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0)在《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词绝句是以诗歌绝句的形式对词人、词作及词体本身进行评述或议论。由于绝句自身的体量不大,其所能表达的内容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论词绝句的主题集中而凝练,主要是评析鉴赏某位词人或某部词集,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作者阅读词作后的感悟和所思,或者是批评者针对某个争议较大的词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前已知最早的论词诗是南宋刘克庄的《自题长短句后》,刘诗反映了南宋时期词体观念的新变,开以诗论词的先河。然而金元明时期论词绝句创作屈指可数,仅有王中立《题裕之乐府后》,元好问《题山谷小艳诗》,元淮《读李易安文》等少数篇章,直至清代论词绝句创作异峰突起,渐成规模。这与清代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发展有关。极力扩大韵语文学的表现范围,是清人在面对古典文学发展至清代已“无体不备”的发展现状时作出的选择,这种自觉求新的意识表面上看是对文学传统的屈服和退让,而选择通过其他领域开拓新境,但实际上已孕育了超越和突破文学传统的要求及可能。在“另辟町畦”思想的驱使下,清代士人一方面进入戏曲、小说等主流文体之外的领域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也不断尝试以其熟识的文体容纳新的内容,而清代论词绝句的兴起也正是以此为背景。“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意在通过研究论词绝句这一兼具诗歌文本和词论载体双重性的诗歌形式,发掘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理论价值,并对清代文人学者的词学观念和创作心理进行探察。本文绪论部分对论词绝句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概括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论诗绝句产生时代早于论词绝句,而且影响力也更大,论诗绝句从带偶然性的“戏为”“漫成”之作,转变为具有相对稳定形制的诗歌创作形式,并且从以诗论诗,延伸至以诗论画、论曲、论词等,因此可以说论词绝句是论诗绝句体式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一章在对清代论词绝句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力图把握每一个历史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形态和思想倾向,从而在清代文学和清代词学的大框架内实现对论词绝句发展历程的历史认知和建构。清初思想界仍以批判和反思明代王学空谈心性为主流,就词学而言,扫荡明词艳俗风气的同时也是新词风孕育成长的重要契机,相应地,清初论词绝句也以批评明词、评价清初词坛和反映对历代词的接受状况为主要内容;清代中后期的论词绝句创作与阳羡、浙西、常州诸词派的继起迭兴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不同时期词学派别对词坛的深远影响,已辐射到了论词绝句的创作内容和整体倾向;“词史”和“寄托”既是理解晚清词学的关键,也是理解晚清论词绝句的关键,一方面以地域词、闺阁词、国朝词为表现对象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渐成大观,另一方面晚清论词绝句创作逐渐显现出从词论向文学回归的趋势。第二章具体从创作主体身份和创作心理出发,探究在论词绝句发展过程中文学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论词绝句的创作主体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主体身份的差别,词派人物、文人雅士、词学名家和词选编者在进行论词绝句创作时,在诗歌内容和创作形式上也会各有侧重。从创作心理而言,以“戏题”“杂感”“偶成”为题的论词绝句创作,通过观点提出的非正式性,消解了正面批评当世人物的严肃感和紧张感;清代是一个博学重才的时代,而论词绝句以短小篇幅谈艺论道,能够彰显出创作者个体的诗歌技艺和知识学问;论词绝句还是作者读词、论词文学活动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清代文人尚雅避俗的文化心理。第三章侧重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考察论词绝句的创作活动。厉鹗的论词绝句不仅集中反映了浙西词派的词学思想,而且厉鹗本人对论词绝句的运用有创制之功,因此可以说,厉鹗及其论词绝句创作在清代论词绝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宋翔凤论词绝句“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不仅是常州词派以治今文经学方式解词的范本,而且是清代论词绝句从评词(对风格的评论)向解词(对词意的解读)转变的关键一环;在清代诸多论词绝句作者中,从数量和规模而言,谭莹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都堪称第一,而且谭莹、潘飞声以论词绝句组诗形式构建岭南词史,对于拓宽论词绝句的批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清代论词绝句作者在借鉴诗歌传统艺术手法和批评手法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论词绝句独特的审美形式。