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库坝基注浆帷幕深度和防渗帷幕长度的结构形式及处理

岩溶水库坝基注浆帷幕深度和防渗帷幕长度的结构形式及处理

一、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钟正恒[1](2020)在《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拟建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以下河段流域上,是昌都以下河段流域规划的第五个梯级电站,挡水建筑物拟采用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315m,水库正常蓄水位2895m,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7.94万km2,多年平均流量为648m3/s,相应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37.43亿m3,装机容量2100MW。前期现场调查表明:如美水电站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枢纽区内地质构造发育,两岸斜坡风化卸荷特征差异明显,发育有多条断层和挤压带,各级结构面组数较多且发育密集。尤其斜坡浅表部卸荷带岩体、长大裂隙以及侵入岩脉发育,与周围围岩裂隙形成的裂隙网络结构复杂,构成了地下水运移的直接通道,对坝基防渗治理和工程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系统研究了两岸坝基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对岩体结构及岩体渗透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坝基岩体渗透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类型岩体的渗透系数;最后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中坝址区蓄水前后的渗流场进行分析和对比,讨论了防渗帷幕深度对渗漏量的影响,并对防渗帷幕处理的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类比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了左、右岸坝基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对不同类型结构面产状、发育规模及充填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左岸共揭露有Ⅲ级断层20条,产状为N5~25°E/NW(SE)∠75~88°的断层发育具有绝对优势,延伸长达100~400m,其中重点概括了断层L72的空间发育特征;右岸Ⅲ级断层多呈陡倾发育,破碎带宽度在10~40cm。Ⅳ级断层在左右岸多以陡倾角为主,且成组发育;Ⅴ级结构面主要为基岩裂隙,裂隙面多闭合,且裂隙发育程度与岩体卸荷有关,不同规模裂隙在空间中的展布和组合,构成了坝基岩体渗流的基本地质模型。同时两岸坝基岩体结构类型随卸荷分带变化,斜坡由表及里随卸荷程度降低岩体完整性有所提高。(2)归纳了多数工程岩体当中常见的5类基本渗透结构及其复合类型,对如美坝址区不同卸荷带岩体的渗透结构进行划分,得出坝址区岩体渗透结构主要以带状、裂隙网络状渗透结构为主。带状渗透结构主要由强卸荷带岩体、规模较大的断层、岩脉及其周围裂隙密集带组成,为渗流的主要通道。裂隙网络状渗透结构主要由弱卸荷和未卸荷基岩中的裂隙切割构成,为渗流的次级通道。(3)通过压水成果试验分析和裂隙岩体渗透张量计算,得出坝基岩体渗透性总体随垂向埋深和水平硐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岩体渗透性主要随风化、卸荷分带变化,不同开度岩体的渗透系数往往不同。为验证计算参数的合理性,收集了多个水电工程卸荷分带岩体的渗透系数及试验数据,讨论了岩体卸荷程度与渗透性大小的关系,结合参数类比综合选取了坝址区各卸荷分带岩体的渗透系数。(4)利用Visual Modflow三维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对中坝址区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中坝址区浅部地下水由两岸向澜沧江排泄,深部岩体地下水自右岸向左岸径流。当水库正常蓄水以后,由于坝前后水头差的存在,水头等值线向坝后发生折变,库区上游水流绕过两岸岩体向下游渗漏,在两岸坝肩位置形成了绕坝渗流。其中,坝基强卸荷及弱卸荷岩体均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绕坝渗流,且随卸荷程度的降低,绕渗范围有所扩大。蓄水后两岸观测孔地下水位均有明显抬升,右岸水位逐渐上升,左岸水位先上升而后逐渐递减。(5)蓄水产生的坝基及坝肩渗漏问题突出,通过模拟软件中的水均衡模块对坝基及坝肩渗漏量进行预测,显示蓄水后坝基及坝肩的渗漏量为10307.968m3/d;设置120m防渗帷幕后渗漏总量为7495.363m3/d;设置150m防渗帷幕渗漏总量为6384.9199m3/d;设置200m防渗帷幕渗漏总量为5690.7113m3/d。防渗帷幕对坝基渗漏量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帷幕深度为150~200m时防渗效果较好。(6)综合上述坝址区裂隙发育特征、岩体结构及渗透结构特征、坝基渗透特性以及渗流场分析,参考国内外大型土石坝工程防渗设计规范及处理经验,对如美坝址区防渗标准进行区段划分,拟定了帷幕在河床坝基及两岸坝肩的延伸范围。其中河床坝基段以q≤1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建议该段坝基帷幕深度(与建基面最小距离)取200m。左、右岸中上高程坝基以q≤3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并按照50m左右高差设置一层灌浆平硐,左、右岸坝基分别设置5层灌浆平硐用于防渗帷幕灌浆及相关水文试验。(7)对于坝址区浅表强卸荷带岩体及煌斑岩脉等带状渗透结构,建议全部挖除,结合置换和加固措施进行防渗处理;而深部起主导作用的断层和长大裂隙,应保证帷幕灌浆方向与主导裂隙方向正交,从最大程度上封堵渗漏通道,从而降低坝基岩体渗漏量,保证坝基渗透稳定。

