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论文文献综述)
钟远鸣,叶伟权,邱伟,赵庆瑞,黄勇,付小鹏,何炳坤,万通[1](2022)在《急性腰扭伤中医药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腰扭伤是骨科门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西医主要以消炎镇痛为主,但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大,不利于患者的健康。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制被逐渐阐明,其临床疗效正被逐渐认可,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不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而且还具有起效迅速、廉价、安全性高等特点。现通过搜索查阅国内外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文献报道,从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刺络放血、小针刀、穴位注射、正骨手法、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等方面阐述各自的疗效机制,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腰扭伤提供借鉴和参考。
朱美兰,曾红文[2](2021)在《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针刺及浮针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验案1则》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分享验案1则。该患者急性腰扭伤后经急诊止痛消炎治疗无效,辨证予局部痛点拔罐放血结合阿是穴、肾俞、大肠俞、委中针刺及浮针治疗后,疗效显着。
谢思航[3](2021)在《基于“病络”理论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以病络理论为基础,通过比较委中加殷门刺络拔罐与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纳入60例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委中、殷门刺络拔罐,对照组给予委中、殷门毫针针刺治疗;刺络拔罐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3次;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活动度评分法(ROM)的评分结果作为疗效指标,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记录各项数据并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基本资料、VAS评分、ROM评分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组内比较:对两组组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的VAS评分、ROM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较治疗前VAS评分、ROM评分皆明显降低。3.两组组间比较:两组间首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的VAS评分、ROM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P值均<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委中加殷门刺络拔罐法与委中加殷门针刺疗法均可治疗急性腰扭伤。2.委中加殷门刺络拔罐法在缓解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和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委中加殷门针刺疗法。3.病络理论指导下取委中、殷门刺络拔罐可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此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蒋筠[4](2021)在《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因急性腰扭伤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及康复科就诊的病人,并符合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泽兰汤加味,疗程均为7天。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3天后、治疗7天后的VAS评分、ODI指数,并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7天后的腰部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指数、腰部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的组内、组间差异,统计分析均运用SPSS 20.0软件。结果:本试验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60人,最终共完成58例;完成率为93.10%。其中对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腰部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组间对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与治疗前比较腰部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及功能均得到改善。3、试验组在VAS评分、ODI指数、腰部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72.41%,两组总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更优。结论: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均可减轻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症状,但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说明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可有效减轻急性腰扭伤的症状。
朱黎[5](2021)在《体针结合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体针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比较体针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和单纯体针治疗本病的疗效,观察体针结合腕踝针能否更好地促进急性腰扭伤患者腰部功能的恢复,为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优的选穴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30日至2020年1月31日和2020年7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花园山)门诊接诊的66例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患者,对符合要求的病例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成2组,即体针组、体针结合腕踝针组(以下称结合组),每组各33例患者,66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无脱落。患者入组前先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腰部CT等检查,筛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体针组常规取穴,结合组患者在常规体针取穴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的穴位,治疗1次/天,每次30分钟,治疗持续5天,在开始治疗前、初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下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腰椎活动度量表(Range of motion,ROM)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并对比两组的疗效。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情况:本研究体针组和结合组的所有患者均完成了全部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中医证型、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的观察指标,包括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两组具有可比性。2.组内、组间比较:(1)体针组和结合组初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比治疗前的评分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体针组相比,结合组初次及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下降程度更显着,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3.总疗效对比:疗程完成后,体针组和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体针组与结合组对比,体针组的治愈率为51.52%,显效率为30.30%;结合组的治愈率为72.73%,显效率为24.24%,两组数据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体针及体针结合腕踝针均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部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都具有安全性,并且体针结合腕踝针组的效果更好更快,所以体针结合腕踝针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更佳方案,能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其腰部活动等功能恢复,使其尽快回到正常社会生活。
肖宁安[6](2021)在《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大量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后溪穴、人中穴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常用选穴,本研究以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后溪穴、人中穴干预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的镇痛效果差异,从而为针灸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后溪穴组和人中穴组,每组各30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伤科)》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制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具体治疗方法:后溪穴组患者采取站立位,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直刺后溪穴,深度为0.5寸,得气感为手掌甚至手臂酸胀麻木疼痛,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同时嘱患者左右旋转、侧屈,上下俯仰活动腰部,并根据自身承受程度逐渐扩大活动幅度,腰部自主活动5min后嘱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上髎、次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后出针。人中穴组患者先采取端坐位或站立位,头部轻微向后仰,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以45°角度朝鼻尖方向斜刺人中穴,深度为0.3-0.5寸,得气感为患者感鼻部酸胀麻木或眼睛湿润流泪,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随后患者腰部活动及腰部针刺操作方法同后溪穴组。以上两组均治疗1次。本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评分(PPI)和腰椎活动度评分(ROM)为观察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治疗5分钟后VAS、PPI评分量表信息和治疗30分钟后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记录并收集治疗前后的治疗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6.0,从而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差异。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ROM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且二者都能改善腰椎活动度。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和改善腰椎活动度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后溪穴组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人中穴组的愈显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后溪穴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人中穴组,说明后溪穴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人中穴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刺后溪穴对急性腰扭伤的镇痛作用、改善腰椎活动度的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针刺人中穴,本研究为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李宗洋,崔镇海,谷天,党一群,尹宏兵[7](2021)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腰扭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尤其运用针刺疗法效果显着。由于各路医者对于治疗本病的方式不一,方法众多。为了更加广泛从而深入了解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对急性腰扭伤治疗的基本方法与规律,现对近些年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及方法进行系统回顾,为今后临床上治疗急性腰扭伤提供一些参考。