论词绝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借用主要体现为寻章摘句的语言形式,巧喻设譬的艺术构思,以及情理交融的审美特征。论词绝句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认为论词绝句因“以议论为诗”而欠缺文学性的观点。第五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这部分主要从理论内容和文体观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就理论内容而言,词体起源、词体风格和批评鉴赏是论词绝句对清代词学贡献比较大的三个方面。此外,论词绝句的创作还反映了词学批评的“越界”问题,具体而言,可分为诗与论的结合,以及诗与词的结合。探讨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能够深化我们对清代词学批评“综合性”特征的理解。
郑好洋[2](2020)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辛弃疾在词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是词体文学发展“极盛的时期”的代表人物,被冠以“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称号。1949年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十几套中学语文教材中,基本每一套都有选录辛弃疾的词作,只有个别年份因特殊情况没有选录。学习辛弃疾的词作,学生不仅可以积累古典文化知识,还能体悟到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国家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当前学术界在辛弃疾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方面已有颇丰的研究成果,但是辛词在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方面的专门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辛词教学方面的研究也相对单一,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文章对1912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情况进行纵向梳理分析,探究辛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特点、选编依据等内容;对辛词的单篇教学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单篇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基于单篇教学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专题教学设计。绪论部分与四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及方法等内容。第一章通过对1912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情况进行纵向梳理分析,探究辛词选编的数量、内容、风格等特点,并从辛弃疾及其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倾向、审美与人格教育的目标导向等方面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依据。第二章通对辛词单篇教学案例的整理、展示及分析,归纳单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点,总结其“教学方法比较保守”、“忽视课后巩固环节”、“教学时长的局限性”等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三章分析专题教学和单篇教学的关系、开展辛词专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准备。第四章展示辛弃疾词专题教学的设计。
王明璐[3](2020)在《汪莘的理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汪莘,南宋文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人。自幼不羁,胸怀大志,不屑作场屋声病之文,不事科举,终身布衣。但始终心存爱国忧民之思,曾应诏上书,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及行师布阵之法,不报。后被徐谊以遗逸引荐于朝,不果。遂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每醉必浩歌赋诗,以宣其郁积。作品见于《方壶存稿》,今存明代刻本九卷。汪莘作为朱熹的徽州十二高第弟子之一,与程洵、程先、程永奇等人同为新安理学的早期创始人,形成了影响徽州几百年的新安理学派,其理学成就不容小觑。汪莘不仅是一位着名的理学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文章力求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及具体作品的全面考察,探究其理学思想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其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文章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考述汪莘的生平、交游、及着述情况。主要概述汪莘的生平经历,作品的流存,汪莘与恩师朱熹及其他友人的交游情况。