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目主持人“言语”有效传播五例(论文文献综述)
严炤琪[1](2021)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足球解说员传播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许林[2](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赵丽萍[3](2020)在《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文中认为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民心相通,以语言为载体开展两国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为了实现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汉语,2019年4月,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英文缩写CIUP)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与菲律宾国家广播电台(PBS)联合创办的《Wow China》栏目中,开创了一个汉语教学节目——《Hello Mandarin》。通过调查菲律宾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菲律宾孔子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现状,笔者发现,广播汉语教学在菲律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广播媒介推广汉语不仅能缓解师资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而且还以一种经济、便捷的方式满足受众的汉语学习需求。本文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Hello Mandarin》这一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特点和优势,并借助传播学和媒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了菲律宾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和《Hello Mandarin》的节目受众。节目的特点有,受众的身份多元,在性别、国籍、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职业领域等方面均不相同;节目中的汉语和中华文化是异域传播,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相辅相成、融合渗透;节目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具有趣味性和交际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以单向灌输式为主,受众的反馈是迟缓的、零散的。节目的优势包括,广播汉语教学是有声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汉语听说能力;节目内容的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广播媒体的学习成本低廉且便于携带。文章主要从播放内容和技术支持两个方面,对《Hello Mandarin》进行全面剖析,节目的播放内容涉及汉语词汇教学、句子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节目的制作团队针对教学内容需要提供编写脚本、制作课件、录制教学音频等技术上的支持。基于广播汉语教学,提出授课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希望能够启发高校更新汉语教师的培养理念,为高校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国外汉语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学习者的广泛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要求高校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国别地区和教育层级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传播媒介,定向培养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媒介推广汉语的国际化人才。针对广播媒介自身的不足和第一季《Hello Mandarin》节目存在的问题,第二季节目在教学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Hello Mandarin》汉语教学节目对未来汉语推广带来以下启示,在充分把握广播这一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广播媒介时效性强和以声传情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创新节目形式,优化教学步骤,提高节目的质量;重视受众价值,调查分析预期受众的年龄、职业、学习动机、兴趣指向等,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开发节目的配套教材,提高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广播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广播与网络媒体资源的整合,以弥补广播单向传播、受众反馈迟缓的不足;增强广播与其他新媒介的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受众的收视习惯。汉语推广孔子学院与广播媒体合作的模式能有效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扩大汉语受众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内在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经济价值的不断升值,菲律宾也迎来了“中国热”和“汉语热”,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应整合各种有利资源,鼓励孔子学院利用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宣传、推广汉语。
穆岚[4](2017)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特征和价值实现》文中指出本文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的广告为探究对象,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和实现的价值。广告传播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凝结了人类文明的社会行为。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告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的更加密切。广告所经历的变革,无论是文本中的还是技术、形式上的,都是对社会发展的映射和展示。而作为互联网的产物——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其中的广告传播也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值得我们去探究和解析。广告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广告传播学科理论的建设,但是,理论探究的步伐仍然是要建立在实体案例的基础上。对个体案例的解析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助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本篇文章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特征和价值实现进行分析的时候,以《火星情报局》为案例进行个案分析。以此为主要探究对象,借助节目与广告的文本进行内容、形式等角度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到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的广告传播具有四个特征:传播环境数字化、广告信息符号化、传播形态双向化、运作路径网状化。另外,就广告价值的实现而言,文章从传播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三个角度出发,带以客观的态度对之剖析。经过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以及其中广告传播的文本梳理和探究之后,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广告传播的转型发展是一种市场进步的优化选择。第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制作有利于广告传播和信息场的构建。第三,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是一种主要依托互联网实现广告传播的媒介,有利于受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第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与广告传播为受众带来了舒适的体验感,但是,创造出的社会、商业和文化价值仍然需要辩证看待。