郑捷[2](2017)在《黔西南侵蚀台地地区双龙溶洼水库渗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黔西南地区为我国典型岩溶山区地带,拟建双龙水库位于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在罗帐和坡哈两个天然溶蚀洼地内,拟通过封堵地下岩溶通道及可疑渗漏地段防渗处理,形成中型无坝溶洼水库,库容约2000×104m3。研究区受第四纪以来强烈的间歇式抬升作用影响,形成具有三级溶蚀夷平面的侵蚀台地地貌,区域内溶蚀洼地、溶蚀槽谷等岩溶负地形极为发育。水库自西向东具有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盆地相过度带的特点;水库南东侧外围北盘江为区域侵蚀基准面,强烈的深切作用,使库区悬托于二级溶蚀夷平面之上,与河谷高程相差近700m。加上受到近EW断层、NW向节理及层间溶蚀裂隙的导水作用影响,库区所在石板河水单元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与周围岩溶水文地质单元间联系紧密。已查明库区内发育岩溶塌陷及落水洞约157处,K干、K支5大型地下岩溶通道两条。水库岩溶渗漏的工程地质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基于大量区域地质资料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更为详实的工程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与计算,详细分析双龙水库库区岩溶发育特征、各类含水岩组的富水性与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库区岩溶发育的一般规律、岩溶水系统特征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库渗漏的影响,重点预测、评价了水库发生渗漏的水动力条件及渗漏介质特征、水库防渗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水库防渗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案建议。该阶段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岩溶地貌发育特征及规律:研究区第四纪以来,地壳发生差异性抬升,北盘江深切,不断自东发育形成三级溶蚀夷平面的侵蚀台地地貌。从临近北盘江的可溶岩出露区—过渡地带—残存夷平面,地貌形态组合为峰丛洼地—溶丘洼地—残丘坡地,洼地深度也由深洼过渡到浅洼,甚至岩溶平原,洼地发育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2)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位于者相岩溶水文地质单元,根据地形及排泄特征,进一步划分为6个次级水文地质单元。库区内分散发育大量落水洞,探明K干、K支5两条主要岩溶渗漏管道,岩溶渗漏类型为分散-集中型。岩溶层组类型以T1a1、T1a2连续白云岩含水层组为主,在断层影响下形成相对均一的裂隙与不均一管道。由库区垂直溶蚀发育方向的分带性可知,库区在937m左右存在一层相对隔水层,两层溶蚀发育带之间无直接水力联系。库区与南东侧外围的北盘江并无直接联系,强烈的高差变化不会形成水库外泄的天然水动力条件。(3)水库渗漏评价:结合钻孔水位、洼地底板高程,落水洞发育深度及水库正常蓄水高程评价,预测潜在库水渗漏区;水库北西岸地下水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地下水补给水库,水库不存在向北西岸渗漏的可能;水库南西岸与坝桥水文地质单元之间存在地下分水岭,无渗漏的可能,但分水岭处水位较低,建议下一阶段工作加大勘探进一步评价。水库北东岸存在低邻谷—阴河,是拟建水库的主要渗漏区,渗漏通道以集中的管道式渗漏为主,预测最大渗漏量为3.22×105m3/d。水库南东岸,受到弱岩溶发育层的限制,罗帐、坡哈海子地下水与南东测地下水无直接的水力联系。在丰水期和水库正常蓄水条件下,地下水具有越过低缓、单薄的地下水分水岭或潜在的岩溶管道向洼6方向、上冬妹方向、石板寨方向渗漏的可能,渗漏通道以集中溶隙渗漏为主,最大总渗漏量为8.50×104m3/d。(4)重点防渗方案:结合水库渗漏可能性评价,通过防渗线路初步比选,建议采用方案一作为防渗帷幕线路。在方案一中,除ZK101往北东方向260米处至ZK102往南约50米处存在高于蓄水位的分水岭,其余段均需要做防渗处理;通过对压水试验数据分析,本次研究建议以3吕荣线作为防渗底界,并对个库段中岩溶渗漏管道进行集中封堵。(5)本文运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按天然渗流场、水库蓄水和加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出库区重点渗漏部位蓄水后渗漏量:天然蓄水条件下水库区域总渗漏量为428619.35 m3/d,防渗处理后蓄水条件下水库区域总渗漏量为335 m3/d,验证了防渗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杨军盛[3](2016)在《大坪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与稳定评价及处理》文中指出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水库渗漏进行阐述,并开展稳定性评价,提出处理措施。

