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线”的“羁绊”

冲破“线”的“羁绊”

一、突破“线”的“羁绊”(论文文献综述)

宫宇宸[1](2020)在《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完善,日本ACG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广泛传播,影响并产生了一大批ACG网络语言,它们形式新颖,不拘一格,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以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背景、生成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它们对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研究发现,ACG网络语言属于网络语言特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代汉语的准则和规范。同时,ACG网络语言也是一种社会方言,主要在二次元同好群体内部传播,普遍具有娱乐化的表达,体现了使用者的创造意识和求异心理,这些特点也是日本ACG文化和网络文化在语言层面的共同折射。ACG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语言形式,增添了语言材料,成为ACG同好身份构建的工具,并对我国ACG领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ACG网络语言的滥用、不稳定性、汉化错误以及部分暴力色情问题等,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碍汉语言的规范和健康发展。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网络语言与主流文化、语言并非仅体现为对抗和矛盾的关系,在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中,ACG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地融入大众日常交流和使用中。对于该部分网络语言,应通过适度规范,限制其负面影响,同时保持语言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促进我国文化多样发展,提升汉语言的活力。

蒙春妹[2](2020)在《“二次元”式生存 ——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现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留守儿童手游化生存已成为农村现存的一个普遍景观,农村留守儿童手游化问题俨然已成为了农村教育所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农村留守儿童把手游纳入生活范畴,手游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另度的生存空间,在玩手游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二次元文化景观。然而外界对手游的认识仍活在道德“恐慌”之下,社会对赫伊津哈“游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的观点嗤之以鼻,因此,对手游提出了种种批判,忽视了手游的积极意义和内在文化价值。本研究从二次元文化的视角切入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现象,具有理论上的穿透力和深刻性,“趣缘性”、“乌托邦”、“治愈性”、“抵抗性”、“次元壁”等等都是手游二次元文化理论的关键词。本文立足于质性研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为主,辅之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聚焦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现象,揭示农村留守儿童“二次元”式的生存面貌,以及从手游二次元文化的双重功能入手,揭示手游二次元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既有意义建构的功能作用,也有阴暗和迷失的消极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一瞥,分析和描述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的现状。首先阐述农村留守儿童手游基础的“三个图像”,包括逐魅、时空、资本。其次,勾勒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生活化的场景,隐遁下的孤单是留守儿童本质属性,所以手游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并且人人参与度极高,掀起全民狂欢。最后,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社交风格——趣缘认同和次壁区隔。而手游的沉迷程度呈现男女差异——男重女轻,男生的重视程度和需求导致其对手游更加沉迷,而女生仅仅把手游当作自娱自乐的工具。在手游化生存过程中,学校和家长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第二,农村留守儿童“二次元”式生存图景。首先描述农村留守儿童手游中的虚拟世界——“二次元”:富饶精美的角色扮演;真实的虚拟战场;有爱的虚拟社交区,俗称社交“新部落”。其次,刻画出农村留守儿童“二次元”式生存的状态。在升华的基础上,论述了他们活动空间的转换,倾向“御宅化”,而心理避世,自愿游离于二次元中,行为愈加泛娱乐化,有“虚实双栖”的特征。第三,留守儿童手游的二次元文化风格类型分析。留守儿童生存于二次元实践空间,并在与手游中二次元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生成留守儿童手游的二次元文化风格类型:作为审美的风格;作为求友的风格;作为竞技的风格;作为娱乐的风格。而加速留守儿童对二次元文化认同的因素有:同辈文化的认同、底层文化的驱使、民族文化的熏陶。第四,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下二次元文化的功能审视。从手游二次元文化的双重功能入手,揭示手游二次元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既有意义建构的功能作用,也有颠覆和迷失的诙谐阴暗面。在意义建构和审视中,有以下的功能:重构身份、情感共鸣、治愈情绪和压力、缘聚羁绊、仪式性抵抗。然而,在青春的喧嚣下也存在着迷失和不良影响,他们所建立和热衷的人际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虚拟下的脆弱关系,并且在手游二次元文化的重重迷雾下渐渐迷失自我,出现非理性行为,导致其娱乐性无限放大。农村留守儿童手游化生存现象是时代下的产物,是社会结构改革下被“牺牲”的一代人。同时,农村留守儿童手游化生存的现象是农村教育需要直面的首要问题,需要教育界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手游,应该剔除种种偏见和消解恐慌,以理性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新事物,重视其衍生的文化功能和意义价值,了解他们的内在精神需求和尊重他们的文化选择以及游戏的权利,教育要做的是引导而并非禁止,农村留守儿童文明而节制的手游行为的演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然后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以及风气的改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常琳[3](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李紫嫣[4](2020)在《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始终作为导演们青睐的对象,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日本特色的相当成熟的路径。进入新世纪,导演是枝裕和为日本家庭题材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个人风格成为当代日本电影界最重要的导演之一。