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浆、造纸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许娜[1](2021)在《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影响》文中提出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迅猛发展,1950年后发展趋于缓慢,但其产量和规模仍在不断增长。20世纪中期纸浆造纸工业一直是美国的污染大户,在纸浆造纸工业迅猛发展时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进入1970年代后,纸浆造纸工业在经营规模、地理位置、行业整合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些变化发生的同时,环境管制也进入了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中。1970年美国环境保护署成立后,相继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纸浆造纸工业的制浆和漂白过程中不仅会排放大量的废水而且也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于是美国环境保护署根据《清洁水法》和《清洁空气法》为纸浆造纸工业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制法规。1974年通过颁布目前可用的最适宜控制技术排放标准(BPT)、可实现的最佳可用控制技术排放标准(BAT)、新源执行标准(NSPS)和新污染源预处理标准(PSNS),开始对该行业的废水排放进行限制。1978年颁布了新源执行标准(NSPS),以限制硫酸盐纸浆厂颗粒物(PM)和总还原硫(TRS)的排放。由于过于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不得不支出高额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更新的成本,以遵守环境管制法规。这使得许多企业的运营成本负担加重,财务绩效下降,发展受阻。在环境管制法规颁布初期受到了许多企业的抵制与反对。1980年代初期,大多数纸浆造纸企业基本完成了技术升级,以遵守环境管制法规。且在80年代也并没有颁布对纸浆造纸工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法规。1982年和1986年虽然对纸浆造纸工业的废水排放法规进行了修订,管制的类别更加详细与全面,但在企业的反对声中其管制标准变得更加的宽松。1985年和1986年还给予了欧文斯伊利诺斯股份有限公司(Owens Illinois Incorporated,O-I)创新技术豁免权等等。这种放松管制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末,1998年环境保护署整合并颁布了针对纸浆造纸工业环境管制条例的《综合规章》(Cluster Rules),该合集中包括了纸浆造纸工业的《废水排放管制法规》以及新颁布的《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较于1970-80年代企业对于环境管制的反对,进入90年代后,环境管制的方式发生变化,企业对于环境管制的态度发生转变,企业开始与政府共同寻求环境管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修订的环境管制法规包含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激励计划,其更加注重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企业自愿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环境管制在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造成了短期高额的污染治理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许多企业破产、工厂关闭和失业率增长,但长期来看,其给予了企业无法衡量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了该行业结构的调整。
李嘉[2](2020)在《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研究 ——以沙颍河典型行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点源污染管理逐步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核心,但是我国目前排污许可限值缺乏严谨性,且核定方法不统一,未形成系统的核定体系,不利于固定源的排污管理。本文在对现有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监测数据完整度下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构建了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排污特性分析,选定控制项目及多级限值,确定行业可行性技术,制定了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流程。以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为例,选取SS、COD、BOD5、氨氮、总磷、总氮为控制项目,鉴于该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的排污特征,选定多级限值类型为统一排污许可限值,采用标准核定法、监测数据核定法和水厂反推法核算了以日、月为尺度的排放浓度及负荷限值。并针对上述不同方法的核算结果,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管理部门可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排污许可限值,具体如下:(1)从直排污染源核算结果来看,由于标准制定时间较早,与目前技术脱离,造成监测数据核定法核算结果相对标准核定法较为严格,适用于水质较差、点源排水量较大的区域且排污已达到现行标准要求的污染源,反之,可采用标准核定法核算的排污许可限值。(2)从间排污染源核算结果来看,监测数据核定法核定的排放浓度限值也较为严格,适用于纳管水厂所接纳的实际水量接近或已超过设计水量的间排污染源,反之,可采用标准核定法核算的排放浓度限值;水厂反推法核算的排放负荷限值大部分严格于监测数据核定法,适用于纳管水厂所接纳的实际水量接近或已超过设计水量的间排污染源,反之,可采用监测数据核定法核定的排放负荷限值。与原先单一使用标准核定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兼顾了不同地区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污染源的“差异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可为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固定源排污许可限值的核定提供参考,有力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相关工作的开展。
左雅杰[3](2020)在《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大型集团掀起了产融结合的热潮,产业企业以参股、控股等形式涉足金融领域。应用产融结合模式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模式应用成功,两种资本之间能实现优势互补,金融资本的高收益弥补了产业集团业务收入的不稳定性,产业资本亦是金融资本发展的强大支撑。此外,这一模式的应用亦为企业开辟了一条快速扩张之路,通过涉足多个行业实现跨行业经营,企业不仅有了更多获利渠道,还能发挥跨行业的优势有效开展内部战略协同,在较短时间内使企业成熟壮大起来;然而,万物皆有两面性,当年德隆系的覆灭也在提醒着企业这一模式的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注意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导致产融结合模式应用失败,那么企业面临的则是来自产业与金融业的多重风险,与普通的经营风险相比,企业应用产融结合模式的风险将是更为综合、复杂的,其影响程度也是更为深远的。风险事件爆发后会沿着集团的股权纽带在内部迅速传导,企业多年积累将毁于一旦。