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常江,明莉,陈业东[1](2021)在《规划引领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全域生态修复——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规划引领是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归纳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由城乡规划引领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全域生态修复模式,制定了"现状评估-潜力分析-划定分区-实施路径"的古交市生态修复路径,对古交全域进行生态保护格局规划与生态修复分区规划,以期为其他同类城市的生态修复提供经验借鉴。
杜津桥[2](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煤炭资源被大范围采掘利用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采煤塌陷不仅损毁了大量土地资源,对地上建筑物、道路、植被和地下水等资源造成了破坏,还威胁到矿区居民的人身安全,激化了区域内社会矛盾,对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采煤塌陷区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各地所采取的修复措施、治理过程和实际效果都还存在不少问题。2018年,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部署,撤并多个部委的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由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国土空间规划取代以往“多规分散”的规划体系,成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手段。“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区域统筹、分级分类和协同共治的实施原则,为采煤塌陷区内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沛北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在总结前人关于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理论与机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沛北矿区生态修复现状,以协同治理理论、恢复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工具,试图从国土空间划归的视角下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优化,以期改善采煤塌陷区内环境吸收能力、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生产力,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共生,达到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的目的。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研究的进展情况,第二部分是对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和探讨,第三部分对研究区现状和所开展的生态修复方法、类型、用途进行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以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对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存在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改进对策,提出明确永续利用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导向,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机制以及建立生态修复基础上的的空间规划格局等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结论、不足与展望。
柯磊[3](2019)在《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方法研究 ——以宿淮城市组群核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快速城镇化进程使土地覆被发生重大变化,生态用地面积不断缩小,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长期的开采活动使煤炭城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采煤塌陷引发的景观破碎、污染扩散和土地占用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城市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实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具有现实的紧迫性。然而,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中存在着经济效益主导、缺乏区域统筹等问题,不利于区域整体生态效益的实现。绿色基础设施是由自然区域和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注重生态空间的整体性和连通性,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并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良性发展。本文引入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并将区划方法运用于生态修复领域,在区域背景下科学评价采煤塌陷斑块转化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潜力并划定分区,进行针对性管控和保护。生态修复区划方法基于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构建,在系统梳理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斑块自身属性、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和居民的生态需求出发,提出“生态重要性——景观连通性——生态需求度”评价框架,综合评估采煤塌陷斑块融入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潜力。本文以宿淮核心区采煤塌陷区为实证研究区域,在论证其开展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以及融入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可能性之后,运用“生态重要性—景观连通性—生态需求度”评价框架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区划。在上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魔方模型将采煤塌陷区划分为保育型修复区、游憩型修复区、交融型修复区、生产型修复区和建设型修复区,并提出分区管控策略。本文还将区划方案与“生态重要性—景观连通性”和“生态重要性—生态需求度”两种评价框架下的生态修复区划方案进行比对,发现“生态重要性—景观连通性—生态需求度”评价框架下的生态修复区划方案不仅更有助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而且较好地平衡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基础设施理念为区域范围内统筹和协调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行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助于衔接全域生态网络规划和面向实施的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规划。本文提出的基于“生态重要性——景观连通性——生态需求度”评价框架的区划方法丰富了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的方法,对同类城市开展生态修复区划,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正文共约44000字,图表52幅。
