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汉维两种语言的差异谈汉语词汇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文中认为位移事件是人类最早认知的事件之一,关于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研究及位移事件表达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颇受重视。其中,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归属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在位移事件词汇化类型研究基础上也不断深入。大多数有关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学习者使用与其母语词汇化类型不同的语言表达位移事件时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以及语言间词汇化类型的差异对目的语习得有无影响。而学界关于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仅局限于对移动动词、动趋式或空间介词等单个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缺乏在位移事件的语义框架下对整体位移表达的习得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120个位移动词的语料,全面探讨汉蒙语在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蒙古族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细致描写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表达形式的异同对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与成因。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四个方面梳理位移事件的研究成果。第一,汉语位移事件的词汇化类型;第二,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第三,学界关于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第四,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习得研究。通过前人的研究以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的研究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汉蒙语位移事件主要由位移动词表征,但是移动动词表征位移事件时,单独表征移动要素的情况比较少见,将移动和其他语义要素共同来表征的情况比较多。本章节主要从汉蒙语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和位移动因的语言表征三方面对汉蒙语表征位移事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给予了全面描写。这为第四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对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为第五章描写和解释蒙古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特点和偏误出现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本章节基于Talmy位移事件框架的语义要素,并根据说话者表达位移事件关注的语义信息不同,将位移事件主事件构成语义要素主要分为“主体·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和“主体·移动·路径·背景”三大类组合情况,而后对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进行全面描写。通过对汉蒙语表达相同位移语义要素组合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发现两种语言由于表征位移事件时存在差异以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使得其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当“主体·移动·路径”三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的优选表达形式为“NP+V移动+路径”,而蒙古语的优选模式为“NP+V移动”。再如,当“主体·移动”两语义要素组合时,汉语有“NP+V移动”和“V移动+NP”两种形式,而蒙古语只有“NP+V移动”一种形式。总之,汉蒙语由于分属不同语言类型以及在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形式方面出现很多不同。第五章为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在考察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时,主要采用了“NP+V”“NP+V+NPL”“NP+介词+NPL+V”以及“把”字句和“被”字句等结构形式。由于受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以及表达形式两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事件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其中,学习者使用“NP+V+路径动词”结构表达含有路径信息的位移事件时,受母语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影响,常常出现漏用或误用路径动词的偏误;而受母语位移事件表征影响,会出现混用路径动词的偏误。使用“NP+V+路径动词+NPL”结构表达位移事件时,表达背景信息的处所名词常常会误加方位词,出现路径方向和路径终点混杂的偏误。总之,因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和表达形式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构建目的语汉语位移事件概念系统、形成概念流利表达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足功夫。第六章为结语部分。首先对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层面及表达形式层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总结,从整体上分析蒙古族学生用汉语表达位移事件出现偏误的底层原因。