是枝裕和的家庭题材电影细腻而又克制、琐碎而又缓慢、平静而又质朴,在平凡普通的家庭生活中寻找情感的真谛,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并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要奖项。是枝裕和作为一名个性鲜明的作者导演,最能代表其个人风格的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叙事艺术。他反而在叙事的过程中力图规避戏剧性、消解人为存在的痕迹,是对经典电影叙事规则的突破和创新。本文以电影叙事学为理论基础,以是枝裕和迄今为止创作的《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真相》共8部家庭题材电影为研究文本,通过具体而微的论述其电影中叙事形式和叙事内容的各个表现,从而总结出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叙事方面的作者文风,期望能够在是枝裕和电影研究及叙事学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也期望能够为日后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论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从日本当今的电影环境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历史源流两方面梳理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创作背景,并对家庭题材电影进行概念界定及创作回溯;其次,从叙事母题、叙事情节及叙事符码对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对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形式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比是枝裕和的家庭题材电影和部分留有遗憾的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特征,给出三个值得关注的启示,期望能够为当今中国家庭题材电影创作提供思路和方向。

吕明洁[5](2020)在《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将女权主义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妇女解放思想中,形成了自己流派独特的理论和主张。[1]该流派一直追问的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她们是客体性的存在,还是主体性的存在?可以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由来己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女性一直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由于女性长久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因此她们一直在为争取自身权利的平等与自由而奔走疾呼,这也是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的初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它关乎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200多年前,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观点,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了女性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基本问题。而其后近一百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分析研讨的基础上,立足于女性“他者”这一第二性的处境,探讨女性如何突破本体性困境,超越绝对“他者”的地位,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成因的分析,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主体,需要进行行为和观念上的升级。也就是说,她认为女性不仅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还要形成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时隔一百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空间对话。波伏娃的《第二性》可谓是其一生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着作从生物、心理、历史乃至文学等多重视角,通过对女性生活和境况的详察,揭示出“女人是他者”的悲天悯人的命运,指出女性从古至今无法摆脱被凝视、被规范、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深刻阐发了女性他者处境及女性气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成因,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男权制的压制;唤醒了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的权利意识。正是《第二性》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了笔者对于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趣,并由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写作。本文的撰写是笔者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从阐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以《第二性》为突破口,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为重点,来研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来看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使读者了解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时代及理论背景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架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受波伏娃所处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法国哲学的精华。具体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哲人理论学说的影响:首先,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次,取自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再次结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最后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主要围绕其“他者”理论及“女性气质”详述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阐发了其“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摆脱方式;其二将其他者思想与后现代哲人的“他者”观进行比较研究;其三从基本含义、形成机制及道德束缚三个层面论述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第四章阐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主要以《第二性》为例解读其女权观,继而介绍了其代表作《女宾》、《他人的血》及《名士风流》等,使读者了解到波伏娃不同时期的女权观的微妙变化。