杨永均[4](2017)在《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及其测度与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不论是矿产资源正在开采区,还是已经复垦或修复的土地,均面临着诸多扰动或冲击。因此,矿山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面临的现实挑战。国际恢复生态学界普遍认为恢复力是系统可持续性的关键。然而,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和特征还鲜有研究,其定量表达和调控方法也还缺乏关注。本文总体研究目的是将恢复力理论引入到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研究目标是:明确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和性质,开发恢复力的测度指标和方法,揭示恢复力的调控机理。为此,首先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来揭示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及其扰动的基本特征;然后采用逻辑演绎和微分动力系统建模方法解析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和性质;接下来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开发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特定恢复力和一般恢复力的量化指标和测度模型;然后对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调控机理展开分析;最后开展实证研究,对三个不同类型矿山的恢复力进行测度和调控措施分析。论文的结论如下:1)对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及其扰动特征的分析表明: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的组分和复杂的结构。矿山土地不仅可以承载采矿活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提供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人为的采矿活动和修复工程是矿山土地生态系统遭受的主要扰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自然和人为的扰动,如气候变化和土地再利用等。在诸多扰动的驱动下,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模式至少有保持原状态、退化到新状态、恢复到新状态和复原到原状态这四种。面对扰动,矿山土地生态系统体现出一定的自我维持能力。2)在概念建模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界定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即土地生态系统在其面临采矿扰动或其他变化时,保持其状态的能力。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体是土地生态系统,客体是采矿扰动或其他变化。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具有物质性、量性、可塑性三个基本特征。矿山土地系统生态恢复力概念具有独立性,在词性和描述对象上与自修复、恢复能力、恢复、自维持能力等概念有明显区别。3)基于建立的土地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VWSmodel),解析和模拟了无扰动、采矿扰动、恢复工程扰动、随机扰动等不同情景下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形成基础和过程。结果表明,由于系统具有内部反馈和自组织特性,系统平衡解和定性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性和稳定性,对状态变量和参数变量的较小扰动不改变系统最终平衡解的性质和状态,系统体现出吸收扰动并保存其状态的恢复力。因此恢复力可以看作是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的一种动力学属性。从数学角度来看,系统的吸引域和参数空间的形态和大小是影响恢复力的量的关键因素。在不同情境下,系统平衡解、吸引域和参数空间存在差异,这表明矿山不同扰动对土地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都具有不同影响。4)根据抵抗扰动的不同类型,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分为特定恢复力和一般恢复力。特定对象、特定扰动、特定参数及其临界值是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特定恢复力测度的关键点,而矿山土地生态系统一般恢复力的测度可以从多样性、生态变化性、模块性、紧凑反馈、生态系统服务、交叠管理六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基于此,建立了测度恢复力的指标,提出了测算方法。特定恢复力绝对指标(AISR)可以指示在某个扰动强度下系统状态是否能够保存,而特定恢复力相对指标(RISR)和一般恢复力相对指标(RIGR)可以分别指示评价对象的特定恢复力和一般恢复力是否达到参考水平。5)恢复力调控是实现矿山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重要途径。理论分析表明,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路径为恢复力强化或恢复力克服。特定恢复力的强化和克服主要通过调控特定参数、调控特定参数与扰动间函数关系,以及调控阈值这三种措施来实现,而一般恢复力的调控可以从优化矿山土地生态系统一般恢复力的基本特征来着手。恢复力调控的实施应采取适应性行动策略,适应性行动具体包括恢复力监测、评估和调控三个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三个关键环节,需要扩大参与、鼓励学习、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四个方面的优化措施。6)本文将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应用于补连沟井工矿山、Curragh露天矿山和孟家沟采煤迹地三个案例矿山。提出恢复力应用的程序包括问题识别、恢复力内涵具体化、恢复力测度与调控等。应用结果表明,不同矿山可能具有不同的土地生态问题,应用恢复力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厘清系统状态持续保存的关键所在。通过恢复力评估及调控策略,可以了解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或其特定部分在面临扰动时保持状态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为实现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目标,有必要在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领域中树立恢复力思维。认识恢复力,有利于了解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应对扰动时持续保存其状态的机制,从而为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冯姗姗[5](2016)在《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与规划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总量丰富,但矿山开采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大量采矿迹地的产生,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强烈破坏。东部平原地区煤炭城市的生态空间,面临着采矿活动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双重压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受到威胁,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成为煤炭城市GI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实践以项目为主导,局部生态恢复与城市整体生态功能重建结合不紧密,分散生态工程实施难以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本文试图在城市GI与采矿迹地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将采矿迹地置于矿、城、乡统筹的背景中,以城市GI完善为整体目标对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进行宏观层面引导,以徐州市都市区采矿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原理,构建适合于我国平原地区煤炭城市特征的、以完善城市GI系统为目标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体系、方法模型、规划协调机制及保障体系,为实现更科学、整体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决策及城市生态空间规划提供依据。论文围绕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从理论、方法、实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学科融合的背景,以城市景观生态恢复为核心思想,从明确概念及内涵、设定生态恢复具体目标,到开展生态恢复区划评价及制定分区恢复策略,再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及实施保障机制的建立,构建了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徐州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采矿迹地的空间分布、使用现状、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潜力;同时通过对徐州市GI构成要素、布局特点的研究表明,煤炭城市GI因受采矿活动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出现城市生境破碎化、景观连通性减弱等生态问题。从供应服务功能、栖息地支持功能、调节功能及文化服务功能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视角,探讨二者的功能关联性,证明采矿迹地具有优化现有城市GI体系的潜力。基于ArcGIS平台,以完善城市GI为目标,从采矿迹地内部生态属性及外部结构位置两个层面,采用基于PSR方法的生态重要性评价、及基于Conefor Sensinode 2.6的景观连接度评价,设计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采矿迹地完善GI的贡献度指数(Cgi),并以此作为生态恢复区划的标准,从高到低将徐州市采矿迹地划分为保育型GI恢复区、游憩型GI恢复区、生产型GI恢复区和建设用地恢复区。从规划目标、编制内容、管控范围等视角剖析我国煤炭城市“多规并存”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分析了采矿迹地规划管控“失效”的表象及原因,进而从法定规划、非法定规划以及专项规划三个层面入手,构建以促进城市GI重构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分析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关键矛盾,从政策法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和生态理念的视角,建立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实施保障机制。