因此,对于应用产融结合模式的企业来说,企业的风险控制工作是保障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在阐述关于产融结合及风险控制相关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了Z集团应用这一模式的动因、发展历程和现状;随后识别了Z集团应用产融结合模式的主要风险识别,并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根据Z集团应用产融结合模式风险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其风险控制手段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应用产融结合模式的风险控制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幸德胜[4](2019)在《跨国造纸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快速占据中国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中国建厂,直接进行跨国投资建设本国成熟的生产线,造纸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跨国公司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为实例,研究跨国造纸项目风险管理问题。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然后对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对SE广西造纸项目整体介绍,强调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发生于项目的全过程,识别项目各阶段即筹备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调试阶段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运用风险矩阵方法即通过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后果两个风险因子的乘积评价其风险等级进行风险评估,邀请项目组织的区域经理和职能经理组成风险专家团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施工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商业贿赂的风险程度位于前三位,结合SE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政策,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跨国造纸项目存在诸多风险,对这些风险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跨国造纸项目业主整体目标的顺利实施,并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刘磊[5](2019)在《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创新决定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地位和发展潜力,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有助于确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并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因此有必要以技术创新战略为研究课题,探讨新的竞争形势下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和实施。论文以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为研究对象,将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战略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在理论研究部分分别对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战略相关理论的概念、特征和内容框架进行概述,基于技术创新的分类、模式和技术创新一般战略模式及特点,以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及技术创新能力理论,运用PEST、五力模型方法分析T公司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解析T公司内部优劣条件,通过SWOT分析,将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划分为增长战略、转移战略、多样化战略和防御战略等四个方向,并利用产品开发通用分析方法量化其主要产品的行业吸引力和产品竞争地位。在此基础上,按T公司各个战略选择方向进行了创新模式匹配分析。最后,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管理及技术资源配置、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建设和品牌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研究结论对T公司构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提升技术创新战略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春香[6](2018)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在环保政策趋严给造纸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的环境下,林纸企业关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企业不进行绿色科技创新去主动适应新常态,将绿色变革作为发展新引擎,那企业必将在新一轮的绿色竞争中失去优势。林纸企业作为绿色科技创新的主体,探索其对绿色科技创新的态度、行为及绩效的关系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是造纸业开展绿色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步,也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如何分析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2)如何构建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SEM机理模型?(3)如何揭示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创新意愿、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总结,剖析了中国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1)中小企业绿色科技采用率低,创新率更低;(2)技术层面的水平很低,集中于末端处理技术;(3)绿色化管理创新相当薄弱,绿色技术的使用效果差;(4)处于自发状态,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5)不同规模企业污染治理与排放特征存在差异;(6)企业自我开发能力较弱。第二,在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绿色科技从产品设计、资源利用、生产工艺、市场营销、末端治理和物流管理等环节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在整个供应链流程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从人类文明演进视角分析发现生态文明阶段的科学属性为超生物文明,包括天然超生物文明和人工超生物文明,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驱动下,需要大力开发超生物文明的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更加积极、有效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三,根据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机理分析结果,结合DTPB模型和TTF模型,构建了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机理模型显示,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受到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认知、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的共同影响。