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岗位的开发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晏薇[1](2021)在《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是我国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奋力开启乡村振兴的重要之年。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工程中力度最大、效应最明显的一种手段,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会泽县总人口106.8万,贫困发生率32.12%,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乌蒙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也是全省27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基于这样特殊的县情,会泽县委、县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实际,以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巨大的责任担当作出了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会泽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开展好后续帮扶则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妥善解决搬迁移民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在新城安居乐业,使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和家庭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因此选择会泽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意义。本文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公共服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会泽实际开展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厘清内涵外延。其次介绍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基本情况,并基于搬迁后面临的困境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公共就业服务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安排完善、机构设置健全、组织保障有力、服务内容方式多样、信息化平台初步建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然后结合调研结果得出,由于政策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政府职能职责定位不清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基层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信息化平台数据质量不高等原因,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存在着阶段性就业政策与长效就业机制不匹配、参与主体协同不到位、服务供需结构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不足。最后在借鉴国内其他易地搬迁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的基础上,从加强就业政策前瞻性和衔接性、构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多层次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五个方面对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出优化路径。旨在为国内其他地区、其他类型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提供可选择路径。
瞿连贵[2](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王玥[3](2021)在《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日益凸显,其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就业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多涉及到的可能是无数个家庭的问题。在现今知识经济盛行的时代,在国家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青年一代成长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青年一代必然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综合态势下,高校毕业生如何就好业、提升就业成功率,确保就业高质量等是国家必须做好的重要民生课题。T市作为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中部支点城市,教育作为其城市发展的亮点特色和发展重点,如何将新兴培养出的人才建设家乡、回馈社会,破除高校毕业生迈出校门后的消息壁垒,做好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是现今乃至未来很长时间内需要写好的民生答卷。本研究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理论支撑下,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分析法对T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同时对T市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就业促进各项举措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出T市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就业政策未成统一体系、政策举措执行有欠缺、实施效果缺乏持续关注和有效评估、政府服务职能发挥不够、信息不对称现象依旧存在和未能提供足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等方面。在对国外促进就业举措和周边地市的对策借鉴的研究下,建议从制定完备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深化举措的执行力和推广度、建立政策实施跟进机制、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信息联动共建机制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在T的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持久就业,吸引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建设家乡,切实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活跃发展,为T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王惠惠[4](2020)在《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外部环境复杂的局面,部分地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为有效应对经贸摩擦,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淄博市把“稳就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主动作为破解堵点痛点难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淄博市为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根据他们在就业、培训及创业支持等不同层面的需求,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强化困难人员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但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大龄、残疾人、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就业空间不断收窄,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凸显。本文基于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相关理论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发现当前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存在服务制度供给不足、服务手段滞后,服务内容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加强公共服务制度保障、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通过研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提供借鉴。
