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培训学院校园网建设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培训学院校园网建设

一、构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校园网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彬[1](2017)在《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我国几乎所有领域的改革都在仅仅围绕这一主线。财税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贴近民生和改善民生的特点。稳定的民生、和谐的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培育广大税源的前提条件,而广泛的税源又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因此,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税收与民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包括国家财力和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显着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税种划分政府间收入模式及相关配套措施等。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分税制体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诸如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界定不清晰、事权与财权、财力不匹配引致地方土地财政及债务问题、地方税源体系碎片化以及相关配套体系不完善等。但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接下来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还是应该继续坚持和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理顺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为我国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财力支持和保障。本文集中回答了有关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涉及的六个问题:(1)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问题本质上是体制问题,即如何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财政收支边界问题,只有通过清楚界定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边界,即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范围,接下来才能讨论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何划分更合理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了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问题作为逻辑研究起点,逐步展开后续研究论证。(2)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模式问题。提出由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的政体以及相应配套经济体制等存在较大差异,不适宜完全照搬西方财政分权和财政联邦主义模式,而应选择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中央基本集中,地方适度分权模式。(3)税收收入划分问题。基于政府间财政事权与财权(包括税权)、财力相匹配前提下,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列表,匹配相应财权(包括税权),进一步研究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间税收收入归属。(4)地方税体系构建问题。随着2016年营改增全面实施,营业税完全被增值税取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地方税体系亟需重构,本文提供了具体设计方案和实现路径。(5)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需要考虑相关配套体系建设问题。为平衡地区发展不均衡,保障地区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兼顾效率和公平,需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体系,本文提出建立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和方案。(6)未来是否要继续坚持分税制财税体制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税制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的观点。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1)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合理划分的基础是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明晰、明确界定政府间税权划分,即“明责确权”。规范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2)明责后要进行确权。提出税权划分基本原则,即公平和效率原则、中央与地方兼顾原则、财政事权和财权、财力匹配原则以及税收法定原则;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确立中央基本集中、地方适度分权模式。(3)明责确权后进一步研究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问题的核心在于,基于分税制改革按税种划分政府间税收收入办法,重新构建地方税体系。(4)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衡平地方间财力差距。包括健全和完善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以及规范地方政府发债等。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从新形势下的民生建设和提高地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效率出发,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最优税收理论等理论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分配关系,并梳理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历史沿革,通过深入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探索如何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划分,解决目前我国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缺乏主体税种、非税收入过高等的现实问题。(2)以规范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为研究逻辑起点研究如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通过梳理和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清单,进一步提出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合理比重。并根据财政事权与财权(包括税权)、财力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总体路径。通过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合理划分税种和共享税分享比例,给予地方政府激励,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征管效率,减少给定税收收入下的无谓损失,从而促进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最优化。基于以上逻辑思路,提出调整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分享比例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短期方案;共享税和地方税并重的中期方案;以及重新构建地方主体税种的长期方案。(3)坚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税权划分模式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尤其是环境保护税的立法,提出建立中央基本集中,地方适度分权的税权划分模式,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赋予省级人大及常委会一定的税收立法权。(4)文章通过历史数据梳理和分析,以及方案对比研究方法,重点比较不同税收收入分享模式下的中央和地方税种划分;以及相应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地方税体系建设方案,从而为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充分的论证和支持。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明责确权,在深入研究并提出政府间具体责、权分配建议方案后,进一步研究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合理划分问题。按照以上逻辑思路,本文分六章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第一章导论分五个小节。第一节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节对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中央与地方,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税权、非税收入以及事权等基本概念;第三节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第四节阐述了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五节对研究难点、创新点及不足给予说明。第二章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理论基础。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财政职能和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论证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由于中央政府不能按每个居民的偏好和资源条件供给公共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成为地方政府存在的基础,也就有了政府层级划分问题,财政职能理论中的公共产品理论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视角论证了政府获得收入补偿(征税)的必要性。基于财政职能和财政分权理论引出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财力等划分问题;第二节最优税收理论以效率和公平为视角,结合我国国情,研究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税制结构优化路径;第三节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原则,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并提出科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种及其收入归属,既需要遵循税收划分的基本原则,还要结合国情。