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测量技术展望与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论文文献综述)
何宁业,宁仁霞,孙剑,刘琦[1](2021)在《Multisim软件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Multisim软件作为众多EDA仿真软件之一,既可用于协助工程人员完成电路设计,也可被引入高校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将Multisim软件应用于电子测量技术的课程教学中,突破了实际电路实验条件的限制,能有效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王磊[2](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张书源[3](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赵若妤[4](2021)在《一种双通道高采样率波形合成技术的设计实现》文中认为任意波形发生器为测试系统提供复杂的激励信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义或者生成一些较为复杂的信号源。任意波形合成技术是在生产任意波形发生器时要着重研究的核心技术。近年来,激励信号源在电子测量领域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信号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种类也越来越复杂,这就促使波形合成技术往高采样率、深存储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直接数字波形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FPGA+DDR3 SDRAM+DAC”为基本架构,FPGA芯片为数据处理的核心器件,设计了双通道波形合成模块,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对从上位机接收到的波形数据进行大容量存储、高速读取合成和传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论文首先根据任意波形合成技术的原理,对波形合成技术、基于SGDMA机制的波形存储和波形读取模块、基于JESD204B协议的数模转换模块、时钟产生模块等重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方案分析。基于DDWS技术,选取DDR3 SDRAM完成波形查找表的设计;根据6.4GSPS的技术指标要求,选用JESD204B接口DAC来完成高速数据传输和数模转换功能;根据JESD204B接口协议要求,设计时钟产生方案,搭建了满足两路6.4G/16bits传输需求的高速链路,实现了双通道DAC同步输出模拟波形的功能。根据文中提出的波形合成模块设计方案,完成了各个硬件模块的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基于SGDMA技术完成了高速波形存储读取机制的设计,以及用于波形数据快速访问的描述符链表生成模块的设计,并进一步提供了软件界面用户可理解、可控制的SGDMA描述符链数据结构,从而实现了从软件端到信号生成端的波形数据连续、高速率的存取操作。文中,上述功能模块的设计工作在双通道数模转换电路板中进行了逻辑仿真与硬件实现,并在逻辑仿真验证之后对各功能模块功能进行了测试,以及对整机指标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双通道高采样率波形合成模块可以实现双通道、6.4GSPS采样率、存储深度2Gpts、最大输出频率1.6GHz的技术指标,输出信号质量满足指标要求。
文江武[5](2021)在《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频率源的好坏决定了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在基于下变频的电子测量仪器中,扫频源作为本振信号源参与下变频时,本振信号相位的未知性和随机性会在中频成分中引入随机的相位干扰,这样就导致对于单个接收器,不同频谱成分的相位测量结果是非相干的。所以设计一扫频源,使其输出相位重复,那么在电子测量仪器中就可以通过系统的内部校准技术,消除本振信号源引入的随机相位。因此扫频源的相位重复性是本课题将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采用的频率合成技术为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其具有结构简单,宽频段,低相位噪声的优点。本文根据扫频源的技术指标设计了以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为核心的扫频源系统方案,完成器件选型后对系统方案的讨论,表明方案是可行的。完成对于扫频源电路的设计后,搭建了基于下变频的相位差测量系统以测量扫频源的相位重复性。经过测试,扫频源达到了200MHz~6GHz的宽频带输出、输出频点1GHz的相位噪声为-95.5d Bc/Hz@10k Hz、相位重复标准差小于2.142°。在温度稳定性实验中表明系统在5℃~35℃的相位可重复标准差小于1°。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的基本模块、以及工作原理。并对锁相环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扫频源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导得到了时间抖动和相位噪声的关系。2、根据扫频源的性能指标确定了扫频源系统方案,完成了锁相环芯片、低相位噪声晶振、时钟缓冲器的选型,设计和仿真了环路滤波器。建立了宽带VCO频率控制字查找表,以及将输出分频器设置在锁相环环路内部,以解决相位随机输出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电路板具体设计过程、原理图、PCB版图。3、为了验证扫频源的输出相位可重复,搭建了以模拟下变频和数字下变频为核心的相位差测量系统,包括混频器、信号调理电路、AD模块、数字混频、数字滤波。4、对扫频源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然后使用搭建的相位差测量系统,在不同温度下对扫频源的输出相位可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扫频源符合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
杨健[6](2020)在《基于开源系统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自动测试作为仪器科学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自动测试系统的相关学科。本文通过分析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关键组件,基于相关的协议标准,在开源系统Linux下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教学用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组件遵循开源软件通用公共许可(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源代码完全开源。该组件有两个设计目的:展示和设计。一方面可以向学生展示软件组件内部的具体设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协议标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基于软件组件进一步开发,加深对自动测试系统的认识。论文首先分析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整体结构,给出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关键组件,分析了组件的具体功能需求并制定了具体的实现方案,然后完成了软件组件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教学示例的设计,确保该软件组件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自动测试系统软件体系,分析组成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关键组件,根据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原理和功能需求,设计出软件组件的整体架构,确定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等,并且对各个模块所涉及的内容的原理进行梳理和研究,为后面的具体实现提供理论依据。