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结算的风险与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恒[1](2021)在《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21,557亿元,比2019年增加5929亿元。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态势,而信用证业务作为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融资方式,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作为授信业务,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每一笔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合理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工商银行SZ分行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有着极为显着的意义。本文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为研究对象,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为研究目标,梳理关于信用证及贸易融资风险的文献,分析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并结合真实的案例,初步得到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指标。接着,通过专家打分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风险指标,确定了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评价。本文在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角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构建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为依据,以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分析及案例分析为基础,分析得到风险指标。接着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筛选风险指标,最终构建了包含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证及单据风险、其他风险共五类风险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综合模糊理论以及层次分析,选用多层次评判模型研究分析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评价问题。本文以模糊理论为出发点,结合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指标的特征,如多层次性、模糊性的特点,发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点,基于工商银行SZ分行的调研数据,对工商银行SZ分行的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最后,研究表明工商银行SZ分行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存在差异。工商银行SZ分行的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和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水平都介于较好和好之间,偏向好,并且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优于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工商银行SZ分行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仍有待完善。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规避信用证项贸易融资风险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操作风险防范对策和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余雪扬[2](2021)在《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从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制度演化过程。西奥多·舒尔茨(1968)曾说,货币即制度。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制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产品或服务让渡,伴随着这种让渡的是同等数量价值的反方向转移。无论货币以何种外在形式呈现,都是天然承载这种价值转移的载体。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简单的商品经济到发达的市场经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货币与之相伴。货币的本质内涵是一种权利,即获得社会普遍接受的未来价值索取权,历经千年延续下来,一以贯之未曾改变。期间,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的需求,技术迭代推动货币从实物、金属、纸币向电子货币形态演变,以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福利。从货币及其延伸形态发展的历史演变和内在逻辑看,每一次技术革命背后都蕴含着货币形态变革的现实。21世纪后,互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数字化、社会生活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金融科技等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货币形态及其流通模式也日趋数字化和网络化,催生出一种新形态的货币: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登上历史舞台,引发巨大关注,构成对传统货币流通与经济规则的重塑与革新。作为其中重要类别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构建新的货币前景,同时也使得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语”,需要新的理论支持和解释逻辑。从法经济学角度,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法律授权中央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基于密码学技术、完全依赖数字信息形态存储和支付交易、具有加密货币形式和功能、在发行国内普遍使用和具有法偿力的法定支付工具和价值凭证。科斯(1937,1960)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表明,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的出现和改变。货币体系同样如此。理想的法定数字货币具备不可重复花费性、可控匿名性、不可伪造性、系统无关性、安全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分性、可编程性、公平性等诸多特性。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将与现行货币体系中的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相互竞争、动态博弈。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诸多特点与功能,将有效改进信用现钞的缺陷,又能够兼具电子货币的优点,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价值效用。因此,法定数字货币的整体竞争绩效将强于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能够有效提升货币体系的安全与效率。尽管信用现钞、电子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名义价值相等,但是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优势强,将使其在社会公众认可中的实际价值更高,接受度及使用率也将更高,有较大概率成为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范围的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对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的价值改进势必在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支付体系运行方面产生影响,带来效益。首先,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将改变当前货币体系结构,使得信用现钞和电子货币为主的二元货币结构中增加法定数字货币形成三元货币结构。当前的货币流通运行中除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这种电子形式的法定货币外,绝大多数是存款货币、预付货币这些电子货币,这削弱了法定货币的地位,减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及流通势必替代部分电子货币,从而能够减轻电子货币对信用现钞的替代效应。同时,法定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来说是可控可追踪的,这样可以提升中央银行对整体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其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实施。在社会全面流通而非封闭场景下,法定数字货币可测性、可追踪性、可控性强,其发行与流通可以使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有所提升,大数据分析基础更为扎实,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更加精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数字货币利率,来调控银行存款利率,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利率,这有助于提升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对中长期信贷利率的传导,改善我国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不畅的状况。通过对法定数字货币计负利率,或者酌情对法定数字货币钱包收取保管费,实质上等同于实施负利率政策,由此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释放货币政策空间。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优化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以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困境。最后,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完善支付体系运行。由于信用现钞支付功能不足,中央银行“不得不”向私人部门让渡货币发行权,由私人部门提供补充的支付服务,但同时造成社会支付链条不断延长,部分支付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后,中央银行可以摒弃“私人部门提供支付服务,中央银行给以价值担保”的传统模式。法定数字货币具有的可传递性、可追踪性、可编程性等技术特点,使得任何支付行为均可以被追踪,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增加支付透明度,增强监管穿透性,也能够减轻中央银行监管负担以及对私人部门的价值担保。