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物理第二阶段复习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林瑾[1](2021)在《新高考改革对海南省语文高考复习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
张枝乐[2](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复习教学研究 ——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全国高考出现了大幅度的改革与创新,但是不论如何,高考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之一,也是一种相对最公平、公正、公开的以成绩为依据的人才选拔形式。化学作为高考的一个考试科目,在高考中占据100分的比例,化学科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的高考成绩。《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高考中以选考题的形式呈现。《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考查已经从过去的难学但是易考易得分变得更加灵活多变,也使得很多老师在进行高考复习时感到无所适从。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s,LPs)起源于美国,至今发展已有十余年,学习进阶在近二十来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它的兴起主要和认知理论、课程改革和评价体系这三方面有关。文中笔者将学习进阶的概念界定为:学生在学习某一模块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核心概念的理解、认识、串联使自己的知识、技能等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全过程;而能够决定学生认知发展的那些核心概念及其关联方式则构成学习进阶的框架。本论文以“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教学作为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对我国高中的化学课程标准研究以及现行的教材知识梳理、筛选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明确该模块的“学习进阶”框架,为“学习进阶”的复习教学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再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收集分析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习进阶”的复习教学设计提供现实依据。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基于“学习进阶”框架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获得课堂反馈,以及测试情况的反馈,再次调整教学策略和完善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更好的结果。
魏嘉[3](2021)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不等式”部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此之前我国高中数学教材都是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旧课标)编写和修订的,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将基本理念高度凝练,发展“双基”为“四基”,拓展“三能”为“四能”,由提高“五大能力”转变为发展“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和重要载体,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也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要想合理地使用新教材,发挥其最大效用,就要用科学的手段研究新教材,分析其编写理念,探寻其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做出了哪些改动。本文选取了高中数学人教A版2007年版必修五第三章和2019年版必修一第二章为研究对象,二者均为高中数学不等式内容的必修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鲍建生教授的例习题综合难度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法)等工具,先对国内外已有的教材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再从不等式部分的课程标准、编写体例、知识结构和例题习题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最后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新教材使用情况及其对新教材不等式的教学建议。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新教材的设计更加人性化,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心理,新增预备知识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优化章节引入、栏目、小结,删减繁难知识,调整知识呈现顺序,完善例题设置,细化习题层次,这些改变均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渗透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以上研究结论,笔者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提出不等式部分的教学建议并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供读者参考。希望通过不等式部分的量化研究和根据当前现状提出的新教材不等式部分教学建议能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思路和参考价值,从而为我国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海周[4](2021)在《乡镇高中物理校本教材编撰中若干问题的探究 ——以边阳中学校本教材“机械能”部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本教材作为国家教材的补充和实现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其编撰的核心应当和《课程标准》保持高度一致,以立德树人为总导向,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发展素质教育。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了解到,尽管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处在不断深化的阶段,但是很多偏僻的乡镇农村学校由于环境、教学资源、经济等条件限制的原因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这个阶段,没有跟上教改的步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基于学校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和编撰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本研究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两种形式对边阳中学高三年级482名理科学生在“机械能”部分的学习情况调查,了解到他们主要对本章节机车启动问题的分析、对重力势能概念的抽象理解、对机械能守恒应用问题的解决以及对两个实验考察方式的处理等存在困难。本研究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和知识内容的要求,以及参照高考大纲和近五年高考中对“机械能”部分的考察情况,同时结合校本教材编撰的基本原则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提出加强对机车启动问题的规律引导、转变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方式、利用物理模型分析机械能守恒应用问题、侧重梳理实验过程和细化考点等高考备考策略;提出利用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物理观念、通过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借助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等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能力策略,旨在帮助本校高三学生高考复习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是对本研究相关的几个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对高中物理校本教材编撰所要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进行解读和分析;第四部分是校本教材编撰前期的学情调查及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是针对调查结果及分析,进行针对性策略探究;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是结论、不足与展望。