陈小勇[4](2016)在《水库防渗帷幕渗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广泛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建成于80年代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水库大坝防渗帷幕探测工程为背景,依据地下水渗流分析原理,建立地下水渗流计算模型,计算帷幕在不同工况下的渗漏量,确定水库的最优帷幕深度。南门峡水库是一座位于青海省互助县的中型水库,在防渗施工设计中沿防渗线进行了先导孔地质钻探、压水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孔间电磁波CT、孔内温度场测试、钻孔全景成像等,直接和间接获取了帷幕的地质信息,通过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推测水库的渗漏区域及渗漏模式;通过钻孔全景成像统计了帷幕线上岩体裂隙数量、宽度及产状,利用钻孔裂隙测量法计算出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并利用压水试验渗透系数校正了裂隙测量法所获取的渗透张量,获得帷幕线上岩体的渗透张量主值及方向;依据地下水有限元渗流理论,利用有限元地下水渗流模拟软件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沿渗透张量主方向选取了三个剖面,建立渗流分析模型,计算各工况下水库坝基的渗流量,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建立左右坝肩渗流模型,模拟计算左右坝肩不同帷幕深度工况下的渗漏量,确定水库的最优帷幕深度,并计算在最优帷幕深度工况下、设计防渗控制标准及不同蓄水位工况下水库的渗漏量是否小于水库允许渗漏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地下水渗流原理的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结合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有限元地下水渗流模拟软件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建立坝基渗流模型。2.通过探测试验,获取并详细分析了南门峡水库在防渗处理设计中的探测试验结果。利用压水试验、电磁波CT测试、温度场测试等探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水库的渗漏区域及渗漏模式,探测结果相互吻合,相关性较强,三种探测手段综合利用可准确分析探测剖面上的渗水位置及防水薄弱地带,在水库防渗帷幕渗漏探测中是可行的,在同类水库防渗帷幕渗漏探测中值得借鉴。3.利用钻孔裂隙测量法提取了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并利用压水试验渗透系数对其校正,校正系数在1周围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小,渗透张量主方向与裂隙发育方向一致,与传统测量法相比能得到较好反映原位地质环境裂隙岩体的渗透能力及主渗流方向,为建立水库地下水渗流模型提供可靠的参数。4.建立地下水渗流模型,模拟坝基不同帷幕深度工况下地下水渗流量的变化情况,对比灌浆前后渗流量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误差较小,所建模型可用于水库地下水渗流研究中。建立左右坝肩渗流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地下水的渗漏量,确定左右坝肩最优帷幕深度,并计算最优帷幕深度+设计防渗控制标准+不同蓄水位工况下水库的渗流量小于水库允许渗漏量,满足水库的运作要求。

