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家具设计专业(一)(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谭谦[3](2020)在《英国保守党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1979-1997)》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为英国社会经济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加深对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丰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共分为四个部分,尝试从“英国保守党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如何”这一主要问题出发,对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保守党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发展阶段(1979-1991),这一阶段虽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机构相对单一,主要有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稳定扩大;中央和地方双重拨款保障教育经费;管理权逐渐从地方转移到中央手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标准。第二阶段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发展阶段(1992-1997),这一阶段建立起从高到低高的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传统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的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城市技术学院和学徒制,使得各层次的衔接更加流畅;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权收归中央政府的同时赋予高等教育实施机构更多的自主权;师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建立普通国家职业资格拓宽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第二部分是影响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经济因素主要是国内危机与国际竞争的应对,政治因素是政党执政理念的差异导致政策执行不力,思想文化因素是受古典人文主义的影响使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难以真正平等,社会因素主要是利益群体的博弈。第三部分是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从相对单一到类型多样,管理权逐渐从地方向中央转移,教育经费从政府投入为主向多渠道筹集转变,教师队伍从低学历向高学历发展,职业资格从注重单一技能向核心技能转变。第四部分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完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健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经费投入,多举措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教育资格证书之间的转换,确保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胡占芳[5](2018)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三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刁瑜[6](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祝春霞[7](2018)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历史考察 ——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文中认为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历经重大发展与变革的时期,也是英国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进入19世纪,英国的医院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这一现代儿童医疗与护理的专业机构,许多欧洲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纷纷建立,但是英国直到1852年才创办了第一家儿童医院。致力于儿童治疗的医生、医院管理人员和社会改革者,将儿童(尤其是下层儿童)的健康视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慈善专科医院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医院除了治病救人外,还是中上阶层教化下层儿童及其家人的场所。本文以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医院为切入点,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予以综合考察,以此管窥当时英国社会对童年、儿童疾病与健康等问题的思考,民众对儿童医院由反对到支持的态度转变。与此同时,通过探究这一时期儿童医院的发展特点及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展现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儿童健康与医疗福利的影响。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概述了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分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兴起的社会背景。首先,19世纪上半叶英国儿童尤其是下层儿童的生活环境与医疗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病童得以被关注。其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童年观的转变,使儿童的社会价值得到肯定。第三,医学领域治疗护理的新变化、专科医院的兴盛和公共健康运动的发展,对儿童医院的兴起产生了推动作用。另外,作为一类完全依靠公众捐款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慈善支持。第二章考察的是英国儿童医院的创建及其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发展情况。英国儿童医疗机构发展历经了育婴堂、药房、诊所到专科医院的过程。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是英国第一家儿童医院,其目标是改善伦敦贫穷、生病儿童的健康状况,为那些不能住院的病人提供医疗建议,促进儿科医学发展以及培训专门护理儿童的护士。为了应对儿童的医疗需求,大奥蒙德街医院在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规模,并且建立了乡村疗养机构。在大奥蒙德街医院的带动下,伦敦和英国其他城市陆续出现了类似的专门诊治儿童的医疗机构。第三章则以1852年建立的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剖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在医疗护理、机构设置与管理、病童救治等方面的情况。