其中,将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从供应链视角细分为源头预防创新、绿色工艺创新、末端治理创新、绿色管理创新4个潜变量,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第四,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使用SEM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模型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认知、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对林纸企业源头预防创新行为、林纸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行为和林纸企业末端治理创新行为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对林纸企业末端治理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对林纸企业绿色管理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的源头预防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末端治理创新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是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对林纸企业绿色管理创新行为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没有得到支持。第五,根据林纸企业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与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结构剖析,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从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的制浆造纸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制浆造纸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子系统5个方面出发,构建中国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管理体系。最后,归纳了创新点和研究展望。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耦合机理;(2)从供应链全过程的源头、工艺、末端和管理4个环节对绿色科技创新行为进行细分;(3)构建了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
吴小睿[7](2017)在《实物期权法下的投资决策研究 ——以制浆造纸项目为例》文中认为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变革期,外部环境动荡、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各种风险暗潮涌动,传统要素资源优势正在减弱,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新挑战。在未来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下,一些大规模、周期长的投资项目出现,处理项目的不确定性上,传统的决策工具,可能无法很好应对,特别是项目的评估定价。随着实物期权理论的发展,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传统投资决策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在应用中有诸多的不便,为了更合理地确定项目价值,需要挖掘项目潜在于不确定性后的价值。制浆造纸行业是国民基础性行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制浆造纸项目受当前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影响,项目不确性大,未来现金流难以预测,这些特点决了实物期权法对其投资决策的适用性。本文基于上述的背景和理论基础,以制浆造纸类项目为例,来探索研究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实物期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回顾,并对文献进行评述。随后,对现有投资决策理论和实物期权基础理论进行阐述,为本文后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接着,对制浆造业现状及项目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项目运用实物期权法的可行性,并在传统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概念,扩大期权价值波动范围,确定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各参数,为后文的案例分析打下基础。然后,以案例分析方式,引入模糊数学模型还原实物期权投资决策程序和方法,并与传统的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对比。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体系,探索更利于投资项目决策的投资决策方法,提出相关建议,并得出一些结论。本文通过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方法在制浆造纸项目中的应用为项目投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以对评估项目价值能够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为企业减少风险、增加收益提供必要的技术工具。
彭波[8](2017)在《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纸制品的需求增长迅猛。然而,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我国制浆能力发展严重制约纸产品产量。桑枝制浆项目的建设,在不破坏林业资源的同时,有利于我国制浆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桑枝制浆项目是一项投入规模大,项目周期长,设备复杂,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性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各种潜在风险复杂。这就要求项目论证及建设过程中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识别与评价的结果进行风险应对和监测。本文以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识别得出该项目主要风险包括:资金风险、投资风险、原料供应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环保风险及扩张风险;根据风险识别结果,运用德尔菲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认为资金风险及扩张风险为高风险事项,原材料供应风险、投资风险及环保风险为中风险实现,管理风险及市场风险属于低风险事项;以风险评价结果为依据,通过股东增资、拓展融资渠道及控制投资规模等规避手段防范资金风险及扩张风险的发生,通过锁定原料来源和成本、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及加大环保投入及管理等风险缓释措施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持续控制原材料供应、投资及环保三类中度风险;通过政府协调转移低度市场风险,制度与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风险;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通过标准化步骤和程序,对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本文以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对于加强我国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牛帅[9](2016)在《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制浆造纸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文中认为在经历国内制浆造纸行业产能高速扩张的十年后,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源、能源、环境日益突显的压力,制浆造纸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状况下,从制浆造纸项目投资主体角度出发,如何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对众多的宏观和微观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据此进行科学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风险、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以及投资风险分析理论研究进展与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本文首先概括了风险和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概念、特点,介绍了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归纳实施步骤分析,对蒙特卡洛方法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环节适用性进行了阐述。