欧波[5](2015)在《峡谷区高面板坝复杂岩溶库首防渗帷幕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国家基金项目——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126013-2),平寨水库库首防渗帷幕设计根据库首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及地下管道发育等特点,遵循施工动态调整的设计原则,对强岩溶集中区域、充砂溶洞、地下岩溶管道系统进行针对性处理,确保库首防渗帷幕的可靠性,为整个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党发宁,田红梅,王振华[6](2015)在《基于平衡防渗原理的土石坝防渗帷幕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各种现行水工规范对防渗帷幕尺寸的确定既无统一认识、工程实践中也无统一标准的问题,依据渗流控制原理,在满足渗透稳定和渗流量控制标准的前提下,提出防渗帷幕结构优化的"深度→长度→厚度"依次设计的"平衡防渗法",该方法先以渗漏量和坡降为控制标准优先确定防渗帷幕深度,再以两岸的最大绕渗速度等于防渗帷幕上下游地层中的最大绕渗速度确定防渗帷幕的长度,最后以穿过防渗帷幕的最大渗流速度等于防渗帷幕上下游地层中的最大绕渗速度确定防渗帷幕厚度,据此优化设计既可保证防渗效果达到最佳,又可保证投资达到最小。工程算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可靠。

陈德彪[7](2014)在《天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文中认为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治理,防渗帷幕的布置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切实地布置好、实施好,才能够为水库除险加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整个工程提供质量保障。文章介绍了防渗防渗帷幕帷幕施工中的一些要点,并结合防渗帷幕实例论述了施工方法。

谢政[8](2014)在《岩溶地区水库渗漏分析及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麻湾洞洞水库所在流域发源于海拔1330.81 340.5 m的王家凼一大消坑一带。坝址以上集水面积经复核为0.53 km2。库盆地层为可溶岩,属中等含水岩组,据调查岩溶发育较弱,无大规模的岩溶现象,仅靠库尾有一出水溶洞(麻湾洞洞)出露。区内岩溶的发育主要受构造影响,由于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密集带,岩体破碎透水性较好,为岩溶发育提供了水动力条件,故岩溶常沿此带发育。水库存在岩溶管道渗漏问题和沿坝基与坝体接触面及岩体浅层风化带的严重渗漏,导致库区未能蓄满水,同时坝体与放水管接触带存在渗漏问题,建议对坝址区进行灌浆处理,灌浆线路沿坝轴线布置,两端头向坝肩延伸20 m;下限进入坝基以下15 m,拟采用单排孔,孔距3 m。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渗漏分析以及进行有效的帷幕灌浆防渗处理。

宋玉才[9](2014)在《深厚覆盖层坝基帷幕灌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各大流域河床中都分布有深厚覆盖层,其具有结构松散、岩性不连续、成因类型复杂、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透水性较强等特性,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存在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如坝基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建坝适应性、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和相对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和抗渗指标的选取、坝基渗漏、坝基变形、抗渗稳定及抗震液化稳定等,与此同时,对于深厚覆盖层坝基施工技术、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基于坝址区地质资料和现场试验数据,确定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坝体和坝基渗流场和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并与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深厚覆盖层防渗墙和帷幕灌浆关键施工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示:(1)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铺盖的长度、厚度和渗透参数以及垂直防渗墙和防渗帷幕的深度、厚度和渗透参数对坝基渗流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水平铺盖的防渗效果随其长度和厚度增加而增强,当水平长度超过4倍坝高或厚度超过2m时,防渗效果未有显着提高,而渗透系数降低时其防渗效果持续增强;垂直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防渗效果随其深度增加而增强,提高了垂直防渗体结构的渗透坡降,降低了下游坝坡的渗透坡降;无论垂直防渗结构是否完全截断覆盖层时,增加防渗结构厚度和降低渗透系数,对防渗效果无明显影响。(2)针对深厚覆盖层坝基防渗体布置的特点——上部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下部采用防渗帷幕,本次数值模拟主要针对下部防渗帷幕进行优化,优化模型以防渗帷幕的工程量为目标函数,坝基渗流量和最大水力迫降为约束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设置4排防渗帷幕,帷幕厚度为11.01m,最大水力坡降为5.45,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并且优化结果与实际工程帷幕排数一致。(3)针对深厚覆盖层不同地层交错、混合出现的情况,对不同级配的砂砾石和细砂进行室内灌浆试验,分析灌浆浆液在不同地层的扩散情况和可灌性,并获取相应砂砾石层的灌浆参数;通过压水试验,分析灌浆对各常见砂砾石地层渗透系数减小、抗渗性能提高的效果,分析在较高水头压力作用下不同地层的渗透稳定性,对防渗帷幕灌浆进行分析论证。(4)研究深厚覆盖层灌浆钻孔方法和固壁泥浆技术,解决覆盖层钻孔难、易塌孔的难题;开发适合深厚覆盖层施工且物理力学性能优异的灌浆新材料;优化现有帷幕灌浆施工设备和工艺,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深厚覆盖层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孔口封闭循环灌浆法。(5)通过分析深厚覆盖层坝基渗流监测数据,掌握了渗透规律及防渗体运行状况;基于渗流场监测成果,采用BP神经网络反演坝基和防渗体渗透参数,并对坝基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在不同防渗体相连接处应进行加固,在防渗体下游排水部位应做好反滤层设置,避免发生破坏;库水位骤降工况下上游坝坡和混凝土内部浸润线高程影响较大,对下游坝坡影响较小,混凝土防渗墙和防渗帷幕内部渗透坡降随库水位下降而降低。