第二章则是对汪莘的理学思想进行概述,包括其理学思想的渊源及倾向性。家乡休宁的人文环境及恩师朱熹的指导是汪莘走上研究义理道路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其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天地交泰”的论辨当中。第三章是对汪莘文学创作的研究,也是文章的重点。汪莘在诗、词、文创作方面均颇有建树,本章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其文学创作特色予以研究。在诗歌方面,首先探讨其诗学观,并从“含蓄深致,富有理趣”“以智见诗,以才写诗”“诗以观时,爱君忧民”“言志抒怀,情感丰富”四个方面展现其诗学观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在词作方面,从“随所寓而作”的创作观,维度丰富的主题取向,不拘一格的作词手法三个方面展现词的创作特色。最后探讨其散文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艺术风格。通过对汪莘理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的爬梳与研究,重新定位其在南宋思想史与文学史中的地位,以期对南宋时期思想史和文学史研究有所裨益。
宋亚凤[4](2019)在《晚清民国词人王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易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词学家、词人,学术成果丰硕,影响较大。王易存世词作一百余首,所撰写的《词曲史》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词学理论成果。然而,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王易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对其词学理论、词作的考察尚显薄弱。基于此种情况,本论文将在考察王易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王易的词学思想、词体创作进行重点研究,进而判定王易的词学成就,考察王易在民国词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为进一步、更全面深刻的王易研究奠定基础。本论文共分四章,每章依据具体情况设置小节。第一章对王易的家世、生平及交游情况进行考述,重点考察王易的生平及交游经历,从而展现其生活轨迹,同时探究其创作过程;第二章对王易着述情况进行系统的考述,重点对其词学着作之版本、流传、评价等进行梳理与总结,同时也对王易其他领域的着作进行系统的整理说明,从而在整体上了解王易着述全貌;第三章为王易词学思想研究,主要从词体观、批评观及创作观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通过对理论着作及王易现存词学论文的深入考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究王易对词学的理解,进而探究民国时期词学研究的进展情况;第四章为王易词研究,通过对其词作的主题倾向、艺术特色的分析,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王易词的风格特点。另外,文末附有《<王易先生年谱>补遗与勘误》及《王易集外词收录情况简表》。
邰旻[5](2019)在《民国词人卢前及其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卢前是民国时期着名的词人和词学研究专家。他交游广泛,与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有往来,互相酬和,切磋琢磨,不仅有多部词集存世,而且有多部词学理论专着及单篇论文,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词学理论,形成了自己的词学观。当下学界对民国词学的研究已逐渐深入,但对卢前词学的研究略显单薄,不够全面,尚有挖掘的空间。本文即在考察卢前生平、家世、交游及着述的基础上,对其词学理论与批评、词体创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词学成就,评介其在民国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卢前的生平与家世,藉此主要展现卢前的家庭背景和人生轨迹。第二章探讨卢前的词学活动与交游,通过考察其主要词学活动和重要师友的来往,掌握其词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三章对卢前生平着作进行全面搜集和梳理,重点考察其词集和词学着作的版本与流传。第四章从卢前词学论着及词选等入手,归纳分析其词学主张,总结其词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对卢前的词作进行研究,分析卢前词的题材、主题及艺术特色,并对其词学创作的价值和影响做一总体评价。附录三篇,首篇《卢前佚词存》搜辑1938年版《中兴鼓吹》集外佚词72首,略加按语考释;次篇校录卢前《词略》对所选诸家词作的评论;末篇辑录《中兴鼓吹》诸本所见之序跋评语。
陈本兴[6](2019)在《洪适年谱新编》文中认为本年谱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材料,对洪适展开如下研究:一、前人已做有洪适年谱,主要是钱大昕的《洪文惠公年谱》(简称《钱谱》)及洪汝奎的《洪文惠公年谱》(简称《洪谱》);交游方面,《钱谱》仅提到友人范成大,《洪谱》又新增友人洪兴祖;诗文系年方面,《钱谱》有系年诗3首,系年文17篇,《洪谱》有系年诗5首,文95篇。二、笔者在前人年谱的基础上,对洪适生平、交游进行考补,并对与洪适交情深厚的友人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以完善谱主的人生经历;新补充的友人有:吴说(傅朋)、陈知柔(体仁)、谢汲(景思)、蔡向(瞻明)、曹勋(功显)、曾惇(谹父)、李益能(举之)、李益谦(相之)等十三位;对诗文加以系年,进一步理清谱主的文学创作历程;谱主有《盘洲文集》传世,据统计,《盘洲文集》共有诗歌796首,文1355篇。笔者对前人所系诗文已进行认真考证,并补充前人未系年诗62首,文92篇。