第三章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历史的系统梳理,并对各时期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统收统支”财政体制时期,可以总结为“中央高度集权、地方高度依赖中央”的收入划分模式,“包干制”财政体制时期基本特征表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度扩大地方政府财权,强调中央与地方收入分成模式,1994年分税制以来基本特征“分权、分税、分机构”,即中央与地方分税种、国税和地税两套征管机构的税收划分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呈现出从高度集权到适度分权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从政府间事权划分、税权划分、税收收入划分和地方税体系建设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着手分析,得出我国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界定不清晰,地方税权有限,税收收入划分不合理,地方税体系透支与碎片化,税收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晰、征管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并进一步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五章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国际比较,本章通过对美国和德国等联邦制国家以及法国和日本等单一制国家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进行研究,为我国提供重要参考,但我国国情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制定具体划分方案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国家经验与启示包括四个方面:(1)事权划分清晰;(2)中央基本集中、地方适度分权模式;(3)税收体系完善;(4)相关配套体系完善等。第六章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方案设计与实现机制,从五个方面提供了具体设计方案:(1)政府间事权划分方面,提供了财政事权划分的总体思路及细化方案,适度将地方的事权,包括国防、武警、边防、基本的饮食卫生安全、基础义务教育和重点高等教育、基本社会保障等涉及国家安全和人民基本安全、基本社会保障的支出全部上移到中央政府。其他的事权根据政府层级分别确认各自的事权和支出责任。(2)税权划分方面,建议中央基本集中,地方适度分权的划分模式,赋予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一定程度的税收立法权,并对其加强监督。(3)构建合理地方税体系。首先税制结构调整,兼顾效率和公平目标;其次,营改增过渡期五五分成比例不变条件下,调整所得税分享比例,将消费税改革后作为共享税;第三,重新构建地方主体税种,通过对现有地方税种的改革,开征新的地方税种等措施培育地方主体税种;第四,地方税体系建设应采用渐进式改革,分短期、中期和长期方案,短期内(2-3年),共享税为主、现有地方税为辅模式;中期,共享税和地方税双主体模式;远期,地方税为主、共享税为辅模式。并对每一阶段实施情况总结后适当选择下一阶段模式。(4)完善纵向、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衡平地区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差异,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5)全面提升税收征管现代化水平,加强国地税协同合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税收征管水平。

李堃[2](2015)在《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税体系是一个国家税收体系乃至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层级的政府治理框架下,科学规范的地方税体系能够为地方政府实施治理筹集必要的税收收入,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地方税在调节分配和促进结构优化方面的职能作用,对于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并切实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尤为关键。我国现行的地方税体系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初步确立的,这一体系运行20多年来,对实现地方政府财力增强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地方税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进一步合理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现实需要,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与地方税体系的不健全密切相关。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要求。在这样的改革要求下,深化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和改革研究,给出一个基本逻辑架构,并提出符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改革建议,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地方税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第一,综述了地方税体系构建和改革研究的现有理论成果。从税收的概念出发,引出地方税作为税收分类中与中央税相对的概念,既具备税收的固有属性,同时还具有与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紧密联系的特有职能。因此,地方税体系就可以被看作是切实发挥地方税为地方政府筹集收入、调节分配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作用的制度集合。鉴于地方税体系对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关系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财政分权理论、税种划分原则、地方税收入规模评价等,为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出了地方税体系构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地方税体系的理论框架,基本脉络包括理论基础、根本矛盾、现实基础和制度安排四个方面。首先,将逻辑起点确定为国家职能和税收本质,将产生缘由归结为多层级政府的存在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其次,认为自地方税及其体系产生之日起,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就成为地方税体系构建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再次,在现实中解决上述根本矛盾就需要使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适度,即根据事权性质确定各自适度规模,同时使二者之间的税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相匹配。最后,将地方税体系视为制度集合,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表象形态上分析制度的权源基础、法定原则以及地方税制度的变迁和均衡问题。第三,对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历程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回顾历史沿革,概括了我国地方税经历的萌芽、开端、初建、停滞和重建的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分析了我国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时点的地方税体系初步建立的历史脉络。虽然现行地方税体系成效显着,但是还存在着法律层级不高、税收收入不足、税种调节作用未有效发挥、征管措施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地方政府财力过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性债务过多、地方重复建设等经济生活中若干突出矛盾的成因。上述问题都成为实施新一轮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动因。第四,对部分国家地方税体系构建和改革情况进行了比较借鉴。一方面,借鉴了OECD对成员国地方税收自主权的研究成果,显示出地方是否分权已经不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焦点,相反,各国都在根据本国国情探索如何确定地方的分权内容和分权程度。另一方面,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中,分别选择两个国家的地方税体系构建情况加以对比研究,总结出对我国改革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普遍采用财政联邦主义理念,制度安排上体现税收法定原则,地方政府具有适度的税收自主权,地方税税种按照经济属性配置,地方税收征管适应税权划分需要。第五,提出我国未来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具体建议。一方面,提出在我国未来地方税体系改革过程中应当设定的目标和原则,即应当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边界,充分保障地方政府财力,以及有效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在具体对策和建议上,就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框架下,健全地方税法制构架;以增值税2015年实现全覆盖为契机,优化地方税税种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税收征管与服务制度,并建立健全配套管理措施。总体上,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对地方税体系改革进行了本质层面的理论分析,同时在表象层面借助于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范式,通过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形成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理论框架和具体思路。本文试图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一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详尽分析地方税的理论基础、根本矛盾、权力配置和制度架构,进而构建了地方税体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此外,借助博弈论研究方法,通过引入偏好序列模型、讨价还价模型以及委托代理模型,深入分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为后文二者之间事权和税权的划分及匹配等问题的研究奠定分析基础。二是对我国自封建时期至今的地方税及其体系产生、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纵向上概括为不同阶段并进行“横截面”分析,得出了从经济体制到财政体制,再到地方税制,直至征管模式,每一次的改革都是一个正向引发、逆向保障过程的结论。三是通过理论架构的搭建和历史沿革的考察,充分借鉴OECD成员国地方税收自主权的数据研究以及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应当在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总体设计上,着重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不明晰,地方政府缺少税收自主权,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没有得到落实等问题,为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沈存根[3](2000)在《构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校园网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校园网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实现校内网络教育、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等。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可靠性、安全性等原则。校园网结构采取当今流行的千兆以态网技术 ,该结构具有高性能、高带宽的网络主干 ,可扩展性强 ,网管统一 ,安全可靠性高 ,灵活的VLAN划分 ,支持多媒体应用等特点。