最后将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评析,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藕合联姻,从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基础、理性结合及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发掘和阐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首先陈述了我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建构,进而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最后记叙了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可以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吸收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其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先进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范小青[6](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研究说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刘丽敏[7](2020)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意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案例,结合创意传播管理理论,分析该部动画电影在创意传播过程中使用的沟通元,重点探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意传播策略,归纳总结其在创意传播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明晰动画电影的沟通元和创意传播策略,有助于动画电影精准地向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扩大传播范围,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可以为国产动画电影创意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沟通元是品牌传播最核心的要素,它凝聚了生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和最容易引起讨论和关注的话题。本文根据沟通元明确单一性、可分享性、可延展性的特点,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沟通元进行分析归纳。其热点关注型沟通元主要有传统神话IP,创意改编经典。主题传播型沟通元主要是打破成见,扭转命运;父母亲情,情感羁绊。生活者制造型沟通元主要为方言读“哪吒”挑战,小众圈同人作品。上述沟通元能够延伸到生活者周围,吸引目标生活者的关注和兴趣,并且引起生活者的传播和讨论。根据陈刚教授在《创意传播管理》将创意传播在执行过程中所需借助的传播资源的分类,本文从自有传播资源、付费传播资源、可占有传播资源和特殊的明星社交传播资源等四种创意传播触发渠道,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意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采用利用首映礼,提前点映,明星社交账号,微博、抖音等不同传播资源发送沟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由于影片较好地激发了生活者的复制和传播,引发了协同创意,从而达到了相应的传播效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质量内容文本,满足了生活者需求。其结合当下时代审美提炼的沟通元则成功地被生活者接受并不断进行二次传播,与二次元群体有效契合并为电影的创意传播提供了动力。传播者利用各个传播渠道的特点发送沟通元,激发了生活者的创作热情和传播力量。但在付费传播资源和可占有传播资源方面,影片传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加大付费传播资源的力度,覆盖更多可占有传播资源,在各个传播阵地形成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这样才能有助于电影的创意传播。

桑雷[8](2020)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为应对信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挑战,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着新的思考,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必须将其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情境中去,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同的。研究聚焦职业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放到职业发展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理解,通过职业发展变化中人才素养关注点的变化,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发展变化对职业人才素养的要求,直接与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相对接,关涉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向于个体进入工作岗位,胜任岗位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合。其核心特质在于其是一般职业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具备联结或活化其它素养的意义化能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必须将其限定在特定的背景下做针对性的理论探讨。基于模型构建与各种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对应关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学理基础涉及到与内容相关的职业成长规律理论、与结构相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要求相关的人职匹配理论。同时,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学段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个体成长特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模型构建需要综合考虑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和层次维度三个维度,在价值维度上体现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的终身学习需要,在结构维度上体现出强调个体、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在层次维度上体现出符合高职教育文化和学段发展特点。基于此,研究综合考虑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着手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采用“整合型”的构建思路,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按照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对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的紧密型合作企业实施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11个,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要素28项。