陶思吉[5](2020)在《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致富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关于搬迁后移民的生计问题也逐渐被学者所重视。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属于滇西边境地区的内地县,是中央明确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8年底,兰坪县全县还有89个贫困村、66581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移民生计问题依然是搬迁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移民的生计能力提升问题,对于移民脱贫致富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完善意义深远。本研究选取兰坪县县城北区安置点永安社区和通甸镇易门箐移民安置点作为调研点,对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的五类生计资本分析调研点移民的生计能力提升情况,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移民的生计资本进行分析,探研移民生计能力提升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情况、移民安置情况、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发现兰坪县搬迁工作实施情况较好,但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其次概括了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的几种路径,即政府主导路径、企业帮扶路径、社会支援路径、移民自身发展路径,认为移民生计能力提升路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基于上述生计能力的提升路径,通过对生计资本的定量分析发现,搬迁前移民的生计资本总量为0.3778,搬迁后生计资本的总量为0.419,说明搬迁后移民的总体生计能力有所提升。研究也发现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具有就业政策不完善、移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移民安置地管理政策落后等生计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政府需要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加强产业扶持力度;社区应该在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最重要的则是移民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提升自主就业、创业等能力,只有移民将自力更生的意识贯彻到获取生计资本的行动中去,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张奎彪[6](2020)在《需求导向视角下深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中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更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在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起步晚,涉及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都相对薄弱,由此导致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诸多问题。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不断完善,能够为解决残疾人就业服务部分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残疾人群体也同样是社会工作重点的服务对象。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决定从专业社会工作的相关视角出发,以此来探讨社会工作在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角色和地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探讨深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路径。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需求评估部分,一个是政策建议部分。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需求评估部分中,笔者利用了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对深圳市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以把握残疾人在就业服务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同时也发现社会工作在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归纳主要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呈现碎片化、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空间有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稳定以及残疾人自身能力素质受限等问题。在政策建议部分,笔者从社会工作的相关视角出发,并基于笔者在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所积累的经验,指出了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就业服务过程中所发挥地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为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在于,一方面为社会工作拓展了实践领域,即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为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了社会工作的思路和路径,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残疾人就业服务政策提供了参考。
吴霞[7](2020)在《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问题研究 ——以广东省S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精神疾病触及每一个人。可能我们认识的某个人,其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同事和邻居正经受着或曾受过精神疾病的困扰。除了疾病的困扰,精神残疾人及其家庭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经济压力。就业能够促进和改善经济,但因自身身体局限较大、职业技能较低、心理素质较差以及长期以来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曲解、恐慌和排斥等原因,精神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处于被边缘化和忽略化的状态。本研究以S市精神残疾人的就业现状为实例,以就业年龄段内处在稳定期且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精神残疾人为研究对象,对精神残疾人就业困境及其形成原因和改善策略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发现S市精神残疾人存在与全国精神残疾人就业相似的就业现状:以辅助性(庇护性)就业为主,灵活就业和集中就业为辅,同时也有许多以隐藏身份或通过“挂靠”方式进行按比例就业的。整体而言,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虽已起步但发展仍较缓慢。笔者通过运用正常化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等理论对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的现状、困境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目前存在:公众意识不足、岗位开发不充分、部门间配合度不高等问题。归其成因,主要有融合就业社会氛围营造不足、缺乏清晰定位和保障性制度体系的不健全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运用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层面着手,通过多维度构建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支持性体系的策略,以期能促进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现状的改善,为精神残疾人寻求高效的、稳定的就业途径并通过融合就业加强他们与社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最终回归正常化社会的目标。