夏春光[6](2015)在《重庆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研究 ——以松藻矿区为例》文中提出废弃煤矿区的生态修复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目前生态环境所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位于大都市郊区的矿区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区域,这一区域的煤矿废弃地,因自身的特殊性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重庆市松藻煤矿区是我国较早开发煤矿的地区,因长期大范围开采,目前该矿区的煤炭资源已逐渐枯竭,生态环境已相当恶劣,进行生态修复十分必要。本文采用野外考察法、调查访问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考察松藻煤矿的环境现状以及煤炭开采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生态修复的原则,提出了松藻矿区内不同生态环境类型的生态修复措施和针对各矿区自身特点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揭示了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其损害程度。时间上对矿区进行了2005年、2009年和2013年三期预计;空间上主要对松藻煤矿、同华煤矿、逢春煤矿、石壕煤矿、打通一矿和渝阳煤矿六大煤矿塌陷地进行了预计。(2)对松藻矿区进行了一个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分为藻渡河谷循环高效生态农区、中部低山林草粮畜立体农区、北部低山林果粮畜立体农区、南部中山岩溶林草生态保育区、北部中山林果复合生态优化区五大区。五个景观生态二级功能区,分别占宜复垦总面积的2.41%、90.60%、1.18%、4.68%、1.13%。(3)通过研究分析,松藻矿区进行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技术。松藻矿区发展生态旅游主要有几大优势,区位优势、景观独特优势、旅游客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有矿山工业旅游模式、“自然”资源旅游模式、科学研究试验基地等旅游模式。对于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旅游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山顶园地型修复模式、沟壑水保型修复模式、山坡林地型修复模式、凹坑充填型修复模式、“垃圾美学”景观再造技术等。
蒋正举[7](2014)在《“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保护愈加严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向矿山废弃地要土地”“盘活矿山废弃地”“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已成为我国矿业城市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进行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所遵循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在“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属性相互转化理论和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研究基础上,基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化路径,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的理论框架。围绕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在内容体系上,遵循“过程分析—能力评价—治理模式选择”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具体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然后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最后以徐州市城北采煤塌陷地转化项目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矿山废弃地转化是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趋势,是集物质资源恢复、价值再生与转化于一体的过程。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论和对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包含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过程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研究框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综合的认识基础和总体框架。(2)详细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揭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机理。在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中,归纳总结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技术、资源化类型,并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方向选择进行了探讨;在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价值评估、矿山废弃地产权明晰、矿山废弃地资产投资收益回报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方式、矿山废弃地资本化价值以及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运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3)提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的概念,即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能力,进而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源资本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2个指标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群决策的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对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进行定量评价。(4)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府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混合治理模式三种典型治理模式,然后结合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计量方法,定量化地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过程。(5)应用研究表明,城北采煤塌陷地作为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生态住宅项目等用地,其资产化价值为671383万元,资本化价值为936262万元,生态环境资产资本溢价显着,其中商贸物流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转化能力最高,其次是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住区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转化能力较低,针对此区域,应采取以政府治理为主、市场治理为辅的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可以降低矿山废弃地交易费用,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了矿山废弃地转化问题,充分反映了矿山废弃地从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补充和丰富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以期为分析矿山废弃地化经济属性、合理安排矿山废弃地转化、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实现矿山废弃地高效再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