严文婧[5](2017)在《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研究》文中提出当下是一个视觉化传播迅速发展的时代,具有娱乐性、夸张性、假定性的动画广告,通过动画技术带来了丰富的动态视觉表现力与情境感染力,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越来越突显其影响力。目前,国内外动画广告研究集中于对言语信息的分析,但是对于非言语传播的探讨不足。而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非言语传播信息不仅能够与言语信息密切配合,准确、有效、生动地传达信息,而且有利于广告中的情感传递与氛围营造。此外,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增加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媒体形态上动态视觉传播形式的运用频率。因此,对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的深入探讨显示出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300部动画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从广告基本信息、视听觉非言语传播要素、产品类别与各要素的交叉分析三个方面对动画广告中的非言语传播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获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提出了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研究基本框架,对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特征与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第二,将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划分为视觉非言语传播五要素(包括形象、色彩、构图、风格、技术)、听觉非言语传播三要素(包括音响效果、背景音乐、副言语)、其他非言语相关两要素(包括广告诉求方式与文化价值观);第三,通过对比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的异同,分析了中外动画广告各自特征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丰富广告非言语传播理论研究,并通过中外动画广告的对比分析,吸收国外动画广告可取之处,为国内动画广告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使研究结果在广告实践过程中更具实用性。
朱腾[6](2016)在《语言生态视野下的方言电视节目传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利用语言生态学的理论,对方言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进行分析。语言生态学的核心理论强调:语言的多样化是语言生态良性发展的基础;同一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语言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影响的共生关系;人是语言生态维护及发展的主导者。从这三个核心理论出发,结合方言电视节目所具有的本土性、传统性和个体性等特性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方言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方言电视节目于语言生态环境保护的显着性,方言电视节目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方言电视节目与和谐语言生活建构相适宜的时代性,方言电视节目于受众文化心理认同的关照性。对方言电视节目于语言生态环境保护的显着性这一传播价值的分析从语言多样性价值体现和濒危语言保护意识价值体现两方面入手;方言电视节目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一传播价值立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分析方言电视节目传播的文化传承意义;方言电视节目与和谐语言生活建构相适宜的时代性这一传播价值的分析立足于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具体分析了方言电视节目对建构和谐语言生活和和谐文化产生的意义;对方言电视节目于受众文化心理认同的关照性这一传播价值的分析从方言电视节目对非主流文化的关照和方言电视节目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将方言电视节目置于语言生态理论的视野下对其传播价值进行研究,不是人为地赋予方言电视节目以主观的价值评价,而是力图挖掘方言电视节目本该具有的传播价值,引发电视节目创作的深层思考。我国当下的方言电视节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思考就是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基础。电视节目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同时也是无形的、软性的。它从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观念认识入手,进而改变人的行为,产生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结果。电视媒体无论要传播那一种意识形态观念都不可能是强制性的,都需要通过开放的、民主的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和教化。因此,对电视节目进行价值判断需要从较高的层面入手。方言电视节目的价值判断同样需要立足于高层次,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和电视艺术的特殊功能,不断提高自我的威望和影响力、感召力。在关注收视率的同时,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摒弃不健康的,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只有在坚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只有在坚守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探讨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才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吴晓东[7](2016)在《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从传播学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莫言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作家与媒介统一在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之中,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是一种动态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的过程。莫言作为当代文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透过对他与媒介关系的系统考查,可以将作家与媒介的关系梳理清楚,并且看到当前文学与作家在媒介中更为完整、现实的生存状态。本文尝试系统地运用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问题,希望论文在拓展中国当代文学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等实践层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从传播学对文学产生影响的角度,对文学传播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媒介理论与文学社会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与当前诸多作家的对比,本文明确了以莫言作为中心探讨作家与媒介关系的原因与价值。