在支付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信用级别上高于电子货币,同时还是密码货币,安全性上更好。在跨境支付方面,信用现钞的印制、发行、携带、调运、存储事无巨细,纷繁复杂,不适合跨境支付,已经长期妨碍了货币的国际流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将丰富和强化人民币跨境支付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毫无疑问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着较大的现实需求,他更将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一方面,因其具有与信用现钞不同的功能特点将带来行为主体之间行为模式的差异,产生传统法定货币所没有的新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才能对特定的可转移产权做出是否构成货币的判断,法定数字货币要履行法定货币职能需要货币法授权与规定。按照制度安排的供需理论分析框架,考察我国现行货币制度规则供给状况,尚且不能完全满足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一是现行货币发行规则无法完全适用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调拨、清点、核对、流通及销毁均依赖于网络系统,原先信用现钞发行、调拨、清分、销毁、回笼等以地域、实体库为载体的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再适用。二是现行货币运行规则未包含法定货币互换的内容。法定数字货币一旦发行,我国法定货币体系中将出现多种类型的法定货币,势必出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这是传统货币制度没有也无法提前规定的。三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中央银行与持币人直接联系的规范。持币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效果需要由中央银行最终确认,持币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需要登记及管理在中央银行系统中,这均将直接产生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四是现行货币制度未包含可控匿名的规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性有助于查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但如何界定有权机关的权力边界,这需要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并做好持币人隐私保护与打击违法犯罪之间的利益平衡。围绕着法定数字货币治理的诸多方面,现行货币制度对法定数字货币的不适宜之处不仅以上这些,缺乏适宜的制度规则将成为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的重大障碍。法定数字货币并非简单的货币技术升级,而是深刻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亟待在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框架内运作,亟待补充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供给。对于新制度与旧制度的关系,就好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绳索论”,每一截新的绳索与前一截可能并不相同,但却相互联系着,构成一种“家族相似”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也是如此,应当以一种历史与当下联系的发展思维加以对待。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架构,提出以下制度供给思路和立法模式建议。首先,需要将法定数字货币纳入人民币范畴,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赋予法定数字货币强制法偿性,这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属性的起点。其次,从五个方面提出制度供给的具体思路,即明确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基本架构和制度规则,完善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中支付结算体系规范,创新法定数字货币洗钱和违法犯罪预防和查证体系,完善法定数字货币信息安全保护规则,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监管规则。第三,短期内,建议先单独将可能涉及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修改,或者进行扩大解释,将法定数字货币涵盖其中,尽量满足短期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及运行的规则需要。长期来看,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货币基本法来做好顶层设计的原则性立法,明确法定货币与代币票券的具体含义与具体效力;将信用现钞与法定数字货币一同纳入货币基本法规制范围内,统一明确法定货币的基本制度规则;做好与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货币条款衔接与互动的原则性规定,减少法律冲突。在货币基本法下再由其下位规则予以阐释和具化,逐步建立以货币基本法为统领,“由上而下、上略下详”,体系完备的货币制度规范体系。在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的整体架构下,首要的是进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的制度构建,主要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和流通管理机制,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一是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架构。在赞同间接发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法定数字货币的四点发行目标、五项发行原则,确立双层货币发行架构,即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来完成,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利用现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和回收。这样,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投放与回笼即为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账户或用户端的数字钱包、中央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库、商业银行的法定数字货币银行库,这三个关键元素之间转移与交互的过程,也是法定数字货币的产生、流动、清点核对及消亡的过程。二是明确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机制。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流通环境建设中,需要建立法定数字货币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并存的二元账户体系,开发商业银行内部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满足数字货币钱包开立及维护、数字货币钱包与银行存款账户绑定及维护、数字货币账户存取现金、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兑换等各类功能。此时货币体系存在两种法定货币,货币的运行与流通也会相应地分隔为“信用现钞流通体系”、信用现钞的映射--“电子货币流通体系”和“法定数字货币流通体系”,明确了三类流通体系的货币转换规则。同时,要完善大额现金管理制度等流通配套管理制度。三是配置发行和运行中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过程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将产生与信用现钞不同的直接的法律关系。社会公众的法定数字货币权利,也将在普通法定货币权利基础上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的货币选择权、货币兑换权、支付确认权和赔偿请求权上。如此以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法定数字货币持有人的权利义务与信用现钞情景下的权利义务既有一定的重叠也有明显的差异,进而具体配置了各参与主体的主要权利结构和义务结构。总之,从技术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日新月异;从法律和经济层面上看,法定数字货币还十分年轻。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与实践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之中,现阶段,必须注重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才能构建出兼具安全性与灵活性、简明高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定数字货币制度规则体系。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他是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新生事物,谁都难以预计他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崔静坤[3](2021)在《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评价》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市场空前繁荣。贸易术语用来表示货物的价格构成,主要是对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及费用等进行划分,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资料统计,FOB贸易术语是大多数国家出口贸易中使用最多的贸易术语。使用FOB术语成交,卖方需要在约定期限内将货物运至指定装运港并装到船上,卖方承担货物运至装运港装船过程中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货物装上船后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风险也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买方要及时租船订舱,卖方装船后要及时通知买方,使其办理相关保险业务,买方承担装船后运输阶段货物毁损灭失的一切风险。对于卖方来说,首先使用FOB报价较为简单,不需计算运输费和保险费。其次,操作简便,卖方不需办理租船订舱等运输手续,进口报关等手续均由买方负责。因此,卖方选择FOB术语的比重相当高。但是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使用这一贸易术语仍然经常会出现各种争议和问题,影响买卖双方的利益,进而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所以了解和熟悉FOB术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晓使用FOB术语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对卖方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相关理论及现有的文献资料,对FOB术语下卖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并针对风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风险防范措施。首先,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有关FOB术语的判例进行统计分析,从五方面详细分析FOB术语下卖方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卖方的保险利益风险,卖方的提单风险,买方指定货代或承运人无单放货风险,合同制定不合理对卖方的潜在风险以及卖方收汇五大风险。其次,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得出影响卖方利益的主次要风险,为中国出口企业进行识别和预警。最后,根据测算评价结果得出的主次要风险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卖方应及时投保,投保陆运险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明确卖方作为提单托运人,比较选择使用海运单或船公司提单;详细调查货代与承运人资信,与货代签订保函;认真审核合同中的“风险条款”;选择稳妥的付款方式。