而后简述了制浆造纸行业的概况和现状,从利润区域、价值转移、投资融资特点三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调整期下制浆造纸项目的工程经济特征,提出了在制浆造纸工程可研报告中增加概率风险分析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将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引入到制浆造纸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中,并对经济评价判别指标进行模拟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从风险变量的确定、模拟次数的选择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模拟结果三个方面,提出了蒙特卡洛模拟法应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以FX纸业股份有限公司150万吨/年高档包装纸板工程(三期)为作为实际工程案例。从评价效果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在项目前期进行风险概率分析是适宜的。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数据推定法和专家调查法针对制浆造纸工程项目投资进行风险识别,从评价效果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将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引入制浆造纸工程项目前期投资风险分析中,得出以下主要观点与结论:首先,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制浆造纸工程项目,其投资主体和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行业内各工程公司和设计院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评价环节中仍然以简单计算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和不确定性分析为主,这显然已无法满足业主的需要。同时,沿袭下来的制浆造纸工程可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在思路上过于强调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这反而束缚了工程咨询人员的手脚,造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简单以工程项目经济指标的不确定性分析替代投资风险概率分析。其次,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多元分析方法,它能直接处理制浆造纸项目投资中所有的不确定性,并将其用概率参数表示。将这一特点应用在制浆造纸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中可以简化工程投资风险分析的项目和程序,工程咨询人员不再需要纠结于每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不需要对每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单独立项分析,这就大大降低了工程实践的难度,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使得其分析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最后,现行制浆造纸工程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环节中的财务指标计算结果和敏感性分析结论正是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项目投资风险概率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和选择风险变量的依据,这使得蒙特卡洛方法的项目投资风险概率分析可以“无缝”接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环节中。工程咨询人员无需再大量补充新的资料和数据就能够直接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为投资决策者提供有实用价值的风险概率分析过程和结论。
李吉鹏,马丽,陆志强[10](2012)在《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文中研究说明制浆造纸废水最适深度处理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多准则决策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费用、技术性能、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混凝沉淀(气浮)+过滤、Fenton氧化和生态法3种深度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其中技术性能(0.5333)权重最高;结合模糊数学法开展综合评判,评估各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方案总排序确定工程优选方案。同时,针对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案例,在方案隶属度的确定时增加了决策者的期望值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选取了最适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法(A企业)和生态法(B企业),这样可以更客观地指导决策者选取最合适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
二、制浆、造纸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浆、造纸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原始资料 |
(二)环境管制的政策法规 |
(三)国外研究概述 |
(四)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问题意识 |
(一)研究思路 |
(二)问题意识 |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污染概况 |
一、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 |
(一)20 世纪60-70 年代初规模扩张期 |
(二)20 世纪70-80 年产业结构转型期 |
(三)20 世纪90 年代产业资本并购期 |
二、纸浆造纸工业的污染概况及其环境影响 |
(一)纸浆造纸工业的工厂分类及产品 |
(二)纸浆造纸工业的污染概况及环境影响 |
第二章 20 世纪70-90 年代《清洁水法》对纸浆和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20 世纪7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1974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二)1977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 |