马建青[10](2013)在《文祖口水库坝基渗漏分析与治理方案设计》文中指出文祖口水库位于青海省平安县南部三合乡境内的湟水河二级支流天重河上,属IV等小(I)型工程,坝基岩体主要由变质砂岩组成。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坝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坝基岩层中的覆盖层和强风化层渗透性较强,坝基及绕坝渗漏量较大,存在坝基渗透稳定隐患。通过分析评价坝基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单层透水性坝基渗漏计算公式计算其渗漏量,确定出透水率小于5Lu的界限,即防渗处理的下限,并依据相关规范确定了坝基基岩防渗方案采取帷幕灌浆,进而提出灌浆孔孔距为2m,帷幕深度深入相对不透水层5~10m。通过对防渗处理后的坝基进行渗漏验算,满足防渗要求。

二、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工程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现状
        1.3.2 岩体渗透结构研究现状
        1.3.3 坝基渗漏与防渗的研究现状
        1.3.4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坝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貌
        2.2.2 区域构造及地震
    2.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坝区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2.3.5 物理地质现象
    2.4 小结
第3章 坝基岩体结构及渗透结构特征
    3.1 坝址区结构面规模分级
    3.2 坝址区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2.1 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2.2 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3 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3.3.1 左岸陡倾裂隙发育特征
        3.3.2 右岸陡倾裂隙发育特征
    3.4 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4.1 左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4.2 右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5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3.5.1 岩体渗透结构类型定义
        3.5.2 如美不同卸荷带的渗透结构类型及其渗流性
    3.6 小结
第4章 坝基岩体渗透特性研究
    4.1 坝基岩体压水试验成果分析
        4.1.1 常规压水试验
        4.1.2 高压压水试验
    4.2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研究
        4.2.1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计算原理
        4.2.2 坝基岩体渗透张量计算
    4.3 渗透系数的综合选取
    4.4 小结
第5章 坝址区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5.1.1 模型范围的确定
        5.1.2 模型介质类型及参数
        5.1.3 模型计算单元与边界条件概化
        5.1.4 模型的空间离散
    5.2 模拟方案及模型验证
        5.2.1 模拟方案
        5.2.2 模型验证
    5.3 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对比分析
        5.3.1 天然渗流场分析
        5.3.2 水库蓄水条件下渗流场分析
        5.3.3 水库蓄水+防渗帷幕工况下渗流场分析
    5.4 坝基岩体渗漏量预测与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坝基防渗范围分析与评价
    6.1 防渗标准的确定
    6.2 帷幕的设计要求
    6.3 如美坝基防渗帷幕范围分析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黔西南侵蚀台地地区双龙溶洼水库渗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溶洼水库建设研究现状
        1.2.2 水库岩溶渗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层岩性
        2.1.4 地质构造
    2.2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2.2.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2.2.2 含水岩组划分
第3章 双龙水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3.1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3.2 可溶岩出露与空间展布规律
    3.3 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3.3.1 地表岩溶形态
        3.3.2 地下岩溶形态
        3.3.3 岩溶空间展布规律
    3.4 岩溶水补径排动态特征
        3.4.1 岩溶水补给
        3.4.2 岩溶水径流
        3.4.3 岩溶水排泄
    3.5 岩溶水水动力条件分析
第4章 双龙水库成库条件分析
    4.1 概述
    4.2 库岸成库条件分析
        4.2.1 水库北西岸成库条件
        4.2.2 水库南西岸成库条件
        4.2.3 水库北东岸成库条件
        4.2.4 水库南东岸成库条件
    4.3 库盆成库条件分析
        4.3.1 库盆岩土结构特征
        4.3.2 库盆岩溶发育形态特征
        4.3.3 库盆渗漏分析
    4.4 潜在岩溶渗漏通道
        4.4.1 溶隙型渗漏
        4.4.2 管道式渗漏
第5章 水库渗漏评价
    5.1 水库渗漏基本条件
    5.2 解析法计算水库渗漏量
        5.2.1 研究区渗透系数综合计算
        5.2.2 渗漏量计算
    5.3 数值模拟法计算水库渗漏量
        5.3.1 模拟范围和模型控制条件
        5.3.2 模型拟合
        5.3.3 天然渗流场
        5.3.4 天然蓄水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
        5.3.5 渗漏量计算
    5.4 水库渗漏评价
第6章 水库防渗方案分析
    6.1 防渗方案初选
        6.1.1 防渗范围
        6.1.2 防渗线路比选
    6.2 推荐防渗线路地质条件
        6.2.1 基本地质条件
        6.2.2 地质条件评价
    6.3 重点防渗部位确定
        6.3.1 以 5Lu线作为防渗帷幕底界
        6.3.2 以 3Lu线作为防渗帷幕底界
    6.4 水库防渗方案选择
    6.5 水库防渗方案可行性分析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大坪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与稳定评价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述
2 坝基与坝肩稳定评价
    2.1 坝肩与坝基渗漏评价
    2.2 坝基与坝肩稳定评价
        2.2.1 拉裂面、侧裂面分析
        2.2.2 底滑面分析
        2.2.3 断层面分析
    2.3 坝基抗冲刷分析评价
    2.4 坝基及坝肩防渗范围确定
3 基础处理措施
4 结语