王博[8](2020)在《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障就业,维护社会秩序,我国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了很多公益性岗位。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人遭遇了失业危机,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一个岗位来维持生活。怎样帮助这些人重新就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000年以后,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提供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有困难的人再次就业。这一方面为他们解决了维持生计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服务和产品的供给。目前这一政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有一些岗位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没有很好保护这些岗位人员的权利,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我们必须尽快弥补这一政策目前存在的不足,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致偏离原来的初衷。现在,兴安盟地区公益性岗位政策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为了更加精准的明确兴安盟当前的岗位管理现状,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从兴安盟地区选择的10家参与政策的单位以及100名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通过向其发放调查问卷以及面对面深入交流等实地调查方式,发现该地区目前的管理现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发现的问题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的具体应对措施。经过研究后发现,当前兴安盟地区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下列几点问题:一是岗位开发制度不完善,二是公益性岗位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三是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四是相关从业者的合法权益难以确保。对上述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后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笔者希望在这方面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经过我国政府、事业及企业单位与就业困难人员共同努力,彼此配合,使这个政策能落到实处,同时也为我国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整合全文,可以发现下列三个结论:第一,兴安盟地区要仔细规划公益性岗位的合理开发,公正的匹配各个公益性岗位,同时将适合的岗位推荐给适合的困难群体,并且要积极认真的管理控制岗位的规模。第二,用人单位要合理的制定公益性岗位的招聘机制,逐步健全有关从业规则的绩效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第三,用人单位要积极主动帮助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创建积极正面的就业思维,在保证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增强与其个人的情感沟通,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岗位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拓展其就业渠道。
过筱[9](2020)在《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技能错配已演变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大量的结构性失业,“用工荒”现象普遍,技能供需间存在较大缺口。揆诸现实,建立有效的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是我国发展之需与现实之要。放眼全球,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经历了十余年的演进,其发展与变革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研究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研究与案例资料,从技能错配的现实问题切入,并在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剖析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分析框架。其后,本研究基于该框架的组成部分及关键要素,从顶层设计、具体实践与推广应用三个方面,依序阐述了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运作过程。最后,本研究评析了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并立足本国实际,提出了构建我国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可能性举措。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欧盟构建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背景,一是其面临技能过时与技能短缺的困境,二是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2)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顶层设计包括机构环境创设、研究目标确定与管理系统建设。(3)欧盟通过国家技能指数与技能错配情况,分别反映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技能匹配结果;获取调查内容,需依靠欧洲技能指数构建法、欧盟在线职位空缺与技能分析法,以及欧盟技能与职位调查法。(4)欧盟从技能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别呈现了技能预测的具体内容;掌握发展趋势,需借助欧盟行业分析法、企业技能调查法与跟踪调查法。(5)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的推广应用,主要涉及修订政策目录,完善运用流程;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获取行业信息,刺激技能需求;丰富培训类型,提高服务水平。(6)汲取欧盟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组织体系,制定政策规划;搭建分析框架,开发研究工具;推行专项计划,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就业服务。
宦颖洁[10](2020)在《公益性岗扶贫的脱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到2020年要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本身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期,亟需从模式、制度、机制等方面寻求创新,巩固脱贫成效,筑牢防止返贫堤坝。公益性岗位扶贫治理模式是针对贫困人口开发式扶贫的一项创新,加强了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的衔接,具有一定的推广性。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公益性岗位扶贫对低收入农户的脱贫效果。(1)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国内政策文件的查阅及分析,详细了解公益性岗位的理论基础与开展过程,分析公益性岗位扶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机制。(2)基于2016年、2018年南京市某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面板数据,根据已有文献选取户主性别、户主年龄等13个自变量,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低收入农户样本的基本情况;以农户是否参与公益性岗位为因变量,建立Logit模型,分析公益性岗位扶贫对象的特征,并采用ROC曲线下AUC值进行模型评估。(3)以Logit回归得到的概率为倾向得分,基于两期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模型,评估公益性岗位扶贫政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并进行实证结果检验。