林真真,庄志强[8](2021)在《放血疗法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运用概况》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对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的检索,从骨病、筋伤两大方面对放血疗法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运用进行概述,以期对放血疗法在中医骨伤科的运用提供参考。
陈艳婷,陈秀华,王国书,林丽梅,多英[9](2021)在《岭南刺络放血疗法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刺络放血疗法是岭南针灸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有的特色,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创新在治疗急性腰扭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阐述岭南刺络放血疗法对急性腰扭伤的理论及临床经验,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遵循"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取穴原则。文章所述病案乃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之管窥,整理临床采用岭南刺络放血疗法诊治急性腰扭伤之经验,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汪花,王小寅,唐纯志[10](2020)在《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及推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腰部疼痛评分(VAS)和腰部活动度评分(ROM),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ROM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ROM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二、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腰扭伤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治疗 |
1.1 中药内服治疗 |
1.2 中药药膏外用 |
2 针灸治疗 |
2.1 针刺治疗 |
2.2 艾灸治疗 |
2.3 拔罐疗法 |
2.4 刺络放血疗法 |
2.5 小针刀治疗 |
2.6 穴位注射 |
3 推拿正骨手法 |
3.1 推拿手法 |
3.2 正骨手法 |
4 运动疗法 |
5 联合治疗 |
6 结 语 |
(3)基于“病络”理论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证候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剔除标准 |
2.8 脱落、剔除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及盲法 |
3.2 对照组 |
3.3 试验组 |
4 观察指标 |
4.1 基本数据 |
4.2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4.3 指标评定时点 |
5 安全性观察与分级 |
6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
3.1 VAS评分比较 |
3.2 ODI指数比较 |
3.3 腰部活动度比较 |
3.4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服用止痛药数量比较 |
4 安全性观察及随访 |
讨论与分析 |
1 急性腰扭伤的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 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 西医对急性腰扭伤发病机制的认识 |
2 针刺治疗的机制及作用 |
2.1 针刺治疗机制 |
2.2 选取穴位 |
3 泽兰汤加味组方思想初探 |
3.1 泽兰汤加味组成、处方分析 |
3.2 泽兰汤加味现代药理研究 |
4 中药内服与针刺的联合应用 |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基线情况分析 |
5.2 VAS评分变化分析 |
5.3 ODI指数变化分析 |
5.4 腰部活动度变化分析 |
5.5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5.6 服用止痛药数量评价 |
5.7 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 |
6 创新性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急性腰扭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体针结合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及中止研究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用具 |
2.3 治疗方案 |
2.4 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两组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ROM评分比较 |
3.4 两组ODI指数比较 |
3.5 两组总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讨论 |
1 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研究进展 |
1.1 古代文献层面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现状 |
2 西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2.1 腰部解剖结构 |
2.2 病因病理 |
2.3 西医疗法 |
3 方案确立依据 |
3.1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中西医依据 |
3.2 腕踝针法 |
3.3 选穴依据 |
4 体针结合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优势 |
5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综述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观察方法 |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4 结论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3 中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4 后溪穴选穴依据 |
4.5 人中穴选穴依据 |
4.6 腰部腧穴选穴依据 |
4.7 针刺镇痛的机理探讨和分析 |
4.8 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4.9 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5.0 运动针法的镇痛机理 |
5.1 后溪穴优于人中穴的差异分析 |
5.2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2?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
2.1?温阳动气针法 |
2.2?平补平泻针法 |
2.3?针刺单穴治疗 |
2.4?腕踝针联合体针疗法 |
2.5?针刺放血疗法 |
2.6?耳针疗法 |
2.7?三针联合法 |
2.8?针刺联合推拿疗法 |
2.9?针刺联合口服中药汤剂疗法 |
3?小结 |
(8)放血疗法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运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骨病 |
1.1 痛风性关节炎 |
1.2 膝骨性关节炎 |
1.3 强直性脊柱炎 |
1.4 股骨头坏死 |
2 筋伤 |
2.1 颈椎病 |
2.2 肩周炎 |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 |
2.4 急性腰扭伤 |
2.5 踝关节扭伤 |
3 小结 |
(9)岭南刺络放血疗法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原则 |
3 治疗特色 |
3.1 以辨证为基础 |
3.2 重视治疗的无菌、无痛 |
3.3 强调选穴的精当 |
4 病案举隅 |
(10)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7 治疗方法 |
1.7.1 治疗组 |
1.7.2 对照组 |
1.8 观察指标 |
1.8.1 疗效标准 |
1.8.2 腰痛评分 |
1.8.3 腰部活动度 |
1.9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VAS、ROM比较 |
2.2 疗效 |
3 讨论 |
四、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腰扭伤中医药治疗进展[J]. 钟远鸣,叶伟权,邱伟,赵庆瑞,黄勇,付小鹏,何炳坤,万通. 陕西中医, 2022(02)
- [2]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针刺及浮针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验案1则[J]. 朱美兰,曾红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21(15)
- [3]基于“病络”理论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思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泽兰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D]. 蒋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体针结合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D]. 朱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D]. 肖宁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进展[J]. 李宗洋,崔镇海,谷天,党一群,尹宏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2)
- [8]放血疗法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运用概况[J]. 林真真,庄志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04)
- [9]岭南刺络放血疗法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J]. 陈艳婷,陈秀华,王国书,林丽梅,多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21(01)
- [10]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汪花,王小寅,唐纯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