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MI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吕常智,杨闯,徐万林[1](202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倒置对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aVL导联T波倒置与左前降支中段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就诊的ACS患者265例,根据T波情况分为T波倒置组102例,非T波倒置组163例。入院后,对患者予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分析aVL导联T波倒置与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的关系。结果 2组病变类型、校正QT间期、LVE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T波倒置组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T波倒置组[(58.36±27.40)%vs(31.63±28.54)%,P=0.001]。一致性检验显示,aVL导联T波倒置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前降支中段堵塞≥50%中等程度一致(Kappa=0.499,P<0.01),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50%中等程度一致(Kappa=0.46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L导联T波倒置与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程度相关(OR=4.671,95%CI:1.424~13.244,P=0.012)。结论 ACS患者心电图检查中,aVL导联T波倒置是预测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程度的有力指标之一。
孙彪[2](2021)在《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总结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而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的可能因素,进一步总结这部分患者相对更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尝试找出新的方法早期识别这些高危的NSTEMI患者。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的185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组61例,梗死相关动脉非完全闭塞组1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胸痛管理时间节点、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和生存(SAVE)风险评分进行危险分层。统一采用IBM 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NSTEMI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三支血管受累多见,最常见的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且多为近段病变。3.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最常见于回旋支(47.54%)。4.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组术后首次肌钙蛋白I(c Tn I)明显高于非完全闭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B型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NSTEMI患者多数延迟了侵入性血运重建治疗(>2小时)。6.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NSTEMI患者具有相对特异性的心电图表现。7.采用GRACE评分对两组NSTE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AVE风险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VE风险评分早期识别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NSTEMI患者的灵敏度为73.77%,特异度为54.84%。结论:约有三分之一的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这些患者通常被延误了最佳侵入性治疗时机。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可以提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SAVE风险评分能识别74%的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NSTEMI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尚无可靠的方法来识别这部分患者,目前仍需更好的风险分层工具来识别此类高危患者,并进行及时的血运重建以改善临床结局。
赵汉如,侯丽芳,周单,王俊[3](2021)在《心电图联合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心电图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可评价心功能,推测可用于预测AMI患者择期PCI后MACE发生风险。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血清NT-proBNP对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4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AMI患者,均行择期PCI。统计AMI患者择期PCI后T波倒置、早期ST段回落<50%及近期MACE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MACE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病变血管支数、罪犯血管、发病至择期PCI时间)及T波倒置发生率、早期ST段回落<50%发生率、血清NT-proBNP升高者所占比例;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四格表以评估T波倒置、早期ST段回落<50%、血清NT-proBNP升高及三者联合对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患者择期PCI后24 h内T波倒置发生率为47.9%(81/169),择期PCI后1 h ST段回落<50%发生率为41.4%(70/169),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7.2%(46/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4.773,95%CI(1.750,13.020)]、2型糖尿病[OR=5.452,95%CI(1.907,15.589)]、高脂血症[OR=8.029,95%CI(2.689,23.967)]、T波倒置[OR=9.728,95%CI(3.019,31.347)]、早期ST段回落<50%[OR=12.013,95%CI(4.144,34.823)]及血清NT-proBNP升高[OR=7.199,95%CI(2.598,19.949)]是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T波倒置预测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正确率为72.19%,早期ST段回落<50%预测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正确率为76.33%,血清NT-proBNP升高预测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正确率为75.74%,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正确率为94.08%。