(4)根据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贫困户属性、无劳动能力人口比例五个变量,分别分组建立PSM-DID模型,评估公益性岗位扶贫对不同农户家庭的收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低收入农户参与公益性岗位不是一个随机行为也不是随机分配的结果,不同家庭特征对农户参与公益性岗位具有不同的影响。(2)公益性岗位扶贫政策使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11%左右,且其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利于实现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3)公益性岗位扶贫政策对农户的收入效应存在着不同户主性别、不同户主年龄、不同户主受教育程度、不同贫困户属性、不同无劳动能力人口比例的差异。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公益性岗位开发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全方位管理,形成规范的用人体系;建立公益性岗位应急储备机制;多维度精准识别扶贫性公益性岗位适用农户;保障贫困群体公益性岗位收入的稳定性,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性岗位扶贫开发工作。
二、就业岗位的开发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就业岗位的开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研究对象的创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易地扶贫搬迁移民 |
二、公共就业服务 |
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第一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
一、易地扶贫搬迁背景 |
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情况 |
三、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特点分析 |
第二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成效 |
一、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安排完善 |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健全 |
三、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保障有力 |
四、公共就业服务内容方式多样 |
五、网络信息化平台初步建成 |
第三节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克服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
一、强化稳岗就业 |
二、开发公益性特岗 |
三、加大信贷支持 |
四、有序复工复产 |
第三章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地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访谈 |
三、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问卷调查 |
第二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
一、阶段性就业政策与长效就业机制不匹配 |
二、公共就业服务参与主体协同不到位 |
三、公共就业服务供需结构不平衡 |
四、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 |
五、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一、政策引导作用发挥不到位 |
二、政府职能职责定位不清晰 |
三、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 |
四、基层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 |
五、信息化平台数据质量不高 |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借鉴 |
一、天全县创新“一条龙”全程就业服务 |
二、贞丰县做强旅游产业带动就业 |
三、村校携手为十八洞村打造创客空间 |
第二节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启示 |
一、健全贯穿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 |
二、开发全域旅游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
三、职业教育扶智助力脱贫攻坚 |
第五章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加强就业政策的前瞻性和衔接性 |
一、把发展的理念贯穿政策制定全过程 |
二、政策执行中注重政策的渐进式过渡 |
三、政策执行后注重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二节 构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一、在服务供给方理顺各主体关系 |
二、在服务接受方充分调动各主体参与积极性 |
第三节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
一、畅通搬迁移民民意表达渠道 |
二、凝聚社区居民公共意识 |
第四节 多层次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
一、提升服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
二、探索就业服务助理员制度 |
三、发掘基层自治新动能 |
第五节 建设高水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 |
一、加强数据库互联互通 |
二、创建“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访谈提纲(工作人员) |
附录二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调查问卷(易地扶贫搬迁移民) |
致谢 |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反贫困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一、理论框架 |
二、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
第一节 分析视角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实施步骤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毕业生就业 |
2.1.2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凯恩斯就业理论 |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3章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
3.1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措施 |
3.1.1 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实施 |
3.1.2 深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举措 |
3.1.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补贴实施 |
3.2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成效 |
3.3 T市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及分析 |
第4章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4.1.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未成统一体系 |
4.1.2 政策举措的执行上有欠缺 |
4.1.3 实施举措的成效和反响关注不到位 |
4.1.4 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不够 |
4.1.5 信息不对称现象依旧存在 |
4.1.6 未能提供足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 |
4.2 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
4.2.2 执行部门政策落实不到位 |
4.2.3 全方位跟进监管模式尚未建成 |
4.2.4 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仍有短板 |
4.2.5 政府信息传递与沟通未形成联动 |
4.2.6 就业保障的实施仍不完备 |
第5章 国内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 |
5.1.1 美国: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 |
5.1.2 日本:全民参与式的就业促进 |
