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岸金融合作的新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彭雄亮[1](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王建民[2](2018)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文中认为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暂时中止,市场力量依然是维持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动力。当前,经济融合发展成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新理念、新方向;两岸贸易往来的波动较为显着,两岸投资呈现严重不对称发展状态;两岸企业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包括相互投资、交叉持股以及转换企业身份等多种形式。
林定芃[3](2017)在《自贸试验区背景下的闽台经济金融合作》文中研究表明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两岸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对福建自贸试验区加强对台经济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崔慧[4](2016)在《促进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具有独特的对台优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于对接台湾,创建两岸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辐射周边地区。自贸区出台的公共政策是促进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自贸区则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实验区。根据福建自贸区功能定位,促进营商环境的政策、投资贸易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是对自贸区建设最具影响的政策。福建自贸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现行政策是否有效,二是是否需要进一步推出新的政策。福建自贸区目前出台的营商环境政策、投资贸易政策、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对自贸区的建设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政策的最终效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同时世界上一些比较成功的自贸区的建设经验值得重视和学习,尤其是新加坡、香港、鹿特丹和迪拜这些自贸区,在营商环境政策、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财税激励政策、金融政策方面有其突出的优势,是福建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借鉴对象,对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公共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启迪。笔者根据福建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功能定位,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福建自贸区在营商环境政策、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财税激励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能够通过更为完善的公共政策促进福建自贸区的繁荣发展和其功能定位的实现。
王建民[5](2016)在《两岸经贸:在曲折中前行》文中提出总体讲,2015年两岸经贸关系形势总体呈现"在曲折中发展,在困难中前行"的特征。2015年,是台湾爆发"太阳花学运"后的第一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所受冲击与影响逐步显现,两岸经贸合作的矛盾、摩擦、争议、阻力显着增多,两岸贸易与投资双双衰退,两岸经济合作协商与协议落实变得更加困难。不过,企业成为2015年两岸经贸合作舞台的主角,出现诸多新亮点。总体讲,2015年两岸经贸关系形势总体呈现"在曲折中发展,在困难中前行"的特征。
李非[6](2015)在《海峡两岸自贸区合作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制度以及管理体制差异造成两岸进入对方市场面临许多障碍。为了减少开放过程中的阻力,两岸都用试点的方式尝试建立自由贸易区,并通过开展自贸区合作实施更为开放的措施,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开展。
熊杰[7](2015)在《浅析习近平履新以来对台政策新亮点》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稳中有进,稳中有为。习总书记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就台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其对台政策的新亮点,即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底线思维、举措积极主动、风格务实亲民,有助于深入分析、把握习式风格对台政策的现实意义。
于本瑞,张道政,洪椿裕[8](2014)在《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背景、意义和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是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重要举措。经过30年的发展,昆山集聚了数千家台资企业和数万来自台湾的常驻人口,且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对台合作的广度、深度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昆山设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将积极推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两岸服务业和金融业合作,争取在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方面实现新突破,形成新亮点,构建新机制,并适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范春梅[9](2014)在《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对比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茶文化产业是大茶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是推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发展对整个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研究对于延伸茶产业链,推动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闽台茶文化的现状分析以及对茶艺、茶文化教育及茶文化旅游的对比分析,并对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典范——天福集团进行案例分析,具体深入探明闽台茶文化的不同特点及特色,这对于推动闽台两地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台湾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进一步促进我省茶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闽台两地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状。