首先,我们认为文学媒介并不单纯指向“物”的层面,还包括组织以及多种与文学传播相关的社会要素,并且文学活动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文学的创作、生产、流通、消费都具有其特殊规律。作家在文学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必然要与不同媒介为主体的社会现实发生关联,而被媒介包围的社会现实对作家与文学本身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家的成功与文学的突围依赖于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调整与运用。与当代其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家如余华、贾平凹等相比,莫言的成功除了他在创作上的特殊性外,还由于其在传播方面对传统观念的继承与突破。我们从媒介角度审视时会发现:莫言在处理与媒介的关系时充满技巧与智慧,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多媒介传播格局;媒介对莫言而言,无论在其成长、创作还是形象塑造方面都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期,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出现后,作家与媒介就构建起了复杂的关系类型,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社会与时代发展要求作家与媒介建立密切联系。一方面,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大量的科学知识与思想文化都是通过现代传播媒介进入中国的,近、现代知识分子大多是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接触到这些思想源流。因此在进行文学启蒙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之时,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实现这种理想就成为了自觉行为。作家们对大众传媒的兴起表现出极大兴趣,接触媒介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在大众传媒表达自己,也自然成为理所应当的文学行为。另一方面,以启民智、开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启蒙运动要求面向更广泛意义上的平民大众,因此与大众接触最为紧密的渠道——“大众传媒”就成为必然选择。其次,中国职业作家是在近代出现的,这些职业文人多以稿费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近代传媒业的发展催生出稿费制度,近代报纸、杂志的繁荣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也为作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按照需求理论,当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作家便可以在媒介中实现“自我”的确立。通过带有主动传播意识的广告、论战等形式与手段,作家可以确立自己的在文学与社会中的位置。现代作家还具有更加崇高的社会理想与使命感,这种理想与使命不仅限于文学层面,作家作为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深切介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中。于是作为文学媒介承载内容的主导者或直接作为媒介刊物编辑的“把关人”,是实现这种理想与责任的最佳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传播进入到一个相对整合的时期,传播制度的改变使媒介环境变得更加纯粹,政治宣传成为媒介的首要功能。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变成为简单、直接的从属关系。“文革”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更具时代特征的媒介形态,放大了媒介的政治宣传功能。但该时期文学传播的“潜在”渠道,如手抄本、朗诵沙龙等使作家与媒介形成了另一种关系。“文革”结束后,短暂的“文学热”将作家与媒介再次平等化及精英化。但随着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型”关系开始变异,不断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上世纪80代中期起,走上文坛的莫言便开始参与并构成了作家与媒介关系的全过程,直至今日。本文在论述梳理过程中以时代与媒介类型为依据,突破了以往多从内容角度分析的局限,将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做了综合性总结。莫言等当代作家与媒介的关系具有“五四”时期的部分特点,这表明了二十世纪文学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却也暴露出当代文学与当代作家在适应新媒介环境方面由于过多墨守成规而出现的问题。第二章到第四章详细探讨了莫言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印刷媒介对莫言的影响。首先,当代文学存在的媒介土壤依然是以纸媒为主,文学报刊占据主阵地,图书出版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文学批评确立了莫言的作家身份,通过对莫言各个时期的整理可以看到评论声音里不同的莫言形象。从“怪才”作家,到叛逆作家,到时常刺激人们感观的“争议”作家,再到成熟稳重的知识分子作家。文学评论在参与莫言制造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发现者与引导者,慢慢变成并行者与追随者。这种媒介方式代表文学所拥有的权威与特殊“场域”,作家也在由这种媒介构成的环境中实现了自我确立。其次,大众传媒参与到作家形象的构建之中,大众传媒根据自身与市场的要求,塑造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作家类型。莫言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渐渐清晰,并被不断重塑着,形成了不同意义的文化符码:从作为文学大师与文化符码的莫言,到作为公共话题的莫言;从作为娱乐焦点的莫言,再到获奖后作为有权威的明星与品牌的莫言。这些形象与文学期刊所塑造的莫言形象具有相同之处,也有更多不同之处。文学事件、不同奖项、个人故事、书展活动等,都是进入大众媒介视野的话题。大众传媒制造出的“莫言”,因时因势之需而不断改变,对作家的关注大于对作品的关注,对作品外围的关注大于对作品本身的关注。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是个狂欢的领地,通过监测我们发现,集合了不同声音的网络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莫言。第三章主要从作家角度,分析了莫言的主动传播方式,以及在多媒体时代莫言进行积极互动的传播姿态。莫言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是演讲。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良好的互动,莫言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作家形象,很好的传播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与作品。莫言还接受多种访谈,采访中所呈现的主体姿态是谦虚谨慎、宽厚温和,沿袭了他演讲的风格。但访谈的内容重心与塑造形象的方向却发生变化,更多侧重于表现他的真实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可以看出,莫言在大众传播中有意识通过多种方式确立与坚持自己的形象。文学写作的乡土姿态、谦虚睿智的长者风范、勇于反思历史与批判现实的名士气节,都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彰显出来。在各种媒体面前,莫言从不沉默,积极参与各种媒体互动。对专业的文学批评既不背离又不苟同,接受批判又特立独行。他对新媒介保持兴趣,通过开设微博、参与网络访谈与互动等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开放心态,但传统作家对新媒体的介入往往不能持久,回归纸质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第四章我们主要从文本角度出发,对莫言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家传记进行了深入考查,尝试发现当前媒介对作家创作的辐射与衍生影响。