5.1.3 德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效用发挥 |
5.2 周边地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借鉴 |
5.2.1 苏州:先行人才落户机制为就业保驾护航 |
5.2.2 南通:运用“互联网+”实现政校企精准对接 |
5.2.3 扬州:注重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 |
5.3 各地就业促进对策比较分析及归纳 |
第6章 T市政府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
6.1 制定完备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 |
6.1.1 转变思想认识 |
6.1.2 增加资金投入 |
6.1.3 深入挖掘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需求 |
6.2 深化各大举措的执行和推广 |
6.2.1 厘清政策目标 |
6.2.2 扩大政策宣传 |
6.2.3 强化部门间的协同发力 |
6.3 建立政策实施跟进机制 |
6.3.1 注重评估体系的构建 |
6.3.2 建立长效监管模式 |
6.4 优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服务职能 |
6.4.1 完善网格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
6.4.2 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就业引导实效 |
6.5 完善信息联动共建机制 |
6.5.1 形成多方共建模式 |
6.5.2 依托“互联网+”建设实名制人才就业信息库 |
6.5.3 赋能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一网通办”经办平台 |
6.6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
6.6.1 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
6.6.2 加大就业援助的支持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T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走访企业访谈提纲 |
致谢 |
(4)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相关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性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就业服务 |
2.1.2 公共就业服务 |
2.1.3 就业困难人员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
2.2.4 服务型政府 |
2.3 基础理论对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
3.1 淄博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情况 |
3.2 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政策 |
3.2.1 国家关于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政策 |
3.2.2 山东省关于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政策 |
3.2.3 淄博市关于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相关政策 |
3.3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做法 |
3.3.1 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
3.3.2 开展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
3.3.3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3.4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成效 |
3.4.1 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3.4.2 提升困难人员就业创业能力 |
3.4.3 调动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的积极性 |
第4章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调查情况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设计 |
4.1.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
4.2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4.2.1 服务制度供给不足 |
4.2.2 服务手段滞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4.2.3 服务内容缺乏针对性 |
4.3 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
4.3.1 政府职能缺位,服务意识缺乏 |
4.3.2 政府部门服务主体权责不清晰 |
4.3.3 公共就业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不足 |
4.3.4 缺乏有效考核和监督体系 |
4.3.5 服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
第5章 国内外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先进经验借鉴 |
5.1 美国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经验借鉴 |
5.2 英国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经验借鉴 |
5.3 上海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经验借鉴 |
5.4 广州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经验借鉴 |
5.5 淄博市可以借鉴的国内外经验总结 |
第6章 完善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保障 |
6.1.1 进一步完善分类帮扶 |
6.1.2 加强政策之间衔接 |
6.1.3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6.2 推动信息化建设,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手段 |
6.2.1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 |
6.2.2 加强部门间协作和沟通,实行主动推动服务 |
6.3 丰富公共就业服务内容 |
6.3.1 多途径提供职业介绍及职业指导服务 |
6.3.2 职业培训注重实效性 |
6.3.3 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自主创业 |
6.4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6.4.1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多元化 |
6.4.2 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加强基层平台建设 |
6.4.3 完善监督和考核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由来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移民生计问题研究 |
(二)易地扶贫搬迁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易地扶贫搬迁 |
(二)移民 |
(三)生计能力 |
四、理论工具--可持续生计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回顾 |
(二)问卷调查 |
(三)结构式访谈 |
(四)统计分析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
一、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缘起与进展 |
(一)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缘起 |
(二)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的进展 |
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情况 |
(一)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概况 |
(二)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三、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概况 |
(一)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基本状况 |