张玉霞[4](2012)在《关于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德州市国税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开始于1983年。近30年来,各级税务部门紧跟时代潮流,围绕税收征管这一核心业务,着力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了税务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税务系统也成为我国政府各部门中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着的行业之一。但是,客观地说,发达国家税务信息化相比,与国家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和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新期待相比,税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将以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作指导,结合基层国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成果,剖析税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依据、研究现状、比较借鉴、对策建议等方面,就我国税务信息化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税务部门提高征管水平、推进依法治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论文介绍了税务信息化的含义、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其次,介绍了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税务信息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老化、应用系统有待整合、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信息化建设人才不足等,原因分析主要有税务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税收征管体制尚不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化规划体系、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税务信息化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应该有针对性的集中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提高重视程度,扎实稳妥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实施征管改革,为税务信息化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加强业务系统整合,搭建税务信息化应用平台;强化数据分析,探索税务信息增值应用;打造专业队伍,为税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等。

周宇[5](2009)在《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税收信息化能力建设是税收管理的一场革命。本文对组织信息化能力进行了解析和研究。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组织信息化的必然产物;组织信息化能力的研究主题是组织本身,包括组织员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业务流程等;组织信息化能力是可以评价和测度的。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应用的价值体现,是组织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因此,它具有客观性、竞争性、价值性、可度量性、动态性和渗透性等特性。根据组织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形成机制又可分成内生和外生两种机制。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环节的不断渗透,从而大大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源质量、组织文化的价值观。组织信息化的绩效主要由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情况和顾客满意度来衡量。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由三维度、六个层面构成的。三维度是组织信息化建设、组织信息化应用、组织信息化绩效;六个层面为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与组织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和效益指标。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绩效的直接体现,是组织信息化的必然结果。组织信息化能力三维度中:信息化建设是基础,信息化应用是过程,信息化绩效是目标。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内在功能具有重塑组织文化、优化人力资源、改善组织管理、再造业务流程的功能。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外溢功能是指组织通过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塑造,使得组织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增强,而形成的外溢效应。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外溢效应主要体现在组织创新与活力、组织形象与共关系、组织营销,以及组织管理四个方面。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是税收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可以测度的。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作为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综合评价的标准,其评价的目标范围较广、数据来源相对复杂,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本文把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结构模型中的三维度—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绩效放在能力体系中进行考虑,对应地变为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信息化绩效能力三个分能力维度。提出了EIC评价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EIC指标体系有多层次的多项指标构成,其具体层次分为:目标层;能力层;主题层;指标层。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解决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的测度问题,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由多种因素决定。把EIC作为因变量,把影响EIC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这种函数称为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函数。EIC评价指标价值的确定,包括定量指标价值的确定和定性评价指标的数据确定,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可应用模糊评价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对系统安全的贡献大小和重要程度不同,对评价指标间的差异可通过赋以不同权重值的办法表示。对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周恒忠[6](2002)在《构建面向全国税务干部的网上信息化培训基地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建立面向全国税务干部的信息化培训基地的可能性、迫切性、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建立信息化培训基地的具体措施

章程,谌韵灵,郑施晴,王明明[7](2018)在《纳税服务的国际借鉴与比较》文中指出优化纳税服务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和促进企业经营环境健康发展的中心环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纳税服务之间存在的差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转变理念、健全机制、智能化与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及综合治税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我国纳税服务质量。