莫言在文学上的成功离不开编辑与出版人的影响与帮助,他与这些文学“把关人”的关系,承袭了“五四”以来的文人传统,又颇具个人色彩。深入的媒介接触体验与记者从业经历对莫言的创作有较大影响。在作品中莫言对媒介的态度不尽相同,对大众传媒带有更多的批判色彩,而对于传统的口头传播等传播方式却保有相当浓厚的依恋之情。不仅如此,让莫言成为世界瞩目作家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艺谋改编的电影作品《红高粱》莫言靠近与远离影视媒介,是当前文学与影视既对抗又依赖关系的生动写照。对莫言与媒介关系的细致研究,可以看到作家在当前文学传播范畴内的共性与特殊性,也透视出当代作家在面对媒介时的复杂心态,而文学媒介与大众媒介对作家产生影响的指向是不同的,两者又都具有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第五章对莫言与媒介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总结与反思。媒介环境的变化是莫言自身成长与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作家的媒介接触行为与满足状态,甚至决定了作家的发展路径与创作风格指向。我们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总结了作家与媒介的关系。一方面,媒介作为构成环境的重要元素,对作家具有外在层面上的影响;另一方面作家作为人文知识分子阶层,不同于普通民众,他们更具有知识精英与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对民众的观念进行引导与教育,从而影响媒介传播的内容与方法。作家代表的是较为宏大的“文学场域”,与媒介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阶层或者经济形态阶层都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与权力,甚至可以对媒介产生直接或间接性的干预,从而实现双方的动态平衡。作家的传播意识具有本能性,但在传播中却由于媒介的局限与自身非理性的原因,会受到多重阻碍与束缚。成功的作家都具备优秀的传播意识,莫言以其素朴及略带狡黠的传播意识建立起自己的传播原则和体系。当代作家需要提升对媒介的理解,形成开放的多媒介传播意识。文学传播的过程,需要多种特殊媒介与手段的参与,教育是其中经常被忽略、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文学因教育的工具性而受到制约,于是作家的集体性突围显得很有必要。在多媒体的世界里,影视虽然是极好的传播方式,却也在当前受到多种现实瓶颈的困扰,作家与影视像两只刺猬,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显得焦急而痛苦。不仅如此,时政生活类杂志以其独特的文学审美指向在当前受到诸多人的关注,而纯文学作家与文学在其中的缺失不仅有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受到杂志主编等“把关人”的复杂心态影响。莫言成功的的启示还在于,莫言及其作品成功的实现了跨文化传播,但如何在当前语境成功实现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应该是全社会与整个文学体系的责任,而不单单只是局限在作家的个体行为里。本文通过对作家与媒介关系的总结,进一步明确了两者之间的规律与模式。由于作家作为特殊的行为主体,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媒介的发展又是千变万化,则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透过对两者关系的理性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传播的系统性要求。作家与文学整体在当前的突围与繁荣不能仅依靠某一种传播方式与媒介,更不能仅通过某一方面的文学活动而实现,而应是全部与文学相关的媒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莫言将作家与媒介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这种关系合乎现实的媒介环境与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对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当代作家如何进行有效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陈婷[8](2016)在《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视频网站发展之初在内容来源、营收模式和风险投资都有借鉴国外经验。但不同的是中国视频网站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成立短短几年内出现了数百家竞争的态势。而经历以资本换取市场的恶性版权竞争模式后,各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以自制对抗版权建立自身品牌,视频网站市场也从最初的百家之势变为背靠BAT资本的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自2014年自制元年发展至今,各视频网站不断提升自制节目能力,创新自制模式涌现出不少高成本、高品质的现象级自制节目。本文聚焦视频网站传播创新,第一章从媒体竞合环境、市场环境和节目自身三个层面系统梳理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发展现状。在媒介融合环境压力下,自制节目面临节目资源呈马太效应、资本市场出现三分格局以及节目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等问题。第二章是引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研究自制节目的传播过程,系统分析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的所呈现的新特征。第三章则是结合相应的案例从内容、受众和播出三个层面论述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应采取的传播创新策略。第四章就已分析的内容对视频网站自制节目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加强视频网站市场主体间竞合关系、构建以手机和核心的内容生态圈、借助大数据重构自制节目互动形态、盈利模式以及和内容生产以及打造内容差异化、垂直化和风格化定位等。传播创新作为提升自制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具有重要作用,而契合互联网特性的原创自制节目,能够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受众保证视频网站市场份额。通过分析视频网站传播创新举措既有助于自制节目未来发展,也为传统电视节目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王伟鑫[9](2016)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以2015年第1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汉语热”方兴未艾,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力度的加大,各种汉语比赛活动也如火如荼。本文将深入分析电视节目“汉语桥”及其跨文化传播价值,由对“汉语桥”节目的各传播要素及传播有效性的分析,找到其所折射出的可借鉴因素,从而积极应用到今后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之中。我们以一档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电视节目为载体进行研究,通过对电视节目“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分析,以期能够对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及中华文化传播活动有所裨益。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交代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第二章电视节目“汉语桥”及其跨文化传播的意义。首先介绍“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概况,从比赛赛制、比赛环节、节目制作三个方面对“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进行节目分析,而后从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四个层面对电视节目“汉语桥”的跨文化传播意义进行分析。第三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传播要素分析。