文扬[4](2020)在《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外贸易愈发频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加速促进了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际结算业务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国际结算业务相比其他业务而言,风险更低,产生的收益更高,在业务办理中占用的资金更少,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近几年,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各家商业银行不断进行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技术支持和服务质量,丰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结算方式,同业竞争愈发激烈。中国银行作为国内最先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拥有突出的业务能力、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全面的产品种类,一直都是国际结算领域的标杆品牌。然而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量的上升却显得十分乏力,同业竞争力明显不足。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中国银行L分行主要存在营销力度缺失、重视程度偏低、团队规模较小、业务培训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流程待优化等问题,从而导致其国际结算业务量的提升受到了很大制约。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首先梳理了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趋势、业务风险与管控、业务问题与对策等相关文献,以7P营销理论、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择中国银行L分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的问题。然后,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国际结算量、国家政策、电子化程度、产品技术与业务流程、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对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国际结算业务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其次,本文对国际结算业务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量提升内外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次,构建了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量提升主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运用SPSSAU软件对专家打分问卷进行处理,计算得到准则层和子准则层各指标权重。最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对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不仅有利于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同业中有类似国际结算业务发展问题的金融机构参考借鉴并实践应用。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以国际结算业务量的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结合K-均值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蔡骏祥[5](2020)在《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以ZX银行为例》文中认为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中心,银行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资产安全性,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情况,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很多商业银行由于操作失误造成资产损失,深入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资产损失案件后,发现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是造成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说明商业银行并不重视会计操作管理问题,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足。想要保证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减少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就要重视会计操作风险的管理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问题,首先介绍内部控制、操作风险和会计操作的现有研究,之后围绕会计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进行理论分析,再以ZX银行为例,分析研究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情况,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内部控制视角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同时,为进一步加深对当前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了解及完善最终的对策建议,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结合了访谈问卷的形式,对ZX银行涉及会计业务的各条线人员进行了面访,整理分析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风险点、成因及改善意见。研究表明,虽然ZX银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但是ZX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依然比较突出,包括票据风险、身份识别风险、对账单风险、轮岗风险等。而这些会计操作风险都与内部控制息息相关,因此本论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入手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补充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控制会计操作风险的研究成果。
朱云鹤[6](2020)在《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金融贸易政策开放力度,国内商业银行迎来了更为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商业银行加快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也进一步加快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以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为例,虽然该业务为全新的金融业务类型,但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时间较短,且实践经验也较为不足,因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容易面临较为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鉴于此,加强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于银行长远战略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鉴于以上述需求,以X商业银行作为目标案例,由于该银行有较长的发展背景,且近年来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取得较好的绩效成果,因而有一定的研究代表性。对此,本文先是对X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知该银行当前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出口信用证类产品、进口信用证类产品、托收保函产品等产品类型,在业务发展趋势方面,该银行拥有较好的客户优势,但在2018年,X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较2017年有所减少,并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贸易结算总额,也较上一年度有较减少;其后,进一步对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银行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审批流程涉及:客户信用授信额度评估、业务申请、业务复审及贷款发放四个流程;在风险管理方面,X商业银行侧重围绕客户授信、业务操作风险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风险管理效果方面,X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并不显着。紧接着,通过对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得知该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包括:外部市场风险、客户信用风险、业务操作风险、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这些关键问题,而影响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因素在于,银行缺乏完善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业务风险意识薄弱、缺少高效的授信风险防范体系等。本文通过构建RAROC风险模型,并结合公式和数据统计方法,对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指标,进行度量和识别,并进行风险评价分析。最后,为X商业银提供了以下优化对策,包括注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度量评价、建立独立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内部控制与业务风险规避、建设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等,以促进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本研究期望能够减少X商业银行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概率,同时,期望能够为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案例参考借鉴。