杨翠霞[8](2014)在《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改善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易受到地形或者地形重塑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流域地貌景观。地形重塑是矿区废弃地其它复垦实践和未来土地利用的基础,也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之一。而自然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给废弃矿区的生态重建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准。本研究根据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理论、流域地貌理论及其自相似原理,以流域为单元,以邻近未扰动的地形水文形态特征作为设计参照目标,利用ArcGIS技术重新规划了废弃矿区的子流域及沟道;在此基础上结合Geofluv模型重建了太行山北段东麓的典型废弃采石场的流域地形,探讨了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的近自然地形重塑机理与技术方法,评价了重塑后与未扰动的子流域形态特征间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废弃矿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确定了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方法和评价体系。选取沟道级别、主沟道长度、流域面积、沟道密度、流域圆度、高程差和平均坡度等7个指标作为小流域地貌形态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也基本代表了流域地貌形态的线性、面域和起伏的特征。(2)计算了典型废弃采石场在0.3m、O.4m、0.5m等11种水平分辨率下的流域面积、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和剖面曲率,确定1m×1m栅格网格尺寸为研究区最佳分辨率。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得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为4.5×4.5,利用局部地形起伏度、局部高程标准差、地表粗糙度和剖面曲率等4个地形因子综合评价地形复杂度,作为重新规划研究区主次沟道的参考依据。利用水文地理数据模型ArcHydro提取和计算水文网,确定了研究区及其所在小流域水文网的汇流面积适宜阈值为O.012km2。这为后期地形重塑提供了可靠的适宜的数据。(3)在重新规划了典型废弃采石场的子流域及沟道基础上,参照邻近未扰动子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通过Geofluv模型重塑地形。重塑后的Ⅱ级子流域平均沟道密度为14.521km/km2、与邻近未扰动的Ⅱ级子流域平均沟道密度13.835km/km2接近,这表明重建地形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后期地形演变过程中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4)重塑后与未扰动流域相应形态特征的平均比值在1.07和1.21之间,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重塑后地形起伏程度与侵蚀强度表明重塑后的地势起伏变化小,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邻近未扰动Ⅰ级子流域特征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其模型通过F检验和t检验,均达到显着水平,经检验重建后Ⅰ级子流域的沟道密度的残差值在回归方程的变化范围内。以未扰动流域特征为标准,利用相对值法和加权平均值对重塑前后的相似度进行评价,重塑后的对应未扰动的相似度为10.5%。以邻近未扰动流域特征作为参照标准,在重新规划废弃矿区沟道基础上,重塑后子流域地貌形态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的,地势起伏变化小,并与未扰动的子流域形态特征相似,符合所处环境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侵蚀,使重建地形相对稳定并与周围景观相和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的地形重塑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样也可以运用在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中。
谷金锋[9](2014)在《大兴安岭典型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生态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矿迹地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形成的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库等废弃地,其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肥力低,基质结构差,植被覆盖率低,污染了区域水体、大气以及土壤,植被恢复困难,使得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当地的采矿迹地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和生态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采矿迹地古莲河露天煤矿排土场和胭脂沟金矿尾矿库为依托,以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和生态恢复为目标,以采矿迹地基质及其中的Mn、Pb、Cu、Zn四种重金属元素和肥力指标、自然恢复及人工恢复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取样、实验室化验和分析、基质改良、植被恢复等方法对采矿迹地中土壤养分、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基质改良及其效果、自然恢复植被和人工恢复植被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相关量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煤矿排土场自然状态下土壤中Mn和Zn含量都高于对照地,而Pb和Cu含量都低于对照地。Mn和Pb以可还原态为主,Cu和Zn以残渣态为主。表现为Mn、Pb和Zn的潜在生物活性较高,具有潜在污染性,而Cu生物活性较低,比较稳定,污染性小。排土场中Mn和Pb各形态与全量之间相关性显着,Cu残渣态与全量之间相关性显着,Zn除残渣态外其它各形态与全量之间相关性显着。(2)金矿尾矿库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中Mn、Pb和Cu含量都高于对照地,而Zn的含量略低于对照地。Mn和Pb以可还原态为主,Cu和Zn以残渣态为主。表现为Mn和Pb的潜在生物活性较高,具有潜在污染性,而Cu和Zn生物活性较低,比较稳定,污染性小。尾矿库中Mn各形态与全量之间相关性都很显着,Pb和Cu除可还原态外其它各形态与全量之间相关性都很显着,Zn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与全量之间显着相关。(3)两类采矿迹地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中Pb、Cu和Zn的平均含量都超出了土壤中的常见值,其各单项污染指数和它们的综合污染指数均达到了警戒级别,而Mn的含量只有最大值超出了土壤中的常见值,其单项污染指数都处于安全级;从四种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看,排土场和尾矿库的污染等级都不会达到或超过中度污染级别。四种重金属的变异程度都属于中等。(4)煤矿排土场上自然恢复优势草本植物为赖草、石生悬钩子、硬质早熟禾、兴安蓼和长刺酸模;优势木本植物为白桦、樟子松和兴安落叶松。与裸地肥力指标相比,其中硬质早熟禾、赖草、长刺酸模和兴安落叶松根周土肥力提高的较大;所有肥力指标中有效P、全K和速效K变化最小,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所有根周土肥力指标都低于天然林下土壤。其中赖草、长刺酸模、石生悬钩子、兴安落叶松、白桦和樟子松对排土场中重金属的去除作用较好。(5)金矿尾矿库自然恢复优势草本植物为大穗薹草、黎、风毛菊、柳兰和珍珠梅;优势木本植物为兴安柳、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与裸地肥力指标相比,其中大穗薹草、黎、兴安落叶松和兴安柳根周土养分肥力提高的较大;所有肥力指标中也是有效P、全K和速效K变化最小,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所有根周土肥力指标也都低于天然林下土壤。