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研究案例,从传播五要素角度入手对电视节目“汉语桥”这一跨文化传播活动的传播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跨文化传播电视节目“汉语桥”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我们以上一章对“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传播要素分析为主线和依据,对电视节目“汉语桥”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的可借鉴性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汉语桥”节目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尹辉[10](2015)在《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在两百多年间成为最复杂的概念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以理论化形态存在的思想观念体系,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心理等感性形式。安全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是指主体不受内外威胁的客观状态。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制度对立斗争的过程中,它是指一国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影响力,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从而实现国家稳定、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考察国家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它同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其它内容关系密切,特别是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具有内在的关联。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安全,体现为人们对于主导意识形态内在价值主张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意识形态安全突出价值观安全、政治信仰安全和道德安全。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传播时代存在外部威胁和内部风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思想家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播,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向我国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进行创新与调整,以应对内外部威胁和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包括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体制、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因素。大众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它还深刻地影响社会形态,构筑一个媒介化社会。在大众传播视域中,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支持与维护,由于我国对大众媒体的严格规制及主导意识形态自身的科学性,大众传播对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现代观念塑造、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消极方面通过大众媒介传播,主导意识形态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被冲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被消解、社会主义道德核心被挑战,社会文化生态遭到破坏。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大众传播对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呢?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是否危及到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呢?笔者认为,当前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这源于主导意识形态始终具有主流化的传播压力,但是它没能很好地适应大众传播的发展变化,导致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分析原因,这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通过大众传播释放出负面影响,主导意识形态受到大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围和进攻及内外“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渗透影响,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远未实现,同时媒介公信力牵制主导意识形态权威、“数字鸿沟”掣肘民众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大众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影响很大,但现有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大众传播并没有从根本上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尽管如此,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应当被充分重视。作为依赖大众媒介的传播形式,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众传播样态更加复杂,表现为媒介融合态势不断深化,传播受众圈子化、部落化、感性化,社会性媒介(主要指微博、微信、网络聊天室、网络论坛等)与私人媒介(主要指音乐播放器、DV、摄像机等私人使用的媒介)强化了信息流动的不确定性,容易传播颠覆性和选择性信息,这些信息内容鼓励个体权利和自由,使其容易与非主导、非主流的领域关连密切,蕴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建立大众传播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机制是应对大众传播消极影响的主要策略,具体来讲:第一,利用大众媒介解决好国内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将有利于夯实主导意识形态的基础。第二,搞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从途径来说,就是要利用大众传播助推主导意识形态的创新、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改进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完善、有效治理大众文化“三俗”现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节目主持人“言语”有效传播五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目主持人“言语”有效传播五例(论文提纲范文)
(2)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广播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菲律宾汉语推广概述 |
1.1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时发展与现状 |
1.1.1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时发展 |
1.1.2 菲律宾汉语推广现状 |
1.1.3 菲律宾汉语广播教学的促成因素 |
1.2 菲律宾孔子学院概况 |
1.2.1 菲律宾孔子学院的概况 |
1.2.2 菲律宾公立孔子学院的发展方向 |
第二章 菲律宾广播电台汉语推广媒介功能的实现 |
2.1 菲律宾广播汉语节目传播的可行性 |
2.1.1 菲律宾汉语国际推广途径 |
2.1.2 汉语国际推广类型 |
2.1.3 菲律宾广播汉语节目传播的可行性 |