其次,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汉语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钟凤仪[2](2021)在《那斗语语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那斗语系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黎语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学者发现的一门小语种。目前,学界关于那斗语的系属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那斗语属于黎语的方言,一种认为那斗语属于黎语支的一门独立语言。为进一步了解那斗语的语言本质以及为那斗语的系属问题补充更多语言材料,本研究从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入手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根据音节、意义、功能、来源四个分类标准对那斗语语素进行分类描写,并概括不同类别下语素呈现的基本特点。其次,从那斗语语素构词、汉借语素构词两个角度对语素进行了构词分析,罗列出不同类型下语素的组合形式。同时,本研究对比分析那斗语与黎语、哥隆语的数词语素、亲属称谓语素,以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亲疏关系。最后,在那斗语系属问题探讨上,笔者结合那斗语语素的研究结果认为,那斗语的黎语确实存在同源关系,但那斗语的很多表达在语音对应关系上已经和黎语方言相差较远,在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由此,笔者更倾向于认为那斗语不是黎语的方言,而属于黎语支的一门独立语言。
耿芳[3](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Songkhai Kritsadee(肖玲)[4](2021)在《汉泰“吃”及其相关结构隐喻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不经意间遇到许多和隐喻相关的问题。每种语言背后的隐喻由于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比如文化、习俗、语言环境、宗教或思维方式等。因此当我们研究某一种语言背后的隐喻问题时,并不只是研究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宗教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每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在各方面多少都存在一定的相同和差异,造成每种语言背后的隐喻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异同点无疑会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以对语言隐喻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语言教学的效果。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衣食住行”。饮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饮食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文化的独特性,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特色都不一样,因此在饮食方面所用的语言也有不同之处。不论是在语言体系当中,还是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吃”词都会频繁地出现,因此人们把“吃”与“隐喻”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吃”就不仅表示“把食物放在嘴里咽下去”,“吃”还能隐喻更多其他语义。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因为不了解而常犯的错误,学习起来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传统隐喻与现代隐喻是不同的。传统隐喻是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格,它是一种语言常规的违反和偏离,但现代隐喻是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本文采用现代隐喻概念中的认知语言学和容器图式来分析汉泰中的“吃”词用法和它的隐喻义,归纳总结“吃”的隐喻义,找出汉泰对“吃”这一概念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中的异同点,同时去寻找影响“吃”词隐喻义的社会、文化、地理、宗教等因素。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本文所进行的语言研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所裨益,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应用容器图式在教学过程中,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4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谈到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括性地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汉泰“吃”语义对比。在这一章中,笔者对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的词典释义进行梳理和对比,按照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观点,采用容器隐喻对汉泰中的“吃”找出隐喻义,对比汉泰“吃”隐喻义的异同点。第三章是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结构的隐喻对比。这一章笔者进行“吃+不+X”结构的隐喻对比、“吃+得”结构的隐喻对比和“吃+X”结构的隐喻对比,从而找出汉泰“吃”结构隐喻的异同点,再针对汉泰“吃”隐喻义的性行为方面进行比较。第四章笔者对影响汉泰“吃”隐喻异同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第三章的研究内容作为基础,再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汉泰“吃”隐喻异同的因素,笔者把影响“吃”隐喻义的主要因素分为四种: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最后是本文研究结语的部分。此部分对汉泰“吃”的隐喻涉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建议,再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展望。