国务院[8](2017)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发[2016]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2月7日"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王琦[9](2013)在《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文中提出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关于城市历史与当下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理论依据的预测。因此,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是武汉大学赵冰教授主持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叉口,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的古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最后到当代,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起源、影响动力和机制。文化、政治、宗教、经济活动等都对城市空间营造活动产生影响。本文以镇江各发展时期的文化(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主要影响因子,也作为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脉络,结合其它影响因子,通过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镇江未来城市空间营造的方向。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文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镇江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镇江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简要介绍镇江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镇江城市的起源和早期聚落变迁,探讨自然环境与湖熟文化(先周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这个时期是镇江有建城史记载的开始,也是奠定镇江城1800多年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基石,重点介绍三国时期的铁瓮城,以及京杭大运河江南北段的营造,揭示山水文化与孙吴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代至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宋润州城的扩建以及明清府城缩小的变迁,揭示吴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介绍近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五章。介绍1859年至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镇江府城与新城的变迁,租界区与洋码头的发展等等,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介绍现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六章至第七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作为江苏省府时期镇江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镇江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也是中国工业化早期,镇江的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五部分介绍当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为文章第八章至第十章。第八章介绍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镇江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下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九章为结论部分,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和营造模式作出总结。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其它影响因素对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镇江未来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丁婧[10](2011)在《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标准的科学制定及合理使用是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开展标准理论研究则是标准制定及实施科学性的前提保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考察,发现该领域内存在着大量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扮演着引领、指导和规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标准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该类标准文件在规范相应建设实践的同时,自身的建设却并无规则可言,表现出朴素、随意乃至某种程度的混乱。这种现象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应用,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功能标准这一概念,希望通过论证功能标准在规范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价值,引起业界对功能标准思路的关注,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从建设走向应用。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借鉴与信息化、评价、标准相关的理论,包括系统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信息化评价理论、标准化理论、信息系统理论,完成关于功能标准的学理分析。本文从功能标准思想的产生开始讨论,在对其重要性及价值的论证过程中加深对功能标准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功能标准概念、特征等的深入理解。首先,通过对系统评价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中标准分类及职责标准的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领域特点,提出功能标准是职责标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的准确描述。然后,根据标准化理论和信息化评价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标准系统,指出在标准系统中条件标准、功能标准、绩效标准构成自下而上的层级关系,功能标准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再通过信息系统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工作对标准的动态需求,使得功能标准在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最后,在对功能标准的理解逐步深入后,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对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等进行论证。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一个针对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案,以更加清晰地说明本文思想的生成、发展及落实的过程。通过本文研究,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得到初步确定,功能标准的价值得到确认。

二、构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校园网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校园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中央与地方
        1.2.2 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1.2.3 税权
        1.2.4 非税收入
        1.2.5 事权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研究
        1.3.2 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的研究
        1.3.3 构建地方税体系的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以及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特色
第2章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理论基础
    2.1 财政职能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
        2.1.1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
        2.1.2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
        2.1.3 中国的财政分权:理论与探索
    2.2 最优税收理论
        2.2.1 最优商品税理论
        2.2.2 最优所得税理论
        2.2.3 最优混合税理论
        2.2.4 最优税收理论的启示
    2.3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原则
        2.3.1 西方财政理论对税收划分原则的研究
        2.3.2 我国学者对税收划分原则的研究
第3章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1 “统收统支”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
        3.1.1 “统收统支”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3.1.2 “统收统支”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评价
    3.2 “包干制”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
        3.2.1 “包干制”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3.2.2 “包干制”时期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评价
    3.3 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关系
        3.3.1 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
        3.3.2 改革成效及问题
        3.3.3 分税制改革趋势
第4章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的问题及原因
        4.1.1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不完善
        4.1.2 事权和财权、财力不匹配
        4.1.3 原因解析
    4.2 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问题及原因
        4.2.1 税收立法权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税收收益权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 税收征管权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4 原因解析
    4.3 地方税体系的透支与碎片化
        4.3.1 地方税收收入不足
        4.3.2 地方主体税种缺失
        4.3.3 地方税制结构亟待优化
        4.3.4 地方税配套体系不完善
    4.4 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4.4.1 国地税职责划分不清晰
        4.4.2 税收执法不统一
        4.4.3 征管信息无法共享
第5章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国际比较