第一节介绍了医生和护士的任命与培训、医院提供的治疗和护理。第二节详述儿童医院的机构设置和日常管理,尤其是医院向公众筹集善款的方式。第三节关于病童在医院的生活,分为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不同经历,主要是住院病人在医院的日常生活、病房环境、访客参观与父母的探望。第四章着重论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特点。与这一时期其他自愿捐助医院一样,家庭、道德和清洁等中产阶级价值观,渗透了儿童医院的日常管理与病人生活。中产阶级女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她们定期访问医院,教育护士、病童和他们的母亲。儿童医院在治疗与管理上,也存在着医生与管理者、护士与女性访客、病童父母与医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注意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虽然出现了儿童医院,儿科医学却在这些机构中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儿科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是医学专业化仍在起步阶段,专业的儿科医生和儿科医学还未得到医学界的足够重视。结语部分是对前面四章内容的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作为专门的儿童医疗机构,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医院虽然提供的医学治疗有限,但是发挥了传播儿童疾病与健康知识、提供治疗与护理、培训专业护士、教育下层阶级等作用。儿童医院是19世纪英国儿童医疗与儿科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在医学层面反映了儿童从被忽视到社会各阶层关注的历程,彰显了维多利亚时期儿童地位的上升,而且体现了英国社会对儿童健康与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吕晓萌[8](2018)在《包豪斯和美国 ——一部现代设计史的塑造》文中提出自1919年诞生至今的近百年来,包豪斯逐渐发展成为了艺术史中不可逾越的篇章。无论之于现代设计、或是当代艺术,包豪斯都可被视作一门显学,在宏观视觉艺术史的范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人们似乎更习惯于接受当下的结果,却甚少思考形成的过程。包豪斯在德国被纳粹势力关闭后,相当一批包豪斯人是作为“难民”辗转全球各地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包豪斯核心成员——创始人兼首位校长沃尔特·格罗比乌斯;以及在德期间最后一任校长密斯·凡·德·罗都选择了迁居美国。此外,本就出生于纽约的旅欧画家、创作《包豪斯宣言》封面木刻的莱昂内尔·费宁格;首位留校教学的包豪斯毕业生约瑟夫·阿尔伯斯与其夫人安妮·阿尔伯斯;设计出“瓦西里”钢管椅子的马歇·布鲁尔;改革版面编排的赫伯特·拜耶;以及强调科学实践的莫霍里-纳吉都进入了美国本土。虽然过程艰辛,但是他们最终都获得了这块新大陆的认可,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当代艺术、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除却这些教员,当年颇为活跃的包豪斯学生们——桑迪·沙文斯基、T·卢克斯·费宁格等也都在美国立足,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虽然过程极尽复杂,但是美国依然成为了包豪斯人们当时赖以为生的沃土。本文通过九个章节的探讨,尝试对1933年以来包豪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还原、分析和阐述,并力图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调研,以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剖析包豪斯通过美国获得当下历史地位的真相。此研究也将揭示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是如何逐渐成长为世界艺术巨擘、并最终获得在世界现、当代艺术领域中重要地位的。本研究结束时,正值包豪斯百年之际,全世界似乎都酝酿着一股涌动且亢奋的气息。也许中国学者异于世界他国的独特立场,将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源自西洋的艺术命题进行不同往常的解释。
蔡乾[9](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曾辽华[10](2013)在《中国家具设计教育发展与差距》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家具产业在近十年发展非常迅猛,但是家具设计教育的发展却落后于国际教育水平同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需求。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家具设计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家具设计教育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与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迅猛发展的中国家具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家具设计教育滞后于家具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影响我国家具产业走向国际化的路程。
二、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家具设计专业(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家具设计专业(一)(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英国保守党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1979-199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 |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逐渐显现 |
3.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1.职业技术教育 |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3.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1.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 |
2.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 |
(四)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英国保守党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 |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发展阶段(1979-1991) |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背景 |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
3.管理权从地方向中央和院校转移 |
4.双重拨款保障教育经费 |
5.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
6.国家职业资格提供质量标准 |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发展阶段(1992-1997) |