据此,构建起“同心辐射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其中,核心价值观为内核,职业品格与修养、生活与生涯素养、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与技术素养四个层面为中间层,与之相对应的二十八项要素为外围层。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观念轻设计”目标割裂的问题、“重传授轻应用”理实脱节的问题、“重教育轻融入”协同不足的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归因于理念的束缚、制度的羁绊和条件的约束。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以及素养的结构与特点,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设想和可行路径。反映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为素养培养提供了必要性基础,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主体的职责和功能,加强整合和互动,共同构建起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之上的培养体系优化和管理机制革新则提供了可行性策略。其中,培养体系的优化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具体包括四项措施,即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的革新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条件和保障,为此需要完善四项机制,即“柔性化”的组织管理机制、“系统化”的课程管理机制、“双师型”的教师管理机制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

姬蕾蕾[9](2019)在《数据权的民法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从民法视角系统分析数据的权利化,以及数据权的民法保护。具体而言,包括数据的法律属性、缘何与如何确立数据权、数据权的内容与界限、以及数据侵权的民法救济。第一章:数据法律属性。本章着力于对数据权确立的前提性概念进行系统梳理和界定。数据的法律属性是数据权属问题的逻辑起点,而数据权属问题是与数据相关法律关系的形成和调整的关键。数据法律属性确定的关键在于区分个人信息与数据。个人信息与数据的法律属性并不相同,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是人格利益,具有不可转让性,而数据的法律属性则是财产利益。第二章:数据权的确立。数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路径、知识产权法保护路径以及物权法保护路径均存在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无法有效适应数据归属与利用中多元、复杂的法律关系。数据权利化的保护路径必要且可行的。就其必要性而言,数据权的确立可保障数据利益的全面实现;实践中数据交易是对数据权的现实确认。就其可行性而言,数据权的确立,是财产权利扩张的表现,更是对现实权益关系的一种抽象和确认;数据权确立的法理基础是罗马法中的无体物理论;数据权的确立符合利益上升为权利的正当性标准。数据权的主体是数据控制者,非信息主体,赋予数据控制者控制权,其哲学基础在于劳动财产理论;其法理基础在于添附理论;其现实基础在于数据控制者是数据价值的主要开拓者。数据权的客体是数据,包括独立存在的、具有财产价值的、可交换的数据资源与数据产品。第三章:数据权的内容。数据上关联的利益类型,主要有个人信息与隐私利益、市场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从民法上设立数据权、明确数据控制者的财产权利是一种采取私权形式的财产权构造,是对数据控制者付出的努力和劳动给予的肯定,同时对数据产业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数据权的内容应该从积极面向与消极面向两部分来设计:积极面向是从内部确定数据权人的权利内容,消极面向是从外部对接或者协调数据权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实现。数据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其内容的积极面向体现为数据控制者对其数据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以及与其权能相应的法律效力。其内容的消极面向主要体现为数据和个人信息、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协调。数据流通与个人信息安全协调的具体规则有:区分敏感个人信息与一般个人信息、更新知情同意机制、确立个人信息去身份化原则、保障个人信息权利、强化数据控制者的法律责任。数据上承载的公共利益的实现规则有:规制数据市场交易秩序、确定数据合理使用的范围、确立数据强制公开制度、建立数据强制许可制度。第四章:数据侵权救济。本章围绕数据权的侵权法保护而展开,主要涉及:数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责任方式。数据侵权的归责原则并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应采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数据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过错、加害行为、损害事实以及因果关系。数据侵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与预防性责任方式。基于数据侵权行为本身的特性,民法可引入惩罚性赔偿来弥补填补性赔偿的不足,以保障数据权人的合法权益。预防性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碍,具体表现为停止处理、删除、采用技术手段恢复数据完整性。

贾瑞芬[10](2019)在《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文中指出士人心态一直以来都为学者所重视,并且成为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途径。孟郊作为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诗人,他所表现出的个人心态带有强烈的庶族意识,并在多方影响之下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孟郊人格。笔者拟将天宝到贞元之际的社会变革当做研究背景来探讨孟郊的心态嬗变,进而分析心态变化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第一章将从唐代历史转折时期士人的心态表现入手,继而为稍后孟郊庶族意识的觉醒奠定基础。第二章考察朝代更迭之际以孟郊为代表的寒门庶族在心态以及创作方面的变化。第三章从儒、释、道、墨角度深入挖掘孟郊以及士人的文化心理,对受四家思想影响下的心态表现进行细致阐发。第四章专门讨论世俗功利导致的苦闷挣扎,通过孟郊的人生轨迹彰显其复杂、矛盾的心理。最后,由孟郊心态延伸到韩孟诗派的整体创作过程,对其思想主张、诗歌风格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予以概括,架起连接孟郊与韩孟诗派及中唐社会的桥梁。文章主要以个案分析为主,考察孟郊心态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朝代转折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全面认识文人心态在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希望通过心态研究这一全新视角,能够对孟郊在唐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所发挥。

