪姣,殷东风,唐广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10)
- [6]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脾虚大鼠脾失健运机理的实验研究[D]. 吕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07)
- [7]脾阴虚证大鼠胃动素、胃蛋白酶、水通道蛋白4及蛋白质组学改变的实验研究[D]. 宋雪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04)
- [8]干姜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D]. 高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脾阳虚证大鼠模型肝组织GSH-Px活性、端粒长度变化的实验研究[D]. 秦建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7(06)
- [10]脾阳虚、脾阴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J]. 林庶茹,易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