2.总线接口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根据总线接口软件的原理,分析其功能需求;然后基于其中的LXI总线的标准,在开源系统Linux下设计并实现了 LXI总线接口软件;并且验证该接口软件符合LXI总线的标准,最后设计了基于LXI总线接口软件的教学示例。3.开源VISA的设计与实现。根据VISA的原理和功能需求,分析VISA的设计思想,设计开源VISA的整体方案,实现一套在Linux下的开源VISA组件,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示例。本文完成了开源系统下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在该软件组件基础之上设计了教学示例,并且对软件组件的功能、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结果符合预期。
夏雨溪[7](2019)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职业化教育领域,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工程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工程化教育改革,并将其明确列为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广各级职业教育,部分高校在“工程化”教育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尝试。但是也应该看到,以往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和效果分析等方面,对人才培养项目的具体实施问题研究较为缺乏。一个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项目如果缺乏了有效的实施管理,会影响项目实施效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达到项目设计的要求。为此,本文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问题为论文切入点,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结合项目管理的特征,对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进行过程管控,提升项目实施效果,使项目实施后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企业的用人需要。论文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项目管理理论及方法在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具体情况,总结归纳出具体问题,进而从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五大过程构建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方案。之后,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鉴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偏于工科要求和应用性强的特殊性,研究在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中引入“工程化教育”这一理念,并使用上述理论,对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的管理实施进行具体运用。本论文将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引入到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可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项目的具体实施参考。
邱健[8](2018)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实验教学、电子测量等领域中,传统的测试仪器往往伴随采购成本较高、设备维护和技术更新耗时耗力等诸多问题,导致领域内出现测试仪器数量紧缺、技术落后的状况。虚拟仪器的出现有效改变了这种现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电子测量等领域将会凸显经济实用性,通过对软件的升级,能有效改变测试手段和提高测试效率。本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套高性价比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其功能涵盖了实验教学、电子测量等领域中价格高昂的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本文的工作要点如下:(1)下位机选用ST公司最新推出的高性价比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STM32F407,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高速AD采集,并且内嵌USB模块,支持USB 2.0数据传输协议。根据STM32F407内嵌USB模块的特点进行程序开发,包括运行在STM32F407中的固件程序、运行在PC机上的驱动程序及调试应用程序开发。固件程序开发使用了 ST公司提供的USB驱动库,PC机驱动程序使用LibUSB工具包开发。(2)上位机软件平台选用一种新型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方式MATLAB GUI,具有操作简便、可视化能力强、信号处理能力强等特点。针对MATLAB GUI开发平台,研究不同控件的属性和实现方法,完成主界面、显示区、信号生成和存储、时域和频域分析等程序设计。(3)设计能被MATLAB调用的C-MEX程序,实现在MATLAB中获取USB接口上传的数据,并将获得数据由GUI界面显示。(4)研究解决不同GUI间数据传递的问题,实现多个GUI界面同时运行和数据共享的功能,最终完成软件的打包封装。
张磊[9](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黄璟[10](2017)在《市场转型期高职院校电子测量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对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和教材在市场转型期的改革进行了思考,剖析了高职院校电子测量仪器现状、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现状,列举了电子测量课程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职电子测量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改革建议。
二、电子测量技术展望与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测量技术展望与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1)Multisim软件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Multisim简介 |
3 Multisim软件在信号发生器教学中的应用 |
3.1 基本函数信号发生器 |
3.2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 |
3.3 TFG6020DDS函数信号发生器 |
4 结语 |
(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
2.1.4 文献述评 |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