2.2 广播语言教育节目在汉语推广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
2.2.1 《Hello Mandarin》节目概况 |
2.2.2 广播汉语教学的特点 |
2.2.3 广播汉语教学的优势 |
2.3 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与受众 |
2.3.1 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类型与受众类型 |
2.3.2 《Hello Mandarin》受众群体的特点 |
2.3.3 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
第三章 第一季《Hello Mandarin》的教学实施 |
3.1 播放内容的设计 |
3.1.1 词汇教学设计 |
3.1.2 句子教学设计 |
3.1.3 话题及相关文化点的教学设计 |
3.2 制作广播节目的技术支持 |
3.3 主播素质要求 |
3.3.1 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
3.3.2 播音主持的基本素质 |
3.3.3 广播汉语授课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
第四章 《Hello Mandarin》教学节目的优化 |
4.1 广播汉语教学的不足 |
4.1.1 广播语言教学的不足 |
4.1.2 第一季《Hello Mandarin》节目的局限 |
4.2 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改进措施 |
4.2.1 第二季《Hello Mandarin》节目改进措施 |
4.2.2 《Hello Mandarin》节目对当下广播汉语教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4)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特征和价值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历史与现状 |
(一) 网络自制产业的发展图景 |
(二)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与广告的内在关系 |
(三) 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发展轨迹 |
三、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一) 传播环境数字化 |
(二) 广告信息符号化 |
(三) 传播形态双向化 |
(四) 运作路径网状化 |
(五) 影响特征的因素 |
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价值实现 |
(一) 传播价值的实现 |
1. 传播效率的实现 |
2. 传播质量的保障 |
(二) 商业价值的实现 |
1. 信息效力的保持 |
2. 潜在效益的挖掘 |
(三) 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 |
1. 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对广告的共同作用 |
2. 网络文化与消费文化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非言语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动画广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编码标准 |
第三节 编码信效度检验 |
第四章 国内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内动画广告基本信息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分析 |
第三节 国内不同品类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动画广告基本信息分析 |
第二节 国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分析 |
第三节 国外不同品类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外动画广告综合讨论 |
第一节 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特征与问题 |
第三节 来自国外动画广告的启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语言生态视野下的方言电视节目传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方法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交叉研究 |
第一章 语言生态理论与方言电视节目 |
第一节 语言生态理论核心 |
一、语言的多样化是语言生态良性发展的基础 |
二、同一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语言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影响的共生关系 |
三、人是语言生态维护及发展的主导者 |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特性 |
一、方言电视节目的本土性 |
二、方言电视节目的传统性 |
三、方言电视节目的个体性 |
第二章 方言电视节目于语言生态环境保护的显着性 |
第一节 方言电视节目于语言多样性价值体现 |
一、方言电视节目的价值构成 |
二、方言电视节目的价值要素 |
三、方言电视节目的价值实现 |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于濒危语言保护意识价值体现 |
一、帮助认知语言的存在 |
二、促进语言保护意识能动性的产生 |
三、维护语言意识形态安全 |
第三章 方言电视节目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方言与地域文化 |
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表达符号 |
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传播的文化传承意义 |
一、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表达体现为一种文化认识 |
二、方言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创造 |
第四章 方言电视节目与和谐语言生活建构相适宜的时代性 |
第一节 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 |
一、语言和谐反映社会和谐 |
二、语言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对建构和谐语言生活的价值意义 |
一、方言电视节目显示了一种语言关系 |
二、方言电视节目表明了一种语言态度 |
第三节 方言电视节目对建构和谐文化的价值意义 |
一、方言电视节目是对草根文化的表达 |
二、方言电视节目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中介 |
第五章 方言电视节目于受众文化心理认同的关照性 |
第一节 方言电视节目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 |
一、方言电视节目给予受众的情感认同 |
二、方言电视节目给予受众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方言电视节目对非主流文化的关照 |
一、方言电视节目创建的非主流文化空间 |
二、方言电视节目引导自我文化的自觉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与传播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莫言的典型性解析 |
第一章 作家与媒介的关系概述 |
第一节 文学与思想启蒙的土壤 |
第二节 作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 |
第三节 作家“自我”塑造的舞台 |
一、“自我”塑造的主动意识 |
二、与他人互动形成“自我” |
第四节 实现作家崇高理想的契机 |
一、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文学理想的坚持与探索 |
三、办刊实践与理念的施行 |
第五节 政治宣传与管理作家的工具 |
一、媒介整合与作家关系的转变 |
二、作家与媒介关系的特殊形态 |
第二章 印刷媒介与莫言 |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中的“莫言形象” |
一、1985—1986:新鲜的文坛“怪才” |
二、1987—1988:文学探索的“叛逆”者 |
三、1989—1998:语出惊人的作家 |
四、2001—2009:宽厚批判的知识分子 |
五、时间之外:《当代作家评论》与莫言 |
第二节 大众传媒制造的“莫言幻象” |
一、作为文化符码的莫言 |
二、作为话题焦点的莫言 |
三、被“娱乐”化的莫言 |
四、明星莫言与品牌效应 |