闽台茶文化同宗同脉,具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等相关茶文化及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得益于两岸交流的政策支持。2.闽台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对比分析。闽台的茶艺创作在茶具配备、茶艺流程、解说词、茶艺内涵及表演艺术不同,缘于两地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茶道理念;闽台茶文化教育的专业设置、机构名称、课程设置、考核机制都有较大的不同,但又各有特色,有较好的互补性;闽台茶文化旅游在旅游产品和路线开发上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典范——天福集团案例分析。天福集团茶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且较为成熟。在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等方面有显着特色,融闽台文化、企业文化为一体;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与台湾合作办学,具有闽台交流合作的先行性;天福集团茶博物院、茶石雕观光园、茶企业旅游建设较为成熟,具有企业文化特色及台湾特色,茶文化旅游产品主题内涵突出,体验求知交流较多,茶文化旅游路线与其他旅游景区合作,较有成效。4.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对策提出以下建议。(1)在闽台茶艺创作交流与合作方面,整合茶艺观念,求同存异,承优弃陋;整合茶文化内涵,提升深度和广度;整合茶艺表现形式,抓住重点,因需创新;建立产业机构,实现产业价值。(2)在闽台茶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深入开发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对口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深入开发闽台茶艺师培训合作项目,加强考核体系的完善;深入开发闽台茶文化系列教材合作项目,加强闽台茶企的参与度。(3)在茶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方面,突出闽台各名茶景区的区域特色,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依托闽台交通及政策优势,创新茶文化旅游路线;依托闽台茶文化教育合作,开发闽台茶文化教育旅游项目;依托闽台茶事活动,开发闽台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黄志勇[10](2014)在《沿边开放新良机与桂台合作新空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沿边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浪潮。广西既沿海又沿边,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在全国沿边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将打造东盟合作高地;广西边境线是中国的"黄金边境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浪潮将给广西与台湾拓展合作新空间带来新良机,桂台可在跨境旅游、口岸经济、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开拓东盟市场、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把桂台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两岸金融合作的新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岸金融合作的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形势发生重要变化 |
二、两岸贸易与投资往来新特点 |
(一) 两岸贸易发展起伏波动 |
(二) 两岸相互投资严重不对称 |
三、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新趋势 |
(一) 两岸经济融和发展成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新方向 |
(二) 市场力量依然是维持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的重要动力 |
(三) 台湾知名企业持续强化与大陆地方政府合作, 实现互利双赢 |
(四) 两岸企业合作方式不断创新 |
(五) 两岸金融业合作经历了严重滞后到迅速发展再到放慢的曲折过程 |
(六) 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发展与台湾人才西进成为新潮流 |
(3)自贸试验区背景下的闽台经济金融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
二、两岸经贸与自贸试验区发展现况 |
(一) 两岸经贸现况 |
(二) 两岸自贸区发展情形 |
(三) 福建自贸试验区的特色 |
三、福建自贸试验区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
(一) 仁川自经区 |
(二) 上海自贸试验区 |
(三) 小结 |
四、福建自贸试验区加强对台合作的经贸策略 |
(一) 人流、物流与金流的流动自由化 |
1. 人员进出自由化 |
2、商品进出自由化 |
3、资金进出自由化 |
(二) 市场接轨国际化 |
(三) 两岸产业深化合作 |
(四) 聚焦服务业 |
(五) 加大两岸金融合作力道 |
五、结论 |
(4)促进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自贸区公共政策理论基础 |
2.1 自贸区的相关理论 |
2.1.1 自贸区相关概念 |
2.1.2 自贸区的主要类型及功能 |
2.2 自贸区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理论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 自贸区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 |
2.3.1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内涵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自贸区与公共政策相关理论 |
第3章 福建自贸区的功能定位 |
3.1 福建自贸区的战略定位 |
3.1.1 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
3.1.2 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 |
3.1.3 海上丝绸之路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
3.2 福建自贸区的功能划分 |
3.2.1 福州片区的功能定位 |
3.2.2 平潭片区功能定位 |
3.2.3 厦门片区功能定位 |
第4章 福建自贸区现行公共政策及作用分析 |