结论 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MACE发生风险较高,T波倒置、早期ST段回落<50%联合血清NT-proBNP升高对AMI患者择期PCI后近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张甜甜[4](2021)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心电图诊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主体为2018年7月—2020年3月间来该院治疗的86例AMI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诊断,分析典型心电图变化概率、心电图表现、患者死亡例数与死因。将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为病理诊断标准,对比心电图对于梗死部位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86例AMI患者中,伴有典型心电图变化的概率为75.58%。表现为ST段与Q波抬高且T波倒置;胸腔导联R呈递增趋势,且ST段抬高。非典型心电图变化的概率为24.42%。表现为ST段降低且T波低平或倒置,T波倒置或低平,ST段正常。所有患者中,死亡9例,死因为心力衰竭(33.33%),心源性休克(11.11%),恶性心律失常(55.56%),且8例患者年龄>65岁。心电图的下壁梗死检出率为59.30%,病理诊断为6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7,P=0.755);心电图的右室梗死检出率为18.60%,病理诊断为17.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P=0.843);心电图的前间壁梗死检出率为12.79%,病理诊断为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3);心电图的前壁梗死检出率为9.30%,病理诊断为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心电图的诊断敏感度为97.56%,诊断特异度为75.00%,诊断准确率为96.51%。结论为AMI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可有效确定梗死部位,发现心电图异常表现,分析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准性,可作为该病的常规诊断技术。
洪亮[5](2021)在《动态心电图联合BNP对心肌梗死程度的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BNP、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的各项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程度的关系及相关性,并对其中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做ROC曲线,联合预测重度AMI。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9例,并均进行PCI手术。依照冠脉病变的程度、部位等综合指标进行SYNTAX评分,依据2016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分为3组,将≤22分归为轻度,23-32分归为中度,≥33分归为重度。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包括: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简写为INDEX),连续5 min 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50毫秒间隔以上临近周期的比例(PNN50),高频(HF),低频(LF)等,分析HRV各指标在三组AMI患者间有无差异。并分析各组间BNP有无差异。结果:三组间BNP,SDNN,INDEX,HF,LF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RMSSD和PNN50无明显差异(P>0.05)。将BNP,SDNN,INDEX,HF,LF与SYNTAX积分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NP,SDNN,INDEX,LF与SYNTAX积分之间有相关性,HF与SYNTAX积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将具有相关性的指标BNP,SDNN,INDEX,LF以及四者联合的指标做ROC曲线预测重度AMI,结果显示三者联合的ROC曲线面积(0.86)明显大于单独各指标的ROC曲线面积。结论:BNP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的多项指标在轻、中、重度AMI患者间有明显的差异性,且BNP联合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重度AMI效果明显好于各指标单独预测。
王大震[6](202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于预判冠脉造影特点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改变对于预测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行CAG检查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患者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根据心电图额面QRS-T夹角分为QRS-T夹角>90°组和额面QRS-T夹角≤90°组。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改变分为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为QRS时限延长组和QRS时限正常组,根据ST段改变的导联数分为导联数<6个组和导联数≥6个组,根据T波是否倒置分为T波倒置组和非T波倒置组,分析各组患者的病变血管支数、梗死相关血管狭窄程度、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AMI患者冠脉完全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AMI患者额面QRS-T夹角>90°组56例,占46.7%,额面QRS-T夹角≤90°组64例,占53.3%;ST段抬高组58例,占48.3%,非ST抬高组62例,占51.7%;ST段改变导联数≥6组72例,占60%,ST段改变导联数<6组48例,占40%;QRS波群≥100ms组59例,占49.2%,QRS波群<100ms组61例,占50.8%;T波倒置组33例,占27.5%,非T波倒置组87例,占72.5%。ST抬高组较非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更重(P<0.05),血流灌注更弱(P<0.05),病变支数更多(P<0.05);ST段改变导联数≥6个组较ST段改变导联数<6个组狭窄程度更重(P<0.05),血流灌注更弱(P<0.05),病变支数更多(P<0.05);QRS时限≥100ms组较QRS时限<100ms组狭窄程度更重(P<0.05),血流灌注更差(P<0.05),病变支数更多(P<0.05);T波有无倒置与冠脉狭窄程度、血流灌注、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额面QRS-T夹角>90°[OR=3.175,95%CI(1.232~8.183),P=0.017]、ST段抬高[OR=3.322,95%CI(1.265~8.721),P=0.015]、发生ST段改变的导联数≥6个[OR=3.239,95%CI(1.251~8.636),P=0.019]、QRS波群时限≥100ms[OR=4.346,95%CI(1.679~11.251),P=0.002]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血管完全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1、AMI患者心电图额面QRS-T夹角>90°、ST段改变导联数≥6个、QRS波群时限≥100ms预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TIMI血流分级低和多支血管病变。2、STEMI较NSTEM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NSTEMI较STEMI病变支数多。3、心电图T波倒置对预测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无统计学意义。4、心电图QRS-T夹角>90°、ST段抬高、ST段改变的导联数≥6个、QRS波群时限≥100ms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血管完全闭塞的危险因素。