杨晓云[5](2021)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复习课进阶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美国科学教学标准的广而不深,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学习进阶理论,随着美国学者对学习进阶理论的深入研究,学习进阶理论在美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而国内教学也处于攻坚克难时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复习课尤为重要,复习课决定着高考成败与否,如果老师在复习课上教学方式使用不当,就会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等现象,该掌握的基本知识都没掌握,何谈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经验不丰富的老师,复习课上有时不清楚学生的认知情况,会造成学生理解的知识重复解释,学生有疑惑的知识却没有解决,而高三化学课时有限,这样也造成了教学时间浪费。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领域的老师都在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复习课教学方法,而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比比皆是,但本研究试图将美国的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的复习课教学,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难点,也帮助全体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都有一定进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解核心主干知识的同时真正提升核心素养。基于以上的思考,本研究围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的复习课”展开学习进阶研究,首先用课标研究法、教材研究法、考题研究法和人文研究法梳理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核心主干知识,共19个,梳理的过程中采用概念图的方式。其次,确定本次研究的教学实践内容(即确定其中的某个核心主干知识作为此次教学实践内容)、课型和实践对象。最后,本论文以“物质的量”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在临沧市凤庆县某中学高三年级两个班进行相关学习进阶的题目测试(前测),分析前测结果,定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学习进阶教学调整的教学实践活动。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教学中采用的是生活实际案例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并依据学习进阶层级进行由易到难、复杂到简单,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了阶段性测试(中测和后测),三次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了解本次学习进阶复习课教学是否对学生的成绩、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整合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有成效。在临沧市凤庆县某中学高三(38)班(实验班)采用学习进阶实践教学,高三(39)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用体现进阶性的测试卷检验教学效果。经分析两个班的前测、中测和后测成绩,两个班的前测成绩差异不大,甚至实验班稍低,而中测两个班都有所提升(实验班稍高),后测差异较明显,实验班领先对照班。由此得出,实验班学生的成绩、理解能力、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比对照班有显着提升。说明学习进阶复习课教学方式对高三复习有一定效果。
冯春艳[6](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陈露[7](2021)在《重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改革历史中,我国高考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完善。新的改革制度正在实施,按照重庆市新高考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18年9月开始,重庆市高中学生学习的科目按照“3+1+2”组合进行选择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一时进行对比选择选考学科,这样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因为学生的选考意愿的不同,会出现多个学科组合的教学形式会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所不同,相应的教学模式将发生变化。同时,物理学科考试的方式、试卷结构、考试时间也发生较大变化,物理改革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变高。2020年的新课程标准给出了与旧课标不同的要求,首次提出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新的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了适当的增减,教学环节设计更加合理,问题提问和思路引导符合学科素养的要求。在新的高考背景下,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况,多研究课程标准,满足教育教学要求,为学校培养综合素质更高、发展更多元化的人才。如何应对重庆市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成为重庆市高中物理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对正处于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通过查阅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情况,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查阅近几年来关于高中物理考试数据,找到新的考试模式对物理教学的影响。通过结合现代教育学理论,总结得出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规律特点。采用问卷调查和跟踪访谈的方法,对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学习规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有:(1)分析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计划、物理课程教材改革、物理现状和高考试题的变化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2)通过查找翻阅资料并参考浙江新高考教学情况,提出相关教育学基础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等。(3)对西大附中高中物理教师和高二年级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跟踪,数据分析发现选择不同学科组合的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不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同一学科组合的学生学习成绩分化明显,于是提出了分层教学策略。