(二)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面临挑战 |
第二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路径 |
一、政府主导路径 |
(一)劳动力转移 |
(二)开发公益性岗位 |
(三)移民就业能力提升 |
二、企业帮扶路径 |
(一)蔬菜基地 |
(二)蓝莓基地 |
(三)中药材基地 |
三、社会支援路径 |
(一)社会捐赠 |
(二)社会组织支持 |
四、移民自主发展路径 |
(一)种植药材 |
(二)外出务工 |
(三)个体经营 |
第三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成效评估 |
一、搬迁前后生计资本现状描述性分析 |
(一)自然资本 |
(二)物质资本 |
(三)金融资本 |
(四)社会资本 |
(五)人力资本 |
二、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对比定量分析 |
(一)生计资本指标 |
(二)生计资本综合指数 |
(三)生计资本综合指数对比 |
(四)移民生计能力总体评价 |
三、移民的评价 |
(一)对基础设施的评价 |
(二)移民适应情况 |
第四章 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一、生计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
(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完善 |
(二)社会企业承载力弱 |
(三)移民自身造血能力差 |
二、生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一)不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
(二)大力扶持社会企业 |
(三)增强移民自身造血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需求导向视角下深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支持 |
2.1 概念界定 |
2.1.1 残疾人就业服务 |
2.1.2 需求导向 |
2.2 相关研究回顾 |
2.2.1 残疾人就业服务相关研究 |
2.2.2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 |
2.3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理论与视角 |
3 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分析 |
3.1 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及问题 |
3.2 深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现状 |
3.2.1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工作实效 |
3.2.2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显性不足 |
4 残疾人基本特征及服务需求评估 |
4.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4.2 用人单位:需求与偏见并存 |
4.3 微观系统层面:自我认同与职业发展的矛盾 |
4.4 中观支持系统: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整合性需求 |
4.5 对政策扶持的路径依赖 |
4.6 需求评估结果描述性分析 |
5 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与现实困境 |
5.1 社会工作对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实务介入——以一个个案分析为例 |
5.2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现实困境 |
5.2.1 社会政策的支撑性不足与分割 |
5.2.2 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空间有限 |
5.2.3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稳定 |
5.2.4 服务流程粗放化 |
6 对策和建议 |
6.1 就业服务政策:从分割走向整合 |
6.2 服务体系:从政府主导到多中心协同 |
6.3 能力开发: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 |
6.4 支持系统: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深度介入 |
6.5 服务分类实施与流程再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问题研究 ——以广东省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思路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现有残疾人就业模式 |
2.1.3 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2 相关理论 |
2.2.1 正常化理论 |
2.2.2 社会系统理论 |
2.2.3 优势视角理论 |
第3章 广东省S市精神残疾人就业的困境分析 |
3.1 S市残疾人就业基本状况 |
3.1.1 S市的基本概况 |
3.1.2 S市残疾人服务总体情况 |
3.1.3 S市残疾人就业现状 |
3.2 S市精神残疾人就业现状 |
3.3 S市精神残疾人就业发展困境及原因 |
3.3.1 S市精神残疾人就业发展困境 |
3.3.2 引发S市精神残疾人就业发展困境的因素 |
第4章 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的探索 |
4.1 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开展现状 |
4.1.1 S市早期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的状况 |
4.1.2 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的必要性分析 |
4.1.3 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初步探索实践 |
4.2 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
4.2.1 融合就业公众意识不足 |
4.2.2 融合就业岗位开发不充分 |
4.2.3 各领域各部门间配合度不高 |
4.3 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发展不足的原因 |
4.3.1 融合就业社会氛围营造不足 |
4.3.2 对融合就业缺乏清晰的定位 |
4.3.3 保障性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5章 促进S市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的策略探析 |
5.1 明确精神残疾人就业支持性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角色定位 |
5.2 构建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支持性体系 |
5.2.1 政府层面 |
5.2.2 社会层面 |
5.2.3 家庭层面 |
5.2.4 个人层面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研究发现 |
6.1.2 研究局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1.3.1 论文创新 |
1.3.2 论文不足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益性岗位的概念 |
2.1.2 公益性岗位的特点 |
2.1.3 就业困难人员的概念 |
2.1.4 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政府购买服务理论 |
2.2.3 国家干预理论 |
2.2.4 双因素理论 |
第3章 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现状 |
3.1 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现状 |
3.1.1 人员基本信息 |
3.1.2 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情况 |
3.2 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现状 |
3.2.1 岗位开发与申报 |
3.2.2 人员招聘和管理 |
3.2.3 绩效考核 |
3.2.4 待遇保障 |
3.2.5 监督管理 |
3.2.6 .公益性岗位政策细化情况 |
第4章 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调查分析 |
4.1.1 抽样调查实施情况 |
4.1.2 抽样调查主要结果 |
4.2 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4.2.1 岗位开发机制不健全 |
4.2.2 公益性岗位作用发挥有限 |
4.2.3 公益性岗位缺乏培训管理 |
4.2.4 从业人员权益保障不完善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个人层面原因 |
4.3.2 单位层面原因 |
4.3.3 政策层面原因 |
第5章 优化完善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健全顶层设计 |