赵小草[7](2020)在《集中管理模式下上市公司资金管理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有限的生产规模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集团应运而生。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可以通过生产、销售、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共享和调配高效地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集团管控的难度。集团的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为行之有效的管控方式。因此,探究和发掘更加科学高效的资金管理策略以提高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是集团管理的核心,上市公司的资金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资金管理是指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控方式,这种资金管理方式能较好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降低资本成本和经营风险,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外部市场环境、信息技术和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集中管理的模式下,上市公司必须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资金风险防范方案,使其尽可能地避开资金管理中所面临的风险,让企业资金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既定的战略目标。本文立足于上市公司角度,首先对目前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资金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有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资金风险等方面的中外研究现状。其次,本文以集中管理模式下上市公司康得新资金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康得新公司及行业背景做了简要介绍,从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配置管理、资金结算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康得新资金管理的内容。对目前康得新在资金管理中所出现存贷双高、资金占用、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控制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再次,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介绍了企业资金管理的模式,包括报账中心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以及资金池模式等,探讨了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在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提高资金收益率,降低集团资本成本,规避集团财务风险,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目前康得新资金管理现状对其资金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在预算管理中存在预算编制风险和预算审批风险,在资金配置环节存在筹资、投资和资金占用等风险,在资金结算中存在信息系统风险和人员操作风险,并以此对其资金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在资金预算方面,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金预算管理目标的科学性、选取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等措施,防范资金预算风险的发生。在资金配置方面,通过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管、加强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信贷制度的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对于资金结算中的风险,提出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加强资金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风险防范措施。
许高庆[8](2020)在《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中央对手方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现代证券市场证券结算系统的核心制度,中央对手方通过介入市场已成交合约的交易双方之间,成为所有买方的卖方和所有卖方的买方,并据此确保合约的正常履行。中央对手方的安全与效率对于整个证券市场运行带来重要影响,如果缺乏适当管理,其可能成为金融系统潜在的风险源头。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次级贷款人对于房屋抵押贷款的大面积违约,危机在金融体系内的蔓延则主要是由于信用违约互换(CDS)等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信息不透明,致使次贷违约风波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迅速传染,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得益于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场内衍生品市场在危机发生期间一直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危机过后,监管机构与学界迅速研究与总结结算系统在应对此次危机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G20集团在2009年美国匹兹堡峰会共同提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明确要求“所有标准化场外衍生品纳入中央对手方清算”。虽然此次危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影响有限,但是内在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基于上述考虑,论文试图从中央对手方的视角,对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体而言,论文主要探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在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实践中,中央对手方的作用发挥存在哪些问题,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产生哪些影响?第二,中央对手方在管理结算风险中发挥哪些作用,通过何种途径施加管理,作用机理如何?第三,为更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中央对手方在结算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发挥,应作哪些改革与优化?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全文研究的原因与目的,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在实践中的延续,第三个问题则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央对手方的发展模式展开梳理,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演进,重点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制度,探讨形成现有结算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历史原因。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运用金融风险管理理论、金融稳定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中央对手方基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条直接管理结算风险的作用路径,以及通过提升市场流动性、缩小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间接降低结算风险的两条间接影响渠道。并基于直接作用路径分析结论,分别从结算风险的事前预防、事中测度以及事后处置等环节入手,分析我国中央对手方管理结算风险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其中,在风险的事前预防环节,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结算风险预防机制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对通过交易制度预防结算风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展开分析,通过开展中央对手方预防结算风险的国际比较研究,提出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改进方向;在风险的事中测度环节,从现有证券市场静态结算保证金制度弊端着手,梳理关于结算保证金制度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探索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的设计思路,并运用GARCH族模型以及历史模拟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测度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风险的事后处置环节,总结中央对手方处置结算风险应当遵循的三条原则,并对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具有风险共担性质的结算违约基金问题进行实证探讨。对境外主要国家(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实践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涉及强化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改革措施的共性特征进行提炼。试图通过多维度分析,寻求有关第一个问题的解题答案。针对第三个问题,论文基于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结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提出强化结算风险管理的建议。