二、20 世纪8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1982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二)1986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三、20 世纪9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纸浆造纸工业子类别的重新整合 |
(二)1998 年废水排放管制法规 |
第三章 20 世纪70-90 年代《清洁空气法》对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应对 |
一、20 世纪70 年代环境管制的演变 |
(一)硫酸盐纸浆厂新源执行标准 |
(二)纸浆及造纸厂使用的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 |
二、20 世纪80 年代环境管制法规的演变 |
(一)硫酸盐纸浆厂新源执行标准的修订 |
(二)纸浆及造纸厂使用的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修订 |
三、20 世纪90 年代环境管制法规的演变 |
(一)1998 年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 |
(二)1998 年纸浆厂回收燃烧排放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提议标准 |
(三)1998 年自主技术创新激励计划漂白系统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
第四章 20 世纪70-90 年代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业的影响,以惠好纸业公司为例 |
一、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业的影响 |
(一)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资本投资和工业成本的影响 |
(二)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业市场的影响 |
(三)环境管制对技术创新的推动 |
(四)环境管制对纸浆造纸工厂存亡及劳动力的影响 |
二、美国惠好纸业公司(Weyerhaeuser Paper Co.)个例分析 |
(一)环境管制下美国惠好纸业公司的应对措施 |
(二)环境管制下惠好纸业公司的经营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研究 ——以沙颍河典型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排污许可限值核定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存在问题及借鉴启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体系构建 |
2.1 目前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分析 |
2.1.1 目前核定方法概述 |
2.1.2 目前核定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 |
2.2 基于监测数据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 |
2.2.1 排放浓度限值的核定 |
2.2.2 排放负荷限值的核定 |
2.2.3 间接数据分析法与假设推导法比选分析 |
2.3 不同类型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体系构建 |
2.3.1 核定准则制定 |
2.3.2 方法体系构建 |
2.3.3 体系内容简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流程 |
3.1 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内涵 |
3.2 排污许可限值核定路线 |
3.3 资料收集与行业特性分析 |
3.4 行业排污特性分析与控制项目及多级限值的选定 |
3.4.1 行业排污特性分析 |
3.4.2 控制项目与多级限值的选定 |
3.5 可行性技术确定与企业选取 |
3.5.1 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可行性技术确定的支撑 |
3.5.2 无相关规范行业可行性技术确定方法 |
3.5.3 企业选取 |
3.6 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 |
3.7 本章小结 |
4 沙颖河流域典型行业选取与排污许可限值核定应用案例 |
4.1 流域概况 |
4.2 典型行业选取 |
4.2.1 选取原则 |
4.2.2 各行业工业产值及排污情况分析 |
4.2.3 各行业入河情况分析 |
4.2.4 综合情况分析 |
4.3 典型(造纸及纸印刷品)行业概况 |
4.4 行业排污特性与控制项目及多级限值的选取 |
4.4.1 水污染物排放类型分析与控制项目的选取 |
4.4.2 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与多级限值的选定 |
4.5 可行性技术确定与企业选取 |
4.6 典型(造纸及纸印刷品)行业排污许可限值核定 |
4.6.1 核定方法选取 |
4.6.2 直排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 |
4.6.3 间排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算 |
4.6.4 核算结果适用性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贡献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 |
2.1.2 风险控制的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融结合理论 |
2.2.2 风险控制理论 |
第3章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现状分析 |
3.1 Z集团基本情况概述 |
3.2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动因 |
3.2.1 实现经营目标 |
3.2.2 缓解融资约束 |
3.2.3 提高投资效率 |
3.3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3.1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发展历程 |
3.3.2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现状 |
第4章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
4.1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识别 |
4.1.1 财务风险 |
4.1.2 管理风险 |
4.1.3 运营风险 |
4.1.4 政策风险 |
4.2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评估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
4.2.2 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4.2.3 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5章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控制现状、问题及成因 |
5.1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控制现状 |
5.1.1 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
5.1.2 管理风险控制现状 |
5.1.3 运营风险控制现状 |
5.1.4 政策风险控制现状 |
5.2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5.2.1 缺乏产融结合风险管理部门 |
5.2.2 财务风险控制手段亟待完善 |
5.2.3 金融公司作用不突出、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 |
5.2.4 造纸主业缺乏风险预警、租赁管理仍待完善 |
5.2.5 政策风险控制手段有待加强 |
5.3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6章 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的风险控制优化 |
6.1 风险控制组织模式设计优化 |
6.1.1 设立垂直分级的组织体系 |
6.1.2 设立平行管理的监督体系 |