问卷结果发现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不同,为更好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出课堂导学案教学策略。根据所得数据,学生们对课堂上的物理实验很感兴趣。通过物理实验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动机更明确,于是提出“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教学策略。(4)提出相关物理教学改革策略后,笔者根据教学情况在高二年级选取2组试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实践。根据2组对照班级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得出试验班级整体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级,试验班级学生分层差距逐渐缩小。通过对实验班级某些学生的访谈跟踪,发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物理的方法有提升,学习成绩逐步上升。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数据分析,说明物理分层教学策略、课堂导学案教学策略、“以学生实验为主”教学策略能够适应新高考教学改革。
成小方[8](2020)在《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维导图通过简洁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能够以最为直观、形象、简洁的方式表征知识,拓展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已有研究能够证实思维导图在阅读、写作、文言文等新授课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但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拓展到高三语文复习中来。考虑到高三语文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复习需要查漏补缺等问题,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从安排时间整体规划,到设定具体复习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复习效率,到减轻教师教学的工作量。论文根据时间进度、知识目标、教学方式等,结合高三语文复习具体教学案例及其对比,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论文由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规划并合理利用复习时间。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的规划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直观性,按年、月、周的形式分层次对高三语文的复习时间做了详细的安排,以期为学生每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做好定位。第二章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明确语文复习的具体目标。在综合分析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和考查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对语文各部分的考查要求,论文利用思维导图拟定详细、具体、可量化的复习目标,指导学生有序安排阅读、写作、基础知识三个部分复习内容。第三章比较传统形式与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文复习案例。从复习目标、复习过程、复习效果等方面比较传统形式与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文复习案例的异同,旨在优化高三语文复习的具体教学模式。第四章针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进行反思。本章从从学生的个性化复习方案和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提供具体的建议。论文认为,思维导图复习教学有其自身优势和创新性,能够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思维导图在语文复习中的教学应用依赖于学生和教师对思维导图的接受与熟悉程度;推广思维导图复习教学也并不意味排斥传统复习模式,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复习教学实践,灵活地选择最有效率的语文复习方法。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康贺杰[10](2020)在《基于SOLO理论的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生学业质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而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命题方式、评价标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SOLO分类理论不仅可以判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用于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可以兼顾在学习中“质”和“量”的检测。因此运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近五年的陕西物理高考试题,在高考试题的评测方法中占有优势。通过SOLO分类理论,可以将物理高考试题进行思维层次的划分,将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划分为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拓展抽象结构层次四个水平层次,再将近五年陕西物理高考选择题模块试题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根据各个分类的标准,划分思维层次,从而掌握高考试题的考察趋势。同时从新版本的教材出发,分析高频考点的分布与考察情况,并对新课改前后的高考命题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研究可知,2015年2019年陕西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一致,均为主要考察关联结构层次,其次为多点结构层次,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逐渐增高。细化于知识模块的考察,陕西高考物理试题对电磁学模块的要求最高,力学模块次之,原子物理学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最低。通过对新版本教材的分析,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主要命题范围在必修2与选择性必修2这两本教材之中。在具体的知识点的考察中,对于必修2教材,主要考察力学与运动学的结合问题,以多点结构层次为主;对于选修2的教材,主要针对电磁学与安培定律、电磁学与电路这样的结合考察,面向学生的关联结构层次和拓展抽象结构层次,即学生的高水平思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前后的考题对比,可以总结出在课改后的高考试题中,力学模块难度逐渐下降,电磁学模块难度逐渐上升;选修3内容作为核心知识点加入高考选择题部分;考察的知识点由单一逐渐转变为相关知识点的结合考察;关联结构层次的试题大幅度增加等结论,应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在分析了近五年陕西物理高考试题思维层次的基础上,对高考试题命制、教师教学、学生备考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中学物理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二、高考物理第二阶段复习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物理第二阶段复习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复习教学研究 ——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颁布的影响 |
1.1.2 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 |