    5.1 联邦制国家税收收入划分——以美国和德国为例
    5.2 单一制国家税收收入划分——以法国和日本为例
    5.3 国际经验与启示
        5.3.1 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清晰
        5.3.2 中央基本集权、地方适度分权的税权划分模式
        5.3.3 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合理,税收体系完善
        5.3.4 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的配套平衡措施完善
        5.3.5 中央和地方税收征管机构设置扁平化,简洁高效
第6章 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方案设计与实现机制
    6.1 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总体思路
        6.1.1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路径
        6.1.2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基本原则
    6.2 明确财政事权划分,建立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6.2.1 财政事权划分的总体思路
        6.2.2 财政事权划分的具体安排
        6.2.3 事权划分需要宪法和法律规范
    6.3 建立中央基本集中,地方适度分权的税权划分模式
        6.3.1 税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6.3.2 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适度税收立法权
        6.3.3 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益权
        6.3.4 强化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征管权
    6.4 构建合理地方税体系
        6.4.1 优化税制结构,兼顾效率与公平
        6.4.2 调整共享税分享比例
        6.4.3 重新构建地方主体税种
        6.4.4 地方税体系整体设计方案
    6.5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平衡地方间财力差异
        6.5.1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6.5.2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6.5.3 规范地方政府发债
    6.6 全面提升税收征管现代化水平
        6.6.1 优化税收征管模式
        6.6.2 转变税收征管理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地方税体系研究述评
    2.1 地方税体系的理论界定
        2.1.1 税收的基本内涵
        2.1.2 地方税的基本内涵
        2.1.3 地方税体系的基本内涵
        2.1.4 地方税及其体系的本质
    2.2 地方税体系研究理论综述
        2.2.1 分权理论研究
        2.2.2 分税原则研究
    2.3 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综述
        2.3.1 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
        2.3.2 地方税体系构建研究
        2.3.3 税权划分模式研究
        2.3.4 地方税收入规模研究
第3章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1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3.1.1 逻辑起点:国家职能与税收本质
        3.1.2 理论缘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
    3.2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根本矛盾
        3.2.1 矛盾根源: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
        3.2.2 现实冲突: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竞争
    3.3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3.3.1 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适度规模
        3.3.2 税权划分:与事权划分相匹配
    3.4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制度安排
        3.4.1 制度根基:地方税收权源基础
        3.4.2 制度原则:地方税收法定主义
        3.4.3 制度变迁:税收制度变迁动力解析
        3.4.4 制度均衡:地方税收制度的供给与需求
第4章 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历程评析
    4.1 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历史考察
        4.1.1 地方税萌芽
        4.1.2 地方税开端
        4.1.3 地方税初建
        4.1.4 地方税停滞
        4.1.5 地方税重建
        4.1.6 地方税体系确立
    4.2 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效应分析
        4.2.1 现行地方税体系取得的成效
        4.2.2 现行地方税体系引发的问题
        4.2.3 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第5章 地方税体系国际比较及借鉴
    5.1 OECD 成员国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概况
        5.1.1 OECD 对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的分类
        5.1.2 OECD 成员国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状况分析
    5.2 联邦制国家地方税体系比较
        5.2.1 美国联邦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
        5.2.2 德国联邦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
    5.3 单一制国家地方税体系比较
        5.3.1 法国单一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
        5.3.2 日本单一制模式下的地方税体系
    5.4 地方税体系国际比较的结论及其借鉴意义
        5.4.1 财政联邦主义的适用性
        5.4.2 税收法定原则的实现
        5.4.3 地方税适度自主的选择
        5.4.4 地方税税种经济属性的落实
        5.4.5 税收征管何以满足收入划分需要
第6章 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构想
    6.1 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6.1.1 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目标
        6.1.2 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原则
    6.2 健全地方税法制构架
        6.2.1 制定《税收基本法》
        6.2.2 扩充国际税收协议
        6.2.3 提升单行税种法律层级
        6.2.4 规范地方性税收法规
    6.3 优化地方税税种结构
        6.3.1 确立地方主体税种
        6.3.2 优化现行地方税种
        6.3.3 适时开征新的税种
    6.4 完善税收征管与服务制度
        6.4.1 实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6.4.2 增强信息管税能力
        6.4.3 有效保障纳税人权益
        6.4.4 建立综合治税平台
    6.5 建立健全配套管理措施
        6.5.1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6.5.2 正确运用举债权
        6.5.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4)关于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德州市国税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2章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2.1 税务信息化的含义
    2.2 税务信息化的内容及特征
    2.3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3章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德州市国税局“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为例
    3.3 德州市国税局税务信息化建设应用实例之一——CTAIS系统的推广应用
    3.4 德州市国税局税务信息化建设应用实例之二——预警评估系统的具体应用
    3.5 德州市国税局税务信息化建设应用实例之三——网上办税平台的应用
第4章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5章 推进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5.1 提高重视程度,扎实稳妥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
    5.2 实施征管改革,为税务信息化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5.3 加强系统整合,搭建税务信息化应用平台
    5.4 强化数据分析,探索税务信息增值应用
    5.5 强化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
    5.6 打造专业队伍,为税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逻辑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组织能力理论与组织信息化能力理论基础
    2.1 组织能力理论
        2.1.1 组织能力理论溯源
        2.1.2 组织能力理论观点
        2.1.3 组织信息能力及评价特性
        2.1.4 政府组织与税收组织
        2.1.5 税收征管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2.2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
        2.2.1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宏观测度理论
        2.2.2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方法
        2.2.3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3 我国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
        2.3.1 我国组织信息化能力宏观测度理论