二、突破“线”的“羁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破“线”的“羁绊”(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日本ACG文化及传播概述
    2.1 日本ACG文化及其特点
    2.2 日本ACG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2.1 蜜月期:1980-2005年
        2.2.2 寒冬期:2006-2010年
        2.2.3 融冰期:2010年以后
第三章 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网络语言的生成类型
    3.1 词语
        3.1.1 从借入方式看
        3.1.2 从词性看
        3.1.3 从构词类型看
        3.1.4 从语义类型看
    3.2 短语和句子
        3.2.1 源自ACG作品台词的短语和句子
        3.2.2 源于弹幕文化的短语和句子
        3.2.3 日语翻译腔语言
    3.3 小结
第四章 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网络语言特征
    4.1 语音方面
    4.2 字形方面
    4.3 语法方面
    4.4 语义方面
        1. 词义扩大
        2. 词义缩减
        3. 感情色彩变化
    4.5 ACG网络语与早期日源外来语的对比
        1. 产生背景不同
        2. 传播载体不同
        3. 借入方式存在差异
        4. 表示的意义范围不同
        5. 受众范围不同
    4.6 小结
第五章 日本ACG文化与中国网络语言的互动后果
    5.1 增添了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材料
    5.2 客观上促进日本ACG文化的传播
    5.3 成为实现文化身份认同的工具
    5.4 日语翻译腔渗透入中国ACG领域
    5.5 ACG网络语言对汉语的腐蚀
        1. ACG网络语言的滥用
        2. 汉化错误导致部分汉字词词义混淆
        3. ACG网络语言具有不稳定性
        4. 语言文明问题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词表
附录2——短语和句子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二次元”式生存 ——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现实背景
        (二)个人经历和情怀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二次元文化相关研究
        (二)手游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二次元文化
        (二)留守儿童
        (三)手游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和观察法
    六、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过程
第1章 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一瞥
    一、呈现:手游基础的“三个图像”
        (一)逐魅:流行一时的手游
        (二)时空:手游的场所和时间
        (三)资本:手游进行的消费
    二、勾勒:手游生活化的场景
        (一)留守儿童隐遁下的孤单
        (二)生活“必需品”——手游
        (三)人人参与,掀起全民“狂欢”
    三、映照:手游中社交风格及态度
        (一)趣缘认同与次壁区隔
        (二)沉迷程度——男重女轻
        (三)学校与家庭眼中的手游行为
第2章 留守儿童“二次元”式生存图景
    一、留守儿童手游中的虚拟世界——“二次元”
        (一)富饶精美的角色扮演
        (二)真实的虚拟战场
        (三)“有爱”的社交区
    二、留守儿童“二次元”式生存面貌
        (一)转换:空间倾向“御宅化”
        (二)沉浸:精神游离于二次元
        (三)狂欢:行为泛娱乐化
        (四)分离:身心“虚实双栖”
第3章 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下二次元文化的生产
    一、解码:二次元文化风格类型
        (一)作为审美的风格
        (二)作为求友的风格
        (三)作为竞技的风格
        (四)作为娱乐的风格
    二、融合:留守儿童与二次元文化的认同
        (一)同辈文化的认同
        (二)底层文化的驱使
        (三)民族文化的熏陶
第4章 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下二次元文化的功能审视
    一、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下二次元文化的意义审视
        (一)重构:镜像中的身份
        (二)共鸣:孤独与情感代偿
        (三)治愈:消遣与情绪诉说
        (四)缘聚:“有爱的羁绊”
        (五)区隔:仪式性抵抗
    二、留守儿童手游现象下二次元文化的颠覆与迷失
        (一)社交的本质:乌托邦的人际关系
        (二)模糊界限:虚拟与现实的自我迷失
        (三)虚拟语境:过度狂欢的非理性行为
        (四)教育隐忧:乡村教育岌岌可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的界定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二、“个人”与“自我”
        三、“个”与“个人”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一、“个”淹没于“群”
        二、“人”过渡到“个人”
        三、“个人”分离于“人”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以己为中枢”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第五节 “内曜”“心声”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第一节 “个的自觉”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二、“个”思想与鲁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1. 对是枝裕和电影的研究
        2. 对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研究
        3. 对电影叙事学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一、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概观
    (一)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创作背景
        1. 独立制片的兴盛推动新秀导演的崛起
        2. 家庭题材电影作为日本电影的重要类型
    (二)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界定与回溯
        1.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界定
        2.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创作回溯
二、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内容
    (一) 强调家人情感羁绊的叙事母题
        1. 东方家庭微妙的亲密与疏离
        2. 在破碎家庭暗影下努力生活
        3. 血缘不作为亲情的必要条件
    (二) 注重日常生活描写的叙事情节
        1. 摒弃戏剧性段落选取家庭生活横截面
        2. 弱化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
        3. 运用绵里藏针的细节展现百态人生