1.1.3 客观教学实际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学习进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高三复习教学研究现状 |
1.2.3 学习进阶理论在复习教学中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学习进阶 |
2.1.2 核心概念 |
2.1.3 复习课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实践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2.1 学习进阶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
3.2.2 学习进阶理论及其在复习课中的运用研究 |
3.3 实践研究 |
3.3.1 核心概念的梳理 |
3.3.2 学习进阶框架的假设 |
3.3.3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复习教学设计 |
3.3.4 教学策略的选择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的时间与变量控制 |
4.1.1 实验的时间 |
4.1.2 实验的变量控制 |
4.2 课堂教学反馈 |
4.3 教学成绩分析 |
4.3.1 学生总体成绩分析 |
4.3.2 各层次学生成绩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不等式”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 |
(二)新教材投入使用时间尚短 |
(三)不等式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解释结构模型 |
(二)例习题难度综合模型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一、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一)国内外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二)我国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二、中学数学不等式部分研究 |
(一)国外不等式研究现状 |
(二)国内不等式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四章 新旧教材中“不等式”部分的比较 |
一、《课标(实验)》与《课标(2017)》关于不等式必修部分的比较 |
(一)课程结构比较 |
(二)内容要求比较 |
二、编写体例比较 |
(一)章节布局比较 |
(二)章头比较 |
(三)栏目设置比较 |
(四)章末比较 |
三、知识结构比较 |
(一)新旧教材ISM法知识结构比较 |
(二)模型结果分析 |
四、例习题综合比较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例习题数量比较 |
(三)例习题难度比较 |
五、本章小结 |
(一)设置预备知识,优化课程结构 |
(二)完善章节布局,栏目设置丰富 |
(三)知识表述严谨,知识结构符合学生认知心理 |
(四)例题示范性更强,习题层次分明 |
第五章 教师访谈 |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访谈问题的设计 |
三、访谈结果总结 |
第六章 基于新旧教材比较的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 |
一、教学建议 |
(一)研读新版课标,分析教材编写意图 |
(二)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考虑学生认知心理 |
(三)在不等式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四)充分发挥例题示范及强化功能 |
(五)精简习题,分层训练,实现因材施教 |
二、教学设计 |
(一)基于新旧教材比较的教学设计分析 |
(二)《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第2 课时)》教学设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乡镇高中物理校本教材编撰中若干问题的探究 ——以边阳中学校本教材“机械能”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乡镇高中的物理教学 |
2.2 校本 |
2.3 校本课程 |
2.4 校本教材 |
3 高中物理校本教材编撰的基本原则 |
3.1 研究性原则 |
3.2 针对性原则 |
3.3 综合性原则 |
3.4 实用性原则 |
4 “机械能”部分编撰的前期调查及问题梳理 |
4.1 调查说明 |
4.2 教师访谈及学生问卷调查 |
4.3 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结果 |
4.4 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4.4.1 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4.4.2 核心素养能力分析 |
5 校本教材编撰的策略探究 |
5.1 《课程标准》及高考考点的统计和分析 |
5.1.1 考点要求和统计 |
5.1.2 考点分析 |
5.2 “机械能”部分高考备考策略探究 |
5.2.1 加强对机车启动问题的规律引导 |
5.2.2 转变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方式 |
5.2.3 利用物理模型分析机械能守恒应用问题 |
5.2.4 侧重梳理实验过程和细化考点 |
5.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
5.3.1 利用概念和规律发展物理观念 |
5.3.2 通过物理建模培养科学思维 |
5.3.3 借助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6.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机械能”部分教学情况的访谈内容(教师访谈) |
附录2:“机械能”部分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3:边阳中学物理校本教材目录 |
致谢 |
(5)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复习课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
二、学生的需求 |
三、人教版高中化学核心主干知识的重要性 |
四、学习进阶的益处 |
五、复习课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核心主干知识 |
二、核心概念 |
三、高中化学核心主干知识 |
四、概念图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学习进阶理论 |
二、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
三、理解科学概念的发展层级模型 |
四、学习进阶层级模型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的确定 |
第一节 文本研究法梳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 |
一、课标研究 |
二、教材研究 |
三、考题研究 |
第二节 人文研究法调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二、问卷的设置、内容与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的学习进阶教学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教学实践内容、课型及实践对象的选取 |
一、教学实践内容的选取 |
二、教学实践的课型 |
三、教学实践对象 |
第二节 教学实践过程 |
一、进阶教学实践案例一——“物质的量” |
二、进阶教学实践案例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五章 实践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一、 “物质的量”教学实践数据分析 |
二、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实践研究结论 |
第六章 研究建议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建议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有关高三学生对化学学习情况的访谈 |
附录B 高中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的认知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C “物质的量”学习进阶前测试卷 |