王聪[7](2020)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心电图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及其和预后的关系》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ST段的研究较多而对T波的关注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 STEMI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入组2010年1月-2019年7月成功行pPCI患者478例。一.根据入院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方向分为终末T波直立组343例,终末T波倒置组135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资料分析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二.根据术前术后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T波方向分为三组: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135例;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201例;终末T波持续直立组14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心脏超声结果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MACE包括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及MACE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收集其随访期间用药情况、1年时心脏彩超及1年内不良临床事件发生情况,1年内不良临床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再入院和全因死亡,比较三组随访1年LVEF、LVEDD及不良临床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共188例,其中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62人,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89人,终末T波持续直立组37人,对前壁心肌梗死的随访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与术前心电图终末T波直立组患者比较,术前心电图终末T波倒置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Cr、UA、Glu、TG、HDL-C、梗死前心绞痛、胸痛持续时间、多支病变、心肌梗死部位、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心电图终末T波倒置组患者的女性患者比例(33.3%vs 22.2%,P=0.011)、TC水平(4.96±1.19mmol/lvs 4.55±0.91 mmol/l,P=0.001)、LDL-C水平(3.04±1.08mmol/l vs 2.67±0.74 mmol/l,P=0.001)、入院时合并心功能不全比例(32.6%vs 23.3%,P=0.037)、梗死区侧支循环开通良好比例(17%vs 6.12%,P<0.001)及术前IRA再通比例(29.6%vs 11.1%,P<0.001)均高于术前心电图终末T波直立组患者;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比例(r=0.116,P=0.011)、TC水平(r=0.135,P=0.003)、LDL-C水平(r=0.141,P=0.002)、胸痛持续时间(r=0.112,P=0.014)、入院合并心功能不全(r=0.095,P=0.040)、梗死区侧支循环开通良好(r=0.17,P<0.001)、术前IRA再通(r=0.226,P<0.001)与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呈正相关。将与术前心电图终末T波倒置相关的协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RA再通[优势比(odds ratio,OR)4.26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476-7.363,P<0.001)]、侧支循环良好[OR3.289(95%CI1.649-6.559,P=0.001)]、入院心功能不全[OR1.996(95%CI 1.227-3.247,P=0.005)]、女性[OR1.675(95%CI 1.033-2.715,P=0.036)]与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独立相关。2、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T波倒置组、术后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T波倒置组及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T波持续直立组三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MACE比较:住院期间LVEF(P=0.456)、LVEDD(P=0.574)、心衰发生率(P=0.325)及心源性死亡率(P=0.555)均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LVEF(P=0.468)、LVEDD(P=0.108)、心衰再入院发生率(P=0.205)及全因死亡率(P=0.896)也无明显差异。三组前壁心肌梗死亚组患者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及不良临床事件比较:终末T波持续直立组LVEDD高于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52.65±6.99mm vs 49.34±7.33mm,P=0.013)及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52.65±6.99mm vs 48.38±5.23mm,P=0.005),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与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LVEDD无明显差异(49.34±7.33mm vs 48.38±5.23mm,P=0.361);终末T波持续直立组1年随访时LVEF低于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49.27±8.85%vs 55.28±9.70%,P=0.002)及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49.27±8.85%vs 54.86±9.20%,P=0.002),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与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LVEF无明显差异(55.28±9.70%vs 54.86±9.20%,P=0.789);1年内不良临床事件结果为终末T波持续直立组心衰再入院比例高于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37.8%vs 19.4%,P=0.043)及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37.8%vs 14.6%,P=0.004),术前终末T波倒置组与术后终末T波倒置组比较心衰再入院比例无明显差异(19.4%vs 14.6%,P=0.44);三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981)。结论:术前IRA再通及梗死区域有良好的侧支循环与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独立相关。在成功PCI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提示远期临床预后较好。