吕婧[5](2020)在《汉维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情态是说话者对句中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状态所表现出的主观态度,道义情态作为情态范畴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类,表达的是说话者对命题中事件成真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判定。依据对比语言学基本理论,任何对比都应建立在某一共同基础上。道义情态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汉语和维吾尔语虽然分属不同的语系,但却都有表达道义[必要]、[义务]和[许可]义的形式标记。因此,本文以道义情态语义作为对比的共同点和参照点,对其在汉、维语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原则上有一定的可比性。对比语言学的任务就是共时的对比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并描写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多个视角分析和对比汉、维语道义情态的表现形式,重难点在于探析二者间的异同及其成因。希望为今后汉维语道义情态研究工作的深入和跨语言情态比较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帮助语言学习者加深对道义情态的认识和理解,并为道义情态语义的汉维语翻译提供一些思路。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阐明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概念界定,研究的思路和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是汉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分析,依据概念界定中提到的道义情态[必要]、[义务]和[许可]义的具体内涵,对汉语中的道义情态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依据其语法特征进行分类和举例阐述;第三章是维吾尔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分析,按照语义梯度由高至低对维吾尔语的道义情态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语法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举例阐述;第四章是汉维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对比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提炼前文中的内容,对汉语和维吾尔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的异同点进行总结性比较;第五章是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黄晓璐[6](2020)在《维译本《围城》翻译转换方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国翻译学家卡特福德在1965年出版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其核心观点便是“翻译转换”。他将“翻译转换”分为范畴转换和层次转换两大类。其中,范畴转换分为结构、单位、类别、及系统内部转换,它是从词性、语法单位、句子结构等方面出发来解释句子内部发生的转换现象;层次转换则涉及到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转换。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分类归纳客观,框架完整,概念清晰,对指导翻译实践有着重大的参考意义。小说《围城》用词总体呈现出多层次特点,句子结构类型多样,语言表达灵活,所以本文以《围城》维译版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理论参考,从词汇方面、句法方面着手,来对《围城》维译版本中翻译转换方式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的意义及目的,其次介绍了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研究,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翻译转换理论中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进行概述;第三部分从名词“数、格”和动词“时、体、态”两大方面对小说《围城》维译过程中出现的层次转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小说《围城》维译过程中出现的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句子结构转换及系统内部转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维译本《围城》出现的翻译转换现象进行总结。
沙吉旦木·艾则孜[7](2020)在《汉语人体成语维译研究》文中认为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很重要的一类用语,是语言中的宝库。成语能体现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汉语成语底蕴深厚,数量庞大,其中就有很多成语带有人体部位。由于不同民族在不同生活环境下使用的语言也不同,因此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和用法就有很大的差异。人类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示器官和部位的名词,人体部位成语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维吾尔语中都很常见。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初用以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投射到未知的目标上,通过丰富的联想来进行构词。人体各部位和器官都能构成丰富多彩的成语,这是人们观察自然,认识自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体成语反映了人们的智慧,是语言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社会史和精神世界的最佳展现形式。本文以《汉维成语词典》(2000年版)为研究范围,对人体成语做了全面的整理统计,共整理出来的以含有头部类、躯体类、内脏类等三大类身体部位的1015条人体成语作为研究语料,以《水浒传》、《红楼梦》两大名着维译本中的人体成语为实例,以所学的现代翻译理论知识为手段,运用对比语言学方法,通过例证分析,对汉语人体成语维译原则和维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成语的活用及其翻译。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其次对相关论文的研究状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文中涉及的人体成语范围进行了界定。