其中大穗薹草、藜、珍珠梅、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对尾矿库中重金属的去除作用较好。(6)通过客土,整地等措施,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植物,并参照自然恢复的研究结果,选择并实验成功适宜古莲河露天煤矿排土场人工恢复的植物有当地的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以及引进的沙棘和紫丁香,而且成活率都在80%以上;适宜于胭脂沟金矿尾矿库恢复植物有带土坨的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兴安柳,同时引进了沙棘、紫丁香和紫花苜蓿,成活率都达85%以上。最终提出了适宜该区域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五种模式,而且这五种模式对采矿迹地土壤肥力提高效果都明显高于自然恢复状态,对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的去除和保持水土效果更明显。(7)采用枸杞、地锦和柽柳用于漠河县采矿迹地植被恢复时不能保证成活率,并且选用紫花苜蓿用于该地区煤矿排土场进行植被恢复没有成功。(8)对煤矿排土场进行边坡处理,当不再进行排土时,在最上一个排土台阶和最终排弃平盘及坡面上覆盖腐殖土效果显着,保证了植物的成活率;对金矿尾矿库采取往基质中掺沙土制造一个基质稳定层效果很显着,大大提高了基质的持水保肥能力,掺沙土量在三分之一左右,最终达到基质中没有大的孔隙为宜;并且采用废弃宅基地土和生活垃圾按1:1混合作为客土,植物根系用生根粉、保水剂处理,或者选择带有土坨和营养杯等植物苗木,人工恢复效果更显着。
冯捷[10](2013)在《采矿迹地生态农业重建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矿产资源的开发作为支柱,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给环境带了很大的损害,并形成了面积巨大采矿迹地。大量采矿迹地的存在使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并且会有可能危害到周边人群的生命和财产。以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为研究对象,对以采矿迹地生态恢复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优化研究。瑞阳生态农业大观园是在采矿迹地上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农业恢复为主进行多产业共同建设发展的综合模式。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理论,将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与经济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大观园的生态恢复不只是只进行植被的恢复,而且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农业、养殖、加工等产业的生产,使原来的采矿迹地不仅仅恢复了绿色,而且进行相关的生产,使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更加具有多样性,并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能值理论及能值指标对大观园现有生态农业重建模式评价分析,并进行以能量流动分析和物质循环分析为主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估,综合经济和生态数据,反馈优化生态农业重建模式,提出能提高大观园综合生产力的对策,形成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目标的采矿迹地生态农业重建模式优化理论,为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方法。
二、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规划引领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全域生态修复——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现状 |
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研究进程 |
2.1 恢复原用途的土地复垦阶段(1988-1998年) |
2.2 以项目为主导的生态景观重建阶段(1999-2011年) |
2.3 规划引领下的矿区生态修复(2012年-至今) |
3 规划引领下古交市全域生态修复 |
3.1 古交市概况 |
3.2 古交市生态环境问题 |
3.2.1 采煤活动直接带来的生态污染和地质灾害 |
3.2.2 采煤活动间接带来的影响 |
3.3 古交市全域生态修复规划主导思想 |
3.3.1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各类生态资源,兼顾复合生态效益 |
3.3.2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域性生态修复,实现“山、水、林、田”等生态系统的治理 |
3.3.3 坚持项目带动,落实区域实践的行动计划 |
3.4 古交市全域生态保护总体规划 |
3.4.1 严格保护区 |
3.4.2 一般保护区 |
3.4.3 优化协调区 |
3.4.4 重点建设区 |
3.5 古交市全域生态修复规划 |
3.5.1 古交市全域生态修复分区规划 |
(1)重点修复区,以汾河、原平川流域两岸及屯兰川中游地区为主。 |
(2)一般修复区,以屯兰川上游及大川河中游地区为主。 |
(3)生态保育区,以阁上乡与河口镇北部为主。 |
3.5.2 古交市山水林田生态修复规划 |
(1)山体修复规划。 |
(2)水体修复规划。 |
(3)林地修复规划。 |
(4)农田修复规划。 |
4 结语 |
(2)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土空间规划 |
2.1.2 采煤塌陷区 |
2.1.3 土地整治 |
2.1.4 生态修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现状 |
3.1 沛县基本情况 |
3.2 沛北矿区煤矿开采现状 |
3.3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现状 |
3.3.1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分布 |
3.3.2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类型 |
3.3.3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特点 |
3.3.4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危害分析 |
3.4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治理概况 |
3.4.1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分类 |
3.4.2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方法 |
3.4.3 沛北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用途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沛北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问题分析 |
4.1 尚未形成明确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理念 |
4.1.1 生态修复并非一项独立、明确的活动 |
4.1.2 传统的土地整治无法满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要求 |
4.1.3 注重微观层面生态环境治理的误区 |
4.2 生态修复的治理效果不够明显 |
4.2.1 传统的治理手段单一、模式割裂 |
4.2.2 过于注重危害结果的“治标”性修复 |
4.2.3 统一的治理主体与分工协作履职机制存在矛盾 |
4.2.4 重视土地整治数量、轻视土地整治质量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
4.3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缺乏有效的空间引导 |
4.3.1 空间边界矛盾冲突 |
4.3.2 用地权属性质冲突 |
4.3.3 管控方式和规划时限冲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对策建议 |
5.1 明确永续利用的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导向 |
5.1.1 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综合性、系统性 |
5.1.2 注重国土空间要素的调整和优化 |
5.1.3 拓展土地整治的目标和内涵 |
5.2 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实施机制 |
5.2.1 制定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 |
5.2.2 提升景观格局、设计景观生态要素 |
5.2.3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
5.3 建立生态修复基础上的空间规划格局 |
5.3.1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工作,摸清资源环境底盘 |