    (三) 隐含浓浓亲情的叙事符码
        1. 代表家族凝聚与传承的美食
        2. 具有合家仪式感的日常活动
三、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形式
    (一) 线性散文式的叙事结构
        1. 拼贴细碎日常的段落设置
        2. 时序连接构造散文式结构
    (二) 客观化的叙事视角
        1. 保持距离冷眼旁观的外聚焦叙事
        2. 固定长镜头作为叙事视角的镜语呈现
    (三) 缓慢与轮回的叙事时间
        1. 缓慢流淌的电影时间
        2. 四季更迭的时光流转
    (四) 契合人物情感的叙事空间
        1. 表现时空流逝感的家屋
        2. 与人物产生共鸣的室外空间
四、 是枝裕和作品对当今中国家庭题材电影叙事的启发
    (一) 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
    (二) 是枝裕和作品对当今中国家庭题材电影叙事的启发
        1. 在日常琐碎中参照人生况味
        2. 用展现代替说教
        3. 在不完美的现实中发现美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
    2.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
        2.1.1 女权主义理论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2.1.2 男权制的压迫和统治
        2.1.3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2.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2.2.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2.2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2.2.4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第3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
    3.1 丧失主体地位的“他者”
        3.1.1 “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3.1.2 “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
        3.1.3 “他者”困境的摆脱方式
    3.2 与后现代“他者”理论的比较研究
        3.2.1 与列维纳斯他者观的比较
        3.2.2 与德里达他者观的比较
        3.2.3 与拉康他者观的比较
    3.3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
        3.3.1 “女性气质”的基本含义
        3.3.2 “女性气质”的生成机制
        3.3.3 “女性气质”的道德束缚
第4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
    4.1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1.1 对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4.1.2 对“女人神话”的批判
        4.1.3 对女性处境的分析
        4.1.4 对性关系的解读
    4.2 从文学作品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2.1 “三人之恋”—《女宾》
        4.2.2 实现我的存在—《他人的血》
        4.2.3 上流社会的爱情—《名士风流》
    4.3 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评析
        4.3.1 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异同
        4.3.2 与露西·伊利格瑞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4.3.3 与朱迪斯·巴特勒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第5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藕合联姻
    5.1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基础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问题成因
        5.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解放思想
        5.1.3 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前提基础
    5.2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结合
        5.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5.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和阐发
        5.2.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5.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
        5.3.1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3.2 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第6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
    6.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
        6.1.1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
        6.1.2 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建构
        6.1.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构建妇女解放的维度
    6.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
        6.2.1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作用
        6.2.2 对补充和拓展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
        6.2.3 对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启思
    6.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
        6.3.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6.3.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一、书写存在寓言
        二、营造全球感
        三、实现两种平衡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一、从日本性出发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一、“浮世”人生
        二、另一个“我”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意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动画电影研究
        1.2.2 创意传播管理理论研究