界定出人体成语包含头部类、躯体类、内脏类等三大类,最后对所收集到的人体成语进行了统计。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分为三章。根据汉语人体成语的语法关系分析了人体成语的结构类型并概述了主要运用的修辞格。从认知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入手,对汉语人体成语的维译原则和维译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水浒传》、《红楼梦》维译本为例,指出汉语人体成语的维译原则是“忠实原文、保持风格”,并具体分析汉语人体成语维译中采用的直译、意译、借用、仿译和缩译等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在此之后,再从成语的活用入手,实证分析具体对应的成语活用及其翻译。第三部分是结论,对本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忠实内容、保持风格”的原则,正确理解人体成语的意义,充分考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来翻译人体成语。
黄晨[8](2021)在《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研究》文中提出情态是表示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现实性状态的主观态度,根据说话人表达情态语义的不同,可以将情态分为“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动力情态表达说话人基于事件状态对命题成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观点和态度,涉及“能力”、“意愿”等含义,意愿情态是动力情态的下位范畴,与动力情态其他范畴成员之间在情态语义、情态量值、主观性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表意愿的情态动词具有高情态量值和强主观性等特征。意愿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或施事主语趋向于进行某个动作或希望某个事件在未来能够实现的态度与想法,其典型范畴成员有“想”“要”“愿意”“肯”“打算”等。意愿情态可以看作由“意愿发出者”、“发出的意愿”以及“意愿的实现”等三个关键要素构成的过程。其中,意愿发出者主要包括“说话人”和“施事主语”;发出的意愿主要涉及情态动词所表达的情态语义,包括“意愿”、“意图”、“意志”等;意愿的实现是谓词宾语涉及的事件状态,属于未然事件,具有非现实性特征,非现实性与将来时范畴具有密切联系,因而意愿情态还与将来时范畴有关。现代汉语意愿情态表达方式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互对应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维吾尔语中与其相对应的、能够表达该情态意义的形式手段,从而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情态语义,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实现对等;另一种是“灵活互动转换”,主要是以“舍形式求意义”为原则,采取省译或变译的方法,改变原文中的情态表达方式,以便减轻译文读者的理解负担,使译文便于读者阅读,同时也符合译文读者的表达习惯。
赛依旦·阿迪力[9](2020)在《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动物成语是汉语成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数量较多。通过动物形象可以诠释成语含义富有意趣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为动物成语的喻体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语言表达、语言风格鲜明浓郁。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为指导,在较全面、深入地对比汉维动物成语之基础上,从翻译的角度探讨汉语动物成语维译技巧,指出汉语动物成语维译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笔者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2007年)中收集整理的有关动物类的成语有875个,这些成语当中大概有395个成语已经翻译成了维吾尔语(以民族出版社1979年及2000年出版的《汉维成语词典》两个版本统计出的数字为例),可见成语的翻译工作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动物成语只是汉语成语当中的冰山一角,但是这一类动物成语使用频率高,且有明显的特征,因而有一定的对比研究价值。从汉维成语的界定来看,汉语成语跟维吾尔语成语概念与范畴上有明显的区别;从汉维成语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目前汉语成语研究方面的成绩比较全面,但是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加强汉语维吾尔语成语对比与翻译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载体包含着多层次的语言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反映出两种语言的共性与个性。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别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理论与方法,并对本文中所使用的语料及维吾尔文字的转写符号加以说明。第二章是汉维成语概述及研究现状,分别论述了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的来源。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汉语维吾尔语成语的结构特点和喻人特点。第四章运用对比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对汉语动物成语维吾尔语翻译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翻译技巧角度对动物成语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中存在的一些偏误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本文的价值所在与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与学习提出建议。