5.3.2 统筹布局“三生”空间,科学实施“三线”划定 |
5.3.3 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实施动态监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方法研究 ——以宿淮城市组群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
1.1.2 煤炭城市生态空间遭到严重破坏 |
1.1.3 绿色基础设施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采煤塌陷区 |
2.1.2 生态修复区划 |
2.1.3 绿色基础设施 |
2.2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研究综述 |
2.2.1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国外研究综述 |
2.2.2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国内研究综述 |
2.3 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及其运用研究综述 |
2.3.1 绿色基础设施国外研究综述 |
2.3.2 绿色基础设施国内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2 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生态修复区划方法构建 |
3.2.1 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 |
3.2.2 生态修复区划方法构建 |
3.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与采煤塌陷区现状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与空间格局 |
4.1.3 区域发展定位与目标 |
4.2 必要性: 采煤塌陷区的负面影响与修复困境 |
4.2.1 采煤塌陷区的负面影响 |
4.2.2 采煤塌陷区的修复困境 |
4.3 可能性: 采煤塌陷区的转化潜力 |
4.3.1 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力 |
4.3.2 优化生态空间结构的潜力 |
第五章 宿淮核心区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与管制 |
5.1 基础数据与数据预处理 |
5.1.1 基础数据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生态重要性评价 |
5.2.1 生态重要性评价体系 |
5.2.2 生态重要性评价过程 |
5.2.2.1 生物保护 |
5.2.2.2 水源涵养 |
5.2.2.3 文化娱乐 |
5.2.2.4 人类干扰 |
5.2.3 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 |
5.3 景观连通性评价 |
5.3.1 景观连通性的概念 |
5.3.2 景观连通性的测度 |
5.3.3 景观连通性评价结果 |
5.4 生态需求度评价 |
5.4.1 生态需求度的概念 |
5.4.2 生态需求度的测度 |
5.4.3 生态需求度评价结果 |
5.5 生态修复区划和管控建议 |
5.5.1 生态修复区划 |
5.5.2 管制建议与修复指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一 生态重要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附录二 景观连通性计算步骤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及其测度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矿山土地生态研究进展 |
2.2 恢复力理论研究进展 |
2.3 受扰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及其扰动特征分析 |
3.1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分析 |
3.2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的扰动分析 |
3.3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内涵界定及性质解析 |
4.1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内涵界定 |
4.2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形成机理 |
4.3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基本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度模型的建立 |
5.1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度框架 |
5.2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特定恢复力的测度 |
5.3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一般恢复力的测度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的机理分析 |
6.1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的内涵 |
6.2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的原理 |
6.3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调控的实施 |
6.4 本章小结 |
7 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的应用研究 |
7.1 应用一:补连沟井工矿山恢复力研究 |
7.2 应用二:Curragh露天矿山恢复力研究 |
7.3 应用三:孟家沟采煤迹地恢复力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与规划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采矿迹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 |
2.1 东部平原煤炭城市采矿迹地的形成机理 |
2.2 采矿迹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3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面临的困境及析因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GI引导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框架 |
3.1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3.2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基本内涵 |
3.3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 |
3.4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研究尺度 |
3.5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研究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矿迹地和GI的关联性分析 |
4.1 研究区采矿迹地与GI分布及特征 |
4.2 采矿迹地的生态潜力 |
4.3 采矿迹地与GI的空间关联性 |
4.4 采矿迹地与GI的功能关联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GI引导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评价模型设计 |
5.1 技术路线及数据处理 |
5.2 内部:采矿迹地生态重要性评价模型 |
5.3 外部:采矿迹地维持景观连接度重要程度评价模型 |
5.4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区划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空间规划协调框架 |
6.1 我国空间规划对采矿迹地的作用机理 |
6.2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无规可依”的症结剖析 |
6.3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规划协调框架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 |
7.1 政策法规体系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保障 |
7.2 组织机构协作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框架 |
7.3 公私投资融合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途径 |
7.4 生态理念优先化:城市GI引导下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核心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重庆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研究 ——以松藻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1.3 研究的数据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修复的定义 |