五、网络中的“多彩”莫言 |
第三章 莫言与媒介的博弈 |
第一节 演讲:最具人文气质的自我传播 |
一、演讲的传播优势与运用方略 |
二、莫言的演讲与自我塑造 |
三、风格多变的话语策略 |
第二节 访谈:严肃又活泼的互动传播 |
一、访谈传播的媒介特质 |
二、报刊访谈中莫言的角色 |
三、电视访谈的多元视角 |
四、媒体访谈中莫言的自我定位 |
第三节 互动:多领域的双向传播 |
一、对文学评论的回应与辩驳 |
二、包容与开放的新媒体意识 |
第四章 媒介与莫言的创作 |
第一节 莫言作品中的媒介 |
一、叙事发生与发展的动力 |
二、人物与故事的时代背景 |
三、社会与文化批判的承载 |
第二节 文学编辑、出版人与莫言的关系 |
一、“伯乐”与“千里马”:作家作品的发现与引导 |
二、伙伴与挚友:精神世界的碰撞与交流 |
三、内容与媒介:作家作品的传播与推广 |
第三节 坚守与突围:莫言与影视的关系 |
一、文学与影视互动发展的历程 |
二、莫言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
三、莫言对影视媒介的矛盾情结 |
四、莫言创作的影视化倾向 |
第五章 莫言与媒介: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媒介环境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节 作家与媒介关系的功能剖析 |
一、作家在文学及媒介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作家与媒介关系的模式与结构 |
第三节 作家多媒介传播的反思 |
一、从自发到自觉:作家的传播意识与智慧 |
二、从书斋到课堂:教育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
三、从现实到想象:作家影像传播的犹疑心态 |
四、从神坛到生活:作家在时政生活杂志中的缺席 |
五、从本土到海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瓶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8)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国内研究现状 |
五、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概述 |
第一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定义和分类 |
一、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定义 |
二、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分类 |
第二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现状 |
一、媒体竞合环境 |
二、市场环境 |
三、节目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分析 |
第一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主体 |
一、独立制作 |
二、联合制作 |
第二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内容 |
一、UGC |
二、PGC |
三、OGC |
第三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渠道 |
一、视频网站 |
二、社交媒体 |
三、传统媒体 |
四、线下活动 |
第四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受众 |
一、年轻的精英群体成主流 |
二、注重娱乐和情感需求 |
三、渴望表达和寻求归属的心理 |
第五节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效果 |
一、版权输出国内电视台和海外市场 |
二、粉丝经济衍生多轮效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创新策略 |
第一节 内容层面 |
一、建立PGC内容生态平台 |
二、数据分析内容 |
三、内容组合和跨界合作创新策略 |
第二节 受众层面 |
一、分众策略 |
二、用户互动形式多元化 |
第三节 播出层面 |
一、常态化播出渠道 |
二、多渠道整合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未来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市场竞争主体的合作 |
第二节 构建以手机为载体的内容生态圈 |
第三节 立足互联网大数据 |
第四节 内容差异化、垂直化和风格化定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以2015年第1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三、理论背景 |
(一)跨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 |
(二)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
第二章 电视节目“汉语桥”及其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
一、“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概况 |
(一)“汉语桥”比赛赛制 |
(二)“汉语桥”决赛及总决赛比赛环节 |
(三)“汉语桥”比赛节目制作 |
二、电视节目“汉语桥”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
(一)政治生活层面 |
(二)经济发展层面 |
(三)文化传播层面 |
(四)国家形象层面 |
第三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传播要素分析 |
一、传播者 |
(一)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 |
(二)湖南卫视 |
(三)比赛主持人 |
(四)比赛评委 |
二、传播内容 |
(一)考察和展示选手的汉语水平 |
(二)再现中国传统文化 |
(三)展现世界多样文化 |
三、传播媒介 |
(一)传统媒体 |
(二)新媒体 |
四、受众 |
(一)普通受众 |
(二)在华留学生 |
(三)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 |
五、传播效果 |
(一)个人效果 |
(二)群体效果 |
(三)社会效果 |
(四)文化效果 |
第四章 跨文化传播电视节目“汉语桥”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
一、传播者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
(一)国家汉办与孔子学院总部 |
(二)湖南卫视 |
(三)比赛主持人 |
(四)比赛评委 |
二、传播内容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
(一)试题内容的考核层面 |
(二)交际能力的考察层面 |
三、传播媒介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
四、受众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
五、传播效果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反思 |
(一)每位参赛选手都是传播中国文化无形的“意见领袖” |
(二)跟进传播效果研究,建立有效的反馈与评估机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意识形态安全成为当代世界的突出问题 |
(二)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传播面临复杂局面 |
(三)大众传播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提出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当前我国学术界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成绩、困难与不足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一、安全、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内涵 |
(一)安全与国家安全含义的厘定 |
(二)文化安全的内涵与定位 |
二、意识形态概念分析 |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本质与形式 |
(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三)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 |
三、意识形态安全分析 |
(一)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系统中的位置 |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 |