王雪勤,杜娟[10](2019)在《从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书面表达词汇偏误看预科生词汇教学》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自身收集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书面表达中的词汇偏误语料库,探析其偏误产生的原因。结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身特点探索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特点的词汇教学方法,以期为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词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从汉维两种语言的差异谈汉语词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汉维两种语言的差异谈汉语词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研究现状 |
2.1 汉语位移事件的类型学研究 |
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研究 |
2.2.1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整体性研究 |
2.2.2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局部性研究 |
2.3 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 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 |
2.4.1 蒙古国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2.4.2 内蒙古地区蒙古语母语者汉语位移事件的习得研究 |
第三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1 位移路径的语言表征 |
3.1.1 指示路径动词“来”和“去” |
3.1.2 “上”“下”类路径动词 |
3.1.3 “进”“出”类路径动词 |
3.1.4 “经过”“往返”类路径动词 |
3.1.5 “离开”“向后”和“到达”类动词 |
3.2 位移方式的语言表征 |
3.2.1 位移主体的状态表征 |
3.2.2 位移的介质表征 |
3.2.3 位移的速度表征 |
3.2.4 位移样态、速度及特定主体的综合表征 |
3.3 他移事件的语言表征 |
3.3.1 身体部位的非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3.2 身体部位的伴随动词表征他移事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蒙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 |
4.1 主体·移动 |
4.1.1 NP+V_(移动) |
4.1.2 V_(移动)+NP |
4.2 主体·移动·路径 |
4.2.1 NP+V_(自移)+路径动词 |
4.2.2 NP_1+V_(他移)+路径动词+NP_2 |
4.2.3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 |
4.2.4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 |
4.3 主体·移动·路径·背景 |
4.3.1 NP+V_(移动)+NP_L |
4.3.1.1 NP+V_(路径)+NP_L |
4.3.1.2 NP_L+V_(自移)+NP |
4.3.1.3 NP+V_(自移)+路径动词+NP_L |
4.3.2 NP+介词+NP_L+V_(自移) |
4.3.2.1 NP+V_(自移)+到/在+NP_L |
4.3.2.2 NP+向/往/朝+NP_L+V_(自移) |
4.3.2.3 NP+从/由+NPL+V_(自移) |
4.3.3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 |
4.3.3.1 NP_1+把+NP_2+V_(他移)+介词+NP_L/NP |
4.3.3.2 NP_1+把+NP_2+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3.3.3 NP_1+把+NP_2+V_(他移)+NP_L |
4.3.4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1 NP+被+V_(他移)+介词+NP_L |
4.3.4.2 NP+被+V_(他移)+路径动词+NP_L |
4.4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族学生汉语位移事件的表达形式习得 |
5.1 NP+V的习得 |
5.1.1 NP+V(了)的习得 |
5.1.2 NP+V+路径动词的习得 |
5.2 NP+V+NP_L的习得 |
5.2.1 NP+V+NP_L的习得 |
5.2.1.1 路径动词使用种类少、频率高 |
5.2.1.2 路径动词“去”的泛化使用 |
5.2.2 NP+V+路径动词+NP_L的习得 |
5.2.2.1 “M+P”的习得 |
5.2.2.2 “NP_L”的习得 |
5.3 NP+介词+NP_L+V的习得 |
5.3.1 介引不同背景信息的介词习得 |
5.3.1.1 介词“从”和“在”的混用 |
5.3.1.2 介词“朝”“向”“往”的习得 |
5.3.1.3 介词“在”和“到”的混用 |
5.3.2 位移背景信息表达的习得 |
5.3.3 位移方式动词的习得 |
5.3.3.1 方式动词的使用有限 |
5.3.3.2 方式动词与移动框架元素配置的偏误多 |
5.3.3.3 蒙古语方式动词的义位误推 |
5.3.3.4 受蒙古语位移事件表达形式的影响 |
5.4 其他偏误类型 |
5.4.1 “把”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4.2 “被”字句表达位移事件的偏误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那斗语语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意义 |
四、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那斗语的语音系统 |
第一节 声母系统 |
第二节 韵母系统 |
第三节 声调系统 |
第四节 音节结构与语流音变 |
第二章 那斗语语素的类型 |
第一节 按音节分类 |
第二节 按意义分类 |
第三节 按功能分类 |
第四节 按来源分类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语素的构词方式 |
第一节 那斗语的语素构词 |
第二节 汉借语素的构词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语素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数词语素 |
第二节 亲属称谓语素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清单 |
那斗语基本语素汇总表 |
那斗语长篇语料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4)汉泰“吃”及其相关结构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汉语“吃”隐喻研究现状 |
二、关于泰语“(?)(Kin)吃”隐喻研究现状 |