2.2 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3.3 松藻矿区开采历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时空分布规律和损害程度分析 |
4.1 山区型废弃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现状调查手段与方法 |
4.2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时空规律分布 |
4.3 松藻矿区塌陷地损害现状程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景观修复策略和方法 |
5.1 松藻矿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
5.2 松藻矿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 松藻矿区景观生态功能区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旅游修复策略和方法 |
6.1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发展生态旅游有利条件分析 |
6.2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
6.3 松藻矿区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构建 |
3.1 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 |
3.2 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特征 |
3.3 矿山废弃地转化内外部条件 |
3.4 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 |
3.5 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矿山废弃地转化过程分析 |
4.1 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 |
4.2 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 |
4.3 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5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 |
5.1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维度构成 |
5.2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影响因素 |
5.3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 |
5.5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 |
6.1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发展及类型 |
6.2 矿山废弃地转化交易属性与治理模式 |
6.3 矿山废弃地转化交易费用影响因素 |
6.4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应用研究 |
7.1 研究区域 |
7.2 矿山废弃地转化分析 |
7.3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 |
7.4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 |
7.5 推进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策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
1.3.2. 地形重塑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矿区废弃地 |
2.1.2. 地形重塑 |
2.1.3. 流域和集水区 |
2.2.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理论体系框架 |
2.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 |
2.3.1. 近自然与近自然治理概念 |
2.3.2. 矿区近自然治理的内涵 |
2.3.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 |
2.3.4. 近自然相关的理论 |
2.4.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理论基础 |
2.4.1. 生态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流域地貌与河流地貌理论 |
2.4.3. 水土保持原理 |
2.4.4. 恢复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 小结 |
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技术体系构建 |
3.1. 近自然地形重塑技术体系构成 |
3.2.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指导思想 |
3.2.2. 近自然地形重塑指标选取原则 |
3.2.3. 近自然地形重塑综合指标体系 |
3.2.4.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关键指标筛选 |
3.3. 水文网分析技术Arc Hydro |
3.3.1. 数字流域特征算法概述 |
3.3.2. 水文地理数据模型Arc Hydro |
3.4. 地形重塑技术GeoFluv |
3.4.1. GeoFluv模型机理及应用 |
3.4.2. GeoFluv模型主要参数 |
3.4.3. GeoFluv模型中河道形态特征 |
3.5.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方法 |
3.5.1.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相似性评价方法 |
3.5.2. 流域地貌系统信息熵评价方法 |
3.5.3. 流域特征回归分析方法 |
3.5.4. 流域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评价方法 |
3.6. 小结 |
4. 近自然地形重塑在典型废弃采石场应用 |
4.1. 废弃采石场概况 |
4.1.1. 采石场所处区域的环境条件 |
4.1.2. 废弃采石场的自然环境现状特点 |
4.2. 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思路 |
4.3. 废弃采石场DEM及水文网精度确定 |
4.3.1. 废弃采石场数据来源及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
4.3.2. 废弃采石场DEM精度确定 |
4.3.3. 废弃采石场数字水文网精度确定 |
4.4. 废弃采石场邻近未扰动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
4.4.1. 邻近未扰动流域界定及选取原则 |
4.4.2. 邻近未扰动流域的选取 |
4.4.3. 邻近未扰动流域及沟道分级 |
4.4.4. 邻近未扰动子流域形态特征评价 |
4.5. 废弃采石场地形复杂度多因子综合分析 |
4.5.1. 地形复杂度的外延与内涵 |
4.5.2. 地形复杂度多因子综合评价流程 |
4.5.3. 地形复杂度评价指标 |
4.5.4. 分析窗口与地形复杂度 |
4.5.5. 最佳分析窗口确定 |
4.5.6. 地形复杂度评价 |
4.6. 废弃采石场流域及沟道的重新规划 |
4.6.1. 废弃采石场沟道的分级 |
4.6.2. 废弃采石场流域分级及出水口位置 |
4.6.3. 废弃采石场流域及沟道的规划原则 |
4.6.4. 研究区废弃采石场规划 |
4.7. 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的重塑 |
4.7.1. 废弃采石场的GeoFluv模型的主要参数 |
4.7.2. 废弃采石场重塑地形模型建立 |
4.7.3. 重塑地形的优化方案确定 |
4.7.4. 废弃采石场重塑地形的土地利用方法 |
4.8. 小结 |
5. 典型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 |
5.1.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流程 |
5.2. 重塑后地形的流域特征分析 |
5.2.1. 重塑地形的水文网分析 |
5.2.2. 重塑地形的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
5.3.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地形流域特征比较 |
5.4.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地形流域特征回归分析 |
5.5.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流域系统信息熵评价 |
5.6. 重塑前后地形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分析 |
5.7. 重塑后地形的相似度综合评价 |
5.8.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彩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大兴安岭典型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和研究现状 |