        2.3.2 我国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方法
        2.3.3 税收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
        2.3.4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及评价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税收征管模式与税收征管信息化现状分析
    3.1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现状与分析
        3.1.1 建立了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系统
        3.1.2 建立了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相结合的纳税服务系统
        3.1.3 建立了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管理监控系统
        3.1.4 建立了人机结合的稽查系统
        3.1.5 建立了以征管功能为主的组织系统
        3.1.6 建立了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3.1.7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结构和意义
        3.2.1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的特征
        3.2.2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3.2.3 我国税务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2.4 信息化建设与税收征管组织形式变化
    3.3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发展——金税工程三期
    3.4 国外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3.4.1 美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3.4.2 澳大利亚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3.4.3 德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3.4.4 国际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启示
    3.5 电子信息商务对税收征管模式的影响
        3.5.1 电子商务的经济本质
        3.5.2 电子商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3.5.3 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研究
    4.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内涵和外延
        4.1.1 信息与组织信息
        4.1.2 组织信息的性质
        4.1.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内涵
        4.1.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外延
    4.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要素
        4.2.1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要素
        4.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组织信息化能力构成要素
        4.2.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的要素模型
    4.3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发展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
        4.3.1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发展基本原则
        4.3.2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
    4.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过程与组织信息化能力维度
        4.4.1 组织信息化过程
        4.4.2 组织信息化过程管理模式
        4.4.3 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历程
        4.4.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维度
    4.5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机制
        4.5.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内生机制
        4.5.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外生机制
    4.6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效应
        4.6.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内在效应
        4.6.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外溢效应
        4.6.3 组织信息化能力的管理作用
        4.6.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对税收征管组织结构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
    5.1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目的、方法和思路
        5.1.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目的
        5.1.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方法
        5.1.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思路
        5.1.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框架
    5.2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2.2 组织信息化能力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成
        5.2.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2.5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测度
        5.2.6 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5.2.7 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价值的确定
        5.2.8 组织信息化能力定量指标体系的赋权处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省国税局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案例分析
    6.1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现状
        6.1.1 数据质量管理
        6.1.2 数据应用分析
        6.1.3 外部数据共享
        6.1.4 拓展应用平台
        6.1.5 主要成效与不足
    6.2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6.2.1 税收征管信息化项目简介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3 指标的修正及结果评析
    6.4 长沙、岳阳、怀化、永州四市国税局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比较分析
    6.5 长沙市国税局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专家评价信度和效度分析
        6.5.1 数据分析和结果说明
        6.5.2 信度分析
        6.5.3 效度分析
        6.5.4 直接作用模型的假设检验
    6.6 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6.7 研究建议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构建面向全国税务干部的网上信息化培训基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具体措施
    1、 确立建设网上信息化培训基地的发展目标
    2、 建立一支与网上信息化税务培训基地相适应的教学科研队伍和信息管理队伍
    3、 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4、 建立“网上税院”信息网

(7)纳税服务的国际借鉴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纳税服务国际经验借鉴
    (一) 设置专业高效的纳税服务机构
    (二) 规划核心职能的纳税服务战略
    (三) 建立依法维权的纳税服务机制
    (四) 提出“三位一体”的纳税服务需求
    (五) 推广多元化电子纳税服务
        1. 政府主导, 统一规划。
        2. 树立理念, 整合资源。
        3. 兼顾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率。
        4. 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5. 重视涉税主体信息化培训。
二、提升我国纳税服务质效的启示
    (一) 转变纳税服务理念
        1. 端正税务机关服务纳税人的主体思想。
        2. 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理念。
    (二) 健全纳税服务法制化建设与监督机制
    (三) 拓展纳税服务智能化建设的渠道
        1. 设立自助机智能终端服务。
        2. 提供互联网智能办税服务。
        3. 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合作。
    (四) 规范纳税服务标准
        1. 加强软硬环境建设。
        2. 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建设网络办税平台, 结合实际拓展多元化服务功能。
        3. 合理设置办税窗口。
    (五) 重视税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六) 发挥社会综合治税力量的作用

(9)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1.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1.3 城市空间营造体系
        1.3.1 城市空间营造的思想来源
        1.3.2 “空间营造”的三层面:境界、礼仪和技艺
        1.3.3 城市空间博弈的三方面:自然、社会和个人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空间
        1.4.2 城市空间
        1.4.3 城市空间形态