3.1.1 因素筛选方法 |
3.1.2 研究过程 |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
3.2 因素界定 |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因素结构分析 |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
4.3.1 问卷题目类型 |
4.3.2 问卷设计原则 |
4.3.3 问卷题目设计 |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
4.4.1 预调研 |
4.4.2 正式调研 |
4.4.3 结果分析 |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4)一种双通道高采样率波形合成技术的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宽带任意波形发生器研究现状 |
1.2.2 深存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任意波形合成模块硬件总体方案分析 |
2.1 硬件总体方案分析 |
2.2 波形合成模块方案分析 |
2.3 波形存储与读取模块方案分析 |
2.3.1 AXI4 总线接口介绍 |
2.3.2 波形存储方案分析 |
2.3.3 波形数据读写控制模块方案分析 |
2.4 数模转换模块方案分析 |
2.4.1 JESD204B接口协议 |
2.4.2 JESD204B发送端方案分析 |
2.5 时钟产生模块方案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任意波形合成模块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1 FPGA选型与电路设计 |
3.2 时钟芯片选型与电路设计 |
3.3 DAC模块选型与电路设计 |
3.4 存储模块选型与电路设计 |
3.5 逻辑设计工具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GDMA的波形存储与持续发送机制设计 |
4.1 载板与波形合成模块硬件电路板数据链路设计 |
4.1.1 基于GTH IP核的数据链路设计 |
4.1.2 数据链路逻辑仿真 |
4.2 波形数据写控制模块设计 |
4.2.1 基于AXI4的Block Design顶层设计 |
4.2.2 写控制模块逻辑仿真 |
4.3 波形数据读控制模块设计 |
4.3.1 基于SGDMA的存储器数据读取 |
4.3.2 描述符链表生成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JESD204B协议的高速双DAC电路设计 |
5.1 DAC工作模式选取 |
5.2 波形数据发送模块设计 |
5.2.1 波形数据映射模块设计 |
5.2.2 发送端JESD204B IP核设计 |
5.3 JESD204B时钟系统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验证 |
6.1 测试平台搭建 |
6.2 采样率测试 |
6.3 双通道波形同步输出测试 |
6.4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和谐波失真(HD)测试 |
6.5 有效位数(ENOB)测试 |
6.6 存储深度测试 |
6.7 波形输出模拟带宽测试 |
6.8 最大输出频率测试 |
6.9 基带信号DUC调制功能测试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相位可重复的频率合成器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理论 |
2.1 锁相环基本理论 |
2.1.1 鉴相器 |
2.1.2 电荷泵 |
2.1.3 环路滤波器 |
2.1.4 压控振荡器 |
2.2 锁相环相位噪声分析 |
2.2.1 锁相环各模块线性传输函数 |
2.2.2 锁相环相位噪声分析 |
2.2.3 相位噪声与抖动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设计与实现 |
3.1 基于锁相环的扫频源相位特性分析 |
3.2 扫频源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
3.3 相位可重复扫频源设计 |
3.3.1 系统方案设计 |
3.3.2 锁相环芯片的选型 |
3.3.3 建立宽带VCO频率控制字查找表 |
3.3.4 参考频率源 |
3.3.5 环路滤波器设计 |
3.4 方案可行性讨论 |
3.5 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电路设计 |
3.5.1 时钟缓冲器 |
3.5.2 参考频率源电路设计 |
3.5.3 锁相环芯片的外围电路设计 |
3.5.4 电源模块设计 |
3.5.5 PCB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实验系统设计 |
4.1.1 基于示波器直接测量相位差 |
4.1.2 基于下变频的相位差测量系统设计 |
4.2 基于下变频的相位差测量系统的实现 |
4.2.1 模拟中频的实现 |
4.2.2 数字中频的实现 |
4.2.3 通信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扫频源相位重复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扫频源的主要技术指标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 扫频源的相位可重复实验 |
5.2.1 基于示波器直接测量相位差的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2 基于混频器下变频的相位可重复测量与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开源系统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组成及设计方案 |
2.1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组成 |
2.1.1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 |
2.1.2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组成 |
2.2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1 总线接口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2 VISA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3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总体结构 |
2.3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开发平台选择 |
2.4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线接口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原理及设计方案 |
3.1.1 LXI总线的简介 |
3.1.2 仪器发现的原理 |
3.1.3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设计方案 |
3.2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软件架构 |
3.3 程控端LXI总线接口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3.4 仪器端LXI总线接口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3.4.1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数据结构设计 |
3.4.2 LXI总线接口软件初始化设计与实现 |
3.4.3 核心通道和终止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
3.4.4 中断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
3.4.5 Web服务及网页程序的实现 |
3.5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教学示例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源VISA的设计与实现 |