4.1 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 |
4.1.1 行政服务便利化方面 |
4.1.2 纳税服务便利化方面 |
4.2 投资和贸易方面的政策 |
4.2.1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 |
4.2.2 贸易便利化方面 |
4.2.3 投资便利化措施 |
4.3 金融方面的政策 |
4.3.1 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 |
4.3.2 增强金融服务业的功能 |
4.4 财税方面的政策 |
4.4.1 人才激励的财税政策 |
4.4.2 企业优惠的财税政策 |
4.5 福建自贸区现行公共政策的作用 |
4.5.1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服务能力 |
4.5.2 提升贸易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两岸产业合作 |
4.5.3 促进区内金融创新,扩宽对台金融合作平台 |
4.5.4 促进人才流动,吸引台湾从业者入闽工作 |
4.5.5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
第5章 世界主要自贸区建设的公共政策借鉴 |
5.1 世界主要自贸区比较借鉴对象的选择 |
5.1.1 自贸区主要类型及其典型代表 |
5.1.2 选取借鉴对象的依据 |
5.2 新加坡自贸区的公共政策及其分析 |
5.2.1 管理模式 |
5.2.2 财税政策 |
5.2.3 金融外汇政策 |
5.2.4 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
5.3 香港自由港的公共政策及其分析 |
5.3.1 管理模式 |
5.3.2 财税政策 |
5.3.3 金融外汇政策 |
5.3.4 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
5.4 鹿特丹自由港的公共政策及其分析 |
5.4.1 管理模式 |
5.4.2 财税政策 |
5.4.3 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
5.4.4 现代化港口建设政策 |
5.5 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的公共政策及其分析 |
5.5.1 自贸区管理模式 |
5.5.2 财税政策 |
5.5.3 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政策 |
5.5.4 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5.6 世界主要自贸区公共政策对福建的启示和借鉴 |
5.6.1 新加坡自贸区公共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
5.6.2 香港自由港公共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
5.6.3 鹿特丹自由港公共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
5.6.4 迪拜自贸区公共政策的启示和借鉴 |
第6章 对福建自贸区公共政策完善建议 |
6.1 完善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 |
6.1.1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升负面清单质量 |
6.1.2 加强部门合作,夯实“单一窗口”政策 |
6.1.3 完善配套政策,使自贸区规范有序运行 |
6.2 完善金融方面的政策 |
6.2.1 降低准入门槛,促进金融机构多远集聚 |
6.2.2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区内金融监管 |
6.2.3 促进对台金融合作,形成资本市场互动 |
6.3 完善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公共政策 |
6.3.1 政策护航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领域 |
6.3.2 完善贸易政策,助推两岸贸易深化合作 |
6.4 完善财税优惠政策 |
6.4.1 创新财税优惠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
6.4.2 落实“黑名单”,加强自贸区税源监控 |
6.4.3 协调两岸税种,促进两岸企业互利互惠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海峡两岸自贸区合作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自贸区合作的缘起 |
1.双赢是自贸区合作的共同理念 |
2.中国大陆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初见成效 |
3.台湾企业期待与大陆合作开拓市场 |
二、两岸自贸区合作的构想 |
1.共同协商建立配套的合作和管理机制 |
2.两岸自贸区合作应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升级版 |
3.两岸自贸区合作需要更大幅度的开放 |
三、台湾对两岸自贸区合作的反应 |
1.抓住两岸自贸区建设机遇,强化台湾亚洲甚至全球经济的地位 |
2.台湾在自贸区中可以获得两大优势 |
3.实现两岸自贸区的对接面临的三个障碍 |
(7)浅析习近平履新以来对台政策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履新以来对台政策之回顾 |
( 一) 高层会晤成果显着 |
( 二) 官方交流新突破 |
( 三) 两会协商有序推进 |
( 四) 各领域交流势头良好 |
二、习式风格对台政策之新亮点 |
( 一) 注重顶层设计 |
( 二) 明确底线思维 |
( 三) 风格务实亲民 |
( 四) 强调共同圆梦 |
三、习式风格对台政策之现实意义 |
( 一) 有利于有效遏制“台独”势力,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
( 二) 有利于深化两岸经济融合,逐步破解固有政治分歧 |
( 三) 有利于切实关注“三中一青”,增强两岸互信互通 |
( 四) 有利于夯实统一大业根基,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 |
(8)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背景、意义和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设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宏观背景 |
二、设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
1. 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2. 进一步加深两岸经济的依存关系。 |
3. 进一步加快ECFA落实步伐。 |
4. 进一步推动两岸产业转型升级。 |
三、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前景展望 |
1. 产业合作。 |
2. 金融合作。 |
3. 商贸合作。 |
4. 载体合作。 |
5. 人才合作。 |
6. 投资合作。 |
四、结语 |
(9)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对比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闽台茶产业的交流合作研究 |
1.2.2 闽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研究 |
1.2.3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合作研究 |