6.2 风险控制手段优化 |
6.2.1 财务风险控制手段优化 |
6.2.2 管理风险控制手段优化 |
6.2.3 运营风险控制手段优化 |
6.2.4 政策风险控制手段优化 |
6.3 风险应急处理机制优化 |
第7章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跨国造纸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
2.1.1 风险 |
2.1.2 工程项目风险 |
2.1.3 项目风险管理 |
2.2 风险识别 |
2.2.1 风险识别概念 |
2.2.2 风险识别方法 |
2.3 风险评估方法 |
2.4 风险应对措施 |
第三章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概况 |
3.1 项目背景 |
3.2 业主概况 |
3.3 项目基本情况 |
3.4 项目组织架构 |
3.5 项目模式 |
3.6 项目时间节点 |
第四章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风险识别 |
4.1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4.2 基于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各阶段风险识别 |
4.2.1 筹备阶段风险识别 |
4.2.2 设计阶段风险识别 |
4.2.3 采购阶段风险识别 |
4.2.4 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
4.2.5 调试阶段风险识别 |
第五章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风险评估 |
5.1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风险的评估过程 |
5.1.1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选定 |
5.1.2 项目风险因子确定 |
5.1.3 二维风险矩阵模型 |
5.2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风险评估结果 |
5.2.1 风险预评估 |
5.2.2 风险专家评估 |
5.2.3 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
第六章 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
6.1 构建风险管理程序 |
6.2 重点风险应对措施 |
6.2.1 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
6.2.2 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
6.2.3 商业贿赂风险应对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创新战略相关理论 |
2.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发展综述 |
2.1.1 技术创新概念及内涵 |
2.1.2 技术创新体系概念 |
2.1.3 技术创新分类及创新模式 |
2.1.4 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综述 |
2.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2.1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概念 |
2.2.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类及特点 |
2.2.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特征 |
2.2.4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内容框架 |
2.2.5 企业技术创新一般战略模式、匹配及特点 |
2.3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 |
2.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公司技术创新环境分析 |
3.1 T公司概况 |
3.2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SWOT分析 |
3.2.1 机遇分析 |
3.2.2 威胁分析 |
3.3 技术创新内部环境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4.1 T公司发展战略及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
4.1.1 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概述 |
4.1.2 阶段性战略目标 |
4.1.3 长期战略目标 |
4.2 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4.2.1 SWOT分析 |
4.2.2 产品开发通用矩阵分析 |
4.3 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分析 |
4.3.1 SO增长战略选择:技术领先、低成本、集成创新、开放创新、自主创新模式 |
4.3.2 WO转型战略选择:开放创新、集成创新模式 |
4.3.3 ST多样化战略选择:自主创新、技术领先、差异化低成本、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模式 |
4.3.4 WT防御战略选择:跟随、差异化、开放、集成创新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保障措施 |
5.1 构建T公司创新生态系统 |
5.1.1 完善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动力 |
5.1.2 提高创新资源保障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发展动力 |
5.1.3 营造技术创新氛围,改善技术创新生态环境 |
5.2 提高T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
5.2.1 T公司技术学习模式 |
5.2.2 T公司通过技术积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路径 |
5.2.3 把握机遇,及时进行技术轨道转辙 |
5.3 优化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及技术资源配置 |
5.4 构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 |
5.5 创新品牌管理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6)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课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 |
1.2.2 绿色科技创新研究 |
1.2.3 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研究 |
1.2.4 研究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生态文明的科学属性理论 |
1.4.2 技术创新理论 |
1.4.3 技术接受与采纳理论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 |
2.1.1 林业造纸企业(林纸企业)的界定 |
2.1.2 绿色科技的概念界定及特性分析 |
2.1.3 绿色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及特性分析 |
2.1.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及特性分析 |
2.2 绿色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
2.2.1 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发展 |
2.2.2 世界绿色科技创新现状 |
2.2.3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现状 |
2.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
2.3.1 造纸行业概况与整体运行状况 |
2.3.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应用现状 |
2.3.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保障现状 |