        1.2.3 《哪吒之魔童降世》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第2章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沟通元
    2.1 沟通元概述
    2.2 热点关注型沟通元
        2.2.1 传统神话IP
        2.2.2 创意改编经典
    2.3 主题传播型沟通元
        2.3.1 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2.3.2 父母亲情,情感羁绊
    2.4 生活者制造型沟通元
        2.4.1 方言读“哪吒”挑战
        2.4.2 小众圈同人作品
第3章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意传播策略
    3.1 自有传播资源触发
    3.2 付费传播资源触发
    3.3 明星社交传播资源触发
    3.4 可占有传播资源触发
        3.4.1 微博话题引爆全民热度
        3.4.2 抖音引发创意视频热潮
第4章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意传播的思考
    4.1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意传播的成功之处
        4.1.1 打造优质内容,满足生活者需求
        4.1.2 注重创意传播,提炼绝佳沟通元
        4.1.3 了解二次元圈层,激活传播力量
        4.1.4 整合传播资源,实现协同创意
    4.2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意传播的不足之处
        4.2.1 付费传播资源不够丰富,有一定偶然性
        4.2.2 可占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覆盖面不广
    4.3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意传播的优化策略
        4.3.1 加大付费传播力度,化被动为主动
        4.3.2 充分利用传播资源,构建传播矩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研究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结构研究
        三、关于素质模型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四、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及评价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的方法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
    第一节 职业发展变化中的素养考察
        一、农业社会与操作技能
        二、工业社会与职业能力
        三、信息社会与核心素养
    第二节 职业发展变化中人才素养的教育考察
        一、职业人才素养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二、职业人才素养教育中的价值坚守
    第三节 职业与教育互动中的职业核心素养及其价值
        一、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核心素养理解
        二、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教育价值表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学理基础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容与职业成长规律理论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结构与多元智能理论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要求与人职匹配理论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维度考量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价值维度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结构维度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层次维度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模式选择
        一、国外典型的核心素养模型
        二、我国典型的核心素养模型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可行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结构分析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流程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二、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实施
        三、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结构特征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特征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要素描述
        一、职业品格与修养:要素及其表现
        二、生活与生涯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三、学习与创新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四、信息与技术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情况调查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调查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重观念轻设计,素养培养存在目标割裂的问题
        二、重传授轻应用,素养培养存在理实脱节的问题
        三、重教育轻融入,素养培养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诊断
        一、理念的束缚:校企合作中冷热不均的“壁炉现象”
        二、制度的羁绊:组织管理中各行其是的“梗阻现象”
        三、条件的制约:资源配置中强弱分明的“失衡现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及保障
    第一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协同
        一、多主体结合:明确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责任
        二、多要素互动:加强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资源整合
    第二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系优化
        一、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
        二、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
        三、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
        四、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
    第三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机制革新
        一、“柔性化”组织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活力