所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在金融制度改革层面,建议强化行为监管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发挥,加强对于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明确中央银行对于中央对手方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加强对于中央对手方基础性制度安排的法律支持;在证券行业层面,建议全面推进货银对付制度改革,推动交易机制优化以回归交易属性,推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以及建立证券市场合格中央对手方(QCCP)认证制度;在证券结算机构层面,建议构建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以及建立以风险共担为核心的结算违约处置机制。但是,论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均有不足。而随着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不断产生变革性影响,还需进一步考虑金融科技对于证券结算风险的作用与影响,这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马子轶[9](2020)在《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同时也对银行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便成为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群众的新方向,我国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六维方略”坚持党的建设和经营工作两不误,坚定不移抓好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经营转型、持续深化改革、防控金融风险、全面从严治党治行等重点工作,将打赢“三大攻坚战”放在首位,获得了建设国际知名商业银行集团的初步性胜利。本文以A银行锦州分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涉及的具体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对公结算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找出对公结算业务风险对社会金融经济、银行自身及银行员工和单位客户的危害,最终根据风险的各自成因和危害,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措施,制定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的防控措施。本文通过对A银行锦州分行目前采取的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的改进措施。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对公结算业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业务规定。第三部分介绍了A银行锦州分行的基本情况和对公结算业务办理流程及原则,并指出这些对公业务的主要风险点。第四部分介绍了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目前采取的风险防控策略。第五部分提出针对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的保障。第六部给出本文的结论。本文结合实际对公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对商业银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提高银行的风险防控意识,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李欣悦[10](2020)在《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金融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发展、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金融机构在获得可观收益的的同时,也面对着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营风险。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风险案件频发且涉案金额巨大、作案手段多样、案情复杂,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危机。对于各金融机构来说,业务的稳定发展十分重要,业务的风险把控同样也十分重要。商业银行做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的稳健发展、风险的良好把控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发展的基础,是银行发展的基石。伴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研发,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始终呈现着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并没有平稳、健康的发展,隐含着风险。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且正面的作用,是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增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抵御外部事件侵袭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了A银行长春分行这一典型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当前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因素提取,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式对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及应对策略的保障措施,从而使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的风险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确保银行业务能够稳定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A银行长春分行未来的会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文引起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管理的关注,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银行结算的风险与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结算的风险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用证的研究综述 |
2.2 关于贸易融资风险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关于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分析 |
3.1 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
3.1.1 进口开证 |
3.1.2 进口押汇 |
3.2 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 |
3.2.1 打包贷款 |
3.2.2 出口押汇 |
第4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2.1 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4.2.2 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分析 |
4.2.3 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4.3 风险评估指标对贸易融资业务影响程度初步筛选 |
4.4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5章 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5.1 模型选择 |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 |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简介 |
5.1.3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步骤 |
5.1.4 模糊评判指标处理 |
5.1.5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5.2 隶属度的确定 |
5.3 风险评估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
5.3.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选用 |
5.3.2 确定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
5.3.3 确定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 |
第6章 银行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6.1 实证对象 |
6.1.1 实证对象选择的依据 |
6.1.2 实证对象简介 |
6.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6.2.1 确立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
6.2.2 确立出口信用证贸易融资业务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
6.3 模糊综合评判 |
6.3.1 数据采集 |
6.3.2 建立指标因素集与评判集间的模糊关系矩阵及模糊综合评判 |
6.4 评判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结果及其分析 |
6.4.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加权平均结果及其分析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风险防范对策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
7.3 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
7.4 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商银行SZ分行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2)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核心名词辨析和界定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诸“货币”形态关系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内涵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影响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 |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规制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框架 |
三、主要创新 |
第二章 货币本质和货币形态演进基本规律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与主要理论 |
一、货币的内涵和本质理论 |
二、货币的职能和理论发展 |
三、货币的社会和法律属性 |
第二节 货币形态演进及其规律 |
一、货币形态演化进程和经济特征 |
二、货币形态演化的经济科技基础 |
三、货币形态演化的法经济学规律 |
第三节 新科技与数字货币发展 |
一、数字货币产生的经济科技基础 |
二、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的产生 |
三、数字货币基本特征和价值改进 |