附录D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进阶前测试卷 |
附录E “物质的量”学习进阶中测试卷 |
附录F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学习进阶中测试卷 |
附录G “物质的量”学习进阶后测试卷 |
附录H “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学习进阶后测试卷 |
附录I “课堂10 分钟”前5 份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重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析重庆市关于高考招生改革相关政策及方案 |
1.3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物理学科的变化 |
1.4 分析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
1.5 分析新高考前后物理试题变化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2.物理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
2.4 深度学习理论 |
2.5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对高考改革方案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3.1 学生问卷 |
3.2 教师问卷 |
3.3 教师访谈 |
4.教学策略改变与教学课例实践举例 |
4.1 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
4.2 实施课堂导学案教学策略 |
4.3 实施“以学生实验为主”教学策略 |
4.4 教学实践1-《欧姆表的原理》 |
4.5 教学实践2-《楞次定律》 |
4.6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下物理教学情况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高考招生改革方案下物理教学情况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师访谈问题 |
致谢 |
(8)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界定 |
二、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维导图规划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一节 按年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二节 按月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三节 按周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细化高三语文复习目标 |
第一节 思维导图细化阅读复习目标 |
第二节 思维导图细化写作复习目标 |
第三节 思维导图细化基础知识复习目标 |
第三章 高三传统语文复习与思维导图语文复习教学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概述 |
第二节 从几个维度来比较两种形式复习教学的不同 |
第三节 两种案例比较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反思 |
第一节 思维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
第二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中教师的素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思维导图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 |
附录2:传统模式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 |
致谢 |
(10)基于SOLO理论的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SOLO分类理论基础 |
2.1 SOLO分类理论概述 |
2.1.1 SOLO分类理论的起源 |
2.1.2 SOLO分类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SOLO分类理论在试题分析中的层次划分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物理试题中思维层次划分具体标准 |
2.2.3 高考物理试题中SOLO理论的评价模型 |
第三章 物理高考试题的SOLO层次划分范例 |
3.1 单点结构层次(U)试题划分范例 |
3.2 多点结构层次(M)试题划分范例 |
3.3 关联结构层次(R)试题划分范例 |
3.4 拓展抽象结构层次(E)试题划分范例 |
第四章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结构统计分析 |
4.1 近五年陕西高考试题SOLO思维层次结构统计分析 |
4.1.1 2015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2 2016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3 2017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4 2018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5 2019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2 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在必修课程中的考点分析 |
4.2.1 必修1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2.2 必修2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2.3 必修3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3 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在选修课程中的考点分析 |
4.3.1 选修1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3.2 选修2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3.3 选修3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4 新课程改革前后陕西省高考物理选择题的总结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对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建议 |
5.2.2 针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建议 |
5.2.3 针对学生备考的相关建议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高考物理第二阶段复习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改革对海南省语文高考复习的启示[D]. 林瑾.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复习教学研究 ——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D]. 张枝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不等式”部分比较研究[D]. 魏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乡镇高中物理校本教材编撰中若干问题的探究 ——以边阳中学校本教材“机械能”部分为例[D]. 杨海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核心主干知识复习课进阶研究[D]. 杨晓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重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陈露. 西南大学, 2021(01)
- [8]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成小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基于SOLO理论的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分析研究[D]. 康贺杰. 延安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