张卫青[8](2019)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心血管疾病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疾病为最常见类型。近年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在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其病情凶险,心电图改变不典型,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电图与冠脉病变(coronal lesions,CL)的关系,及时、准确的评估冠脉血管情况,对于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比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与冠脉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的关系,明确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CG)与冠脉病变(CL)情况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6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18导联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于发病12h内或1012d内行冠脉造影。记录其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病史等一般情况,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记录单支、双支或三支及以上血管数目及梗死相关动脉情况。测量心电图QRS时限、分析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统计心电图ST段下移的导联数及心电图T波倒置程度及导联,比对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根据冠脉造影病变血管部位分布、罪犯血管狭窄程度、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及导联数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心电图QRS时限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关系、心电图T波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5个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左回旋支(LCX)62例,占23.50%;前降支(LAD)118例,占44.70%;右冠状动脉(RCA)76例,占28.80%;左主干(LM)8例,占3.0%。NSTEMI患者中轻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80例,重度狭窄106例,完全闭塞72例。QRS≥100ms组患者其三支及以上病变数目多于QRS<100ms组(P<0.05)。ST段下移≥1mm组冠脉造影三支及以上的病变数目多于ST段下移<1mm组(P<0.05),导联数<6个组冠脉造影三支及以上的病变数目少于导联数≥6个组(P<0.05)。无T波倒置组、T波倒置<2mm组和T波倒置≥2mm三组间冠脉血管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MI患者心电图QRS≥100ms、ST段下移≥1mm、导联数≥6个提示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较多见;NSTEMI罪犯血管闭塞以LAD多见,重度狭窄多见;心电图T波倒置对患者的冠脉病变评价无统计学意义。
王瑞强,王志倩,王利梅,胡小正[9](2014)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3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典型心电图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2例心电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AMI不典型心电图常见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心肌梗死早期(4例)、同部位多次心肌梗死(2例)、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6例)、合并后壁心肌梗死(2例)、小面积心肌梗死(6例)、记录导联不正确及U波倒置之患者(2例)。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包括:显着而持续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T波高耸、R波递增不良或逆递增、束支传导阻滞掩盖心梗图形、及U波倒置等。结论对心电图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应不断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及时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
吴寸草,高英,田芸,王佳玉[10](2012)在《志逸四海 继往开来——“中国心电学论坛2012”学术总结》文中指出2012年6月28日至7月1日,"中国心电学论坛2012"暨第18届中国心电学会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分会(中国心电学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承办,中国心律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卫生部海峡两岸技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协办。开幕式上,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谢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肖梓仁、老专家代表何秉贤、心电学专家代表肖传实分别致
二、AMI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MI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倒置对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 2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
2.3 2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
2.4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一致性检验 |
2.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 论 |
(2)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英文缩略词表 |
1.研究对象及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不足与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综述 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NSTEMI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心电图联合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治疗方法 |
1.3.2 心电图检查方法 |
1.3.3血清NT-pro BNP检测方法 |