1.2.1 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点 |
1.2.2 土壤重金属形态的研究进展 |
1.2.3 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和研究现状 |
1.3.1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 |
1.3.2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概况 |
2.3 土壤 |
2.4 植被 |
2.5 矿产资源及开发 |
2.6 研究点概况 |
2.6.1 古莲河露天煤矿概况 |
2.6.2 胭脂沟金矿概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样地的选择 |
3.3.2 植物调查方法 |
3.3.3 人工恢复植物种类选择原则 |
3.3.4 基质改良措施 |
3.3.5 人工恢复模式设计 |
3.3.6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
3.3.7 土壤重金属的分析方法 |
3.3.8 土壤肥力指标测定方法 |
3.3.9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 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
4.1 古莲河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1.1 排土场土壤中Mn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1.2 排土场土壤中Pb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1.3 排土场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1.4 排土场土壤中Zn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2 胭脂沟金矿尾矿库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2.1 尾矿库土壤中Mn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2.2 尾矿库土壤中Pb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2.3 尾矿库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2.4 尾矿库土壤中Zn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
4.3 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4.3.1 古莲河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4.3.2 胭脂沟金矿尾矿库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采矿迹地自然生态恢复研究 |
5.1 古莲河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生态恢复研究 |
5.1.1 排土场自然恢复植物研究 |
5.1.2 排土场自然恢复土壤肥力研究 |
5.1.3 排土场自然恢复土壤重金属研究 |
5.2 胭脂沟金矿尾矿库自然生态恢复研究 |
5.2.1 尾矿库自然恢复植物研究 |
5.2.2 尾矿库自然恢复土壤肥力研究 |
5.2.3 尾矿库自然恢复土壤重金属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采矿迹地人工生态恢复研究 |
6.1 古莲河露天煤矿排土场人工生态恢复研究 |
6.1.1 排土场土壤改良和恢复植物的选择及模式设计 |
6.1.2 排土场人工恢复植物调查和统计分析 |
6.1.3 排土场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研究 |
6.1.4 排土场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研究 |
6.1.5 排土场不同恢复模式下植物生长量与土壤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
6.2 胭脂沟金矿尾矿库人工生态恢复研究 |
6.2.1 尾矿库土壤改良和恢复植物的选择及模式设计 |
6.2.2 尾矿库人工恢复植物调查和统计分析 |
6.2.3 尾矿库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养分研究 |
6.2.4 尾矿库不同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研究 |
6.2.5 尾矿库不同恢复模式下植物生长量与土壤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采矿迹地生态农业重建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采矿迹地的类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破坏 |
1.1.1 采矿迹地的类型特点 |
1.1.2 采矿迹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1.2 生态农业概述 |
1.2.1 生态农业概念 |
1.2.2 生态农业特征 |
1.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1.4 采矿迹地生态重建面临的问题 |
1.5 采矿迹地生态农业重建模式优化研究 |
1.6 国内外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现状 |
1.6.1 国外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现状 |
1.6.2 国内采迹地生态重建研究现状 |
1.6.3 发展趋势 |
第2章 能量与物质循环理论分析 |
2.1 能值理论的概念和原理 |
2.1.1 能值的产生及定义 |
2.1.2 能值转换率 |
2.2 能值分析与能量分析 |
2.3 能值分析理论的应用 |
2.3.1 环境资源的评估 |
2.3.2 能源利用评估 |
2.4 能值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 |
2.5 能值分析指标 |
2.6 物质循环分析 |
第3章 项目区概况 |
3.1 项目区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候情况 |
3.4 项目区周边水文情况 |
3.5 土壤和植被情况 |
3.6 综合经济情况 |
3.7 大观园现状 |
第4章 能量物质分析及对策研究 |
4.1 大观园生态农业的结构和特点 |
4.2 大观园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4.2.1 能量流动方向 |
4.2.2 能量系统图 |
4.3 大观园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 |
4.3.1 确定系统的边界和组分 |
4.3.2 生态大观园系统能值投入分析 |
4.3.3 生态大观园系统能值产出分析 |
4.3.4 生态大观园子系统能值分析 |
4.4 大观园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分析 |
4.5 大观园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 |
4.5.1 能值指标计算 |
4.5.2 能值指标分析 |
4.6 提出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规划引领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全域生态修复——以山西省古交市为例[J]. 常江,明莉,陈业东. 中国煤炭, 2021(05)
- [2]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D]. 杜津桥. 广西大学, 2020(07)
- [3]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区划方法研究 ——以宿淮城市组群核心区为例[D]. 柯磊. 南京大学, 2019(05)
- [4]矿山土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及其测度与调控研究[D]. 杨永均.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5]城市GI引导下的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理论与规划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冯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6]重庆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研究 ——以松藻矿区为例[D]. 夏春光. 西南大学, 2015(02)
- [7]“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蒋正举.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8]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D]. 杨翠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9]大兴安岭典型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生态恢复研究[D]. 谷金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10]采矿迹地生态农业重建模式优化研究[D]. 冯捷. 河北联合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