第三章 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理论和逻辑基础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基本理论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内涵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属性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经济特征 |
四、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新挑战 |
第二节 数字形式“货币”的差异比较 |
一、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 |
二、法定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 |
三、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的绩效和价值 |
一、货币竞争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
二、现行货币竞争的绩效与不足 |
三、法定数字货币价值功能改进 |
第四章 国内外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开发 |
第一节 国外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推进 |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政策和监管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实践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 |
一、私人数字货币的取向和监管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政策和取向 |
三、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观点 |
第三节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 |
一、法定数字货币理论和政策取向 |
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开发实践 |
三、法定数字货币科技和金融路径 |
第五章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机制的影响和效益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机制的影响 |
一、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供应的变化 |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变化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控制的提升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理论及其实践 |
二、法定数字货币对调控机制的优化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传导机制的改进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影响 |
一、我国现行支付体系及其运营模式 |
二、我国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
三、法定数字货币对支付体系的完善 |
第六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与需求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需求和供给 |
一、现行法定货币的制度规则及评析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需求和创新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制度供给和架构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制度供给思路 |
二、法定数字货币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七章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和运行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制度架构 |
一、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经济目标 |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 |
三、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管理 |
一、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体系和基础 |
二、法定数字货币运行与流通机制 |
三、法定数字货币流通的配套制度 |
第三节 法定数字货币权责义务及配置 |
一、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法律关系 |
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权责配置 |
三、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权责分配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风险管理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不同惯例对FOB术语的解释及其变型相关研究 |
2.2.2 FOB贸易术语卖方风险及防范相关研究 |
3.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分析 |
3.1 卖方的保险利益风险 |
3.1.1 装船前保险缺失风险 |
3.1.2 装船后保险缺失风险 |
3.2 卖方的提单风险 |
3.2.1 关于提单的国际公约 |
3.2.2 卖方未取得提单的风险 |
3.2.3 提单中的托运人风险 |
3.2.4 过期提单风险 |
3.3 卖方遭遇无单放货风险 |
3.3.1 无单放货的含义及其危害 |
3.3.2 买方指定货代下的无单放货风险 |
3.4 卖方的合同制定风险 |
3.4.1 合同软条款风险 |
3.4.2 价格变动风险 |
3.5 卖方收汇风险 |
3.5.1 使用信用证结算的隐性利益风险 |
3.5.2 采用电汇支付方式存在风险 |
4.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评价 |
4.1 指标选取和风险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说明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3 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4.2 风险测算与评价 |
4.2.1 基于熵权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熵权法计算结果与分析 |
5.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防范措施 |
5.1 合同风险防范 |
5.1.1 订立明确的贸易合同 |
5.1.2 明确规定违约赔偿标准及争端解决机制 |
5.1.3 合同履行风险防范 |
5.2 无单放货风险防范 |
5.2.1 谨防某些国家海关及港口允许无单放货的情况 |
5.2.2 详细调查货代或承运人资信 |
5.2.3 卖方与货代建立四方关系模式 |
5.2.4 卖方与货代签订保函 |
5.3 结算风险防范 |
5.3.1 谨慎选择交易对象,深入进行资信调查 |
5.3.2 选择稳妥的付款方式 |
5.4 提单风险防范 |
5.4.1 明确卖方作为提单托运人 |
5.4.2 积极参与租船订舱环节 |
5.5 保险利益风险防范 |
5.5.1 投保陆运险 |
5.5.2 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际结算 |
2.1.2 国际结算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7P营销理论 |
2.2.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趋势相关研究 |
2.3.2 国际结算业务风险与管控相关研究 |
2.3.3 国际结算业务问题与对策相关研究 |
2.3.4 文献评析 |
3 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中国银行L分行基本情况 |
3.1.1 中国银行L分行简介 |
3.1.2 中国银行L分行组织架构与人员结构 |
3.2 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 |
3.2.1 国际结算量方面 |
3.2.2 国家政策方面 |
3.2.3 电子化程度方面 |
3.2.4 产品技术与业务流程方面 |
3.2.5 自身经营管理方面 |
3.3 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 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影响因素问卷指标体系设计 |
4.1.2 分析方法与框架 |
4.1.3 调查方法与对象 |
4.1.4 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2 基于AHP的主要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4.2.1 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主要因素影响程度评价指标选取 |
4.2.2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
4.2.3 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设计 |
4.2.4 指标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
4.2.5 AHP层次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对策建议 |
5.1 国家政策方面 |
5.1.1 深入研究政策,灵活运用政策 |
5.1.2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 |
5.2 电子化程度方面 |
5.2.1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共享 |
5.2.2 扩大智能化网点覆盖面 |
5.3 产品技术与业务流程方面 |
5.3.1 重视业务流程优化 |
5.3.2 加快产品组合创新 |
5.3.3 发展人民币结算业务 |
5.4 自身经营管理方面 |
5.4.1 加大客户资源营销力度 |
5.4.2 积极落实风险防范工作 |
5.4.3 优化国际结算团队配置 |
5.4.4 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 |
5.4.5 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问题 |
致谢 |
(5)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以ZX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
2.1.2 国内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
2.2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
2.2.1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类型研究综述 |
2.2.2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研究综述 |
2.2.3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研究综述 |
2.3 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2.5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 |
2.5.1 界定范围 |