        二、“系统化”课程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动力
        三、“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能力
        四、“深层次”校企合作机制与素养培养合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研究的结论及观点
    二、研究的创新、反思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数据权的民法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数据法律属性
    第一节 数据法律属性的困惑与重要性
        一、数据法律属性的困惑
        二、数据法律属性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数据法律属性困惑的缘由
        一、数据构造复杂
        二、数据范围模糊
        三、数据存在无形
        四、破解困惑的关键:数据与个人信息的区分
    第三节 数据财产属性的界定
        一、财产概念的民法述评
        二、财产含义的具体剖析
        三、数据财产属性的证成
        四、数据财产的具体范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权的确立
    第一节 数据法律保护的比较经验
        一、美国数据法律保护经验
        二、欧盟数据法律保护经验
        三、我国数据法律保护现状及局限
        四、小结:数据法律保护的比较法趋势
    第二节 现行法律应对数据保护的可能路径及其局限性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路径及其局限性
        二、知识产权法保护路径及其局限性
        三、物权法保护路径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数据权利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数据权利化的必要性
        二、数据权利化的可行性
        三、小结:数据权利化路径——数据权应纳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保护
    第四节 数据权的主体抉择
        一、信息主体作为数据权人的正当性质疑:个人信息泛财产化的反思
        二、数据控制者作为数据权主体的哲学基础:劳动财产理论
        三、数据控制者作为数据权主体的法理基础:添附理论
        四、数据控制者作为数据权主体的现实基础:数据价值的主要开拓者
    第五节 数据权的客体
        一、数据资源
        二、数据产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权的内容
    第一节 数据权法律关系中的利益构成
        一、个人信息与隐私利益
        二、社会经济利益
        三、公共利益
    第二节 数据权内容的积极面向
        一、数据权的期限
        二、数据权的权能
        三、数据权的效力
    第三节 数据权内容的消极面向之一:数据流通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协调
        一、区分敏感个人信息与一般个人信息
        二、更新知情同意机制
        三、确立个人信息去身份化原则
        四、保障信息主体的权利
        五、强化数据控制者的责任
    第四节 数据权内容的消极面向之二:数据流通与数据自由的平衡
        一、规制数据市场交易秩序
        二、确定数据合理使用范围
        三、确立数据强制公开制度
        四、建立数据强制许可制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侵权救济
    第一节 数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的存疑性
        二、一般过错责任原则适用的合理性
    第二节 数据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数据侵权的特殊形态与行为特征
        二、数据侵权人的主观过错认定
        三、数据侵权的损害事实判断
        四、数据侵权的因果关系识别
    第三节 数据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一、损害赔偿责任
        二、预防性责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唐社会与士人心态
    第一节 朝政废弛下的文士悲歌
    第二节 破败现实中的黍离之悲
    第三节 消极士群里的新旧思想
第二章 新旧交替之际的“微尘”——寒门孟郊
    第一节 “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的艰辛与庶族阶层的崛起
    第二节 进取受挫与寒门“不平之鸣”
        一、身世颓丧、仕路蹇涩的外在表现
        二、忧愤交错之下的苦吟之风
第三章 跌宕人生路上的政治路径——奋斗孟郊
    第一节 以儒取径——虚幻与真实的交织
        一、辗转干谒的儒士心劳
        二、结交寒门的以退为进
        三、希求“证玉”的政治抱负
    第二节 撷取墨侠——“豪气一洗儒生酸”
        一、儒侠对举之下的文武互补
        二、仗剑使气的直率激昂
    第三节 借佛自嘲——仕隐流连的苦闷彷徨
    第四节 追慕道化——理想幻灭的黯然神伤
        一、干谒风气下的道境环游
        二、遗世独立的道心与“独鹤”寡俦的对举
        三、穷途末路之余迷信长生
第四章 难脱世俗羁绊的苦闷挣扎——悲苦孟郊
    第一节 羁旅行役与穷达转变的科场不遇之悲
        一、漂泊流荡的孤独心态
        二、“横天无羽翰”的焦灼无力心态
        三、春风得意的进取心态
    第二节 溧阳沉郁与仕隐纠结的官场失落
    第三节 晚景凄凉与壮怀难酬的人生失志之苦
        一、苦诗不成转虚空的释然情怀
        二、亲友零落不相保的孤寂心绪
        三、强从驱驰报知己的临终壮怀
余论——韩孟诗派与中唐士人心态
    一、韩孟诗派与中唐社会
    二、韩孟诗派的思想意识
    三、韩孟诗派的诗歌风格
    四、韩孟诗派与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附录 孟郊交游简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突破“线”的“羁绊”(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ACG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网络语言研究[D]. 宫宇宸. 山东大学, 2020(02)
  • [2]“二次元”式生存 ——农村留守儿童手游现象的研究[D]. 蒙春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D]. 李紫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吕明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6]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7]《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意传播策略研究[D]. 刘丽敏.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8]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 桑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数据权的民法保护研究[D]. 姬蕾蕾.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D]. 贾瑞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冲破“线”的“羁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