耿慧波[7](2018)在《2015年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文中指出*本索引所收录的是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索引,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条目在前,摘要附后。*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作者:《题目》(导师),院校一、索引1.杨洁:《<诗经>郑、卫诗歌研究》(程奇立),山东师范大学2.邱梦艳:《<诗经>学中结构阐释法的形成历程》(姜广辉),湖南大学
车兰兰[8](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研究表明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李宝[9](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薛冉冉[10](2018)在《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研究》文中指出与词学批评的其他形式研究相比,论词词的研究相对滞后。清顺康时期,伴随清词的崛起,清初论词词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据《全清词·顺康卷》、《全清词·顺康卷补编》,以及相关增补论文,初步梳理出顺康时期论词词456首,词作者184人。并在此基础上做初步研究:第一部分,阐述论词词文体的由来并追溯两宋以来论词词的发展概况。描述清初论词词的繁盛情况并从词作的繁荣、词学批评的复兴、词人交往的活跃程度等方面分析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繁盛的原因。第二部分,将顺康时期的论词词分为论词人、论词集、论词体三部分。并以时间为线索将其中的论词人又分为论前代词人与论当代词人两大类。在论词集部分又可细分为他题与自题词集等。借此展现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的内容。第三部分,论述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的特点与价值。作为词学批评手段之一,论词词不同于词话、序跋、词集评点等词学批评手段,具有即兴性、点示性、意象性、抒情性等。从其价值上来看,不仅为学术界研究清代词学提供了新视角,其丰富的内容对词集词作的辑佚、丰富词学理论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论词绝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献综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三、从论诗绝句到论词绝句 |
第一章 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背景 |
一、清代之前的论词绝句 |
二、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分期问题 |
第二节 清初词坛:词学复兴带动论词绝句的兴起 |
一、对明词的批评 |
二、对清初词坛的评价 |
三、对历代词的接受 |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词坛:词派论争推进论词绝句的发展 |
一、阳羡词派:髯陈端不让髯苏,跌宕沉雄绝代无 |
二、浙西词派:秀骨清魂画亦难,千秋白石压词坛 |
三、常州词派:千载春花与秋月,一经寄托便遥深 |
第四节 晚清词坛:多元并立拓展论词绝句的创作 |
一、评点本朝词人 |
二、聚焦地域词学 |
三、评点闺阁词人 |
四、“主寄托”带来文学性的回归 |
第二章 清代论词绝句作者的主体身份与创作心理 |
第一节 主体身份 |
一、词派人物 |
二、文人雅士 |
三、词学名家 |
四、词选编者 |
第二节 创作心理 |
一、“戏为”滥觞:“戏题”“杂感”与“偶成”的非正式批评 |
二、才学为诗:作为以学问解词、注词的产物 |
三、标举风雅:诗词创作的日常化 |
第三章 清代论词绝句名家综论 |
第一节 厉鹗的论词绝句 |
一、厉鹗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
二、论词绝句与浙西词学 |
三、厉鹗对浙派美学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宋翔凤的论词绝句 |
一、宋翔凤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
二、从“论词”到“解词” |
三、宋翔凤“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 |
第三节 谭莹的论词绝句 |
一、谭莹作论词绝句的缘由 |
二、谭莹论词绝句中的词学思想 |
三、谭莹与潘飞声论岭南词人异同 |
四、论词绝句创作与岭南词史构建 |
第四章 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 |
一、诗与词的结合:寻章摘句,檃栝成文 |
二、象与喻的结合:巧喻设譬,形象生动 |
三、情与理的结合:亦情亦理,情理兼胜 |
第二节 作为文学样式的论词绝句 |
一、论词绝句题前小序略论 |
二、论词绝句对词本事的索解 |
三、论词绝句的文学性问题 |
第五章 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 |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理论内容 |