2.5.2 特征 |
2.5.3 分类 |
2.6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及要素 |
2.6.1 内涵 |
2.6.2 要素 |
2.7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2.8 内部控制对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影响 |
2.8.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是提升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
2.8.2 风险评估对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着现实性的促进作用 |
2.8.3 控制活动的执行与实施是提升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性环节 |
2.8.4 信息与沟通对提升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持续性的影响 |
2.8.5 内部监督在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的刺激作用 |
3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分析 |
3.1 ZX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3.2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3.2.1 ZX银行风险管理框架 |
3.2.2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
3.2.3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分类分级与数据标准 |
3.2.4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评价指标 |
3.3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点 |
3.3.1 核算结算风险 |
3.3.2 代理业务风险 |
3.3.3 授信风险 |
3.3.4 现金库箱风险 |
3.3.5 互联网诈骗风险 |
3.4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
3.4.1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
3.4.2 风险评估不足 |
3.4.3 控制活动不完善 |
3.4.4 信息与沟通渠道不通畅 |
3.4.5 内部监督虚置 |
4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环境 |
4.1.1 培育风险内控文化 |
4.1.2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
4.2.1 提升会计操作风险计量水平 |
4.2.2 强化会计操作风险监测 |
4.3 改进会计操作风险内控活动 |
4.3.1 明确会计操作风险责任主体 |
4.3.2 完善会计操作制度 |
4.3.3 制定会计操作标准 |
4.3.4 提升会计操作科技化水平 |
4.4 疏通信息与沟通渠道 |
4.4.1 建立健全会计操作风险报告制度 |
4.4.2 建立会计操作风险交流平台 |
4.5 构建完善的银行内部监督系统 |
4.5.1 加强会计业务监督检查 |
4.5.2 建立会计操作风险定期提示机制 |
4.5.3 坚决落实违规处罚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问卷 |
致谢 |
(6)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技术框架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国际贸易融资与业务风险的概念 |
2.1.1 国际贸易融资的概念 |
2.1.2 业务风险的概念 |
2.2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与类型 |
2.2.1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
2.2.2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类型 |
2.3 相关基础理论 |
2.3.1 优序融资理论 |
2.3.2 现代金融理论 |
2.3.3 权衡理论 |
2.3.4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
第三章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度量 |
3.1 X商业银行概述 |
3.1.1 X商业银行背景简介 |
3.1.2 X商业银行业务概况 |
3.2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
3.2.1 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体系 |
3.2.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概况 |
3.3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3.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审批流程 |
3.3.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
3.3.3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情况 |
3.4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度量 |
3.4.1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客户风险评级模型 |
3.4.2 X商业银行RAROC风险模型的基本原理 |
3.4.3 RAROC风险模型概念及计量方法 |
3.4.4 RAROC风险模型基本参数描述 |
3.4.5 RAROC模型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应用 |
第四章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
4.1.1 外部市场风险 |
4.1.2 客户信用风险 |
4.1.3 业务操作风险 |
4.1.4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
4.2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
4.2.1 缺乏完善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
4.2.2 业务风险意识薄弱 |
4.2.3 缺少高效的授信风险防范体系 |
第五章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优化对策 |
5.1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优化策略 |
5.1.1 完善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
5.1.2 建立独立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
5.1.3 加强X商业内部控制与业务风险管控 |
5.1.4 做好内外风险规避 |
5.2 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保障措施 |
5.2.1 加强业务风险管控宣传 |
5.2.2 制定完备的业务风险预警机制 |
5.2.3 将风险控制融入业务流程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集中管理模式下上市公司资金管理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集团财务问题相关研究 |
1.2.2 企业资金管理相关研究 |
1.2.3 资金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集中管理模式下资金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风险控制理论 |
第3章 康得新资金管理案例介绍 |
3.1 上市公司康得新简介 |
3.1.1 行业简介 |
3.1.2 公司简介 |
3.2 康得新资金管理案例背景介绍 |
3.3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
3.3.1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预算管理 |
3.3.2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配置管理 |
3.3.3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结算管理 |
3.4 康得新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
3.4.1 存贷双高 |
3.4.2 资金占用 |
3.4.3 负债结构不合理 |
3.4.4 风险控制不到位 |
第4章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析 |
4.1.1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
4.1.2 集中管理模式下资金管理优势分析 |
4.2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活动流程 |
4.3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风险识别 |
4.3.1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预算风险 |
4.3.2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配置风险 |
4.3.3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结算风险 |
4.4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风险影响因素 |
4.4.1 外部影响因素 |
4.4.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5章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
5.1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预算风险防范措施 |
5.1.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
5.1.2 提高资金预算管理目标的科学性 |
5.1.3 选取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
5.2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配置风险防范措施 |
5.2.1 完善企业信息披露机制 |
5.2.2 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管 |
5.2.3 加强内部审计 |
5.2.4 加强内部信贷制度的管理 |
5.3 集中管理模式下康得新资金管理结算风险防范措施 |
5.3.1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
5.3.2 加强资金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中央对手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1.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1 结算风险的内涵 |
2.1.2 结算制度的演进 |
2.1.3 中央对手方管理结算风险的制度优势与负面争议 |
2.1.4 保证金制度与结算风险测度 |
2.1.5 文献述评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2.2.2 金融稳定理论 |
2.2.3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我国中央对手方的发展模式、现存问题与作用机理分析 |
3.1 我国中央对手方的发展模式 |
3.1.1 独立存在的伴生模式 |
3.1.2 无独立存在形态的内部功能模式 |