1.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 |
2.完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
3.强化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 |
4.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
5.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
6.普通国家职业资格拓宽就业与升学渠道 |
二、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经济危机与国际竞争 |
(二)政治因素——两党执政理念的差异 |
(三)文化因素——古典人文主义的影响 |
(四)社会因素——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 |
三、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实施机构从相对单一到类型多样 |
(二)管理权从地方教育当局向中央转移 |
(三)教育经费从政府拨款为主向多渠道筹集转变 |
(四)教师队伍从低学历向高学历发展 |
(五)职业资格从单一技能向核心技能转变 |
四、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完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
(二)健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制度 |
(三)建立高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四)多举措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 |
(五)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教育证书之间的转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以往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住宅的相关研究 |
三、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一、历史时期的界定 |
二、研究空间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史料搜集与文献研究 |
二、实物调查与测绘 |
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 |
第四节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产生的契机——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 |
一、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二、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发展 |
四、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市民居住生活形态的变革 |
一、社会结构的变革 |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三、文化特征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 |
一、城市改良运动 |
二、都市分区制度 |
三、田园城市思想 |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一、《北城区发展计划》和《南京市政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二、《首都大计划》中的住宅区 |
三、《首都计划》中的住宅区 |
四、《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五、《南京城都市计划要纲》和《南京都市计划大纲》中的住宅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萌芽期(1840-1927)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出现 |
一、明清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形态 |
二、南京近代住宅的出现及推动性因素 |
三、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 |
第三节 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一个天主教会筑建的里弄式住区 |
一、天字号住区与天主教 |
二、天字号住区与下关商埠区 |
三、天字号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
四、天字号住区的建筑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 |
五、天字号住宅建筑群在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第四节 华兴村(华侨村):一个华侨筹资自建的西式住区 |
一、华兴村概况 |
二、华兴村出现的社会背景 |
三、华兴村的选址 |
四、华兴村的规划建设与居住空间形态的形成 |
五、华兴村在南京近代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一节 南京城的社会状况和住房需求 |
一、政权变更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政府推行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政府推行的城市规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实施的住宅策略 |
第三节 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一、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近代住宅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 |
第四节 多种渠道的城市住宅供给 |
一、政府主导的高级住宅区建设 |
二、住宅房地产业的住宅开发 |
三、企事业单位的住宅建设 |
四、个人住宅建设活动 |
第五节 多样化的城市住宅类型 |
一、独立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二、毗连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三、联排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四、公寓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第六节 政府介入建造的平民住宅 |
一、平民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二、棚户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与居住状况恶化 |
一、城市破坏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战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概况 |
一、居住区与住宅建筑的破坏 |
二、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三、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第三节 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一、清凉山公园住宅区 |
二、新住宅区第二、三住宅区 |
第四节 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一、住宅日式化改造概述 |