5.1.1 加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 |
5.1.2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5.1.3 拓宽公益性岗位筹资渠道 |
5.1.4 创新政府服务模式 |
5.2 完善科学管理机制 |
5.2.1 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 |
5.2.2 完善招录培训制度 |
5.2.3 实行科学绩效薪酬考核 |
5.2.4 完善人员退出机制 |
5.3 转变从业人员理念提高从业人员就业能力 |
5.3.1 加强媒体舆论引导 |
5.3.2 用人单位做好情感沟通 |
5.3.3 从业人员加强自身学习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单位调查问卷 |
附录二: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
后记 |
(9)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际关注:技能错配已演变为全球性问题 |
二、时代呼唤:我国亟需建立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 |
三、他山之石:欧盟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技能匹配 |
二、技能错配 |
三、技能预测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技能匹配及预测的视角研究 |
二、技能匹配及预测的内容研究 |
三、技能匹配及预测的方法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导致“技能过时”问题凸显 |
二、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反映“技能短缺”现象严重 |
第二节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的理论基础 |
一、供需匹配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技能形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顶层设计 |
第一节 机构环境的创设 |
一、部门牵头,多机构负责组织 |
二、平台合作,第三方负责监督 |
第二节 研究目标的确定 |
一、依据层级,划分总体分析目标 |
二、立足实际,确定类别具体目标 |
第三节 管理系统的建设 |
一、指标构建,核验技能供需数据 |
二、能力保障,建设统计基础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盟技能匹配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欧盟技能匹配的调查内容 |
一、欧盟国家技能指数 |
二、欧盟技能错配情况 |
第二节 欧盟技能匹配的研究方法 |
一、欧洲技能指数构建法 |
二、欧盟在线职位空缺与技能分析法 |
三、欧盟技能与职位调查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盟技能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欧盟技能预测的调查内容 |
一、欧盟技能需求预测 |
二、欧盟技能供给预测 |
第二节 欧盟技能预测的研究方法 |
一、行业分析法 |
二、企业技能调查法 |
三、跟踪调查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信息的推广应用 |
第一节 修订政策目录,完善运用流程 |
一、明确需要修订的政策目录 |
二、完善技能信息的运用流程 |
第二节 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 |
一、发布各类就业信息 |
二、提供个性就业指导 |
第三节 获取行业信息,刺激技能需求 |
一、了解行业企业的技能需求 |
二、刺激行业企业的技能需求 |
第四节 丰富培训类型,提高服务水平 |
一、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进程 |
二、服务各类群体的生涯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评析 |
一、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优势 |
二、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挑战 |
第二节 我国构建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可能性举措 |
一、建立组织体系,制定政策规划 |
二、搭建分析框架,开发研究工具 |
三、推行专项计划,加强队伍建设 |
四、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就业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欧盟国家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 欧洲资格框架 |
附录三 欧盟技能与职位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主要组织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五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10)公益性岗扶贫的脱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政策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益性岗位扶贫 |
2.1.2 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 |
2.2.2 国内文献 |
2.2.3 文献述评 |
2.3 公益性岗位扶贫相关政策 |
2.3.1 国家层面 |
2.3.2 省级层面 |
第三章 公益性岗位扶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机制 |
3.1 理论支持 |
3.1.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劳动就业权理论 |
3.2 影响机制分析 |
第四章 公益性岗位扶贫对象识别 |
4.1 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 公益性岗位扶贫对象识别 |
4.3.1 Logit模型的构建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4.3.3 模型评估 |
第五章 公益性岗位扶贫对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影响 |
5.1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模型的构建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公益性岗位扶贫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5.2.2 户主不同性别的家庭收入效应 |
5.2.3 户主不同年龄的家庭收入效应 |
5.2.4 户主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家庭收入效应 |
5.2.5 不同贫困户属性的家庭收入效应 |
5.2.6 不同家庭无劳动能力人口的收入效应 |
5.3 实证结果检验 |
5.3.1 共同支撑假设检验 |
5.3.2 平衡性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低收入农户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模型代码实现 |
后记 |
四、就业岗位的开发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 晏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3]T市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玥. 扬州大学, 2021(09)
- [4]淄博市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惠惠. 山东大学, 2020(10)
- [5]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能力提升研究[D]. 陶思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需求导向视角下深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D]. 张奎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精神残疾人融合就业问题研究 ——以广东省S市为例[D]. 吴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兴安盟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优化问题研究[D]. 王博.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9]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研究[D]. 过筱.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公益性岗扶贫的脱贫效果研究[D]. 宦颖洁.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