三、关于汉泰“吃”隐喻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对比语言学理论 |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 |
三、文化语言学理论 |
四、跨文化交际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调查法 |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四、描写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的语义对比 |
第一节 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的词典释义对比 |
一、汉语“吃”的词典释义 |
二、泰语“(?)(Kin)吃”的词典释义 |
三、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的词典释义对比 |
四、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的本义对比 |
第二节 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的容器隐喻 |
一、汉语“吃”的容器隐喻 |
二、泰语“(?)(Kin)吃”的容器隐喻 |
第三节 汉语“吃”和泰语“(?)(Kin)吃”隐喻义对比 |
一、汉语“吃”和泰语“(?)(Kin)吃”隐喻义的相同点 |
二、汉语“吃”和泰语“(?)(Kin)吃”隐喻义的不同点 |
第四节 以容器图示“in-out(里-外)、succession(接连地)”对比汉泰“吃”的思维方式 |
一、容器图示“in-out(里-外)”对比汉泰“吃”的思维方式 |
二、容器图示“succession(接连地)”对比汉泰“吃”的思维方式 |
第三章 汉语“吃”和泰语“(?)(Kin)吃”结构的隐喻对比 |
第一节 汉泰“吃+不+X”结构的隐喻对比 |
第二节 汉泰“吃+得”结构的隐喻对比 |
第三节 汉泰“吃+X”结构的隐喻对比 |
一、汉泰“吃+X”结构的本义 |
二、汉语“吃+X”结构的隐喻 |
三、泰语“(?)(Kin)吃+X”结构的隐喻 |
四、汉泰“吃+X”结构的隐喻对比 |
五、汉泰特殊情况“吃+X(食物)”结构,有与没有隐喻义 |
第四节 汉泰“吃”的隐喻性行为方面比较 |
第四章 汉泰“吃”隐喻异同的因素 |
第一节 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四节 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结语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 |
三、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四、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后记 |
(5)汉维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情态 |
1.4.2 道义情态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点 |
1.7 语料来源 |
2.汉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分析 |
2.1 汉语[必要]义的表现形式 |
2.1.1 词汇形式 |
2.1.2 语法形式 |
2.1.3 同现形式 |
2.2 汉语[义务]义的表现形式 |
2.2.1 词汇形式 |
2.2.2 语法形式 |
2.2.3 同现形式 |
2.3 汉语[许可]义的表现形式 |
2.3.1 词汇形式 |
2.3.2 语法形式 |
3.维吾尔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分析 |
3.1 维吾尔语[必要]义的表现形式 |
3.1.1 词汇形式 |
3.1.2 语法形式 |
3.2 维吾尔语[义务]义的表现形式 |
3.2.1 词汇形式 |
3.2.2 语法形式 |
3.3 维吾尔语[许可]义的表现形式 |
3.3.1 词汇形式 |
3.3.2 语法形式 |
4.汉维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的异同点分析 |
4.1 汉维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的相同点 |
4.1.1 均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 |
4.1.2 在词汇形式方面的相似性 |
4.1.3 在语法形式方面的相似性 |
4.1.4 在否定形式方面的相似性 |
4.2 汉维语道义情态表现形式的不同点 |
4.2.1 在词汇形式方面的差异 |
4.2.2 在语法形式方面的差异 |
4.2.3 在同现形式方面的差异 |
5.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及尚待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维译本《围城》翻译转换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2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应用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 翻译转换理论概述 |
2.1 层次转换 |
2.2 范畴转换 |
3 层次转换在《围城》维译中的应用 |
3.1 层次转换 |
3.2 名词“数、格”在翻译中的转换表现 |
3.2.1 数 |
3.2.2 格 |
3.3 动词“时、体、态”在翻译中的转换表现 |
3.3.1 时 |
3.3.2 体 |
3.3.3 态 |
3.4 小结 |
4 范畴转换在《围城》维译中的应用 |
4.1 类别转换 |
4.1.1 动词与о容词的转换 |
4.1.2 动词与名词的转换 |
4.1.3 小结 |
4.2 单位转换 |
4.2.1 词与语的转换 |
4.2.2 语与句子的转换 |
4.2.3 单句与复句的转换 |
4.2.4 小结 |
4.3 结构转换 |
4.3.1 定结构与?定结构的转换 |
4.3.2 动结构与被动结构的转换 |
4.3.3 题出与语出的转换 |
4.3.4 小结 |
4.4 系统内部转换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汉语人体成语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汉维人体成语研究综述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转写符号 |
一、语料来源 |
二、转写符号 |
第二章 人体成语的特点 |
第一节 人体成语语法结构特点 |
一、联合结构 |
二、偏正结构 |
三、动宾结构 |
四、主谓结构 |
五、连谓结构 |
第二节 人体成语修辞特点 |
一、比喻 |
二、夸张 |
三、对比 |
四、对偶 |
五、借代 |
第三章 汉语人体成语维译原则和方法 |
第一节 汉语人体成语维译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风貌保留原则 |
三、接受性原则 |
四、美学保留原则 |
五、同质变通原则 |
第二节 汉语人体成语维译方法 |
一、直译法 |
二、意译法 |
三、借用法 |
四、仿译法 |
五、缩译法 |
第四章 文学作品中人体成语对应翻译及活用 |