        1.4.4 城市形态的影响因子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环境
        1.7.2 人文背景
第二章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2.1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族群演变与空间营造历史
        2.1.1 旧石器时期——放牛山与莲花洞文化遗址
        2.1.2 新石器时期——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主的凤凰山、王家山、城头山和磨盘墩遗址
        2.1.3 夏商时期——宁镇地区江南先民创造地方土着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2.1.4 西周时期——北方移民周人建立的“宜国”与丹阳葛城
        2.1.5 春秋战国时期:“吴头楚尾”朱方城
    2.2 战国之前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2.1 旧石器时期——古人洞穴居住据点
        2.2.2 新石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2.2.3 青铜器时代——父系家庭公社下的多核心聚落
        2.2.4 夏商时期——早期吴国的建立与湖熟文化的消亡
        2.2.5 春秋时期——吴文化“中心”的东南迁移,镇江地区逐渐成为吴文化的边界地带
    2.3 吴文化主导的空间营造机制
        2.3.1 自然层面:利用山水自然环境进行选址
        2.3.2 社会层面:周人的营国制度与功能分区
        2.3.3 个人层面:吴人尚武风气蔚然成风与吴国王陵墓葬
第三章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3.1 战国至五代十国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3.1.1 秦汉时期丹徒故城的营造历史
        3.1.2 东汉时期:孙吴铁瓮城的建造
        3.1.3 三国时期:孙吴破冈渎的修建
        3.1.4 东晋京口城的营造与润浦、京口水道的修建
        3.1.5 南朝时期京口城的扩大和改造
        3.1.6 隋朝时期:隋炀帝江南运河北段漕河的浚拓
        3.1.7 唐代润州三重城的营造、伊娄河和京口埭的修造
    3.2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2.1 战国至西汉时期:秦文化与丹徒水道、驰道的修建
        3.2.2 东汉至三国时期:吴文化下的铁瓮城的营造特征分析
        3.2.3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吴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的完美蜕变与京口城的营造特征
        3.2.4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运河的开凿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运河文化下润州驿站的发展
    3.3 战国至五代十国时期镇江空间尺度研究
        3.3.1 体:“圆城”、“罗城”和“三重城”的不规则城市形态
        3.3.2 面:规整对称的里坊制到里坊制的消亡与夜市、草市的兴起
        3.3.3 线:城外古道和城内“井”字巷道
        3.3.4 点:城门、河流交汇处、桥边作为城市商业中心
    3.4 孙吴文化、中原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3.4.1 自然层面:吴文化主导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4.2 社会层面:军事政治城堡与重城等级制度
        3.4.3 个人层面:道、佛思想与礼制墓葬
第四章 宋至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1 宋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2 元代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1.3 明清时期镇江空间的营造历史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4.2.1 宋代吴文化延续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2.2 元代时期:蒙回文化影响下的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4.2.3 明清时期:满族文化下清初京口旗营与明清江南民居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体:城池缩小,呈不规则形态
        4.3.2 面:多元文化并存的带状混杂与功能分区的明确
        4.3.3 线:驿站与递铺、古桥、古街巷
        4.3.4 点:政治、宗教中心与家祠文化中心
    4.4 中原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以及徽州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4.4.1 自然层面:吴文化延续下水系、桥梁建设,防洪设施与城墙维护
        4.4.2 社会层面:运河文化下城市由军事城市转化为商贸城市,汉族与多族群并存的民族群聚
        4.4.3 个人层面:儒道思想与天井园林
第五章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5.1.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5.1.1 1859~1889年: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新城的营造与开埠时期租界区的建立
        5.1.2 1889~1919年:镇江近代铁路的诞生与新西门的建造
    5.2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镇江近代城市发展
        5.2.2 1889~1919年:铁路文化的兴起与大运河的衰落造成镇江城市的衰落
    5.3 1859~191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5.3.1 体:以府城为中心、沿长江向西呈“一”字型带状发展城市形态
        5.3.2 面:城内商业中心的西移与近代商埠码头区的兴起
        5.3.3 线:近代镇江方格网道路、铁路的新建与传统里弄街巷的延续
        5.3.4 点:新行政、新宗教、新医疗机构、新工商业建筑与新交通建筑的形成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5.4.1 自然层面:运河的淤塞与长江航运的畸形繁荣
        5.4.2 社会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西式宗教
        5.4.3 个人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
第六章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6.1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1 1919~1927年:民国初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2 1927~1937年:江苏省府时期,镇江空间营造历史
        6.1.3 1937~1949年:抗日沦陷期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2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2.1 孙中山建设新镇江的规划和设想
        6.2.2 省会建设计划的制定
        6.2.3 城市市容整治计划
        6.2.4 以镇江为中心的江苏铁路建设规划
        6.2.5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6.2.6 省政府迁镇后镇江工商业区的发展
        6.2.7 1927~1937年省会期间,城市建设对“山水城市”格局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6.2.8 近代战争与镇江城市的衰落
    6.3 1919~194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3.1 体:城门的增设与城墙进一步破碎化,“一”字形态城市的形成
        6.3.2 面: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6.3.3 线:城市马路的增建与扩建,水系与港区的瘀滞
        6.3.4 点: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心
    6.4 中华文化时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6.4.1 自然层面:交通方式的转型与城市形态,城市园林建设
        6.4.2 社会层面:体制政策与战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6.4.3 个人层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与制约
第七章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7.1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66年: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2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2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7.2.1 大跃进时期镇江城市相关规划制定
        7.2.2 文化大革命晚期至1979年间镇江城市相关规划的制定
    7.3 1949~197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7.3.1 体:带状城市发展格局的深化
        7.3.2 面: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扩展
        7.3.3 线: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桥梁的修建
        7.3.4 点:现代工商业建筑的增建
    7.4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营造动力机制
        7.4.1 自然层面:城市道路桥梁与工业用地的增建
        7.4.2 社会层面:统一规划与统筹建设
        7.4.3 个人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第八章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
    8.1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198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2 1989~199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3 199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2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2.1 198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
        8.2.2 1994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
        8.2.3 2005年《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8.3 1979~200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要素分析
        8.3.1 体:“T”型“一城两翼”城市格局