二、住宅改造后的居住空间构成 |
三、住宅日式化改造对近代城市住宅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一节 抗战后城市重建与住宅问题 |
一、战后城市重建 |
二、战后城市住宅问题 |
第二节 抗战后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战后的都市计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应对房荒的住宅政策 |
第三节 百废待兴:战后城市住宅的实际建造 |
一、战后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战后住宅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第四节 独立式小住宅的再造 |
一、独立式小住宅的建造概况:经济合用、现代 |
二、建筑师自宅:杨廷宝住宅、童寯住宅 |
三、现代住宅的阐释者:延晖馆、宋子文住宅 |
第五节 集合住宅的设计与建造 |
一、集合住宅建造概述 |
二、集合住宅的典范:公教新村 |
三、现代式公寓:美军顾问团公寓AB大楼 |
第六节 政府公营住宅:平民住宅的规划与建设 |
一、平民住宅的再设计 |
二、住宅区的再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近代书籍期刊文献 |
地方史志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南京近代城市影像与地图资料 |
档案文献及近代报刊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住宅的萌芽(1840-1927)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7)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历史考察 ——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英国儿童医院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病童的“发现” |
第二节 童年观的转变 |
第三节 医学发展与公共健康 |
第四节 社会慈善的推动 |
第二章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医院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儿童医疗机构 |
第二节 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 |
第三节 其他儿童医院 |
第三章 儿童医院的治疗与管理——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 |
第一节 医疗护理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
第三节 日常生活 |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医院的特点 |
第一节 中产阶级价值观的灌输 |
第二节 治疗与管理矛盾突出 |
第三节 儿科医学的缓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包豪斯和美国 ——一部现代设计史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世界为什么选择了包豪斯? |
二、包豪斯的遗产 |
三、包豪斯和美国 |
四、宏观艺术史视野下的设计史研究 |
五、超越狭隘的艺术史语境 |
(一)、设计史在美国艺术史研究中的局限性 |
(二)、二十世纪以来美国艺术史书写中的设计问题 |
(三)、日渐开放的艺术史书写 |
(四)、方法论的框架 |
六、包豪斯过时了吗? |
(一)、打破包豪斯作为显学的惯常 |
(二)、包豪斯的存在价值否决了包豪斯的永恒 |
七、包豪斯文献 |
(一)、包豪斯“出版文献”综述 |
(二)、“新”材料的发掘与实证、文献的二元比对 |
八、建立有价值的写作模式 |
(一)关于包豪斯的写作模式 |
(二)比较研究中的新问题 |
第二章 、出走美国的包豪斯 |
一、校长出走 |
二、阴霾多愁的伦敦生涯 |
三、包豪斯的命运与哈佛的选择 |
四、斡旋于新大陆与纳粹之间 |
五、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与包豪斯的新生 |
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得到了什么? |
七、编织美利坚的包豪斯关系网 |
九、美国的立场 |
第三章 包豪斯的美国梦 |
一、重建包豪斯 |
二、包豪斯终结于1938 |
三、“去包豪斯”背景下的芝加哥设计学院 |
四、超越包豪斯的设计学院 |
五、从“完整的产品”到“完整的人” |
六、名亡实存的理想 |
七、末任校长的最后时光 |
八、莫霍里-纳吉与新包豪斯的遗产 |
九、女性的力量 |
第四章 格罗比乌斯的包豪斯异化实践 |
一、从德绍到林肯——重新出发的格罗比乌斯 |
二、立场的嬗变——哈佛教授格罗比乌斯 |
三、分道扬镳的包豪斯师徒 |
四、矛盾的根源 |
五、势力斗争中的哈佛设计研究生院 |
六、格罗比乌斯的哈佛遗产 |
第五章 承欧继美的黑山社区 |
一、黑山中闪耀的包豪斯之光 |
二、寂静蓝岭的乌托邦 |
三、实验精神萌芽于封闭社区 |
四、约瑟夫·阿尔伯斯在黑山的艺术教育实践 |
五、时过境迁——包豪斯理念在黑山学院的异化 |
六、与时俱进的包豪斯人 |
七、约瑟夫·阿尔伯斯的美国遗产 |
八、从贵族到精神贵族——安妮·阿尔伯斯在美国 |
九、作为黑山教员的包豪斯学生 |
十、包豪斯人在黑山权斗中的胜利 |
十一、走向伊甸湖 |
十二、黑山学院夏季学院 |
十三、德国人?还是美国人? |
十四、成长于包豪斯的美国家族 |
十五、从黑山到耶鲁——阿尔伯斯的选择 |
十六、永不消逝的包豪斯之光 |
第六章 、特殊的包豪斯人 |
一、孤独行走的赫伯特·拜耶 |
二、包豪斯关系网中的关键人物 |
三、远离东海岸的新世界 |
四、从贝伦斯到包豪斯——密斯与格罗比乌斯的宿命 |
五、从威森霍夫到伊利诺伊——独一无二的密斯·凡·德·罗 |
六、营造“国际风格” |
七、和而不同的两位包豪斯校长 |
八、密斯的继承者们 |
第七章 、来自美国本土的冲突与共生 |
一、从缺席到主持——经济大萧条前后的命运嬗变 |
二、新移民与本土从业者的设计冲突 |
三、欧美设计的文化差异 |
四、资本逐利背景下的美国设计 |
五、新移民与原住民的共生 |
第八章 美国“支配”下的包豪斯史 |
一、在美包豪斯人对留德包豪斯人的经济援助 |
二、美国主导下的新时代欧洲文艺复兴 |
三、美国援建“战后包豪斯” |
四、包豪斯档案馆的建立与包豪斯历史的厘定 |
第九章 、美国“塑造”世界艺术史 |
一、美国的艺术史立场 |
二、当代艺术,美国制造 |
三、世界艺术史塑造中的三个美国维度 |
四、从抽表到波普——美国的话语权 |
五、作为非原创作品的存在价值与视觉复制 |
六、从美利坚到全世界——文化主权的全面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英格兰中央大学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家具设计专业(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英国保守党时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1979-1997)[D]. 谭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05)
- [6]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7]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历史考察 ——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D]. 祝春霞. 南京大学, 2018(01)
- [8]包豪斯和美国 ——一部现代设计史的塑造[D]. 吕晓萌.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9]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中国家具设计教育发展与差距[J]. 曾辽华. 现代装饰(理论),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