第一节 同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 |
一、表达不同意义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译法 |
二、表达相同意义的不同成语的翻译 |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人体成语的活用 |
一、成语形式的改变 |
二、成语意义的改变 |
三、成语形式和意义同时改变 |
第三节 人体成语的活用及其翻译 |
一、抽换及其翻译 |
二、增添增减及其翻译 |
三、易序及其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现代汉语意愿情态范畴 |
第一节 情态的范畴类型 |
一、认识情态 |
二、道义情态 |
三、动力情态 |
第二节 意愿情态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意愿情态的典型成员 |
第四节 意愿情态的构成要素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意愿类”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意愿类”意愿情态 |
一、想 |
二、愿意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意愿类”意愿情态的维译 |
一、“想”的维译 |
二、“愿意”的维译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意图类”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意图类”意愿情态 |
一、打算 |
二、肯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意图类”意愿情态的维译 |
一、“打算”的维译 |
二、“肯”的维译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意志类”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意志类”意愿情态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意志类”意愿情态的维译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转写符号 |
一、语料来源 |
二、转写符号 |
第二章 汉维成语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汉维成语概述 |
一、汉维成语的界定 |
二、汉维动物成语的来源 |
第二节 汉维成语研究现状 |
一、汉语成语研究现状 |
二、维吾尔语成语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汉维成语对比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汉维动物成语特点 |
第一节 汉语动物成语的结构特点 |
一、主谓结构 |
二、并列结构 |
三、动宾结构 |
四、中补结构 |
五、偏正结构 |
第二节 维吾尔语动物成语的结构特点 |
一、主谓结构 |
二、并列结构 |
三、偏正结构 |
四、动宾结构 |
五、连动结构 |
第三节 汉维动物成语的喻人特点 |
一、以动物喻人外貌的成语特点 |
二、以动物喻人状态的成语特点 |
三、以动物喻人行为活动的成语特点 |
第四章 汉语动物成语维吾尔语翻译技巧 |
第一节 汉维动物成语的对等关系 |
一、完全对等 |
二、部分对等 |
三、完全不对等 |
第二节 汉语动物成语维译技巧与偏误分析 |
一、汉语动物成语维译技巧 |
二、汉语动物成语维译中的偏误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维动物成语对照 |
致谢 |
(10)从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书面表达词汇偏误看预科生词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词汇偏误类型 |
1.1 相同语素造成的偏误(单、双音节均有) |
(1)围—围绕 |
(2)帮—帮忙 |
1.2 词义相近造成的偏误 |
(1)常常—往往 |
(2)建议—推荐 |
(3)回应—回复 |
1.3 因词语搭配不当而产生的偏误 |
1.4 因混用及物、不及物动词造成的偏误 |
1.5 词性偏误 |
(1)珍惜—珍贵 |
(2)梦想—希望 |
(3)相关—配合 |
1.6 其他类型的偏误 |
2 预科学生产生词汇偏误的原因 |
2.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语素词大量存在 |
2.2 教师对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别讲解得不够透彻 |
2.3 学生对词语搭配掌握不牢靠 |
2.4 对目的语语法规则不够明确 |
2.5 少数民族学生对词性的区分意识不强 |
2.6 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
3 高职少数民族预科词汇教学建议 |
3.1 讲解清楚单音节与多音节间同语素词在用法上的区别 |
3.2 讲解新词时建立新旧词之间的联系,重点讲解近义词的区别 |
3.3 利用词汇间的关系进行词汇讲解,在教学中提高课堂操练的力度 |
3.4 在教学中讲清重点词语的语用及语法规则 |
3.5 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讲清词汇的词性 |
3.6 从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着手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
4 结语 |
四、从汉维两种语言的差异谈汉语词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蒙语位移事件表征及蒙古族学生习得汉语位移表达研究[D]. 王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2]那斗语语素研究[D]. 钟凤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汉泰“吃”及其相关结构隐喻对比研究[D]. Songkhai Kritsadee(肖玲). 武汉大学, 2021(02)
- [5]汉维道义情态表现形式对比研究[D]. 吕婧.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6]维译本《围城》翻译转换方式的研究[D]. 黄晓璐.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汉语人体成语维译研究[D]. 沙吉旦木·艾则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现代汉语意愿情态的表达及其维译研究[D]. 黄晨. 喀什大学, 2021(07)
- [9]汉维动物成语对比研究[D]. 赛依旦·阿迪力.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从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书面表达词汇偏误看预科生词汇教学[J]. 王雪勤,杜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