一、词体起源说:从“辨体”转向“尊体” |
二、词体风格论:从“对立”走向“多元” |
三、批评方法论:从“鉴赏”到“感悟” |
第二节 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 |
一、诗与论,诗歌题材内容的开拓 |
二、诗与词,“以高行卑”文体互参观念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2)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19年至1949年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情况 |
一、整体概况 |
二、《词选》中辛弃疾词的选录情况 |
第二节 1949年至今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情况 |
一、辛词选编的数量特点 |
二、辛词选编的内容特点 |
三、辛词选编的风格特点 |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依据 |
一、辛弃疾及其词的重要地位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
三、审美与人格教育的目标导向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单篇教学研究 |
第一节 辛词教学典型案例展示 |
第二节 辛词教学案例的优点 |
第三节 辛词教学案例的局限性 |
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二、教学方法保守 |
三、忽视课后巩固环节 |
四、教学时长的局限性 |
第四节 辛词的单篇教学策略 |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三、重视课后巩固环节 |
四、注重吟诵教学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专题教学研究 |
第一节 专题教学和单篇教学的关系 |
一、单篇教学是专题教学的基础和支撑 |
二、专题教学是单篇教学的整合、扩展与提升 |
第二节 开展辛弃疾词专题教学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三、现实因素 |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专题教学准备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学篇目的确定 |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
四、教学方法的确定 |
五、教学课时的说明 |
六、建立学习小组 |
第四章 辛弃疾词的专题教学设计 |
第一节 传记赏读:热血英雄辛弃疾 |
一、走进英雄(第1、2课时) |
二、书写英雄(第3课时) |
第二节 作品精读:英雄人格微探 |
一、壮志未酬(第1课时) |
二、热血难凉(第2、3课时) |
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第4课时) |
第三节 对比教学:“苏旷辛豪”风格探析 |
第四节 拓展赏析:别样意蕴的婉约词 |
第五节 才艺展示 |
一、文言练笔:辛弃疾小传(第1课时) |
二、戏剧演绎:辛弃疾小剧场(第2课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汪莘的理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汪莘理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汪莘的生平、交游及着述考 |
第一节 汪莘的生平考 |
第二节 汪莘的着述及流传情况 |
第三节 汪莘交游考 |
一、与朱熹交游考 |
二、与真德秀、吴儆等交游考 |
第二章 汪莘理学思想概述 |
第一节 汪莘理学思想的渊源 |
一、“程朱阙里”的乡土滋养 |
二、恩师朱熹的提点、培养 |
第二节 、汪莘理学思想的核心——“天地交泰之辨” |
第三章 汪莘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汪莘的诗歌艺术 |
一、“诗散于太虚之间”的诗学观 |
二、含蓄深致,富有理趣的创作特点 |
三、以智见诗,以才写诗的创作技法 |
(一)细致入微的观察 |
(二)艺术手法的运用 |
1、典故的运用 |
2、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
四、诗以观时,爱君忧民的创作主张 |
五、言志抒怀,情感丰富的创作倾向 |
第二节 、汪莘的词作艺术 |
一、“随所寓而作”的创作观 |
二、维度丰富的词作主题 |
(一)抒写隐逸之乐 |
(二)抒发人生感怀 |
(三)咏物之作 |
三、不拘一格的作词手法 |
(一)以理入词 |
(二)以文入词 |
第三节 、汪莘的散文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晚清民国词人王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王易家世、生平、交游情况考述 |
第一节 王易家世考述 |
第二节 王易生平考述 |
第三节 王易交游考述 |
第二章 王易着述及作品散佚情况考述 |
第一节 词学着述考 |
第二节 其他着述考 |
第三节 王易词及诗文散佚情况考述 |
第三章 王易词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词体观 |
第二节 批评观 |
第三节 创作观 |
第四章 王易词研究 |
第一节 王易词的主题倾向 |
第二节 王易词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王易词的影响及评价 |
结语 |
附录一 《王易先生年谱》补遗与勘误 |