(4)水库防渗帷幕渗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水库渗漏与防渗研究现状
        1.2.2 岩体裂隙渗透系数研究现状
        1.2.3 水库渗漏探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参与的工作及获取的成果
2 渗流理论及渗漏探测技术
    2.1 渗流分析基本理论
        2.1.1 渗流基本定律
        2.1.2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2 渗流分析有限元法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2.2.2 有限元法计算分析
    2.3 裂隙岩体渗透参数取值理论
        2.3.1 渗透张量计算原理
        2.3.2 渗透系数主值及主渗透方向
        2.3.3 渗透张量计算
        2.3.4 压水试验对渗透张量系数的校正
    2.4 防渗帷幕渗漏探测技术
        2.4.1 地质钻探法
        2.4.2 单孔压水试验
        2.4.3 电磁波CT技术
        2.4.4 温度场测试
        2.4.5 钻孔全景成像
    2.5 本章小结
3 南门峡水库工程概况
    3.1 南门峡水库病险情况
    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2.1 地层岩性
        3.2.2 地质构造
        3.2.3 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动参数
        3.2.4 岩溶发育特征
    3.3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3.3.1 含水岩组的地下水类型
        3.3.2 地下水径流特征
        3.3.3 水文地质边界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帷幕渗漏范围探测分析及渗透参数取值
    4.1 左坝肩渗漏探测及渗漏范围分析
        4.1.1 压水试验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4.1.2 岩体电磁波CT试验分析
        4.1.3 温度场测试异常分析
        4.1.4 探测结果对比及渗漏分析
    4.2 坝基渗漏探测及渗漏范围分析
        4.2.1 压水试验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4.2.2 岩体电磁波CT试验分析
        4.2.3 温度场测试异常分析
        4.2.4 探测结果对比及渗漏分析
    4.3 右坝肩渗漏探测及渗漏范围分析
        4.3.1 压水试验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4.3.2 钻岩体电磁波CT试验分析
        4.3.3 温度场测试异常分析
        4.3.4 探测结果对比及渗漏分析
    4.4 帷幕线裂隙岩体渗透参数取值计算
        4.4.1 钻孔裂隙参数提取
        4.4.2 渗透张量计算及校正
    4.5 本章小结
5 水库帷幕渗流数值模拟分析
    5.1 渗流有限元模型
        5.1.1 边界条件及物理模型
        5.1.2 网格划分
        5.1.3 参数取值
    5.2 不同帷幕深度下工况模拟计算
        5.2.1 坝基不同帷幕深度下模拟计算
        5.2.2 左坝肩不同帷幕深度下模拟计算
        5.2.3 右坝肩不同帷幕深度下模拟计算
    5.3 不同防渗帷幕渗透系数工况下计算
    5.4 不同蓄水位工况下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峡谷区高面板坝复杂岩溶库首防渗帷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库首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质条件
    2.2 库首渗漏分析
3 防渗布置原则
4 库首防渗帷幕设计
    4.1 设计总体布置
    4.2 帷幕灌浆设计
        4.2.1 防渗线路拟定
        4.2.2 帷幕及灌浆平硐布置设计
5 结语