1.2.4 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闽台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2.1 茶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
2.1.1 茶文化产业的概念 |
2.1.2 茶艺创作 |
2.1.3 茶文化教育 |
2.1.4 茶文化旅游 |
2.2 福建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状 |
2.2.1 福建茶艺创作 |
2.2.2 福建茶文化教育 |
2.2.3 福建茶文化旅游 |
2.3 台湾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状 |
2.3.1 台湾茶艺创作 |
2.3.2 台湾茶文化教育培训 |
2.3.3 台湾茶文化旅游 |
2.4 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 |
2.4.1 台商投资福建茶文化产业 |
2.4.2 闽台茶艺创作的交流合作 |
2.4.3 闽台茶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 |
2.4.4 闽台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
第三章 闽台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对比分析 |
3.1 闽台茶艺创作对比分析 |
3.1.1 闽台茶具配备对比分析 |
3.1.2 闽台茶艺流程对比分析 |
3.1.3 闽台茶艺解说词的对比分析 |
3.1.4 闽台茶艺内涵的对比分析 |
3.1.5 闽台茶艺表演对比分析 |
3.2 闽台茶文化教育对比分析 |
3.2.1 闽台茶文化教育机构对比分析 |
3.2.2 闽台茶文化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3.2.2.1 闽台茶文化专业课程设置 |
3.2.2.2 闽台茶文化短训班课程设置 |
3.2.3 闽台茶艺师考核对比分析 |
3.3 闽台茶文化旅游对比分析 |
3.3.1 闽台茶文化旅游产品对比分析 |
3.3.2 闽台茶文化旅游路线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典范——天福集团案例分析 |
4.1 天福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4.2 天福茶艺创作与特色 |
4.2.1 营销茶艺创作与特色 |
4.2.2 表演茶艺创作与特色 |
4.3 天福茶文化教育与特色 |
4.3.1 漳州科技学院(原天福茶学院)办学优势与特色 |
4.3.2 课程设置与特色 |
4.3.3 茶艺师考核与特色 |
4.3.4 与台湾高职院校合作办学 |
4.3.5 与台湾合作举办茶文化短训班 |
4.3.6 与台湾合作举办茶事活动 |
4.3.7 特色及不足 |
4.4 天福茶文化旅游产业与特色 |
4.4.1 天福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4.4.2 天福茶文化旅游产品 |
4.4.3 天福茶文化旅游路线 |
4.4.4 特色与不足 |
第五章 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1 闽台茶艺创作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1.1 整合茶艺观念:求同存异,承优弃陋 |
5.1.2 整合茶文化内涵:提升深度和广度 |
5.1.3 整合茶艺表现形式:抓住重点,因需创新 |
5.1.4 建立产业机构,实现产业价值 |
5.2 闽台茶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2.1 深入开发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对口专业课程建设 |
5.2.2 深入开发闽台茶艺师培训合作项目,加强考核体系的完善 |
5.2.3 深入开发闽台茶文化系列教材,加强闽台茶企参与度 |
5.3 闽台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3.1 取长补短,突出特色,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 |
5.3.2 依托闽台交通及政策优势,深入开发闽台茶文化旅游路线 |
5.3.3 依托闽台茶文化教育合作,开发闽台茶文化教育旅游产品 |
5.3.4 依托闽台茶事活动,开发闽台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过程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沿边开放新良机与桂台合作新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态势 |
(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作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的部署 |
(二)沿边开发开放的宏观布局正在全面展开 |
(三)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周边外交工 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 |
(四)中国与东盟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升级版” |
(五)中越开展海上、陆上、金融合作 |
二、广西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亮点 |
(一)启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
(二)加快建设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
(三)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突破 |
(四)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
(五)加快推进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 |
三、拓展桂台合作新空间的对策建议 |
(一)合作开发跨境旅游 |
(二)合作发展口岸经济 |
(三)合作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
(四)合作开拓东盟市场 |
(五)合作推进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 |
四、两岸金融合作的新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J]. 王建民. 现代台湾研究, 2018(03)
- [3]自贸试验区背景下的闽台经济金融合作[J]. 林定芃. 发展研究, 2017(07)
- [4]促进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公共政策研究[D]. 崔慧. 集美大学, 2016(04)
- [5]两岸经贸:在曲折中前行[J]. 王建民. 今日中国, 2016(01)
- [6]海峡两岸自贸区合作的发展趋势[J]. 李非. 港口经济, 2015(12)
- [7]浅析习近平履新以来对台政策新亮点[J]. 熊杰.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2)
- [8]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背景、意义和前景展望[J]. 于本瑞,张道政,洪椿裕. 现代管理科学, 2014(11)
- [9]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对比分析及发展对策[D]. 范春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3)
- [10]沿边开放新良机与桂台合作新空间[J]. 黄志勇. 东南亚纵横,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