附录二 王易集外词收录情况简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民国词人卢前及其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卢前的生平与家世 |
第一节 卢前的生平 |
第二节 卢前的家世 |
第二章 卢前的词学活动与交游 |
第一节 卢前与潜社文人的交游 |
第二节 卢前与如社文人的交游 |
第三节 卢前与声社文人的交游 |
第四节 卢前与其他文人的交游 |
第三章 卢前的着述 |
第一节 卢前的词学着作 |
第二节 卢前的其他着作 |
第四章 卢前的词学理论与批评 |
第一节 词体观 |
第二节 词史观 |
第三节 词人词作论 |
第五章 卢前的词作 |
第一节 卢前词之题材与内容 |
第二节 卢前词之艺术特色 |
第三节 卢前词的影响与评价 |
结语 |
附录一 卢前佚词辑存 |
附录二 卢前《词略》集评校录 |
附录三 《中兴鼓吹》诸本序跋校语辑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洪适年谱新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洪适简介 |
二、研究概说 |
三、研究意义 |
四、创新之处 |
凡例 |
年谱 |
谱前 |
谱文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
一、题跋起源诸说 |
二、各家观点评述 |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
一、题跋与后序 |
二、题跋与题辞(词) |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
一、《全宋文》 |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
三、《宋代序跋全编》 |
本章小结 |
附 |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
第一节 书跋 |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
第二节 文跋 |
一、叙事 |
二、述志 |
三、析理 |
四、阐道 |
第三节 诗、词题跋 |
一、炼字品句 |
二、解疑释典 |
三、校讹正异 |
四、风格赏析 |
五、理论探讨 |
六、价值品鉴 |
七、即兴随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
第四节 法书帖刻 |
一、衔名跋尾 |
二、递藏源流 |
三、版本谱系 |
四、品评赏析 |
五、真伪辨别 |
六、书论探究 |
七、抒怀论世 |
第五节 金石器物 |
一、金石礼乐 |
二、笔墨纸砚 |
三、其他器物 |
第六节 画图 |
一、外形记述 |
二、内容描摹 |
三、逸事杂记 |
四、议论抒怀 |
五、以图证史 |
六、画论探讨 |
第七节 其他类 |
一、山水草木 |
二、建筑 |
三、人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顺康时期论词词概说 |
第一节 论词词之发展概述 |
一、以文学形式论文学 |
二、宋、元、明论词词述略 |
第二节 论词词在清顺康时期的崛起 |
一、词作的大量涌现 |
二、词作内容的丰富 |
三、创作主体的广泛 |
第三节 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繁盛成因分析 |
一、与清初词的繁荣同步发展 |
二、与清初词学批评的复兴同步发展 |
三、与清初词人交往的活跃程度同步发展 |
第二章 清顺康时期论词词之内容 |
第一节 论词人 |
一、对前朝词坛大家的重视 |
二、对本朝词人的“偏爱” |
第二节 论词集 |
一、他题与自题词集 |
二、对女性词集与郡邑词集的关注 |
第三节 论词体 |
第三章 清顺康时期论词词之特点与价值 |
第一节 清顺康时期论词词之特点 |
一、即兴性 |
二、点示性 |
三、意象性 |
四、抒情性 |
第二节 从论词词看清顺康时期词坛状况 |
一、云间余韵,各显风流 |
二、词风胚变,百花齐放 |
三、浙西崛起,独领风骚 |
第三节 丰富补充词学研究之史料 |
一、词集词作的辑佚 |
二、词学理论的重要补充 |
三、词人创作取向的细化 |
余论 |
附录 :顺康时期论词词初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论词绝句研究[D]. 苏静.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学语文教材中辛弃疾词的选编与教学研究[D]. 郑好洋. 河南大学, 2020(02)
- [3]汪莘的理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研究[D]. 王明璐.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晚清民国词人王易研究[D]. 宋亚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民国词人卢前及其词研究[D]. 邰旻.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洪适年谱新编[D]. 陈本兴.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2015年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J]. 耿慧波.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02)
- [8]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9]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清顺康时期论词词研究[D]. 薛冉冉.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