(三)意识形态安全的构成要素 |
四、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分析 |
(一)大众传播的含义与特征 |
(二)大众文化概念与理论 |
(三)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播的多维度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的主要构成及角色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传播者的隐忧与问题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信息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新闻信息分析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广告信息分析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娱乐信息分析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体制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媒体的工作体制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的规制力量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发展动力分析 |
四、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分析 |
(一)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主要构成与特点 |
(二)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 |
(三)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趋势 |
五、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受众分析 |
(一)西方语境中的受众观 |
(二)中国语境中的受众观 |
(三)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受众特征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困境 |
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与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 |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影响 |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建设 |
(四)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思想 |
(五)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的阐释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三)斯大林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四)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五)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三、中国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发展与困境 |
(一)毛泽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曲折发展 |
(二)当前我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变革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一、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支持与维护 |
(一)大众媒介助推社会发展 |
(二)大众传播成为民众现代观念的重要来源 |
(三)大众传播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优势 |
二、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与挑战 |
(一)大众传播与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主要矛盾 |
(二)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
(三)大众传播冲击主导意识形态的原因分析 |
三、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影响主导意识形态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
(一)浙江农村青少年大众传媒接触及影响实证研究 |
(二)大众文化实例—长沙“琴岛之夜”演出分析 |
第五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思考 |
一、大众传播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机制与策略 |
(一)解决好国内的具体问题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 |
(二)搞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 |
(三)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是关键 |
二、国外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经验与改革教训 |
(一)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特点与传播经验 |
(二)前苏联社会改革过程中新闻舆论失控的教训 |
三、实现大众媒介与主导意识形态和谐共生与良性互动的途径方法 |
(一)利用大众传播助推主导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
(二)利用大众媒介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能力 |
(三)利用大众传播改进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 |
(四)利用大众传播者提高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 |
(五)利用大众媒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完善 |
(六)治理大众文化“三俗”现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节目主持人“言语”有效传播五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足球解说员传播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 严炤琪.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2]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D]. 赵丽萍. 兰州大学, 2020(10)
- [4]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广告传播的特征和价值实现[D]. 穆岚. 云南大学, 2017(05)
- [5]中外动画广告非言语传播要素研究[D]. 严文婧. 厦门大学, 2017(07)
- [6]语言生态视野下的方言电视节目传播价值研究[D]. 朱腾.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D]. 吴晓东. 山东大学, 2016(10)
- [8]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传播创新研究[D]. 陈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6)
- [9]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以2015年第1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 王伟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10]当代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尹辉. 兰州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