(6)基于平衡防渗原理的土石坝防渗帷幕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平衡防渗原理的优化设计
    1.1坝基中防渗帷幕深度的确定
    1.2左右岸防渗帷幕长度的确定
    1.3防渗帷幕厚度的确定
2算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2.2防渗帷幕优化设计
    2.3三维渗流有限元计算
3结语

(7)天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渗漏现状性质、范围及渗漏量
2 防渗方案比选
3 防渗处理设计
    3.1 防渗标准的比选
    3.2 防渗范围
    3.3 防渗帷幕线的布置
    3.4 帷幕深度及孔距、孔径
    3.5 帷幕边界线的确定
    3.6 灌浆方法
        3.6.1 灌浆方法
        3.6.2 具体施工顺序
    3.7 灌浆工程量
    3.8 先导孔的布置
    3.9 检查孔
    3.1 0 段长
    3.1 1 灌浆压力
    3.1 2 放样及造孔
    3.1 3 封孔及施工温度要求
        3.1 3.1 封孔
        3.1 3. 2 温度要求
    3.1 4 防渗帷幕质量标准
    3.1 5 质量检查和验收
4 结语

(8)岩溶地区水库渗漏分析及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水库渗漏分析
    2.1 坝基渗漏分析
    2.2 坝肩绕渗
    2.3 坝体渗漏评价
3 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方法
    3.1 灌浆孔布置
    3.2 钻孔
        3.2.1 孔位测放与钻机就位
        3.2.2 钻进
        3.2.2. 1 钻孔方法
        3.2.2. 2 钻进
        3.2.2. 3 成孔质量控制
        3.2.2. 4 钻孔取芯
    3.3 钻孔冲洗、压水试验
    3.4 灌浆
        3.4.1 灌浆压力、灌浆方法
        3.4.2 灌浆浆液水灰比和变换标准
        3.4.3 灌浆中特殊情况处理
    3.5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
    3.6 灌浆材料、浆液配比及其使用
        3.6.1 灌浆材料
        3.6.1. 1 水
        3.6.1. 2 水泥
        3.6.2 浆液制备及现场检测
        3.6.2. 1 浆液制备要求
        3.6.2. 2 制浆站计量器具
        3.6.2. 3 浆液现场测试
    3.7 灌浆质量检查