2.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挑战与问题分析 |
2.4.1 绿色科技创新的机遇 |
2.4.2 绿色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
2.4.3 绿色科技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3 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系统分析 |
3.1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耦合机理研究 |
3.1.1 生态文明的科学属性分析 |
3.1.2 绿色科技对生态文明的支撑特性分析:与传统科技比较 |
3.1.3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模型 |
3.1.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 |
3.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结构:绿色供应链视角 |
3.2.1 绿色科技体系构建 |
3.2.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体系的剖析 |
3.2.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
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的理论模型与假设研究 |
4.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研究 |
4.1.1 理论模型的总体框架设计 |
4.1.2 理论模型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4.1.3 理论模型的规范影响因素分析 |
4.1.4 理论模型的综合设计 |
4.2 研究假设 |
4.2.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3 各变量的释义与说明 |
4.3.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认知 |
4.3.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 |
4.3.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感知行为控制 |
4.3.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 |
4.3.5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 |
5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SEM的实证研究 |
5.1 “意愿—行为—绩效”问卷量表设计 |
5.1.1 问卷量表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
5.1.2 问卷量表的结构设计 |
5.1.3 问卷量表的测量变量设计与修正——基于专家深入访谈 |
5.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方式 |
5.2.2 问卷确定与调研数据收集 |
5.2.3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5.2.4 数据的信效度检验与变量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与修正 |
5.3.1 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 |
5.3.2 初始SEM模型及参数拟合 |
5.3.3 SEM模型最终修正及整体适配度检验 |
5.3.4 实证结果 |
5.3.5 结果分析 |
5.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路径分析 |
5.4.1 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
5.4.2 绿色科技创新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
5.4.3 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
6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设计及建设研究 |
6.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
6.1.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设计思路 |
6.1.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 |
6.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各子系统的建设方案 |
6.2.1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的建设 |
6.2.2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的建设 |
6.2.3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的建设 |
6.2.4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的建设 |
6.2.5 生态文明子系统的建设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7)实物期权法下的投资决策研究 ——以制浆造纸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企业投资理论综述 |
2.2 实物期权理论 |
2.2.1 实物期权 |
2.2.2 实物期权的类型 |
2.2.3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区别 |
2.3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 |
2.3.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2.3.2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
2.3.3 两种模型的评价 |
第三章 制浆造纸类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 |
3.1 制浆造纸行业概述 |
3.2 制浆造纸项目特点 |
3.3 实物期权法对制浆造纸项目投资决策的适用性分析 |
3.4 传统的制浆造纸项目分析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 |
3.5 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思路 |
第四章 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构建 |
4.1 模糊实物期权模型 |
4.2 模糊实物期权模型的数理基础 |
4.2.1 模糊数学 |
4.2.2 梯形模糊数学 |
4.3 模糊实物期权模型的构建 |
4.4 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五章 实物期权法下X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传统决策方法对项目的评价 |
5.2.1 确定折现率 |
5.2.2 净现值法对项目价值的确定 |
5.3 实物期权方法对项目的评价 |
5.3.1 实物期权的识别 |
5.3.2 参数的估计 |
5.3.3 模糊实物期权模型的应用 |
第六章 实物期权投资决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
6.1 应用中存在问题 |
6.2 对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项目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
1.2.2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理论 |
1.2.3 项目风险识别及评价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识别 |
2.1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概述 |
2.1.1 桑枝制浆项目背景 |
2.1.2 桑枝制浆项目简介 |
2.1.3 桑枝制浆项目特点 |
2.2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
2.2.1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概述 |