1.4随访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2 发生与未发生MACE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5 预测价值 |
3 讨论 |
(4)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心电图诊断 |
2.2 梗死部位检出率 |
2.3 诊断精准性 |
3 讨论 |
(5)动态心电图联合BNP对心肌梗死程度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Syntax评分、动态心电图、BNP对心肌梗死预后的指导和预测 |
参考文献 |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于预判冠脉造影特点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和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心电图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及其和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STEMI患者pPCI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相关因素分析 |
2、STEMI患者pPCI术前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终末部T波倒置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T波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ST段压低及T波倒置 |
3.2 ST-T呈一宽大直立高耸波 |
3.3 R波递增不良或逆递增 |
3.4 心肌梗死合并束支传导阻滞 |
3.5 单独正后壁AMI |
3.6 U波改变本组2例胸痛患者仅表现为V3-V5 |
4 结论 |
(10)志逸四海 继往开来——“中国心电学论坛2012”学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心发言 |
1. 心电图临床应用110年回顾与展望 |
2. 晚钠电流与心律失常 |
二.心电学新理念、新技术 |
1. 心电学新进展 |
2.心律失常性舒张功能不全的新认识 |
3.应用体表心电图初筛心肌病新进展 |
4.心电图T波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 |
三.电生理与心电图 |
1. 心电图判断房速起源的流程 |
2. 导管消融对心电图的影响 |
3. 心电图快速识别室速 |
4. 室性心律失常起源的心电图判定流程 |
四.心电学基础 |
1. QT间期的判定标准及意义 |
2. QRS-T夹角的循证依据 |
3. Fontaine导联及其应用 |
4. 诱发Ⅰ型Brugada波的方法及意义 |
五.心电学解析思路 |
1. 房室阻滞心电图分析 |
2. 室内阻滞分析的重点与难点 |
3. 长RP心动过速的心电图鉴别诊断 |
4.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5. 应用梯形图分析复杂心律失常 |
六.冠心病与心电图 |
1.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
2. 急性冠脉综合征电风暴的认识与处理 |
3. 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新认识 |
4. 心电图判断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
七.药物与心电图 |
1. 抗肿瘤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
2. 利伐沙班:房颤抗凝的新选择 |
3. 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
八.急症与心电图 |
1.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 |
2. 急性脑卒中心电图 |
3. 急诊室性心律失常诊治要点 |
4. 急性胸痛心电图诊断思路 |
九.晕厥、猝死与心电图 |
1. 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心电图警示 |
2. 致命性心律失常新机制—从离子通道到心电图 |
3.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心电图 |
4. 心脏性猝死相关心电图 |
十.遗传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病心电图 |
1.长QT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及危险分层 |
2. Brugada综合征诊断新视点 |
3. 心脏发育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
4. 线粒体心肌病与心律失常 |
5. 心肌致密化不全心电图特征及进展 |
十.食管电图与临床 |
1. 心律失常里的侦察兵 |
2. 食管心电图鉴别窄QRS波心动过速 |
3. 食管心房调搏在科研中的新亮点 |
4. 背部导联提高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
十一.动态心电图新进展 |
1. 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 |
2. T波电交替 |
3. 初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4. 心电散点图及其临床应用 |
十二.起搏心电图 |
1. 起搏心电图基础 |
2.I CD新功能:ST段监测 |
3. 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起搏器功能 |
4. CRT心电图及其临床意义 |
5. 电极断裂的心电图警示 |
十三.心电信息化管理 |
1. 云心电:不再遥不可及 |
2. 院内远程心电监测 |
3. 社区远程心电监测的现状及前景 |
十四.精彩心电图分享 |
1. 心电图判断梗死相关冠脉 |
2. 双硫仑反应误诊为ACS |
3. 起搏器电池耗竭心电图 |
4. 其他 |
十五.精彩病例分析与点评 |
1. 室上速合并ST-T改变和肌钙蛋白升高 |
2. V1导联r波丢失的临床意义探讨 |
3. 急性心肌梗死并新发右束支阻滞 |
4. 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 |
十六.心电学大比武 |
四、AMI患者心电图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倒置对左前降支中段狭窄的预测价值[J]. 吕常智,杨闯,徐万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01)
- [2]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析研究[D]. 孙彪. 大理大学, 2021(09)
- [3]心电图联合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J]. 赵汉如,侯丽芳,周单,王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04)
- [4]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J]. 张甜甜. 世界复合医学, 2021(04)
- [5]动态心电图联合BNP对心肌梗死程度的预测[D]. 洪亮.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于预判冠脉造影特点的价值研究[D]. 王大震.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心电图终末部T波倒置的影响因素及其和预后的关系[D]. 王聪.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 张卫青.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9]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32例临床分析[J]. 王瑞强,王志倩,王利梅,胡小正. 西部医学, 2014(04)
- [10]志逸四海 继往开来——“中国心电学论坛2012”学术总结[J]. 吴寸草,高英,田芸,王佳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2(04)