3.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及影响 |
3.2.1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制度梳理 |
3.2.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
3.2.3 结算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对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
3.3 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1 结算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 |
3.3.2 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直接路径 |
3.3.3 中央对手方结算风险管理的间接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前预防 |
4.1 中央对手方预防结算风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1.1 中央对手方预防结算风险的国际主流做法 |
4.1.2 借鉴与启示 |
4.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
4.2.1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实践 |
4.2.2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反思 |
4.3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事前预防机制的改进 |
4.3.1 调整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前预防策略 |
4.3.2 完善结算会员管理制度以强化结算风险事前预防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中测度 |
5.1 构建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的理论探索 |
5.1.1 结算保证金与交易保证金的制度比较 |
5.1.2 结算保证金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5.1.3 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的设计思路 |
5.2 结算风险测度的模型设计与样本数据选取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模型设计 |
5.2.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 基于VaR方法测度结算风险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基于GARCH族模型的VaR计算 |
5.3.2 基于历史模拟法的VaR计算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的事后违约处置 |
6.1 结算违约处置的基本原则 |
6.1.1 及时介入原则 |
6.1.2 代位履责原则 |
6.1.3 风险共担原则 |
6.2 我国证券市场引入结算违约基金的实证研究 |
6.2.1 结算违约基金算法概述与评价 |
6.2.2 基于上海证券市场的结算违约基金实证研究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强化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的建议 |
7.1 金融制度改革层面 |
7.1.1 强化行为监管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发挥 |
7.1.2 加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 |
7.1.3 明确中央银行对于中央对手方的“最后贷款人”角色 |
7.1.4 加强对于中央对手方基础性制度安排的法律支持 |
7.2 证券行业层面 |
7.2.1 全面推进货银对付制度改革 |
7.2.2 推动交易机制优化以回归交易属性 |
7.2.3 推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改革 |
7.2.4 建立证券市场合格中央对手方认证制度 |
7.3 证券结算机构层面 |
7.3.1 构建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
7.3.2 建立动态结算保证金制度 |
7.3.3 建立以风险共担为核心的结算违约处置机制 |
附录 国际组织对于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的意见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银行对公结算业务概述 |
2.1 银行对公结算业务概念与内容 |
2.1.1 银行对公结算业务概念 |
2.1.2 银行对公结算业务内容 |
2.2 银行对公结算业务的相关规定 |
2.2.1 账户管理 |
2.2.2 单位预留印鉴 |
2.2.3 支付凭证结算 |
2.2.4 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
2.2.5 特殊业务 |
2.3 本章小结 |
3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现状分析 |
3.1 A银行锦州分行简介 |
3.1.1 A银行锦州分行概况 |
3.1.2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经营情况 |
3.1.3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SWOT分析 |
3.2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流程 |
3.2.1 对公账户管理流程 |
3.2.2 单位预留印鉴采集的流程 |
3.2.3 对公支付凭证结算流程 |
3.2.4 对公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流程 |
3.2.5 对公特殊业务执行流程 |
3.3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存在的风险 |
3.3.1 账户管理风险 |
3.3.2 单位预留印鉴管理风险 |
3.3.3 对公支付凭证结算风险 |
3.3.4 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风险 |
3.3.5 特殊业务办理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4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成因及风险防控措施 |
4.1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的成因 |
4.1.1 监管体制不健全 |
4.1.2 操作流程不统一 |
4.1.3 系统漏洞 |
4.1.4 员工素质不高 |
4.1.5 国家财税政策的变化 |
4.2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的原则与依据 |
4.2.1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的原则 |
4.2.2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的依据 |
4.3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
4.3.1 对客户开户手续的防控措施 |
4.3.2 印鉴卡片的采集和管理的防控措施 |
4.3.3 对公支付结算业务办理的防控措施 |
4.3.4 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与使用的防控措施 |
4.3.5 特殊业务办理的防控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防控的保障 |
5.1 大力推进科技案防以及量化管理 |
5.1.1 对公结算业务风险信息数据建设 |
5.1.2 对公结算业务风险监测模式 |
5.1.3 加强风险数据分析挖掘 |
5.1.4 发掘总分行监控中心潜能 |
5.2 反洗钱合规 |
5.2.1 对公结算业务部门反洗钱制度 |
5.2.2 对公结算业务条线反洗钱合规工作主要内容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因素识别 |
2.1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介绍 |
2.2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分析 |
2.3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因素提取 |
第3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分析 |
3.1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3.2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
3.3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测算分析 |
第4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应对策略 |
4.1 内控风险应对策略 |
4.2 流程类风险应对策略 |
4.3 人员类风险应对策略 |
4.4 系统类风险应对策略 |
4.5 外部事件风险应对策略 |
4.6 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
第5章 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应对策略的保障措施 |
5.1 业务人员保障措施 |
5.2 技术保障措施 |
5.3 文化导向保障措施 |
5.4 风险补偿保障措施 |
5.5 资金支持保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银行结算的风险与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评估研究[D]. 陈佳恒.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法定数字货币法经济逻辑与制度规则研究[D]. 余雪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FOB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评价[D]. 崔静坤.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4]中国银行L分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提升策略研究[D]. 文扬.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5]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以ZX银行为例[D]. 蔡骏祥.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朱云鹤.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7]集中管理模式下上市公司资金管理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D]. 赵小草. 河南大学, 2020(02)
- [8]我国证券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中央对手方视角[D]. 许高庆.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9]A银行锦州分行对公结算业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D]. 马子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10]A银行长春分行会计业务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欣悦.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