4.1 VISA的分层结构设计 |
4.2 VISA的需求功能分析 |
4.3 开源VISA资源的结构与操作的设计与实现 |
4.3.1 资源模版的设计 |
4.3.2 会话结构的设计 |
4.3.3 查找列表结构的设计 |
4.3.4 事件结构设计 |
4.3.5 开源VISA资源管理操作的设计 |
4.4 VISA事件机制设计与实现 |
4.4.1 队列机制 |
4.4.2 回调机制 |
4.5 开源VISA的用户API |
4.6 基于开源VISA的教学示例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的测试 |
5.1 测试方案的制定 |
5.2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测试 |
5.2.1 使用VISA访问LXI总线接口软件 |
5.2.2 使用仪器管理软件访问LXI总线接口软件 |
5.2.3 Web页面的测试 |
5.3 开源VISA的测试 |
5.3.1 开源VISA的安装与环境配置 |
5.3.2 开源VISA的函数级测试 |
5.3.3 开源VISA的系统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LXI总线接口软件的测试代码 |
附录B 开源VISA支持的函数 |
(7)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理论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实施背景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实施背景 |
2.2 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2.2.1 培养实施的理念滞后 |
2.2.2 培养实施的目标与过程衔接脱节 |
2.2.3 培养实施的过程待优化 |
2.2.4 培养实施的制度有待完善 |
2.2.5 人才综合素质欠缺 |
2.3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加强实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2.3.1 人才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有利于资源融合 |
2.3.2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实施,有利于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缺陷 |
2.3.3 构建项目管理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设计 |
3.1 项目启动管理 |
3.1.1 项目筹备工作 |
3.1.2 正式启动 |
3.2 项目计划管理 |
3.2.1 确定项目研究范围 |
3.2.2 分解工作任务 |
3.2.3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
3.2.4 规划项目进度 |
3.3 项目执行管理 |
3.4 项目控制管理 |
3.4.1 时间控制 |
3.4.2 范围控制 |
3.4.3 沟通控制 |
3.4.4 风险控制 |
3.4.5 质量控制 |
3.5 项目收尾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实施—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
4.1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概况 |
4.1.1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
4.1.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概况 |
4.1.3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定位 |
4.1.4 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
4.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与管理 |
4.2.1 项目启动阶段 |
4.2.2 项目计划阶段 |
4.2.3 项目执行阶段 |
4.2.4 项目控制阶段 |
4.2.5 项目收尾阶段 |
4.3 项目实施效果总结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虚拟仪器相关技术 |
2.1 虚拟仪器技术 |
2.2 USB技术简介 |
3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及结构组成 |
3.2 系统总线设计方案 |
3.3 系统硬件组成 |
3.4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数据采集及通信模块设计 |
4.1 数据采集模块 |
4.2 USB通信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平台—MATLAB GUI |
5.2 软件功能设计 |
5.3 关键问题解决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综合测试 |
6.2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及成果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市场转型期高职院校电子测量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电子测量仪器现状 |
1.1 拥有情况 |
1.2 使用情况 |
2 高职电子测量教材建设现状 |
2.1 参考书较少, 理论更新难度大 |
2.2 技术应用跨学科, 整理资料工作量大 |
2.3 实践内容落后, 教材与市场脱节 |
2.4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2.5 编写方式的局限性 |
3 高职电子测量课程建设现状及重要性 |
3.1 课程建设现状 |
3.2 课程的重要性 |
4 课程和教材改革建议 |
4.1 加大教师深入企业的力度 |
4.2 教材编写建议 |
4.2.1 简化原理, 加强实践 |
4.2.2 以项目为抓手, 夯实电子测量技能 |
4.2.3 以案例形式介绍新的电子测量技术 |
4.2.4 根据专业适当修整教学内容 |
4.3 课程建设建议 |
4.3.1 课程设置与安排 |
4.3.2 课程设计 |
四、电子测量技术展望与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论文参考文献)
- [1]Multisim软件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何宁业,宁仁霞,孙剑,刘琦. 黄山学院学报, 2021(05)
- [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3]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一种双通道高采样率波形合成技术的设计实现[D]. 赵若妤.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相位可重复扫频源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文江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开源系统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组件设计[D]. 杨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化培养项目的实施与管理[D]. 夏雨溪. 广州大学, 2019(01)
- [8]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D]. 邱健.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10]市场转型期高职院校电子测量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J]. 黄璟.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