        8.3.2 面: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与副中心的形成
        8.3.3 线: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8.3.4 点:城市绿地广场、商业大厦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8.4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降营造机制
        8.4.1 自然层面:港口治理与“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
        8.4.2 社会层面:城市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8.4.3 个人层面:现代风貌与城市记忆
第九章 总结: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机制研究
    9.1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2 镇江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一水横陈,三山环绕”的带状城市格局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9.2.3 空间线:“十字”水系、“丁”字古街巷与方格交通网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9.3 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间题
        9.3.1 城市自然山水遭到破坏
        9.3.2 近代工业布局的不合理
        9.3.3 文物古迹的保护严重
        9.3.4 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个性特色不明显
        9.3.5 以港兴市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多元化的矛盾
第十章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营造活动
        10.1.1 山水花园城市的建设
        10.1.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0.1.3 建设以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高品质旅游城市
        10.1.4 依托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加快经济转型
        10.1.5 依托上海经济辐射加快结构调整
    10.2 2009年~2039年镇江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体两翼”的“T”字形城市形态的深化
        10.2.2 面:城市肌理的梳理、港口区的建设及生态绿化带的填充
        10.2.3 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10.2.4 点:现代文娱广场、公民建筑、社区居住模式以及历史文化遗存将为空间节点
    10.3 以吴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10.3.1 自然层面:山水环境的整治
        10.3.2 社会层面:交通网络与区域发展
        10.3.3 个人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工作的思路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10)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表格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1.1.2 研究迫切性的实践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教育信息化
        1.3.2 评价
        1.3.3 标准
        1.3.4 系统
    1.4 研究设想、方法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设想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
第2章 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
        2.1.1 教育信息化整体标准研究
        2.1.2 教育信息化要素标准研究
        2.1.3 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小结
    2.2 国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
        2.2.1 教育信息化整体标准研究
        2.2.2 教育信息化要素标准研究
        2.2.3 国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小结
第3章 功能标准的理论基础
    3.1 系统评价理论
        3.1.1 系统评价的分类
        3.1.2 系统的结构分解
        3.1.3 标准的分类
        3.1.4 系统评价的过程
    3.2 教育评价理论
        3.2.1 教育评价的发展
        3.2.2 教育评价的分类
        3.2.3 教育评价的功能
        3.2.4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信息化评价理论
        3.3.1 信息化评价理论
        3.3.2 国内信息化评价研究
    3.4 标准化理论
        3.4.1 标准的分类
        3.4.2 标准系统
        3.4.3 综合标准化
    3.5 信息系统理论
        3.5.1 诺兰模型
        3.5.2 技术框架理论
        3.5.3 莫尔斯定律
第4章 功能标准思想的产生
    4.1 教育信息化标准的类别
        4.1.1 多种标准共存的必然性
        4.1.2 常见标准分类方式
        4.1.3 教育信息化标准分类方式
        4.1.4 条件标准、职责标准、绩效标准
    4.2 功能标准的界定
        4.2.1 功能标准:职责标准的准确描述
        4.2.2 功能标准缺失的原因
第5章 标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标准的地位
    5.1 标准系统结构的重要性
    5.2 标准系统结构的类型
        5.2.1 层级结构
        5.2.2 切分结构
        5.2.3 时间序列结构
    5.3 教育信息化标准系统结构
    5.4 功能标准在标准系统中的地位
        5.4.1 多层级趋向的系统观思考
        5.4.2 功能标准在层级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第6章 功能标准的价值确认
    6.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1.1 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1.2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2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标准的需求分析
        6.2.1 发展阶段划分及对标准的需求
        6.2.3 国内已有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动态研究
    6.3 集成期对教育信息化标准的需求
        6.3.1 教育信息化集成期的核心标准——功能标准
        6.3.2 信息系统集成期的核心标准——职责标准
第7章 功能标准论
    7.1 功能标准的内涵
        7.1.1 功能标准的评价对象
        7.1.2 功能标准的评价内容
        7.1.3 评价内容体现了对价值判断的重视
    7.2 功能标准的特征
        7.2.1 与教育职能的对应性
        7.2.2 与数据积累的对应性
    7.3 功能标准的定位
        7.3.1 偏重形成性评价,兼具总结性评价
        7.3.2 偏重导向性功能,兼具鉴定性功能
        7.3.3 偏重发展性思路,兼具奖惩性思路
        7.3.4 偏重自我评价,兼具外部评价
    7.4 功能标准的作用
        7.4.1 从建设向应用转变的促进
        7.4.2 数据深层挖掘利用的促进
    7.5 功能标准的形式
第8章 功能标准研制的实案举例
    8.1 实案研究准备工作
        8.1.1 圈定研究范围
        8.1.2 组建研究小组
        8.1.3 定位指标体系
        8.1.4 选择研究方法
        8.1.5 确定调研对象
    8.2 研究推进过程
        8.2.1 发散阶段
        8.2.2 收敛阶段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功能标准形式的确定
        8.3.2 指标体系实案初稿的完成
        8.3.3 指标展开逻辑的思考
        8.3.4 数据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
        8.3.5 指标体系覆盖范围的思考
        8.3.6 对教育职能流程的关注与否
    8.4 结论与建议
        8.4.1 功能标准存在价值得到验证
        8.4.2 功能标准的特征得以确定
        8.4.3 标准制定工作开展的建议
第9章 结论
    9.1 成果
        9.1.1 创造性工作
        9.1.2 意义
    9.2 问题与展望
        9.2.1 理论研究
        9.2.2 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构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校园网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问题研究[D]. 李勇彬.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2]中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D]. 李堃. 吉林大学, 2015(08)
  • [3]构建信息化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校园网建设[J]. 沈存根.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0(04)
  • [4]关于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以德州市国税局为例[D]. 张玉霞. 山东大学, 2012(02)
  • [5]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D]. 周宇. 中南大学, 2009(02)
  • [6]构建面向全国税务干部的网上信息化培训基地的思考[J]. 周恒忠.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2(04)
  • [7]纳税服务的国际借鉴与比较[J]. 章程,谌韵灵,郑施晴,王明明. 国际税收, 2018(08)
  • [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02)
  • [9]镇江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一个位于吴文化边缘城市的案例[D]. 王琦. 武汉大学, 2013(01)
  • [10]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 丁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培训学院校园网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