(9)深厚覆盖层坝基帷幕灌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厚覆盖层勘探及地质成因研究
        1.2.2 深厚覆盖层渗流特性研究
        1.2.3 帷幕灌浆优化研究
        1.2.4 深厚覆盖层防渗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2.5 深厚覆盖层大坝安全监测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关键技术路线
2 深厚覆盖层坝基渗流场数值模拟及防渗帷幕优化
    2.1 引言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河床覆盖层
        2.2.6 水库区渗漏问题及评价
    2.3 深厚覆盖层坝基渗流控制形式
    2.4 不同形式防渗措施渗流规律数值模拟
        2.4.1 渗流计算数学模型
        2.4.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2.4.3 计算参数
        2.4.4 计算方案
        2.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2.5 防渗帷幕设计
        2.5.1 防渗帷幕位置选择
        2.5.2 防渗帷幕防渗标准
        2.5.3 防渗帷幕的设计参数
    2.6 防渗帷幕优化
        2.6.1 遗传算法
        2.6.2 防渗帷幕优化数学模型
        2.6.3 优化结果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深厚覆盖层砂砾石层可灌性分析
    3.1 可灌性分析的必要性
    3.2 可灌性室内试验内容
    3.3 试验方案及方法
        3.3.1 试验材料
        3.3.2 试验模型及主要设备
        3.3.3 试验过程及方法
    3.4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深厚覆盖层孔口封闭帷幕灌浆技术研究
    4.1 深厚覆盖层孔口封闭帷幕灌浆方法的提出
    4.2 深厚覆盖层孔口封闭灌浆研究内容
    4.3 深厚覆盖层钻孔技术研究
        4.3.1 深厚覆盖层钻孔特点
        4.3.2 钻孔泥浆试验研究
        4.3.3 钻孔工艺研究
        4.3.4 钻孔孔斜控制研究
    4.4 深厚覆盖层灌浆技术研究
        4.4.1 灌浆浆液实验
        4.4.2 灌浆压力研究
        4.4.3 浆液变换及灌浆结束标准
        4.4.4 “抱管”现象的试验研究
    4.5 孔口封闭灌浆质量检查
        4.5.1 压水试验检查
        4.5.2 声波测试检查
        4.5.3 灌浆结果分析
        4.5.4 与套阀花管灌浆试验效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
    5.1 坝基渗流监测分析
    5.2 渗流参数反演
        5.2.1 BP神经网络反演思路
        5.2.2 初始参数及取值范围确定
        5.2.3 计算模型
        5.2.4 监测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5.3 深厚覆盖层坝基渗流场模拟
        5.3.1 正常蓄水位工况
        5.3.2 水位骤降工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博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2 攻博期间科研论文
致谢

(10)文祖口水库坝基渗漏分析与治理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工程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气象
        2.2.2 水文
        2.2.3 地形地貌
        2.2.4 地层岩性
        2.2.5 地层岩性
        2.2.6 地质构造
        2.2.7 地震
        2.2.8 水文地质条件
3 坝基渗漏分析
    3.1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层岩性
        3.1.3 地质构造
        3.1.4 水文地质条件
        3.1.5 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3.2 坝基渗漏分析及计算
        3.2.1 坝基岩土体渗透性
        3.2.2 坝基岩土体渗透性评价
        3.2.3 坝基及两坝肩渗漏、渗透稳定性分析
    3.3 坝基渗漏计算
        3.3.1 计算剖面图
        3.3.2 计算模型
        3.3.3 计算参数选择
        3.3.4 渗漏量计算
        3.3.5 渗漏评价
4 防渗帷幕设计
    4.1 防渗设计
    4.2 灌浆试验
        4.2.1 灌浆试验布置的时间
        4.2.2 灌浆实验的目的
        4.2.3 灌浆试验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4.2.4 灌浆试验地段的选择
    4.3 帷幕设计
        4.3.1 帷幕灌浆的位置
        4.3.2 孔距、帷幕深度设计
        4.3.3 防渗帷幕处理后的水库渗漏量计算
5 灌浆施工及帷幕质量检测
    5.1 灌浆施工
        5.1.1 施工工艺流程
        5.1.2 钻孔
        5.1.3 钻孔冲冼、裂隙冲冼及压水试验
        5.1.4 灌浆
    5.2 质量检查效果分析
        5.2.1 压水试验结果分析
        5.2.2 监测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如美水电站坝基岩体渗流及防渗范围分析研究[D]. 钟正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黔西南侵蚀台地地区双龙溶洼水库渗漏分析[D]. 郑捷.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3]大坪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与稳定评价及处理[J]. 杨军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6(05)
  • [4]水库防渗帷幕渗漏分析研究[D]. 陈小勇. 贵州大学, 2016(03)
  • [5]峡谷区高面板坝复杂岩溶库首防渗帷幕设计[J]. 欧波.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5(11)
  • [6]基于平衡防渗原理的土石坝防渗帷幕优化设计[J]. 党发宁,田红梅,王振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5(04)
  • [7]天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J]. 陈德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06)
  • [8]岩溶地区水库渗漏分析及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探讨[J]. 谢政.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05)
  • [9]深厚覆盖层坝基帷幕灌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 宋玉才. 武汉大学, 2014(06)
  • [10]文祖口水库坝基渗漏分析与治理方案设计[D]. 马建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标签:;  ;  ;  ;  ;  

岩溶水库坝基注浆帷幕深度和防渗帷幕长度的结构形式及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