2.2.2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
2.2.3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识别组织设置及程序 |
2.3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
2.3.1 资金筹措能力风险 |
2.3.2 投资风险 |
2.3.3 主要原材料的供应保障风险 |
2.3.4 企业的管理风险 |
2.3.5 市场风险 |
2.3.6 环保风险 |
2.3.7 企业扩张风险 |
第三章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 |
3.1 广西JX纸业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1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3.1.2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组织架构及流程 |
3.2.1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组织架构 |
3.2.2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流程 |
3.3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3.3.1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矩阵输出结果 |
3.3.2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应对 |
4.1 广西JX纸业有限公司桑枝项目高度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1 桑枝制浆项目高风险因素防范背景及思路 |
4.1.2 桑枝制浆项目资金风险的消化与规避 |
4.1.3 桑枝制浆项目扩张风险的规避 |
4.2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中度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1 桑枝制浆项目中风险事项化解思路 |
4.2.2 桑枝制浆项目投资风险的控制 |
4.2.3 桑枝制浆项目原料供应风险的管理 |
4.2.4 桑枝制浆项目环保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
4.3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低度风险的应对措施 |
4.3.1 桑枝制浆项目市场风险的转移 |
4.3.2 桑枝制浆项目管理风险的控制 |
第五章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监控 |
5.1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监控架构 |
5.1.1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监控组织架构 |
5.1.2 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监控等级架构 |
5.2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监控指标 |
5.2.1 桑枝制浆项目经营情况监控 |
5.2.2 桑枝制浆项目财务情况监控 |
5.2.3 桑枝制浆项目行业及政策情况监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评价原始记录 |
致谢 |
(9)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制浆造纸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工程投资风险分析理论简述 |
1.2.2 制浆造纸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的现状 |
1.2.3 制浆造纸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及分析方法 |
2.1 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
2.2 建设项目投资风险 |
2.2.1 建设项目投资活动的特点 |
2.2.2 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的特征 |
2.3 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的投资风险分析方法 |
2.3.1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2.3.2 概率分析方法 |
2.3.2.1 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2.3.2.2 蒙特卡洛方法的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浆造纸工程项目的技经特征和投资风险分析 |
3.1 制浆造纸工业概述 |
3.2 制浆造纸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特征 |
3.2.1 利润区域分析 |
3.2.2 价值转移规律 |
3.2.3 投资融资特点 |
3.3 制浆造纸工程可研阶段的投资风险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制浆造纸工程投资风险概率分析 |
4.1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制浆造纸工程投资风险概率分析应用 |
4.1.1 确定风险变量 |
4.1.2 构造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模型 |
4.1.3 抽取随机数转为抽样值 |
4.1.4 计算抽样的评价指标值 |
4.1.5 模拟结果分析 |
4.1.6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蒙特卡洛模拟计算 |
4.2 蒙特卡洛方法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
4.2.1 关于风险变量 |
4.2.2 关于模拟次数 |
4.2.3 关于模拟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 |
5.1 项目概述及财务评价 |
5.2 FX纸业项目投资风险概率分析 |
5.2.1 FX纸业项目风险变量及其概率模型的确定 |
5.2.2 财务净现值(FNPV)的模拟计算 |
5.2.3 FX纸业项目投资风险概率分析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制浆、造纸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纸浆造纸工业的环境管制及其影响[D]. 许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研究 ——以沙颍河典型行业为例[D]. 李嘉. 郑州大学, 2020(02)
- [3]Z集团产融结合模式应用风险控制研究[D]. 左雅杰.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4]跨国造纸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SE公司广西造纸项目为例[D]. 幸德胜. 广西大学, 2019(01)
- [5]T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 刘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研究[D]. 刘春香.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7]实物期权法下的投资决策研究 ——以制浆造纸项目为例[D]. 吴小睿. 福州大学, 2017(05)
- [8]广西JX纸业公司桑枝制浆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彭波. 广西大学, 2017(02)
- [9]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制浆造纸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D]. 牛帅.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10]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J]. 李吉鹏,马丽,陆志强. 环境工程学报,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